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2259U -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62259U CN220162259U CN202321564245.8U CN202321564245U CN220162259U CN 220162259 U CN220162259 U CN 220162259U CN 202321564245 U CN202321564245 U CN 202321564245U CN 220162259 U CN220162259 U CN 220162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ing plate
- side pressing
- plate
- cell module
- en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夹爪以及驱动组件,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夹爪,夹爪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相邻第一侧压板或第二侧压板延伸;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以及驱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夹爪之间围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用于对电芯模组进行夹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包的最小单位是电芯,电芯是电能储存单元;多个电芯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模组。动力锂电池行业内,在模组PACK装配产线领域,针对自动模组堆叠配组工位,大多数电芯堆叠和模组抓取动作都是由两台机器人完成,一台机器人夹爪抓取电芯不断堆叠到堆叠结构上,另一台机器人抓手直接抓取堆叠好模组整形夹紧放置到下一工位。
但是,现有机械手的夹取机构无法抓紧,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脱离,安全性低,且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手的夹取机构无法抓紧,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脱离,安全性低,且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夹爪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侧压板和所述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所述夹爪,所述夹爪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相邻所述第一侧压板或所述第二侧压板延伸;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侧压板和所述第二侧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所述第一侧压板、所述第二侧压板、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夹爪之间围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对电芯模组进行夹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侧压板、所述第二侧压板、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均垂直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限位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压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侧压板与所述第二侧压板相靠近时,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第一侧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和/或,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第二侧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和驱动件,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二侧压板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压板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压板的一侧;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以将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压板或所述第二侧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端板或所述第二端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侧压板或所述第二侧压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端板或所述第二端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垫板,所述第一侧压板与所述第二侧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垫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垫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所述夹爪,多个所述夹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和机械手,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所述机械手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芯模组下料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通过将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将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夹爪,夹爪沿第一方向朝向相邻的第一侧压板或第二侧压板延伸;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连接,驱动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靠近,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靠近,缩小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间距,进而将电芯模组夹设在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夹爪围设的夹持空间内,限制电芯模组,防止电芯模组脱离,安全性高;相反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相远离,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远离,以卸下电芯模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夹持效果好,且在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第二侧压板的底部设置夹爪,支撑电芯模组,避免电芯模组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安全性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侧压板;21:第一端板;22:第二端板;3:夹爪;4:安装板;5:第一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7:限位件;8:驱动件;9: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1:垫板;12:连接件;13:机械手;14:电芯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夹爪3以及驱动组件,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侧压板1的底部和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夹爪3,夹爪3沿第一方向朝向相邻第一侧压板1或第二侧压板延伸;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以及驱动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沿第二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以及夹爪3之间围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用于对电芯模组14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包括两侧压板(分别为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两端板(分别为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以及夹爪3,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以及第二端板22围设形成矩形结构,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在一个平面内,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进一步地,第一侧压板1的底部设有夹爪3,夹爪3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二侧压板的方向延伸,第二侧压板的底部也设有夹爪3,夹爪3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一侧压板的方向延伸。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以及第二端板22移动,调整第一侧压板1与第二侧压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一端板21与第二端板22之间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驱动组件与第一侧压板1和/或第二侧压板连接,且驱动组件与第一端板21和/或第二端板22连接,驱动组件启动,驱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靠近,减小两个侧压板之间的间距,两个夹爪3之间的间距也随之减小;驱动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靠近,减小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间距,进而将电芯模组14夹设在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以及夹爪3围设的夹持空间内,其中第一侧压板的内壁面、第二侧压板的内壁面、第一端板的内壁面以及第二端板的内壁面分别与电芯模组14的侧壁面贴合,夹爪3位于电芯模组14的底面,支撑电芯模组14,防止电芯模组14脱离,安全性高。
在电芯模组14移动到目标位置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相远离,增大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之间的间距,两个夹爪3之间的间距也随之增大;驱动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远离,增大第一端板21与第二端板22之间的间距,以将电芯模组14卸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将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夹爪,夹爪沿第一方向朝向相邻的第一侧压板或第二侧压板延伸;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连接,驱动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靠近,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靠近,缩小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间距,进而将电芯模组夹设在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夹爪围设的夹持空间内,限制电芯模组,防止电芯模组脱离,安全性高;相反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相远离,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远离,以卸下电芯模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夹持效果好,且在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第二侧压板的底部设置夹爪,支撑电芯模组,避免电芯模组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安全性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的尺寸不做具体限定,长度和宽度根据电芯模组14的尺寸的设定,例如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测压板的尺寸相同,其长度等于电芯模组14的长度,宽度等于电芯模组14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的长度均小于等于电芯模组14的宽度,避免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靠近时与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发生干涉,保证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夹紧电芯模组14。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压板底部和第二侧压板底部的夹爪3的长度之和小于等于电芯模组14的宽度,保证两侧夹爪3托住电芯模组14即可,以使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能够将电芯模组14夹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安装板4,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均垂直设于安装板4的底面。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以及安装板4,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沿安装板4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安装板4的底面,且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分别与安装板4垂直;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沿安装板4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安装板4的底面,且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分别与安装板4垂直。
控制驱动组件启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靠近,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靠近,进而将电芯模组14夹设在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第一侧压板底部的夹爪3、第二侧压板底部的夹爪3以及安装板4围设的夹持空间内,其中第一侧压板1的内壁面、第二侧压板的内壁面、第一端板21的内壁面以及第二端板22的内壁面分别与电芯模组14的侧壁面贴合,夹爪3位于电芯模组14的底面用于支撑电芯模组14,电芯模组14的顶面可与安装板4的底面贴合,也可与安装板4的底面保持一定间距。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4也可为两个,其中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分别垂直设于第一安装板4的底面,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垂直设于第二安装板4的底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5和限位件7,第一固定件5与安装板4的底面连接,且第一固定件5位于第一侧压板1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和/或第一固定件5位于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1的一侧;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靠近时,限位件7嵌于第一侧压板与第一固定件5之间,和/或限位件7嵌于第二侧压板与第一固定件5之间。
进一步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6和驱动件8,在第一固定件5位于第一侧压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时,第二固定件6设于第一侧压板1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固定件5位于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1的一侧时,第二固定件6设于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1的一侧,驱动件8与限位件7连接,以将限位件7设于第一固定件5和第二固定件6之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电芯模组14的夹紧,提出了利用限位组件与侧压板匹配的方式提高夹持力。
参考图2至图4,第一侧压板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第二侧压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板4,即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朝向或远离第一侧压板的方向移动。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5和限位件7,第一固定件5垂直连接于安装板4,朝向第二侧压板的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1的一侧,驱动组件驱动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一侧压板移动时,第二侧压板与第一固定件5之间的间距增大,限位件7嵌于第一固定件5与第二侧压板之间,提高夹持力,以将电芯模组14稳定夹持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之间。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和驱动件8,第二固定块设于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1的一侧,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相对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一侧压板靠近时,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间距增大,驱动件8驱动限位件7移动,以使限位件7嵌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5和两个限位件7,两个第一固定件5分别垂直连接于安装板4的底面,朝向侧压板的方向延伸,且两第一固定件5分别位于第一侧压板1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和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1的一侧,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对移动时,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与对应第一固定件5之间的间距增大,限位件7嵌于第一侧压板与第一固定件5之间,和第二侧压板与第一固定件5之间,提高夹持力。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固定块和两个驱动件8,两第二固定块分别第一侧压板1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和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的一侧,且第二固定块与同侧的第一固定块相对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靠近时,同侧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间距增大,驱动件8驱动对应的限位件7移动,以使限位件7对应嵌于第一固定块5与第二固定块6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将限位件7嵌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一侧压板1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和/或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1的一侧,以保持侧压板对电芯模组14的夹持力,以使电芯模组14稳定夹持在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之间;通过在对应的第一侧压板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和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相对设置,保护侧压板,避免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产生应力集中,进而保护电芯模组14。
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组件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提高夹持力。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8可为气缸。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安装板4的底面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滑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侧压板1或第二侧压板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第一端板21或第二端板22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板4的底面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滑轨,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滑轨,有助于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滑轨相靠近或相远离,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沿第二滑轨相靠近或相远离,减少摩擦,提高移动速度,加快夹持或卸下电芯模组14的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0,第一气缸9的驱动端与第一侧压板或第二侧压板连接,第二气缸10的驱动端与第一端板21和/或第二端板22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压板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第二侧压板与安装板4滑动连接,第一气缸9的驱动端与第二侧压板连接,启动第一气缸9,第一气缸9能够带动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朝向或背离第一侧压板的方向移动,以夹持或卸下电芯模组14。第一端板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第二端板与安装板4滑动连接,第二气缸10的驱动端与第二端板连接,启动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带动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朝向或背离第一端板的方向移动,以夹持或卸下电芯模组1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均与安装板4滑动连接,第一气缸9为两个,分别与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连接,启动两第一气缸9,两第一气缸9带动对应的侧压板沿第一方向相对或相背移动,以夹持或卸下电芯模组14。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分别与安装板4滑动连接,第二气缸10为两个,分别与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连接,启动第二气缸10,两第二气缸10带动对应的端板沿第二方向相对或相背移动,以夹持或卸下电芯模组1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垫板11,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垫板11,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垫板11。
具体地,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垫板11,驱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相靠近以将电芯模组14夹设在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之间时,垫板11位于电芯模组14与第一侧压板或第二侧压板之间,用于保护电芯模组14,防止夹持力过大导致电芯模组14损坏。
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对的一侧也分别设有垫板11,驱动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靠近以将电芯模组14夹设在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之间时,垫板11位于电芯模组14与第一端板21或第二端板22之间,保护电芯模组14,防止夹持力过大导致电芯模组14损坏。
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相对一侧的垫板11与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相对一侧的垫板11是否相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且垫板11的尺寸不做具体限定,保证侧压板和电芯模组14之间均设有垫板11,端板与电芯模组14之间均设有垫板11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侧压板1的底部和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夹爪3,多个夹爪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第一侧压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夹爪3,多个夹爪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侧压板的底部也设有多个夹爪3,多个夹爪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侧压板底部的多个夹爪3与第二侧压板上的多个夹爪3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对电芯模组14的第一方向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支撑性好,避免电芯模组14脱离,安全性高。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压板1和第二侧压板底部夹爪3的数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能够支撑电芯模组14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件12和机械手13,连接件12设于安装板4的顶面,机械手13与连接件12连接。
参考图1,连接件12设置在安装板4的顶面,机械手13与连接件12连接,用户可通过机械手13控制连接件12,带动夹持于第一侧压板1、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以及两侧夹爪3之间的电芯模组14移动,调整电芯模组14的工位。
本实施例中的机械手13可为四轴机械手13或六轴机械手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芯模组下料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能够夹紧电芯模组14,防止电芯模组14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安全性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夹爪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侧压板和所述第二侧压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所述夹爪,所述夹爪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相邻所述第一侧压板或所述第二侧压板延伸;
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侧压板和所述第二侧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靠近或相远离;
所述第一侧压板、所述第二侧压板、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夹爪之间围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对电芯模组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侧压板、所述第二侧压板、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均垂直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限位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二侧压板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压板的一侧;
在所述第一侧压板与所述第二侧压板相靠近时,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第一侧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和/或,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第二侧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和驱动件,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二侧压板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压板远离第二侧压板的一侧;
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侧压板远离第一侧压板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压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压板的一侧;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以将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压板或所述第二侧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端板或所述第二端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侧压板或所述第二侧压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端板或所述第二端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垫板,所述第一侧压板与所述第二侧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垫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压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侧压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所述夹爪,多个所述夹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和机械手,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所述机械手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0.一种电芯模组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夹持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64245.8U CN220162259U (zh) | 2023-06-19 | 2023-06-19 |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64245.8U CN220162259U (zh) | 2023-06-19 | 2023-06-19 |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62259U true CN220162259U (zh) | 2023-12-12 |
Family
ID=89066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64245.8U Active CN220162259U (zh) | 2023-06-19 | 2023-06-19 |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62259U (zh) |
-
2023
- 2023-06-19 CN CN202321564245.8U patent/CN2201622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70117681A (ko) | 전지셀에 접착테이프를 부착 가능한 테이핑 장치 | |
CN210884189U (zh) | 一种抓取机构及电池组装系统 | |
JP6271178B2 (ja) | バッテリ装置とこのバッテリ装置を備える電動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 |
WO2022227557A1 (zh) | 治具及装配设备 | |
CN212277287U (zh) | 电芯入壳装置 | |
CN112355940A (zh) | 一种载具 | |
CN220162259U (zh) |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 |
CN117199490A (zh) | 一种电池的电芯与水冷板装配线及装配方法 | |
CN218144509U (zh) | 分离机构 | |
CN216989332U (zh) |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 |
CN218309863U (zh) | 用于等离子清洗的电芯夹紧机构 | |
CN116487719A (zh) | 一种电芯端板绝缘罩组装生产线 | |
CN211920100U (zh) | 夹具 | |
CN115156691A (zh) |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超声波焊接系统 | |
CN116315001B (zh) | 电池包的装配方法 | |
CN110048135B (zh) | 用于电池模组的工装组件 | |
CN219739027U (zh) | 一种叠片装置 | |
CN220577762U (zh) | 模组堆叠导向工装 | |
WO2024007279A1 (zh) | 电池模组堆叠装置及方法、电池生产系统 | |
CN114590580A (zh) | 一种电芯堆叠夹爪装置 | |
CN219859495U (zh) |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 |
CN213796109U (zh) | 一种载具 | |
CN116944741B (zh) | 一种电力配电柜翻边焊接设备 | |
CN221396051U (zh) | 装夹装置及电池模组夹取系统 | |
CN212763539U (zh) | 一种叠片型锂离子电芯转移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