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9332U -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9332U
CN216989332U CN202220734906.6U CN202220734906U CN216989332U CN 216989332 U CN216989332 U CN 216989332U CN 202220734906 U CN202220734906 U CN 202220734906U CN 216989332 U CN216989332 U CN 216989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ending
connecting sheet
battery cell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49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治国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49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9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9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9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二次电池包括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和连接片,电芯的极耳与连接片焊接连接,折弯工装包括:工作台、夹持机构和折弯机构,电芯与连接片焊接连接形成电芯组件后适于放置于工作台上,夹持机构适于夹紧极耳与连接片的连接位置,折弯机构适于推动连接片相对于夹持机构与连接片的夹持位置弯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使得连接片弯折位置承受的折弯力可以较好地通过夹持机构分散,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折弯过程中应力在极耳上集中,进而可以避免因应力集中造成的极耳断裂,利于提升二次电池的产品良率以及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中。例如二次电池以其能量密度大、输出电压高、可循环使用等优点为广泛使用,其中,电池的续航、安全等性能至关重要。在相关技术中的电池装配过程中,通常将电芯的极耳与连接片连接,但在连接片的整形过程中,连接片弯折极易造成极耳的断裂,影响电池的续航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所述折弯工装具有可以防止极耳断裂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和连接片,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连接片焊接连接,所述折弯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电芯与所述连接片焊接连接形成所述电芯组件后适于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适于夹紧所述极耳与所述连接片的连接位置;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适于推动所述连接片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连接片的夹持位置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通过夹持机构夹紧极耳与连接片的连接位置后,折弯机构推动连接片相对于夹持机构与连接片的夹持位置弯折,使得连接片弯折位置承受的折弯力可以较好地通过夹持机构分散,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折弯过程中应力在极耳上集中,进而可以避免因应力集中造成的极耳断裂,利于提升二次电池的产品良率以及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间距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于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设于所述连接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片,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延伸长度不小于连接片的长度,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硬度小于所述连接片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连接片的一侧均设有橡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连接片的侧面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连接片的侧面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形成圆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片,所述连接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和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与多个所述电极片的极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所述折弯机构适于推动所述连接片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层叠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折弯机构包括:第一动作件,第一动作件适于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段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动作件,所述第二动作件适于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段沿第三方向朝向靠近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动作件和所述第二动作件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段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对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夹持机构的连接位置弯折,以缩小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工作台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电芯本体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一对限位块,每对所述限位块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电芯本体适于固定在一对所述限位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工装的夹持连接片和极耳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工装的折弯机构折弯连接片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工装的连接片折弯完成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工装的工作台、第一夹持部和电芯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折弯工装100;
工作台1;限位件101;限位块101a;
夹持机构2;
第一夹持部21;第一端面211;第二夹持部22;第二端面221;第一驱动件23;第二驱动件24;移动底座25;连接架26;
折弯机构3;第一动作件31;第二动作件32;
支架4;
电芯组件10;电芯11;电极片111;极耳112;连接片13;第一连接段131;第二连接段132;
第一方向s1;第二方向s2;第三方向s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100。
其中,二次电池包括电芯11和连接片13,电芯11的极耳112与连接片13焊接连接。由此,通过连接片13可以形成电流通路,以使得电芯11中所存储的电芯11可以通过连接片13向输出端如电池盖板上的极柱输出,或者是外部充电装置可以通过极柱以及连接片13向电芯11内输入电能存储,利于降低电芯11与极柱的连接难度。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电芯11可以由多个电极片111层叠构成,每个电极片111均具有极耳112,通过连接片13与多个电极片111的极耳112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片13对多个电极片111的汇流效果,连接片13远离电极片111的一端与电池盖板的极柱连接,从而可以降低多个电极片111与极柱连接的难度。
但是在相关技术中的电芯中,多个极耳在与连接片焊接后均处于较为紧绷的状态,因此弯折连接片时,极耳同步产生弯折,使得极耳弯折位置应力较为集中,将造成极耳断裂等问题,并且极耳断裂无法轻易检测,进而影响最终成品二次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伴有安全风险。
因此,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工装100,包括:工作台1、夹持机构2和折弯机构3。其中,电芯11与连接片13焊接连接形成的电芯组件10适于放置于工作台1上,夹持机构2适于夹紧极耳112与连接片13的连接位置,折弯机构3适于推动连接片13相对于夹持机构2与连接片13的夹持位置弯折。
也就是说,通过工作台1可以较好地放置电芯组件10,以保证对连接片13折弯工序时的稳定性,折弯机构3推动连接片13在连接片13与夹持机构2的连接位置产生弯折,通过夹持机构2将连接片13与极耳112的连接位置固定夹紧,在折弯机构3弯折连接片13时,作用于连接片13和极耳112上的弯折力可以通过夹持机构2分散,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弯折力在极耳112和连接片13的弯折部位集中。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工装100,通过夹持机构2夹紧极耳112与连接片13的连接位置后,折弯机构3推动连接片13相对于夹持机构2与连接片13的夹持位置弯折,使得连接片13弯折位置承受的折弯力可以较好地通过夹持机构2分散,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折弯过程中应力在极耳112上集中,进而可以避免因应力集中造成的极耳112断裂,利于提升二次电池的产品良率以及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位于连接片13的相对两侧,第二夹持部22与第一夹持部21相对设置,且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间距可调。也就是说,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对的侧壁可以夹持在连接片13与极耳112连接位置的相对两侧,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对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可调。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夹持机构2的灵活性,利于降低夹持机构2对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的夹持难度。
具体地,在将电芯组件10放置于工作台1上后,通过增大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间距,使得连接片13与极耳112的连接位置可以无干涉地放入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或是可以使得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可以无干涉地移动至连接片13与极耳112连接位置的相对两侧,而后通过缩小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间距,直至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对的侧壁分别与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的相对两侧充分抵接,从而实现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夹紧的工序,并通过折弯机构3进行连接片13的折弯工序,而在连接片13折弯完成后,通过增大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距离,以松开连接片13与极耳112的连接位置,便于电芯组件10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夹持机构2还包括:第一驱动件23和第二驱动件24,第一驱动件23适于驱动第一夹持部21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部22,第二驱动件24适于驱动第二夹持部22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部21。也就是说,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可以朝向互相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调整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间距,以灵活地夹紧或松开连接片13和极耳112的连接位置。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夹持机构2的灵活性,以保证夹持机构2对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的夹持稳定性。
具体地,在将电芯组件10放置于工作台1上后,通过第一驱动件23和第二驱动件24分别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运动,使得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朝向靠近连接片13和极耳112的连接位置移动,即,可以在保持连接片13和极耳112的位置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的夹紧固定,可以较好地避免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推动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移动造成的极耳112断裂。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2还包括:移动底座25和连接架26,移动底座25可移动地设于工作台1上,连接架26设于移动底座25上,第一驱动件23和第二驱动件24均设于连接架26上。也就是说,通过移动底座25移动,使得连接架26可以带动第一驱动件23和第二驱动件24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工作台1上移动,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以使得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可以精确地与连接片13和极耳112的连接位置对齐,利于提升夹持机构2的夹持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电芯11包括沿第一方向s1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片111,在第二方向s2上,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延伸长度不小于连接片13的长度,第二方向s2垂直于第一方向s1。也就是说,在第二方向s2上,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延伸长度与连接片13的延伸长度相同,或者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延伸长度大于连接片13的延伸长度,从而保证在第二方向s2上,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对的侧壁可以完全覆盖在连接片13和极耳112的连接位置上,利于提升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的夹持稳定性,并使得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连接片13和极耳112连接位置的夹持力可以均匀分布,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夹持力集中造成连接片13形变,利于提升二次电池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硬度小于连接片13的硬度。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硬度较小的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与硬度较大的连接片13接触时,硬度较小的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硬度较大的连接片13造成的磨损等损伤小,利于保证连接片13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朝向连接片13的一侧均设有橡胶件。由此,通过设置橡胶件,可以较好地避免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与连接片13硬接触,从而可以较好地防止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损伤连接片13。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连接段132形成沿第三方向s3延伸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开口朝向电芯11,多个电极片111的极耳112适于通过开口伸入容纳槽,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夹持在第二连接段132沿第一方向s1的相对两侧,且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在容纳槽的开口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朝向连接片13的侧面为第一端面211,第二夹持部22朝向连接片13的侧面为第二端面221,第一端面211和/或第二端面221远离电芯11的一端形成圆弧面。由此,使得当连接片13相对于夹持机构2与连接片13的夹持位置弯折时,圆弧面可以防止应力在连接片13的弯折位置集中,从而较好地防止连接片13折损以及极耳112断裂。
例如,当连接片13朝向靠近第一夹持部21的方向弯折时,第一端面211远离电芯11的一端可以设有圆弧面;当连接片13朝向靠近第二夹持部22的方向弯折时,第二端面221远离电芯11的一端可以设有圆弧面,换言之,圆弧面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连接片13的弯折方向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芯11包括沿第一方向s1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片111,连接片13包括沿第一方向s1延伸的第一连接段131和沿第三方向s3延伸的第二连接段132,第三方向s3垂直于第一方向s1,第二连接段132与多个电极片111的极耳112连接,第一连接段131位于第二连接段132远离电芯11的一端,折弯机构3适于推动连接片13运动以使得第一连接段131和第二连接段132在第三方向s3上层叠设置。也就是说,连接片13通过第二连接段132与极耳112连接实现与多个电极片111的电连接,折弯机构3适于推动第一连接段131和第二连接段132朝向靠近第二连接段132的折弯位置的方向运动。由此,可以较好地缩小第一连接段131和第二连接段132在第三方向s3上占用的空间,利于缩小二次电池在第三方向s3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折弯机构3包括:第一动作件31和第二动作件32,第一动作件31适于推动第一连接段131沿第一方向s1运动,第二动作件32适于推动第一连接段131沿第三方向s3朝向靠近电芯11的方向运动,在第一动作件31和第二动作件32推动第一连接段131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连接段132相对于连接片13与夹持机构2的连接位置弯折,以缩小第一连接段131与第二连接段132之间的夹角。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动作件31和第二动作件32可以较好地从两个方向推动连接片13运动,以使得连接片13可以产生折叠变形。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段132远离电芯1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13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段131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工作台1的方向延伸,在第一方向s1上,第一动作件31位于第一连接段131远离第二连接段132的一侧,在第三方向s3上,第二动作件32位于第一连接段131远离第二连接段132的一侧,在折弯工序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动作件31推动第一连接段131向下(即靠近工作台1的方向)运动,并通过第二动作件32推动第一连接段131朝向靠近电芯本体的方向运动,并通过第二动作件32可以较好地保持第一连接段131保持与第一方向s1平行,第二连接段132相对于夹持机构2和第二连接段132的连接位置向下弯折,待第二连接段132与第一方向s1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后,第一动作件31脱离对第一连接段131的推动作用,第二动作件32继续推动第一连接段131,带动第二连接段132继续弯折,直至第一连接段131和第二连接段132在第三方向s3上层叠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1上设有支架4,第一动作件31在第二方向s2所在直线以及第三方向s3所在直线构成的平面上可移动地设于支架4上,第一动作件31包括沿第一方向s1可伸缩的第一推板,第二动作件32在第一方向s1所在直线和第二方向s2所在之间构成的平面上可移动地设于支架4上,第二动作件32包括沿第三方向s3可伸缩的第二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电芯11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112,工作台1上形成用于固定电芯本体的限位件101,限位件101包括至少一对限位块101a,每个限位块101a相对设置且两个限位块101a之间的距离可调,电芯本体适于固定在一对限位块101a之间。也就是说,相对的两个限位块101a分别位于电芯本体的相对两侧,通过增大相对的两个限位块101a之间的距离,使得电芯本体可以放置于两个限位块101a之间,并通过缩小相对的两个限位块101a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限位块101a可以分别与电芯本体的相对两侧抵接,即夹持固定电芯本体,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电芯本体在连接片13弯折的过程中产生位移,从而可以稳定地进行折弯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组件(10),所述电芯组件(10)包括电芯(11)和连接片(13),所述电芯(11)的极耳(112)与所述连接片(13)焊接连接,所述折弯工装(100)包括:
工作台(1),所述电芯(11)与所述连接片(13)焊接连接形成所述电芯组件(10)后适于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
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适于夹紧所述极耳(112)与所述连接片(13)的连接位置;
折弯机构(3),所述折弯机构(3)适于推动所述连接片(13)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2)与所述连接片(13)的夹持位置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片(13)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夹持部(2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第一驱动件(23),所述第一驱动件(23)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第一驱动件(23)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21)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22);
第二驱动件(24),所述第二驱动件(24)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24)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2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移动底座(25),所述移动底座(25)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
连接架(26),所述连接架(26)设于所述移动底座(25)上,所述第一驱动件(23)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4)均设于所述连接架(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1)包括沿第一方向(s1)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片(111),在第二方向(s2)上,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延伸长度不小于连接片(13)的长度,所述第二方向(s2)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s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硬度小于所述连接片(13)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朝向所述连接片(13)的一侧均设有橡胶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朝向所述连接片(13)的侧面为第一端面(211),所述第二夹持部(22)朝向所述连接片(13)的侧面为第二端面(221),所述第一端面(211)和/或所述第二端面(221)远离所述电芯(11)的一端形成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1)包括沿第一方向(s1)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片(111),所述连接片(13)包括沿第一方向(s1)延伸的第一连接段(131)和沿第三方向(s3)延伸的第二连接段(132),所述第三方向(s3)垂直与所述第一方向(s1),所述第二连接段(132)与多个所述电极片(111)的极耳(1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3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32)远离所述电芯(11)的一端,所述折弯机构(3)适于推动所述连接片(13)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段(13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32)在所述第三方向(s3)上层叠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3)包括:
第一动作件(31),第一动作件(31)适于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段(131)沿第一方向(s1)运动;
第二动作件(32),所述第二动作件(32)适于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段(131)沿第三方向(s3)朝向靠近所述电芯(11)的方向运动;
在所述第一动作件(31)和所述第二动作件(32)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段(131)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相对于所述连接片(13)与所述夹持机构(2)的连接位置弯折,以缩小所述第一连接段(13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32)之间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1)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112),所述工作台(1)上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电芯本体的限位件(101),所述限位件(101)包括至少一对限位块(101a),每对所述限位块(101a)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限位块(101a)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电芯本体适于固定在一对所述限位块(101a)之间。
CN202220734906.6U 2022-03-30 2022-03-30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Active CN216989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4906.6U CN216989332U (zh) 2022-03-30 2022-03-30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4906.6U CN216989332U (zh) 2022-03-30 2022-03-30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9332U true CN216989332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4906.6U Active CN216989332U (zh) 2022-03-30 2022-03-30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93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5183A (zh) * 2022-10-26 2022-11-25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耳夹、电池和极耳定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5183A (zh) * 2022-10-26 2022-11-25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耳夹、电池和极耳定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8912B2 (en) Bus bar assembly for electrode lead bonding and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ame
JP5490406B2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KR101857096B1 (ko) 전지 극판 가공 절단장치
US1089705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015898B1 (ko) 2차전지셀 리드탭 절곡 장치
EP3613535B1 (en) Laser welding jig and laser welding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216989332U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折弯工装
KR20160007109A (ko) 전극 조립체의 복수개의 전극 탭과 전극 리드의 연결부의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이차 전지
WO2011004330A1 (en) Prismatic batterie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mprising a stack of insulated electrode plates
KR101522450B1 (ko) 용접강도가 향상된 전극 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220127852U (zh) 一种极耳焊接辅助装置
CN213559325U (zh) 一种电芯极耳折弯装置
KR100749477B1 (ko) 이차 전지의 캡 플레이트 용접용 지그
CN209998634U (zh) 一种适用于电池模组的焊接工装
CN218414958U (zh) 极耳整形设备
CN215946108U (zh) 一种移载装置以及电芯模组堆叠输送设备
KR101780215B1 (ko) 파우치 전지용 포메이션 지그
CN11236641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11866934U (zh) 一种焊接辅助机构及焊接装置
CN211439716U (zh) 一种装夹治具
CN219598382U (zh) 电芯焊接夹具
CN220162259U (zh) 电芯模组夹持装置及下料设备
CN220456603U (zh) 一种双卷芯电池的连接片及盖板
CN218080931U (zh) 一种电芯定位夹紧装置
CN212238671U (zh) 动力电池的极耳整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