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4046A - 打入机 - Google Patents

打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4046A
CN112154046A CN201980033165.XA CN201980033165A CN112154046A CN 112154046 A CN112154046 A CN 112154046A CN 201980033165 A CN201980033165 A CN 201980033165A CN 112154046 A CN112154046 A CN 112154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uide
guide
driving machine
side wa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31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4046B (zh
Inventor
上田贵士
盐屋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5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4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6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electric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机,其容易解除卡钉。打入机具备:使打击固定件的撞击杆(21)驱动的打击驱动部、在具有上述打击驱动部的主体部上固定的第一杆导向件(41)、以及在第一杆导向件(41)上安装并与第一杆导向件(41)一起形成上述固定件的射出路径(40)的第二杆导向件(42)。撞击杆(21)以通过由射出路径(40)的对置的两个侧壁部(40a、40b)、顶壁部(40c)及底壁部(40d)形成的空间部(46)的方式配置,当第一杆导向件(41)与第二杆导向件(42)分离时,两个侧壁部(40a、40b)中的任意一方可从射出路径(40)脱离。

Description

打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撞击杆打击固定件的打入机。
背景技术
在使撞击杆移动并利用撞击杆打击固定件的打入机中公知有一种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其通过撞击杆的移动使设置于主体部的压力室的空气进一步压缩,通过该压缩空气的释放来释放打击撞击杆。
作为上述这样的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其结构,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撞击杆的凸部承受的负荷降低的打入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342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就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而言,利用高气密性密封结构对压力室内填充的压缩空气进行密封,并且在压力室的一端具备:圆筒气缸、以及撞击杆,该撞击杆能够通过在该圆筒气缸内沿着轴向滑动来蓄积压缩能量。并且,通过释放上述压缩能量而利用撞击杆打入固定件。
在进行打入时,利用撞击杆的前端对装填于射出路径的钉的头部进行按压并将其打入木材等。此时,在打入机中一般会发生钉在射出口内阻塞而导致的卡钉,打入能量越大则解除该卡钉所需的力就越大,解除卡钉通常较为费力。此外,在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中,当发生卡钉时撞击杆也被内部的压缩空气施力,因此具有解除卡钉时更加费力的倾向。
当发生卡钉时,钉卡在对撞击杆进行引导的杆导向件的凹部的侧壁部与撞击杆的侧壁部之间的间隙中,撞击杆也无法移动,因此产生难以解除卡钉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容易地解除打入机中的卡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打入机具备:打击驱动部,其对打击固定件的撞击杆进行驱动;主体部,其具有上述打击驱动部;第一杆导向件,其固定于上述主体部;以及第二杆导向件,其安装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并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一起形成上述固定件的射出路径。上述撞击杆配置为通过由上述射出路径的对置的两个侧壁部、底壁部及顶壁部形成的空间部,上述两个侧壁部中的任意一方能够从上述射出路径脱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解除打入机的卡钉。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打入机的内部结构进行局部剖切来表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打入机的后方侧的外观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打入机的侧面侧的外观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打入机中的撞击杆的卷扬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打入机的杆导向件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结构的杆导向件分离后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打入机的杆导向件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结构的杆导向件分离后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打入机的杆导向件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结构的杆导向件分离后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打入机的杆导向件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结构的杆导向件分离后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1的打入机10为空气压缩式,并利用构成打击子22的撞击杆21来打入固定件。
就打入机10的结构而言,具备:筒形状的气缸罩壳11、与气缸罩壳11连续的把手12、以及固定于气缸罩壳11的鼻部13。此外,在气缸罩壳11的内部设有气缸15、保持器16以及蓄压容器17,并在气缸15内可往复移动地配置有活塞18。鼻部13是形成射出路径40的部件,该射出路径40供被撞击杆21打击的固定件通过。
另外,打入机10具备:使打击固定件的撞击杆21驱动的压力室(打击驱动部)19;以及具有压力室19并且包含气缸罩壳11的主体部14。即,在打入机10的主体部14作为打击驱动部而形成有压力室19。在活塞18的外周面安装密封部件20,密封部件20与气缸15的内周面接触而形成密封面。密封部件20使压力室19密封。在压力室19内以压缩的状态封入有气体。压力室19内封入的气体除了空气之外,也可以是惰性气体等,例如也可以封入氮气、稀有气体。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压力室19内封入有空气的例子。
活塞18能够沿着气缸15的中心线A1方向移动。活塞18承受压力室19的压力而被沿着中心线A1方向施力。在活塞18上设有撞击杆21。撞击杆21与活塞18成为一体,撞击杆21和活塞18构成打击子22。撞击杆21和活塞18均为金属制。
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24设置于鼻部13内。传动机构24将电动马达(马达)23的动力向撞击杆21传递。在把手12上设有扳机25,并且在把手12内设有扳机开关26。扳机开关26当扳机25被施加操作力时接通,且当施加于扳机25的操作力解除时关断。
另外,把手12与装设部39相连。电池27能够相对于装设部39进行安装以及取下。电池27向电动马达23供电。电池27是直流电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对固定件为钉28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鼻部13安装有钉盒29,该钉盒29收纳如图1所示的钉(固定件)28。钉盒29中收纳的钉28排成直列。钉盒29具有向鼻部13供给钉28的进给机构。如图2所示,钉盒29配置为相对于主体部14的把手12成预定的角度θ。这是为了避免钉盒29与如图1所示的电动马达23发生干涉。即,通过使钉盒29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角度θ进行配置,从而能够防止钉盒29与电动马达23发生干涉。
另外,如图1所示,在气缸15与鼻部13之间设有缓冲器30。缓冲器30由橡胶状弾性体、例如弹性体一体成形。缓冲器30是承受活塞18的移动载荷而弹性变形来吸收活塞18的动能的缓冲部件。
另外,电动马达23具备:相对于马达用的罩壳不旋转的定子35、以及能够在上述马达用的罩壳内旋转的转子36,本实施方式1的电动马达23是无刷马达。转子36固定于输出轴38,输出轴38被两个轴承37支承。输出轴38能够以轴线A2为中心进行旋转。
图4所示的传动机构24是将驱动轴即销轮轴31的旋转力变换为撞击杆21的往复移动动力的变换机构。传动机构24具有:销轮(旋转板)32、小齿轮销(销)33以及突起部21a。销轮32固定于销轮轴31。小齿轮销33在销轮32上沿着其旋转方向设置有多个。另外,突起部21a在撞击杆21上沿着其移动方向设置有多个。
小齿轮销33能够相对于撞击杆21的突起部21a进行卡合以及释放。当小齿轮销33与突起部21a卡合,并且销轮32如图4所示进行逆时针旋转时,则撞击杆21沿着Q方向移动。成为当全部的小齿轮销33从全部的突起部21a释放后,则销轮32的旋转力不会向撞击杆21传递的机构。
具体而言,在传动机构24中,伴随着通过电动马达23的驱动进行的销轮32的旋转,在销轮32的小齿轮销33与突起部21a卡合的状态、以及销轮32的小齿轮销33从突起部21a释放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当销轮3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小齿轮销33与撞击杆21的突起部21a卡合时,则销轮32的旋转力向撞击杆21传递,从而撞击杆21以及图1所示的活塞18向接近压力室19的方向(Q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当小齿轮销33从突起部21a释放时,则销轮32的旋转力不会向撞击杆21传递,活塞18以及撞击杆21因压力室19的压力而向远离压力室19的方向(R方向)移动。
即,在本实施方式1的打入机10中,通过在撞击杆21上形成的多个突起部21a分别地与在主体部14上可旋转地设置的销轮32所具有的多个小齿轮销33的卡合/释放,来进行撞击杆21的向接近压力室19的方向的移动以及向远离压力室19的方向的移动。此外,通过设置于主体部14的电动马达23的驱动来进行销轮32的旋转。
如上所述,在打入机10的主体部14作为打击驱动部形成有压力室19,并且通过撞击杆21的向压力室19的方向的移动来进一步压缩压力室19中贮存的空气。并且,当小齿轮销33从突起部21a释放时,则上述被压缩的空气也会释放,通过该被压缩的空气的释放而使撞击杆21进行释放打击,将钉28打入木材等的所需的部位。
接下来,对于在本实施方式1的打入机10中形成供撞击杆21移动的射出路径40的杆导向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打入机中通常会发生钉在射出口内阻塞而导致的卡钉,打入能量越大则解除该卡钉所需的力就越大,解除卡钉通常较为费力。此外,在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10中,当发生卡钉时撞击杆21也被内部的压缩空气施力,因此具有解除卡钉时更加费力的倾向。上述卡钉是如图5所示那样在撞击杆21与射出路径40的内壁之间夹着阻塞钉44的现象,由于撞击杆21也不能移动而难以解除卡钉。
本实施方式1的打入机10具备当发生卡钉时可容易地解除夹着的阻塞钉44的结构。
如图1及图5所示,打入机10具备:在主体部14的鼻部13固定的第一杆导向件41、以及安装于第一杆导向件41并且与第一杆导向件41一起形成钉28的射出路径40的第二杆导向件42。第二杆导向件42组装于第一杆导向件41并与第一杆导向件41一起通过螺栓45安装于鼻部13。由第一杆导向件41和第二杆导向件42形成撞击杆21、钉28的通路即射出路径40。
撞击杆21以通过空间部46的方式配置,该空间部46由射出路径40的对置的两个侧壁部40a、40b、顶壁部40c以及底壁部40d包围而形成。
并且如图6所示形成如下这样的结构,即:当为了解除卡钉而松开两个螺栓45使第一杆导向件41与第二杆导向件42分离时,两个侧壁部40a、40b其中任意一方从射出路径40脱离。
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两个侧壁部40a、40b其中的侧壁部(一方)40a一体地设置于第一杆导向件41,并且两个侧壁部40a、40b其中的侧壁部(另一方)40b一体地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此外,顶壁部40c一体地设置于第一杆导向件41,并且底壁部40d一体地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
更具体而言,设置于第一杆导向件41的侧壁部40a是第一杆导向件41具备的凹部41a的一部分,而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的侧壁部40b是从第二杆导向件42突出的凸部42a。在该结构中,顶壁部40c也是第一杆导向件41具备的凹部41a的一部分。
另外,在第一杆导向件41的凹部41a设有收纳部41b,该收纳部41b对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的侧壁部40b(凸部42a)进行收纳。
如上所述,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当如图6所示那样松开两个螺栓45而将第二杆导向件42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后,则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的侧壁部40b(凸部42a)从射出路径40脱离。由此,没有了夹着阻塞钉44的侧壁,从而容易取出阻塞钉44。
即,能够容易地解除打入机10的卡钉。
并且,就当将第二杆导向件42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时从射出路径40脱离的侧壁部40b而言,并非必须一体地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而也可以与第二杆导向件42分别设置。
另外,顶壁部40c和底壁部40d只要至少双方可分离地设置即可,从射出路径40脱离的侧壁部40b设置于底壁部40d。不从射出路径40脱离的侧壁部40a可以与顶壁部40c一体地设置也可以分别设置。
另外,在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的情况下,当发生卡钉时阻塞钉44在高压下被撞击杆21和杆导向件的侧壁夹住,因此难以简单地将阻塞钉44取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1的打入机10能够容易地将阻塞钉44取出。
另外,虽然在气压式的打入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拔出气管而容易地使撞击杆21移动,但是在始终充有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的情况下则难以使撞击杆21向压力室19侧移动而不容易解除卡钉。但是,就本实施方式1的打入机10而言,虽然是空气压缩式却能够容易地解除卡钉,作为空气压缩式的打入机10当然有效。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如图7所示,一体地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的侧壁部40b朝向第一杆导向件41而前端变细(第二杆导向件42的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形成为随着朝向钉盒29的设置方向而与侧壁部40b的内壁面40bb的距离逐渐增大)。例如,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以与钉盒29的设置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设置,并以与钉盒29平行的方式设置(壁面40ba为倾斜面)。
这样,由于从射出路径40脱离的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为倾斜面,因此当如图8所示那样将第二杆导向件42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时,可利用壁面40ba的倾斜成分产生水平方向的分力而使壁面40ba容易从第一杆导向件41的凹部41a的侧壁41aa分离。
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第二杆导向件42。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地,如图9所示,一体地设置于第二杆导向件42的侧壁部40b朝向第一杆导向件41而前端变细(第二杆导向件42的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形成为随着朝向钉盒29的设置方向而与侧壁部40b的内壁面40bb的距离逐渐增大)。例如,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以与钉盒29的设置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设置,并以与钉盒29平行的方式设置。
由此,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当如图10所示那样将第二杆导向件42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时,可利用壁面40ba的倾斜成分产生水平方向的分力而使壁面40ba容易从第一杆导向件41的凹部41a的侧壁41aa分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的结构中,在上述的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和与该壁面40ba对置的第一杆导向件41的凹部41a的侧壁41aa之间形成有如图9所示的间隙47。
由此,当松开螺栓45后则能够对阻塞的阻塞钉部分确保空间,并且松开螺栓45而从初始阶段起扩大壁面40ba与侧壁41aa之间的空间,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第二杆导向件4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的结构中,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以与从射出路径40脱离的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平行的方式安装。例如,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以与如图9所示的钉盒29的延伸方向S平行的角度安装。并且,第二杆导向件42以能够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的方式设置。
具体而言,第二杆导向件42与收纳多个钉28的钉盒29接合,并且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以与钉盒29的延伸方向S平行的方式安装。
即,在本实施方式3的结构中,第一杆导向件41和第二杆导向件42各自两者均以与侧壁部40b的外侧的壁面40ba平行的方式通过两个螺栓45进行安装。此时,两个螺栓45均以与两个杆导向件同样的角度装设。因此,第一杆导向件41、第二杆导向件42以及两个螺栓45作为一例而以与钉盒29的延伸方向S平行的方式安装于鼻部13。
由此,第二杆导向件42在取下时的滑动方向是相对于阻塞钉44与侧壁部40b的内壁面40bb的接触部倾斜并且远离阻塞钉44的方向,因此第二杆导向件42容易滑动。即,第二杆导向件42容易取下。
其结果是,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第二杆导向件42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如图11所示,形成射出路径40的两个侧壁部其中的侧壁部(一方)40a设置于第一杆导向件41,并且两个侧壁部其中的另一方与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分别形成。具体而言,从射出路径40脱离的上述另一方的侧壁部是在第一杆导向件41和第二杆导向件42之间被夹持的第三杆导向件43。第三杆导向件43的断面形状为L字型。
即,在本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如图11所示,射出路径40由如下各部构成,即:第一杆导向件41的侧壁部40a、第一杆导向件41的顶壁部40c、第二杆导向件42的底壁部40d、以及在第一杆导向件41与第二杆导向件42之间配置的第三杆导向件43。
并且,第三杆导向件43具有侧壁侧卡合部43a,该侧壁侧卡合部43a与设置于第一杆导向件41的第一杆导向件侧卡合部41c卡合。由此,当在第一杆导向件41上安装了第二杆导向件42时,第一杆导向件侧卡合部41c与侧壁侧卡合部43a卡合而形成射出路径40的侧壁部43b。另外,当使第一杆导向件41与第二杆导向件42分离时,第一杆导向件侧卡合部41c与侧壁侧卡合部43a的卡合解除。
此外,如图11所示,在第二杆导向件42安装于第一杆导向件41而第三杆导向件43的角部卡合部43c与第一杆导向件41卡合的结构中,形成第三杆导向件43与第一杆导向件41的间隙48、以及第三杆导向件43与螺栓45的间隙49。此时,间隙49的宽度L2比间隙48的宽度L1大(L2>L1)。
由此,如图12所示,当松开螺栓45后,第二杆导向件42向下方(T方向)移动,并且第三杆导向件43向横向(U方向)移动。即,在第三杆导向件43上较大地形成供螺栓45装设的螺纹孔的孔径,并且当松开螺栓45时,第三杆导向件43利用自重向下方(T方向)移动,并且容易向横向(U方向)移动。
因此,当松开螺栓45时,第三杆导向件43能够容易地向远离阻塞钉44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例如以与图9的钉盒29的延伸方向S平行的方式安装。具体而言,第二杆导向件42与收纳多个钉28的钉盒29接合,并且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以与钉盒29的延伸方向S平行的角度安装。
即,在本实施方式4中,第一杆导向件41和第二杆导向件42各自以与钉盒29平行的角度安装,并且两个螺栓45均以与两个杆导向件同样的角度装设。此外,第一杆导向件41、第二杆导向件42以及两个螺栓45作为一例而以与钉盒29的延伸方向S平行的方式安装于鼻部13。
由此,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如图12所示,第二杆导向件42在取下时的滑动方向是相对于阻塞钉44与侧壁部43b的内壁面43ba的接触部远离的方向,因此第二杆导向件42容易滑动。即,第二杆导向件42容易取下。
其结果是,能够更加容易地从第一杆导向件41取下第二杆导向件4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4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3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加容易地取出阻塞钉44而容易解除卡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第三杆导向件43与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分别形成,因此能够通过由与第一杆导向件41及第二杆导向件42的材质相比硬度更高的材料形成第三杆导向件43,从而抑制因与阻塞钉44的摩耗而导致的壁部损伤。由此,能够提高打入机10的品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对撞击杆21的卷扬机构是采用销轮的机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撞击杆21的卷扬机构也可以采用钢丝卷扬机构。
符号说明
10—打入机、11—气缸罩壳、13—鼻部、14—主体部、15—气缸、18—活塞、19—压力室(打击驱动部)、21—撞击杆、23—电动马达(马达)、28—钉(固定件)、29—钉盒、31—销轮轴、32—销轮(旋转板)、33—小齿轮销(销)、40—射出路径、41—第一杆导向件、42—第二杆导向件、43—第三杆导向件、46—空间部。

Claims (12)

1.一种打入机,其具备:
打击驱动部,其对打击固定件的撞击杆进行驱动;
主体部,其具有上述打击驱动部;
第一杆导向件,其固定于上述主体部;以及
第二杆导向件,其安装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并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一起形成上述固定件的射出路径,
上述打入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撞击杆配置为通过由上述射出路径的对置的两个侧壁部、底壁部及顶壁部形成的空间部,
上述两个侧壁部中的任意一方能够从上述射出路径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侧壁部中的任意另一方设置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侧壁部中的任意一方设置于上述第二杆导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顶壁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
上述底壁部设置于上述第二杆导向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的上述侧壁部是上述第一杆导向件所具备的凹部的一部分,
设置于上述第二杆导向件的上述侧壁部是从上述第二杆导向件突出的凸部,
在上述第一杆导向件的上述凹部设置收纳部,该收纳部对设置于上述第二杆导向件的上述凸部进行收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杆导向件的上述侧壁部朝向上述第一杆导向件而前端变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及上述第二杆导向件以与从上述射出路径脱离的上述侧壁部的外侧的壁面平行的方式设置,并且上述第二杆导向件设置为能够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取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杆导向件与收纳多个上述固定件的钉盒接合,并且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及上述第二杆导向件安装为与上述钉盒的延伸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上述侧壁部中的任意一方与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及上述第二杆导向件分别形成,并且设置于被夹持在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和上述第二杆导向件之间的第三杆导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杆导向件能够在松开上述第一杆导向件和上述第二杆导向件时从上述射出路径脱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体部作为上述打击驱动部而形成有压力室,通过上述撞击杆的向上述压力室方向的移动来进一步压缩上述压力室中贮存的空气,上述撞击杆利用上述压缩的空气的释放而进行释放打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形成于上述撞击杆的多个突起部分别与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上述主体部的旋转板所具有的多个销的卡合、以及通过设置于上述主体部的马达的驱动进行的上述旋转板的旋转,来进行上述撞击杆的上述移动。
CN201980033165.XA 2018-05-18 2019-04-26 打入机 Active CN1121540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5939 2018-05-18
JP2018095939 2018-05-18
PCT/JP2019/017900 WO2019220929A1 (ja) 2018-05-18 2019-04-26 打込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4046A true CN112154046A (zh) 2020-12-29
CN112154046B CN112154046B (zh) 2024-01-05

Family

ID=68539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3165.XA Active CN112154046B (zh) 2018-05-18 2019-04-26 打入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4539B2 (zh)
JP (1) JP6977879B2 (zh)
CN (1) CN112154046B (zh)
DE (1) DE112019002540T5 (zh)
WO (1) WO20192209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14500A1 (en) * 2018-06-11 2020-04-1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Gas spring-powered fastener driver
US11872678B2 (en) * 2020-03-27 2024-01-1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8213A (en) * 1993-04-29 1994-11-29 Senco Products, Inc. Magazine for a pneumatic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2003071741A (ja) * 2001-09-04 2003-03-12 Max Co Ltd 釘打機
CN101032813A (zh) * 2006-03-09 2007-09-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便携式打入机
US20090026244A1 (en) * 2007-02-14 2009-01-29 Po-Feng Huang Driver Guiding Set for Power Nail Gun
US20090072002A1 (en) * 2007-09-07 2009-03-19 Hitachi Koki Co., Ltd. Driving machine
CN101704234A (zh) * 2008-08-14 2010-05-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无线敲钉机的驱动机构传感器
WO2016174994A1 (ja) * 2015-04-30 2016-11-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1417A (en) * 1955-03-25 1957-08-06 Bostitch Inc Magazine closure for stapling implements
US2947003A (en) * 1956-11-08 1960-08-02 Signode Steel Strapping Co Pneumatic stapling tool
US2954561A (en) * 1957-09-09 1960-10-04 Henry J Starr Staple machine
JP6183071B2 (ja) * 2013-08-30 2017-08-2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み工具
JP6790598B2 (ja) * 2016-08-31 2020-11-25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8213A (en) * 1993-04-29 1994-11-29 Senco Products, Inc. Magazine for a pneumatic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2003071741A (ja) * 2001-09-04 2003-03-12 Max Co Ltd 釘打機
CN101032813A (zh) * 2006-03-09 2007-09-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便携式打入机
US20090026244A1 (en) * 2007-02-14 2009-01-29 Po-Feng Huang Driver Guiding Set for Power Nail Gun
US20090072002A1 (en) * 2007-09-07 2009-03-19 Hitachi Koki Co., Ltd. Driving machine
CN101704234A (zh) * 2008-08-14 2010-05-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无线敲钉机的驱动机构传感器
WO2016174994A1 (ja) * 2015-04-30 2016-11-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220929A1 (ja) 2021-04-22
CN112154046B (zh) 2024-01-05
DE112019002540T5 (de) 2021-02-11
US11654539B2 (en) 2023-05-23
WO2019220929A1 (ja) 2019-11-21
JP6977879B2 (ja) 2021-12-08
US20210316433A1 (en) 2021-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64758C (fi) Slagverktyg foer indrivning av faestdon
US9962821B2 (en)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JP4897789B2 (ja) 駆動ブレードのブ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動力式釘打ち機
US10562167B2 (en) Striking tool
US20210308852A1 (en) Driving tool
US20080054043A1 (en) Nailer Device
CN112154046A (zh) 打入机
JPWO2018198672A1 (ja) 打込機
US20180001454A1 (en) Driver rebound plate for a fastening tool
US7748588B2 (en) Powered nailing machine
CN217168397U (zh) 一种防尘紧固件击打工具
JP2022173699A (ja) 打込工具
CN113165150B (zh) 打入工具
JP3622193B2 (ja) 釘打機、タッカ等のバンパ
US8469250B2 (en) Auto hammer
JP5376398B2 (ja) バネ式止具打込機
CN212978189U (zh) 一种耐用的钉枪
US20210276171A1 (en) Electric nail gun with buffer mechanism
US10974378B2 (en)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JP2017119330A (ja) 打込機
JP2017064832A (ja) 打込機
JP2017080850A (ja) 打込機
JP2015139871A (ja) 打込機
JP2023111461A (ja) 作業機
CN220094505U (zh) 一种弹片式防尘的射钉枪用驱动装置以及射钉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