CN213083321U -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3321U
CN213083321U CN202021883193.7U CN202021883193U CN213083321U CN 213083321 U CN213083321 U CN 213083321U CN 202021883193 U CN202021883193 U CN 202021883193U CN 213083321 U CN213083321 U CN 213083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structure
connecting piece
seat
connection
sea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31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哲
邓江雪
王小青
邹宏亮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31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3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3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3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包括设有第一U形结构的连接件本体,第一U形结构的底部为跨接部,第一U形结构的两侧边为连接部且与座椅横梁固定连接,跨接部上形成有与第一U形结构开口方向相背的第二个U形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双U形的连接件将中通道两侧的横梁连接在一起,连接件同时具备两个U形结构,实现横梁贯通目的的同时,增强了连接处的强度,同时不与位于连接件下方的中通道下板产生干涉,提高了能量传递效果,也增强了车身的侧碰能量传递能力,提高了车身的碰撞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特别是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用于抵抗侧面碰撞的座椅横梁,因中通道的存在,左右排座椅横梁无法贯通式结构,侧面碰撞时传力路径中断,载荷能量传递效果不佳,导致车身侧面碰撞效果差。现有技术采用U形连接件跨过中通道的下板,将中通道两端的座椅横梁连接在一起,但是现有的连接件结构强度弱,车身的侧碰强度依旧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中通道连接件结构强度弱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包括设有第一U形结构的连接件本体,第一U形结构的底部为跨接部,第一U形结构的两侧边为连接部且与座椅横梁固定连接,跨接部上形成有与第一U形结构开口方向相背的第二个U形结构。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双U形的连接件将中通道两侧的横梁连接在一起,连接件同时具备两个U形结构,实现横梁贯通目的的同时,增强了连接处的强度,同时不与位于连接件下方的中通道下板产生干涉,提高了能量传递效果,也增强了车身的侧碰能量传递能力,提高了车身的碰撞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跨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连接部,跨接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加强部;跨接部和加强部形成第二个U形结构。第二个U形结构从跨接部的宽度方向延伸形成,结构简便,方便加工。
进一步地,两个加强部的自由端背向伸出翻折边。翻折边进一步地提高了连接件本体的强度,提高了车身的侧面刚度支撑效果和侧碰能量传递能力。
进一步地,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座椅横梁上。连接件本体两端的连接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座椅横梁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设有下凹结构。进一步增强连接部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件本体两端的座椅横梁由中通道断开,中通道分设为位于连接件本体下方的中通道下板,和位于连接件本体上方的中通道盖板;第二个U形结构的开口端与中通道盖板相接并形成腔体结构。座椅横梁为腔体结构,连接件本体与中通道盖板也形成腔体结构,使得座椅横梁长度方向的腔体结构实现贯通,进一步提高了车身的侧碰能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U形的连接件将中通道两侧的横梁连接在一起,连接件同时具备两个U形结构,实现横梁贯通目的的同时,增强了连接处的强度,同时不与位于连接件下方的中通道下板产生干涉,提高了能量传递效果,也增强了车身的侧碰能量传递能力,提高了车身的碰撞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座椅横梁的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图1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连接件本体;11跨接部;12连接部;13加强部;14翻折边;
2座椅横梁;3中通道下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包括设有第一U形结构的连接件本体1,第一U形结构的底部为跨接部11,第一U形结构的两侧边为连接部12且与座椅横梁2固定连接,跨接部11上形成有与第一U形结构开口方向相背的第二个U形结构。
优选的,跨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连接部12,跨接部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加强部13;跨接部11和加强部13形成第二个U形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加强部13的自由端背向伸出翻折边14。
如图4,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2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座椅横梁2上。连接件本体1跨过下端的中通道下板3,使得同一延伸方向的座椅横梁2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2设有下凹结构。
优选的,连接件本体1两端的座椅横梁2由中通道断开,中通道分设为位于连接件本体1下方的中通道下板3,和位于连接件本体1上方的中通道盖板;第二个U形结构的开口端与中通道盖板相接并形成腔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包括设有第一U形结构的连接件本体(1),所述第一U形结构的底部为跨接部(11),所述第一U形结构的两侧边为连接部(12)且与座椅横梁(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部(1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U形结构开口方向相背的第二个U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所述连接部(12),所述跨接部(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出加强部(13);所述跨接部(11)和所述加强部(13)形成所述第二个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强部(13)的自由端背向伸出翻折边(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座椅横梁(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设有下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横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1)两端的座椅横梁(2)由中通道断开,所述中通道分设为位于所述连接件本体(1)下方的中通道下板(3),和位于所述连接件本体(1)上方的中通道盖板;第二个U形结构的开口端与所述中通道盖板相接并形成腔体结构。
CN202021883193.7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Active CN213083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3193.7U CN213083321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3193.7U CN213083321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3321U true CN213083321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3193.7U Active CN213083321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3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7624B (zh) 一种底架牵枕缓结构
CN213083321U (zh) 一种座椅横梁的连接件
CN202163272U (zh)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CN210618140U (zh) 轨道车辆车钩安装座
CN111361592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和端底架
CN218703539U (zh) 门槛梁总成及汽车
CN103818357A (zh) 支腿横梁的连接结构及采用该连接结构的半挂车
CN210338051U (zh) 纵梁加强支架、纵梁总成及车辆
CN206255013U (zh) 一种铁路机车车架
CN112026817B (zh) 前端牵引梁传力结构、端部底架及轨道车辆
CN201165256Y (zh) 车身顶盖
CN209941764U (zh) 挖掘机动臂及挖掘机
CN216833966U (zh) 一种纵梁前段的加强结构
CN217294672U (zh) 一种新型的锁具横梁结构
CN219600883U (zh) 车门及车辆
CN214493092U (zh) 一种下车体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8616873U (zh) 后地板中横梁、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CN112407060B (zh) 汽车包裹架结构
CN217320504U (zh) 一种车架后段总成
CN213322975U (zh) 一种大吨位式轻型自卸车车架及矿用自卸车
CN111806481B (zh) 车顶骨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2425335U (zh) 一种小前悬叉车外门架
CN217100163U (zh) 一种u型自卸车及其车厢底架
CN220096125U (zh) 车辆底盘结构与车辆
CN217864394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