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9055B -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9055B
CN111749055B CN201910244206.1A CN201910244206A CN111749055B CN 111749055 B CN111749055 B CN 111749055B CN 201910244206 A CN201910244206 A CN 201910244206A CN 111749055 B CN111749055 B CN 111749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eam
channel
fixed
movabl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42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9055A (zh
Inventor
肖晓斌
许勇强
王义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42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9055B/zh
Priority to US17/598,645 priority patent/US20220162807A1/en
Priority to BR112021019439A priority patent/BR112021019439A2/pt
Priority to PCT/CN2020/081789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7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9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9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9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9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01B7/10Frogs
    • E01B7/14Frogs with movable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01B7/18Combinations of switches and cros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内导向式道岔包括:固定梁和活动梁,所述固定梁限定出四个通道,所述活动梁包括六个动梁,通过六个动梁的组合运动,使四个通道切换通行。根据本发明的内导向式道岔,体积小巧、转辙轻便、成本低、经济合理。

Description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内导向式道岔,在转辙时需要移动整体道岔梁,也就是说,将具有通行槽道的道岔梁整体从一个位置搬运到另一个位置,以使列车变换到其他轨道上行进,但是由于道岔梁笨重,致使移动道岔梁的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搬运的过程中,道岔梁整体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内导向式道岔,所述内导向式道岔的体积小巧、转辙轻便、成本低、经济合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内导向式道岔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内导向式道岔,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限定出:四个岔口,所述四个岔口分别为第一岔口、第二岔口、第三岔口、第四岔口,所述四个岔口的连线为四边形,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呈对角设置,四个通道,所述四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二岔口,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所述第三通道连接所述第四岔口和所述第二岔口,所述第四通道连接所述第四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活动梁,所述活动梁包括:第一动梁,所述第一动梁设在所述第一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二动梁,所述第二动梁设在所述第二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三动梁,所述第三动梁设在所述第三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四动梁,所述第四动梁设在所述第四岔口处且在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五动梁,所述第五动梁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一岔口和所述第四岔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第六动梁,所述第六动梁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二岔口和所述第三岔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行。
根据本发明的内导向式道岔,体积小巧、转辙轻便、成本低、经济合理。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内导向式道岔。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内导向式道岔,从而提高了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内导向式道岔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固定梁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梁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一通车状态和第四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二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三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一通车状态和第四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二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三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一通车状态和第四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二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三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一通车状态和第四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二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三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一通车状态和第四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二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三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一通车状态和第四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二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所示内导向式道岔呈现第三通车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内导向式道岔100;
固定梁1;
第一岔口101;第二岔口102;第三岔口103;第四岔口104;
第一通道01;R11段011;R12段012;R13段013;
第二通道02;R21段021;R22段022;R23段023;R24段024;R25段025;
第三通道03;R31段031;R32段032;R33段033;R34段034;R35段035;
第四通道04;R41段041;R42段042;R43段043;
第一定梁11;L11边梁段111;L12边梁段112;L13边梁段113;
第二定梁12;L21边梁段121;L22边梁段122;L23边梁段123;
第三定梁13;L31边梁段131;L32边梁段132;L33边梁段133;L34边梁段134;
第一梁段13a;第二梁段13b;第三梁段13c;
第四定梁14;L41边梁段141;L42边梁段142;L43边梁段143;L44边梁段144;
第四梁段14a;第五梁段14b;第六梁段14c;
第五定梁15;L51边梁段151;L52边梁段152;L53边梁段153;
第六定梁16;L61边梁段161;L62边梁段162;L63边梁段163;活动梁2;
第一动梁21;F11表面211;F12表面212;F13表面213;
第二动梁22;F21表面221;F22表面222;F23表面223;
第三动梁23;F31表面231;F32表面232;F33表面233;
第四动梁24;F41表面241;F42表面242;F43表面243;
第五动梁25;F51表面251;F52表面252;F53表面253;
第六动梁26;F61表面261;F62表面262;F63表面2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100。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可以用于轨道交通系统,从而设置有该内导向式道岔100的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具有与内导向式道岔100相同的优势。其中,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以及其他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等,这里不作赘述。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其他构成例如车辆和轨道梁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内导向式道岔100可以包括:固定梁1和活动梁2。固定梁1限定出:四个岔口和四个通道。活动梁2包括:第一动梁21、第二动梁22、第三动梁23、第四动梁24、第五动梁25、第六动梁26。其中,固定梁1(中的每个定梁)固定不动,活动梁2(中的每个动梁)相对固定梁1可运动。
结合图3,四个岔口分别为第一岔口101、第二岔口102、第三岔口103、第四岔口104,四个岔口的连线为四边形,第一岔口101和第三岔口103呈对角设置,四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第一通道01连接第一岔口101和第二岔口102,第二通道02连接第一岔口101和第三岔口103,第三通道03连接第四岔口 104和第二岔口102,第四通道04连接第四岔口104和第三岔口103。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动梁21设在第一岔口101处且在第一通道01和第二通道02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第一通道01和第二通道02中的一个通行,第二动梁22设在第二岔口102处且在第一通道01和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第一通道01 和第三通道03中的一个通行,第三动梁23设在第三岔口103处且在第二通道02和第四通道04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第二通道02和第四通道04中的一个通行,第四动梁 24设在第四岔口104处且在第三通道03和第四通道04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第三通道03和第四通道04中的一个通行,第五动梁25设在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的交汇处的靠近第一岔口101和第四岔口104的一侧,且在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中的一个通行,第六动梁26设在第二通道 02和第三通道03的交汇处的靠近第二岔口102和第三岔口103的一侧,且在第二通道02 和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移动,以用于切换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中的一个通行。
如图5所示,当第一动梁21运动到使第一通道01通行、使第二通道02阻断的位置,且第二动梁22运动到使第一通道01通行、使第三通道03阻断的位置时,第一动梁21和第二动梁22可以补全第一通道01的侧梁缺口,起到对车辆的导向轮导向和对车辆的走行轮支撑的作用,使内导向式道岔100呈现采用第一通道01通行的第一通车状态。
如图6所示,当第一动梁21运动到使第二通道02通行、使第一通道01阻断的位置,且第三动梁23运动到使第二通道02通行、使第四通道04阻断的位置,且第五动梁25和第六动梁26均运动到使二通道通行、使第三通道03阻断的位置时,第一动梁21、第三动梁23、第五动梁25、第六动梁26可以补全第二通道02的侧梁缺口,起到对车辆的导向轮导向和对车辆的走行轮支撑的作用,使内导向式道岔100呈现采用第二通道02通行的第二通车状态。
如图7所示,当第四动梁24运动到使第三通道03通行、使第四通道04阻断的位置,且第二动梁22运动到使第三通道03通行、使第一通道01阻断的位置,且第五动梁25和第六动梁26均运动到使三通道通行、使第二通道02阻断的位置时,第四动梁24、第二动梁22、第五动梁25、第六动梁26可以补全第三通道03的侧梁缺口,起到对车辆的导向轮导向和对车辆的走行轮支撑的作用,使内导向式道岔100呈现采用第三通道03通行的第三通车状态。
如图5所示,当第四动梁24运动到使第四通道04通行、使第三通道03阻断的位置,且第三动梁23运动到使第四通道04通行、使第二通道02阻断的位置时,第四动梁24和第三动梁23可以补全第四通道04的侧梁缺口,起到对车辆的导向轮导向和对车辆的走行轮支撑的作用,使内导向式道岔100呈现采用第四通道04通行的第四通车状态。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100,结构非常巧妙,仅通过调整活动梁2中各动梁的位置,即可实现四种通车状态的切换,满足多种实际通车需求。而且,由于活动梁2所包括的各动梁均在相应通道的并集区域内移动,从而说明各动梁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占用各通道以外的额外空间,从而使得内导向式道岔100的整体体积小巧、成本低、经济合理。此外,由于活动梁2所包括的动梁数量较多,从而可以将总驱动力分散到各动梁上,使得每个动梁上的驱动力降低,从而降低了驱动装置的设置难度,转辙非常轻便。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梁1(中的每个定梁)的固定方式不限,例如每个定梁均可以固定在支座上,支座可以焊接在道岔平台上。活动梁2(中的每个动梁)的运动方式和驱动方式不限,例如每个动梁均可以固定在相应的台车上,台车上具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台车运动的过程中使得相应的动梁运动,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梁1可以包括:第一定梁11、第二定梁12、第三定梁13、第四定梁14、第五定梁15和第六定梁16,第一定梁11由第一岔口101 延伸至第二岔口102,第二定梁12由第四岔口104延伸至第三岔口103,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均位于第一定梁11和第二定梁12之间,且第三定梁13相对于第四定梁14靠近第一岔口101和第四岔口104设置(即第四定梁14相对于第三定梁13靠近第二岔口102 和第三岔口103设置,也就是说,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沿着从第一岔口101到第二岔口102的方向依次设置,或者说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沿着从第四岔口104到第三岔口103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五定梁15位于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的靠近第一定梁 11的一侧(从而第五定梁15与第一定梁11的中部相对设置),第六定梁16位于第三定梁 13和第四定梁14的靠近第二定梁12的一侧(从而第六定梁16与第二定梁12的中部相对设置)。由此,固定梁1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设置,且投入成本低,整体体积小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定梁11、第二定梁12、第三定梁13、第四定梁14、第五定梁15、第六定梁16中的每个均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宽边梁组成。由此说明,每个定梁均非一个实体块,从而降低了每个定梁的重量和成本,进而降低了内导向式道岔100的整体重量、成本和施工难度。
例如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定梁11可以由一个等宽边梁组成,该等宽边梁包括依次连接的L11边梁段111、L12边梁段112、L13边梁段113。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定梁11还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例如图8所示,当第一定梁11 并非沿直线延伸时,就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连接装配而成,从而降低了第一边梁的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例如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二定梁12可以由一个等宽边梁组成,该等宽边梁包括依次连接的L21边梁段121、L22边梁段122、L23边梁段123。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定梁12还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例如图8所示,当第二定梁12 并非沿直线延伸时,就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连接装配,从而降低了第二边梁的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例如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三定梁13可以由一个等宽边梁组成,该等宽边梁包括依次连接的L31边梁段131、L32边梁段132、L33边梁段133、L34边梁段134。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三定梁13还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例如图4所示,第三定梁13还可以由第一梁段13a、第二梁段13b、第三梁段13c这三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即第一梁段13a、第二梁段13b、第三梁段13c分别为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并采用后续的装配工艺装配在一起,以构成第三定梁13,从而降低了第三定梁13的整体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例如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四定梁14可以由一个等宽边梁组成,该等宽边梁包括依次连接的L41边梁段141、L42边梁段142、L43边梁段143、L44边梁段144。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四定梁14还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例如图4所示,第四定梁14还可以由第四梁段14a、第五梁段14b、第六梁段14c这三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即第四梁段14a、第五梁段14b、第六梁段14c分别为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并采用后续的装配工艺装配在一起,以构成第四定梁14,从而降低了第四定梁14的整体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例如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五定梁15可以由一个等宽边梁组成,该等宽边梁包括按照三角形状依次连接的L51边梁段151、L52边梁段152、L53边梁段153(即L51边梁段151、L52边梁段152、L53边梁段153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五定梁15还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从而降低了第五边梁的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例如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六定梁16可以由一个等宽边梁组成,该等宽边梁包括按照三角形状依次连接的L61边梁段161、L62边梁段162、L63边梁段163(即L61边梁段161、L62边梁段162、L63边梁段163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六定梁16还可以由多个单独加工的等宽边梁装配而成,从而降低了第六边梁的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第一通道01包括依次设置的R11段011、R12段012、R13段013,R11 段011位于第一定梁11和第三定梁13之间(例如R11段011位于L11边梁段111和L31 边梁段131之间),R12段012位于第一定梁11和第五定梁15之间(例如R12段012位于 L12边梁段112和L51边梁段151之间),R13段013位于第一定梁11和第四定梁14之间 (例如R13段013位于L13边梁段113和L41边梁段141之间)。由此,固定梁1的结构简单,可以简单有效地限定出第一通道01。
如图3所示,第二通道02包括依次设置的R21段021、R22段022、R23段023、R24 段024、R25段025,R21段021位于第一定梁11和第三定梁13之间(例如R21段021位于L11边梁段111和L31边梁段131之间),R22段022位于第三定梁13和第五定梁15之间(例如R22段022位于L52边梁段152和L32边梁段132之间),R24段024位于第四定梁14和第六定梁16之间(例如R24段024位于L43边梁段143和L63边梁段163之间), R25段025位于第四定梁14和第二定梁12之间(例如R25段025位于L44边梁段144和 L23边梁段123之间),由此,固定梁1的结构简单,可以简单有效地限定出第二通道02。
如图3所示,第三通道03包括依次设置的R31段031、R32段032、R33段033、R34 段034、R35段035,R31段031位于第三定梁13和第二定梁12之间(例如R31段031位于L21边梁段121和L34边梁段134之间),R32段032位于第三定梁13和第六定梁16 之间(例如R32段032位于L33边梁段133和L62边梁段162之间),R34段034位于第五定梁15和第四定梁14之间(例如R34段034位于L42边梁段142和L53边梁段153之间),R35段035位于第一定梁11和第四定梁14之间(例如R35段035位于L41边梁段 141和L13边梁段113之间),由此,固定梁1的结构简单,可以简单有效地限定出第三通道03。
如图3所示,第四通道04包括依次设置的R41段041、R42段042、R43段043,R41 段041位于第三定梁13和第二定梁12之间(例如R41段041位于L34边梁段134和L21 边梁段121之间),R42段042位于第六定梁16和第二定梁12之间(例如R42段042位于 L61边梁段161和L22边梁段122之间),R43段043位于第四定梁14和第二定梁12之间 (例如R43段043位于L44边梁段144和L23边梁段123之间)。由此,固定梁1的结构简单,可以简单有效地限定出第四通道0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R12段012的至少中部(的中心线)可以沿直线延伸,R42段042的至少中部(的中心线)可以沿直线延伸,而且,R12段012的中部(的中心线)的延伸线与R42段042的中部(的中心线)的延伸线可以平行。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固定梁1的结构复杂度,降低固定梁1的加工难度,使得固定梁1的整体体积更加小巧。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R12段012的中心线还可以沿曲线延伸,R42段042的中心线也可以沿曲线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R23段023(的中心线)沿直线延伸,R22段022的至少与R23段023相接的部分(的中心线)的延伸线与R23段023(的中心线)的延伸线重合,R24段024的至少与R23段023相接的部分(的中心线)的延伸线与R23段 023(的中心线)的延伸线重合。由此,车辆在从R22段022向R24段024行进时,可以沿直线通过,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晃动,提高了乘车舒适性。而且,可以缩短第二通道02的长度,保证内导向式道岔100的体积小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R33段033(的中心线)沿直线延伸,R32段032的至少与R33段033相接的部分(的中心线)的延伸线与R33段033(的中心线)的延伸线重合,R34段034的至少与R33段033相接的部分(的中心线)的延伸线与R33段 033(的中心线)的延伸线重合。由此,车辆在从R32段032向R34段034行进时,可以沿直线通过,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晃动,提高了乘车舒适性。而且,可以缩短第三通道03的长度,保证内导向式道岔100的体积小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动梁21位于第五定梁15的靠近第一岔口101的一侧且在第一定梁11和第三定梁13之间往复平移,第一动梁21为一个部件(即第一动梁21并不是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也不包括多个零散的部件),第一动梁21 包括面向第一定梁11的F11表面211和面向第三定梁13的F12表面212。其中,在第一动梁21运动至F11表面211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5 所示),第一动梁21与第一定梁11(如L11边梁段111)构成R11段011的两个侧梁;在第一动梁21运动至F12表面212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6所示),第一动梁21与第三定梁13(如L31边梁段131)构成R21段021的两个侧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衔接”指的是:平滑过渡连接。
由此,第一动梁21的结构简单可以可靠地在第一通道01和第二通道02的并集区域运动,且通过平移动作就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第一通道01和第二通道02的切换,简言之,第一动梁21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驱动第一动梁21平移运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驱动能耗低。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一动梁21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多个部件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每个部件可以分别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且每个部件也可以被驱动沿曲线运动等,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一动梁21运动至F11表面211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12表面212与第三定梁13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一定梁11支撑第一动梁21,以提高第一动梁21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一动梁21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一动梁21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一动梁21运动至F12表面212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11表面211与第一定梁11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三定梁13支撑第一动梁21,以提高第一动梁21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一动梁21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一动梁21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动梁21还可以包括面向第五定梁 15的F13表面213,F13表面213沿平行于第一动梁21的平移方向延伸,第五定梁15的面对第一动梁21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F13表面213的平面结构。由此说明,第五定梁 15与第一动梁21通过平面对接,以使第五定梁15与第一动梁21对接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梁宽,从而当车辆的走行轮在从第一动梁21向第五定梁15(或者从第五定梁15向第一动梁21)走行时,不会出现在第五定梁15与第一动梁21的对接处发生陷轮的问题。而且,在第一动梁21与第五定梁15衔接时,可以依靠F13表面213与第五定梁15的上述平面结构构成面接触,以对第一动梁21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保证第一动梁21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切换位置,保证第一动梁21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一动梁21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动梁22位于第五定梁15的靠近第二岔口102的一侧且在第一定梁11和第四定梁14之间往复平移,第二动梁22为一个部件(即第二动梁22并不是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也不包括多个零散的部件),第二动梁22 包括面向第一定梁11的F21表面221和面向第四定梁14的F22表面222。其中,在第二动梁22运动至F21表面221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5 所示),第二动梁22与第一定梁11(如L13边梁段113)构成R13段013的两个侧梁;在第二动梁22运动至F22表面222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6所示),第二动梁22与第四定梁14(如L41边梁段141)构成R35段035的两个侧梁。
由此,第二动梁22的结构简单可以可靠地在第一通道01和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运动,且通过平移动作就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第一通道01和第三通道03的切换,简言之,第二动梁2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驱动第二动梁22平移运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驱动能耗低。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二动梁22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多个部件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每个部件可以分别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且每个部件也可以被驱动沿曲线运动等,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动梁22运动至F21表面221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22表面222与第四定梁14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四定梁14支撑第二动梁22,以提高第二动梁22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二动梁22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二动梁22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二动梁22运动至F22表面222与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21表面221与第一定梁11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一定梁11支撑第二动梁22,以提高第二动梁22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二动梁22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二动梁22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动梁22还可以包括面向第五定梁 15的F23表面223,F23表面223沿平行于第二动梁22的平移方向延伸,第五定梁15的面对第二动梁22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F23表面223的平面结构。由此说明,第五定梁 15与第二动梁22通过平面对接,以使第五定梁15与第二动梁22对接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梁宽,从而当车辆的走行轮在从第二动梁22向第五定梁15(或者从第五定梁15向第二动梁22)走行时,不会出现在第五定梁15与第二动梁22的的对接处发生陷轮的问题。而且,在第二动梁22与第五定梁15衔接时,可以依靠F23表面223与第五定梁15的上述平面结构构成面接触,以对第二动梁22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保证第二动梁22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切换位置,保证第二动梁22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二动梁22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动梁23位于第六定梁16的靠近第三岔口103的一侧且在第二定梁12和第四定梁14之间往复平移,第三动梁23为一个部件(即第三动梁23并不是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也不包括多个零散的部件),第三动梁23 包括面向第二定梁12的F31表面231和面向第四定梁14的F32表面232。其中,在第三动梁23运动至F31表面231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5 所示),第三动梁23与第二定梁12(如L23边梁段123)构成R43段043的两个侧梁,在第三动梁23运动至F32表面232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6所示),第三动梁23与第四定梁14(如L44边梁段144)构成R25段025的两个侧梁。
由此,第三动梁23的结构简单可以可靠地在第二通道02和第四通道04的并集区域运动,且通过平移动作就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第二通道02和第四通道04的切换,简言之,第三动梁23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驱动第三动梁23平移运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驱动能耗低。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三动梁23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多个部件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每个部件可以分别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且每个部件也可以被驱动沿曲线运动等,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三动梁23运动至F31表面231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32表面232与第四定梁14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四定梁14支撑第三动梁23,以提高第三动梁23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三动梁23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三动梁23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三动梁23运动至F32表面232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31表面231与第二定梁12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定梁12支撑第一动梁21,以提高第三动梁23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三动梁23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三动梁23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动梁23还包括面向第六定梁16的F33表面233,F33表面233沿平行于第三动梁23的平移方向延伸,第六定梁16的面对第三动梁23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F33表面233的平面结构。由此说明,第六定梁16 与第三动梁23通过平面对接,以使第六定梁16与第三动梁23对接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梁宽,从而当车辆的走行轮在从第三动梁23向第六定梁16(或者从第六定梁16向第三动梁23) 走行时,不会出现在第六定梁16与第三动梁23的对接处发生陷轮的问题。而且,在第三动梁23与第六定梁16衔接时,可以依靠F33表面233与第六定梁16的上述平面结构构成面接触,以对第三动梁23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保证第三动梁23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切换位置,保证第三动梁23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三动梁23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四动梁24位于第六定梁16的靠近第四岔口104的一侧且在第二定梁12和第三定梁13之间往复平移,第四动梁24为一个部件(即第四动梁24并不是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也不包括多个零散的部件),第四动梁24 包括面向第二定梁12的F41表面241和面向第三定梁13的F42表面242。其中,在第四动梁24运动至F41表面241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5 所示),第四动梁24与第二定梁12(如L21边梁段121)构成R41段041的两个侧梁;在第四动梁24运动至F42表面242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如图6所示),第四动梁24与第三定梁13(如L34边梁段134)构成R31段031的两个侧梁。
由此,第四动梁24的结构简单可以可靠地在第三通道03和第四通道04的并集区域运动,且通过平移动作就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第三通道03和第四通道04的切换,简言之,第四动梁24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驱动第四动梁24平移运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驱动能耗低。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四动梁24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多个部件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每个部件可以分别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且每个部件也可以被驱动沿曲线运动等,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四动梁24运动至F41表面241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42表面242与第三定梁13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三定梁13支撑第四动梁24,以提高第四动梁24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四动梁24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四动梁24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四动梁24运动至F42表面242与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F41表面241与第二定梁12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定梁12支撑第四动梁24,以提高第四动梁24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四动梁24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四动梁24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四动梁24还包括面向第六定梁16的F43表面243,F43表面243沿平行于第四动梁24的平移方向延伸,第六定梁16的面对第四动梁24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F43表面243的平面结构。由此说明,第六定梁16 与第四动梁24通过平面对接,以使第六定梁16与第四动梁24对接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梁宽,从而当车辆的走行轮在从第四动梁24向第六定梁16(或者从第六定梁16向第四动梁24) 走行时,不会出现在第六定梁16与第四动梁24的对接处发生陷轮的问题。而且,在第四动梁24与第六定梁16衔接时,可以依靠F13表面213与第六定梁16的上述平面结构构成面接触,以对第四动梁24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保证第四动梁24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切换位置,保证第四动梁24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四动梁24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五动梁25位于第三定梁13的靠近第四定梁14的一侧且在第五定梁15和第六定梁16之间往复平移,第五动梁25为一个部件(即第一动梁21并不是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也不包括多个零散的部件),第五动梁25 包括面向第五定梁15的F51表面251和面向第六定梁16的F52表面252。第六动梁26位于第四定梁14与第五动梁25之间,且在第五定梁15和第六定梁16之间往复平移,第六动梁26为一个部件(即第一动梁21并不是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也不包括多个零散的部件),第六动梁26包括面向第五定梁15的F61表面261和面向第六定梁16的F62表面262。
如图2和图5所示,在第五动梁25运动至F52表面252衔接在第三定梁13的面向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和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且第六动梁26 运动至F61表面261衔接在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第四定梁14的面向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之间时,第五动梁25与第六动梁26构成R33段033的两个侧梁。
如图2和图6所示,在第五动梁25运动至F51表面251衔接在第三定梁13的面向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和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且第六动梁26 运动至F62表面262衔接在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第四定梁14的面向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之间时,第五动梁25与第六动梁26构成R23段023的两个侧梁。
由此,第五动梁25的结构简单可以可靠地在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运动,且通过平移动作就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的切换,简言之,第五动梁25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驱动第五动梁25平移运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驱动能耗低。同理,第六动梁26的结构简单可以可靠地在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运动,且通过平移动作就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的切换,简言之,第六动梁26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驱动第六动梁26平移运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驱动能耗低。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五动梁25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多个部件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每个部件可以分别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且每个部件也可以被驱动沿曲线运动等,这里不再赘述。又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第六动梁26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多个部件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每个部件可以分别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且每个部件也可以被驱动沿曲线运动等,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六动梁26运动至F61表面261衔接在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第四定梁14的面向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之间时,F62表面262与第六定梁16接触(例如当F62表面262为平面、且第六定梁16的面对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也为平面时,F62表面262可以全部与第六定梁16面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六定梁16支撑第六动梁26,以提高第六动梁26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六动梁26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六动梁26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六动梁26运动至F62表面262衔接在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第四定梁14的面向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之间时,F61表面261与第五定梁15接触(例如当F61表面261为平面、且第五定梁15的面对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也为平面时,F61表面261可以全部与第五定梁15面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五定梁15支撑第六动梁26,以提高第六动梁26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六动梁26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六动梁26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五动梁25运动至F51表面251衔接在第三定梁13的面向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和第六定梁16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时,F52表面252与第六定梁16接触(例如当F52表面252为平面、且第六定梁16的面对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也为平面时,F52表面252可以全部与第六定梁16面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六定梁16支撑第五动梁25,以提高第五动梁25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五动梁25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五动梁25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五动梁25运动至F52表面252衔接在第三定梁13的面向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和第五定梁15的面向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时,F51表面251与第五定梁15接触(例如当F51表面251为平面、且第五定梁15的面对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也为平面时,F51表面251可以全部与第五定梁15面接触),从而可以利用第五定梁15支撑第五动梁25,以提高第五动梁25停留在切换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第五动梁25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五动梁25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五动梁25还可以包括面向第三定梁 13的F53表面253,F53表面253沿平行于第五动梁25的平移方向延伸,第三定梁13的面向第五动梁25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F53表面253的平面结构。由此说明,第三定梁 13用于与第五动梁25通过平面对接,以使第三定梁13与第五动梁25对接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梁宽,从而当车辆的走行轮在从第五动梁25向第三定梁13(或者从第三定梁13向第五动梁25)走行时,不会出现在第三定梁13与第五动梁25的对接处发生陷轮的问题。而且,在第五动梁25与第三定梁13衔接时,可以依靠F53表面253与第三定梁13的上述平面结构构成面接触,以对第五动梁25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保证第五动梁25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切换位置,保证第五动梁25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五动梁25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六动梁26还可以包括面向第四定梁 14的F63表面263,F63表面263沿平行于第六动梁26的平移方向延伸,第四定梁14的面向第六动梁26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F63表面263的平面结构,且F63表面263与 F53表面253平行。由此说明,第四定梁14与第六动梁26通过平面对接,以使第四定梁 14与第六动梁26对接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梁宽,从而当车辆的走行轮在从第六动梁26向第四定梁14(或者从第四定梁14向第六动梁26)走行时,不会出现在第四定梁14与第六动梁26的对接处发生陷轮的问题。而且,在第六动梁26与第四定梁14衔接时,可以依靠 F13表面213与第四定梁14的上述平面结构构成面接触,以对第六动梁26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保证第六动梁26可以稳定地停留在切换位置,保证第六动梁26的对于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可靠,且保证第六动梁26对走行轮的支撑作用可靠。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100的具体结构形状不限,例如可以如图1- 图22中所示。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几个具体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1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图5-图7所示,内导向式道岔100包括:固定梁1和活动梁2,固定梁1 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活动梁2为可平移,通过活动梁2中各动梁的移动组合,可实现不同线路的通路。如图1-图3所示,内导向式道岔100包括固定梁1和活动梁2。其中,固定梁1包括六个固定不动的定梁,分别为第一定梁11~第六定梁16,每个定梁的底部都通过支座支撑,支座通过焊接的形式与道岔平台固接,从而使得定量固定不动。其中,活动梁2包括六个可平移的动梁,分别为第一动梁21~第六动梁26,第二动梁22和第四动梁 24为右开活动梁2,第一动梁21和第三动梁23为左开活动梁2,第五动梁25和第六动梁 26为平交活动梁2。每个动梁的底部都装有台车装置,台车装置上设有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台车装置平移,从而带动动梁平移,实现线路转换以切换通车状态。
如图3所示,固定梁1限定出:四个岔口和四个通道,四个岔口分别为第一岔口101、第二岔口102、第三岔口103、第四岔口104,四个岔口的连线为四边形,第一岔口101和第三岔口103呈对角设置,四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第一通道01连接第一岔口101和第二岔口102,第二通道02连接第一岔口101 和第三岔口103,第三通道03连接第四岔口104和第二岔口102,第四通道04连接第四岔口104和第三岔口103。
如图3所示,第一定梁11由第一岔口101延伸至第二岔口102,且包括沿着从第一岔口101到第二岔口102方向依次设置的L11边梁段111、L12边梁段112、L13边梁段113,从而第一定梁11为由L11边梁段111、L12边梁段112、L13边梁段113组成的条形梁。第二定梁12由第四岔口104延伸至第三岔口103,且包括沿着从第四岔口104到第三岔口103 方向依次设置的L21边梁段121、L22边梁段122、L23边梁段123,从而第二定梁12为由 L21边梁段121、L22边梁段122、L23边梁段123组成的条形梁。
如图3所示,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均位于第一定梁11和第二定梁12之间,且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沿着从第一岔口101到第二岔口102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三定梁13包括沿着从第一岔口101、到第四定梁14、再到第四岔口104的方向依次设置的L31边梁段131、L32边梁段132、L33边梁段133、L34边梁段134,其中,L31边梁段 131和L32边梁段132靠近第一定梁11设置且组成A1梁,L33边梁段133和L34边梁段 134靠近第二定梁12设置且组成A2梁,A1梁和A2梁组成开口背向第四定梁14的“V”形梁。其中,第四定梁14包括沿着从第二岔口102、到第三定梁13、再到第三岔口103的方向依次设置的L41边梁段141、L42边梁段142、L43边梁段143、L44边梁段144,其中, L41边梁段141和L42边梁段142靠近第一定梁11设置且组成B1梁,L43边梁段143和 L44边梁段144靠近第二定梁12设置且组成B2梁,B1梁和B2梁组成开口背向第三定梁 13的“V”形梁。
如图3所示,第五定梁15位于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的靠近第一定梁11的一侧,且第五定梁15与第一定梁11的中部相对设置,第五定梁15包括依次设置的L51边梁段 151、L52边梁段152、L53边梁段153,L51边梁段151、L52边梁段152、L53边梁段153 构成三角形的三个边,其中,L51边梁段151面对第一定梁11的L12边梁段112设置,L52 边梁段152面对第三定梁13的L32边梁段132设置,L53边梁段153面对第四定梁14的 L42边梁段142设置。
如图3所示,第六定梁16位于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的靠近第二定梁12的一侧,且第六定梁16与第二定梁12的中部相对设置,第六定梁16包括依次设置的L61边梁段 161、L62边梁段162、L63边梁段163,L61边梁段161、L62边梁段162、L63边梁段163 构成三角形的三个边,其中,L61边梁段161面对第二定梁12的L22边梁段122设置,L62 边梁段162面对第三定梁13的L33边梁段133设置,L63边梁段163面对第四定梁14的 L43边梁段143设置。
如图3所示,第一通道01包括依次设置的R11段011、R12段012、R13段013,R11 段011位于L11边梁段111和L31边梁段131之间、R12段012位于L12边梁段112和L51 边梁段151之间、R13段013位于L13边梁段113和L41边梁段141之间。
如图3所示,第二通道02包括依次设置的R21段021、R22段022、R23段023、R24 段024、R25段025,R21段021位于L11边梁段111和L31边梁段131之间、R22段022 位于L52边梁段152和L32边梁段132之间、R24段024位于L43边梁段143和L63边梁段163之间、R25段025位于L44边梁段144和L23边梁段123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三通道03包括依次设置的R31段031、R32段032、R33段033、R34 段034、R35段035,R31段031位于L21边梁段121和L34边梁段134之间、R32段032 位于L33边梁段133和L62边梁段162之间、R34段034位于L42边梁段142和L53边梁段153之间、R35段035位于L41边梁段141和L13边梁段113之间。
如图3所示,第四通道04包括依次设置的R41段041、R42段042、R43段043,R41 段041位于L34边梁段134和L21边梁段121之间、R42段042位于L61边梁段161和L22 边梁段122之间、R43段043位于L44边梁段144和L23边梁段123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动梁21在R11段011和R21段021的并集区域平移,以使R11段011和R21段021中的一个通行、另一个阻断;第二动梁22在R13段013和R35 段035的并集区域平移,以使R13段013和R35段035中的一个通行、另一个阻断;第三动梁23在R25段025和R43段043的并集区域平移,以使R25段025和R43段043中的一个通行、另一个阻断;第四动梁24在R31段031和R41段041的并集区域平移,以使 R31段031和R41段041中的一个通行、另一个阻断。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五动梁25位于第三定梁13的靠近第四定梁14的一侧且在L52边梁段152和L62边梁段162之间平移,以使R22段022与R23段023连通、R32段032 与R33段033阻断,或者使R22段022与R23段023阻断、R32段032与R33段033连通。第六动梁26位于第四定梁14的靠近第三定梁13的一侧且在L53边梁段153和L63边梁段163之间平移,以使R24段024与R23段023连通、R34段034与R33段033阻断,或者使R24段024与R23段023阻断、R34段034与R33段03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为两侧通道,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 为交叉通道,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均为沿平滑线延伸的通道,其中,沿着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为相互平行的直线通道,第二通道02为“曲线-曲线”通道,第三通道03为“曲线-曲线”通道。具体地,R11 段011为直线通道段、R12段012为直线通道段、R13段013为直线通道段;R21段021 为曲线通道段、R22段022为直线与曲线的过渡通道段、R23段023为直线通道段、R24 段024为直线与曲线的过渡通道段、R25段025为曲线通道段;R31段031为曲线通道段、 R32段032为直线与曲线的过渡通道段、R33段033为直线通道段、R34段034为直线与曲线的过渡通道段、R35段035为曲线通道段;R41段041为直线通道段、R42段042为直线通道段、R43段043为直线通道段。
如图5所示,当第一动梁21和第二动梁22均通过驱动装置平移到远离第一定梁11的一侧、第三动梁23和第四动梁24均通过驱动装置平移到远离第二定梁12的一侧时,可实现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的双线通车,此时,内导向式道岔100呈现第一通车状态和第四通车状态。此时,第一边梁可以作为第一通道01的宽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第三定梁13(的L31边梁段131)、第一动梁21、第五定梁15 (的L51边梁段151)、第二动梁22、第四定梁14(的L41边梁段141)衔接为第一通道 01的宽度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从而车辆的导向轮可以在第一通道01的宽度两侧边梁中间通过,车辆的走行轮可以分别支撑在第一通道01 的宽度两侧边梁上走行。此时,第二边梁可以作为第四通道04的宽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第三定梁13(的L34边梁段134)、第四动梁24、第六定梁16(的L61边梁段161)、第三动梁23、第四定梁14(的L44边梁段144)衔接为第四通道04的宽度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从而车辆的导向轮可以在第四通道04的宽度两侧边梁中间通过,车辆的走行轮可以分别支撑在第四通道04的宽度两侧边梁上走行。
如图6所示,当第一动梁21和第二动梁22均通过驱动装置平移到靠近第一定梁11的一侧、第三动梁23和第四动梁24均通过驱动装置平移到靠近第二定梁12的一侧时,且第五动梁25和第六动梁26均平移到各自右侧时(即第五动梁25朝向第六定梁16平移、第六动梁26朝向第五定梁15平移),可实现第二通道02的右开单渡线通路,此时,内导向式道岔100呈现第二通车状态。此时,第一定梁11(的L11边梁段111)、第一动梁21、第五定梁15(的L52边梁段152)、第六动梁26、第四定梁14(的L43边梁段143、L44边梁段144)衔接为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第三定梁13(的L31边梁段131、L32边梁段132)、第五动梁25、第六定梁16(的 L63边梁段163)、第三动梁23、第二定梁12(的L23边梁段123)衔接为第二通道02的宽度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从而车辆的导向轮可以在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两侧边梁中间通过,车辆的走行轮可以分别支撑在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两侧边梁上走行。
如图7所示,当第一动梁21和第二动梁22均通过驱动装置平移到靠近第一定梁11的一侧、第三动梁23和第四动梁24均通过驱动装置平移到靠近第二定梁12的一侧时,且第五动梁25和第六动梁26均平移到各自左侧时(即第五动梁25朝向第五定梁15平移、第六动梁26朝向第六定梁16平移),可实现第三通道03的右开单渡线通路,此时,内导向式道岔100呈现第三通车状态。此时,第二定梁12(的L21边梁段121)、第四动梁24、第六定梁16(的L62边梁段162)、第六动梁26、第四定梁14(的L42边梁段142、L41 边梁段141)衔接为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第三定梁13(的L34边梁段134、L33边梁段133)、第五动梁25、第五定梁15 (的L53边梁段153)、第二动梁22、第一定梁11(的L13边梁段113)衔接为第三通道 03的宽度一侧边梁(且该边梁的梁宽可以大于车辆走行轮的宽度),从而车辆的导向轮可以在第三通道03的宽度两侧边梁中间通过,车辆的走行轮可以分别支撑在第三通道03的宽度两侧边梁上走行。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只移动活动梁2即可切换通线,体积小,经济合理。
实施例二
如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二与上述本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四个通道的形状有所差异。
如图8-图10所示,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为两侧通道,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为交叉通道,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均为沿平滑线延伸的通道,其中,沿着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均为直线通道,第一通道01为“曲线-曲线”通道,第四通道04为“曲线-曲线”通道。R11段011为曲线通道段、R12段01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13段013为曲线通道段;R21段021为直线通道段、R22段022为直线通道段、R23段023为直线通道段、R24段024为直线通道段、R25段025为直线通道段;R31段031为直线通道段、R32段032为直线通道段、 R33段033为直线通道段、R34段034为直线通道段、R35段035为直线通道段;R41段 041为曲线通道段、R42段04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43段043为曲线通道段。
实施例三
如图11-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三与上述本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四个通道的形状有所差异。
如图11-图13所示,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为两侧通道,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为交叉通道,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均为沿平滑线延伸的通道,其中,沿着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第一通道01为“曲线-直线”通道,第二通道 02为“直线-曲线”通道,第三通道03为“直线-曲线”通道,第四通道04为“曲线-直线”通道。具体地,R11段011为曲线通道段、R12段01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13 段013为直线通道段;R21段021为直线通道段、R22段022为直线通道段、R23段023 为直线通道段、R24段024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25段025为曲线通道段;R31 段031为直线通道段、R32段032为直线通道段、R33段033为直线通道段、R34段034 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35段035为曲线通道段;R41段041为曲线通道段、R42 段04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43段043为直线通道段。
实施例四
如图14-图16所示,本实施例四与上述本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四个通道的形状有所差异。
如图14-图16所示,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为两侧通道,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为交叉通道,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均为沿平滑线延伸的通道,其中,沿着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第一通道01为“曲线-曲线”通道,第二通道 02为直线通道,第三通道03为“曲线-直线”通道,第四通道04为“直线-曲线”通道。具体地,R11段011为曲线通道段、R12段01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13段013 为曲线通道段;R21段021为直线通道段、R22段022为直线通道段、R23段023为直线通道段、R24段024为直线通道段、R25段025为直线通道段;R31段031为曲线通道段、 R32段03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33段033为直线通道段、R34段034为直线通道段、R35段035为直线通道段;R41段041为直线通道段、R42段04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43段043为曲线通道段。
实施例五
如图17-图19所示,本实施例五与上述本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四个通道的形状有所差异。
如图17-图19所示,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为两侧通道,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为交叉通道,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均为沿平滑线延伸的通道,其中,沿着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第一通道01为“曲线-曲线”通道,第二通道02为“直线-曲线”通道,第三通道03为“曲线-直线”通道,第四通道04为直线通道。具体地,R11段011为曲线通道段、R12段01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13段013 为曲线通道段;R21段021为直线通道段、R22段022为直线通道段、R23段023为直线通道段、R24段024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25段025为曲线通道段;R31段031 为曲线通道段、R32段03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33段033为直线通道段、R34 段034为直线通道段、R35段035为直线通道段;R41段041为直线通道段、R42段042 为直线通道段、R43段043为直线通道段。
实施例六
如图20-图22所示,本实施例六与上述本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四个通道的形状有所差异。
如图20-图22所示,第一通道01和第四通道04为两侧通道,第二通道02和第三通道03为交叉通道,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均为沿平滑线延伸的通道,其中,沿着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第一通道01为“直线-曲线”通道,第二通道 02为“曲线-曲线”通道,第三通道03为“曲线-直线”通道,第四通道04为直线通道。具体地,R11段011为直线通道段、R12段01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13段013 为曲线通道段;R21段021为曲线通道段、R22段02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23 段023为直线通道段、R24段024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25段025为曲线通道段; R31段031为曲线通道段、R32段032为曲线与直线的过渡通道段、R33段033为直线通道段、R34段034为直线通道段、R35段035为直线通道段;R41段041为直线通道段、 R42段042为直线通道段、R43段043为直线通道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一种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梁(1),所述固定梁(1)限定出:
四个岔口,所述四个岔口分别为第一岔口(101)、第二岔口(102)、第三岔口(103)、第四岔口(104),所述四个岔口的连线为四边形,所述第一岔口(101)和所述第三岔口(103)呈对角设置,
四个通道,所述四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01)、第二通道(02)、第三通道(03)、第四通道(04),所述第一通道(01)连接所述第一岔口(101)和所述第二岔口(102),所述第二通道(02)连接所述第一岔口(101)和所述第三岔口(103),所述第三通道(03)连接所述第四岔口(104)和所述第二岔口(102),所述第四通道(04)连接所述第四岔口(104)和所述第三岔口(103),车辆的导向轮适于在各通道的宽度两侧边梁中间通过,车辆的走行轮适于支撑在各通道的宽度两侧边梁上走行,
活动梁(2),所述活动梁(2)包括:
第一动梁(21),所述第一动梁(21)设在所述第一岔口(101)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01)和所述第二通道(02)的并集区域平移,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01)和所述第二通道(02)中的一个通行;在所述第一动梁(21)切换至所述第一通道(01)通行时,所述第一动梁(21)的F12表面(212)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动梁(21)的F11表面(211)与所述第一通道(01)的宽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一动梁(21)用作所述第一通道(01)的宽度一侧边梁的局部;在所述第一动梁(21)切换至所述第二通道(02)通行时,所述第一动梁(21)的F11表面(211)与所述第一通道(01)的宽度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动梁(21)的F12表面(212)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一动梁(21)用作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另一侧边梁的局部;
第二动梁(22),所述第二动梁(22)设在所述第二岔口(102)处且在所述第一通道(01)和所述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平移,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01)和所述第三通道(03)中的一个通行;在所述第二动梁(22)切换至所述第一通道(01)通行时,所述第二动梁(22)的F22表面(222)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动梁(22)的F21表面(221)与所述第一通道(01)的宽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二动梁(22)用作所述第一通道(01)的宽度一侧边梁的局部;在所述第二动梁(22)切换至所述第三通道(03)通行时,所述第二动梁(22)的F21表面(221)与所述第一通道(01)的宽度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动梁(22)的F22表面(222)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二动梁(22)用作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边梁的局部;
第三动梁(23),所述第三动梁(23)设在所述第三岔口(103)处且在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四通道(04)的并集区域平移,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四通道(04)中的一个通行;在所述第三动梁(23)切换至所述第二通道(02)通行时,所述第三动梁(23)的F31表面(231)与所述第四通道(04)的宽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三动梁(23)的F32表面(232)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三动梁(23)用作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边梁的局部;在所述第三动梁(23)切换至所述第四通道(04)通行时,所述第三动梁(23)的F32表面(232)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三动梁(23)的F31表面(231)与所述第四通道(04)的宽度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三动梁(23)用作所述第四通道(04)的宽度另一侧边梁的局部;
第四动梁(24),所述第四动梁(24)设在所述第四岔口(104)处且在所述第三通道(03)和所述第四通道(04)的并集区域平移,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三通道(03)和所述第四通道(04)中的一个通行;在所述第四动梁(24)切换至所述第三通道(03)通行时,所述第四动梁(24)的F41表面(241)与所述第四通道(04)的宽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四动梁(24)的F42表面(242)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四动梁(24)用作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边梁的局部;在所述第四动梁(24)切换至所述第四通道(04)通行时,所述第四动梁(24)的F42表面(242)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四动梁(24)的F41表面(241)与所述第四通道(04)的宽度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四动梁(24)用作所述第四通道(04)的宽度另一侧边梁的局部;
第五动梁(25),所述第五动梁(25)设在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三通道(03)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一岔口(101)和所述第四岔口(104)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平移,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三通道(03)中的一个通行;在所述第五动梁(25)切换至所述第二通道(02)通行时,所述第五动梁(25)的F52表面(252)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五动梁(25)的F51表面(251)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五动梁(25)用作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边梁的局部;在所述第五动梁(25)切换至所述第三通道(03)通行时,所述第五动梁(25)的F51表面(251)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五动梁(25)的F52表面(252)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五动梁(25)用作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边梁的局部;
第六动梁(26),所述第六动梁(26)设在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三通道(03)的交汇处的靠近所述第二岔口(102)和所述第三岔口(103)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三通道(03)的并集区域平移,以用于切换所述第二通道(02)和所述第三通道(03)中的一个通行;在所述第六动梁(26)切换至所述第二通道(02)通行时,所述第六动梁(26)的F61表面(261)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六动梁(26)的F62表面(262)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六动梁(26)用作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一侧边梁的局部;在所述第六动梁(26)切换至所述第三通道(03)通行时,所述第六动梁(26)的F62表面(262)与所述第二通道(02)的宽度另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第六动梁(26)的F61表面(261)与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表面衔接,以使所述第六动梁(26)用作所述第三通道(03)的宽度另一侧边梁的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1)包括:
第一定梁(11)和第二定梁(12),所述第一定梁(11)由所述第一岔口(101)延伸至所述第二岔口(102),所述第二定梁(12)由所述第四岔口(104)延伸至所述第三岔口(103);
第三定梁(13)和第四定梁(14),所述第三定梁(13)和所述第四定梁(14)均位于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二定梁(12)之间,且所述第三定梁(13)相对于所述第四定梁(14)靠近所述第一岔口(101)和所述第四岔口(104)设置;
第五定梁(15)和第六定梁(16),所述第五定梁(15)位于所述第三定梁(13)和所述第四定梁(14)的靠近所述第一定梁(11)的一侧,所述第六定梁(16)位于所述第三定梁(13)和所述第四定梁(14)的靠近所述第二定梁(12)的一侧;其中,
所述第一通道(01)包括依次设置的R11段(011)、R12段(012)、R13段(013),所述R11段(011)位于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三定梁(13)之间,所述R12段(012)位于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五定梁(15)之间,所述R13段(013)位于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四定梁(14)之间;
所述第二通道(02)包括依次设置的R21段(021)、R22段(022)、R23段(023)、R24段(024)、R25段(025),所述R21段(021)位于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三定梁(13)之间,所述R22段(022)位于所述第三定梁(13)和所述第五定梁(15)之间,所述R24段(024)位于所述第四定梁(14)和所述第六定梁(16)之间,所述R25段(025)位于所述第四定梁(14)和所述第二定梁(12)之间;
所述第三通道(03)包括依次设置的R31段(031)、R32段(032)、R33段(033)、R34段(034)、R35段(035),所述R31段(031)位于所述第三定梁(13)和所述第二定梁(12)之间,所述R32段(032)位于所述第三定梁(13)和所述第六定梁(16)之间,所述R34段(034)位于所述第五定梁(15)和所述第四定梁(14)之间,所述R35段(035)位于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四定梁(14)之间;
所述第四通道(04)包括依次设置的R41段(041)、R42段(042)、R43段(043),所述R41段(041)位于所述第三定梁(13)和所述第二定梁(12)之间,所述R42段(042)位于所述第六定梁(16)和所述第二定梁(12)之间,所述R43段(043)位于所述第四定梁(14)和所述第二定梁(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R12段(012)的至少中部沿直线延伸,所述R42段(042)的至少中部沿直线延伸,且所述R12段(012)的中部延伸线与所述R42段(042)的中部延伸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R23段(023)沿直线延伸,所述R22段(022)的至少与所述R23段(023)相接的部分的延伸线与所述R23段(023)的延伸线重合,所述R24段(024)的至少与所述R23段(023)相接的部分的延伸线与所述R23段(023)的延伸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R33段(033)沿直线延伸,所述R32段(032)的至少与所述R33段(033)相接的部分的延伸线与所述R33段(033)的延伸线重合,所述R34段(034)的至少与所述R33段(033)相接的部分的延伸线与所述R33段(033)的延伸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梁(21)位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靠近所述第一岔口(101)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三定梁(13)之间往复平移,所述第一动梁(21)为一个部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一定梁(11)的F11表面(211)和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F12表面(212),其中,在所述第一动梁(21)运动至所述F11表面(211)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一动梁(21)与所述第一定梁(11)构成所述R11段(011)的两个侧梁,在所述第一动梁(21)运动至所述F12表面(212)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一动梁(21)与所述第三定梁(13)构成所述R21段(021)的两个侧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动梁(21)运动至所述F11表面(211)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12表面(212)与所述第三定梁(13)接触,在所述第一动梁(21)运动至所述F12表面(212)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11表面(211)与所述第一定梁(11)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梁(21)还包括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F13表面(213),所述F13表面(213)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动梁(21)的平移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一动梁(21)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所述F13表面(213)的平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梁(22)位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靠近所述第二岔口(102)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一定梁(11)和所述第四定梁(14)之间往复平移,所述第二动梁(22)为一个部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一定梁(11)的F21表面(221)和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F22表面(222),其中,在所述第二动梁(22)运动至所述F21表面(221)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二动梁(22)与所述第一定梁(11)构成所述R13段(013)的两个侧梁,在所述第二动梁(22)运动至所述F22表面(222)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二动梁(22)与所述第四定梁(14)构成所述R35段(035)的两个侧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动梁(22)运动至所述F21表面(221)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一定梁(11)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22表面(222)与所述第四定梁(14)接触,在所述第二动梁(22)运动至所述F22表面(222)与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21表面(221)与所述第一定梁(11)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梁(22)还包括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F23表面(223),所述F23表面(223)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动梁(22)的平移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二动梁(22)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所述F23表面(223)的平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梁(23)位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靠近所述第三岔口(103)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定梁(12)和所述第四定梁(14)之间往复平移,所述第三动梁(23)为一个部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二定梁(12)的F31表面(231)和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F32表面(232),其中,在所述第三动梁(23)运动至所述F31表面(231)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三动梁(23)与所述第二定梁(12)构成所述R43段(043)的两个侧梁,在所述第三动梁(23)运动至所述F32表面(232)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三动梁(23)与所述第四定梁(14)构成所述R25段(025)的两个侧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动梁(23)运动至所述F31表面(231)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32表面(232)与所述第四定梁(14)接触,在所述第三动梁(23)运动至所述F32表面(232)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31表面(231)与所述第二定梁(12)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梁(23)还包括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F33表面(233),所述F33表面(233)沿平行于所述第三动梁(23)的平移方向延伸,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三动梁(23)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所述F33表面(233)的平面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动梁(24)位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靠近所述第四岔口(104)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二定梁(12)和所述第三定梁(13)之间往复平移,所述第四动梁(24)为一个部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二定梁(12)的F41表面(241)和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F42表面(242),其中,在所述第四动梁(24)运动至所述F41表面(241)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四动梁(24)与所述第二定梁(12)构成所述R41段(041)的两个侧梁,在所述第四动梁(24)运动至所述F42表面(242)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第四动梁(24)与所述第三定梁(13)构成所述R31段(031)的两个侧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动梁(24)运动至所述F41表面(241)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二定梁(12)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42表面(242)与所述第三定梁(13)接触,在所述第四动梁(24)运动至所述F42表面(242)与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衔接时,所述F41表面(241)与所述第二定梁(12)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动梁(24)还包括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F43表面(243),所述F43表面(243)沿平行于所述第四动梁(24)的平移方向延伸,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四动梁(24)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所述F43表面(243)的平面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动梁(25)位于所述第三定梁(13)的靠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五定梁(15)和所述第六定梁(16)之间往复平移,所述第五动梁(25)为一个部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F51表面(251)和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F52表面(252),
所述第六动梁(26)位于所述第四定梁(14)与所述第五动梁(25)之间,且在所述第五定梁(15)和所述第六定梁(16)之间往复平移,所述第六动梁(26)为一个部件且包括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F61表面(261)和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F62表面(262),
在所述第五动梁(25)运动至所述F51表面(251)衔接在所述第三定梁(13)的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且所述第六动梁(26)运动至所述F62表面(262)衔接在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四定梁(14)的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之间时,所述第五动梁(25)与所述第六动梁(26)构成所述R23段(023)的两个侧梁,
在所述第五动梁(25)运动至所述F52表面(252)衔接在所述第三定梁(13)的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且所述第六动梁(26)运动至所述F61表面(261)衔接在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四定梁(14)的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之间时,所述第五动梁(25)与所述第六动梁(26)构成所述R33段(033)的两个侧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五动梁(25)运动至所述F51表面(251)衔接在所述第三定梁(13)的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时,所述F52表面(252)与所述第六定梁(16)接触,在所述第五动梁(25)运动至所述F52表面(252)衔接在所述第三定梁(13)的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一侧表面之间时,所述F51表面(251)与所述第五定梁(15)接触;
在所述第六动梁(26)运动至所述F62表面(262)衔接在所述第五定梁(15)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四定梁(14)的面向所述第六定梁(16)的一侧表面之间时,所述F61表面(261)与所述第五定梁(15)接触,在所述第六动梁(26)运动至所述F61表面(261)衔接在所述第六定梁(16)的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四定梁(14)的面向所述第五定梁(15)的一侧表面之间时,所述F62表面(262)与所述第六定梁(16)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动梁(25)还包括面向所述第三定梁(13)的F53表面(253),所述F53表面(253)沿平行于所述第五动梁(25)的平移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定梁(13)的面向所述第五动梁(25)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所述F53表面(253)的平面结构;
所述第六动梁(26)还包括面向所述第四定梁(14)的F63表面(263),所述F63表面(263)沿平行于所述第六动梁(26)的平移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定梁(14)的面向所述第六动梁(26)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行于所述F63表面(263)的平面结构,且所述F63表面(263)与所述F53表面(253)平行。
21.根据权利要求2-2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梁(11)、所述第二定梁(12)、所述第三定梁(13)、所述第四定梁(14)、所述第五定梁(15)、所述第六定梁(16)中的每个均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宽边梁组成。
22.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导向式道岔(100)。
CN201910244206.1A 2019-03-28 2019-03-28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111749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206.1A CN111749055B (zh) 2019-03-28 2019-03-28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US17/598,645 US20220162807A1 (en) 2019-03-28 2020-03-27 Inner guide type rail switch and rail transit system having same
BR112021019439A BR112021019439A2 (pt) 2019-03-28 2020-03-27 Comutador de trilho do tipo de guia interno e sistema de trânsito ferroviário que possui o mesmo
PCT/CN2020/081789 WO2020192771A1 (zh) 2019-03-28 2020-03-27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206.1A CN111749055B (zh) 2019-03-28 2019-03-28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9055A CN111749055A (zh) 2020-10-09
CN111749055B true CN111749055B (zh) 2022-02-08

Family

ID=72608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4206.1A Active CN111749055B (zh) 2019-03-28 2019-03-28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62807A1 (zh)
CN (1) CN111749055B (zh)
BR (1) BR112021019439A2 (zh)
WO (1) WO202019277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025B2 (zh) * 1976-02-20 1982-04-02
US4774891A (en) * 1985-07-19 1988-10-04 Coester Oskar H W System for pneumatic propulsion of vehicles
WO2015129524A1 (ja) * 2014-02-27 2015-09-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交差軌道、及び転換装置
CN107815934A (zh) * 2017-10-31 2018-03-20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道岔系统
CN207809420U (zh) * 2017-12-29 2018-09-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内导向式道岔、渡线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8183450U (zh) * 2017-12-29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2784B2 (ja) * 2005-01-21 2011-03-3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軌道分岐部の敷設方法
CN201330355Y (zh) * 2008-11-25 2009-10-21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窄轨菱形道岔装置
CN201614526U (zh) * 2009-10-20 2010-10-27 赵丽平 狭窄空间交叉渡线形式窄轨道岔
CN204982560U (zh) * 2015-05-27 2016-01-20 浙江贝尔通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的新型钝角组合辙叉
CN207567578U (zh) * 2017-10-24 2018-07-03 深圳市永安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运输用交叉渡线道岔
CN208530595U (zh) * 2018-06-26 2019-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8842526A (zh) * 2018-09-05 2018-11-20 芜湖中铁科吉富轨道有限公司 一种槽型轨复式交分道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025B2 (zh) * 1976-02-20 1982-04-02
US4774891A (en) * 1985-07-19 1988-10-04 Coester Oskar H W System for pneumatic propulsion of vehicles
WO2015129524A1 (ja) * 2014-02-27 2015-09-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交差軌道、及び転換装置
CN107815934A (zh) * 2017-10-31 2018-03-20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道岔系统
CN207809420U (zh) * 2017-12-29 2018-09-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内导向式道岔、渡线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8183450U (zh) * 2017-12-29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1019439A2 (pt) 2021-11-30
US20220162807A1 (en) 2022-05-26
WO2020192771A1 (zh) 2020-10-01
CN111749055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7217B (zh) 轨道交通道岔系统
JP4028582B2 (ja) 走行路を把持し軌道案内される車両用の転換連結装置
JP5713725B2 (ja) 分岐装置及び軌道系交通システム
MX2010011141A (es) Dispositivo de clasificacion.
CN103590292A (zh) 十字路口畅通立交桥
CN111749055B (zh)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7476145B (zh) 一种悬挂空铁单侧车轮悬空道岔系统
JP2006522712A5 (zh)
CN107858879A (zh) 一种平移型小线间距单渡线单轨道岔
CN104875747B (zh) 轨道交通线
CN211256508U (zh) 一种有轨电动小车主动转向装置
CN209162538U (zh) 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700024A (zh) 一种轨道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
US6393993B1 (en) Transit switching system for monorail vehicles
US20010017092A1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ground-effect vehicles, and a transport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CN209853087U (zh) 一种转向穿梭车双通道式轨道结构
CN107858880A (zh) 一种局部分步平移型单渡线单轨道岔
JP4264835B2 (ja) 有軌道台車システム
JP2974772B2 (ja) ワークを運搬するための装置
US3854409A (en) Guide system for vehicle carriages
CN210262544U (zh) 一种点对点无人驾驶交通运输系统用转向系统
US5060575A (en) Turn controller for suspended personal transport vehicle
CN219116425U (zh) 交叉轨道及运输系统
CN220009766U (zh) 一种轻轨用电磁式道岔系统
US20210323583A1 (en) Logistic mono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