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2864B - 一种套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2864B
CN111942864B CN202010771402.7A CN202010771402A CN111942864B CN 111942864 B CN111942864 B CN 111942864B CN 202010771402 A CN202010771402 A CN 202010771402A CN 111942864 B CN111942864 B CN 111942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pliers
plate
tool
conversion
pl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14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2864A (zh
Inventor
秦卫华
李林
王竹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bao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bao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bao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bao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14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42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42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2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2Assembly ji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柄方法,涉及五金工具制造领域。在本申请中,套柄方法基于自动套柄装置进行,套柄装盒子包括:机体,机体包括:上输送道中间设置有输送带,上输送道中间设置有间距;下输送道设置在上输送道的下方,下输送道的左侧多出上输送道的左侧;推动装置设置在下输送道的上表面,推动装置位于下输送道的左侧端;调位装置设置在上输送道的上方,调位装置与上输送道固定连接;转换装置设置在上输送道的左侧端,转换装置的一端与上输送道固定连接;固定装置设置在下输送道的右侧。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具钳在套接胶套时采用人工放置工具钳导致套接效率低下,人工放置容易位置偏差造成套接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套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五金工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套柄方法。
背景技术
钳子广泛用于工业,是手工工具,钳口有刃,多用于起钉子或夹断钉子和铁丝,钳子手柄上的橡胶套方便手握,减少手部压力,还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因此现有的钳子手柄都包裹有手柄套,但是在安装手柄套是无法快速准确安装。
目前的钳子在安装手柄胶套时,都是通过人工放置钳子和胶套,人工将钳子固定住,再将胶套套设在钳柄上,现有的套设方法采用强制安装容易造成钳子钳柄和胶套没有准确对接造成胶套褶皱无法套接进去,并且现有的需要对钳子进行人工放置,胶套也进行人工放置降低了套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工具钳自动套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具钳在套接胶套时采用人工放置工具钳导致套接效率低下,人工放置容易位置偏差造成套接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自动套柄装置,包括:机体,该机体包括:上输送道,该上输送道中间设置有输送带,该上输送道中间设置有间距,该输送带用于延该上输送道的延伸方向输送工具钳;下输送道,该下输送道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下方,该下输送道与该上输送道之间设置有间距,该下输送道与该上输送道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该下输送道的左侧多出该上输送道的左侧;推动装置,该推动装置设置在该下输送道的上表面,该推动装置位于该下输送道的左侧端;调位装置,该调位装置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上方,该调位装置与该上输送道固定连接,该调位装置用于输送工具钳时进行分流调整工具钳;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左侧端,该转换装置的一端与该上输送道固定连接,该转换装置与该上输送道设置有夹角,该转换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该下输送道的上方,该转换装置的另一端不与该下输送道连接;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设置在该下输送道的右侧,该固定装置与该下输送道固定连接,该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工具钳然后与外置的套柄装置配合进行工具钳套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机体、调位装置、转换装置、固定装置,在工具钳与套柄配合安装时对工具钳进行自动的位置调整减少人工对工具钳的操作,降低人工导致工具钳与套柄对接位置不准确造成工具钳与套柄配合时套柄发生褶皱,工具钳手柄无法与套柄完全套接在一起,提高套接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上输送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板,该调位装置包括:推动电机,该推动电机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横板上表面,该推动电机与该上输送道的横板固定连接,该推动电机横向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中间;驱动杆,该驱动杆设置在该推动电机的推动端,该驱动杆与该推动电机固定连接,该驱动杆的宽度与该上输送道的宽度相等;分流板,该分流板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中间,该分流板竖直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中间,该分流板将该上输送道分隔成两个通道;导轮,该导轮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上表面,该导轮与该分流板活动连接,该导轮设置在该分流板的右端,该导轮的直径大于该分流板的厚度;挤压板,该挤压板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上表面,该挤压板竖直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上表面;导流板,该导流板设置在该挤压板的一侧,该导流板的一端与该挤压板活动连接;从动轮,该从动轮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上表面,该从动轮与该上输送道活动连接;横杆,该横杆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中间,该横杆与该上输送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从动轮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该从动轮分别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前后两侧,另外两个该从动轮设置在该分流板的上表面,该上输送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通孔;该挤压板设置有四块,每两块该挤压板设置在该分流板与该上输送道分隔形成的其中一个通道中;该导流板设置有四块,该导流板设置为弧形,每两块该导流板与每两块该挤压板配合连接,其中一块该挤压板与其中一块该导流板活动连接,其中一块该导流板的另一端与该上输送道的内壁通孔活动连接,另一块该挤压板与另一块该导流板活动连接,另一块该导流板的另一端与该分流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驱动杆设置为“[”形,该驱动杆的相对两侧表面设置有齿槽,该驱动杆的齿槽与该从动轮啮合连接,该驱动杆的中间设置有该齿槽,该驱动杆的齿槽分别与该从动轮啮合连接;该挤压板的上表面设置有“L”形导板,该挤压板的导板与该从动轮配合的设置有齿槽,该挤压板通过导板与从动轮配合向该导板的延伸方向移动,每两块该挤压板形成开合移动,在该挤压板形成开合移动时该导流板跟随移动用于该上输送道内的工具钳调位导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转换板,该第一转换板倾斜设置在该上输送道的下方,该第一转换板与该上输送道固定连接;第二转换板,该第二转换板设置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下表面,该第二转换板与该第一转换板固定连接,该第二转换板与该第一转换板之间设置有间距;固定架,该固定架设置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中间,该固定架与该第一转换板固定连接;旋转杆,该旋转杆设置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上方,该旋转杆与该固定架活动连接;定位块,该定位块设置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下表面,该定位块与该第一转换板固定连接;转换头,该转换头设置在该定位块的内部,该转换头与该定位块活动连接,该转换头与该定位块通过底板、弹簧连接,该转换头利用该底板、该弹簧沿该定位块的延伸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对工具钳进行顶升;驱动轮,该驱动轮设置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下方,该驱动轮与该第一转换板活动连接;传动带,该传动带与该驱动轮连接;翘板,该翘板设置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下方,该翘板一端处于该定位块的内部,该翘板与该第一转换板活动连接;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设置在该第一转换板的下方,该驱动电机用于控制该驱动轮旋转。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转换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该第一转换板的凹槽成漏斗形上宽下窄,该第一转换板的凹槽下窄处其中一段宽度小于该工具钳的宽度,该第一转换板的表面设置有通孔,该第二转换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该第二转换板的凹槽宽度大于该工具钳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旋转杆相对两侧设置有弧形板,该弧形板用于顶升工具钳;该驱动轮设置有两组,该两组驱动轮啮合连接,该传动带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该传动带的一端与该驱动轮连接另一端与该驱动电机连接,另一个该传动带的一端与该旋转杆连接另一端与该驱动轮连接,该驱动电机利用该传动带带动其中一个该驱动轮旋转,通过两个该驱动轮啮合带动另一个该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杆转动;其中一个该驱动轮表面设置有圆柱,该圆柱与该翘板配合连接,在该驱动轮旋转时该驱动轮的圆柱推动该翘板的一端将该翘板的另一端与该底板接触推动该底板向上移动从而将转换头向上顶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包括:流通板,该流通板设置在该下输送道的右侧,该流通板与该下输送道固定连接;下压电机,该下压电机设置在该流通板的左侧,该下压电机的伸缩端与该下输送道之间设置有间距;上盖,该上盖设置在该下压电机的一端,该上盖与该下压电机的伸缩端活动连接;下底,该下底设置在该上盖的下方,该下底与该上盖配合连接;平移电机,该平移电机设置在该流通板的下方,该平移电机与该流通板固定连接,该平移电机的伸缩端与该下底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下压电机的伸缩端设置成T形,该上盖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该上盖的凹槽与该下压电机的伸缩端T形相适配;该上盖的内部设置有凹槽,该上盖内部的凹槽与该工具钳形状相适配,该上盖与该下底之间设置有卡接块;该流通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该流通板的通孔表面设置有倒T 形与该上盖相适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转换板中的工具钳如果手柄端处于前方,在经过该第一转换板的表面凹槽时会进行翻转将头部调换至前方,然后通过第一转换板表面设置的通孔落入该第二转换板;该第一转换板中的工具钳如果头部处于前方则直接通过该第一转换板表面设置的通孔落入该第二转换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套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投料调位,将工具钳放置在上输送道表面,通过上输送道内部设置的输送带将工具钳进行横向移动向上输送道的末端移动,在工具钳移动时通过分流板和导轮对处于不同位置的工具钳进行位置分配,将工具钳分配至两股通道内;
挤压输送,在工具钳处于上输送道的通道内后调位装置的挤压板对工具钳进行挤压,将原本打开的工具钳进行合拢,在工具钳合拢的同时对工具钳的移动方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位置方向保持统一;
转换输送,在工具钳经过调位装置合拢后工具钳移动至转换装置,工具钳落入转换装置的第一转换板,通过转换装置将原本不统一头部方向工具钳全部进行调整使工具钳的头部朝下,在将工具钳头部位置调整后落入至下输送道向固定装置移动;
固定套接,工具钳移动至固定装置后,工具钳继续移动至下底,然后通过上盖下落与下底配合使得工具钳处于上盖和下底的内部进行固定,然后将固定后的工具钳推向工作装置进行套柄,套柄完成后进行卸料。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该投料调位时推动电机将驱动杆横向推移利用驱动杆与从动轮向啮合然后从动轮进行旋转,通过从动轮的旋转带动挤压板横向移动,在挤压板横向移动时导流板会跟随挤压板移动从而形成弧形导流面,在上输送道持续输送工具钳时工具钳利用导流板处于每个通道中两块挤压板的中间,然后挤压板向内收缩接触到工具钳的手柄将手柄进行合拢形成未打开的工具钳,同时对工具钳的移动方向进行定位调整使其与转换装置的通道相配合。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该转换输送时落入第一转换板内部的工具钳可能处于头部朝下或者手柄朝下两种情况,在头部朝下时工具钳会顺利通过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转换头不会顶升到头部,在转换头顶升时转换头位于手柄处,手柄处呈中空无法与转换头接触所以工具钳能持续移动,在工具钳移动至第一转换板的通孔时通过通孔落入第二转换板,通过第二转换板落至下输送道;
在手柄朝下时,工具钳在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移动时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因为手柄处宽度大于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所以工具钳会被强行停止移动,而在停止移动时工具钳的头部处于上方,这时转换装置的驱动电机会带动驱动轮旋转从而利用翘板对于转换头连接的底板施力利用底板顶升转换头,在顶升转换头时转换头凸出第一转换板的表面接触到工具钳的头部,从而使得工具钳头部脱离第一转换板表面绕着手柄为支点进行转动,在工具钳头部脱离第一转换板表面时旋转杆也会通过驱动电机旋转,利用旋转杆对脱离第一转换板表面的工具钳进行完整的旋转转换从而将工具钳的头部从朝下变成朝下,在工具钳头部朝下后工具钳沿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移动一段距离落入第一转换板的通孔中落入至第二转换板表面,然后通过第二转换板落到下输送道。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该固定套接时在工具钳通过下输送道移动至下输送道的末端后,头部朝左的工具钳处于固定装置的下底上,工具钳移动至下底的上表面后停止,然后下压电机推动上盖向下底移动,将上盖与下底进行扣接从而将工具钳固定在上盖和下底的内部,然后通过平移电机拉动下底向流通板内部移动,在下底移动时上盖跟随移动,同时利用上盖的T形柱和流通板内部的倒T形通孔配合使得在下底与上盖移动时能保持对工具钳的固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在下底与上盖移动时,工作装置的工作电机启动,通过工作电机带动拉升螺杆转动,在拉升螺杆转动时拉升螺杆会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向右侧移动,通过连杆带动顶压板向外转动,在顶压板向外转动时顶压板与胶套的开口内壁接触从而使得胶套的靠口内壁张开,同时下底与上盖带动工具钳向工作装置移动将工具钳漏出的手柄端插入胶套内部,在工具钳与胶套完全套接完毕后,下底与上盖回到原来位置,而工具钳留在工作装置内,通过分离电机带动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向两侧移动,在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移动时工具钳的手柄会重新慢慢打开从而对原本装载胶套的内壳进行打开,将内壳侧边的板向外打开从而使得手柄脱离内壳向下掉落实现卸料。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自动套柄装置,对工具钳进行自动位置调整,在工具钳与套柄自动套接时降低工具钳与套柄之间连接不准确导致套柄与工具钳位置偏移,第一,通过调位装置对工具钳进行分隔输送,通过分流板将上输送道分成两个输送通道,同时输送通道中设置挤压板与导流板,在工具钳移动到挤压板中间时推动电机带动驱动杆移动,利用驱动杆使得从动轮转动,在从动轮转动时对挤压板进行移动,使得处于同一通道内的两块挤压板成相对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挤压板的内壁对工具钳的手柄进行挤压使得工具钳形成合拢状态,通过将工具钳设置成合拢状态在移动时能减少位置偏移,同时降低在最后套接套柄时无法有效对准的问题,通过挤压板不仅能将工具钳合拢还能对工具钳的移动方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其按照设置的方向移动。第二,通过转换装置对已经合拢的工具钳进行调整,因为在工具钳通过上输送道移动时会存在工具钳头部朝左或工具钳头部朝右的情况,会导致在最后套接套柄时无法对应手柄导致套接失败无法保持自动套接的流畅性,通过转换装置在工具钳处于第一转换板时如果工具钳的手柄端处于朝下时会停留在第一转换板的凹槽内,然后通过转换头将工具钳的头部顶起绕手柄端为支点转动,在工具钳头部顶起时旋转杆会跟随驱动轮的转动进行旋转,利用旋转杆的弧形板贴合工具钳的头部从而将工具钳绕手柄端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工具钳头部与手柄的换位,进而提高在最后与套柄套接时的效率降低套接不准接、无法自动套接的情况。第三,通过固定装置对下输送道的工具钳进行位置固定,利用下底与上盖,在工具钳到达下底后停止然后下压电机推动上盖移动使得上盖与下底贴合将工具钳固定在上盖与下底的内部,同时平移电机拉动下底向工作装置移动形成自动套接套柄,在上盖脱离下压电机后上盖与下底还能保持对工具钳的固定,因为下底和上盖会通过平移电机进入流通板内部,而流通板内部开有与上盖相适配的通道所以能保持对上盖和下底的固定,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工具钳与固定装置发生松动,在下底与上盖向工作装置移动时漏出在外的手柄会与工作装置固定的套柄配合,将工具钳的手柄插入套柄内部形成套接,而工作装置通过拉升螺杆、连杆、顶压板、放置板、工作电机实现对套柄开口端的扩张,在工具钳手柄与套柄接触前先将套柄的开口端利用工作电机带动拉升螺杆转动向右移动,通过拉升螺杆拉动连杆向右,在连杆向右时会带动顶压板向上转动从而利用顶压板向上的力与套柄的开口端接触将套柄的开口端扩大,从而防止工具钳在与套柄套接时无法快速插入套柄内部,导致套柄变形从而无法套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平面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调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调位装置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转换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工作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工作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的工作装置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套柄装置的套柄完成后工具钳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机体 101、上输送道 102、下输送道
103、推动装置
20、调位装置 201、推动电机 202、驱动杆
203、分流板 204、导轮 205、挤压板
206、导流板 207、从动轮 208、横杆
30、转换装置 301、第一转换板 302、第二转换板
303、旋转杆 304、转换头 305、传动带
306、定位块 307、翘板 308、驱动轮
309、驱动电机 310、固定架
40、固定装置 401、上盖 402、下底
403、下压电机 404、平移电机 405、流通板
50、工作装置 501、支撑板 502、分离电机
503、放置板 504、顶压板 505、连杆
506、拉升螺杆 507、第一分离杆 508、第二分离杆
60、工具钳 70、套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具钳60自动套柄70装置,包括:机体10,机体10包括:上输送道101,上输送道101中间设置有输送带,上输送道101中间设置有间距,输送带用于延上输送道101的延伸方向输送工具钳60;下输送道102,下输送道102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下方,下输送道102与上输送道101之间设置有间距,下输送道102与上输送道101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输送道102的左侧多出上输送道101的左侧;推动装置103,推动装置103设置在下输送道102的上表面,推动装置103位于下输送道102的左侧端;调位装置20,调位装置20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上方,调位装置20与上输送道101固定连接,调位装置20用于输送工具钳60时进行分流调整工具钳 60;转换装置30,转换装置30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左侧端,转换装置30的一端与上输送道101固定连接,转换装置30与上输送道101设置有夹角,转换装置30的另一端设置在下输送道102的上方,转换装置30的另一端不与下输送道102连接;固定装置40,固定装置40设置在下输送道102的右侧,固定装置 40与下输送道102固定连接,固定装置40用于固定工具钳60然后与外置的套柄70装置配合进行工具钳60套柄70。推动装置103与转换装置30之间留有间距,推动装置103的推动端伸入下输送道102的运输通道内。推动装置103用来在工具钳到达下输送道102后将工具钳同时推向下输送道102的输送带上从而向固定装置40移动,利用推动装置103保证下输送道102运输的工具钳在到达固定装置40时同时到达的而不是间接到达,间接到达会导致工具钳与套柄的套接频率不同增加套接难度降低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机体10、调位装置20、转换装置30、固定装置40,在工具钳60与套柄70配合安装时对工具钳60进行自动的位置调整减少人工对工具钳60的操作,降低人工导致工具钳60与套柄70对接位置不准确造成工具钳60与套柄70配合时套柄70发生褶皱,工具钳60手柄无法与套柄70完全套接在一起,提高套接效率。
具体的,上输送道10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板,调位装置20包括:推动电机201,推动电机201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横板上表面,推动电机201与上输送道101的横板固定连接,推动电机201横向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中间;驱动杆202,驱动杆202设置在推动电机201的推动端,驱动杆202与推动电机201 固定连接,驱动杆202的宽度与上输送道101的宽度相等;分流板203,分流板 203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中间,分流板203竖直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中间,分流板203将上输送道101分隔成两个通道;导轮204,导轮204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上表面,导轮204与分流板203活动连接,导轮204设置在分流板203 的右端,导轮204的直径大于分流板203的厚度;挤压板205,挤压板205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上表面,挤压板205竖直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上表面;导流板206,导流板206设置在挤压板205的一侧,导流板206的一端与挤压板205 活动连接;从动轮207,从动轮207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上表面,从动轮207 与上输送道101活动连接;横杆208,横杆208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中间,横杆208与上输送道101固定连接。通过调位装置20对工具钳60进行分隔输送,通过分流板203将上输送道101分成两个输送通道,同时输送通道中设置挤压板 205与导流板206,在工具钳60移动到挤压板205中间时推动电机201带动驱动杆202移动,利用驱动杆202使得从动轮207转动,在从动轮207转动时对挤压板205进行移动,使得处于同一通道内的两块挤压板205成相对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挤压板205的内壁对工具钳60的手柄进行挤压使得工具钳60形成合拢状态,通过将工具钳60设置成合拢状态在移动时能减少位置偏移,同时降低在最后套接套柄70时无法有效对准的问题,通过挤压板205不仅能将工具钳60合拢还能对工具钳60的移动方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其按照设置的方向移动。
具体的,从动轮207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从动轮207分别设置在上输送道 101的前后两侧,另外两个从动轮207设置在分流板203的上表面,上输送道101 的两侧内壁设置有通孔;挤压板205设置有四块,每两块挤压板205设置在分流板203与上输送道101分隔形成的其中一个通道中;导流板206设置有四块,导流板206设置为弧形,每两块导流板206与每两块挤压板205配合连接,其中一块挤压板205与其中一块导流板206活动连接,其中一块导流板206的另一端与上输送道101的内壁通孔活动连接,另一块挤压板205与另一块导流板206活动连接,另一块导流板206的另一端与分流板203活动连接。
具体的,驱动杆202设置为“[”形,驱动杆202的相对两侧表面设置有齿槽,驱动杆202的齿槽与从动轮207啮合连接,驱动杆202的中间设置有齿槽,驱动杆202的齿槽分别与从动轮207啮合连接;挤压板205的上表面设置有“L”形导板,挤压板205的导板与从动轮207配合的设置有齿槽,挤压板205通过导板与从动轮207配合向导板的延伸方向移动,每两块挤压板205形成开合移动,在挤压板205形成开合移动时导流板206跟随移动用于上输送道101内的工具钳 60调位导流。
具体的,如图5、6、7所示,转换装置30包括:第一转换板301,第一转换板301倾斜设置在上输送道101的下方,第一转换板301与上输送道101固定连接;第二转换板302,第二转换板302设置在第一转换板301的下表面,第二转换板302与第一转换板301固定连接,第二转换板302与第一转换板301之间设置有间距;固定架310,固定架310设置在第一转换板301的中间,固定架310 与第一转换板301固定连接;旋转杆303,旋转杆303设置在第一转换板301的上方,旋转杆303与固定架310活动连接;定位块306,定位块306设置在第一转换板301的下表面,定位块306与第一转换板301固定连接;转换头304,转换头304设置在定位块306的内部,转换头304与定位块306活动连接,转换头 304与定位块306通过底板、弹簧连接,转换头304利用底板、弹簧沿定位块306 的延伸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对工具钳60进行顶升;驱动轮308,驱动轮308设置在第一转换板301的下方,驱动轮308与第一转换板301活动连接;传动带305,传动带305与驱动轮308连接;翘板307,翘板307设置在第一转换板301的下方,翘板307一端处于定位块306的内部,翘板307与第一转换板301活动连接;驱动电机309,驱动电机309设置在第一转换板301的下方,驱动电机309用于控制驱动轮308旋转。
具体的,第一转换板301的表面设置有凹槽,第一转换板301的凹槽成漏斗形上宽下窄,第一转换板301的凹槽下窄处其中一段宽度小于工具钳60的宽度,第一转换板301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第二转换板302的表面设置有凹槽,第二转换板302的凹槽宽度大于工具钳60的宽度。
具体的,旋转杆303相对两侧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用于顶升工具钳60;驱动轮308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轮308啮合连接,传动带305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传动带305的一端与驱动轮308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机309连接,另一个传动带305的一端与旋转杆303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轮308连接,驱动电机309 利用传动带305带动其中一个驱动轮308旋转,通过两个驱动轮308啮合带动另一个驱动轮308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杆303转动;其中一个驱动轮308表面设置有圆柱,圆柱与翘板307配合连接,在驱动轮308旋转时驱动轮308的圆柱推动翘板307的一端将翘板307的另一端与底板接触推动底板向上移动从而将转换头 304向上顶出。通过转换装置30对已经合拢的工具钳60进行调整,因为在工具钳60通过上输送道101移动时会存在工具钳60头部朝左或工具钳60头部朝右的情况,会导致在最后套接套柄70时无法对应手柄导致套接失败无法保持自动套接的流畅性,通过转换装置30在工具钳60处于第一转换板301时如果工具钳 60的手柄端处于朝下时会停留在第一转换板301的凹槽内,然后通过转换头304 将工具钳60的头部顶起绕手柄端为支点转动,在工具钳60头部顶起时旋转杆 303会跟随驱动轮308的转动进行旋转,利用旋转杆303的弧形板贴合工具钳60 的头部从而将工具钳60绕手柄端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工具钳60头部与手柄的换位,进而提高在最后与套柄70套接时的效率降低套接不准接、无法自动套接的情况。
具体的,如图8所示,固定装置40包括:流通板405,流通板405设置在下输送道102的右侧,流通板405与下输送道102固定连接;下压电机403,下压电机403设置在流通板405的左侧,下压电机403的伸缩端与下输送道102 之间设置有间距;上盖401,上盖401设置在下压电机403的一端,上盖401与下压电机403的伸缩端活动连接;下底402,下底402设置在上盖401的下方,下底402与上盖401配合连接;平移电机404,平移电机404设置在流通板405的下方,平移电机404与流通板405固定连接,平移电机404的伸缩端与下底 402固定连接。
具体的,下压电机403的伸缩端设置成T形,上盖401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上盖401的凹槽与下压电机403的伸缩端T形相适配;上盖40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上盖401内部的凹槽与工具钳60形状相适配,上盖401与下底402之间设置有卡接块;流通板40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流通板405的通孔表面设置有倒T 形与上盖401相适配。
具体的,第一转换板301中的工具钳60如果手柄端处于前方,在经过第一转换板301的表面凹槽时会进行翻转将头部调换至前方,然后通过第一转换板301表面设置的通孔落入第二转换板302;第一转换板301中的工具钳60如果头部处于前方则直接通过第一转换板301表面设置的通孔落入第二转换板302。通过固定装置40对下输送道102的工具钳60进行位置固定,利用下底402与上盖 401,在工具钳60到达下底402后停止然后下压电机403推动上盖401移动使得上盖401与下底402贴合将工具钳60固定在上盖401与下底402的内部,同时平移电机404拉动下底402向工作装置50移动形成自动套接套柄70,在上盖401 脱离下压电机403后上盖401与下底402还能保持对工具钳60的固定,因为下底402和上盖401会通过平移电机404进入流通板405内部,而流通板405内部开有与上盖401相适配的通道所以能保持对上盖401和下底402的固定,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工具钳60与固定装置40发生松动,在下底402与上盖401向工作装置50移动时漏出在外的手柄会与工作装置50固定的套柄70配合,将工具钳60 的手柄插入套柄70内部形成套接,而工作装置50通过拉升螺杆506、连杆505、顶压板504、放置板503、工作电机实现对套柄70开口端的扩张,在工具钳60 手柄与套柄70接触前先将套柄70的开口端利用工作电机带动拉升螺杆506转动向右移动,通过拉升螺杆506拉动连杆505向右,在连杆505向右时会带动顶压板504向上转动从而利用顶压板504向上的力与套柄70的开口端接触将套柄70 的开口端扩大,从而防止工具钳60在与套柄70套接时无法快速插入套柄70内部,导致套柄70变形从而无法套接。
具体的,如图9、10、11所示,工作装置50包括:支撑板501、分离电机 502、放置板503、顶压板504、连杆505、拉升螺杆506、第一分离杆507、第二分离杆508,支撑板501设置在固定装置40右侧,支撑板501与固定装置40 固定连接,分离电机502设置在支撑板501的上方,分离电机502与支撑板501 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01的表面开有通孔,第一分离杆507设置在支撑板501 的通孔内,第二分离杆508设置支撑板501通孔内,第一分离杆507与第二分离杆508相对设置,第一分离杆507和第二分离杆508都设置成L形,第一分离杆 507的一端与第二分离杆508的一端成相对向内设置,第一分离杆507的一端与第二分离杆508的一端分别处于分离电机502转动端的外周上下两侧,在分离电机502的转动端旋转时第一分离杆507和第二分离杆508朝相对两侧移动,在支撑板501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内壳,内壳成中空设置,内壳用于放置套柄70,将套柄70放入内壳中通过固定装置40进行固定,套柄70的一端穿过内壳表面,放置板503设置在被套柄70穿过的内壳表面上方,内壳与放置板503固定连接,放置板503内部设置有工作电机,在放置板503的下方设置有拉升螺杆506,拉升螺杆506部分外周表面设置螺纹,在拉升螺杆506的螺纹外周表面设置有齿轮,齿轮的中心与拉升螺杆506螺纹连接,齿轮的外周与工作电机的转动端齿槽啮合,在拉升螺杆506的一端连接连杆505,连杆505的另一端连接顶压板504,顶压板504的一端与放置板503活动连接,顶压板504的另一端处于套柄70的开口端内部,放置板503、顶压板504、连杆505、工作电机、支撑板501、拉升螺杆 506都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在套柄70的相对两侧,工作装置50设置有四组,每两组对应一个工具钳60。通过工作装置50对套柄70进行固定,在工具钳60 移动到固定装置40后能与工具钳60对应降低工具钳60与套柄70套接时偏差的问题,同时通过拉升螺杆506、连杆505、顶压板504对套柄70的开口端进行扩张从而在工具钳60的手柄与套柄70接触时防止工具钳60的手柄无法与套柄70 完美无差贴合导致的套柄70褶皱或套柄70变形,会造成工具钳60与套柄70 套接失败从而无法保证套接的连续性,利用顶压板504对套柄70的开口端进行扩张将套柄70开口端放大从而能提高工具钳60与套柄70的套接成功率能有一定的容错误差率,同时在工具钳60与套柄70套接完成后利用分离电机502驱动第一分离杆507和第二分离杆508向相对的两侧移动带动工具钳60原本合拢的手柄变成打开,而在工具钳60打开过程中手柄会与放置板503的内壳的侧面接触而内壳的侧面设置为可转动在工具钳60打开到一定角度后会使得内壳的侧面打开从而使得工具钳60整体脱离内壳向下掉落进行出料。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自动套柄70装置套接后的工具钳60。
如图12所示,最后提供一种用于工具钳60自动套柄70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投料调位,将工具钳60放置在上输送道101表面,通过上输送道101内部设置的输送带将工具钳60进行横向移动向上输送道101的末端移动,在工具钳60移动时通过分流板203和导轮204对处于不同位置的工具钳60进行位置分配,将工具钳60分配至两股通道内;
挤压输送,在工具钳60处于上输送道101的通道内后调位装置20的挤压板 205对工具钳60进行挤压,将原本打开的工具钳60进行合拢,在工具钳60合拢的同时对工具钳60的移动方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位置方向保持统一;
转换输送,在工具钳60经过调位装置20合拢后工具钳60移动至转换装置 30,工具钳60落入转换装置30的第一转换板301,通过转换装置30将原本不统一头部方向工具钳60全部进行调整使工具钳60的头部朝下,在将工具钳60 头部位置调整后落入至下输送道102向固定装置40移动;
固定套接,工具钳60移动至固定装置40后,工具钳60继续移动至下底402,然后通过上盖401下落与下底402配合使得工具钳60处于上盖401和下底402 的内部进行固定,然后将固定后的工具钳60推向工作装置50进行套柄70,套柄70完成后进行卸料。
具体的,投料调位时推动电机201将驱动杆202横向推移利用驱动杆202 与从动轮207向啮合然后从动轮207进行旋转,通过从动轮207的旋转带动挤压板205横向移动,在挤压板205横向移动时导流板206会跟随挤压板205移动从而形成弧形导流面,在上输送道101持续输送工具钳60时工具钳60利用导流板 206处于每个通道中两块挤压板205的中间,然后挤压板205向内收缩接触到工具钳60的手柄将手柄进行合拢形成未打开的工具钳60,同时对工具钳60的移动方向进行定位调整使其与转换装置30的通道相配合。
具体的,转换输送时落入第一转换板301内部的工具钳60可能处于头部朝下或者手柄朝下两种情况,在头部朝下时工具钳60会顺利通过第一转换板301 的凹槽通道,转换头304不会顶升到头部,在转换头304顶升时转换头304位于手柄处,手柄处呈中空无法与转换头304接触所以工具钳60能持续移动,在工具钳60移动至第一转换板301的通孔时通过通孔落入第二转换板302,通过第二转换板302落至下输送道102;
在手柄朝下时,工具钳60在第一转换板301的凹槽通道移动时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因为手柄处宽度大于第一转换板301的凹槽通道所以工具钳60会被强行停止移动,而在停止移动时工具钳60的头部处于上方,这时转换装置30的驱动电机309会带动驱动轮308旋转从而利用翘板307对于转换头304连接的底板施力利用底板顶升转换头304,在顶升转换头304时转换头304凸出第一转换板 301的表面接触到工具钳60的头部,从而使得工具钳60头部脱离第一转换板301 表面绕着手柄为支点进行转动,在工具钳60头部脱离第一转换板301表面时旋转杆303也会通过驱动电机309旋转,利用旋转杆303对脱离第一转换板301 表面的工具钳60进行完整的旋转转换从而将工具钳60的头部从朝下变成朝下,在工具钳60头部朝下后工具钳60沿第一转换板301的凹槽通道移动一段距离落入第一转换板301的通孔中落入至第二转换板302表面,然后通过第二转换板 302落到下输送道102。
具体的,固定套接时在工具钳60通过下输送道102移动至下输送道102的末端后,头部朝左的工具钳60处于固定装置40的下底402上,工具钳60移动至下底402的上表面后停止,然后下压电机403推动上盖401向下底402移动,将上盖401与下底402进行扣接从而将工具钳60固定在上盖401和下底402的内部,然后通过平移电机404拉动下底402向流通板405内部移动,在下底402 移动时上盖401跟随移动,同时利用上盖401的T形柱和流通板405内部的倒T 形通孔配合使得在下底402与上盖401移动时能保持对工具钳60的固定。
具体的,在下底402与上盖401移动时,工作装置50的工作电机启动,通过工作电机带动拉升螺杆506转动,在拉升螺杆506转动时拉升螺杆506会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505向右侧移动,通过连杆505带动顶压板504向外转动,在顶压板504向外转动时顶压板504与胶套的开口内壁接触从而使得胶套的靠口内壁张开,同时下底402与上盖401带动工具钳60向工作装置50移动将工具钳60 漏出的手柄端插入胶套内部,在工具钳60与胶套完全套接完毕后,下底402与上盖401回到原来位置,而工具钳60留在工作装置50内,通过分离电机502 带动第一分离杆507和第二分离杆508向两侧移动,在第一分离杆507和第二分离杆508移动时工具钳60的手柄会重新慢慢打开从而对原本装载胶套的内壳进行打开,将内壳侧边的板向外打开从而使得手柄脱离内壳向下掉落实现卸料。
尽管上面对本申请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申请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申请构思的申请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4)

1.一种套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投料调位,将工具钳放置在上输送道表面,通过上输送道内部设置的输送带将工具钳进行横向移动向上输送道的末端移动,在工具钳移动时通过分流板和导轮对处于不同位置的工具钳进行位置分配,将工具钳分配至两股通道内;
挤压输送,在工具钳处于上输送道的通道内后调位装置的挤压板对工具钳进行挤压,将原本打开的工具钳进行合拢,在工具钳合拢的同时对工具钳的移动方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位置方向保持统一;
转换输送,在工具钳经过调位装置合拢后工具钳移动至转换装置,工具钳落入转换装置的第一转换板,通过转换装置将原本不统一头部方向工具钳全部进行调整使工具钳的头部朝下,在将工具钳头部位置调整后落入至下输送道向固定装置移动;
固定套接,工具钳移动至固定装置后,工具钳继续移动至下底,然后通过上盖下落与下底配合使得工具钳处于上盖和下底的内部进行固定,然后将固定后的工具钳推向工作装置进行套柄,套柄完成后进行卸料;
所述转换输送时落入第一转换板内部的工具钳可能处于头部朝下或者手柄朝下两种情况,在头部朝下时工具钳会顺利通过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转换头不会顶升到头部,在转换头顶升时转换头位于手柄处,手柄处呈中空无法与转换头接触所以工具钳能持续移动,在工具钳移动至第一转换板的通孔时通过通孔落入第二转换板,通过第二转换板落至下输送道;
在手柄朝下时,工具钳在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移动时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因为手柄处宽度大于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所以工具钳会被强行停止移动,而在停止移动时工具钳的头部处于上方,这时转换装置的驱动电机会带动驱动轮旋转从而利用翘板对于转换头连接的底板施力利用底板顶升转换头,在顶升转换头时转换头凸出第一转换板的表面接触到工具钳的头部,从而使得工具钳头部脱离第一转换板表面绕着手柄为支点进行转动,在工具钳头部脱离第一转换板表面时旋转杆也会通过驱动电机旋转,利用旋转杆对脱离第一转换板表面的工具钳进行完整的旋转转换从而将工具钳的头部从朝下变成朝下,在工具钳头部朝下后工具钳沿第一转换板的凹槽通道移动一段距离落入第一转换板的通孔中落入至第二转换板表面,然后通过第二转换板落到下输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柄方法,其中,所述投料调位时推动电机将驱动杆横向推移利用驱动杆与从动轮向啮合然后从动轮进行旋转,通过从动轮的旋转带动挤压板横向移动,在挤压板横向移动时导流板会跟随挤压板移动从而形成弧形导流面,在上输送道持续输送工具钳时工具钳利用导流板处于每个通道中两块挤压板的中间,然后挤压板向内收缩接触到工具钳的手柄将手柄进行合拢形成未打开的工具钳,同时对工具钳的移动方向进行定位调整使其与转换装置的通道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套接时在工具钳通过下输送道移动至下输送道的末端后,头部朝左的工具钳处于固定装置的下底上,工具钳移动至下底的上表面后停止,然后下压电机推动上盖向下底移动,将上盖与下底进行扣接从而将工具钳固定在上盖和下底的内部,然后通过平移电机拉动下底向流通板内部移动,在下底移动时上盖跟随移动,同时利用上盖的T形柱和流通板内部的倒T形通孔配合使得在下底与上盖移动时能保持对工具钳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柄方法,其中,在下底与上盖移动时,工作装置的工作电机启动,通过工作电机带动拉升螺杆转动,在拉升螺杆转动时拉升螺杆会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向右侧移动,通过连杆带动顶压板向外转动,在顶压板向外转动时顶压板与胶套的开口内壁接触从而使得胶套的靠口内壁张开,同时下底与上盖带动工具钳向工作装置移动将工具钳漏出的手柄端插入胶套内部,在工具钳与胶套完全套接完毕后,下底与上盖回到原来位置,而工具钳留在工作装置内,通过分离电机带动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向两侧移动,在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移动时工具钳的手柄会重新慢慢打开从而对原本装载胶套的内壳进行打开,将内壳侧边的板向外打开从而使得手柄脱离内壳向下掉落实现卸料。
CN202010771402.7A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套柄方法 Active CN111942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1402.7A CN111942864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套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1402.7A CN111942864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套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864A CN111942864A (zh) 2020-11-17
CN111942864B true CN111942864B (zh) 2021-12-07

Family

ID=7333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1402.7A Active CN111942864B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套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2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2300B (zh) * 2021-12-10 2023-08-22 德清秋水果汁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式果汁加工用隧道式洗盖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36440A1 (en) * 1980-03-14 1981-09-30 OFFICINE MINNETTI di Federico Minnetti & C. S.A.S. A machine for hank drawing and doffing
CN107081596A (zh) * 2017-06-02 2017-08-22 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钳胶套弹性组装系统
CN107777306A (zh) * 2017-11-17 2018-03-09 邵东和谐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钳子体自动排序的低噪音下料送料装置
CN207551353U (zh) * 2017-09-15 2018-06-29 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虎钳定位输送装置
CN207551259U (zh) * 2017-09-15 2018-06-29 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重心不平衡的老虎钳同向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36440A1 (en) * 1980-03-14 1981-09-30 OFFICINE MINNETTI di Federico Minnetti & C. S.A.S. A machine for hank drawing and doffing
CN107081596A (zh) * 2017-06-02 2017-08-22 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钳胶套弹性组装系统
CN207551353U (zh) * 2017-09-15 2018-06-29 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虎钳定位输送装置
CN207551259U (zh) * 2017-09-15 2018-06-29 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重心不平衡的老虎钳同向输送装置
CN107777306A (zh) * 2017-11-17 2018-03-09 邵东和谐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钳子体自动排序的低噪音下料送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864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2864B (zh) 一种套柄方法
CN205185494U (zh) 撕膜装置
CN109850230A (zh) 一种塑料袋全自动整理捆扎系统
CN213531481U (zh) 一种用于工具钳自动套柄装置
CN210209363U (zh) 一种长u型铜管穿管装置
CN219098019U (zh) 一种摆盘机自动上料设备
CN208426067U (zh) 胶棉平板拖挤水装置
CN215753164U (zh) 一种高速自动加盖机构
CN215969928U (zh) 显示屏后盖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注塑机卸料装置
CN209902504U (zh) 一种焊接设备
CN210098768U (zh) 一种数控自动加工用板材送料装置
CN210819228U (zh) 一种具有定位夹持功能的限位夹具
CN209077975U (zh) 一种传动轴的内螺纹去屑装置
CN112563045A (zh) 一种电容器导线快速定位封装装置
CN112338398A (zh) 一种四边框自动焊接装置
CN112743047A (zh) 一种轻量化车桥砂芯和砂芯夹具以及自动下芯机器人
CN215014406U (zh) 一种转盘式毛盘拆除装置
CN114837381B (zh) 一种便于钢结构装配式墙体安装稳固装置
CN219747104U (zh) 一种电子接插件侧钻孔夹具
KR102595121B1 (ko) 2장의 극판과 분리막을 고속 적층할 수 있는 그립 구조 및 2장의 극판과 분리막 그립 방법
CN214684353U (zh) 一种管材加工用开孔设备
CN218051239U (zh) 基于自动化生产的压线板螺栓自动装配设备
CN214557683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本体铣溢水口设备
CN215750821U (zh) 一种摩擦焊接辅助超声波焊接的装置
CN219278753U (zh) 一种中盒机进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