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4172A - 流体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4172A
CN112294172A CN202010738755.7A CN202010738755A CN112294172A CN 112294172 A CN112294172 A CN 112294172A CN 202010738755 A CN202010738755 A CN 202010738755A CN 112294172 A CN112294172 A CN 112294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valve element
housing
rotor
fluid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87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4172B (zh
Inventor
大岛雄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294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4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4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4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0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e.g. tilting or lifting mechanisms; Collapsible or rotating seats or cov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流体阻尼装置,即使在流体阻尼装置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流体阻尼装置在有底筒状的壳体(20)和配置于壳体内的转子(30)的第一轴部(43)之间形成有阻尼室(11)。在阻尼室中配置有从第一轴部向径向突出的阀芯保持部(46)及阀芯(50)。当转子沿第一方向(R1)旋转时,因为接收流体压力的阀芯立起并将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封闭,所以产生阻尼力。阀芯保持部具备相对于阀芯位于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凸部(463),第二凸部具备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流体积存部(70)。当转子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因为流体积存部的流体朝向阀芯迅速移动并且阀芯倒下,所以即使在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

Description

流体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壳体和转子之间填充有流体的流体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有底筒状的壳体和转子之间填充有油等流体的流体阻尼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阻尼装置中,设置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一端的第一轴部配置于壳体的内侧,在第一轴部和壳体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阻尼室。阻尼室由设置于壳体上的分隔用凸部划分。第一轴部具备沿径向突出的阀芯保持部,阀芯的基部保持于阀芯保持部。当转子沿第一方向(关闭方向)旋转时,阀芯的径向前端被按压于壳体内周面。因此,转子的旋转负荷较大。另一方面,当转子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打开方向)旋转时,阀芯因流体的阻力而倒下,在阀芯和壳体内周面之间空出间隙,所以流体穿过该间隙,因此转子的旋转负荷较小。
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阻尼装置中,设置于转子的第一轴部的阀芯保持部具备在周向的两侧支承阀芯的基部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第一凸部具备倾斜面,该倾斜面用于在转子沿第一方向(关闭方向)旋转时增大阀芯接收的流体压力。因此,旋转轴从完全打开状态向第一方向(关闭方向)移动时,阀芯顺畅地转换到与壳体的内周面相接的关闭姿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010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阻尼装置中,因为第二凸部和壳体的间隙较小,所以当转子从完全关闭状态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打开方向)旋转时,如果转子不旋转一定程度的角度以上,则阀芯无法因流体压力而倒下,阀芯和壳体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不会扩大。因此,在完全关闭状态下从旋转开始到阀芯倒下为止存在时滞,在从完全关闭状态到旋转一定程度的角度区域中,无法产生阻碍转子向关闭方向旋转的阻力(阻尼力)。目前,因为直到阀芯倒下的角度区域为50°左右,所以存在在比该角度小的角度的动作(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不产生阻尼力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流体阻尼装置中,即使在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转子,所述转子具备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轴部、从所述轴部沿径向突出的阀芯保持部及被所述阀芯保持部支承的阀芯;以及流体,所述流体填充到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轴部之间的阻尼室中,所述阀芯通过在所述转子向第一方向旋转时接收的流体压力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接触,所述阀芯保持部具备相对于所述阀芯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凸部,所述凸部具备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流体积存部。
在本发明中,从转子的轴部突出的阀芯保持部具备相对于阀芯位于与第一方向(关闭方向)相反的一侧(打开方向)的凸部,在该凸部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流体积存部。这样,通过相对于阀芯在打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侧设置流体积存部,转子从完全关闭状态开始向打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旋转时,流体从处于阀芯附近的流体积存部迅速地向阀芯移动。因此,流体压力迅速施加到阀芯上,能够使阀芯的前端部迅速倒下,所以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至阀芯转换到打开姿势使得流体在阀芯和壳体内周面之间流动为止的时滞。因此,即使在转子的旋转角度较小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可以产生阻碍转子朝向第一方向(关闭方向)旋转的阻力(阻尼力)。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流体积存部具备随着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而向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这样一来,因为沿着倾斜面流动的流体朝向阀芯的前端侧,所以阀芯容易倒下。因此,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阀芯转换到打开姿势使得流体在阀芯和壳体内周面之间流动为止的时滞。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所述倾斜面为平坦面。这样一来,流体朝向阀芯移动时的阻力少。因此,能够迅速地推倒阀芯,所以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阀芯转换到打开姿势使得流体在阀芯和壳体内周面之间流动为止的时滞。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径向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一侧倾斜45°以上。这样一来,能够增大沿周向按压阀芯的流体压力,所以能够迅速地推倒阀芯。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转子具备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凸缘部,所述凸部具备相对于所述流体积存部在与配置有所述凸缘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沿周向延伸的第一肋。这样一来,能够通过第一肋加强以悬臂状态配置在壳体内的轴部的前端侧。因此,能够抑制轴部的扭曲,能够提高转子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凸部具备从所述流体积存部突出并沿周向延伸的中间肋。这样一来,能够在流体积存部的中间位置对轴部进行加强。因此,能够抑制轴部的扭曲,能够提高转子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凸部具备在所述流体积存部和所述凸缘部之间沿周向延伸的第二肋,所述第二肋与所述凸缘部连接。这样一来,能够对转子的轴部的基端部进行加强。因此,能够抑制轴部的扭曲,可以提高转子的强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转子的轴部突出的阀芯保持部具备相对于阀芯位于与第一方向(关闭方向)相反的一侧(打开方向)的凸部,在该凸部设置有朝径向内侧凹陷的流体积存部。这样,通过相对于阀芯在打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侧设置流体积存部,当转子开始从完全关闭状态向打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旋转时,流体从处于阀芯附近的流体积存部迅速向阀芯移动。因此,流体压力迅速施加到阀芯上,能够将阀芯的前端部迅速地推倒,所以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阀芯转换到打开姿势使得流体在阀芯和壳体内周面之间流动为止的时滞。因此,即使在转子的旋转角度较小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能够产生阻碍转子朝向第一方向(关闭方向)旋转的阻力(阻尼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装设有应用了本发明的流体阻尼装置的西式马桶的西式厕所单元的说明图。
图2是流体阻尼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流体阻尼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以沿着轴线的面切断流体阻尼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以与轴线垂直的面切断流体阻尼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转子的立体图。
图7是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西式马桶;2…马桶本体;3…水箱;5…马桶座圈;6…马桶盖;7…单元罩;10…流体阻尼装置;10a…流体阻尼装置本体;10b…连接轴;10c…平坦面;11…阻尼室;12…流体;20…壳体;21…主干部;22…底部;24…凹部;26…分隔用凸部;27…内周面;28…薄壁部;29…开口部;30…转子;40…旋转轴;41…轴部;42…凸缘部;43…第一轴部(轴部);44…第二轴部;45…周向槽;46…阀芯保持部;48…垫圈;49…O型圈;50…阀芯;51…基部;52…前端部;60…罩;61…贯通孔;70…流体积存部;71…倾斜面;72…第一肋;73…第二肋;74…中间肋;100…西式厕所单元;261…轴向端面;262…内周侧端面;271…第一内周面;272…第二内周面;273…第三内周面;274…台阶面;461…阀芯保持槽;462…第一凸部;463…第二凸部(凸部);464…侧面;465…前端面;466…倒角部;A…关闭位置;L…轴线;L1…一侧;L2…另一侧;R1…第一方向;R2…第二方向;θ…倾斜角度;θ1…旋转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转子30的旋转轴40延伸的方向设为轴线L方向,将在轴线L方向中、旋转轴40从壳体20突出的一侧设为一侧L1、与旋转轴40从壳体20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为另一侧L2进行说明。
(带阻尼的设备)
图1是具备装设有应用了本发明的流体阻尼装置10的西式马桶1的西式厕所单元100的说明图。图1所示的西式厕所单元100具备带阻尼的设备即西式马桶1及水箱3。西式马桶1具备马桶本体2、树脂制的马桶座圈5、树脂制的马桶盖6及单元罩7等。在单元罩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马桶座圈及马桶盖的流体阻尼装置10,马桶座圈5及马桶盖6分别经由流体阻尼装置10连接到马桶本体2。马桶座圈5及马桶盖6是经由流体阻尼装置10连接到马桶本体2的开闭部件。在此,作为连接至马桶座圈5的流体阻尼装置10及连接至马桶盖6的流体阻尼装置10,可以使用同样结构的流体阻尼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连接至马桶座圈5的流体阻尼装置10进行说明。
图2是流体阻尼装置10的立体图。流体阻尼装置10具备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流体阻尼装置本体10a和从流体阻尼装置本体10a向一侧L1突出的连接轴10b。连接轴10b连接至马桶座圈5。由于连接轴10b的前端部的彼此对向的面为平坦面10c,因此防止马桶座圈5相对于连接轴10b的空转。当立起的马桶座圈5倒下而盖在马桶本体2上时,流体阻尼装置10产生与之相抗的力(旋转负荷),降低马桶座圈5倒下的速度。
(流体阻尼装置)
图3是流体阻尼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是以沿着轴线L的面切断流体阻尼装置10的立体剖视图,图5是以与轴线L垂直的面切断流体阻尼装置的剖视图。流体阻尼装置10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20、被壳体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的转子30以及封闭壳体20的开口部29的圆环状的罩6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及罩60是树脂成型品。
壳体20具备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主干部21和封闭主干部21的另一侧L2的端部的底部22。在主干部21的一侧L1的端部形成有开口部29。如图4所示,在底部22的中央形成有向另一侧L2凹陷的圆形凹部24。设置于转子30的旋转轴40的另一侧L2的前端的轴部41插入到凹部24。轴部41被凹部24保持为能够旋转。
如图5所示,在主干部21的内周面,在周向上错开180°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分隔用凸部26。分隔用凸部26沿轴线L方向延伸,分隔用凸部26的另一侧L2的端部与底部22连接。分隔用凸部26的周向尺寸(厚度)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变薄。分隔用凸部26沿周向划分形成于主干部21的内侧的阻尼室11。
如图3和图4所示,主干部21的内周面27具备与底部22连接的第一内周面271、形成于第一内周面271的一侧L1并且直径大于第一内周面271的第二内周面272以及形成于第二内周面272的一侧L1并且直径大于第二内周面272的第三内周面273。第三内周面273延伸到壳体20的开口部29。因此,在壳体20上,在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形成有以第三内周面273为内周面的薄壁部28(参照图3)。分隔用凸部26形成于第一内周面271,分隔用凸部26的一侧L1的轴向端面261与连接第一内周面271和第二内周面272的台阶面274位于同一平面上(参照图3)。
转子30具备另一侧L2的端部配置于壳体20的内侧的旋转轴40和保持于旋转轴40上的阀芯50。旋转轴40整体上为直线状,在比轴线L方向的中央靠另一侧L2的位置形成有环状的凸缘部42。凸缘部42形成于旋转轴40的整个圆周。相对于凸缘部42在另一侧L2设置有直径小于凸缘部42的第一轴部43,相对于凸缘部42在一侧L1设置有直径小于凸缘部42并且直径大于第一轴部43的第二轴部44。插入到壳体20的凹部24的轴部41从第一轴部43的前端面的中央突出。在第二轴部44形成有相对置的平坦面10c。另外,在第二轴部44,在平坦面10c和凸缘部42之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周向槽45。在周向槽45中安装有O型圈49(参照图4)。
当转子30组装到壳体20时,凸缘部42从一侧L1与连接第一内周面271和第二内周面272的台阶面274抵接。之后,如果将罩60插入到旋转轴40的第二轴部44和壳体20的主干部21之间,将罩60固定到壳体20的开口部29,则构成流体阻尼装置10。这时,在罩60和旋转轴40的凸缘部42之间配置有圆环状的垫圈48。罩60通过超声波熔敷,与设置于壳体20的开口部29的边缘的薄壁部28熔敷。另外,配置于第二轴部44的周向槽45中的O型圈49与形成于罩60上的贯通孔61的内表面抵接并被压扁。由此,壳体20和罩60之间的间隙被密闭,在壳体20的底部22和凸缘部42之间形成相对于外部密闭的阻尼室11。阻尼室11中填充有油等流体12(粘性流体)。
在这种状态下,旋转轴40的设置于另一侧L2的端部的轴部41被形成于壳体20的底部22的凹部24支承,且能够旋转,并且第二轴部44被支承在形成于罩60的贯通孔61的内侧,且能够旋转。另外,第二轴部44的一部分贯通罩60的贯通孔61并向一侧L1突出,构成连接轴10b。
(阻尼室)
如图5所示,在主干部21和第一轴部43之间设置有环状的阻尼室11。从主干部21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分隔用凸部26的内周侧端面262与第一轴部43的外周面抵接。因此,阻尼室11由两个部位的分隔用凸部26划分成相同形状的两个室。在此,在分隔用凸部26的一侧L1的轴向端面261上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肋(省略图示)。该肋在构成流体阻尼装置10时,被旋转轴40的凸缘部42压扁至与凸缘部42和轴向端面261之间的间隙相对应的高度。因此,流体12不会在分隔用凸部26和凸缘部42之间通过。
在第一轴部43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分开180°的两个部位形成有阀芯保持部46。两个部位的阀芯保持部46为相同形状,从第一轴部43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另外,阀芯保持部46延伸到第一轴部43的另一侧L2的端部,一侧L1的端部与凸缘部42连接。
图6是转子30的立体图,图7是转子3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5~图7所示,在两个部位的阀芯保持部46分别保持阀芯50。阀芯保持部46的周向上的宽度在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窄。在阀芯保持部4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阀芯保持槽461。阀芯保持槽461形成于第一凸部462和第二凸部463之间,沿轴线L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第一凸部462相对于阀芯保持槽461位于周向上的一侧即第一方向R1(参照图5)。另外,第二凸部463相对于阀芯保持槽461位于与第一方向R1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R2(参照图5)。阀芯保持槽461是内周面在超过约180°的角度范围内弯曲的圆弧状。
阀芯50的一侧L1的端部与凸缘部42相接。因此,流体12不在阀芯50和凸缘部42之间通过。与此相对,在阀芯50的另一侧L2的端部和壳体20的底部22之间,空出供流体12通过的微小间隙。另外,在阀芯保持部46的另一侧L2的端面形成有肋(省略图示)。该肋被壳体20的底部22压扁至与底部22和阀芯保持部46的另一侧L2的端面之间的间隙相对应的高度。因此,流体12不在阀芯保持部46和底部22之间通过。
阀芯50具备由阀芯保持槽461保持的基部51和从基部5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前端部52。阀芯50的前端部52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462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尺寸比第二凸部46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尺寸小,阀芯50的前端部52向盖在第一凸部462的外周侧的一方倾斜。当阀芯50接收第二方向R2的流体压力时,前端部52向径向外侧立起而转换到被按压于第一内周面271的关闭姿势。另外,如图5所示,当接收第一方向R1的流体压力时,前端部52转换到向第一方向R1倒下的打开姿势,在前端部52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形成流体通道。
在流体阻尼装置10中,图1所示的马桶座圈5从立起姿势向平伏姿势旋转的关闭动作时,转子30(旋转轴40)绕轴线L沿第一方向R1(关闭方向)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阀芯50从流体12接收第二方向R2的流体压力,所以阀芯50的前端部52向径向外侧立起,前端部52被按压于第一内周面271。因此,使得流体12无法在阀芯50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通过,对转子30(旋转轴40)施加旋转负荷。由此,产生阻尼力。
但是,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因为在壳体20的底部22和阀芯50之间空出微小的间隙,所以允许少许流体的移动。因此,转子30虽然施加了旋转负荷,但是允许以低速度向第一方向R1旋转。
另外,图1所示的马桶座圈5从平伏姿势向立起姿势旋转的打开动作时,转子30(旋转轴40)绕轴线L沿第二方向R2(打开方向)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阀芯50从流体12接收第一方向R1的流体压力,因此阀芯50的前端部52倒下并从第一内周面271分离。因此,使得流体12可以在阀芯50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通过,所以转子30的旋转负荷较小。
(流体积存部)
如图5~图7所示,在两个部位的阀芯保持部46分别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流体积存部70。流体积存部70设置于相对于阀芯保持槽461及阀芯50配置于与第一方向R1(关闭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凸部463。第二凸部463具备从第一轴部43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立起的侧面464和在径向上与壳体20的第一内周面271对置的前端面465。流体积存部70是斜切掉将侧面464和前端面465相连接的角部而成的缺口部。
流体积存部70具备从侧面464的径向上的中途位置延伸到前端面465的周向上的中途位置的倾斜面71。如图5所示,倾斜面71是相对于径向朝向第一方向R1侧倾斜的平坦面,随着朝向第一方向R1而向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倾斜。流体积存部70构成为倾斜面71的相对于径向的倾斜角度θ(参照图5)为45°以上的角度。
如图6和图7所示,流体积存部70在除了第二凸部463的轴线L方向的两端部分及轴线L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外的范围内形成。第二凸部463具备位于第二凸部463的一侧L1的端部的第一肋72、位于第二凸部463的另一侧L2的端部的第二肋73以及位于第二凸部463的轴线L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中间肋74。第一肋72、第二肋73及中间肋74都沿周向延伸,从轴线L方向观察的形状相同。第一肋72、第二肋73及中间肋74是由侧面464及前端面465、设置于侧面464和前端面465相连接的角部的圆角状的倒角部466限定的形状。
第一肋72相对于流体积存部70在与配置有凸缘部42的一侧(一侧L1)相反的一侧(另一侧L2)沿周向延伸。另外,第二肋73在流体积存部70和凸缘部42之间沿周向延伸,与凸缘部42连接。中间肋74在流体积存部70的轴线L方向的中央沿周向延伸,从倾斜面71向径向突出。流体积存部70被中间肋74分割为在轴线L方向上排列的两个部位的凹部。
(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
在流体阻尼装置10中,当图1所示的马桶座圈5为平伏姿势时,阀芯保持部46及阀芯50移动到阻尼室11的周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方向R1侧)的端位置即关闭位置A(参照图5)。在这种状态下,阀芯50处于阀芯50的前端部52通过关闭动作时的流体压力而立起并被按压于壳体20的第一内周面271的关闭姿势。
当转子30从该状态开始向第二方向R2(打开方向)旋转时,流体积存部70的流体12沿着倾斜面71向朝向阀芯50的前端部52的方向移动。流体积存部70设置于阀芯50附近,且设置于流体积存部70中的倾斜面71向朝向前端部52的方向延伸。因此,预先流入流体积存部70的流体12迅速到达阀芯50的前端部52,阀芯50的前端部52迅速倒下。另外,由于流体积存部70是将第二凸部463切口而成的形状,形成比第二凸部463的前端面465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的间隙宽的流体通道,因此用于使流体12朝向阀芯50的前端部52移动的阻力变小。
如图5所示,当变成阀芯50的前端部52倒下的打开姿势时,因为阀芯50的前端部52从壳体20的第一内周面271分离,所以使得流体能够在阀芯50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通过。如果转子30开始向第二方向R2(打开方向)旋转时,阀芯50迅速转换到打开姿势,则使得流体12可以迅速地在阀芯50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通过,所以迅速形成产生阻尼力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流体积存部70,即使在进行自关闭位置A起的旋转角度θ1为50°以下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的情况下,也形成产生阻尼力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进行将马桶座圈5稍微抬起并且将手离开这样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的情况下,也产生阻尼力并且使得马桶座圈5平滑地关闭,提高了微小角度区域的关闭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流体阻尼装置10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20;转子30,该转子30具备配置于壳体20内的轴部即第一轴部43、从第一轴部43向径向突出的阀芯保持部46及被阀芯保持部46支承的阀芯50;流体12,该流体12填充到设置于壳体20和第一轴部43之间的阻尼室11中。阀芯50通过在转子30向第一方向R1旋转时接收的流体压力转换到与壳体20的第一内周面271接触的关闭姿势。阀芯保持部46具备相对于阀芯50位于与第一方向R1相反的一侧的凸部即第二凸部463,第二凸部463具备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流体积存部7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保持部46具备相对于阀芯50位于与第一方向R1(关闭方向)相反的一侧即第二方向R2(打开方向)的流体积存部70。因此,当转子30向与第一方向R1相反的方向旋转时,预先流入位于阀芯50附近的流体积存部70中的流体12迅速地朝向阀芯50移动,所以流体压力迅速地施加到阀芯50上,能够迅速地将阀芯50的前端部52推倒。由此,能够缩短从转子30开始旋转起到阀芯50转换到打开姿势使得流体12在阀芯50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流动为止的时滞。因此,即使在转子30的旋转角度小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能够产生阻碍转子30向第一方向R1(关闭方向)旋转的阻力(阻尼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凸部463的侧面464和前端面465相连接的角部切口而成的缺口部设为流体积存部70,在设置流体积存部70的位置,第二凸部463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的间隙变宽。因此,在设置流体积存部70的位置,供流体12通过的间隙变宽,所以用于使流体12朝向阀芯50移动的阻力较小。因此,能够减少使转子30向与第一方向R1(关闭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的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积存部70具备随着朝向第一方向R1而向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71。因此,因为沿着倾斜面71流动的流体12朝向阀芯50的前端部52,所以阀芯50的前端部52容易倒下。因此,能够缩短从转子30开始旋转起到流体12在阀芯50和第一内周面271之间流动为止的时滞。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设置于流体积存部70中的倾斜面71为平坦面,所以流体12朝向阀芯50移动时的阻力较小。因此,流体压力能够迅速地施加到阀芯50上,能够迅速地将阀芯50的前端部52向第一方向R1推倒。另外,倾斜面71相对于径向朝向第一方向R1侧倾斜45°以上。这样,通过增大倾斜面71的倾斜角度θ,能够增大流体12向周向按压阀芯50的前端部52的流体压力。因此,能够迅速地将阀芯50的前端部52向第一方向R1推倒。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30具备封闭壳体20的开口部的凸缘部42,第二凸部463具备相对于流体积存部70在与配置有凸缘部42的一侧(一侧L1)相反的一侧(另一侧L2)沿周向延伸的第一肋72。通过在这样的位置设置第一肋72,可以利用第一肋72加强以悬臂状态配置在壳体20内的第一轴部43的前端侧。因此,能够抑制第一轴部43的扭曲,所以能够提高转子30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二凸部463不仅具备第一肋72,还具备从流体积存部70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中间肋74,所以能够在流体积存部70的中途位置加强第一轴部43。这样,不仅在第一轴部43的前端,还在中间的位置设置加强用的肋,由此,即使在插入到壳体20的第一轴部43的轴线L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一轴部43的扭曲,因此,能够提高转子30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部463具备在流体积存部70和凸缘部42之间沿周向延伸的第二肋73,第二肋73与凸缘部42连接。因此,因为能够加强插入到壳体20的第一轴部43的基端部,所以能够提高转子30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不设置第二肋73及中间肋7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结构。

Claims (7)

1.一种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有底筒状的壳体;
转子,所述转子具备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轴部、从所述轴部沿径向突出的阀芯保持部及被所述阀芯保持部支承的阀芯;以及
流体,所述流体填充到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轴部之间的阻尼室中,
所述阀芯通过在所述转子向第一方向旋转时接收的流体压力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阀芯保持部具备相对于所述阀芯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凸部,
所述凸部具备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流体积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积存部具备倾斜面,该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而向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为平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径向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一侧倾斜4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备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凸缘部,
所述凸部具备相对于所述流体积存部在与配置有所述凸缘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沿周向延伸的第一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备从所述流体积存部突出并沿周向延伸的中间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备在所述流体积存部和所述凸缘部之间沿周向延伸的第二肋,
所述第二肋与所述凸缘部连接。
CN202010738755.7A 2019-07-29 2020-07-28 流体阻尼装置 Active CN112294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8841 2019-07-29
JP2019138841A JP2021021452A (ja) 2019-07-29 2019-07-29 流体ダン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4172A true CN112294172A (zh) 2021-02-02
CN112294172B CN112294172B (zh) 2022-08-12

Family

ID=74483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8755.7A Active CN112294172B (zh) 2019-07-29 2020-07-28 流体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21452A (zh)
CN (1) CN11229417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3170A (ja) * 1995-11-10 1997-05-20 Totsuku Bearing Kk 回転ダンパ
US20040231934A1 (en) * 2003-05-22 2004-11-25 Jin-Hyuck Heo Damping force-variable shock absorber
CN103519741A (zh) * 2012-06-29 2014-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阻尼装置
TW201510386A (zh) * 2013-05-31 2015-03-16 Sugatsune Kogyo 旋轉阻尼裝置
CN104948649A (zh) * 2014-03-31 2015-09-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CN204878498U (zh) * 2014-06-11 2015-12-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CN105179577A (zh) * 2014-06-11 2015-12-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TWI573924B (zh) * 2016-05-31 2017-03-11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傢俱鉸鏈及其阻尼裝置
CN107307793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流体缓冲装置、带缓冲的设备以及西式马桶单元
CN107307792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流体缓冲装置、带缓冲的设备以及西式马桶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3190B2 (ja) * 2001-06-04 2010-11-04 トックベ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回転ダンパ
CN200961659Y (zh) * 2006-10-25 2007-10-17 李飞宇 一种阻尼器
CN103892764B (zh) * 2014-04-14 2015-12-23 厦门豪帝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3170A (ja) * 1995-11-10 1997-05-20 Totsuku Bearing Kk 回転ダンパ
US20040231934A1 (en) * 2003-05-22 2004-11-25 Jin-Hyuck Heo Damping force-variable shock absorber
CN103519741A (zh) * 2012-06-29 2014-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阻尼装置
TW201510386A (zh) * 2013-05-31 2015-03-16 Sugatsune Kogyo 旋轉阻尼裝置
CN104948649A (zh) * 2014-03-31 2015-09-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CN105179577A (zh) * 2014-06-11 2015-12-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CN204878498U (zh) * 2014-06-11 2015-12-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CN105276058A (zh) * 2014-06-11 2016-01-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US20170114855A1 (en) * 2014-06-11 2017-04-27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Fluid damper device and apparatus with damper
CN107307793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流体缓冲装置、带缓冲的设备以及西式马桶单元
CN107307792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流体缓冲装置、带缓冲的设备以及西式马桶单元
CN207202820U (zh) * 2016-04-27 2018-04-10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流体缓冲装置、带缓冲的设备以及西式马桶单元
TWI573924B (zh) * 2016-05-31 2017-03-11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傢俱鉸鏈及其阻尼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1452A (ja) 2021-02-18
CN112294172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1531B (zh) 铰链装置
CN107307793B (zh) 流体缓冲装置、带缓冲的设备以及西式马桶单元
JP6396688B2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CN107307792B (zh) 流体缓冲装置、带缓冲的设备以及西式马桶单元
WO2015190382A1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JP6400932B2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CN108852131B (zh) 流体阻尼装置及带阻尼的设备
WO2016194687A1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CN112294172B (zh) 流体阻尼装置
CN112294169B (zh) 流体阻尼装置
JP6571551B2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CN109477538B (zh) 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JP2017133666A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CN109477537B (zh) 流体缓冲装置及带缓冲设备
WO2017130848A1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JP2019100535A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
CN211818856U (zh) 阻尼器及包括该阻尼器的铰链
JP2015194231A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JP2018194041A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JP4947720B2 (ja) 回転ダンパ
JP6487707B2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JP2019206347A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2009102860A (ja) ドアチェック装置
JP2018194042A (ja) 流体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ダンパ付き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