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0883U - 车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0883U
CN219600883U CN202320436116.4U CN202320436116U CN219600883U CN 219600883 U CN219600883 U CN 219600883U CN 202320436116 U CN202320436116 U CN 202320436116U CN 219600883 U CN219600883 U CN 219600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plate
vehicle door
vehicl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61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振尧
贾丽刚
崖文瀚
段大禄
黎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61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0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0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0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及车辆,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该车门包括车门本体和防撞杆,防撞杆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的一端分别成角度固接于第一杆的中部,第一杆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车门本体的前后两端部,第二杆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的前端部,第三杆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的下端部。该防撞杆增加分支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分散集中于车门及A柱、B柱的力,增加车辆的整体强度,提升了碰撞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车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车门碰撞安全性能,需要在车门内设置防撞杆以将碰撞力传递至A柱和B柱上,在车门设计及结构开发中广为应用。
现有常用的车门防撞杆,大都由单根前高后低的简单长条圆管或设置多根规格相同的防撞杆,来抵抗碰撞力量,此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
单根防撞杆覆盖面积较小,如果碰撞力量超过该单杆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不仅防撞杆会凹陷变形而且会危及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多根防撞杆,防护区域增加但也同时增加整车重量,与车身轻量化需求背道而驰。
现有的防撞杆,仅能将正面碰撞力由A柱传递至B柱或将侧面碰撞力传递至A柱和B柱,传递模式较为传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该车门的防撞杆增加分支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中段,分散集中于车门及A柱、B柱的力,增加车辆的整体强度,提升了碰撞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车门本体和防撞杆,防撞杆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的一端分别成角度固接于第一杆的中部,第一杆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车门本体的前后两端部,第二杆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的前端部,第三杆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的下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共同形成K字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连接板组件,连接板组件的一侧与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固接,连接板组件的另一侧与车门本体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连接板组件的一侧与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烧焊连接,连接板组件的另一侧与车门本体点焊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分别固接于第一杆的两端部,第三连接板的一侧固接于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的交接部,第四连接板的一侧固接于第二杆的另一端部,第五连接板的一侧固接于第三杆的另一端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的另一侧均固接于车门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杆的前端高于第一杆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杆的前端高于第二杆的前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二杆的长度大于第三杆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杆与第三杆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三杆与第一杆之间具有第三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锐角,第二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多个上述的车门,车门安装于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上述结构的防撞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单根防撞杆覆盖面积小,抗变形能力差的问题。
二、上述结构的防撞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多根防撞杆重量增加的问题,减少重量的同时更有利于碰撞过程中对车身、车门以及乘员的保护作用。
三、上述结构的防撞杆相对于传统的防撞杆,增加分支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中段,分散集中于车门及A柱、B柱的力,增加车辆的整体强度,提升了碰撞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车门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车门本体;2、防撞杆;21、第一杆;22、第二杆;23、第三杆;3、连接板组件;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第三连接板;34、第四连接板;35、第五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包括车门本体1和防撞杆2。
防撞杆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的一端分别成角度固接于第一杆21的中部,第一杆2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车门本体1的内钣金板的前后两端部,以将对车门的碰撞力通过车门本体1的前后两端部传递给车体的A柱和B柱。
第二杆22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1的内钣金板的前端部,以将对车门的碰撞力通过车门本体1的前端部传递给车体的A柱。
第三杆23的另一端固接于车门本体1的内钣金板的下端部,以将对车门的碰撞力通过车门本体1的下端部传递给车体的门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单根防撞杆覆盖面积小,抗变形能力差的问题;
二、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多根防撞杆重量增加的问题,减少重量的同时更有利于碰撞过程中对车身、车门以及乘员的保护作用;
三、此结构相对于传统的防撞杆,增加分支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中段,分散集中于车门及A柱、B柱的力,增加车辆的整体强度,提升了碰撞的安全性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杆21、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共同形成K字形,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位于第一杆21的下端。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板组件3,连接板组件3的一侧与第一杆21、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固接,连接板组件3的另一侧与车门本体1固接,连接板组件3具有增加防撞杆2与车门本体1的内钣金板的连接接触面,实现提升力传递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板组件3的一侧与第一杆21、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烧焊连接,连接板组件3的另一侧与车门本体1点焊连接,实现提升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板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第四连接板34和第五连接板35。
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的一侧分别固接于第一杆21的两端部,第三连接板33的一侧固接于第一杆21、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的交接部,第四连接板34的一侧固接于第二杆22的另一端部,第五连接板35的一侧固接于第三杆23的另一端部。
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第四连接板34和第五连接板35的另一侧均固接于车门本体1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杆21的前端高于第一杆21的后端,第一杆21的前端高于第二杆22的前端,并且第二杆22的长度大于第三杆23的长度时,防撞性能最佳。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杆22与第三杆23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三杆23与第一杆21之间具有第三夹角,在第一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锐角,并且第二夹角为直角或钝角时,防撞性能最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多个上述的车门,车门安装于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由于包括上述的车门,从而实现了增加车辆的整体强度,提升了碰撞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本体(1),以及
防撞杆(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所述第二杆(22)和所述第三杆(23)的一端分别成角度固接于所述第一杆(21)的中部,所述第一杆(2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车门本体(1)的前后两端部,所述第二杆(22)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车门本体(1)的前端部,所述第三杆(23)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车门本体(1)的下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所述第二杆(22)和所述第三杆(23)共同形成K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组件(3),所述连接板组件(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杆(21)、所述第二杆(22)和所述第三杆(23)固接,所述连接板组件(3)的另一侧与所述车门本体(1)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件(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杆(21)、所述第二杆(22)和所述第三杆(23)烧焊连接,所述连接板组件(3)的另一侧与所述车门本体(1)点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第四连接板(34)和第五连接板(35),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一侧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杆(21)的两端部,所述第三连接板(33)的一侧固接于所述第一杆(21)、所述第二杆(22)和所述第三杆(23)的交接部,所述第四连接板(34)的一侧固接于所述第二杆(22)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五连接板(35)的一侧固接于所述第三杆(23)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三连接板(33)、所述第四连接板(34)和所述第五连接板(35)的另一侧均固接于所述车门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的前端高于所述第一杆(21)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的前端高于所述第二杆(22)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2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杆(23)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与所述第二杆(2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杆(22)与所述第三杆(23)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三杆(23)与所述第一杆(21)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三夹角均为锐角,所述第二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多个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所述车门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CN202320436116.4U 2023-03-09 2023-03-09 车门及车辆 Active CN219600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6116.4U CN219600883U (zh) 2023-03-09 2023-03-09 车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6116.4U CN219600883U (zh) 2023-03-09 2023-03-09 车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0883U true CN21960088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6116.4U Active CN219600883U (zh) 2023-03-09 2023-03-09 车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0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35195U (zh) 用于车辆的b柱总成和车辆
CN201882162U (zh) 汽车前地板
CN108556919B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架
CN219600883U (zh) 车门及车辆
CN213035914U (zh) 车辆的前地板结构和车辆
CN211568105U (zh)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CN107416030B (zh) 一种传力车架
CN213594387U (zh) 车辆门槛加强结构、车身总成和车辆
CN213534847U (zh) 汽车副车架
CN212861661U (zh) 一种前地板下纵梁结构和车辆
CN101021135A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结构
CN212172374U (zh) 车辆的中地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889798U (zh) 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
CN212098736U (zh) 防撞梁及车辆
CN212149043U (zh) 中通道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1869512U (zh) 前纵梁加强装置、前纵梁及电动车辆
JP743693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CN214493092U (zh) 一种下车体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6184964U (zh) 多合一连接装置
CN219790324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8703097U (zh) 汽车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215553569U (zh) 一种车身前端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6002774U (zh) 纵梁中段前加强总成
CN218662033U (zh) 一种轻量化焊接铝合金副车架的前横梁与纵梁安装组件
CN218400717U (zh) 一种汽车的支撑防护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