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6797U - 焊接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焊接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6797U
CN220636797U CN202322040377.7U CN202322040377U CN220636797U CN 220636797 U CN220636797 U CN 220636797U CN 202322040377 U CN202322040377 U CN 202322040377U CN 220636797 U CN220636797 U CN 220636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groove
component
weld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03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钦
郭焱
袁松
曹振华
左天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03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6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6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6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焊接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待焊接组件,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压块,底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容纳待焊接组件;第一定位组件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且第一定位组件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部活动,以在第一方向上抵接待焊接组件,第二定位组件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且第二定位组件可沿第二方向朝向安装部活动,以在第二方向上抵接待焊接组件,压块与第一表面可拆卸连接,压块的部分在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安装部内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与第一表面平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Description

焊接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中设置有BMU(Battery Management Unit,电池管理单元)板,BMU板需要与柔性电路板焊接起来,以实现线路的连接,使得BMU板可以正常工作对蓄电池进行监测、管理等。为了提高焊接效率,通常设置有自动化生产线对BMU与柔性电路板进行焊接,此过程需要依赖焊接定位装置。
相关技术中,焊接定位装置上设置有定位结构以及承载结构,可以将要BMU板设置在承载结构上,再将要焊接的柔性电路板置于BMU的焊接位置处,通过定位结构对二者在承载结构所在的平面上进行定位。但是这种定位方式会使得BMU板与柔性电路板二者的配合公差较大,在焊接时易因偏位产生少锡、飞球及尺寸异常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结构及电池,以解决相关技术中,BMU板与柔性电路板二者的配合公差较大,在焊接时易因偏位产生少锡、飞球及尺寸异常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待焊接组件,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压块,所述底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容纳所述待焊接组件;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可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部活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可沿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部活动,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块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安装部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以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沿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定位件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所述第二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且所述第二定位件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
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均可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部活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
可选的,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一槽壁,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定位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安装槽具有开口,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开口位置相对,且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安装槽还具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壁,所述内壁用于与所述待焊接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且所述第三定位件可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开口活动,以与所述待焊接组件远离所述内部的另一侧抵接。
可选的,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三槽壁,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槽壁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件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三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四定位件,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的一侧,所述第四定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四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四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
可选的,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四槽壁,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槽壁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定位件抵接,所述第四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四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压块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中,且与所述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压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磁性部以及定位部,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定位部上,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投影与所述磁性部的投影有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磁性部可吸合;
或,所述压块为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磁性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三磁性件的投影位于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投影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可吸合。
可选的,所述焊接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座、第一夹块以及第二夹块,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容纳槽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安装座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夹块与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用于固定所述焊接定位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其中,底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安装部,因此,可以通过安装部承载并容纳待焊接组件,以使待焊接组件可以设置在焊接定位装置中。焊接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压块,第一定位组件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从而第一定位组件可以相对第一表面朝向安装部活动,以使第一定位组件可以与安装部中的待焊接组件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组件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从而第二定位组件可以相对第一表面朝向安装部活动,以使第二定位组件也可以与安装部中的待焊接组件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二方向对待焊接组件进行定位。压块与第一表面可拆卸连接,由于压块的部分在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安装部内部,因此,在压块与第一表面连接时,有部分压块可以与安装部的位置相对,从而压块可以在压块与第一表面的连接方向对待焊接组件进行定位,在不同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对待焊接组件进行定位。
即,在本申请中,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压块可以在三个不同的方向对待焊接组件进行定位,对待焊接组件的定位效果较好。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焊接定位装置焊接BMU板与柔性电路板时,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可以在第一底板所在的平面上对BMU板与柔性电路板进行定位,压块可以在BMU板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方向也进行定位,减小BMU板与柔性电路板二者的配合公差,避免在焊接时出现少锡、飞球及尺寸异常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板与待焊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定位柱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焊接定位装置;10:底板;11:第一表面;12:安装部;121:安装槽;122:开槽;123:开口;124:内壁;20:第一定位组件;21:第一定位件;22:第二定位件;30:第二定位组件;31:第三定位件;13:第一定位槽;131:第一槽壁;14:第二定位槽;141:第二槽壁;23:第一弹性件;24:第二弹性件;15:第三定位槽;151:第三槽壁;32:第三弹性件;25:第四定位件;26:第四定位槽;261:第四槽壁;27:第四弹性件;40:压块;41:定位孔;16:第一定位柱;42:第二磁性件;17:第一磁性件;18:第三磁性件;50:安装座;60:第一夹块;70:第二夹块;51:容纳槽;80:待焊接组件;81:连接结构;43:定位杆;44:定位部;45:磁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如图1至图4所示,焊接定位装置100,包括底板10、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以及压块40,底板10具有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具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用于容纳待焊接组件80;第一定位组件20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且第一定位组件20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部12活动,以在第一方向上抵接待焊接组件80,第二定位组件30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且第二定位组件30沿第二方向可沿第二方向朝向安装部12活动,以在第二方向上抵接待焊接组件80,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可拆卸连接,压块40的部分在第一表面11上的投影位于安装部12内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与第一表面11平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该焊接定位装置100用于定位待焊接组件8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定位装置100包括底板10,其中,底板10具有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具有安装部12,因此,可以通过安装部12承载并容纳待焊接组件80,以使待焊接组件80可以设置在焊接定位装置100中。焊接定位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以及压块40,第一定位组件20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从而第一定位组件20可以相对第一表面11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部12活动,以使第一定位组件20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组件30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从而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相对第一表面11沿第二方向活动,第二定位组件30也可以朝向安装部12活动,以使第二定位组件30也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二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可拆卸连接,由于压块40的部分在第一表面11上的投影位于安装部12内部,因此,在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连接时,有部分压块40可以与安装部12的位置相对,从而压块40可以在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的连接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在不同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即,在本申请中,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压块40可以在三个不同的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较好。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焊接定位装置100焊接BMU板与柔性电路板时,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在第一底板10所在的平面上对BMU板与柔性电路板进行定位,压块40可以在BMU板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方向也进行定位,减小BMU板与柔性电路板二者的配合公差,避免在焊接时出现少锡、飞球及尺寸异常等问题。
其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表面11与压块40的连接方向称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相交,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与第一底板10平行,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因此,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可以构成一个坐标系,能够在所有待焊接组件80需要定位的方向进行定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可以相互垂直,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较好;或者,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也可以具有其他位置关系,例如,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0°,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垂直,对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之间的具体关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12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安装部12可以为第一表面11上设置的开槽122,此时,可以将待焊接组件80置于开槽122中,再通过操作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以及压块40与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或者,安装部12还可以为第一表面11的一部分,此时,可以直接将待焊接组件80置于第一表面11上,再通过操作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以及压块40与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活动至不同的位置以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例如,对于待焊接组件80与安装部12适配,即待焊接组件80与安装部12的边缘贴合的情况,第一定位组件20可以活动至安装部12沿第一方向的边缘,与安装部12的沿第一方向的边缘平齐,此时第一定位组件20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活动至安装部12沿第二方向的边缘,与安装部12的沿第二方向的边缘平齐,此时,第二定位组件30也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二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对于待焊接组件80较小,待焊接组件80与安装部12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的情况,第一定位组件20的部分则可以沿第一方向活动至安装部12的内部,此时位于安装部12内部的部分第一定位组件20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组件30的部分可以沿第二方向活动至安装部12的内部,此时位于安装部12内部的部分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二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表面11上可以设置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形成安装部12,第一表面11上还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13以及第二定位槽14,第一定位槽13与第二定位槽14沿第一方向分布于安装槽121的相对两侧;第一定位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件21以及第二定位件22,第一定位件21嵌设于第一定位槽13,且第一定位件21相对第一定位槽13沿第一方向可滑动,第二定位件22嵌设于第二定位槽14,且第二定位件22相对第二定位槽14沿第一方向可滑动;第一定位件21、第二定位件22均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槽121活动,以在第一方向上抵接待焊接组件80。
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形成安装部12,可以将待焊接组件80置于安装槽121中,第一定位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件21以及第二定位件22。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13以及第二定位槽14,第一定位槽13与第二定位槽14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定位槽13、第二定位槽14分别位于安装槽121的相对两侧,由于第一定位件21嵌设于第一定位槽13、第二定位件22嵌设于第二定位槽14,因此,第一定位件21、第二定位件22也设置在安装槽121的两侧。第一定位件21相对第一定位槽13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槽121滑动,第二定位件22相对第二定位槽14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槽121滑动,从而第一定位件21、第二定位件22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的两侧抵接,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定位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的定位。
因此,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定位件21、第二定位件22可以从待焊接组件80的两侧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使得第一定位组件20能够在第一方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由于柔性电路板的两侧还连接有导线,为了使得底板10可以承载待焊接组件80,因此,安装槽121可以设置在底板10中部,从而柔性电路板两侧的导线可以分布在安装槽12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底板10也可以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上可以设置安装部12,此时,安装部12可以设置在底板10的中部;或者底板10也可以包括第一子板以及第二子板,第一子板中部可以设置槽,形成容纳第二子板的容置空间,第二子板可以设置在开槽122内部,即第二子板位于第一子板的中部,此时安装部12可以设置在第二子板中;再或者,底板10还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三子板、第四子板以及第五子板,安装部12可以设置在第四子板上。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接定位装置100时,底板10上还可以设置有开槽122,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开槽122容纳柔性电路板的导线,为了便于通过开槽122设置导线,开槽122的设置可以与导线的设置方式一致,即底板10可以为仿形板,与导线的设置相对应,例如,柔性电路板两侧的导线可以呈“冂”形,则底板10上容纳导线的开槽122也可以呈“冂”形,如图4所示;或者柔性电路板两侧的导线还可以呈M形,此时,底板10上容纳导线的开槽122也可以为M形。同样,安装槽121的设置可以与BMU板的设置方式一致,例如,BMU板为矩形,则安装槽121也可以设置为矩形。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焊接定位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23与第二弹性件24,第一定位槽13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一槽壁131,第一弹性件23的一端与第一槽壁131连接,第一弹性件23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件21抵接,第一弹性件23用于向第一定位件21提供朝向安装槽121的弹力;第二定位槽14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二槽壁141,第二弹性件24的一端与第二槽壁141连接,第二弹性件24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件22抵接,第二弹性件24用于向第二定位件22提供朝向安装槽121的弹力。
焊接定位装置100包括第一弹性件23与第二弹性件24,第一定位槽13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一槽壁131,第一弹性件23的一端与第一槽壁131连接,第一弹性件23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件21抵接,从而第一弹性件23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定位槽13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在第一弹性件23伸缩时,第一弹性件23可以带动第一定位件21沿第一定位槽13移动,在放置待焊接组件80时,可以先操作第一定位件21,使得第一弹性件23压缩,便于放置待焊接组件80,在放置完成后,第一定位件21则可以在第一弹性件23的弹性作用下向安装槽12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定位件21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第二定位槽14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二槽壁141,第二弹性件24的一端与第二槽壁141连接,第二弹性件24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件22抵接,从而第二弹性件24的伸缩方向与第二定位槽14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在第二弹性件24伸缩时,第二弹性件24可以带动第二定位件22沿第二定位槽14移动,在放置待焊接组件80时,可以先操作第二定位件22,使得第二弹性件24压缩,便于放置待焊接组件80,在放置完成后,第二定位件22则可以在第二弹性件24的弹性作用下向安装槽12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定位件22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槽121中未放置有待焊接组件80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4可以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第一定位件21距离第一槽壁131最远,第二定位件22距离第二槽壁141最远;在安装槽121中放置有待焊接组件80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4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第一弹性件23可以向第一定位件21提供弹力,使得第一定位件21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紧密接触,第二弹性件24可以向第二定位件22提供弹力,使得第二定位件22可以与待焊接组件紧密接触,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较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第一定位件21通过第一弹性件23安装在第一定位槽13中,第一定位件21可以在第一弹性件23的弹性作用下在第一定位槽13中移动。除了上述设置外,第一定位件2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第一定位槽13中,例如,第一定位槽13的槽壁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条,第一定位件21上可以设置有能够与齿条卡接的卡扣,卡扣可以与不同位置的齿条卡接,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定位件21可以沿第一定位槽13移动,并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再或者,第一定位槽13上可以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孔,第一定位件21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长孔中可以设置有螺丝、螺钉等连接件,且连接孔与连接件的尺寸相对应,第一定位件21移动可以使得连接孔位于不同位置,并通过连接孔与长孔连接。当然,第二定位件2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二定位槽14连接,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定位件21、第一定位槽13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表面11上还可以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定位槽15,在第二方向上,安装槽121具有开口123,第三定位槽15与开口123位置相对,且第三定位槽15与开口123连通,安装槽121还具有与开口123相对的内壁124,内壁124用于与待焊接组件80的一侧抵接;第二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三定位件31,第三定位件31嵌设于第三定位槽15,且第三定位件31可沿第二方向朝向开口123活动,以与待焊接组件80远离内壁124的另一侧抵接。
在第二方向上,安装槽121具有相对的开口123和内壁124,因此,待焊接组件80设置在安装槽121中后,待焊接组件80的一侧可以与内壁124抵接。第一表面11上还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定位槽15,由于第三定位件31嵌设于第三定位槽15,第三定位槽15与开口123位置相对,且第三定位槽15与开口123连通,因此,在第三定位件31沿第三定位槽15移动时,第三定位件31可以在第三定位槽15中移动,第二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三定位件31,且第三定位件31沿第二方向朝向开口123活动,使得第三定位件31可以与安装槽121中的待焊接组件80的另一侧抵接。其中,待焊接组件80的一侧、待焊接组件的另一侧为,在第二方向上,待焊接组件80相对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三定位件31,第三定位件31与内壁124二者配合在第二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在安装部12为第一表面11的部分表面时,此时,安装部12上没有类似上述内壁124可以对待焊接组件80的一侧抵接的结构,为了避免第二定位组件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时待焊接组件80沿第二方向移动,则需要设置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的一侧、另一侧均抵接,这种设置方式中,第二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三定位件31以及定位件,定位件与第三定位件31可以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定位件、第三定位件31可以分别从待焊接组件80的两侧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可以防止待焊接组件80在第三定位件31的作用下移动的问题出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定位件31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时,可以活动至开口123处,且与开口123平齐,此时第三定位件31可以与安装槽121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为了便于在安装槽121中设置待焊接组件80,安装槽12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待焊接组件80的尺寸,也即是,待焊接组件8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较小,在第二方向上,待焊接组件80与安装部12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此时,第三定位件31上的部分可以伸入至安装槽121中,从而伸入至安装槽121中的部分第三定位件31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焊接定位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三弹性件32,第三定位槽15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三槽壁151,第三弹性件32的一端与第三槽壁151连接,第三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三定位件31抵接,第三弹性件32用于向第三定位件31提供朝向安装槽121的弹力。
焊接定位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三弹性件32,第三定位槽15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三槽壁151,第三弹性件32的一端与第三槽壁151连接,第三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三定位件31抵接,因此第三弹性件32的伸缩方向与第三定位槽15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在第三弹性件32伸缩时,第三弹性件32可以带动第三定位件31沿第三定位槽15移动。在放置待焊接组件80时,可以先操作第三定位件31,使得第三弹性件32压缩,便于放置待焊接组件80,在放置完成后,第三定位件31则可以在第三弹性件32的弹性作用下向安装槽12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三定位件31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槽121中未放置有待焊接组件80的情况下,第三弹性件32也可以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第三定位件31距离第三槽壁151最远;在安装槽121中放置有待焊接组件80的情况下,第三弹性件32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第三弹性件32可以向第三定位件31提供弹力,使得第三定位件31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紧密接触,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较好。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定位件3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三定位槽15连接,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定位件21、第一定位槽13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定位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四定位件25,第一表面11上还设置有第四定位槽26,第四定位槽26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3的一侧,第四定位槽26沿第一方向延伸,第四定位槽26与第一定位槽13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第四定位件25嵌设于第四定位槽26,第四定位件25可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槽121活动,以在第一方向上抵接待焊接组件80。
第一定位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四定位件25,第一表面11上还设置有第四定位槽26,第四定位槽26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3的一侧,第四定位槽26沿第一方向延伸,第四定位件25嵌设于第四定位槽26,第四定位件25相对第四定位槽26沿第一方向可滑动,第四定位件25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槽121活动,由于待焊接组件80位于安装槽121中,因此,第四定位件25可以朝向待焊接组件80活动,从而第四定位件25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实现第四定位件25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四定位件25与第一定位件21可以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从而第四定位件25与第一定位件21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的不同位置进行定位,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较好,可以避免待焊接组件8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较大时,仅设置第一定位件21、第二定位件22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不好的问题出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定位板22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与第四定位件25相对的第五定位件,第五定位件可以与第二定位板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五定位件、第四定位件25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两个位置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另外,与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相似,第四定位件25也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处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对于待焊接组件80与安装部12适配,即待焊接组件80与安装部12的边缘贴合的情况,第四定位件25沿第一方向可活动至安装部12沿第一方向的边缘,且与安装部12的沿第一方向的边缘平齐,从而第四定位件25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可以实现第四定位件25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的定位。对于待焊接组件80较小,待焊接组件80与安装部12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的情况,第四定位组件25的部分则可以沿第一方向活动至安装部12的内部,此时位于安装部12内部的部分第四定位件25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焊接定位装置100可以包括第四弹性件27,第四定位槽26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四槽壁261,第四弹性件27的一端与第四槽壁261连接,第四弹性件27的另一端与第四定位件25抵接,第四弹性件27用于向第四定位件25提供朝向安装槽121的弹力。
焊接定位装置100还包括第四弹性件27,第四定位槽26具有朝向安装槽121的第四槽壁261,第四弹性件27的一端与第四槽壁261连接,第四弹性件27的另一端与第四定位件25抵接,因此,第四弹性件27的伸缩方向与第四定位槽26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在第四弹性件27伸缩时,第四弹性件27可以带动第四定位件25沿第四定位槽26移动。在放置待焊接组件80时,可以先操作第四定位件25,使得第四弹性件27压缩,便于放置待焊接组件80,在放置完成后,第四定位件25则可以在第四弹性件27的弹性作用下向安装槽12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四定位件25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定位件25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四定位槽26连接,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定位件21、第一定位槽13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4、第三弹性件32、第四弹性件27均可以为弹簧,或者还可以为弹片等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对应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4、第三弹性件32、第四弹性件27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待焊接组件80通常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焊接件,例如,层叠设置的柔性电路板与BMU板,在将待焊接组件80设置在安装槽121中后,可能会有部分待焊接组件80外露于安装槽121,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有部分凸出于第一表面,此时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还可以对外露于安装槽121的部分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避免层叠设置的多个焊接件中的一个外露于安装槽121时,外露的一个焊接件在焊接时发生移动。安装槽121的周部也可以设置有固定块,且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固定块与安装槽121的槽壁平齐,在第三方向上,固定块可以高于安装槽121设置,从而焊接定位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安装槽121周部的固定块进行定位。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表面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6,压块40上设置有定位孔41,第一定位柱16穿设于定位孔41中,且与定位孔41可拆卸连接。
第一表面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6,压块40上设置有定位孔41,第一定位柱16可以与定位孔41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使得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可拆卸连接。在设置待焊接组件80时,可以先将压块40从第一表面11上拆卸下来,在将待焊接组件80设置在安装部12中后,可以再将压块40连接在第一表面11上,使得压块40可以与待焊接组件80朝向压块40的表面抵接,从而压块40可以在第三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面11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可以设置在与远离安装部12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焊接定位装置100时,可以将压块40从第一定位柱16上拆卸下来,并通过第二定位柱连接压块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在不使用焊接定位装置100时,将压块放置于第一表面11,便于收纳压块40,可以避免将压块40从第一定位柱16上拆卸下来时,压块40容易丢失的问题出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压块40上还可以设置有定位杆43,在压块40设置在第一定位柱16上时,待焊接组件80上可以具有焊盘等连接结构81,焊盘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两列,定位杆43可以位于两列连接件之间,且与连接件抵接,如图2所示,从而压块40也可以沿第一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较好。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块40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磁性部45以及定位部44,定位孔41设置在定位部44上,第一表面11上还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7,在第一表面11上,第一磁性件17的投影与磁性部45的投影有至少部分重合,第一磁性件17与磁性部45可吸合;或,压块40可以为第二磁性件42,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三磁性件18,在第一表面11上,第三磁性件18的投影位于与第二磁性件42的投影内部,第二磁性件42与第三磁性件18可吸合。
压块40包括相互连接的磁性部45以及定位部44,定位孔41设置在定位部44上,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7,由于在第一表面11上,第一磁性件17的投影与磁性部45的投影有至少部分重合,因此,在压块40与第一定位柱16连接时,第一磁性件17可以与磁性部45吸合,从而可以通过第一磁性件17对压块40进行固定,避免压块40从第一定位柱16上脱出,使得压板40丧失对待焊接组件80的第三方向上的定位的效果。
或者,压块40也可以为第二磁性件42,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三磁性件18,由于在第一表面11上,第三磁性件18的投影位于与第二磁性件42的投影内部,因此,在压块40与第一定位柱16连接时,第二磁性件42可以与第三磁性件18吸合,从而可以通过第二磁性件42对压块40进行固定,避免压块40从第一定位柱16上脱出,使得压板40丧失对待焊接组件80的第三方向上的定位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件17、第二磁性件42、第三磁性件18、磁性部45可以有具有磁性的材料制作,例如,可以为钕铁硼磁铁、铁氧体磁铁、钐钴磁铁等等,对于第一磁性件17、第二磁性件42、第三磁性件18、磁性部45的具体材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焊接定位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安装座50、第一夹块60以及第二夹块70,安装座50上设置有容纳槽51,底板10位于容纳槽51中,且与容纳槽51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方向上,安装座5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第一夹块60与第一面连接,第二夹块70与第二面连接,第一夹块60与第二夹块70用于固定焊接定位装置100。
焊接定位装置100还包括安装座50、第一夹块60以及第二夹块70,安装座50上设置有容纳槽51,底板10位于容纳槽51中,且与容纳槽51可拆卸连接,从而底板10可以与容纳槽51拆卸,便于对底板10、安装座50等进行维修更换等,同时,底板10与安装座50可以单独制造,从而也可以便于加工底板10与安装座50。在第一方向上,安装座5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第一夹块60可以与第一面连接,第二夹块70可以与第二面连接,从而在使用焊接定位装置100时,可以通过第一夹块60、第二夹块70固定焊接定位装置100,从而可以对焊接定位装置100上的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块60、第二夹块70可以将焊接定位装置100固定在焊接机器上,从而可以通过焊接机器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焊接。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接定位装置100的使用工序进行说明,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步骤101:向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施力,使得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沿第一方向向远离安装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向第三定位件施力,使得第三定位件沿第二方向向远离安装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三弹性件被压缩,将待焊接组件置于安装部中;
步骤102:取消对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的施力,此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向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提供弹力,使得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部移动,与待焊接组件抵接;取消对第三定位件的施力,此时第三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向第三定位件提供弹力,使得第三定位件沿第二方向朝向安装部移动,以使第三定位件与待焊接组件抵接;
步骤103:拿取压块,将压块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上,使得压块与带焊接组件接触,通过压块在第三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进行定位;
步骤104:将焊接定位装置移动至焊接机器上,并通过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将焊接定位装置固定于焊接机器,完成定位。
其中,步骤104还可以在步骤101之前进行,即也可以先将焊接定位装置固定在焊接机器上,再将待焊接组件置于安装部中对待焊接组件进行定位。
在步骤101中,待焊接组件包括多个焊接件,在放置待焊接件时,可以将多个焊接件依次叠置于安装部中。
在焊接定位装置还包括第四定位的情况下,步骤101还包括:向第四定位件施力,使得第四定位件沿第一方向向远离安装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四弹性件被压缩,其中,向第四定位件施力的过程在放置待焊接组件之前进行;
步骤102还包括:取消对第四定位件的施力,此时第四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向第四定位件提供弹力,使得第四定位件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部移动,与待焊接组件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定位装置100包括底板10,其中,底板10具有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具有安装部12,因此,可以通过安装部12承载并容纳待焊接组件80,以使待焊接组件80可以设置在焊接定位装置100中。焊接定位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以及压块40,第一定位组件20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从而第一定位组件20可以相对第一表面11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部12活动,以使第一定位组件20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组件30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上,从而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相对第一表面11沿第二方向朝向安装部12活动,从而第二定位组件30也可以与安装部12中的待焊接组件80抵接,从而可以在第二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可拆卸连接,由于压块40的部分在第一表面11上的投影位于安装部12内部,因此,在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连接时,有部分压块40可以与安装部12的位置相对,从而压块40可以在压块40与第一表面11的连接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在不同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
即,在本申请中,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压块40可以在三个不同的方向对待焊接组件80进行定位,对待焊接组件80的定位效果较好。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焊接定位装置100焊接BMU板与柔性电路板时,第一定位组件20、第二定位组件30可以在第一底板10所在的平面上对BMU板与柔性电路板进行定位,压块40可以在BMU板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方向也进行定位,减小BMU板与柔性电路板二者的配合公差,避免在焊接时出现少锡、飞球及尺寸异常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定位待焊接组件,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压块,所述底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容纳所述待焊接组件;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可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部活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可沿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部活动,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块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安装部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以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沿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定位件相对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所述第二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且所述第二定位件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
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均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安装槽活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一槽壁,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定位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安装槽具有开口,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开口位置相对,且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安装槽还具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壁,所述内壁用于与所述待焊接组件的一侧抵接;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且所述第三定位件可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开口活动,以与所述待焊接组件远离所述内壁的另一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三槽壁,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槽壁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件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三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四定位件,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的一侧,所述第四定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四定位件嵌设于所述第四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安装槽活动,以在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待焊接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定位槽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四槽壁,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槽壁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定位件抵接,所述第四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四定位件提供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压块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中,且与所述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磁性部以及定位部,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定位部上,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投影与所述磁性部的投影有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磁性部可吸合;
或,所述压块为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磁性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三磁性件的投影位于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投影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可吸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座、第一夹块以及第二夹块,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容纳槽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安装座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夹块与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用于固定所述焊接定位装置。
CN202322040377.7U 2023-07-28 2023-07-28 焊接定位装置 Active CN220636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377.7U CN220636797U (zh) 2023-07-28 2023-07-28 焊接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377.7U CN220636797U (zh) 2023-07-28 2023-07-28 焊接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6797U true CN220636797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0377.7U Active CN220636797U (zh) 2023-07-28 2023-07-28 焊接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6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17322A1 (en) Battery Pack With Guide Rails For Improved Terminal Alignment
EP3367460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ssembled battery, and assembled battery
CN220636797U (zh) 焊接定位装置
US20190058174A1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attery pack
CN117381214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sma马达激光焊接治具
CN113414508A (zh) 一种软包电池激光焊接夹具
CN212734801U (zh) 极耳焊接夹具及具有其的焊接设备
KR102484339B1 (ko) 배선용 열변형 보상형 지그장치
CN111085748A (zh) 一种打件过炉治具
KR101032646B1 (ko) 박막형 연결체
CN114193127B (zh) 用于压装跳转接头与跳转接头焊片的压装装置及方法
CN201821620U (zh) 一种插装元器件
US10950872B2 (en) Fuel cell module
JP6842667B2 (ja) 組電池の製造装置及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2875009U (zh) 一种通用压接治具
CN220652533U (zh) 一种弹夹及焊接模具
CN214867841U (zh) 焊接载具及焊接装置
CN219304023U (zh) 一种接口定位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852703U (zh) 一种激光焊异型电池极耳多工位装置
JP4231499B2 (ja) コネクタ
JP4057476B2 (ja) コネクタ嵌合具
CN220604749U (zh) 一种锂电池贴顶封胶夹具
CN2588570Y (zh) 电连接器
CN215897351U (zh) 充电器
CN117773326A (zh) 焊接治具及焊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