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159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159A
CN112368159A CN201980045502.7A CN201980045502A CN112368159A CN 112368159 A CN112368159 A CN 112368159A CN 201980045502 A CN201980045502 A CN 201980045502A CN 112368159 A CN112368159 A CN 112368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ire
lug
main groove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55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8159B (zh
Inventor
松本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68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8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2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with particular inclination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60C2011/0383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at the centre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93Narrow ribs, i.e. having a rib width of less than 8 mm
    • B60C2011/0395Narrow ribs, i.e. having a rib width of less than 8 mm for linking shoulder b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中,位于第一周向主槽侧的胎肩横纹槽的主槽侧部分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第一中间横纹槽和内侧横纹槽各自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从主槽侧部分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方向倾斜的一侧的相同侧倾斜。第一中间横纹槽与从胎肩横纹槽各自的闭塞端起分别沿主槽侧部分的倾斜方向平滑地延长胎肩横纹槽而分别朝向内侧横纹槽的闭塞端延伸的多条延长线重叠。第二中间横纹槽在延长线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条延长线之间沿延长线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为了使充气轮胎的湿地性能提高,已知除了在轮胎的胎面设置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以外,还设置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来确保排水性。再者,当横纹槽的槽体积较大时,存在踢出时产生的泵气声(pumping sound)变大,降低轮胎噪音的性能(以后,称为噪音性能)恶化这样的问题。
以往,在形成有主槽和横纹槽的轮胎中,已知横纹槽的一端与主槽连接并且使另一端在环岸部的区域内闭塞的胎面花纹(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6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认为,根据一端与主槽连接并且使另一端在环岸部的区域内闭塞的横纹槽,能在某种程度上确保排水性,并且与横纹槽的两端连接于主槽的胎面花纹相比,能抑制噪音性能的恶化。但是,要求以更高水平使轮胎的噪音性能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湿地性能的降低,并且与以往相比使噪音性能提高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在胎面部具备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
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花纹具备:
至少三条周向主槽,相互隔开间隔地在轮胎周向延伸;
多个胎肩横纹槽,位于所述周向主槽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第一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接地端所在的胎肩环岸部的区域,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朝向所述第一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多个第一中间横纹槽,设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与第二周向主槽之间的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朝向所述第一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第二周向主槽在所述至少三条周向主槽中,位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最接近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位置;
多个内侧横纹槽,设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与第三周向主槽之间的内侧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三周向主槽朝向所述第二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第三周向主槽在所述至少三条周向主槽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位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相反侧;以及
多个第二中间横纹槽,设于所述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朝向所述第二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包括所述胎肩横纹槽的闭塞端、位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侧的所述胎肩横纹槽的主槽侧部分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
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和所述内侧横纹槽各自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所述主槽侧部分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朝向所述另一方的方向倾斜的一侧的相同侧倾斜,
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与从所述胎肩横纹槽各自的闭塞端起分别沿所述主槽侧部分的倾斜方向平滑地延长所述胎肩横纹槽而分别朝向所述内侧横纹槽的闭塞端延伸的多条延长线重叠,
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在所述延长线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条延长线之间沿所述延长线的方向延伸。
优选的是,全部所述胎肩横纹槽和所述内侧横纹槽分别成为所述延长线中的任一延长线的延伸方向的端部,
全部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分别与所述延长线中的任一延长线重叠,
全部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分别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任意所述两条延长线之间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所述内侧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相互不重叠。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与所述胎肩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不重叠。
优选的是,在将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第一中间横纹槽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两个连接位置之间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设为L1时,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的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一侧的端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处于从所述连接位置中的一方的连接位置开始的所述长度L1的50~95%的范围内。
优选的是,在将所述胎肩横纹槽中的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胎肩横纹槽的闭塞端之间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设为L2时,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的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一侧的端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处于将该闭塞端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中间点设为中心的所述长度L2的30%的范围内。
优选的是,在所述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内,不设置与所述延长线重叠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横纹槽。
优选的是,在所述内侧环岸部的区域内,不设置与所述延长线重叠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横纹槽。
优选的是,在所述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和所述内侧环岸部的区域内,不设置比所述周向主槽槽宽度窄的、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
优选的是,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两条延长线的轮胎周向的范围不重叠。
优选的是,在将所述充气轮胎装接于车辆时,以使所述第一周向主槽所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相对于轮胎赤道线成为车辆装接外侧的方式进行装接。
优选的是,所述胎面花纹还具备第四周向主槽,所述第四周向主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设于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所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相反侧的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三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在轮胎周向延伸,
在将所述中间环岸部称为第一中间环岸部时,第二中间环岸部位于所述第三周向主槽与所述第四周向主槽之间,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中,设有比所述周向主槽的槽宽度窄的、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
优选的是,所述胎面花纹还具备:
多个第三中间横纹槽,设于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四周向主槽朝向所述周向细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周向细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
多个刀槽花纹,设于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连接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各自的闭塞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的所述周向细槽,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优选的是,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和所述刀槽花纹设为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所述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包括:
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以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刀槽花纹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式弯曲地延伸;以及
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以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刀槽花纹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与所述内侧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不重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一种抑制湿地性能的降低,并且与以往相比使噪音性能提高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廓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对延长线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延长线沿轮胎周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轮胎的整体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后,称为轮胎)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后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轮胎10的轮廓剖面的一个例子的轮胎剖视图。
轮胎10例如是轿车用轮胎。轿车用轮胎是指在JATMA YEAR BOOK 2012(日本汽车轮胎协会规格)的A章所规定的轮胎。另外,也能在B章所规定的小型卡车用轮胎和C章所规定的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用轮胎中应用轮胎10。
轮胎宽度方向是与轮胎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中,远离表示轮胎赤道面的轮胎中心线CL(轮胎赤道线)的一侧。此外,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中,接近轮胎中心线CL的一侧。轮胎周向是将轮胎的旋转轴设为旋转的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向。轮胎径向是与轮胎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此外,轮胎径向内侧是指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侧。
(轮胎构造)
轮胎10具备:胎面部10T,具有胎面花纹;一对胎圈部10B;以及一对侧壁部10S,设于胎面部10T的两侧,并且连接于一对胎圈部10B和胎面部10T。
轮胎10具有帘布层12、带束14、胎圈芯16作为骨架构件,在这些骨架构件的周围主要具有:胎面橡胶构件18、胎侧橡胶构件20、胎圈填充胶(bead filler rubber)构件22、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以及内衬橡胶构件26。
帘布层12由在一对圆环状的胎圈芯16之间卷绕而成为环形的、由橡胶包覆了有机纤维的帘布材料构成。帘布层12卷绕在胎圈芯16的周围并沿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在帘布层1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由两张带束材料14a、14b构成的带束14。带束14由在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规定的角度,例如20~30度而配置的钢帘线上包覆橡胶的构件构成,下层的带束材料14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比上层的带束材料14b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长。两层带束材料14a、14b的钢帘线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方向。因此,带束材料14a、14b成为交错层,抑制了由充填的气压引起的帘布层12的膨胀。
在带束1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胎面橡胶构件18,在胎面橡胶构件18的两端部连接有胎侧橡胶构件20而形成胎侧部10S。在胎侧橡胶构件20的轮胎径向内侧端设有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与装接轮胎10的轮辋接触。在胎圈芯16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夹在卷绕于胎圈芯16的周围之前的帘布层12的部分与卷绕于胎圈芯16的周围之后的帘布层12的卷绕部分之间的方式,设有胎边芯橡胶构件22。在面向由轮胎10和轮辋所包围的填充有空气的轮胎空腔区域的轮胎10的内表面设有内衬橡胶构件26。
除此之外,在带束材料14b与胎面橡胶构件18之间具备从带束14的轮胎径向外侧覆盖带束14并由橡胶包覆有机纤维的两层带束覆盖层30。
(胎面花纹)
图2是表示将图1的轮胎10的胎面花纹的一个例子展开为平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具备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周向主槽)21、23、25、27。在本说明书中,主槽是指槽深度例如为6.5~9.0mm,槽宽度例如为5.0~15.0mm的槽。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胎面花纹的周向主槽的数可以为三条,也可以为四条、五条等。
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还具备在轮胎周向延伸的细槽(周向细槽)31、33。细槽31、33是与主槽21、23、25、27相比槽宽度窄、槽深度浅的细槽。在本说明书中,细槽是指槽深度例如为1.0~5.0mm,槽宽度例如为0.8~3.0mm的槽。
细槽31设于位于主槽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内。细槽33设于主槽21、23之间的区域内。
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还具备横纹槽51、53、55、57、58、59。
横纹槽51(第三中间横纹槽)从主槽21(第四周向主槽)开始,在主槽21、23之间的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中主槽21和细槽33之间的区域71A内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以不到达主槽21的方式在区域71A内闭塞。
横纹槽53(内侧横纹槽)从主槽23(第三周向主槽)开始,在主槽23、25之间的内侧环岸部的区域73内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以不到达主槽25的方式在区域73内闭塞。在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中,轮胎中心线CL位于区域73内。
横纹槽55(第一中间横纹槽)从主槽25(第二周向主槽)开始,在主槽25、27之间的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75内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以不到达主槽27的方式在区域75内闭塞。
横纹槽57(第二中间横纹槽)从主槽27(第一周向主槽)开始,在区域75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以不到达主槽25的方式在区域75内闭塞。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横纹槽51、53、55、57在与主槽21、23、25、27的连接位置处,横纹槽51、53、55、57的延伸方向与主槽21、23、25、27的延伸方向的所成的角中的较小一方的角的环岸部的部分被斜切(倒角)。
横纹槽58(以后,称为胎肩横纹槽58)在位于细槽3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的区域77A内,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朝向主槽21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与细槽31交叉,以不到达主槽21的方式在细槽31与主槽21之间的区域77B内闭塞。
横纹槽59(以后,称为胎肩横纹槽59)在位于主槽27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的区域79内,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朝向主槽27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以不到达主槽27的方式在区域79内闭塞。
需要说明的是,轮胎宽度方向的接地端位于区域77B、79内。接地端是指,在将轮胎10组装于正规轮辋、填充正规内压、将正规载荷的88%设为负荷载荷的条件下,接地于水平面时的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正规轮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测定轮辋”、TRA所规定的“Design Rim(设计轮辋)”或者ETRTO所规定的“Measuring Rim(测量轮辋)”。正规内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高气压”、TRA所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的最大值或者ETRTO所规定的“INFLATION PRESSURES(充气压力)”。正规载荷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TRA所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的最大值或者ETRTO所规定的“LOAD CAPACITY(负荷能力)”。
这些横纹槽51、53、55、57、58、59分别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条。
横纹槽的槽深度比主槽21、23、25、27的槽深度浅,比细槽31、33的槽深度深。在本说明书中,横纹槽是槽深度例如为2.0~7.5mm,槽宽度例如为1.5~7.5mm的槽。
在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中,通过设有周向主槽21、23、25、27和横纹槽51、53、55、57、59,能确保排水性,抑制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以后,称为湿地性能)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中,从减少轮胎噪音的观点来看,横纹槽51、53、55、57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中的一端不连接于主槽。此外,胎肩横纹槽58、59的槽体积大,因此从减少轮胎噪音的观点来看,胎肩横纹槽58、59不连接于主槽27、21。特别是,在将轮胎10装接于车辆时,与位于车辆装接内侧(在图2中“IN”所示的侧)的槽相比,位于以轮胎中心线CL为基准的车辆装接外侧(在图2中“OUT”所示的侧)的槽容易对噪音性能造成影响,因此胎肩横纹槽59不连接于主槽27。
胎肩横纹槽58、59包括胎肩横纹槽58、59的闭塞端58a、59a,且位于接地端E的周向主槽21、27侧的主槽侧部分58b、59b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
横纹槽51、53、55、57各自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胎肩横纹槽58、59的主槽侧部分58b、59b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方向倾斜的一侧(图2所示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的相同侧倾斜。
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还具备刀槽花纹61。刀槽花纹61与横纹槽51的闭塞端51a和细槽33连接,在区域71A内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刀槽花纹61与横纹槽51一起成为后述的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41。刀槽花纹61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条。
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41具备刀槽花纹61,因此与通过横纹槽连接主槽21和细槽33的情况相比,槽体积减小,泵气声的产生得到了抑制。因此,噪音性能提高。在本说明书中,刀槽花纹是指刀槽花纹深度例如为2.0~7.5mm,刀槽花纹宽度例如为0.3~1.0mm的花纹。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的例子那样,横纹槽55(以后,称为第一中间横纹槽55)与多条延长线S重叠。并且,横纹槽57(以后,称为第二中间横纹槽57)在多条延长线S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条延长线S之间沿延长线S方向延伸。图3是对延长线S进行说明的图,代表性地示出两条延长线S。
延长线S是从多个胎肩横纹槽59各自的闭塞端79a起分别沿主槽侧部分59b的倾斜方向平滑地延长多个胎肩横纹槽59而分别朝向多个横纹槽53(以后,称为内侧横纹槽53)的闭塞端53a延伸的假想线。延长线S是直线。平滑地延长是指,在胎肩横纹槽59和内侧横纹槽53的闭塞端59a、53a中,胎肩横纹槽59和内侧横纹槽53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方向与延长线S的延伸方向的所成的角中的较小一方的角为10度以下,优选为5度以下。内侧横纹槽53的闭塞端中的内侧横纹槽53的倾斜方向与延长线S的倾斜方向所成的角中的较小一方的角优选为10度以下,更优选为5度以下。
第一中间横纹槽55与延长线S重叠是指,除了第一中间横纹槽55与延长线S相接或者交叉的形态以外,还包括第一中间横纹槽55从延长线S起在与该延长线S正交的方向上,与远离第一中间横纹槽55的槽宽度的两倍的长度的区域相接或者交叉的形态。此外,第二中间横纹槽57在沿延长线S的方向延伸是指,第二中间横纹槽57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延长线S的倾斜角为10度以内。
如此以与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的延长线S重叠的方式设置胎肩横纹槽59、第一中间横纹槽55以及内侧横纹槽53的位置,由此,胎肩横纹槽59、第一中间横纹槽55以及内侧横纹槽53容易在轮胎周向分散地配置,从路面被踢出时,从各自的横纹槽59、55、53在不同时刻产生泵气声。因此,与踢出时从大多横纹槽同时产生泵气声的情况相比,减少了轮胎噪音。即,噪音性能提高。
另一方面,第二中间横纹槽57被配置为与内侧横纹槽53和第一中间横纹槽55相比更接近于胎肩横纹槽59。因此,通过将第二中间横纹槽57配置为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条延长线S之间沿延长线S延伸,设为第二中间横纹槽57不与延长线S重叠。胎肩横纹槽59的槽体积大,产生大的泵气声,因此,理想的是第二中间横纹槽57与胎肩横纹槽59在轮胎周向远离。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全部胎肩横纹槽59和内侧横纹槽53分别成为多条延长线S中的任一延长线S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全部第一中间横纹槽55分别与任一延长线S重叠,全部第二中间横纹槽57分别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任意两条延长线S之间延伸。由此,内侧横纹槽53、第一中间横纹槽55、第二中间横纹槽57以及胎肩横纹槽59相互在轮胎周向的不同位置分散地配置的效果遍及轮胎周向的整周而得到,噪音性能的提高效果增加。在此,例如,在内侧环岸部的区域73、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75以及胎肩环岸部的区域79的一部分区域中,间距长与其他区域的间距长不同,由此,当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横纹槽的间隔与在其他区域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横纹槽的间隔不同时,难以得到这样的形态。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在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75内,不设置与延长线S重叠且连接于第一周向主槽27的横纹槽。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在内侧环岸部的区域73内,不设置与延长线S重叠且连接于第二周向主槽25的横纹槽。当设有这样的横纹槽时,难以得到使横纹槽在轮胎周向分散地配置的效果。
优选的是,在第一中间横纹槽的区域75内,除了第一中间横纹槽55和第二中间横纹槽57以外,不设置连接于主槽25或者主槽27的横纹槽。此外,优选的是,在内侧环岸部的区域73内,不设置除了内侧横纹槽53以外的连接于主槽23或者主槽25的横纹槽。此外,优选的是,在胎肩环岸部的区域79内,不设置除了胎肩横纹槽59以外的横纹槽。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第一中间横纹槽55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5、内侧横纹槽53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3以及第二中间横纹槽57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7相互不重叠。图4是对横纹槽53、55、57沿轮胎周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像这样,第一中间横纹槽55、内侧横纹槽53以及第二中间横纹槽57分散地配置于轮胎周向的互不相同的位置,由此有效地减少了轮胎噪音。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第一中间横纹槽55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5与胎肩横纹槽59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9不重叠。像这样,第一中间横纹槽55和胎肩横纹槽59配置于轮胎周向的互不相同的位置,由此有效地减少了轮胎噪音。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如图5所示,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延长线S1、S2的轮胎周向的范围R1、R2不重叠。图5是对延长线S沿轮胎周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当沿轮胎周向的两条延长线S1、S2的范围R1、R2重叠时,难以得到内侧横纹槽53、第一中间横纹槽55、第二中间横纹槽57以及胎肩横纹槽59分散地配置于轮胎周向的效果。因此,延长线S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的大小优选为10~30度。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将第一中间横纹槽55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第一中间横纹槽55分别连接于第二周向主槽25的两个连接位置之间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设为L1时,如图6所示,第二中间横纹槽57的第一周向主槽27侧的端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优选处于从上述两个连接位置中的一方(在图6中为第一侧)的连接位置开始的长度L1的50~95%的范围内,更优选处于70~90%的范围内。图6是对第一中间横纹槽55和第二中间横纹槽57沿轮胎周向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由此,减少轮胎噪音的效果变大。需要说明的是,一方的连接位置是指,在两个连接位置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范围内具有闭塞端的第一中间横纹槽55与第一周向主槽25的连接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将胎肩横纹槽59中的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胎肩横纹槽59的闭塞端59a之间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设为L2时,如图7所示,第二中间横纹槽57的第一周向主槽27一侧的端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优选处于将该闭塞端59a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中间点设为中心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2的30%的范围内,更优选处于长度L2的20%的范围内。图7是对胎肩横纹槽59和第二中间横纹槽57沿轮胎周向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由此,减少轮胎噪音的效果变大。需要说明的是,中间点是指连结相邻闭塞端59a的线段的中点。
在以上两个实施方式中,第二中间横纹槽57与第一周向主槽27的连接位置不包括上述的被斜切(倒角)的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在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75和内侧环岸部的区域73内,不设置比周向主槽21、23、25、27槽宽度窄的、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由此,能有效地减少轮胎噪音。
优选的是,在胎肩环岸部的区域79内也不设置上述周向细槽。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在将轮胎10装接于车辆时,以使第一周向主槽27所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相对于轮胎中心线CL成为车辆装接外侧的方式进行装接。第一周向主槽27位于对噪音性能造成影响大的车辆装接外侧,由此减少上述的轮胎噪音的效果变大。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如图2所示的例子那样,胎面花纹还具备第四周向槽21和周向细槽33。
第四周向主槽41相对于轮胎中心线CL设于与第一周向主槽27所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相反侧的第二侧,位于第三周向主槽2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周向细槽33设于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将细槽33设于对噪音性能造成影响小的车辆装接内侧,由此不会使噪音性能降低,且湿地性能有效地提高。
优选的是,还优选在位于主槽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的区域具备周向细槽31。由此,不会使噪音性能降低,且湿地性能提高的效果增加。
设于第二侧的周向细槽的数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三条、四条等。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三中间横纹槽51、内侧横纹槽53、第一中间横纹槽55以及第二中间横纹槽57沿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该横纹槽51、53、55、57所在的第二中间环岸部、内侧环岸部、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各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宽度)优选为20~50%的长度,更优选为30~40%。此外,优选的是,在第三中间横纹槽51、内侧横纹槽53、第一中间横纹槽55以及第二中间横纹槽57之间,一部分横纹槽(例如第三中间横纹槽51)的长度比其他横纹槽的长度长(为其他横纹槽的长度的例如115~125%的长度),该其他横纹槽的长度相互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中间横纹槽51沿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区域71A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宽度)优选为30~80%的长度。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内侧横纹槽53、第一中间横纹槽55以及第二中间横纹槽57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大致相等。大致相等是指,上述倾斜角的横纹槽之间的不同为最大10度,优选为最大5度以内。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如图2所示的例子那样,胎面花纹还具有上述的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优选的是,如下述说明,多个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具有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和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
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以横纹槽51的延伸方向与刀槽花纹6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式弯曲地延伸,在区域71A内设置至少一条。通过具备这样的形态的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在胎面表面制作出在各方向延伸的边缘成分。因此,特别是在潮湿低μ路面(水深1~3mm)的驾驶稳定性容易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弯曲地延伸的情况下,横纹槽51的延伸方向与刀槽花纹61的延伸方向不同是指,在横纹槽51的闭塞端51a中横纹槽51的延伸方向与刀槽花纹61的延伸方向不同。
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以横纹槽51的延伸方向与刀槽花纹61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在区域71A内设置至少一条。通过具备这样的形态的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在回转时区域71A内的花纹块容易倒塌,变得容易随动于路面而变形。因此,胎面表面与路面之间的附着摩擦变大,特别是回转时的在潮湿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容易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区域71A内,由主槽21、细槽33以及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条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划分出的多个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排列。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区域71A内以混在一起的方式设置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与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基于在各种局面中在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以后,称为湿地性能)均衡地提高这一见解,在胎面花纹中设置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与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
区别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与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的横纹槽51与刀槽花纹61的弯曲角度(横纹槽51的延伸方向与刀槽花纹61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中的较小一方的角度)例如为1~5度的范围内。在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的弯曲角度为上述区别的弯曲角度以上的情况下,符合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在小于上述区别的弯曲角度的情况下,符合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具有弯曲角度不同的多种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由此,能形成在多样的方向延伸的边缘成分,有助于湿地性能的提高。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和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分别以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成对的方式配置。由此,分别强调了因通过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形成的边缘成分而产生的效果和因通过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得到的花纹块的倒塌容易度而产生的效果,湿地性能均衡地提高的效果增加。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区域71A中的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的数量相对于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的数量的比为1~5。当上述比小于1时,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1的数量过少,有时无法充分得到因花纹块的倒塌容易度产生的湿地性能的提高效果。当上述比超过5时,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40的数量过少,有时无法充分得到因边缘成分产生的湿地性能的提高效果。上述比优选为1.2~3。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如图8所示,第三中间横纹槽51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1与内侧横纹槽53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3不重叠。图8是对第三中间横纹槽51和内侧横纹槽53沿轮胎周向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像这样,第三中间横纹槽51和内侧横纹槽53配置于轮胎周向的互不相同的位置,由此有效地减少了轮胎噪音。
优选的是,第三中间横纹槽51沿轮胎周向的范围R51进一步优选与胎肩横纹槽58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不重叠。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第三中间横纹槽51与假想的直线(第二延长线)重叠,所述假想的直线从内侧横纹槽53与第三周向主槽23的连接位置开始,沿着相对于内侧横纹槽53的轮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而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图2中的车辆装接内侧)延长。第三中间横纹槽51与第二延长线重叠是指,除了第三中间横纹槽51与第二延长线相接或者交叉的形态以外,还包括了第三中间横纹槽51从第二延长线起在与第二延长线正交的方向上,与远离第三中间横纹槽51的槽宽度的两倍的长度的区域相接或者交叉的形态。
在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中,在区域71B内,不设置连接于细槽33或主槽23的横纹槽和刀槽花纹,而在轮胎周向形成连续的条状花纹。此外,在区域77B内,不设置连接于细槽31或主槽21的横纹槽和刀槽花纹,而在轮胎周向形成连续的条状花纹。像这样在车辆内侧配置胎面花纹的区域内,通过两条细槽31、33较多地形成在轮胎周向延伸的边缘成分,此外,确保了两条条状花纹的刚性,由此在回转时内轮的驾驶稳定性增加。优选的是,区域77B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宽度)比区域71B的宽度宽。
本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不限制于图2所示的例子的胎面花纹。
(比较例、实施例)
为了调查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效果,对轮胎的胎面花纹进行了各种变更,调查了湿地性能和噪音性能。就试作的轮胎而言,尺寸为225/65R17,除了表1和表2所示的规格以外,以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为基调。
表1和表2示出了关于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形态及其评价结果。
在表1和表2中,“第一中间横纹槽、内侧横纹槽以及第二中间横纹槽的重叠”、“第一中间横纹槽与胎肩横纹槽的重叠”以及“第三中间横纹槽与内侧横纹槽的重叠”分别是指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彼此的重叠。
“第一侧的细槽”是指设于第一中间横纹槽和内侧横纹槽的至少一方的环岸部的区域的细槽。
关于“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无”是指不设置刀槽花纹61,而仅设置横纹槽51。
“第二中间横纹槽与主槽的连接位置与L1的关系”是指,第二中间横纹槽与第一周向主槽的连接位置处于从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第一中间横纹槽分别连接于第二周向主槽的两个连接位置中的第一侧的连接位置开始在轮胎周向上L1的几%的位置。
“第二中间横纹槽与主槽的连接位置与L2的关系”是指,第二中间横纹槽与第一周向主槽的连接位置处于将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胎肩横纹槽的闭塞端之间的轮胎周向中的中点设为中心的、在轮胎周向上L2的几%的位置。在该栏中,比较例2和实施例2的“+”是指该连接位置从中间点位于第一侧,实施例3的“-”是指该连接位置从中间点位于第二侧。
在比较例1中,在实施例1的胎面花纹中,内侧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以与第一中间横纹槽的范围重叠的方式在区域73中使内侧横纹槽的轮胎周向位置偏移,由此以在连结胎肩横纹槽的闭塞端与内侧横纹槽的假想线上第一中间横纹槽不重叠的方式变更。此外,在比较例1中,以延长线从胎肩横纹槽的闭塞端开始平滑地延长的方式调整胎肩横纹槽的主槽侧部分的倾斜角度。
在比较例2中,在实施例1的胎面花纹中,将第二中间横纹槽设于与延长线重叠的位置。
在实施例1中,第三中间横纹槽以与第二延长线不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延长线从内侧横纹槽与主槽23的连接位置起沿着相对于内侧横纹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而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车辆装接内侧)延长。此外,在实施例1中,在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中,省略了第二中间环岸部和第二侧(车辆装接内侧)的胎肩环岸部各自的周向细槽。此外,在第二中间环岸部中,省略了与第三中间横纹槽连接的刀槽花纹。
就实施例2而言,在实施例1的胎面花纹中,将延长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设为10度,以第一中间横纹槽与内侧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重叠的方式变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比较例2、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3~8中,将延长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设为25度。
在实施例4中,在实施例1的胎面花纹中,在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在第一中间横纹槽的闭塞端与第二中间横纹槽的闭塞端的轮胎宽度方向之间设置周向细槽。
在实施例5中,将具备实施例1的胎面花纹的轮胎以与实施例1的车辆装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装接于试验车辆。
在实施例6中,在实施例1的胎面花纹中,第二中间环岸部和第二侧(车辆装接内侧)的胎肩环岸部分别配置有合计两条的周向细槽。
在实施例7中,在实施例6的胎面花纹中,在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还设置了与第三中间横纹槽和周向细槽连接的刀槽花纹。即,在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设置了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多个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具有上述的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和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将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的数相对于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的数量的比设为2。将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的弯曲角设为2度、3度这两种。此外,相同弯曲角的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和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以上述成对的方式配置。
就实施例8而言,在实施例7的胎面花纹中,还以与第二延长线重叠的方式配置第三中间横纹槽。
针对这些试验轮胎,以下述的要点对噪音性能、湿地性能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和表2。在各评价在将试验轮胎组装于轮辋尺寸17×7J的车轮并装接于排气量2400cc的前轮驱动车、气压为230kPa的条件下进行。
噪音性能
依据欧洲噪音限制条件(ECE R117)计测各试验轮胎在车外的通过噪音。评价结果使用计测值的倒数,以将比较例1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该指数越大,意味着噪音性能越优异。
湿地性能
在一部分区间中设置以水深为1~2mm的方式洒水的路面,在除此以外的区间以水深小于1mm的方式洒水的柏油路面的测试跑道上以速度40~100km/时行驶,试驾员对车道变线时和转弯时的转向性和直行时的稳定性进行感官评价。湿地性能以将视作以往的轮胎的比较例1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表示湿地性能越优异。
其结果是,将湿地性能的指数为99以上且噪音性能的指数为101以上的情况判断为能抑制湿地性能的降低,并且与以往相比使噪音性能提高。
[表1]
Figure BDA0002885276580000181
[表2]
Figure BDA0002885276580000182
Figure BDA0002885276580000191
由比较例1、2与实施例1~8的比较,可知通过使第一中间横纹槽与延长线重叠,第二中间横纹槽在相邻的延长线之间沿延长线延伸,抑制了湿地性能的降低,并且与以往相比噪音性能提高。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比较,可知通过使第一中间横纹槽、内侧横纹槽以及第二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无重叠,噪音性能提高。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3的比较,可知通过使第二中间横纹槽与第一周向主槽的连接位置与L1或者L2的关系满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关系,噪音性能提高。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4的比较,可知通过在内侧环岸部或者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不具备轮胎周向细槽,噪音性能提高。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比较,可知通过将第一侧配置于车辆装接外侧,噪音性能提高。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6的比较,可知通过在第二中间环岸部设置细槽,湿地性能提高。
由实施例6与实施例7的比较,可知通过设置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湿地性能提高。
由实施例7与实施例8的比较,可知通过使第三中间横纹槽与内侧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无重叠,噪音性能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改变。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轮胎
10T 胎面部
10S 胎侧部
10B 胎圈部
12 帘布层
14 带束
16 胎圈芯
18 胎面橡胶构件
20 胎侧橡胶构件
22 胎圈填充胶构件
24 轮辋缓冲橡胶构件
26 内衬橡胶构件
21、23、25、27 主槽
31、33 细槽
40、40A、40B、40C、40D 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
41 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
51、53、55、57 横纹槽
58、59 胎肩横纹槽
51a 闭塞端
61 刀槽花纹
61b 底部抬高部
71A、71B、73、75、77A、77B、79 区域

Claims (15)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花纹具备:
至少三条周向主槽,相互隔开间隔地在轮胎周向延伸;
多个胎肩横纹槽,位于所述周向主槽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第一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接地端所在的胎肩环岸部的区域,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朝向所述第一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多个第一中间横纹槽,设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与第二周向主槽之间的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朝向所述第一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第二周向主槽在所述至少三条周向主槽中,位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最接近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位置;
多个内侧横纹槽,设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与第三周向主槽之间的内侧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三周向主槽朝向所述第二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第三周向主槽在所述至少三条周向主槽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位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相反侧;以及
多个第二中间横纹槽,设于所述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朝向所述第二周向主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包括所述胎肩横纹槽的闭塞端、位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侧的所述胎肩横纹槽的主槽侧部分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
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和所述内侧横纹槽各自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所述主槽侧部分的从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朝向所述另一方的方向倾斜的一侧的相同侧倾斜,
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与从所述胎肩横纹槽各自的闭塞端起分别沿所述主槽侧部分的倾斜方向平滑地延长所述胎肩横纹槽而分别朝向所述内侧横纹槽的闭塞端延伸的多条延长线重叠,
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在所述延长线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条延长线之间沿所述延长线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全部所述胎肩横纹槽和所述内侧横纹槽分别成为所述延长线中的任一延长线的延伸方向的端部,
全部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分别与所述延长线中的任一延长线重叠,
全部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分别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任意所述两条延长线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所述内侧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相互不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与所述胎肩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将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第一中间横纹槽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两个连接位置之间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设为L1时,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的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一侧的端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处于从所述连接位置中的一方的连接位置开始的所述长度L1的50~95%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将所述胎肩横纹槽中在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胎肩横纹槽的闭塞端之间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设为L2时,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的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一侧的端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处于将该闭塞端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中间点设为中心的所述长度L2的3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内,不设置与所述延长线重叠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横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内侧环岸部的区域内,不设置与所述延长线重叠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周向主槽的横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和所述内侧环岸部的区域内,不设置比所述周向主槽槽宽度窄的、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两条延长线的轮胎周向的范围不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将所述充气轮胎装接于车辆时,以使所述第一周向主槽所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相对于轮胎赤道线成为车辆装接外侧的方式进行装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胎面花纹还具备第四周向主槽,所述第四周向主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设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所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的相反侧的第二侧,位于所述第三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在轮胎周向延伸,
在将所述中间环岸部称为第一中间环岸部时,第二中间环岸部位于所述第三周向主槽与所述第四周向主槽之间,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中,设有比所述周向主槽的槽宽度窄的、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胎面花纹还具备:
多个第三中间横纹槽,设于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从所述第四周向主槽朝向所述周向细槽延伸,以不到达所述周向细槽的方式闭塞,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
多个刀槽花纹,设于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连接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各自的闭塞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的所述周向细槽,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和所述刀槽花纹设为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所述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包括:
第一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以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刀槽花纹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式弯曲地延伸;以及
第二带有刀槽花纹的横纹槽,以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刀槽花纹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三中间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与所述内侧横纹槽沿轮胎周向的范围不重叠。
CN201980045502.7A 2018-07-13 2019-06-25 充气轮胎 Active CN112368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3672 2018-07-13
JP2018133672 2018-07-13
PCT/JP2019/025076 WO2020012947A1 (ja) 2018-07-13 2019-06-25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159A true CN112368159A (zh) 2021-02-12
CN112368159B CN112368159B (zh) 2023-01-31

Family

ID=6914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5502.7A Active CN112368159B (zh) 2018-07-13 2019-06-25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68841A1 (zh)
JP (1) JP7230809B2 (zh)
CN (1) CN112368159B (zh)
DE (1) DE112019003564T5 (zh)
RU (1) RU2752536C1 (zh)
WO (1) WO202001294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1928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5644274A (zh) * 2014-11-27 2016-06-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730151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6132729A (zh) * 2014-03-28 2016-11-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09048A (zh) * 2015-07-27 2018-0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068554A (zh) * 2016-11-08 2018-05-2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8083B2 (ja) 2008-04-11 2010-06-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26076A (ja) * 2008-11-28 2010-06-10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
JP5146564B2 (ja) * 2011-05-10 2013-02-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90796B2 (ja) * 2013-04-11 2016-03-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45258B2 (ja) 2013-09-11 2016-07-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602462B1 (ko) 2013-11-27 2016-03-25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공기입 타이어
JP2015134581A (ja) * 2014-01-17 2015-07-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13003A (ja) * 2014-12-15 2016-06-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11351B2 (ja) * 2015-07-02 2019-05-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1928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6132729A (zh) * 2014-03-28 2016-11-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644274A (zh) * 2014-11-27 2016-06-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730151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09048A (zh) * 2015-07-27 2018-0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068554A (zh) * 2016-11-08 2018-05-2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68841A1 (en) 2021-09-02
RU2752536C1 (ru) 2021-07-29
DE112019003564T5 (de) 2021-04-08
CN112368159B (zh) 2023-01-31
WO2020012947A1 (ja) 2020-01-16
JP7230809B2 (ja) 2023-03-01
JPWO2020012947A1 (ja)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761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7585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770951B2 (en) Pneumatic tire
US11724550B2 (en) Pneumatic tire
JP63758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6562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15956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216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741856B (zh) 充气轮胎
CN112399924B (zh) 充气轮胎
CN111629911B (zh) 充气轮胎
WO2017043227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8738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15954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4746292B (zh) 轮胎
JP201913734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368159B (zh) 充气轮胎
JP73395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384378B (zh) 充气轮胎
JP711507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142508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2185801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3153022A1 (ja) タイヤ
CN114786966B (zh) 轮胎
CN114829163A (zh) 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