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0070B -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0070B
CN111710070B CN202010521070.7A CN202010521070A CN111710070B CN 111710070 B CN111710070 B CN 111710070B CN 202010521070 A CN202010521070 A CN 202010521070A CN 111710070 B CN111710070 B CN 111710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uffer
plate
fixed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10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0070A (zh
Inventor
陈亚芳
方力升
宋董琴
金波
陈杭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ate Intelligent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te Intelligent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te Intelligent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te Intelligent Network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10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0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0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0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0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0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10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两个智能门禁设备;所述智能门禁设备包括固定座、刷卡区、转动门、缓冲装置、拆卸装置、支撑装置、辅助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两个固定条、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条上的两个第一轨道、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上的两个第二轨道、分别设于两个第二轨道上的两个缓冲块、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块和所述两个第二轨道的两个第二弹性件、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缓冲块上的两个缓冲杆、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杆的连接块、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缓冲板。本发明增加了转动门的防撞结构,保证了转动门在受到外界的撞击时不会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影响到转动门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门禁控制系统的发展从机械锁具到电子门禁,从单独的门禁系统到报警一体化,从单个门禁控制到网络互联。
同时现在的很多小区也在小区的门口安装了门禁系统,方便了对于小区人员的进出管理,但是在小区门禁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前一个人刷卡通过门禁后,后方的人或自行车等为了快速通过门禁而导致的人或自行车等撞到转动门的情况,从而导致转动门容易在撞击的过程中受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转动门提供缓冲保护、避免转动门由于受到冲击而损坏的智能门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两个智能门禁设备;所述智能门禁设备包括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刷卡区、设于固定座上的转动门、设于转动门上的缓冲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座的拆卸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座的支撑装置、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辅助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两个固定条、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条上的两个第一轨道、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上的两个第二轨道、分别设于两个第二轨道上的两个缓冲块、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块和所述两个第二轨道的两个第二弹性件、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缓冲块上的两个缓冲杆、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杆的连接块、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缓冲板;所述两个智能门禁设备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进行移动,所述多个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多个缓冲组件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缓冲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轨道进行移动,所述缓冲杆可相对于所述缓冲块进行转动,所述缓冲杆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块进行转动,所述缓冲板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呈配合设置。
本发明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当后方的行人或自行车等撞到转动门上时,会通过第一弹性件对转动门进行一定的缓冲,同时第一弹性件会将冲击力传递到缓冲板上,随后通过两个缓冲杆将缓冲板上的冲击力分散至两处,并分别传递至两个缓冲块上,随后通过两个第二弹性件对两个缓冲块的推力将冲击力抵消掉,使得冲击力在传递至转动门上时已经被抵消或分散掉了一部分,避免了转动门由于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导致的转动门的转动处出现破损的情况,增加了转动门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二轨道的设置,当缓冲块受到缓冲杆传递过来的冲击力时,缓冲块可以沿着第二轨道进行移动,避免了两个缓冲块的移动角度不同而导致的缓冲杆和缓冲块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歪斜或破损的情况,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成本;通过多个缓冲组件的设置,使得行人或自行车等撞击到转动门的各个位置都可以使缓冲组件产生缓冲作用。
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条上的两个闭合组件;所述闭合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条上的转动盖板、设于所述固定条一侧的两个挡块、设于所述挡块一侧的第一卡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转动盖板的第一连接线;所述两个闭合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条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条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盖板上,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两个挡块呈配合设置;通过转动盖板的设置,当固定板需要安装时,将固定板的两侧对准两个第一轨道向下移动,使得固定板推开转动盖板移动至第一轨道内进行安装,同时在固定板安装后可以通过转动盖板对固定板进行限位,避免了固定板可以从第一轨道内随意取出的情况,当固定板以及缓冲组件需要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拉动第一卡条,使得第一卡条通过第一连接线带动转动盖板向下翻转,从而将第一轨道的上端打开,方便取出固定板,避免了转动盖板挡住第一轨道的一端并且无法移开而导致的固定板无法取出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固定板无法取出而导致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缓冲组件无法进行更换或维护的情况,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方便了后续对缓冲组件以及第一弹性件的更换或维护操作。
所述拆卸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凹槽、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凸块、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固定槽、设于固定槽一侧的引导槽、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槽的第一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内的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一侧的引导架、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连接架、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引导架的调节杆;所述引导架包括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以及第三引导段;所述凸块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凹槽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呈可转动设置,所述引导槽呈倾斜结构,所述固定槽和所述第一伸缩杆呈配合设置,所述调节杆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架进行移动,所述第一引导段高于所述第二引导段,所述第三引导段呈倾斜结构;通过第一伸缩杆的设置,当需要安装转动门时,将转动门的引导槽和凹槽分别对准第一伸缩杆和凸块,并将转动门向固定座处推动,使得凸块扣入凹槽内,同时第一伸缩杆沿着引导槽的倾斜位置向上收缩,随后第一伸缩杆插入到固定槽内,使得转动门可以沿着第一伸缩杆和凸块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一伸缩杆和凸块的设置,方便了转动门的安装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安装转动门时的操作步骤;通过引导架的设置,当需要拆卸转动门时,工作人员通过拨动调节杆,将调节杆从第二引导段处沿着第三引导段移动至第一引导段处,使得调节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向上升,进而使得调节杆通过连接架带动第一伸缩杆进行收缩,随后第一伸缩杆收缩完成后,转动门可以从第一伸缩杆和凸块处脱离并拆卸下来,方便了工作人员需要对转动门进行更换或维护时的操作,保证了转动门在拆卸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拆卸步骤过于复杂而导致的转动门难以拆卸的情况,避免了转动门难以拆卸而导致的在需要对转动门进行快速修复时进度过慢的情况,增加了设备维护时的效率。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三轨道、设于第三轨道上的移动块、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第四轨道、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支撑块、用于连接所述移动块和所述支撑块的驱动杆;所述移动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三轨道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块可相对于所述第四轨道进行移动,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块进行转动,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支撑块进行转动;通过驱动杆的设置,当人们在刷卡区刷完卡后,启动第三轨道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进而通过驱动杆拉动支撑块进行移动,使得转动门随着支撑块进行转动,并完成转动门向两侧打开方便人们通过的操作,同时当有行人或自行车撞击到转动门上时,可以通过驱动杆以及支撑块对转动门进行支撑作用,避免转动门和第一伸缩杆的连接处出现受力过大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第一伸缩杆出现破损而导致的转动门无法转动的情况;通过第一伸缩杆和驱动杆的设置,当转动门受到撞击时,可以通过第一伸缩杆和驱动杆对转动门进行两个位置的支撑固定,避免了第一伸缩杆或驱动杆中的单独一个部件受力过大的情况,增加了转动门的受力承受能力,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一侧的开口、设于所述开口上的两个移动槽、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的限位板、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第一转动辊、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第二转动辊、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上的第二卡条、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限位板的第二连接线;所述开口和所述支撑块呈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线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辊上,所述第二连接线绕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辊上;通过限位板的设置,当转动门在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将支撑块脱离第四轨道时,工作人员拉动第二卡条,并通过第二连接线带动限位板向上移动,使得开口处打开并将支撑块从开口处取出或放入,方便了转动门安装或拆卸时对支撑块的操作过程,同时通过限位板对开口的限位作用,使得支撑块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支撑块从开口处脱落的情况,避免了支撑块从开口处脱离而导致的移动块无法带动转动门进行中转动的情况,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设置,使得第二连接线在拉动限位板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对第二连接线进行导向作用,使得限位板向移动过程中保持向上的移动方向,避免了限位板的移动方向偏移而导致的限位板卡在移动槽内的情况,增加了限位板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限位槽的设置,当限位板被拉动至最高处后,可以将第二卡条扣入至第二限位槽内进行固定,使得工作人员在对支撑块进行安装或拆卸时,无需一直拉住第二卡条即可对限位条进行固定,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限位板的拉动操作。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两个第一辅助槽、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两个第二辅助槽、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辅助槽和所述两个第二辅助槽上的多个辅助杆、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辅助杆上的多个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槽和所述第二辅助槽呈对应设置,所述辅助轮可相对于所述辅助杆进行转动,所述支撑块和所述辅助轮呈配合设置;通过辅助轮的设置,当支撑块沿着第四轨道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辅助轮减少支撑块和第四轨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支撑块和第四轨道之间由于摩擦力过大而导致的支撑块和第四轨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磨损的情况,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多个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保护槽、设于所述保护槽上的第四弹性件、设于所述第四弹性件一侧的保护板、用于连接所述保护槽和所述保护板的第二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内的第五弹性件;所述多个保护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弹性件和所述保护槽的连接处呈铰接连接,所述保护板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呈配合设置;通过第四弹性件的设置,当转动门受到撞击时,支撑块的一侧会撞击在转动门或第四轨道的位置,此时辅助轮会带动第四弹性件向支撑块的内侧凹陷,并使得凹陷后的第四弹性件将辅助轮包裹住,避免了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的辅助轮出现损坏的情况;通过保护板的设置,当平时支撑块在使用的过程中,第四弹性件会被保护板支撑住,避免了平时支撑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辅助轮一直被第四弹性件包裹的情况,进而避免了辅助轮一直被第四弹性件包裹而导致的辅助轮难以转动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对转动门提供缓冲保护、避免转动门由于受到冲击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图2沿B-B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7沿A-A线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图7沿B-B线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图7沿C-C线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4所示,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两个智能门禁设备;所述智能门禁设备包括固定座1、设于固定座上的刷卡区11、设于固定座上的转动门2、设于转动门上的缓冲装置3、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座的拆卸装置4、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座的支撑装置5、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辅助装置6;所述刷卡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缓冲装置3包括两个固定条31、两个第一轨道32、固定板33、第一弹性件34、多个缓冲组件、两个闭合组件;两个固定条31设于所述转动门上,两个第一轨道32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条上,固定板33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第一弹性件34设于所述固定板上,多个缓冲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轨道35、两个缓冲块36、两个第二弹性件37、两个缓冲杆38、连接块39、缓冲板30;两个第二轨道35设于固定板上,两个缓冲块36分别设于两个第二轨道上,两个第二弹性件37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块和所述两个第二轨道,两个缓冲杆38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缓冲块上,连接块39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杆,缓冲板30设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两个智能门禁设备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进行移动,所述多个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多个缓冲组件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缓冲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轨道进行移动,所述缓冲杆可相对于所述缓冲块进行转动,所述缓冲杆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块进行转动,所述缓冲板可支撑住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橡胶制成,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两个闭合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条31上,所述闭合组件包括转动盖板301、两个挡块302、第一卡条303、第一连接线304;转动盖板301设于所述固定条上,两个挡块302设于所述固定条一侧,第一卡条303设于所述挡块一侧,第一连接线304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转动盖板;所述两个闭合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条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条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盖板上,所述两个挡块可对所述第一卡条进行限位;所述第一连接线为钢丝。
所述拆卸装置4包括凹槽41、凸块42、固定槽43、引导槽44、第一伸缩杆45、第三弹性件46、引导架47、连接架48、调节杆49;凹槽41设于所述转动门2上,凸块42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槽43设于所述转动门上,引导槽44设于固定槽一侧,第一伸缩杆45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槽,第三弹性件46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内,引导架47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一侧,连接架48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调节杆49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引导架;所述引导架包括第一引导段471、第二引导段472以及第三引导段473;所述凸块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凹槽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呈可转动设置,所述引导槽呈倾斜结构,所述第一伸缩杆可插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调节杆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架进行移动,所述第一引导段高于所述第二引导段,所述第三引导段呈倾斜结构;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第三轨道51、移动块52、第四轨道53、支撑块54、驱动杆55、限位组件;第三轨道51设于所述固定座1上,移动块52设于第三轨道上,第四轨道53设于所述转动门上,支撑块54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驱动杆55用于连接所述移动块和所述支撑块;所述移动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三轨道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块可相对于所述第四轨道进行移动,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块进行转动,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支撑块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轨道为电动轨道;限位组件设于所述第四轨道53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口56、两个移动槽57、限位板58、第一转动辊59、第二转动辊50、第一限位槽501、第二限位槽502、第二卡条503、第二连接线504;开口56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一侧,两个移动槽57设于所述开口上,限位板58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第一转动辊59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第二转动辊50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第一限位槽501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第二限位槽502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第二卡条503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上,第二连接线504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限位板;所述支撑块可从所述开口处取出或放入,所述限位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卡条可扣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卡条可扣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线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辊上,所述第二连接线绕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辊上;所述第二连接线为钢丝。
所述辅助装置6包括两个第一辅助槽61、两个第二辅助槽62、多个辅助杆63、多个辅助轮64、多个保护组件;两个第一辅助槽61设于所述转动门2上,两个第二辅助槽62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多个辅助杆63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辅助槽和所述两个第二辅助槽上,多个辅助轮64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辅助杆上;所述第一辅助槽和所述第二辅助槽呈对应设置,所述辅助轮可相对于所述辅助杆进行转动,所述支撑块可通过所述辅助轮进行移动;多个保护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块54上,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槽65、第四弹性件66、保护板67、第二伸缩杆68、第五弹性件69;保护槽65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第四弹性件66设于所述保护槽上,保护板67设于所述第四弹性件一侧,第二伸缩杆68用于连接所述保护槽和所述保护板,第五弹性件69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内;所述多个保护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弹性件和所述保护槽的连接处呈铰接连接,所述保护板可对所述第四弹性件进行支撑;所述第四弹性件为橡胶制成,所述第五弹性件为弹簧。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人们在刷卡区11刷完卡后,启动第三轨道51带动移动块52进行移动,进而通过驱动杆55拉动支撑块54进行移动,使得转动门2随着支撑块54进行转动,并完成转动门2向两侧打开方便人们通过的操作,同时当有行人或自行车撞击到转动门2上时,可以通过驱动杆55以及支撑块54对转动门2进行支撑作用;当出现后方的行人或自行车等撞到转动门2上时,会通过第一弹性件34对转动门2进行一定的缓冲,同时第一弹性件34会将冲击力传递到缓冲板30上,随后通过两个缓冲杆38将缓冲板30上的冲击力分散至两处,并分别传递至两个缓冲块36上,随后通过两个第二弹性件37对两个缓冲块36的推力将冲击力抵消掉,使得冲击力在传递至转动门2上时已经被抵消或分散掉了一部分,同时在转动门2受到撞击时,支撑块54的一侧会撞击在转动门2或第四轨道53的位置,此时辅助轮64会带动第四弹性件66向支撑块54的内侧凹陷,并使得凹陷后的第四弹性件66将辅助轮64包裹住;当固定板33以及缓冲组件需要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拉动第一卡条303,使得第一卡条303通过第一连接线304带动转动盖板301向下翻转,从而将第一轨道32的上端打开,方便取出固定板33,当固定板33需要安装时,将固定板33的两侧对准两个第一轨道32向下移动,使得固定板33推开转动盖板301移动至第一轨道32内进行安装,同时在固定板33安装后可以通过转动盖板301对固定板33进行限位;当需要拆卸转动门2时,工作人员通过拨动调节杆49,将调节杆49从第二引导段472处沿着第三引导段473移动至第一引导段471处,使得调节杆49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向上升,进而使得调节杆49通过连接架48带动第一伸缩杆45进行收缩,随后第一伸缩杆45收缩完成后,转动门2可以从第一伸缩杆45和凸块42处脱离并拆卸下来,当需要安装转动门2时,将转动门2的引导槽44和凹槽41分别对准第一伸缩杆45和凸块42,并将转动门2向固定座1处推动,使得凸块42扣入凹槽41内,同时第一伸缩杆45沿着引导槽44的倾斜位置向上收缩,随后第一伸缩杆45插入到固定槽43内,使得转动门2可以沿着第一伸缩杆45和凸块42进行转动;同时当转动门2在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将支撑块54脱离第四轨道53时,工作人员拉动第二卡条503,并通过第二连接线504带动限位板58向上移动,使得开口56处打开并将支撑块54从开口56处取出或放入,方便了转动门2安装或拆卸时对支撑块54的操作过程,同时通过限位板58对开口56的限位作用,使得支撑块54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支撑块54从开口56处脱落的情况。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两个智能门禁设备;所述智能门禁设备包括固定座(1)、设于固定座上的刷卡区(11)、设于固定座上的转动门(2)、设于转动门上的缓冲装置(3)、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座的拆卸装置(4)、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座的支撑装置(5)、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辅助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3)包括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两个固定条(31)、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条上的两个第一轨道(32)、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的固定板(33)、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弹性件(34)、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上的两个第二轨道(35)、分别设于两个第二轨道上的两个缓冲块(36)、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块和所述两个第二轨道的两个第二弹性件(37)、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缓冲块上的两个缓冲杆(38)、用于连接所述两个缓冲杆的连接块(39)、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缓冲板(30);所述两个智能门禁设备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进行移动,所述多个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多个缓冲组件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缓冲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轨道进行移动,所述缓冲杆可相对于所述缓冲块进行转动,所述缓冲杆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块进行转动,所述缓冲板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呈配合设置;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条(31)上的两个闭合组件;所述闭合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条上的转动盖板(301)、设于所述固定条一侧的两个挡块(302)、设于所述挡块一侧的第一卡条(30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转动盖板的第一连接线(304);所述两个闭合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条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条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盖板上,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两个挡块呈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4)包括设于所述转动门(2)上的凹槽(41)、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凸块(42)、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固定槽(43)、设于固定槽一侧的引导槽(44)、用于连接所述转动门和所述固定槽的第一伸缩杆(45)、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内的第三弹性件(46)、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一侧的引导架(47)、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连接架(48)、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引导架的调节杆(49);所述引导架包括第一引导段(471)、第二引导段(472)以及第三引导段(473);所述凸块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凹槽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呈可转动设置,所述引导槽呈倾斜结构,所述固定槽和所述第一伸缩杆呈配合设置,所述调节杆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架进行移动,所述第一引导段高于所述第二引导段,所述第三引导段呈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1)上的第三轨道(51)、设于第三轨道上的移动块(52)、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第四轨道(53)、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支撑块(54)、用于连接所述移动块和所述支撑块的驱动杆(55);所述移动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三轨道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块可相对于所述第四轨道进行移动,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移动块进行转动,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支撑块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轨道(53)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一侧的开口(56)、设于所述开口上的两个移动槽(57)、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的限位板(58)、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第一转动辊(59)、设于所述转动门上的第二转动辊(50)、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第一限位槽(501)、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第二限位槽(502)、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上的第二卡条(503)、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限位板的第二连接线(504);所述开口和所述支撑块呈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线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辊上,所述第二连接线绕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辊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转动门(2)上的两个第一辅助槽(61)、设于所述第四轨道上的两个第二辅助槽(62)、分别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辅助槽和所述两个第二辅助槽上的多个辅助杆(63)、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辅助杆上的多个辅助轮(64);所述第一辅助槽和所述第二辅助槽呈对应设置,所述辅助轮可相对于所述辅助杆进行转动,所述支撑块和所述辅助轮呈配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6)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块(54)上的多个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保护槽(65)、设于所述保护槽上的第四弹性件(66)、设于所述第四弹性件一侧的保护板(67)、用于连接所述保护槽和所述保护板的第二伸缩杆(68)、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内的第五弹性件(69);所述多个保护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弹性件和所述保护槽的连接处呈铰接连接,所述保护板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呈配合设置。
CN202010521070.7A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Active CN111710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1070.7A CN111710070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1070.7A CN111710070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0070A CN111710070A (zh) 2020-09-25
CN111710070B true CN111710070B (zh) 2021-05-11

Family

ID=7253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1070.7A Active CN111710070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00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4981A (ja) * 2010-03-10 2011-09-22 Meiko:Kk 引戸用制動装置
CN107575113A (zh) * 2017-10-11 2018-01-12 武汉泽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型静音自动缓冲滑轮装置
CN208044670U (zh) * 2018-02-05 2018-11-02 广州永威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考勤门禁系统
CN208654874U (zh) * 2018-06-28 2019-03-26 广州爱特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机
CN109741507A (zh) * 2019-03-01 2019-05-10 甘肃澳德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安全防范装置
CN209821911U (zh) * 2019-06-12 2019-12-20 苏州智芯控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逃票者尾随的闸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48891A (ko) * 2018-10-31 2020-05-08 르노삼성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의 도어 충돌 방지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4981A (ja) * 2010-03-10 2011-09-22 Meiko:Kk 引戸用制動装置
CN107575113A (zh) * 2017-10-11 2018-01-12 武汉泽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型静音自动缓冲滑轮装置
CN208044670U (zh) * 2018-02-05 2018-11-02 广州永威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考勤门禁系统
CN208654874U (zh) * 2018-06-28 2019-03-26 广州爱特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机
CN109741507A (zh) * 2019-03-01 2019-05-10 甘肃澳德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安全防范装置
CN209821911U (zh) * 2019-06-12 2019-12-20 苏州智芯控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逃票者尾随的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0070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71502U (zh) 停车场智能道闸系统
CN111710070B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111827164B (zh) 一种门禁道闸放行杆的缓冲结构
CN212742305U (zh) 一种数据采集用多功能道闸
CN116927120A (zh) 一种高速公路缓冲防撞护栏板及其使用方法
KR102586553B1 (ko) 개집표기의 플랩 도어 기구
KR200389410Y1 (ko) 지하철용 스크린도어 개폐장치
CN215593800U (zh)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道闸设备
CN209873631U (zh) 一种伸缩式栅栏道闸
CN220147322U (zh) 一种贯通道侧护板
CN219793777U (zh) 一种用于限高防护架的缓冲装置
CN219342949U (zh) 一种人行通道闸
CN220813561U (zh) 一种桥梁通行限制装置
CN218492370U (zh) 一种高速公路道闸一体机
CN217710319U (zh) 一种可多重防护缓冲的桥梁护栏
CN111270624A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的限高装置
CN114255558B (zh) 一种激光报警系统
CN217051210U (zh) 一种抗撞击的电梯层门装置
CN218991300U (zh) 一种汽车玻璃上升装置
CN210104636U (zh) 道路防护装置
CN213653312U (zh) 一种跨铁路桥梁的防护装置
CN215210712U (zh) 一种闸机的闸杆固定连接件
CN220205116U (zh) 一种火电厂电气设计用的检测装置
CN216249544U (zh) 一种可调式立体停车库出入口车牌识别装置
CN216864817U (zh) 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intelligent access control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Shangyu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NATE INTELLIGENT NETWORK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