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8062A -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8062A
CN111728062A CN202010386157.8A CN202010386157A CN111728062A CN 111728062 A CN111728062 A CN 111728062A CN 202010386157 A CN202010386157 A CN 202010386157A CN 111728062 A CN111728062 A CN 111728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arts
flower
drying
sc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61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诗才
朱展来
江玉琴
侯震
熊林春
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ao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ao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ao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ao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61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80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8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8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05Flavouring with flavours other than natural tea flavour or tea 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花香型原液配制:所述花香型原液中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茉莉香精6‑8份、玫瑰香精1‑3份、桂花香精1‑3份、灵芝多糖1‑3份、麦芽提取物3‑5份、罗汉果提取物1‑3份和枸杞提取物3‑5份;S2、茶叶处理:控制茶叶含水量在4‑5wt%之间;S3、窨制:将步骤S1中配制的花香型原液喷洒至茶叶表面,在28‑40℃下,窨制12‑24h;S4、干燥:将窨制好的茶叶使用低温微波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6‑8wt%。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花香型养生绿茶具有香气浓郁口感香醇的优点,且兼具等多种功效,适合长期饮用养生。

Description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其中,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目前,人们越来越追求养生保健的生活理念,对绿茶的口味及功效有新的需求,因此,开发新的口味及功效的茶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花茶主要利用茶叶和香花作原料窨制而成,其制备工艺繁琐复杂,且由于鲜花种植过程中常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使得制备的花茶中存在农药残留,大量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传统的窨制过程只关注到茶对芳香物质的吸收,窨制过程及手段比较单一,因此,亟需改善传统工艺及配方,开发具有新型口味及功效的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具有独特花香且保健功能的绿茶。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花香型原液配制:所述花香型原液中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茉莉香精6-8份、玫瑰香精1-3份、桂花香精1-3份、灵芝多糖1-3份、麦芽提取物3-5份、罗汉果提取物1-3份和枸杞提取物3-5份;
S2、茶叶处理:
a.摘取新鲜的茶叶,将茶叶在20-25℃放置6-8h,揉捻40-60min使叶片成条;
b.干燥:在100-110℃温度下进行干燥,控制茶叶含水量在4-5wt%之间;
S3、窨制:将步骤S1中配制的花香型原液喷洒至茶叶表面,每隔一段时间喷洒花香型原液一次,保持茶叶表面相对湿度在50-70%,控制窨制温度在28-40℃,窨制过程中使茶叶中含水量保持在12wt%之内,窨制时间为12-24h;
S4、干燥:将窨制好的茶叶使用低温微波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所述低温为30-40℃,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6-8wt%,即可。
本发明中,使用的香精均为天然提取的植物香精,可食用。茉莉香精、玫瑰香精、桂花香精的配合及比例主要是调节绿茶的香味及口感,使其与其他的原液添加剂相互配合,制备得到气味浓郁舒适,口感饱满易于接受的花香型养生绿茶。
麦芽提取物具有消食、和中、下气等功效。治食积不消,饱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灵芝多糖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供氧能力,降低机体静止状态下的无效耗氧量,消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细胞膜的封闭度,抗放射,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的能力,延长寿命等;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罗汉果甜苷,甜度是蔗糖甜度的300倍,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来辅助治疗糖尿病;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肤美容作用;枸杞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枸杞多糖,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等功效。因此,所述花香型原液具有养胃、提高免疫力和降血糖等功效,且能够使得绿茶香味浓郁清新、味道甘甜醇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花香型原液中还包含:β-环糊精0.5-1.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花香型原液为用水调制成浓度为15-25wt%溶液。
优选地,所述花香型原液为用水调制成浓度为18-22wt%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花香型原液的使用量为茶叶质量的20-30%。
优选地,所述花香型原液的使用量为茶叶质量的23-27%。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花香型原液中还包含:所述步骤S3中为每隔3-5h喷洒一次花香型原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保持每层茶叶3-5cm;每层筛网间隔20-30c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中,同时茶叶保持在密闭充满香气的室内12-24小时,并每隔2-3小时将茶叶翻动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使用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操作;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花香型养生绿茶具有香味浓郁清新、味道甘甜醇和等优点,茶叶品质较高。同时,茶叶由于吸收了灵芝多糖、麦芽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和枸杞提取物等天然提取物,因此具有有养胃、提高免疫力和降血糖等养生功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若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
实施例1: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花香型原液配制:称取以下以重量份计的原料:茉莉香精8份、玫瑰香精2份、桂花香精2份、灵芝多糖2份、麦芽提取物4份、罗汉果提取物2份和枸杞提取物4份,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溶解,使溶液的终浓度为25%;
S2、茶叶处理:
a.摘取新鲜的茶叶,将茶叶在25℃放置8h,揉捻60min使叶片成条;
b.干燥:在100℃温度下进行干燥,控制茶叶含水量为4.5wt%左右;将处理好的茶坯置于叠加的筛网上,每层筛网底部都带有加热装置;
S3、窨制:将步骤S1中配制的花香型原液用高压喷雾装置喷洒至茶叶表面,每4h喷洒花香型原液一次,每次喷洒茶叶重量20%的花香型原液,保持茶叶表面相对湿度在60%,控制窨制温度在32℃,窨制过程中通过筛网底部加热装置加热使茶叶中含水量保持在10wt%,窨制时间为20h;
S4、干燥:将窨制好的茶叶使用低温微波干燥的方法,在35℃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7wt%,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与本发明实施例1的差别仅在于花香型原液的配制组分为:茉莉香精8份、玫瑰香精2份、桂花香精2份、灵芝多糖2份、麦芽提取物4份、罗汉果提取物2份、枸杞提取物4份和β-环糊精1份。采用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制备得到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
对比例:
本对比例与本发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仅使用浓度为20%的茉莉花精油进行茶叶窨制,制备得到一种茉莉花型绿茶。
测试例:
对实施例1和2以及对比例中制备的绿茶进行品质测试,依据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标准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和分析产品的品质特征。得到的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茶叶品质测试结果
Figure RE-GDA0002619122720000041
表1中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均为花茶品质因子评价,依据的评价标准源于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根据评价结果,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花香型养生绿茶具有香味浓郁清新、味道甘甜醇和等优点,茶叶品质较高。同时,茶叶由于吸收了灵芝多糖、麦芽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和枸杞提取物等天然提取物,因此具有有养胃、提高免疫力和降血糖等养生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大规模生产操作,制备得到的花香型养生绿茶具有养胃、提高免疫力和降血糖等功效,且香味浓郁清新、味道甘甜醇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花香型原液配制:所述花香型原液中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茉莉香精6-8份、玫瑰香精1-3份、桂花香精1-3份、灵芝多糖1-3份、麦芽提取物3-5份、罗汉果提取物1-3份和枸杞提取物3-5份;
S2、茶叶处理:
a.摘取新鲜的茶叶,将茶叶在20-25℃放置6-8h,揉捻40-60min使叶片成条;
b.干燥:在100-110℃温度下进行干燥,控制茶叶含水量在4-5wt%之间;
S3、窨制:将步骤S1中配制的花香型原液喷洒至茶叶表面,每隔一段时间喷洒花香型原液一次,保持茶叶表面相对湿度在50-70%,控制窨制温度在28-40℃,窨制过程中使茶叶中含水量保持在12wt%之内,窨制时间为12-24h;
S4、干燥:将窨制好的茶叶使用低温微波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所述低温为30-40℃,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6-8wt%,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香型原液中还包含:β-环糊精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香型原液为用水调制成浓度为15-25wt%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香型原液为用水调制成浓度为18-22wt%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香型原液的使用量为茶叶质量的20-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香型原液的使用量为茶叶质量的23-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为每隔3-5h喷洒一次花香型原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保持每层茶叶3-5cm;每层筛网间隔20-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同时茶叶保持在密闭充满香气的室内12-24小时,并每隔2-3小时将茶叶翻动一次。
CN202010386157.8A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728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6157.8A CN111728062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6157.8A CN111728062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8062A true CN111728062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4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6157.8A Pending CN111728062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806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2006A (zh) * 2013-11-21 2014-03-26 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花香型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957298A (zh) * 2015-05-29 2015-10-07 陈文创 养生茉莉花茶
CN105248735A (zh) * 2015-12-03 2016-01-20 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花茶加工制作方法
CN105795027A (zh) * 2016-03-28 2016-07-27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养生六堡茶的制作方法
CN106173118A (zh) * 2016-08-16 2016-12-07 吴祥忠 一种降血糖茉莉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264A (zh) * 2017-01-09 2017-04-26 南宁市化工研究设计院 一种低温窨制花茶的方法
CN107811089A (zh) * 2017-12-13 2018-03-20 湖南潇湘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9123001A (zh) * 2018-09-17 2019-01-04 横县南方茶厂 一种茉莉香桑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9744333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正安县桴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薄荷茉莉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4193A (zh) * 2019-11-06 2019-12-24 横县振茂茶厂 一种桂花香型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2006A (zh) * 2013-11-21 2014-03-26 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花香型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957298A (zh) * 2015-05-29 2015-10-07 陈文创 养生茉莉花茶
CN105248735A (zh) * 2015-12-03 2016-01-20 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花茶加工制作方法
CN105795027A (zh) * 2016-03-28 2016-07-27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养生六堡茶的制作方法
CN106173118A (zh) * 2016-08-16 2016-12-07 吴祥忠 一种降血糖茉莉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264A (zh) * 2017-01-09 2017-04-26 南宁市化工研究设计院 一种低温窨制花茶的方法
CN109744333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正安县桴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薄荷茉莉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1089A (zh) * 2017-12-13 2018-03-20 湖南潇湘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9123001A (zh) * 2018-09-17 2019-01-04 横县南方茶厂 一种茉莉香桑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10604193A (zh) * 2019-11-06 2019-12-24 横县振茂茶厂 一种桂花香型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5994764B (zh) 一种铁皮石斛花红茶紧压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36538A (zh) 一种复合酶改善有机兰香绿茶口感的加工方法
CN107279413A (zh) 一种盐地碱蓬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7518097A (zh) 一种白茶的生产方法
KR20160150182A (ko) 발효 커피 원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360434B (zh) 枣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8244296A (zh) 一种全发酵蒲公英茯砖茶的制作方法
CN109329926B (zh) 一种救心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3174A (zh) 冷溶型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97610B1 (ko) 석이버섯 발효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석이버섯 발효주
CN105432849A (zh) 一种菱角健胃茉莉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0995A (zh) 一种复方杜仲叶茯砖茶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3129A (zh) 一种青钱柳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2758A (zh) 一种绿茶加工制备工艺
CN111728062A (zh) 一种花香型养生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8432911A (zh) 一种有机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192797A (zh) 一种茶叶花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6785A (zh) 一种固态杜仲叶茯砖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26287B1 (ko) 포도 껍질 즙과 분리한 효모를 이용한 발효커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970873A (zh) 一种杜鹃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8841525B (zh) 一种绿茶酒的配制方法
CN105533015A (zh) 一种韭菜籽壮阳茉莉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1993A (zh) 一种金桔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3878A (zh) 一种构树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