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87A - 喷墨印花织物及其印花工艺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产品 - Google Patents

喷墨印花织物及其印花工艺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87A
CN1119687A CN95105145A CN95105145A CN1119687A CN 1119687 A CN1119687 A CN 1119687A CN 95105145 A CN95105145 A CN 95105145A CN 95105145 A CN95105145 A CN 95105145A CN 1119687 A CN1119687 A CN 1119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fabric
jet printed
molecular weight
dyestu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5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16C (zh
Inventor
桑原伸行
秋山勇治
藤田美由纪
西冈裕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77013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449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0279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21827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30Ink jet prin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0004General aspects of dye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1Special chemical aspects of printing textile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2Locally enhancing dye affinity of a textile material by chem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loring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墨印花织物,它适用于用具有离子性的染料进行印花,其中,在织物上施加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同且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反且分子量大于2000的聚合物。

Description

喷墨印花织物及其印花工艺 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采用喷墨系统进行印花的印花织物、一种使用这种织物的印花工艺以及采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在其上可采用常规喷墨印花机(该机通常用于记录介质,如纸张),很容易地进行印花的印花织物、用该织物进行印花的印花工艺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产品,如拼缝物和小件物品袋。
近年来,利用喷墨技术的织物印花设备已经得到实际应用,采用这种简单工艺已经可以制造具有高清晰度的印花织物。但是,采用这种工艺如往常那样在进行后处理时,必然会冲洗掉大量的染料。尽管如此,所有的工业印花设备还都是这类设备。另一方面,被广泛采用的还有通常用于对纸张类介质进行印花的喷墨印花机。因为以上所述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就难以容易地进行具有高清晰度的印花,尽管他们很愿意使用这类印花机。
在工业印花过程中,印花后的织物要经过所谓的汽蒸处理,在该处理过程中,将印花织物暴露在高温蒸汽中,从而,更进一步加速织物中组成纤维的分子与染料分子之间的结合。然后,将经过这种处理的织物再用水进行洗涤,由此洗掉未反应的染料分子,获得印花产品。染料被最终洗涤掉的量一般至少为印花时所采用的染料量的20%—50%。因此,为了保证有效的印花着色度,就必须事先提供相当于被洗掉之染料量的附加染料,这样,在工业印花过程中,通常就需要大量的染料。这种洗掉染料的处理过程也适用于采用喷墨系统的纺织品印花设备上。
小型低价格的彩色喷墨印花机近年来已经得到普及,人们也一直要求采用这类印花机能够在织物上比较容易地进行印花。但是,采用这种喷墨印花机,其中所用的墨一般含有的染料量只能限制在百分之几的范围以内,目的是为了防止影响印花喷头中微小喷咀的喷射效率,以及防止出现因喷咀上的微孔中的墨变干而引起的喷射堵塞。因此,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如果采用常规喷墨印花机作为简单的纺织品印花设备,就很难将足够量的染料喷射到印花织物上。所以就需要进行设计以保证在进行后续的水洗涤处理时极少地将已经被喷射到织物上的染料洗掉。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染料消耗的增加而造成的运行成本的加大,以及在普通家庭中进行废水处理的问题,因此说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由于上述的在工业纺织品印花过程中的汽蒸处理很难在普通家庭中进行,所以,这种汽蒸处理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再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在常规喷墨印花机中介质的喂料机构是考虑在例如纸张和塑料薄膜(一般为OHP薄膜)之类的通常采用的印花介质上印花而设计的,与这类介质相比较,织物类物质很柔软,或者说缺乏″硬挺度″,从而很难供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受让人已经设计了一种印花织物,它不会产生染料被洗掉的问题,而且在常规喷墨印花机中易于喂料。然而,织物的物质种类或制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当人们想在不同织物上获得牢固而良好的印花图案特性时,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根据上述设计,通过采用将含有阴离子染料的墨喷射到阳离子化的织物上的印花方法,或者采用事先使织物中添加一种其离子性与喷墨中的染料的离子性不同的物质(即染料固着剂)的方法,将喷射到织物上的染料集聚以便使染料固着。但是,在这类方法中,有以下情形出现: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在由织物(如布料)组成的且在其纺织的纱线之间有间隙的印花介质上进行印花时,根据所印图象的图案,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羽状物;以及当用水洗涤时会发生有些染料被洗掉的现象。当打算采用喷墨技术将更鲜明的印花图案印制在不同织物上时,这些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
通常,已经采用聚合物作染料固着剂。由于这种聚合物本身与染料的缔合作用,使它们集聚,从而使这类化合物便于将染料固着。因此,从染料固着的观点考虑,使集聚的尺寸加大是很有效的。因此,利用分子量更大的聚合物是很有效的。不过,如果作为染料固着剂的聚合物的分子量过高,就会出现以下现象:采用常规的浸渍方法在将聚合物本身喷射到织物上时,由于其渗透性能差,这样聚合物就会保留在织物的表面上。如果按这种方法在织物上进行印花,染料会很容易进行集聚。因此,当采用大量喷墨进行印花,或者在高湿度条件下进行印花时,印花图案的质量以及耐水洗牢度就会受到不良影响。更具体地讲,就会产生以下缺陷:
(1)彩色度变差,(2)防碍织物厚度方向上喷墨的渗透,并且在使用大量喷墨时,织物表面会渗出一块斑痕;除此以外,还有以下的不利影响,如(3)喷墨在织物中的渗透易于变得不均匀,所以确定的印花面积的均匀性就差,以及(4)由于没有充分渗透,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印花效果,从而使耐水洗涤性能变差。由于存在会产生这些情况的可能性,适用的聚合物的种类就受到限制,致使选用织物的范围也变窄。为此,本发明人的目的在于在各种织物上获得优良的印花图案质量。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非工业领域,更不用说工业领域中和喷墨印花织物的印花技术,该技术能够提供鲜明的印花图案,并具有很强的彩色固着效果,也不会产生所用染料的浪费,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采用这种织物生产鲜亮印花图案的简单印花工艺以及既便经过洗涤也不会出现退色的耐久的印花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印花织物,根据采用喷墨技术的喷墨纺织印花工艺,它使高清晰度彩印不仅可以应用到工业领域,也可应用到普通的普通家庭的印花领域,从而能够生产与传统的纸上印花相比具有相同效果的印花产品。
上述发明目的可以通过本发明的以下描述而得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织物,它适用于用含有带离子性的染料的喷墨进行印花,其中,在织物上施加了其离子性与染料的不同且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物质,以及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反且分子量在2000以上的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工艺,包括用含有与喷墨系统相应的离子性的染料在上述的喷墨印花织物上进行印花,印花后对喷墨印花织物进行洗涤,最后对织物进行干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还提供了用上述喷墨印花工艺制得的印花织物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用各自含有带离子性的染料的墨进行印花的喷墨印花织物,其中,在织物上施加有其离子性与染料的不同且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反且分子量在2000以上的聚合物、以及不与染料也不与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物质以及聚合物进行化学键合及物理粘合的硬挺整理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工艺,包括用各自含有与喷墨系统相应的离子性染料的墨对上述的喷墨印花织物进行印花,印花后对喷墨印花织物进行洗涤以便从织物中除去硬挺整理剂,最后对织物进行干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进一步提供了根据上述喷墨印花工艺制得的印花织物产品。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喷墨印花设备的主要结构组成;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喷墨印花设备的主要结构组成;
图3表明适用于本发明的喷墨头的结构组成;
图4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彩色喷墨头的结构组成。
在由喷墨系统喷射的墨从所有角度到达织物之后,通过研究其渗透过程已经实现了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含于墨中的染料包括多种染料,其中许多染料具有离子性,基于染料的这种离子性而产生的离子结合极有助于织物的着色。就是说,染料通过离子键与组成织物的各个纤维分子结合。因此,作为存在于织物中的染料固着剂,通常需要采用其离子性与墨中的染料的离子性相反的物质,具体说是聚合物。根据对已被印花织物之高图案质量及着色性能改进的研究,现已发现,除了上述染料固着剂以外,在织物中添加其离子性与染料离子性不相同且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物质时,展示出有极好的效果。更具体地说,这种物质的存在就可能促进渗透作用,从而使固着染料的聚合物分散到织物的较深内部,也促使印花的墨更多地渗透到织物的内部,以获得极高的图案质量并改善着色能力。在此,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具有促进渗透的作用,它当然不会产生如排斥离子染料之类的不良效果。分子量最好在100—700之间。当分子量超出这一范围时,就会经常发生上述渗透作用进行的不充分的现象。因此,与染料的离子性相比,它必须有不同的离子性。具有其离子性与染料相比不相同且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在此为描述简便起见而称作″促渗透物质″。
当由喷墨设备喷出的墨的液滴达到这种织物时,由于促渗透物质的作用,墨首先渗透进纤维的内部,墨中所含的染料被织物中的聚合物聚集。如此形成的聚集物粘度很高,因此,很难随墨的溶剂一起流动。所以,既使不同色彩的墨分别形成多个相邻的斑点,类似全色印花的图案,他们也不会彼此混合,因此就可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渗色。另外,由于染料因聚集作用在水中变成不可溶的,所以,在印花结束后,用水反复洗涤也不会将染料洗掉。因此,制得的图案是首先改进了耐水性能,同时,图案鲜明,既使在有墨渗透的情况下,织物表面也没有明显的染料聚集现象,因此,图案的颜色明亮,坚固的印花部位均匀性极好。
按照这种作用原理,当促渗透物质具有与染料相反的离子性时,在墨滴渗透到织物里的同时,它就会与墨中含有的染料进行离子键合。因此,在染料因受到聚合物的作用而聚集之前,染料很难移动,从而使其更有效地形成高质量的图案。
以下对这些物质组成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中,可以用离子染料,即阴离子或阳离子染料作为染料。具体说,阴离子染料包括: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等,而阳离子染料包括碱性染料等。更具体地讲,较好的是采用阴离子染料作为喷墨用的着色物质。基于这个原因,为以下描述简便起见,描述将首先从所使用的阴离子开始。所以,术语″与染料的离子性相同″指的就是阴离子类,而术语″与染料的离子性相反″指的则是阳离子类。
然后再对促渗透物质进行描述。如上所述,该物质有助于提高聚合物的渗透性能,而聚合物的主要目的是使染料与墨固着。为了同时具有这两种功能,对阴离子染料而言,具有与染料不相同的离子性的物质,即阳离子物质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有效的。在此,表面活性剂一般都具有渗透作用。因此,这对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果的。
作为容易显示上述功能的这些阳离子物质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以下提到的物质。首先,较好的阳离子物质的例子包括季铵盐类化合物,具体指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月桂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苄基三丁基氯化铵、氯苄烷铵等,吡啶盐类化合物,具体指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溴化吡啶鎓等。咪唑啉类阳离子化合物,具体指2—十七烯基羟乙基咪唑啉等,高级烷基胺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具体指二羟乙基硬脂胺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在一定pH值范围具有阳离子性能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具体实例包括氨基酸类两性表面活性剂,R—NH—CH2—CH2—COOH类化合物,甜菜碱化合物,具体指羧酸两性表面活性剂如硬脂基二甲基甜菜碱和月桂基二羟乙基甜菜碱,除此以外,还有硫酸酯、磺酸及磷酸酯类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等。在使用这类两性表面活性剂时,必须进行控制,以便当将其与织物上的墨混合时使pH值不能超过等电点。
具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高级醇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多元醇酯肪酸酯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油脂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季戊四醇酯、脂肪酸山梨醇酯和脂肪酸脱水山梨醇酯、脂肪酸蔗糖酯以及多元醇烷基醚。为了促使其渗透性更有效地显现出来,最好是使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不小于7,但不大于15。
接着,描述适用于本发明的实用的聚合物。如上所述,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与染料缔合以形成聚集物的功能,其结果是,使染料难以在组成织物的纤维内部再作进一步移动,因此,只有通过固液分离形成的液体部分会渗透到织物的其他纤维部分,因此,使印花图案的质量、渗色趋势及彩色固着性能都得到改善。所以,就需要聚合物具有与染料相反的离子性,换句话说,当染料是阴离子型时,就要用阳离子型聚合物。在使用这类聚合物时,其分子量较好的是在2000以上,最好是在2000以上,但不要超过200,000。有时会出现如下的不利情况,当分子量小于2000时,固着染料不牢固,当分子量超过200,000时,聚合物就难以渗透到织物内部,在印花时就会防碍染料的粘附,这样形成图案的色彩深度会降低。顺便说明,聚合物的分子量是指以重量计算时的平均分子量。
在本发明中有用的阳离子聚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如聚烯丙基胺盐,聚烯丙基砜,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乙烯基胺盐和聚氨基葡糖乙酸盐。然而,阳离子聚合物并不局限于这些化合物。那些通常呈非离子性但某一部分加有阳离子基团的化合物也可使用。其具体实例可以是乙烯基吡咯烷酮与丙烯酸氨烷基酯季铵盐的共聚物和丙烯酰胺与氨甲基丙烯酰胺季铵盐的共聚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织物不仅限于特种织物,在各种应用中普遍采用的织物都可以被采用。较好的是采用由常规方法获得的织物,适用于本发明的织物的实例包括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和真丝制成的织物,以及由合成纤维,如尼龙和人造丝形成的织物。
在织物中使用上述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即用这些物质制备成溶液,以便提供可选择性地含有其它添加物的处理溶液,按已知方法用处理溶液浸渍或浸涂织物,例如用轧车、热定型机、辊涂层器、翼片涂层器、空气刮刀涂层机、栅式辊涂层器、棒式涂层器、喷雾浸涂、缝式浸涂、凹版涂层器或帘幕涂层法进行浸涂。然后,用循环热气锅加热鼓等对处理后的织物进行干燥,以获得经处理的织物。必要时,干燥后用热压或类似方法将处理过的织物展平也是很有效的。
用在织物上的这些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的总重量按织物的单位面积计算,较好的在0.05g/m2~20g/m2,最好为1g/m2~10g/m2。如果用量小于0.05h/m2,就不能完全获得上述的二种组份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用量大于20g/m2,就使处理溶液变得太粘稠,这样这些组分就不能充分渗透到织物里去,因此,经干燥以后,这些组分就在织物的表面附近稠化,产生所谓的成膜效果。由此,墨在组成织物的纤维中的吸附性能受到阻碍,所以印花后的色彩受到影响,墨大量滞留在织物表面,相反会引起严重渗色,使织物上墨的染色特性受到破坏。
两种物质的组分比例根据被选作促渗透物质的阳离子物质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使用而变化。当促渗透物质是阳离子物质时,阳离子物质与聚合物的重量比较好的为1∶100~1∶1之间,最好是1∶10~1∶1。当促渗透物质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时,非离子物质与聚合物的重量比较好的为1∶10~10∶1,最好为1∶10~1∶1。
一方面,如果促渗透物质的比例选择在相对低于上述比例范围,聚合物和墨在织物中的促渗透作用就会变弱,所以,由于发生渗色现象,而影响生成图案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促渗透物质的比例选择在相对高于上述比例范围,由聚合物产生的彩色固着效果就会减弱。
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工艺,包括用各自含有与喷墨系统相应的离子性的墨对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喷墨印花织物进行印花,然后洗涤喷墨印花织物。同时,还提供用该喷墨印花工艺所生产的印花产品。
在对上述的喷墨印花织物进行喷墨印花以后,将织物进行空气干燥,通过阳离子聚合物的作用,将染料固着并印染在织物内部。因此,通过洗涤可以将未反应的促渗透物质和阳离子聚合物洗掉。
在用喷墨印花器进行印花以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墨固着在织物上,有效的办法是用热空气处理织物,使织物通过固着加热器,或者用家用电熨斗对织物进行热处理。洗涤时对洗涤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任何方法如用家用洗衣机洗涤或用手搓洗涤都是可以的。洗涤时对水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然而,水的温度高一些较好,这样印染的效果就会提高。
虽然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以下还将对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还要将硬挺整理剂用到喷墨印花织物上,该硬挺整理剂与染料、促渗透物质以及聚合物都不会发生化学键合及物理结合。在织物上使用硬挺整理剂以使织物变挺即增加织物的″硬挺度″。其目的在于促使织物向常规喷墨印花机上的喂料器件里供料,进而保证自动进料。这种处理可以将通常柔软的织物变成容易处理的状态。因此,就可以更容易地在一般家庭里进行印花。在一般家庭里进行印花时,印花机周围的环境条件就不会象工业印花那样确定,因此,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硬挺整理剂增强处理加强织物本身的“硬挺度”,从而使织物变得易于加工。这种处理方法是本发明的组成部分。
通常用作上浆剂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于硬挺整理剂,适用作上浆剂的具体物质包括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酰胺、淀粉、糊精、瓜耳树胶、英国胶、黄蓍胶、刺槐豆胶等,这些化合物全部可溶于水,所以容易处理。
在这些化合物中,要选择不与染料、促渗透物质及聚合物有化学键合和物理结合的物质。如上所说,这些物质是通过利用离子键合而起作用的。因此从与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聚合物不进行离子键合的观点考虑,硬挺整理剂较好的是非离子型的。然而,根据所用的各物质的离子化度,不必使硬挺整理剂一定要具有非离子特性。因此,可以使用具有轻微离子性的物质,只要这些物质不会产生离子键合,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硬挺整理剂不与染料发生离子键合。所以,只需选择可以满足上述上浆剂的条件的那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将其结合使用。
作为使用这些硬挺整理剂的方法,可采用如下工艺,首先用硬挺整理剂制备溶液,将整个织物浸渍在溶液里,接着用轧液机对织物进行挤压,从而用硬挺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浸渍。也可以用下列工艺,即用常规的浸涂工艺如棒式浸涂法、辊式浸涂法、给液法或筛网印花洗涤溶液浸涂在织物上,接着将织物干燥;或者采用另一工艺,用粘合或连接方法将上浆剂形成的膜层压在织物上。
由于上浆剂具有很强的吸湿性,既使其保留在织物的印花表面,墨也很容易渗透,从而使墨渗透到织物的内部。所以,或者通过层压或者通过浸渍,可以将上浆剂加到织物上。除此之外,为了控制织物的硬挺度和表面外形,根据所用织物种类及墨的情况,在硬挺处理用的溶液中除上浆剂以外,可以适量混入油脂、蜡、高分子化合物、无机盐类、填料、防腐剂等。
另外,如上所说,由于对硬挺整理剂的离子性是有限制的,所以既使当印花后对织物进行洗涤以便从织物中将硬挺整理剂洗掉时,因染料与硬挺整理剂没有结合作用,在生成的印花图案部分,织物对染料保存的极好。
对织物用硬挺整理剂、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进行处理的先后顺序基本上可以是任意的,只要符合上述的离子性条件。其使用形式也是可以变化的。
简单地讲,使用方式包括:
(1)用促渗透物质、聚合物及硬挺整理剂以混合状态浸渍织物的方法;
(2)用促渗透物质、聚合物及硬挺整理剂按顺序对织物进行处理的方法;以及
(3)用促渗透物质、聚合物及硬挺整理剂分别对织物的两面进行处理的方法。
这些使用方法具有以下的各自特点。
首先,将促渗透物质、聚合物及硬挺整理剂的各自溶液彼此混合,同时对织物进行处理的方法是最通用最简单的方法。顺便指出,如果如上所述地控制各自试剂的离子性,在各自溶液混合时,既不会产生溶液聚集,也不会破坏各自溶液中材料的固有特性。尤其在硬挺整理剂为非离子型时,效果更好。
以下将描述按顺序使用促渗透物质、聚合物和硬挺整理剂的方法。当所处理的织物很薄时,该方法很有效。当织物很薄时,只有使用大量的硬挺整理剂,才能获得足够的挺度。按以上所述,当织物中硬挺整理剂的含量过大时,墨向生成印花介质中的渗透就可能受到防碍。本发明人已经发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效的办法是用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对织物进行处理,接着再使用相对少量的硬挺整理剂。简单地讲,在这种情况下,硬挺整理剂会集聚在织物的表层,所以容易使织物的表观挺度得到提高。因此,既使采用相对少量的硬挺整理剂,也会获得足够的硬挺度。因为这个原因,由喷墨印花系统喷射到印花介质上的墨能够充分渗透到印花介质的内部,染料与促渗透物质及聚合物之间的结合不会受到硬挺整理剂阻碍。
将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及硬挺整理剂分别加到织物的两面的方法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发挥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以及硬挺整理剂的各自功能。为了增强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在进行喷墨印花的表面上存在的可能性,在印花表面上用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进行处理,并在印花表面的反面上用硬挺整理剂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对处理表面的先后顺序没有特别限制,不过,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的功效,较好的办法是在用硬挺整理剂进行处理之前,用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对印花表面进行处理。
在每一种处理方法中,在使用溶液之后都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因为,用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以及硬挺整理剂对织物进行处理都是用溶液形式进行的。另外,处理步骤的数量可以根据上述处理工艺进行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所用织物的品种、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以及硬挺整理剂的种类,还有用于溶解这些物质之溶剂等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方式。不用说,在将织物喂入常规喷墨印花机的过程中,在进行干燥的同时,也需要对织物本身进行展平处理。
对于用上述方法进行了硬挺处理过的喷墨印花织物而言,从送料的角度考虑,其克拉克硬挺度较好的是在10~400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喷墨印花工艺,包括用各自含有与喷墨系统相应的离子性的墨对根据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喷墨印花织物进行印花,接着洗涤喷墨印花织物以除去织物中的硬挺整理剂,以及提供用该喷墨印花工艺制得的印花产品。
在上述喷墨印花织物上进行喷墨印花以后,对织物进行空气干燥,由于聚合物具有染料固着剂的功能效果,使染料固着并印染在织物内部。因此,通过洗涤可以洗掉未反应的促渗透物质和聚合物。
另外,由于硬挺整理剂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在进行上述洗涤的同时,就将其除去,因此,织物的手感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从而制出非常明亮的印花产品。
既使在该工艺中,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热处理,对于洗涤也没有特别限制,如同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洗涤过程一样。
以下将对使用上述喷墨印花织物的喷墨印花设备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工业喷墨印花设备的印花机构部分的示意图。以下将参见图1,简要描述在大尺寸织物上进行印花的喷墨印花工艺。
喷墨印花设备1主要包括支架6、两个导轨7和8、喷墨头9、用于移动喷墨头的滑架10、供墨装置11、用于移动供墨装置的滑架12、喷头回缩装置13和传递器5。喷墨头9包括许多线型喷咀和用于将电信号转变成墨的喷射能的转换器,还有一机构,即根据从图案加工部件(未示出)发出的图案信号,使墨选择性地从线型喷咀中喷出的机构。
作为喷墨头,使用的是如下的喷墨头,它可以很好的利用热能进行喷墨,并装有能产生用于墨的热能的热能转换器,其中,通过由热能转换器所施加的热能作用,墨可以进行状态变化,因此,墨根据这种状态的变化从微孔里喷出。
供墨装置11用于贮存墨,并向喷墨头供应必要量的墨,它含有墨罐和用于从墨罐中供应墨的泵(以下简称″供墨泵″),这些在图中没有示意出。设备主体与喷墨头9由供墨管15联接,一般情况下,在毛细管作用下与由喷墨头喷出的量相当的墨被自动地供给喷墨头9。在对喷墨头9进行清洗(如以下描述)时,墨通过供墨泵被强迫地供到喷墨头9。
喷墨头9和供墨装置11分别安置在滑架10和12上,这样安装,可以使它们能够沿着导轨7和8作往复移动。
用于喷墨头的回缩装置13安装在喷墨头9位于其原始位置(备用位置)时与喷墨头9相对的位置上,以便保持喷墨头9的喷墨稳定性,回缩装置13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是可以往复移动的。具体地说,回缩装置13按以下所述进行动作。
在喷墨头不启动时,回缩装置13先是将喷墨头9罩在其原始位置上(覆盖操作),以防止墨从喷墨头9的喷咀中蒸发出来。另外,在开始印花之前,为了排掉喷咀中的气泡、杂质和/或类似物,由供墨泵对喷墨头中的墨通路产生压力而使墨强制地从喷咀中排出(洗吹)时,回缩装置13也用于回收被排出的墨。
传递器5包括对动力部件和整个喷墨印花部件进行序列控制的控制装置。按预定长度,通过供料装置(没有每次都示意)使织物16沿第二个扫描方向(用箭头B表示的方向)进行移动,喷墨头9沿导轨7和8按主扫描方向移动,按预定长度进行印花,从而形成印花图案。在图中,斜线部分17表示其上已经完成了印花的织物部分。
作为喷墨头9,可以用单色印花的喷墨头,也可以用能够进行多色墨印花的多个喷墨头。
另一方面,可以将下列任何装置应用在喷墨印花设备上,如其中喷墨头与墨罐为整体组装的滑架式喷墨装置,或者使喷墨头与墨罐分开并用供墨管将二者联接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其中墨是采用热能喷出的,所以,可以获得高密度及高清晰度的印花。
图2表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由常规印花机在织物上印花的工艺相关的喷墨印花设备的主要部件。
在图中,在滑架706上组合式安装有喷墨滑架702,它整体地包括4个墨罐701和4个分别用于喷射4个罐中的4种墨的喷墨头装置174(未示出),4个墨罐701中分别装有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墨汁。
图2表示的是如何将根据本发明的切片状喷墨印花织物(以下简称为″喷墨印花织物″)自动地供料到一对供料辊中。许多传统的喷墨印花设备其工作系统是,只要松开一个用来把印花介质压靠到圆筒形台板辊上的构件,以便人工喂入印花介质,然后压下该压印构件,由此使印花介质与台板辊紧密接触以压入该印花介质。根据这种印花设备,对该印花介质等的硬挺度赋予极小的限制。因此,能喂入硬挺度低的织物并且在其上形成印花。然而,困难的是使这一织物的纹理对准其喂入方向或捻回方向,且在没有由于由人工调整织物所致的歪斜运动等产生的皱痕的状态下喂入织物。进行高清晰度地喷墨印花也是困难的。此外,由于通过重复使用松开机构,使压力减少而使稳定喂料较为困难。另外,喂料操作的本身的操作性变差。因此,象该实施例一样能获得自动喂料的设备是优选的。
进一步参见图2,斜置一喂料盘705,以便稳定地进行自动喂料。该喂料盘705被装好以便只须简单地通过把印花织物707沿喂料盘705喂入,即可使经硬挺处理的喷墨印花织物707的前端与一驱动辊703精确地接触。在这种状态下,使驱动辊703绕其轴线转动,由此,使硬挺的喷墨印花织物707的前端精确地导入一对喂料辊之间的压制接触部分。所以,使喷墨印花织物707自动地送入作为喂料装置的喂料辊对之中,而不会引起歪斜运动以及皱痕。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沿其纹理切断喷墨印花织物。因此可使图案沿预定的纹理方向稳定地印在织物上,因此,当把已印花的织物切成片以在修补工作中使用它们时,印花品的花纹能与该织物的纹理一致。所以,能进行高质量工作而不会有任何变形。在没有配置喂料盘的情况下,只需要把印花织物的前端调到驱动辊以及从动辊之间的压制接触部分中,然后在其轴上转动驱动辊即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成切割的片状的喷墨印花织物具有与平纸相同的喂入特性。除了喂料盘,用于喂纸的已知的对花调节机构也能用于喷墨印花织物。
当压迫喷墨印花织物707时,驱动辊703与从动辊704一起按图2中箭头C所表示的方向转动,从而,随时喂入印花织物。滑架706被这样构成,以便当不进行印花或进行多头用的清洗操作时可停在其原位上(未示出)。
在印花开始之前,位于图2所示位置(原位)上的滑架706根据印花开始指令沿滑架导杆708移动,同时四色墨根据一印花信号经喷墨头174上的相应的多喷咀喷出,其中印花信号根据来自一线型编码器的读出信号进行定时,因此,在织物的印花表面上印了一个宽度d。通过此印花扫描,这些墨按照黑、青、品红以及黄色的顺序被压在织物的印花表面上以形成点纹。当依照数据进行的印花直到抵达织物的印花表面的边缘时,滑架返回到其原位以进行下一路线的印花。通过将驱动辊703从第一次印花的末端转动到第2次印花的开始处,将印花织物喂入一个宽度d。按这种方式,滑架每扫描一次,喷墨头就进行印花宽度为d的印花并且将织物喂入印花宽度d,重复进行这种扫描,以在织物的整个印花表面上完成数据印花。
在完成印花的时候,喷墨印花织物由喂料装置卸下,同时,在印花时已形成平坦印花表面的压板709沿卸下方向倾斜,以便有助于织物尾端的卸下。为了有助于卸料以及稳定地压住在印花部件中的喷墨印花织物,象齿轮辊这样的装置可设置在印花部件的下游处。
图3说明了用于喷墨的印花头174的构成,运用于本发明的设备中。
一电路板80的一端连接到加热板81的线路部分上。在电路板80的另一端设置与用来接收来自主设备的电信号的相应的电热能转换器相对应的多个垫片。通过这种结构,使来自主设备的电信号输入到相应的电热能转换器中。
用来把电路板80的背面支承在其平面上的一个金属基板82用作喷墨装置的底板。一个压力条簧83带有一部件,将其弯成大致呈U型的截面以致在一有槽顶板84的喷墨孔的附近线型地弹性加载某一区域,条簧83还带有钩在开于基板中的放水孔中的爪以及用来接收作用于金属基板上的弹簧上的力的一对后腿。通过该弹力,使电路板80在压力下与顶板84相接触。
可通过粘合剂等进行粘合,以实现电路板80与基板的连接。供墨管85在其端部具有一过滤器86。喂墨构件87由模压制成。在有槽的顶板84中,孔板880以及流路整体形成,墨经该流路引入每个喂墨孔中。通过把设在供墨构件87底面上的两个销子(未示)分别插入在基板82内形成的两个孔88,89中然后把销子熔接在孔中就可简单地把供墨构件87固定到基板82上。这时,孔板880与供墨构件87之间的间隙被密封。另外,孔板880与基板82的前端之间的间隙经在基板82内形成的槽90而完全密封。
图4说明了制成整体的喷墨滑架702的结构,该滑架702通过把上述的四个头174整体地组装在一支架170中而形成,所述四个头分别能喷出黑、青、品红以及黄色这四种墨。四个喷墨头按预定间隔装在支架170中并且固定在这种状态中,即,沿喷咀线的方向的对花。在该实施例中,采用喷头的机械参考平面来进行该对中,以提高颜色之中的相互压入位置的精度。然而,也可以容许喷墨头暂时地装于支架中,通过实际喷墨来测定压入位置,并且根据所得的测定数据直接调整颜色中的相互压入位置,从而提高其精度。
参考标号171表示一支架盖,而参考标号173表示一连接器,该连接器把在四个喷墨头的电路板80上设置的每个垫片与来自印花设备的主体的电信号连接起来。四个印花头的整体组装是有用的,这是由于从加工的角度来看是有优点的,此外,如上所述可提高喷墨头之间相互的压入位置的精度。非常有效的一点还有能减少被连接到印花设备的主体上的信号导线的数量。例如,四个头共用的一个信号导线,例如GND线路可共同制在一连接基板172上,以便减少相应的线路的数量。此外,当提供整体的电路板以按照时间一分割来驱动每一个喷头时,也可把一印花信号导线制成共用的。这种电连接的数量的减少对于利用许多信号导线的设备,例如颜色印花设备以及多喷咀高速印花设备来说是很有效的。
通过这种构成,根据从连接到图2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上的专用计算机(未示出)或类似物发出的图案信号即可开始图案印花的操作,从而进行喷墨印花。
下文将根据实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喷墨印花织物。顺便指明,用在下面实例中的″%″号除另有说明外指的均是重量百分比。实施例1
首先制备含有下列组分的处理溶液(a)。
处理溶液(a)
氯苄烷铵(阳离 子物质)           2%
聚烯丙胺氢氯化物(阳离子聚合物, 5%
                分子量为10,000)
水                              93%
将成匹的100%棉织物完全浸渍在该处理溶液(a)中,接着用轧压机轧压至120%的溶液浸渍量,从而进行浸渍处理。接着将处理过的织物于140℃下连续干燥1分钟,以获得整匹喷墨印花织物。在制得的织物中所用阳离子型物质及阳离子型聚合物的总用量为7.0g/m2
在此,用下列公式表示浸渍量:
浸渍量(%)=[(W2—W1)/W1]×100其中W1和W2分别表示在浸渍处理之前和之后织物的重量。
将以下所说四种墨(A)至(D)(分别为黑、青、品红和黄色墨)分装在各自的墨罐里,这些墨罐安装在图1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上。通过混合各自相应的全部组分,搅拌混合物2小时,接着用″氟孔过滤器FP—100″(商标名,是由Sumitomo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提供)进行压滤而获得各自的墨。
墨(A)
C.I食用黑2                     3%
硫二甘醇                      10%
乙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    0.05%
水                            平衡
墨(B)
C.I.酸性蓝9                  2.5%
硫二甘醇                      10%
乙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    0.05%
水                            平衡
墨(C)
C.I.酸性红289                2.5%
硫二甘醇                      10%
乙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    0.05%
水                            平衡
墨(D)
C.I.直接黄86                   2%
硫二甘醇                      10%
乙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    0.05%
水                           平衡
用这些喷墨印花织物和墨(A)—(D),通过图1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在360dpi的溶解条件下对织物进行印花。这样制得的产品很明亮,每个单元点都有极好的图案再生性,既使在不同颜色邻接的部位也不会产生渗色从而产生不必要的不同颜色的混合。
在结束印花工艺之后,用流动水对印过花的织物进行洗涤,结果,织物着染料很牢固,有极佳的颜色固着效果。实施例2
在由辊涂层器用以下处理液(b)作为硬挺整理剂,对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喷墨印花织物进行浸涂后,于80℃下对处理过的织物进行干燥2分钟,再用温度控制在100℃的热压板进行轧压,以便进行展平处理。然后用切条机沿织物的纹理方向将展平过的织物切成A4大小的织物切片,从而提供经硬挺处理过的喷墨印花织物的切片。
处理液(b):非离子性羧甲基纤维素    7%
水                                93%
将上述制得的喷墨印花织物的切片放进如图2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上进行印花。
如此制得的印花图案很明亮,而且不会发生不必要的渗色。接着用家用洗衣机和自来水对该印花织物进行洗涤7分钟,可很容易地去掉硬挺整理剂。完成水洗以后,用脱水机对织物处理1分钟,在洗涤过程中,洗涤用水直到最后还是清洁的。另外,织物上明亮的图案在颜色深度和饱和度方面不会有变化。用家用电熨斗对洗涤过的织物表面进行充分的热处理,以便展平织物上的皱纹,从而获得所需的印花织品。实施例3
在高湿度环境下(30℃、相对湿度80%),将在实施例2中获得的硬挺过的喷墨印花织物切片随同图2所示喷墨印花设备停放48小时之后,进行如同实施例2那样的印花操作。既使在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印花图案也没有出现不必要的渗色,且图案明亮,当然织物在印花设备中也具有很好的供料性。
然后,将印过花的织物浸泡在5升水中,用手搓5分钟,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干燥和熨平,彻底除去硬挺整理剂,但是,染料不退,从而获得100%棉的原手感的印花织品。实施例4
制备含有下列所示组分的处理溶液(C)。
处理溶液(C):
苄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物质)                 3%
聚烯丙基砜(阳离子型聚合物,分子量:100,000)  3%
水                                          94%
将一整匹真丝织物全部浸渍在该处理液(C)中,接着用轧压机进行轧压至浸渍量为110%,从而进行浸渍处理,再将经过如此处理的织物于140℃下连续干燥1分钟,以获得一匹喷墨印花织物。在织物中阳离子型物质及阳离子型聚合物总的用量为10g/m2
将如上获得的喷墨印花织物放在实施例1所述的喷墨印花设备上,在溶解度为360dpi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印花处理。如此获得的印花织品非常明亮,每一印花单元点的图案再生性极好,既使在不同颜色邻接的部位,也不会出现渗色,从而导致不同颜色间不必要的混合。在完成印花以后,用50℃热水对印花织物进行洗涤。结果,对生成图案进行观察,颜色深度没有降低,织物能够提供更加明亮的彩色图案,且具有足够的颜色固着效果。实施例5
制备具有下列组分的处理溶液(d),其中与阳离子型物质和阳离子型聚合物一起,还含有硬挺整理剂成分。
处理溶液(d)
氯苄烷铵(阳离子性物质)          1.5%
聚烯丙基胺氢氯化物                4%
(阳离子型聚合物,分子量为80,000)
瓜耳树胶(非离子性硬挺整理剂)      5%
水                             89.5%
将一匹真丝织物充分浸渍在该处理溶液(d)中,用轧压机轧压至浸渍量为110%,从而进行浸渍处理。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织物于140℃下连续干燥1分钟,以获得一匹喷墨印花织物,该织物中阳离子型物质及阳离子型聚合物的总用量为5g/m2
由于该织物在开始时曾被用硬挺整理剂浸渍过,所以,该喷墨印花织物能够进入实施例2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的喂料装置中。因此,将喷墨印花织物切成A4大小的切片,将其中20片呈堆积状放入喂料装置中,接着就可对20片喷墨印花织物进行连续印花。在织物上所获得的所有图案都很明亮,保持足够的颜色深度,不产生不必要的渗色。另外,由于硬挺整理剂是非离子型的,所以,它不会与墨中的任何染料发生离子键合。因此,印花织物既使经过后续洗涤,其染料也保持完好。还有,既使在用上述相同方法,在30℃和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下进行这些喂料和印花试验时,类似喂料异常、图案无规则及洗涤颜色之类问题决不会发生。实施例6
处理溶液(e)
壬基酚与10摩尔环氧乙烷的加成物               3%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3.3)
聚烯丙基胺氢氯化物(阳离子型聚合物,
                    分子量100,000)           5%
水                                          92%
将一整匹100%纯棉织物充分浸渍在该溶液(e)中,接着用轧压机对其轧压至浸渍量为60%,从而进行浸渍处理。在140℃对处理过的织物进行连续干燥1分钟,以获得一匹喷墨印花织物。在该织物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阳离子聚合物的总用量为7.0g/m2
将该喷墨印花织物切成A4大小的切片,每片粘附在A4的纸板上,将如此获得的层压片放入图2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上,以便进行印花。
上述获得的印花织物色彩非常明亮,墨充分渗透到织物的内部,实有的印花区域其均匀性也极好。另外,既便在不同颜色邻接部位,印花织物也没有出现渗色,从而导致不同颜色间不必要的混合。尤其是,既使在将两种上述墨混合所形成的多色混合区,如红、绿和蓝混合色域,即在使用大量墨的区域,也没有渗色现象发生,既使用自来水洗涤印花后的织物,织物将染料保持得仍很好,所以具有极好的颜色固着效果。
在将如此获得的喷墨印花织物切片以后,在高湿度的环境(30℃,相对湿度为80%)下,将其与如图2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一起停放48小时。既使在此种情况下,也决不会出现类似图案无序、洗掉颜色和废水污染等问题。实施例7在由辊涂层器用下述处理溶液(f)作为硬挺整理剂对按实施例6的方法制得的喷墨印花织物进行浸涂后,在120℃下对上述织物干燥2分钟,再用温度控制在100℃的热压板对其进一步加压,以便进行展平处理,接着,将展平了的织物用切条机沿织物纹理方向切成A4切片,从而提供硬挺处理过的喷墨印花织物的切片。上述获得的喷墨印花织物切片的克拉克硬挺度为40。
处理溶液(f)
瓜耳树胶              3%
水                    97%
将如上获得的喷墨印花织物切片放入图2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中,进行印花,由于这些喷墨印花织物切片已经过硬挺处理,所以,它们可以进入喷墨印花设备中。因此,将其中的20片织物呈堆积状放入喂料装置中,在这20片喷墨印花织物上连续进行印花。织物在印花设备中的喂料运行很好,所以,用常规喷墨印花设备就能很简单地获得印花织品。
如此获得的每片印花织物产品其色彩都非常明亮,墨渗透在织物内部很充分,实有印花区域的均匀性也很好。除此以外,既使在不同颜色邻接的部分也不会产生渗色,从而导致不同颜色间不应有的混合。尤其是,既使在多色混合,如红、绿和黑色混合区域,即在采用大量墨的区域,也不出现渗色现象。此后,用家用洗衣机和自来水洗该印花织物7分钟,从而很容易除去硬挺整理剂,以获得100%纯棉手感的印花织物。不会出现因洗涤而使色彩度降低的现象,洗涤水也很清洁。除此以外,图案的颜色深度和饱和度也没有变化,用家用电熨斗对印花织物的所有表面进行充分加热,使织物皱纹展平,从而获得理想的印花产品。
还有,采用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在高湿度环境下将上述获得的喷墨印花织物的切片与喷墨印花设备一起停放,接着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印花。既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决不会发生喂料异常、图案无序和洗掉颜色之类的问题。实施例8
制备具有下列组分的处理溶液(g)
处理溶液(g):
月桂醇与5摩尔环氧乙烷的加成物               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0.8)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6%
(阳离子型聚合物,分子量为100,000)
水                                      90%
将一匹100%真丝织物充分浸渍在该处理溶液(g)中,接着用轧压机将其轧压至浸渍量为80%,从而进行浸渍。然后在90℃对上述处理过的织物进行连续干燥2分钟,以获得一匹喷墨印花织物,该织物中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聚合物的总用量为7.0g/m2。将该喷墨印花织物切成A4大小的切片,将每片粘附在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A4规格的膜上,接着按实施例6的方法在常温常湿,以及高湿度下进行印花。
在每种环境下,上述获得的印花织物其颜色的非常明亮,墨在织物内部的渗透很充分,而且实有印花区域的均匀性也极好。除此以外,既使在不同色彩邻接的部分,印花织物也没有出现渗色,从而导致不同颜色间不必要的混合。尤其是,既使在多色混合区,如由两种上述墨混合而形成红、绿和墨色混合区,即在使用大量墨的区域部分,也没有渗色现象发生。此后,在5升温水中用手对印花织物进行简单的冲洗。结果,色彩没有降低,洗涤水清洁,除此以外,图案在颜色深度和饱和度方面没有发生变化。实施例9
将按实施例8制备的喷墨印花织物充分浸渍在用作硬挺整理剂的下列处理液(h)中,接着用轧压机轧压至浸渍量60%,从而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将上述获得的织物在80℃连续干燥2分钟,以便获得整匹喷墨印花织物。这时,如此获得的织物中处理液的用量为7.0g/m2,接着用切条机沿着织物的纹理方向将如此获得的织物切成A4规格的切片,从而提供硬挺整理剂处理后喷墨印花织物的切片,所获得的喷墨印花织物的切片的克拉克硬挺度为40。
处理液(h)
聚丙烯酰胺            6%
水                    94%
由于喷墨印花织物的这些切片经过硬挺整理剂处理,所以它们可以放入图2所示的喷墨印花设备,所以,20块切片可呈堆积状放入喂料装置中,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在常温常湿下以及高湿度环境中对20片喷墨印花织物进行连续印花。结果,在每种环境下,织物在印花设备中的供料情况都很好,因此,采用常规喷墨印花设备便很容易地获得印花织物产品。
如上所述获得的每种印花织物产品其色彩都很明亮,在织物内部墨渗透的很充分,实有的印花区域的均匀性也很好。除此以外,既使在不同颜色邻接的部位也没有导致使不同颜色产生不必要混合的渗色。尤其是,甚至在多色混合区域,如红、绿和墨混合区域,即采用大量墨的区域,也没有渗色现象。
此后,用自来水用手对该印花织物进行简单轻柔搓洗5分钟,从而很容易地除去硬挺整理剂,以获得100%真丝手感的印花产品,经过洗涤处理,既没有图案无序现象,也无脱色情况发生。实施例10
制备具有下列所示组分的处理溶液(i),其中,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型聚合物中添加有硬挺整理剂的成分。
处理液(i):
壬基酚与10摩尔环氧乙烷的加成物    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13.3)
二烯丙基胺—丙烯酰胺共聚物               3%
(阳离子型聚合物,分子量80,000)
瓜耳树胶(非离子型硬挺整理剂)             5%
水                                      90%
将整匹100%纯棉织物充分浸渍在该处理溶液(i)中,用轧压机对其进行轧压至浸渍量为80%,从而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在140℃对上述处理织物进行连续干燥1分钟,以获得整匹喷墨印花织物,如此获得的织物中的处理液用量为9.0g/m2
由于在开始时将该喷墨印花织物用硬挺整理剂处理过,所以它能够放入图2所示喷墨印花设备的喂料装置中。因此,可以将堆积状的20片切片织物放入喂料装置,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在常温常湿和高湿度环境中对20片喷墨印花织物切片进行连续印花。结果,在每种情况下,织物在印花设备中的喂料情况都很好,因此,用常规喷墨印花设备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印花织物产品,全部图案明亮,具有足够的色彩深度,且没有不必要的渗色现象。
此后,通过家用洗衣机用自来水对每片上述印花织物进行洗涤7分钟,从而很容易除去硬挺整理剂,以获得100%纯棉手感的印花织物产品。由于硬挺整理剂是非离子型的,所以它不与墨中的染料发生离子键合。因此,既使在洗涤时,印花织物仍保持染料完好,图案的色彩深度和饱和度都未发生变化。用家用电熨斗对印花织物的所有表面进行充分的加热处理,以使织物的皱纹展平,从而获得理想的印花织物产品。
参考实施例
制备如下所示组分的处理液(j)
处理液(j):
聚烯丙基胺(阳离子型聚合物,   3%
        分子量100,000)
水                           97%
用该处理液(j)按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得的A4规格喷墨印花织物的切片,采用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在常温常湿和高湿度条件下对其进行印花。在如此获得的印花织物当中,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印花制得的织物在其多色混合区域,如红、绿、和黑色混合区,即在获得印花的区域有渗色现象发生;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印花制得的织物在其多色混合区,如红、绿和黑色混合区,即在墨用量大和不同色彩邻接区有渗色现象,且色彩暗淡。在高湿度条件下印花制得的织物在其黄、品红和青色邻接区有渗色现象,而且实有印花区的均匀性也较差。在用5升50℃热水对织物手洗之后,结果,水变混浊,在多色混合区发现色彩深度降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不同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每种方法中,织物经过水洗之后,明亮的图案总是保持不变,而且图案的色彩根本无法洗掉。
在能够加工上述实施例所述各种印花织物的喷墨印花设备当中,可根据织物的物质和厚度,对注入量进行控制和选择。
当在平滑纸上进行印花时,从降低溶解、减少不同色彩间渗色、避免穿透和降低固着时间等角度考虑,要对最大注入墨量进行限制。因此,一般将喷墨印花设备设计成如下方式,即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接受最大量的喷墨。所以,根据需要,以低于与喷墨头驱动频率相应的扫描速度进行高密度印花时,例如,以一半扫描速度进行二倍密度印花时,通过在同一印花区域扫描多次的办法进行重复印花,控制喷墨头驱动以增加喷射墨的量,如提高热喷墨头的保温夹套温度和/或进行多脉冲驱动等,在这些实施例中都可以增加喷射墨的量。
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提供适用于用各自含有带离子型染料的墨进行印花的喷墨印花织物,它所提供的印花图案既使在任何条件下总是没有不必要的渗色现象,既使是印花之后将织物洗涤也没有洗掉颜色的情况,其中,对织物使用了具有与染料不同离子性的促渗透物质和具有与染料相反的离子性的聚合物。
当对该织物再进一步使用硬挺整理剂时,该织物的硬挺性可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它的喂料特性。所以,既使采用常规喷墨印花机,也能很容易地在这种织物上进行印花,这样,织物不仅能够用于工业印花领域,如果喜欢,还可以应用到普通家庭印花。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中目前被认为是优选的实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已经公开的实例部分。相反,本发明旨在复盖那些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以内的各种变形以及等同物。以下权利要求书说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是最宽的,目的在于包括所有这些变形以及那些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4)

1.一种喷墨印花织物,适用于用含有带离子性染料的墨进行印花,其特征在于,在织物上施加其离子性与染料的不同且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以及其离子性与染料相反且分子量大于2000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指其分子量不小于100,但不大于70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合物是指分子量不小于2000,但不大于2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指一种具有与染料的离子性相反的离子性的物质,或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不小于7,但不大于15。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及聚合物总的用量为0.05~2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一种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反的物质,该物质与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100~1∶1。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1~1∶10。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染料是阴离子型的,具有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聚合物是阳离子型的。
10.一种喷墨印花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用含有与喷墨系统相一致的离子性的染料在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喷墨印花织物上进行喷墨印花;
在印花以后对喷墨印花织物进行洗涤;以及
然后对织物进行干燥。
11.一种用根据权利要求10的喷墨印花工艺生产的喷墨印花织物。
12.一种喷墨印花织物,适用于用含有带离子性的染料进行印花,其特征在于,在织物上施加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同且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反且分子量大于2000的聚合物以及与染料和其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以及聚合物不发生化学键合和物理结合的硬挺整理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的分子量不大于700、不小于100。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合物分子量不小于2000、不大于200,000。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硬挺整理剂包括至少一种水溶性物质作为主成分,并且将织物经硬挺处理至克拉克硬挺度不小于10,但不大于400。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和聚合物的施加与硬挺整理剂的使用是独立进行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反的物质,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不小于7、但不大于15。
19.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与聚合物的总的用量为0.05~20g/m2
20.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一种其离子性与染料的相反的物质,该物质与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100~1∶1。
21.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与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1~1∶10。
22.根据权利要求12的喷墨印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染料是阴离子型的,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是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聚合物是阳离子型的,硬挺整理剂的主成分是非离子型的。
23.一种喷墨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用含有与喷墨系统相一致的离子性的染料对根据权利要求12~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印花织物进行印花;
在印花以后洗涤喷墨印花织物,以便从织物中除去硬挺整理剂;以及
然后对织物进行干燥。
24.一种用权利要求23的喷墨印花工艺制备的印花织物。
CN95105145A 1994-04-15 1995-04-14 喷墨印花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9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7013/94 1994-04-15
JP07701394A JP3444954B2 (ja) 1994-04-15 1994-04-15 インクジェット染色用布帛、これを用いた染色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た染色物
JP27927/95 1995-02-16
JP7027927A JPH08218279A (ja) 1995-02-16 1995-02-16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用布帛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ならびにプリント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406550A Division CN1217062C (zh) 1994-04-15 2001-09-18 喷墨印花工艺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织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87A true CN1119687A (zh) 1996-04-03
CN1083916C CN1083916C (zh) 2002-05-01

Family

ID=263659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51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916C (zh) 1994-04-15 1995-04-14 喷墨印花织物
CN0114065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7062C (zh) 1994-04-15 2001-09-18 喷墨印花工艺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织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4065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7062C (zh) 1994-04-15 2001-09-18 喷墨印花工艺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织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325501B2 (zh)
EP (1) EP0682147B1 (zh)
CN (2) CN1083916C (zh)
AT (1) ATE273412T1 (zh)
DE (1) DE69533342T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8328B (zh) * 2003-10-02 2011-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用墨水,喷墨用墨水组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10802948A (zh) * 2019-11-15 2020-02-18 李松 一种喷墨印染装置及喷墨印染方法
CN115404704A (zh) * 2022-09-16 2022-11-29 广州迅捷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散墨水数码直喷印花底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52714A (zh) * 2022-11-24 2023-03-28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预处理液和织物的干热转移印花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09470A1 (en) * 1996-08-16 1998-02-16 Francis Joseph Kronzer Fusible printable coating for durable images
DE60021811T2 (de) * 1999-08-31 2006-04-06 Seiren Co. Ltd.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eines Gewebes mit Tintenstrahldruckern
WO2004103726A2 (en) * 2003-05-15 2004-12-02 Henry Ellis Sohl Dry erase board with image in relief
US8236385B2 (en) 2005-04-29 2012-08-07 Kimberly Clark Corporation Treatment of substrates for improving ink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s
US8003177B2 (en) * 2007-09-04 2011-08-23 Travis Mahoney Ductile printed media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fore
WO2018086700A1 (en) * 2016-11-10 2018-05-17 Cibitex S.R.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fabrics technical field
CH714518A1 (de) * 2017-12-28 2019-06-28 Mouvent Ag Vorbehandlungslösung zum Tintenstrahldrucken auf Textilwaren.
CN108049218B (zh) * 2017-12-29 2019-12-06 福建省德奥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醋酸纤维与阳涤复合丝交织面料的生产方法
JP2019147379A (ja) * 2018-02-26 2019-09-05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記録媒体用表面改質剤
CN108589347B (zh) 2018-05-10 2019-05-24 东华大学 基于阳离子改性剂墨水用于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的整理方法
CN108715093B (zh) * 2018-07-24 2024-04-26 浙江乐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头
TWI677611B (zh) 2018-10-17 2019-11-21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數位噴印墨水
CN112677655A (zh) * 2020-12-30 2021-04-20 烟台华兴纸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数码印刷机
CN113387221B (zh) * 2021-08-18 2021-10-26 新沂市信达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线自动化输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3267A (ja) * 1984-10-01 1986-04-26 Toray Ind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染色法
US4786288A (en) 1983-10-07 1988-11-22 Toray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Fabric treating method to give sharp colored patterns
JPS60134080A (ja) * 1983-12-16 1985-07-17 一方社油脂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材料の染色性改良方法、カチオン性の繊維反応性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215787A (ja) * 1985-03-19 1986-09-25 東レ株式会社 染色法
US4712290A (en) 1986-07-28 1987-12-15 Avondale Mills Texti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B2211866B (en) 1987-11-05 1992-04-15 Oji Paper Co Ink-jet recording sheet
US5266383A (en) 1988-03-04 1993-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by use thereof
DE69207438T2 (de) 1991-01-14 1996-06-20 Canon Kk Aufzeichnungsmittel und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erfahren, das dieses verwendet
JPH05148775A (ja) * 1991-11-26 1993-06-15 Kaneb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方式による布帛の捺染方法
TW228543B (zh) 1992-09-26 1994-08-21 Hoechst Ag
DE69429839T2 (de) * 1993-05-10 2002-06-27 Canon Kk Druckstoff,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extildruckverfahren und Tintenstrahldruckapparat
US5515093A (en) * 1993-06-25 1996-05-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 medium for use in the method
JP3072817B2 (ja) 1993-11-04 2000-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紙、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記録紙の製造方法
CA2141646C (en) 1994-02-04 2001-11-06 Nobuyuki Kuwabara Leather coloring process, leather coloring apparatus, and colored leather produced by such proces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8328B (zh) * 2003-10-02 2011-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用墨水,喷墨用墨水组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10802948A (zh) * 2019-11-15 2020-02-18 李松 一种喷墨印染装置及喷墨印染方法
CN110802948B (zh) * 2019-11-15 2020-12-15 宁波市镇海承迪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印染装置及喷墨印染方法
CN115404704A (zh) * 2022-09-16 2022-11-29 广州迅捷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散墨水数码直喷印花底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52714A (zh) * 2022-11-24 2023-03-28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预处理液和织物的干热转移印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3597A (zh) 2003-01-29
DE69533342D1 (de) 2004-09-16
DE69533342T2 (de) 2005-07-28
EP0682147B1 (en) 2004-08-11
US20010007465A1 (en) 2001-07-12
EP0682147A1 (en) 1995-11-15
US6325501B2 (en) 2001-12-04
CN1217062C (zh) 2005-08-31
ATE273412T1 (de) 2004-08-15
CN1083916C (zh) 200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7062C (zh) 喷墨印花工艺以及用该工艺制得的印花织物
CN1192883C (zh) 适用于用含离子染料的墨进行印刷的印刷媒体及其应用
CN1222654C (zh) 用于处理在喷墨印刷中使用的底材的含有提高图象的显示和保留的吸液溶液的涂料、处理所述底材的方法及所制得的制品
CN1072296C (zh) 印花方法及由此得到的印花布和加工的制品
JP5110404B2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を有する布帛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処理剤
CN1064603C (zh) 喷墨打印布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它的喷墨打印方法
CN1049712C (zh) 喷墨印染方法和印染制品
KR102255266B1 (ko) 디지털 인쇄를 위한 패브릭 전처리제
CN1764754A (zh) 织物施加喷墨印刷机的预处理方法和设备、包含其的数字织物印刷方法和设备
JP2012207338A (ja) 処理剤、画像形成方法、処理剤の製造方法、画像を有する布帛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を有する布帛
JPH0817697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布帛、捺染方法及び捺染物
CN1202549A (zh) 根据喷墨印花法对纺织纤维材料进行印花的方法
JP201717926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白色顔料インク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768117A (zh) 应用于各种织物材料的印刷油墨、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油墨的印刷方法
JP312626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物の製造方法
CN1051347C (zh) 喷墨印刷布,喷墨印刷方法及其印品
JP2017132888A (ja) 非水系インクジェット組成物
JP344495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染色用布帛、これを用いた染色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た染色物
CN1863961A (zh) 吸液溶液、用吸液/涂布溶液预处理基材以备数字打印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制备的基材
JPH08100380A (ja) 転写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転写捺染方法
JP324460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布帛、及び捺染方法
JP323471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布帛、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布帛を用いる捺染方法
US20200308430A1 (en) Aqueous ink jet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queous ink je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cording
WO2019087826A1 (ja) 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インク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23190311A1 (ja) 画像転写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白色ウレタン粒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