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5940A - 一种载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5940A
CN112355940A CN202011280130.7A CN202011280130A CN112355940A CN 112355940 A CN112355940 A CN 112355940A CN 202011280130 A CN202011280130 A CN 202011280130A CN 112355940 A CN112355940 A CN 112355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clamping
workpiece
pieces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01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生
甄华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01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5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5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5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02Magnetic work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具,载具包括载台、一对第一夹持件、一对第二夹持件和一对同步件,载台载放第一工件,一对第一夹持件分别活动设置于载台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配合夹持或释放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一对第二夹持件分别活动设置于载台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一对同步件分别位于一对第二夹持件背向载台的外侧,并能使一对第二夹持件配合夹持或释放第一工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从而实现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联动夹持或释放第一工件,载具的联动方式简便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载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具。
背景技术
在变频家电和升降机等电子设备的加工生产中,变频器普遍采用智能功率模块的驱动方案,目前的智能功率模块封装工艺中,智能功率模块通常需要通过紧固件锁附于散热器上,因此,便需要预先对散热器进行夹持定位。
现有的载具上的搭载的夹持设备在夹持工件时,大多数仅能实现单方向上夹持件的联动,要实现多方向上夹持件的联动需要设置不同的驱动机构,不同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多方向上的夹持件,进而使多方向上的夹持件实现联动,联动方式繁琐且结构复杂。
因此,亟需一种载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具,以实现不同方向上夹持件的联动,同时联动方式简便且结构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
载台,被配置为载放第一工件;
一对第一夹持件,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载台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配合夹持或释放所述第一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一对第二夹持件,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载台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且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背向所述载台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及
一对同步件,分别位于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背向所述载台的外侧,一对所述同步件被配置为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时分别排斥一对所述第一磁性件,以使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并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释放所述第一工件时吸附一对所述第一磁性件,以使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释放所述第一工件。
作为优选,一对所述同步件均包括:
连接部;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件延伸,且所述驱动部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同的第二磁性件和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反的第三磁性件,以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并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释放所述第一工件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
作为优选,一对所述同步件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作为优选,一对所述同步件连接于任一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作为优选,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件表面围构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能够容置第二工件,以使位于所述第二工件和所述第一工件上的待连接位置对正。
作为优选,所述载具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齿条;
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一齿条齿牙相对地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一齿条均与所述齿轮啮合;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或所述第二移动件,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通过两个连接板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所述载具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孔,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穿置于两个所述限位孔内,并分别能够在两个所述限位孔内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设置有压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均为磁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一对第二夹持件分别活动设置于载台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即一对第二夹持件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且一对第二夹持件背向载台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一对第二夹持件背向载台的外侧设置有一对具有磁性的同步件,在一对第一夹持件处于夹持第一工件的工作状态时,一对同步件的磁性均与一对第二夹持件上的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同,一对同步件能够分别对一对第二夹持件施加排斥力,使得第二夹持件相向移动,进而配合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在一对第一夹持件处于释放第一工件的工作状态时,一对同步件的磁性均与一对第二夹持件上的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反,一对同步件能够分别对一对第二夹持件施加吸引力,使得第二夹持件背向移动,进而释放第一工件,从而实现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联动夹持或释放第一工件,载具的联动方式简便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载具未放入第一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载具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载具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载具在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夹持件和同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夹持件的主视图。
图中:
1、载台;
2、第一夹持件;21、第一夹块;22、第二夹块;221、延伸部;
3、第二夹持件;31、第一磁性件;32、第三夹块;321、第一夹面;322、第二夹面;
4、同步件;41、连接部;42、驱动部;421、第二磁性件;422、第三磁性件;
5、驱动装置;51、第一移动件;52、第二移动件;53、齿轮;511、第一齿条;521、第二齿条;
6、连接板;61、压簧;
7、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载具,该载具可以应用于自动化加工设备,以夹持板件、盒体等各类被加工件,便于对被加工件进行再加工或在被加工件上装配其它工件等。该载具在工作时,无需不同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不同方向上的夹持件即能实现不同方向上夹持件的联动。
结合图1至图7,本实施例以散热器和连接在散热器上的智能功率模块为例,即第一工件为散热器,第二工件为智能功率模块,对该载具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和图6,该载具包括载台1、一对第一夹持件2、一对第二夹持件3和一对同步件4,载台1被配置为载放第一工件,一对第一夹持件2分别活动设置于载台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配合夹持或释放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一对第二夹持件3分别活动设置于载台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且一对第二夹持件3背向载台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31,一对同步件4分别位于一对第二夹持件3背向载台1的外侧,一对同步件4被配置为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配合夹持第一工件时分别排斥一对第一磁性件31,以使一对第二夹持件3配合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并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释放第一工件时吸附一对第一磁性件31,以使一对第二夹持件3释放第一工件。
由于一对第二夹持件3分别活动设置于载台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即一对第二夹持件3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且一对第二夹持件3背向载台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31,一对第二夹持件3背向载台1的外侧设置有一对具有磁性的同步件4,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处于夹持第一工件的工作状态时,一对同步件4的磁性均与一对第二夹持件3上的第一磁性件31的磁性相同,一对同步件4能够分别对一对第二夹持件3施加排斥力,使得第二夹持件3相向移动,进而配合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处于释放第一工件的工作状态时,一对同步件4的磁性均与一对第二夹持件3上的第一磁性件31的磁性相反,一对同步件4能够分别对一对第二夹持件3施加吸引力,使得第二夹持件3背向移动,进而释放第一工件,从而实现了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联动夹持或释放第一工件,本实施例中载具的联动方式简便,且结构简单。
同时,为使一对第一夹持件2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载具还包括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移动件51、第二移动件52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一移动件51上设置有第一齿条511,第一移动件51和第二移动件52分别连接于一对第一夹持件2,第二移动件52上设置有第二齿条521,第二齿条521和第一齿条511齿牙相对地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齿轮53,第二齿条521和第一齿条511均与齿轮53啮合,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移动件51或第二移动件52,以使第一移动件51和第二移动件52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即,驱动机构首先驱动第一移动件51沿第一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齿条511、齿轮53和第二齿条521之间的传动,第二移动件52与第一移动件51沿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一对第一夹持件2相向移动以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同时,一对第二夹持件3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在完成后续加工后,驱动机构会驱动第二移动件52沿第一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齿条521、齿轮53和第一齿条511之间的传动,第一移动件51与第二移动件52沿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一对第一夹持件2背向移动以释放第一工件,同时,一对第二夹持件3释放第一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设置为两个,两个驱动机构能够分别驱动第一移动件51和第二移动件52,其中,设置于第一移动件51处的驱动机构首先驱动第一移动件51沿第一方向移动,在完成后续加工后,设置于第二移动件52处的驱动机构会驱动第二移动件52沿第一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可以仅设置为一个,驱动机构首先驱动第一移动件51,在完成后续加工后,驱动机构移动至第二移动件52处以驱动第二移动件52。
为限制第一移动件51和第二移动件52的移动距离,以防止对第一工件造成损伤,第一移动件51和第二移动件52通过两个连接板6分别与一对第一夹持件2连接,载具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孔7,两个连接板6分别穿置于两个限位孔7内,并分别能够在两个限位孔7内移动。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执行夹持动作时,一对第一夹持件2的位移受到限位孔7的限制,若第一工件的尺寸与标准尺寸具有正偏差,一对第一夹持件2将与第一工件过度抵压,引起一对第一夹持件2或第一工件的损伤,若第一工件的尺寸与标准尺寸具有负偏差,则难以确保治一对第一夹持件2能够对第一工件形成可靠夹持,影响加工品质及结果,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6与第一夹持件2之间设置有压簧61,使得该载具能够允许第一工件存在一定的尺寸偏差,且不会对第一工件形成刚性抵压。
具体地,为使一对第一夹持件2和一对第二夹持件3联动,一对同步件4均包括连接部41和驱动部42,驱动部42通过连接部41与第一夹持件2连接并在第一方向上朝向第二夹持件3延伸,且驱动部42靠近第二夹持件3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31的磁性相同的第二磁性件421和与第一磁性件31的磁性相反的第三磁性件422,以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配合夹持第一工件时,第二磁性件421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并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释放第一工件时,第三磁性件422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同步件4与第一夹持件2连接,即一对同步件4能够随第一夹持件2移动,且其驱动部42在第一方向上朝向第二夹持件3延伸并位于第二夹持件3背向载台1的外侧,当载具未工作时,第三磁性件422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一对第二夹持件3被吸附与一对同步件4贴合,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相向移动时,位于驱动部42上的第二磁性件421随第一夹持件2一起移动,当一对第一夹持件2移动至能够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的位置时,第二磁性件421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第二磁性件421对第一磁性件31施加排斥力,一对第二夹持件3便相向移动以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背向移动时,位于驱动部42上的第三磁性件422随第一夹持件2一起移动,当一对第一夹持件2移动至初始位置时,第二磁性件421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第三磁性件422对第一磁性件31施加吸引力,一对第二夹持件3便背向移动以释放第一工件并恢复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1、第二磁性件421和第三磁性件422均为磁铁,第一磁性件31、第二磁性件421和第三磁性件422的数量相等,且均设置为多个,其中,第一磁性件31靠近同步件4的一端为S极,则第二磁性件421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的一端为S极,第二磁性件421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的一端为N极。
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1靠近同步件4的一端为N极,则第二磁性件421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的一端为N极,第二磁性件421与第一磁性件31相对的一端为S极。
相适配地,一对同步件4分别连接于一对第一夹持件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即,一对同步件4分别与一对第一夹持件2连接,并位于一对第一夹持件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一对同步件4的驱动部42的延伸方向相反。
当第一夹持件2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时,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能够在第一工件表面围构形成容置腔,容置腔能够容置第二工件,以使位于第二工件和第一工件上的待连接位置对正。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第一夹持件2均包括第一夹块21和第二夹块22,第一夹块21位于第二夹块22的下方,第二夹块22外伸于第一夹块21,一对第一夹持件2的第一夹块21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以使一对第一夹持件2的第二夹块22位于第一工件的上方,且第二夹块22包括延伸部221,在一对第一夹持件2的第一夹块21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时,一对第一夹持件2的延伸部221相互抵接,一对第二夹持件3包括第三夹块32,第三夹块32靠近第一工件的一端设置为阶梯形,即第三夹块32靠近第一工件的一端下方向内凹设形成第一夹面321,一对第二夹持件3的第一夹面321能够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三夹块32靠近第一工件的一端的端面形成第二夹面322,当第一夹持件2夹持第一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时,一对第二夹持件3的第二夹面322与一对第一夹持件2的延伸部221在第一工件表面围构形成容置腔,由于第二工件和第一工件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二工件在放置于容置腔内时,两者的连接孔可以对正,然后通过机械手等其它外部机构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一对同步件4连接于任一第一夹持件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即本实施例中一对同步件4连接于同一第一夹持件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包括:
载台(1),被配置为载放第一工件;
一对第一夹持件(2),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载台(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配合夹持或释放所述第一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一对第二夹持件(3),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载台(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且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3)背向所述载台(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31);及
一对同步件(4),分别位于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3)背向所述载台(1)的外侧,一对所述同步件(4)被配置为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2)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时分别排斥一对所述第一磁性件(31),以使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3)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并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2)释放所述第一工件时吸附一对所述第一磁性件(31),以使一对所述第二夹持件(3)释放所述第一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同步件(4)均包括:
连接部(41);
驱动部(42),所述驱动部(42)通过所述连接部(41)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连接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件(3)延伸,且所述驱动部(42)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3)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1)的磁性相同的第二磁性件(421)和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1)的磁性相反的第三磁性件(422),以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2)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时,所述第二磁性件(421)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1)相对,并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2)释放所述第一工件时,所述第三磁性件(422)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同步件(4)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同步件(4)连接于任一所述第一夹持件(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夹持件(2)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时,所述第一夹持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件表面围构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能够容置第二工件,以使位于所述第二工件和所述第一工件上的待连接位置对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还包括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
第一移动件(51),所述第一移动件(51)上设置有第一齿条(511);
第二移动件(52),所述第一移动件(51)和所述第二移动件(52)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2),所述第二移动件(52)上设置有第二齿条(521),所述第二齿条(521)和所述第一齿条(511)齿牙相对地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齿轮(53),所述第二齿条(521)和所述第一齿条(511)均与所述齿轮(53)啮合;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51)或所述第二移动件(52),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51)和所述第二移动件(52)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51)和所述第二移动件(52)通过两个连接板(6)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夹持件(2)连接,所述载具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孔(7),两个所述连接板(6)分别穿置于两个所述限位孔(7)内,并分别能够在两个所述限位孔(7)内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之间设置有压簧(6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51)和所述第二移动件(5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所述第二磁性件(421)和所述第三磁性件(422)均为磁铁。
CN202011280130.7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载具 Pending CN112355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0130.7A CN112355940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0130.7A CN112355940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5940A true CN112355940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5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0130.7A Pending CN112355940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59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416A (zh) * 2021-09-17 2021-12-10 昆山威典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ipm散热器的组装设备
CN114476216A (zh) * 2022-03-04 2022-05-13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载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416A (zh) * 2021-09-17 2021-12-10 昆山威典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ipm散热器的组装设备
CN114476216A (zh) * 2022-03-04 2022-05-13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载具
CN114476216B (zh) * 2022-03-04 2024-01-16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载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5940A (zh) 一种载具
WO2022227557A1 (zh) 治具及装配设备
CN213796109U (zh) 一种载具
CN217475745U (zh) 定位治具
CN211920100U (zh) 夹具
CN218144509U (zh) 分离机构
CN115464352A (zh) 电芯入壳工装
CN213674162U (zh) 一种电池装夹机构
CN211439716U (zh) 一种装夹治具
CN220162259U (zh)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CN207757647U (zh) 机械爪和转接基板回收机
CN111048356A (zh) 继电器外壳组立装置
CN211702594U (zh) 用于元器件与电路板贴装后的压合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217259677U (zh) 接触网吊弦安装施工用的承力索u型线夹夹持装置及系统
CN210884137U (zh) 上料装置
CN214706145U (zh) 一种软包无卡扣电池堆叠工装
CN211578651U (zh) 继电器外壳组立装置
CN220439677U (zh) 定位机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CN213135668U (zh) 一种泛用型电子产品焊接载具
CN212420211U (zh) 一种同轴激光器件软带压紧装置
EP4279229A1 (en) Robotic arm end axle mechanical automatic tool changing mechanism
CN215148352U (zh) 一种夹持机构
CN213770447U (zh) 电动汽车电池底壳抓手
CN220636797U (zh) 焊接定位装置
CN215658686U (zh) 一种pcb板的双面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