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9486A - 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9486A
CN112239486A CN201911016308.4A CN201911016308A CN112239486A CN 112239486 A CN112239486 A CN 112239486A CN 201911016308 A CN201911016308 A CN 201911016308A CN 112239486 A CN112239486 A CN 112239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shinone
moving bed
simulated moving
compound compone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63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明在
曾柏澍
梁茹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9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9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73/00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has been modified by substitution of one or two carbon atoms by hetero 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提供丹参粗萃物,所述丹参粗萃物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以及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隐丹参酮、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接着,以模拟移动床层析法将所述丹参粗萃物中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开来。运用此模拟移动床层析法可将丹参粗萃物中的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开来,以产生高纯度的丹参酮类化合物。

Description

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纯化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酮为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如丹参酮IIA、丹参酮IIB、隐丹参酮、丹参酮I以及1,2-二氢丹参酮I等)。临床研究发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具有其疗效:(1)丹参的脂溶性成分用于心血管系统时,可以扩张冠状动脉,使冠脉流量增加的功能;(2)在抗菌消炎方面,丹参酮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治疗烧伤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效果显著;(3)在消化系统方面,丹参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在抗肿瘤方面,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丹参酮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目前从丹参粗萃物中分离纯化出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制备层析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然而,现有的分离纯化的方法并无法有效地将不同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且操作重复性低,稳定性不佳,不适宜工业化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可有效地分离出高纯度的丹参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丹参粗萃物,所述丹参粗萃物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以及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接着,执行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丹参粗萃物中的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开来,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i)提供模拟移动床,所述模拟移动床依序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第三区段,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由移动相及固定相所组成,所述固定相为内部具有孔隙的颗粒,所述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无水乙醇的沖涤剂,所述移动相于所述模拟移动床中是朝同一方向从沖涤端入口流经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之间,所述固定相是相对于所述移动相朝反方向模拟移动;以及(ii)将所述丹参粗萃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进料入口,并使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固定相移动至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萃出端,并使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移动相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萃余端,以分离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其中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隐丹参酮、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第三区段各自包含2根管柱,且每根管柱内填充有固定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15wt%~25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23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5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0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5克/分钟,且所述无水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3.02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189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512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701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5分钟5秒至6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余端,其中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丹参酮II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20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20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3.83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485克/分钟,且所述无水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530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101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215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41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5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出端,其中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1,2-二氢丹参酮I。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20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20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3.83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485克/分钟,且所述无水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530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101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215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41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5分钟30秒。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丹参粗萃物,所述丹参粗萃物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以及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接着,执行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丹参粗萃物中的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开来,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i)提供模拟移动床,所述模拟移动床依序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第三区段,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由移动相及固定相所组成,所述固定相为内部具有孔隙的颗粒,所述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95%乙醇的沖涤剂,所述移动相于所述模拟移动床中是朝同一方向从沖涤端入口流经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之间,所述固定相是相对于所述移动相朝反方向模拟移动;以及(ii)将所述丹参粗萃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进料入口,并使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固定相移动至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萃出端,并使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移动相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萃余端,以分离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其中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各自包含2根管柱,且每根管柱内填充有所述固定相。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0wt%至20w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07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7分钟。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杂质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余端并使所述杂质移动至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所述萃出端,其中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丹参酮IIA。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07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7分钟10秒。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将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将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出端,其中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隐丹参酮以及所述1,2-二氢丹参酮I。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07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8分钟10秒。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将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将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出端,其中所述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隐丹参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53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7分钟20秒。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透过应用模拟移动床层析法将丹参粗萃物中不同的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开来,所述方法操作稳定、环保且可实现自动化,不仅可有效提升分离效率,更可获得高纯度的丹参酮类化合物。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丹参粗萃物的HPLC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使用的模拟移动床的组态设计图。
图4为丹参萃出物在以无水乙醇溶液为辅助溶剂时所得的层析图谱。
图5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
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
图7为丹参萃出物在以95%乙醇溶液为辅助溶剂时所得的层析图谱。
图8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
图9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
图10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
图11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
【符号说明】
S100、S110:步骤
102:进料溶液
102A、102B:成分
110A:第一区段
110B:第二区段
110C:第三区段
C1、C2、C3、C4、C5、C6:管柱
D:沖涤端入口
E:萃出端
F:进料入口
R:萃余端
X1: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可用以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I(Tanshinone I)、1,2-二氢丹参酮I(1,2-Dihydrotanshinone I)以及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从丹参粗萃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借此,能够得到高纯度的丹参酮类化合物。更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可将丹参粗萃物中不同种类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的步骤图。
请参照图1。首先,进行步骤S100,提供丹参粗萃物。丹参粗萃物包括隐丹参酮、丹参酮I、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接着,进行步骤S110,以模拟移动床(SimulatedMoving Bed,SMB)层析法将丹参粗萃物中的不同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开来。
以下列举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的细节或条件,但这些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所绘图式是为示意图仅为说明方便而绘制,并非代表限制其实际的方法、条件或装置等。
[丹参粗萃物的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丹参粗萃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超临界流体对丹参进行萃取而取得。在本实施例中,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举例而言,秤量粉碎后的丹参(约2千克),载入内胆,萃取时压力设定为350巴(bar)或450巴,二氧化碳流速设定为10千克/小时,并以流量为0.8升/小时的无水乙醇泵入萃取槽后端以洗脱粗萃物,温度设定为50℃。在萃取期间,每半小时从萃取槽收集一次粗萃物,共萃取2小时,将收集到的4瓶萃取液进行混合,以得到丹参粗萃物(danshen crude extracts)。
[分析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层析仪紫外线侦测器(HPLC/UV)(泵:日立2130;紫外线侦测器:日立L-2455)进行样品的分析,其中分析管柱采用Diamonsil C18(2)(250mm×4.6mm,5μm);移动相以1毫升/分钟(mL/min)的流速进行沖洗,沖洗方式则使用乙腈(acetonitrile,ACN)溶液及0.1%醋酸(HAc)水溶液的梯度沖洗,梯度沖洗的设定整理于表1,检测波长则设定为290nm。
[表1]
时间(分钟) 0 8 15 30 35 45
乙腈比例 9 9 68 91 9 9
纯水比例 91 91 32 9 91 91
图2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丹参粗萃物的HPLC图谱。在本实施例中,丹参粗萃物中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包括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I(Tanshinone I)、1,2-二氢丹参酮I(1,2-Dihydrotanshinone I)以及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将所得的丹参粗萃物的高效液相层析分析图与隐丹参酮、丹参酮I、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各自的标准品溶液所得的高效液相层析分析图相比较,可从图2的分析图中清楚判读出隐丹参酮、丹参酮I、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的波锋位置,借由此结果做为分析标准。隐丹参酮、丹参酮I、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各自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121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131
[模拟移动床的组态设计]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使用的模拟移动床的组态设计图。本实验例是以提供图3所示的模拟移动床100来进行模拟移动床层析法。请参考图3,模拟移动床100包括第一区段110A、第二区段110B与第三区段110C。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段110A包含两根管柱C1与C2,第二区段110B包含两根管柱C3与C4、且第三区段110C包含两根管柱C5与C6,上述6根管柱串联。
模拟移动床100是由移动相(未绘示)及固定相(未绘示)所组成。移动相包括沖涤剂,而固定相为内部具有孔隙的颗粒。每根管柱(C1~C6)内是填充颗粒内部具有孔隙的固定相。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辅助溶剂的沖涤剂。举例来说,沖涤剂可借由二氧化碳液泵产生的高压二氧化碳与另外输入的辅助溶剂混合后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相中的辅助溶剂例如是乙醇。在本实施例中,沖涤剂是借由高压二氧化碳与乙醇混合后而形成。在一实施例中,辅助溶剂为无水乙醇,且以移动相的总量计,无水乙醇的含量为15wt%至25wt%。在一实施例中,辅助溶剂为95%乙醇,且以移动相的总量计,95%乙醇的含量为10wt%至20wt%。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一般而言,固定相以及移动相的选择可以依据所欲分离的产物的需求而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借由固定相及移动相于三区段之间的相对流动,以分离混合物中的物质。移动相是相对于模拟移动床100中是朝同一方向从沖涤端入口D流经第一区段110A、第二区段110B以及第三区段110C之间,而固定相是相对于移动相朝反方向模拟移动。举例来说,请参考图3,若固定相是朝X1方向模拟移动(例如向左移动),则移动相会朝与X1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向右移动)。借由进料口切换装置改变混合物的进料位置,以模拟固定相与移动相的相对流动方向。混合物进入层析管柱(进料)后,混合物所包含的成分102A及成分102B会依照各物质的亨利常数K分别被固定相滞留或随着移动相移动,进而分离或纯化成分102A及成分102B。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是将丹参粗萃物的进料溶液102从进料入口F注入模拟移动床100的第二区段110B与第三区段110C之间,而丹参粗萃物中所包含的成分102A及成分102B会依照各物质的亨利常数K分别被固定相滞留或随着移动相移动,并且使成分102A(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固定相移动至第一区段110A与第二区段110B之间的萃出端E,并使成分102B(包括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移动相移动至第三区段110C的萃余端R。
实施例1
[超临界流体层析系统筛选以及滞留行为调查]
为了设定模拟移动床层析法的操作条件,在本实施例中,先筛选出适合的流动相,并调查丹参酮类化合物与其他主要杂质的滞留行为。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丹参粗萃物作为分析样品。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辅助溶剂的沖涤剂。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溶剂为无水乙醇。固定相填充于直径为1厘米且长度为25厘米的填充管柱再串接超临界流体层析(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设备,并在282nm的波长下检测。超临界流体层析设备的操作条件设定为压力160bar,温度50℃,二氧化碳流速设定为4.0克/分钟。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设定不同的无水乙醇的流速,以确定不同的无水乙醇的流速对丹参粗萃物滞留性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设定无水乙醇流速为0.894毫升/分钟(约为15wt%)、1.266毫升/分钟(约为20wt%)、1.512毫升/分钟(约为23wt%)以及1.688毫升/分钟(约为25wt%)。
图4为丹参萃出物在以无水乙醇溶液为辅助溶剂时所得的层析图谱。由图4的层析图谱结果可知,随着无水乙醇的比例增加,样品的滞留性降低,滞留时间缩短,同时分离效果变差。
后续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Supercritical Fluid-Simulated Moving Bed,SF-SMB)的分离实验的参数设定将以SFC测得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计算出相应物质的亨利常数K值,再根据三角理论设定分离所需要的参数。
具体来说,当混合物进入层析管柱(进料)后,混合物所包含的不同成分会依照各物质的亨利常数K分别被固定相滞留或随着移动相移动,进而将不同成分进行分离或纯化。亨利常数K值的计算方式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161
式(1)中:
εe为填充管柱的外孔孔隙度,本发明的实施例中εe为0.38;
td为超临界流体层析系统的死角体积,本实施例的死角面积为0.1分钟;
t为待测成分的出峰时间;
t0为不滞留成分的出峰时间,t0的计算方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162
式(2)中,VC是空管柱体积,QSF为超临界流体的体积流速,可依据所设定的质量流速加以推算,QSF的计算方式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163
式(3)中,mEtOH为设定的无水乙醇质量流量,mCO2是所设定的二氧化碳流量,ρSF为超临界流体密度。
再次参照图4,各标的物在SFC中的滞留性由弱到强依次为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及丹参酮I。当辅助溶剂(无水乙醇)的含量23wt%时,弱滞留性杂质的滞留时间tA=4.53分钟;丹参酮IIA与隐丹参酮则会形成一出峰且其相应的滞留时间tB=5.36分钟;丹参酮I与强滞留性杂质的滞留时间tC=8.2分钟。在此条件下超临界流体的密度ρSF=0.811g/mL,且依据上述式(1)所计算,弱滞留性杂质的亨利常数KA=1.716、丹参酮IIA与隐丹参酮的亨利常数KB=2.152以及丹参酮I与强滞留性杂质的亨利常数KC=3.646。
当辅助溶剂(无水乙醇)的含量为20wt%时,丹参酮IIA与隐丹参酮则会分离。弱滞留性杂质的滞留时间tA=10.96分钟;丹参酮IIA的滞留时间tB=13.26分钟;隐丹参酮的滞留时间tC=14.36分钟;丹参酮I的滞留时间tD=17.43分钟。在此条件下超临界流体的密度ρSF=0.817g/mL,且依据上述式(1)所计算,弱滞留性杂质的亨利常数KA=5.21、丹参酮IIA的亨利常数KB=6.44、隐丹参酮的亨利常数KC=7.03以及丹参酮I的亨利常数KD=8.68。
接着,以下将对利用模拟移动床层析法将不同种类的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从丹参粗萃物中分离开来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2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先使用以含量为23wt%的无水乙醇为辅助溶剂进行第一次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再以含量为20wt%的无水乙醇为辅溶剂进行第二次的SF-SMB分离实验。
[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
在本步骤中,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丹参所得的丹参粗萃物用无水乙醇溶解且配置成浓度为4000mg/L的进料溶液。接着,使用图3所示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来进行模拟移动床层析法。将丹参粗萃物的进料溶液102从进料入口F注入模拟移动床100的第二区段110B与第三区段110C之间。接着,使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的成分102A随固定相移动至第一区段110A与第二区段110B之间的萃出端E,并使包括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的成分102B随移动相移动至第三区段110C的萃余端R,其中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隐丹参酮、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
为了达到上述的分离结果,本实施例使用上述实施例1的超临界流体层析分析结果设定模拟移动床层析法的操作条件。模拟移动床100使用的分离条件为:管柱(C1~C6)的规格为直径为1厘米且长度为25厘米的不锈钢管柱。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无水乙醇的沖涤剂,其中无水乙醇在二氧化碳中的含量为23wt%。模拟移动床层析法的沖涤端入口D、进料入口F、萃出端E及萃余端R的流速设定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181
在本步骤中,进行层析分离时的温度固定为50℃、萃余端R的出口压力设定为160bar且沖涤端入口D的压力显示为180bar。在本步骤中,当使用上述的方式操作一段时间以后,如5分钟5秒,便将所有的出口以及入口同时往下一根管柱切换。再持续一段相同时间后,再一次将所有出入口移往下一根管柱,如此持续的切换管柱,便可模拟固体沿着图3的左手方向移动,而形成与液体逆向流动的行为。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了四种不同切换时间(5分钟5秒、5分钟15秒、5分钟45秒及6分钟)。当模拟移动床的操作达4次循环以上的稳态操作以后,便开始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样品,并将样品进行HPLC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于图5中。
图5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请参照图5,比对模拟移动床的进料入口F的溶液与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到的溶液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的是,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可由萃出端E分离出来,而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隐丹参酮、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可由萃余端R分离出来。具体来说,在5分钟5秒至6分钟的切换时间时,隐丹参酮、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可从萃余端R脱附,而丹参酮I则可从萃出端E脱附。经过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之后,丹参酮I在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高于丹参酮I在进料溶液中的含量。借此,可有效地将丹参酮I与其他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以提高丹参酮I的纯度。
[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
在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其他成分分离,或将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其他成分分离,其中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1,2-二氢丹参酮I。
在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与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所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相同,因此,相同元件以相同标号表示,且不予赘述。在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将切换时间为5分钟5秒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在萃余端R所收集的溶液(即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作为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进料溶液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所使用的模拟移动床组态及固定相与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相同。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无水乙醇的沖涤剂,其中无水乙醇在二氧化碳中的含量为20wt%。模拟移动床层析法的沖涤端入口D、进料入口F、萃出端E及萃余端R的流速设定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20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测试了四种不同切换时间(5分钟、5分钟15秒、5分钟30秒及5分钟45秒)。当模拟移动床的操作达4次循环以上的稳态操作以后,便开始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样品,并将样品进行HPLC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于图6中。
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请参照图6,比对模拟移动床的进料入口F的溶液与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到的溶液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的是,当在5分钟的切换时间时,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可从萃余端R脱附,而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其他成分(包括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则可从萃出端E脱附。经过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之后,丹参酮IIA在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高于丹参酮IIA在进料溶液中的含量以及丹参酮IIA在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借此,可有效地将丹参酮IIA与其他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以提高丹参酮IIA的纯度。
此外,当在5分钟30秒的切换时间时,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1,2-二氢丹参酮I)则可从萃出端E脱附,而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其他成分(包括丹参酮IIA以及隐丹参酮)可从萃余端R脱附。1,2-二氢丹参酮I在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高于1,2-二氢丹参酮I在进料溶液中的含量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在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借此,可有效地将1,2-二氢丹参酮I与其他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以提高1,2-二氢丹参酮I的纯度。
实施例3
[单一管柱测试]
在实验例3的单一管柱测试中,以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丹参粗萃物作为分析样品,并使用高效液相层析仪紫外线侦测器(HPLC/UV)以上述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辅助溶剂的沖涤剂。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溶剂为95%乙醇。作为固定相的制备级Purjet diol填料填充于规格为直径为1厘米且长度为25厘米的填充管柱再串接超临界流体层析(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设备,并在282nm的波长下检测。超临界流体层析设备的操作条件设定为压力130bar,温度60℃,二氧化碳流速设定为4.0克/分钟。在本实施例中,乙醇流速为1.037毫升/分钟,此时乙醇在二氧化碳中的含量为17wt%。
图7为丹参萃出物在以95%乙醇溶液为辅助溶剂时所得的层析图谱。请参照图7,各标的物在SFC中的滞留性由弱到强依次为丹参酮IIA、1,2-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及丹参酮I。
实施例4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
在本步骤中,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丹参所得的丹参粗萃物用95%乙醇溶解且配置成浓度为8590mg/L的进料溶液。接着,使用图3所示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来进行模拟移动床层析法。将丹参粗萃物的进料溶液102从进料入口F注入模拟移动床100的第二区段110B与第三区段110C之间。接着,使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的成分102A随固定相移动至第一区段110A与第二区段110B之间的萃出端E,并使包括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的成分102B随移动相移动至第三区段110C的萃余端R,其中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
为了达到上述的分离结果,本实施例使用上述实施例3的超临界流体层析分析结果设定模拟移动床层析法的操作条件。模拟移动床100使用的分离条件为:管柱(C1~C6)的规格为直径为1厘米且长度为25厘米的不锈钢管柱。填充于管柱内的固定相为制备级Purjet diol填料,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95%乙醇的沖涤剂,其中95%乙醇在二氧化碳中的含量为17wt%。模拟移动床层析法的沖涤端入口D、进料入口F、萃出端E及萃余端R的流速设定如下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2245818580000231
在本步骤中,进行层析分离时的温度固定为60℃、萃余端R的出口压力设定为130bar且沖涤端入口D的压力显示为160bar。在本步骤中,当使用上述的方式操作7分钟后,便将所有的出口以及入口同时往下一根管柱切换。再持续一段相同时间后,再一次将所有出入口移往下一根管柱,如此持续的切换管柱,便可模拟固体沿着图3的左手方向移动,而形成与液体逆向流动的行为。当模拟移动床的操作达4次循环以上的稳态操作以后,便开始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样品,并将样品进行HPLC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于图8中。
图8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请参照图8,比对模拟移动床的进料入口F的溶液与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到的溶液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的是,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可由萃出端E分离出来,而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可由萃余端R分离出来。具体来说,在7分钟的切换时间时,丹参酮IIA可从萃余端R脱附,而丹参酮I、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则可从萃出端E脱附。经过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之后,丹参酮IIA在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高于丹参酮IIA在进料溶液中的含量。借此,可有效地将丹参酮IIA与其他丹参酮类化合物分离,以提高丹参酮IIA的纯度。
[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
由图8可以看出,在滞留时间为31.8分钟处仍有少许杂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上述杂质从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分离,可进一步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杂质分离,其中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
在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与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所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相同,因此,相同元件以相同标号表示,且不予赘述。在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将切换时间为7分钟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在萃余端R所收集的溶液(即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浓缩(浓缩后浓度为1010mg/L)作为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进料溶液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所使用的模拟移动床组态、固定相、移动相以及各进出口端的流速(即表4的流速设定)与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进行切换时间为7分钟10秒的实验。当模拟移动床的操作达4次循环以上的稳态操作以后,便开始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样品,并将样品进行HPLC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于图9中。
图9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请参照图9,比对模拟移动床的进料入口F的溶液与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到的溶液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的是,当在7分钟10秒的切换时间时,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可从萃余端R脱附,而杂质则可从萃出端E脱附。经过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之后,丹参酮IIA在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高于丹参酮IIA在进料溶液中的含量以及丹参酮IIA在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借此,可有效地将丹参酮IIA与其他杂质分离,以提高丹参酮IIA的纯度。
[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
在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进行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其他成分分离,其中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包括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
在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与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所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相同,因此,相同元件以相同标号表示,且不予赘述。在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将切换时间为7分钟的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在萃出端E所收集的溶液(即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浓缩(浓缩后浓度为1430mg/L)作为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进料溶液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所使用的模拟移动床组态、固定相、移动相以及各进出口端的流速(即表4的流速设定)与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进行切换时间为8分钟10秒的实验。当模拟移动床的操作达4次循环以上的稳态操作以后,便开始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样品,并将样品进行HPLC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于图10中。
图10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请参照图10,比对模拟移动床的进料入口F的溶液与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到的溶液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的是,当在8分钟10秒的切换时间时,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可从萃余端R脱附,而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其他成分则可从萃出端E脱附。经过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之后,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在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高于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在进料溶液中的含量,且高于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在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借此,可有效地将包括隐丹参酮与1,2-二氢丹参酮I的混合成分与其他成分分离,以提高隐丹参酮与1,2-二氢丹参酮I的纯度。
[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
在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进行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其他成分分离。
在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与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所使用的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设备相同,因此,相同元件以相同标号表示,且不予赘述。在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将切换时间为8分钟10秒的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在萃余端R所收集的溶液(即包括隐丹参酮与1,2-二氢丹参酮I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浓缩作为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进料溶液102。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所使用的模拟移动床组态、固定相、移动相以及各进出口端的流速(即表4的流速设定)与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进行切换时间为7分钟20秒的实验。当模拟移动床的操作达4次循环以上的稳态操作以后,便开始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样品,并将样品进行HPLC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于图11中。
图11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结果分析图。请参照图11,比对模拟移动床的进料入口F的溶液与在萃余端R及萃出端E收集到的溶液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的是,当在7分钟20秒的切换时间时,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1,2-二氢丹参酮I)可从萃余端R脱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其他成分则可从萃出端E脱附。经过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之后,1,2-二氢丹参酮I在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高于1,2-二氢丹参酮I在进料溶液中的含量、高于1,2-二氢丹参酮I在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且高于1,2-二氢丹参酮I在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含量。借此,可有效地提高隐丹参酮的纯度。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模拟移动床技术可以连续式进料,操作步骤简易,稳定性佳,且从整个纯化过程仅使用无毒的二氧化碳与乙醇两种溶剂,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较具有实现自动化、溶剂消耗少、环保、产率高等优势,容易工业化生产高纯度丹参酮类化合物。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丹参粗萃物,所述丹参粗萃物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以及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以及
执行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丹参粗萃物中的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开来,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
(i)提供模拟移动床,所述模拟移动床依序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第三区段,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由移动相及固定相所组成,所述固定相为内部具有孔隙的颗粒,所述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无水乙醇的沖涤剂,所述移动相于所述模拟移动床中是朝同一方向从沖涤端入口流经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之间,所述固定相是相对于所述移动相朝反方向模拟移动;以及
(ii)将所述丹参粗萃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进料入口,并使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固定相移动至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萃出端,并使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移动相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萃余端,以分离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
其中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隐丹参酮、1,2-二氢丹参酮I以及丹参酮II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各自包含2根管柱,且每根管柱内填充有所述固定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15wt%~25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23wt%。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5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0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5克/分钟,且所述无水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3.02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189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512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701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5分钟5秒至6分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余端,其中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丹参酮II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20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20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3.83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485克/分钟,且所述无水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530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101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215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41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5分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所述萃出端,其中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1,2-二氢丹参酮I。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无水乙醇的含量为20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20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3.83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485克/分钟,且所述无水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530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101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215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41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5分钟30秒。
10.一种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丹参粗萃物,所述丹参粗萃物包括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以及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以及
执行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丹参粗萃物中的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开来,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
(i)提供模拟移动床,所述模拟移动床依序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以及第三区段,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由移动相及固定相所组成,所述固定相为内部具有孔隙的颗粒,所述移动相为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与95%乙醇的沖涤剂,所述移动相于所述模拟移动床中是朝同一方向从沖涤端入口流经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之间,所述固定相是相对于所述移动相朝反方向模拟移动;以及
(ii)将所述丹参粗萃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进料入口,并使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固定相移动至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萃出端,并使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随所述移动相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萃余端,以分离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
其中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隐丹参酮以及1,2-二氢丹参酮I,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丹参酮IIA。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各自包含2根管柱,且每根管柱内填充有所述固定相。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0wt%至20wt%。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中,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07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7分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与杂质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余端并使所述杂质移动至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所述萃出端,其中所述第三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丹参酮IIA。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07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7分钟10秒。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将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余端,其中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隐丹参酮以及所述1,2-二氢丹参酮I。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07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8分钟10秒。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将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以将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中的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分离,其中所述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包括:
将所述第四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注入所述模拟移动床的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所述进料入口,使所述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移动至所述第三区段的所述萃余端,其中所述第五类丹参酮类化合物成分包括所述1,2-二氢丹参酮I。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四模拟移动床层析制程的分离条件为:以所述移动相的总量计,所述95%乙醇的含量为17wt%;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8.0克/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3克/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4.15克/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4.15克/分钟,且所述95%乙醇的流速在所述沖涤端入口为2.074毫升/分钟、在所述进料入口为0.078毫升/分钟、在所述萃出端为1.076毫升/分钟以及在所述萃余端为1.076毫升/分钟,且所述模拟移动床的切换时间为7分钟20秒。
CN201911016308.4A 2019-07-18 2019-10-24 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Pending CN1122394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5350 2019-07-18
TW108125350A TWI697671B (zh) 2019-07-18 2019-07-18 純化丹參酮類化合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9486A true CN112239486A (zh) 2021-01-19

Family

ID=7260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6308.4A Pending CN112239486A (zh) 2019-07-18 2019-10-24 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9486A (zh)
TW (1) TWI6976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721A (zh) * 2011-03-24 2011-08-31 聊城大学 从丹参中提取纯化丹参酮类单体化合物的方法
CN103936816A (zh) * 2014-04-14 2014-07-23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从丹参粗提物中提纯丹参酮iia的方法
CN105906687A (zh) * 2016-04-27 2016-08-31 聊城大学 一种从丹参中分离纯化多种丹参酮单体成分的方法
CN10879429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义守大学 纯化茄尼醇的方法
CN109761752A (zh) * 2017-11-10 2019-05-17 义守大学 纯化奇壬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856B (zh) * 2017-02-18 2019-06-11 I-Shou University 粗萃物的分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721A (zh) * 2011-03-24 2011-08-31 聊城大学 从丹参中提取纯化丹参酮类单体化合物的方法
CN103936816A (zh) * 2014-04-14 2014-07-23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从丹参粗提物中提纯丹参酮iia的方法
CN105906687A (zh) * 2016-04-27 2016-08-31 聊城大学 一种从丹参中分离纯化多种丹参酮单体成分的方法
CN10879429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义守大学 纯化茄尼醇的方法
CN109761752A (zh) * 2017-11-10 2019-05-17 义守大学 纯化奇壬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曾柏澍: ""利用超临界流体模拟移动床技术从超临界流体粗萃物分离丹参酮之研究"", 《中国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7671B (zh) 2020-07-01
TW202104894A (zh) 202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ei et al. Separation of patuletin-3-O-glucoside, astragalin, quercetin, kaempferol and isorhamnetin from 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 by elution-pump-out high-performance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N106866602B (zh) 一种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猴头菌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Ma et al.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wo isoflavones fro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N103408602B (zh) 一种从藏茵陈中分离制备四种苷类化学对照品的方法
CN107652260B (zh) 高速逆流色谱快速分离制备天然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2010738B (zh) 一种利用色谱分离生产大麻素化合物的工业化方法
CN103421077A (zh) 一种从柚类果实中分离纯化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方法
He et al.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ntioxidative stilbene oligomers from Vitis chunganeniss using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in stepwise elution mode
Cheng et al. Two-step preparation of ginsenoside-Re, Rb1, Rc and Rb2 from the root of Panax ginseng by high-performance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Xiang et al. Simultaneous purification of limonin, nomilin and isoobacunoic acid from pomelo fruit (Citrus grandis) segment membrane
CN108440619B (zh) 山茱萸提取物制备马钱子苷的方法
CN108373474B (zh)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内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9245A (zh) 一种制备高纯度辣椒碱单体的方法
CN101805352B (zh) 一种制备毛萼乙素的方法
CN104327026B (zh) 一种提取分离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的方法
CN112239486A (zh) 纯化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Yang et al. Preparativ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kaempferol, isorhamnetin, and quercetin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TWI641585B (zh) 純化茄尼醇的方法
CN108341845B (zh) 山茱萸提取物制备莫诺苷的方法
CN104892620B (zh) 一种高纯度水黄皮素的制备方法
CN111686136B (zh) 纯化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044253A (zh) 一种藏丹参中迷迭香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13831313A (zh) 一种高纯度香豆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89456A (zh) 一种提取蓝萼香茶菜总二萜或蓝萼甲素的方法
Sun et al. Purification of puerarin from Pueraria lobata by FCPC versus HSCCC using small-volume colum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