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9138B - 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9138B
CN111699138B CN201880088665.9A CN201880088665A CN111699138B CN 111699138 B CN111699138 B CN 111699138B CN 201880088665 A CN201880088665 A CN 201880088665A CN 111699138 B CN111699138 B CN 111699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packaging bag
surface portion
opening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86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9138A (zh
Inventor
加藤宏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o Pap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o Pap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o Paper Corp filed Critical Daio Pap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99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9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9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9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4Cards, coupons, or other inserts or accessories
    • B65D75/56Handles or other suspension means
    • B65D75/566Hand holes or suspension aper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22Details
    • B65D77/30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filling or closing of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 B65D75/5827Tear-lines provided in a wall portion
    • B65D75/5833Tear-lines provided in a wall portion for tearing out a portion of the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2575/52Details
    • B65D25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 B65D2575/586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with means for reclo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装袋,具有收容多个被包装体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顶面部;底面部,与所述顶面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以及多个侧面部,配置在所述顶面部与所述底面部之间,在所述多个侧面部当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部设置有开封用的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第一缝隙,从所述顶面部附近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到所述底面部附近;以及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的所述顶面部侧的一端相连续,并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生活者的生活实际状态的变化,能够长期使用且收纳性、贮存性高的日用品愈发受到喜爱。在厨房纸巾等的卫生薄页纸中,使卷筒的卷绕长度增大等的长尺寸规格的商品已被开发出很多。例如,对于长尺寸规格的厨房纸巾来说,用完一只厨房纸巾需要一定程度的期间,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会在厨房中处理食材,因此要求能够以卫生的方式保管厨房纸巾的包装袋。此外,在将厨房纸巾的包装袋撕破时,很多情况下也无法整齐地撕破,因此还要求是容易开封的包装膜。
例如,在特开2003-10444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装体,该包装体对卷筒状厨房用纸进行包装。在该包装体中,在包装体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开封用的穿孔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1044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对于现有的包装袋而言,不清楚在何处设置有穿孔线、如何打开包装袋,因而有时候用户会从没有设置穿孔线的地方强行进行开封。因此,将包装袋开封需要较强的力,根据用户的不同会难以开封。此外,由于根据用户不同,开封的地方、开封后的状态不同,因此存在从开封后的包装袋难以取出产品的情况。进而,即使在沿着开封用的穿孔线进行了开封的情况下,也有包装袋的把手部或主体部遍及较广的范围被撕破的倾向,有时无法将剩余的产品直接干净地保管在开封后的包装袋内。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封性、取出性以及开封后的保管性优异的包装袋。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包装袋,其具有收容多个被包装体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顶面部;底面部,与所述顶面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以及多个侧面部,配置在所述顶面部与所述底面部之间,在所述多个侧面部当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部设置有开封用的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第一缝隙,从靠近所述顶面部的之处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到靠近所述底面部之处;以及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的所述顶面部侧的一端相连续,并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开封性、取出性以及开封后的保管性优异的包装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2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中收容有被包装体的状态(开封前)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使用状态(开封后)的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使用状态(取出一个被包装体后)的图。
图5是在图4中省略把手部并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察的图。
图6是示出在图5中保管有剩余的被包装体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保管有图6中取出一个被包装体后的剩余的被包装体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保管有图7中取出一个被包装体后的剩余的被包装体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15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使用状态(将侧面部的顶面部侧的一部分开封后)的图。
图16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使用状态(取出一个被包装体后)的图。
图17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使用状态(在将侧面部的底面部侧的一部分开封后取出三个被包装体后)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图19是示出现有的包装袋(比较例1)的图。
图20是示出现有的包装袋(比较例2)的图。
图21是示出现有的包装袋(比较例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易于理解,各图中的各构件的比例尺存在与实际不同的情况。此外,在以下所示的说明中,有时对于各图中共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包装袋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的一方称为上或上方,将另一方称为下或下方。此外,使用3轴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的三维正交坐标系,将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或横向方向)设为X方向,将包装袋的进深方向(与左右方向水平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并将包装袋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中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此外,图2是示出在图1中收容(或收纳)有被包装体的状态下提起把手部的状态(开封前)的图。在图1中,包装袋100具备:主体部10、把手部20、手指钩挂部30。包装袋100由树脂膜等使用制袋机来制作。包装袋100是本发明的包装袋的一例。此外,主体部10是构成本发明的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一例。
如图2所示,主体部10构成收容多个被包装体P的包装袋100的主体部。主体部10由将树脂膜形成为筒状的筒状膜构成,成为形成为将该筒状膜折叠成角撑板状而成的袋状的构造(参照图2)。
形成主体部10的筒状膜(树脂膜)的材质是任意的。对于这样的树脂膜,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PE)、P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PE的层叠体(PE/EVOH/PE)等的树脂膜。此外,树脂膜的厚度是任意的。例如,在作为树脂膜而使用PE、PE/EVOH/PE的情况下,树脂膜的厚度能够设为10~70μm,优选为15~60μm,更优选为20~50μm。
在主体部10中,作为被包装体P的一例而收容有多个(四个)卷筒状的厨房用纸(参照图2)。被包装体P(厨房用纸)的尺寸并无特别限定,但在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上下方向(Z方向)的高度(卷筒宽度)优选为约170mm~300mm,此外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卷筒直径)优选为约90mm~120mm。
此外,被包装体P(厨房用纸)是将带状的片材卷绕于纸管HC而成的(参照图5)。另外,被包装体P的形态并不限定于卷筒状,也可以是以层叠状等其他形态被收容。进而,收容于主体部10的被包装体P并不限定于厨房用纸,能够收容厕所用纸、薄页纸、婴儿用或看护用的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物品。
此外,收容于主体部10的物品的个数只要为多个就不特别限定,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主体部10内以单层堆叠的方式收容有四个排列的卷筒状的厨房用纸(被包装体P1~P4)。另外,收容在主体部10内的被包装体的排列并不限定于该排列,例如,也可以将五个以上的厨房用纸(被包装体P)以单层堆叠的方式收容于主体部10。
主体部10具有:顶面部11、底面部12、一对第一侧面部13以及一对第二侧面部14。顶面部11形成于主体部10的上侧。底面部12形成于主体部10的下侧,与顶面部11在Z方向(上下方向或包装袋100的高度方向)上对置。
一对第一侧面部13配置在顶面部11以及底面部12之间,具有在Y方向(包装袋100的进深方向)上对置的一个侧面部13a和另一个侧面部13b(参照图1、图2)。此外,一对第二侧面部14配置在顶面部11以及底面部12之间,具有在X方向(与包装袋100的宽度方向或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一个侧面部14a和另一个侧面部14b(参照图1、图2)。
另外,顶面部11是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主体部的顶面部的一例。此外,底面部12是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主体部的底面部的一例。进而,一对第一侧面部13以及一对第二侧面部14是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主体部的多个侧面部的一例。
如图1、图2所示,在主体部10的顶面部11设置有把手部20。把手部20构成用手或指(以下称为手指)抓住包装袋100的部分(或握住的部分)。把手部20与主体部10同样地,能够用树脂膜等形成。把手部20通过由热熔接(热封)形成的未图示的密封部,与主体部10一体地形成于顶面部11的连接部11a。
另外,用于形成密封部的热熔接(热封)例如能够通过用把手成型用的热板对上述的折叠成角撑板状的树脂膜进行压模的方法(压印方式)来进行。此外,在把手部20也可以设置使主体部10与包装袋100的外部连通的空气孔(未图示),使得安装了把手部20的主体部10在包装袋100的制造时或流通时不会破裂。
在把手部20,还设置有用于在握住把手部20时钩挂手指的手指钩挂部30。手指钩挂部30形成于把手部20的左右方向(X方向)的中央部。此外,手指钩挂部30由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空开给定间隔配置的椭圆状的两个缝隙形成。缝隙的形态是任意的,例如,能够由穿孔线形成,通过撕破该穿孔线而形成手指钩挂部。
另外,手指钩挂部3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椭圆状,能够设为直线状、曲线状、圆形、椭圆形、四边形等形状或与这些类似的形状。此外,手指钩挂部30由两个缝隙形成,但缝隙的个数并无限定。因此,也可以由一个或三个以上的缝隙来形成手指钩挂部30。
此外,手指钩挂部30能够被未图示的热封包围而配置于把手部20。热封能够与把手部20的形成同样地,通过热熔接来形成。手指钩挂部30能够在热封的内侧,与热封分离配置。
此外,在把手部20,也可以设置用于对把手部20的设置手指钩挂部30的部分进行加强的加强膜(未图示)。这样的加强膜的方式是任意的,但优选与把手部20的形成同样地,通过热熔接(热封)而粘贴于把手部20。此外,加强膜能够通过带状的树脂膜来形成。加强膜的材质可以与构成把手部20的树脂膜的材质相同,此外也可以不同。加强膜的厚度尺寸是任意的,例如,从防止把手部20拉伸或断裂的观点出发,优选设为20μm以上。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100中,如图1、图2所示,在一对第一侧面部13当中的从正面观察包装袋100一侧的一个侧面部13a(以下称为侧面部13a),设置有用于将包装袋100开封的切口部S(以下称为开封用的切口部S)。另外,设置有开封用的切口部S的侧面部13a为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主体部的多个侧面部当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部的一例。
另外,形成于侧面部13a的切口部S的形态是任意的,例如能够通过穿孔线等的切口来形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切口部S由穿孔线形成,通过撕破该穿孔线而形成切口。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由虚线示出了形成切口部S的穿孔线。
切口部S还具有:第一缝隙40、第二缝隙50以及第三缝隙60。第一缝隙40如图1、图2所示,在包装袋100中,从主体部10的顶面部11附近沿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到底面部12附近。即,第一缝隙40遍及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延伸而形成。
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缝隙40沿着多个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P4)当中相邻的至少两个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P2)的边界BP形成于侧面部13a。通过这样的结构,相对于与在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相邻的两个被包装体P1、P2相接的侧面部13a,第一缝隙40沿着被包装体P1、P2的边界BP形成(参照图2)。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为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从顶面部11的附近到底面部12的附近的长度。另外,关于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将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宽度W2设为100%的情况下的长度L1的比率(以下称为L1比率)的上限能够设为100%以下。此外,L1比率的下限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参照图2)。
此外,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能够根据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第二缝隙50与顶面部11之间的距离D1和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第三缝隙60与底面部12之间的距离D2来确定。
另外,关于第二缝隙50与顶面部11之间的距离D1,能够将以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宽度W2作为100%的情况下的距离D1的比率(以下称为D1比率)的下限设为0%以上。此外,D1比率的上限优选为小于20%,更优选为小于15%,进一步优选为小于10%(参照图2)。
此外,关于第三缝隙60与底面部12之间的距离D2,能够将以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宽度W2作为100%的情况下的距离D2的比率(以下称为D2比率)的下限设为0%以上。此外,D2比率的上限优选为小于20%,更优选为小于15%,进一步优选为小于10%(参照图2)。
此外,第二缝隙50如图1、图2所示,在包装袋100中,与第一缝隙40的顶面部11侧的一端40a相连续地,在与上下方向(Z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具体而言,第二缝隙50从第一缝隙40的顶面部11侧的一端40a起在与上下方向(Z方向)正交的横向方向(X方向)上与第一缝隙40相连续地延伸而形成。
此外,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与一个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相同或比该宽度W1短。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比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短(参照图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设为与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相同或比该宽度W1短,从而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OP的顶面部11侧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也成为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以下。
另外,关于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将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设为100%的情况下的长度L2的比率(以下称为L2比率)的上限能够设为100%以下,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此外,L2比率的下限能够大于0%,优选为大于20%,更优选为大于40%。
进而,第三缝隙60如图1、图2所示,在包装袋100中,与第一缝隙40的底面部12侧的另一端40b相连续并且与第二缝隙5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地,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具体而言,从第一缝隙40的底面部12侧的另一端40b起在与上下方向(Z方向)正交的横向方向(X方向)上与第一缝隙40相连续地延伸而形成。
此外,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也与一个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相同或比该宽度W1短。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比收容于包装袋100中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短(参照图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设为与收容于包装袋100中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相同或比该宽度W1短,从而后述的矩形状的开封口O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也成为收容于包装袋100中的被包装体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以下(参照图3~5)。
另外,关于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将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设为100%的情况下的长度L3的比率(以下称为L3比率)的上限能够设为100%以下,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此外,L3比率的下限能够设为0%以上。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侧面部13a的相对于第一缝隙40而与第二缝隙50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粘合部70。在此,所谓相对于第一缝隙40而与第二缝隙50相反的一侧,是指在以第一缝隙40为基准将侧面部13a划分为设置有第二缝隙50的区域和未设置第二缝隙50的区域时的、未设置第二缝隙50的区域。
设置粘合部70的位置只要是在侧面部13a的相对于第一缝隙40而与第二缝隙50相反的一侧,则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侧面部13a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中央部。此外,设置粘合部70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侧面部13a,也可以设为在将后述的断裂片FG覆盖于侧面部13a(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时,断裂片FG要粘贴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的位置。
此外,粘合部70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根据对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进行覆盖的范围而设置多个。进而,粘合部70的方式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将市售的粘合剂涂敷于侧面部13a,也可以将预先涂敷有粘合剂的密封件粘接于侧面部13a。另外,粘合部70是设置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主体部的粘合部的一例。
在此,使用图2~图8来说明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开封的情况。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具备第一缝隙40、第二缝隙50以及第三缝隙60的切口部S设置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参照图2)。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由于在包装袋100的主体部的侧面部13a的醒目位置处配置U字状的切口部S,因此容易找到将包装袋100开封的位置。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为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从顶面部11的附近到底面部12的附近的长度,因此在将包装袋100开封时,能够以较小的力将第一缝隙4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断裂。此外,当第一缝隙40断裂时,进一步地顶面部11侧的第二缝隙50和底面部12侧的第三缝隙60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与第一缝隙40连续地断裂。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形成矩形状的开封口OP和断裂片FG(参照图3)。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的开封性优异。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为从顶面部11的附近到底面部12的附近的长度。因此,第一缝隙40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长度成为与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的被包装体P的高度相同程度(参照图3)。此外,如上所述形成于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的矩形状的开封口OP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长度也成为与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的被包装体P的高度相同程度(参照图3)。因此,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而言,所收容的被包装体P容易取出,产品的取出性优异(参照图3、图4)。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为如上所述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从顶面部11的附近到底面部12的附近的长度,因此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比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长度短(参照图3)。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与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OP的上端以及下端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13c、13d来压住被包装体P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两端部(参照图3)。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能够防止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从开封口OP脱落。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若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形成矩形状的开封口OP,则同时形成断裂片FG(将切口部S断裂而形成(或翻卷)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的一部分)。该断裂片FG由将切口部S断裂而形成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的一部分形成。并且,断裂片FG的形状成为与开封口OP的形状对应的矩形状(参照图3)。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取出被包装体P的一部分(被包装体P1)后,如图6所示,能够将该矩形状的断裂片FG覆盖于侧面部13a(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由此,能够关闭(或堵住)开封口OP,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剩余的被包装体P2~P4不受尘埃(尘土、飞尘、灰尘等)影响而保护被包装体产品(参照图6)。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侧面部13a设置有粘合部70(参照图2~5)。因此,在如上所述从包装袋100取出被包装体P的一部分(被包装体P1)后,将包装袋100的断裂片FG覆盖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时,能够将包装袋100的断裂片FG粘贴于该粘合部70(参照图6)。由此,能够将开封后的包装袋100密闭,而且,能够将收容在包装袋100内的剩余的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2~P4)进行捆扎(参照图6)。
进而,如图6、图7所示,取出被包装体P的一部分(被包装体P2)后,如图7所示,能够将该矩形状的断裂片FG覆盖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由此,能够关闭(或堵住)开封口OP,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剩余的被包装体P3、P4不受尘埃影响而保护被包装体产品(参照图7)。此外,通过将包装袋100的断裂片FG粘贴于粘合部70,从而能够在将开封后的包装袋100密闭的同时,将收容于包装袋100内的剩余的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3、P4)进行捆扎(参照图7)。
同样地,如图7、图8所示,取出被包装体P的一部分(被包装体P3)后,如图8所示,能够将该矩形状的断裂片FG覆盖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由此,能够关闭(或堵住)开封口OP,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剩余的被包装体P4不受尘埃影响而保护被包装体产品。此外,通过将包装袋100的断裂片FG粘贴于粘合部70,从而能够将收容有剩下的被包装体P的最后一个(被包装体P4)的开封后的包装袋100进行密闭(参照图8)。像这样,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的开封后的保管性优异(参照图6~图8)。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与在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相邻的两个被包装体P1、P2相接的侧面部13a,第一缝隙40沿着被包装体P1、P2的边界BP形成。由此,在包装袋100的开封时手指H容易扣压在第一缝隙40上,因此第一缝隙40的断裂变得容易(参照图2、图4、图5)。此外,在第一缝隙40断裂时形成的断裂片FG的端部变得容易抓住,第二缝隙的断裂也变得容易(参照图3)。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的开封性更加优异。
另外,如第一实施方式这样,在多个被包装体P为卷筒状的厨房用纸的情况下,沿着相邻的两个被包装体P1、P2的边界BP,在被包装体P1、P2与侧面部13a之间形成空间SP(参照图2、图5)。在该情况下,通过沿着被包装体P1、P2的边界BP形成第一缝隙40,能够相对于被包装体P1、P2与侧面部13a之间的空间SP配置第一缝隙40(参照图2、图5)。
由此,在将多个卷筒状的厨房用纸作为被包装体P而收容于包装袋100的情况下,仅通过用手指按压与被包装体P1、P2的边界BP对置的侧面部13a,就能够简单将第一缝隙40断裂。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将包装袋100开封时,能够以较小的力将第一缝隙4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靠地断裂。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设为一个被包装体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以下,从而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OP的顶面部11侧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成为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以下。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开封口OP中确保取出被包装体P的区域的同时,通过与开封口OP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侧面部13a的一部分13e、13f来压住被包装体P。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进一步防止被包装体P从开封口OP脱落。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也短至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以下,从而所形成的矩形状的开封口O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成为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以下。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开封口OP中充分确保取出被包装体P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过与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矩形状的开封口OP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两端部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13c、13d和与横向方向(X方向)的两端部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13e、13f来压住被包装体P。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能够在提高被包装体P的取出性的同时,可靠地防止被包装体P从开封口OP脱落。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在与第一缝隙40的顶面部11侧的一端40a相连续的第二缝隙50在与上下方向(Z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结构中,能够将与第一缝隙40的顶面部11侧的一端40a连接的第二缝隙50的一端设为曲线或者使其倾斜。此外,在与第一缝隙40的底面部12侧的另一端40b相连续的第三缝隙60在与上下方向(Z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结构中,也能够将与第一缝隙40的底面部12侧的另一端40b连接的第三缝隙60的一端设为曲线或者使其倾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缝隙50具有:基部51、和第二缝隙50的一端相对于该基部51倾斜的斜坡部52。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包装袋100的开封时使第一缝隙40断裂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力容易向使第二缝隙50断裂的横向方向(X方向)传递。因此,即使相对于第一缝隙40在顶面部11侧形成了第二缝隙50,也能够以更小的力将包装袋100开封。此外,在切口部S从第一缝隙40直到第二缝隙50断裂时,能够防止切口部S在预料外的方向上断裂。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而且第三缝隙60具有:基部61、和第三缝隙60的一端相对于该基部61倾斜的斜坡部62。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包装袋100的开封时使第一缝隙40断裂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力也容易向使第三缝隙60断裂的横向方向(X方向)传递。因此,即使相对于第一缝隙40在底面部12侧形成有第三缝隙60,也能够以更小的力将包装袋100开封。此外,在切口部S从第一缝隙40直到第三缝隙60断裂时,能够防止切口部S在预料外的方向上断裂。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如图10所示,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比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短。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设置于底面部12侧的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设得比设置于顶面部11侧的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短,从而开封口O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从顶面部11侧朝向底面部12侧逐渐变短。由此,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OP的形状成为底面部12侧为上底且顶面部侧为下底的梯形状。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这样的梯形状的开封口OP,从而能够在充分确保开封口OP的取出被包装体P的区域的同时,通过与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梯形状的开封口O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两端部相邻的侧面部13a的一部分13e、13f来压住被包装体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两端部。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能够在维持被包装体P的取出性的同时可靠地防止被包装体P从开封口OP脱落。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如图11所示,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第三缝隙60与底面部12之间的距离D2比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第二缝隙50与顶面部11之间的距离D1长。像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将第三缝隙60与顶面部11的距离D2设得比第二缝隙50与顶面部11的距离D1长,从而在与开封口OP的底面部12侧的端部相邻的侧面部13a的一部分13d形成压住被包装体P的壁部WP。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被包装体P从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OP脱落。
另外,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将第三缝隙60与底面部12的距离D2设得比第二缝隙50与顶面部11的距离D1长的情况下,优选将D2比率的下限设为2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此外,D2比率的上限优选为小于50%,更优选为小于40%进一步优选为小于30%。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如图12所示,在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形成有弯曲部41。弯曲部41具有相对于第一缝隙40而朝与第二缝隙50相反的一侧(侧面部13a的未设置第二缝隙50的区域)突出(呈凸状弯曲)的形状。在该第五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成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还设置有弯曲部41的结构。另外,弯曲部41是设置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袋的主体部的第一缝隙的弯曲部的一例。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设置这样的弯曲部41,从而手指H容易扣压在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处,能够容易地使第一缝隙40断裂。此外,在第一缝隙40断裂后,与弯曲部41对应地在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形成断裂片。通过抓住与该弯曲部41对应的断裂片,还能够容易地使第二缝隙50以及/或者第三缝隙60断裂。因此,第五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进一步提高了优异的开封性。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如图13所示,形成于侧面部13a的切口部S还具有第四缝隙80。此外,第四缝隙80与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相连续并且与第二缝隙5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地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即,在设置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的开封用的切口部S处,还形成有与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相连续的第四缝隙80,该第四缝隙80与第二缝隙5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并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
此外,第四缝隙80的长度L4也与一个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相同或比该宽度W1短。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第四缝隙80的长度L4比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短(参照图13)。在第六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四缝隙80的长度L4设为与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相同或比该宽度W1短,从而所形成的矩形状的开封口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也成为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以下(参照图13、图14)。
另外,关于第四缝隙80的长度L4,将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W1设为100%的情况下的长度L4的比率(以下称为L4比率)的上限能够设为100%以下,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此外,L4比率的下限能够设为0%以上。
此外,第四缝隙80所连接的第一缝隙40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中央部40c,能够根据被包装体P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宽度W2的尺寸或所收纳的被包装体P的个数等适当变更。因此,例如,第二缝隙50与第四缝隙8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和第三缝隙60与第四缝隙80之间的距离不同。
在此,使用图14~图17对将第六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应用于收容厕所用纸作为被包装体P的包装袋的情况(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图15~图17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100中,作为被包装体P,卷筒状的厕所用纸以一层排列四个而堆叠为三层的状态合计收纳有12个(参照图14~图17)。此外,被包装体P(厕所用纸)的尺寸并无特别限定,但在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上下方向(Z方向)的高度(卷筒宽度)优选为约85mm~150mm,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卷筒直径)优选为约90mm~120mm。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通过首先使第一缝隙40的顶面部11侧的一部分和第二缝隙50以及第四缝隙80断裂,从而能够在顶面部11侧形成主体部10的高度的大致一半长度的开封口OP1(参照图15)。由此,即使在将多个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P4)以多层堆叠(三层堆叠)的方式收容的情况下,在取出了最上层的被包装体P11之后,也能够防止剩余的被包装体(P12~P14等)从开封口脱落。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通过进一步使剩余的第一缝隙40的底面部12侧的一部分和第三缝隙60断裂,从而能够在底面部12侧进一步形成主体部10的高度的大致一半长度的开封口OP2。由此,在取出比最上层的被包装体P1(被包装体P11)靠下层的被包装体P1(被包装体P12、P13)的情况下,通过使剩余的第一缝隙40的底面部12侧的一部分和第三缝隙60断裂,从而能够可靠地取出下层的被包装体P1(被包装体P12、P13)。
此外,在通过使第一缝隙40的顶面部11侧的一部分和第二缝隙50以及第四缝隙80断裂,从而在侧面部13a形成开封口OP1的同时,形成断裂片FG1(参照图15、图16)。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通过将断裂片FG1如上述那样覆盖于侧面部13a(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从而关闭(或堵住)开封口OP1。由此,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剩余的被包装体P1(P12~P13)、P2(P21~P23)、P3(P31~P33)、P4(P41~P43)不受尘埃影响而保护被包装体产品。
此外,在通过进一步使第一缝隙40的底面部12侧的一部分和第三缝隙60断裂,从而在侧面部13a形成开封口OP2的同时,形成断裂片FG2(参照图17)。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通过将断裂片FG2也如上述那样覆盖于侧面部13a(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从而能够关闭(或堵住)开封口OP2。由此,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剩余的被包装体P2(P21~P23)、P3(P31~P33)、P4(P41~P43)不受尘埃影响而保护被包装体产品。
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未设置粘合部70,但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100中,也可以设置粘合部70。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粘合部70的位置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设为在将断裂片FG1、FG2如上述那样覆盖于侧面部13a(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时,断裂片FG1、FG2粘贴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的位置。此外,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粘合部70的个数也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与断裂片FG1、FG2对应地设置两个粘合部70。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袋的图。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中,如图18所示,设置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的开封用的切口部S仅由上述的第一缝隙40和第二缝隙50构成。即,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与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等相比,并未设置第三缝隙60。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的醒目位置处配置L字状的切口部S,因此第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也容易找到进行开封的位置。
此外,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将包装袋100开封时,在使第一缝隙4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断裂后,进一步使顶面部11侧的第二缝隙50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与第一缝隙40连续地断裂。由此,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能够形成三角形状的开封口OP(参照图18)。因此,第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的开封性也优异。
此外,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关于如上所述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形成的三角形状的开封口OP,开封口O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从底面部12侧朝向顶面部11侧逐渐变宽(参照图18)。因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收容于包装袋100的被包装体P从开封口OP取出也容易。因此,第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的产品的取出性也优异。
此外,在第七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上所述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形成三角形状的开封口OP,从而包装袋100的断裂片FG也成为与开封口OP的形状对应的三角形状(参照图18)。因此,在取出了被包装体P的一部分(被包装体P1)之后,通过将该三角形状的断裂片FG覆盖于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包装袋100的主体部10的外周),能够关闭(或堵住)开封口OP。由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产品不受尘埃影响。因此,第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的开封后的保管性也优异。
进而,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关于如上述那样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形成的三角形状的开封口OP,开封口OP的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从顶面部11侧朝向底面部12侧逐渐变窄(参照图18)。由此,与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OP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侧面部13a的一部分13e、13f的压住被包装体P(被包装体P1)的面积从顶面部11侧朝向底面部12侧逐渐变宽。因此,第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也能够防止在包装袋100的开封后被包装体P从开封口OP脱落。
实施例
以下,关于本发明,进一步使用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实施例、比较例的评价通过以下的试验来进行。
[包装袋(试验体)]
关于实施例1~5以及比较例1~3,准备了收容有四个卷筒状的厨房用纸(大王制纸株式会社制的“Elleair厨房纸巾50切”)作为被包装体P的包装袋100。关于该厨房用纸的尺寸,在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上下方向(Z方向)的高度(卷筒宽度)约为228mm,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卷筒直径)约为110mm。此外,关于实施例6,准备了收容有12个卷筒状的厕所用纸(大王制纸株式会社制的“Elleair卫生纸60m单层(147g/卷)”)作为被包装体P的包装袋100。关于该厕所用纸的尺寸,在收容于包装袋100的状态下上下方向(Z方向)的高度(卷筒宽度)约为114mm,横向方向(X方向)的宽度(卷筒直径)约为106mm。此外,包装袋100是通过制袋机将使厚度25μm的聚乙烯(PE)制的膜成为筒状而得到的结构体折叠成角撑板状而制作出的。
[耐久性(钟摆试验)]
评价了在如下情况下的耐久性:即,用户自由地将手指H钩挂于包装袋100的手指钩挂部30以拿住把手部20,在180°的范围内如钟摆那样进行了十次往复移动(进行了钟摆试验)。钟摆试验对于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进行五次,并按以下的基准进行了评价。
○:五次中一次也没确认到破损(良好)
×:五次中确认到一次以上的破损(不良)
[开封性]
评价了对包装袋100进行开封时的打开容易性(开封性)。开封性通过对于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由五人的用户进行了试验并将试验的结果点数化,根据其平均值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了评价。在平均值为3.0点以上的情况下评价为良好。
5点:非常容易打开
4点:容易打开
3点:哪个都不是
2点:难以打开
1点:非常难以打开
[取出性]
对在将包装袋100开封后取出一卷包装袋100内的被包装体P时的取出容易性(取出性)进行了评价。取出性通过对于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由五人的用户进行了试验并将试验的结果点数化,根据其平均值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了评价。在平均值为3.5点以上的情况下评价为良好。
5点:非常容易取出
4点:容易取出
3点:哪个都不是
2点:难以取出
1点:非常难以取出
[保管性]
在取出一卷开封的包装袋100内的被包装体P后,通过是否能够以包装袋100的断裂片FG(或FG1、FG2)覆盖(或包裹)在包装袋100内剩余的被包装体P,对开封后的保管容易性(保管性)进行了评价。试验对于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进行五次,并按以下的基准进行了评价。
○:五次中五次均能够包住(良好)
×:五次中未能包住一次以上(不良)
[实施例1]
准备了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在该包装袋100中,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形成有从顶面部11附近沿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到底面部12附近的第一缝隙40。此外,在侧面部13a的顶面部11侧,与第一缝隙40的一端40a相连续地形成有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缝隙50。此外,在侧面部13a的底面部12侧,与第一缝隙40的另一端40b相连续且与第二缝隙5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地,形成有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第三缝隙60。此外,将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设为约228mm(L1比率:约100%),将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设为约66mm(L2比率:60%),将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设为约66mm(L3比率:约60%),将第二缝隙50与顶面部11之间的距离D1设为约0mm(D1比率:约0%),并将第三缝隙60与底面部12之间的距离D2设为约0mm(D2比率:约0%)。进而,在侧面部13a的相对于第一缝隙40而与第二缝隙50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粘合部70。关于该包装袋100,对耐久性、开封性、取出性、保管性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准备了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在该包装袋100中,将第一缝隙40的长度L1设为约160mm(L1比率:约70%),第二缝隙50具有基部51、以及第二缝隙50的一端相对于该基部51倾斜的斜坡部52,此外,第三缝隙60具有基部61、以及第三缝隙60的一端相对于该基部61倾斜的斜坡部6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准备了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在该包装袋100中,将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设得比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短,将第二缝隙50的长度L2设为约66mm(L2比率:60%),并将第三缝隙60的长度L3设为约33mm(L3比率:约3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准备了图11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在该包装袋100中,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将第三缝隙60与底面部12之间的距离D2设得比第二缝隙50与顶面部11之间的距离D1长,将距离D1设为约0mm(D1比率:约0%),并将距离D2设为约23mm(D2比率:约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准备了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00。在该包装袋100中,在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形成有相对于第一缝隙40而朝与第二缝隙50相反的一侧(侧面部13a的未设置第二缝隙50的区域)突出的弯曲部4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
准备了图14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包装袋100。在该包装袋100中,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与第一缝隙40的中央部40c相连续且与第二缝隙5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地形成在横向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第四缝隙80,并将第四缝隙80的长度L4设为约66mm(L4比率:约6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取代第一缝隙40、第二缝隙50以及第三缝隙60,如图19所示,在侧面部13a的上下方向(Z方向)形成有直线状的开封用缝隙9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2]
取代第一缝隙40、第二缝隙50以及第三缝隙60,如图20所示,作为开封用缝隙90,在顶面部11具有缝隙91,在侧面部13a具有缝隙92、93,并在第二侧面部14的一个侧面部14a具有缝隙9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3]
取代第一缝隙40、第二缝隙50以及第三缝隙60,如图21所示,作为开封用缝隙90,在侧面部13a的顶面部11附近具有缝隙91、92、9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装袋100并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2619146410000251
根据表1,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3a设置有第一缝隙40、第二缝隙50以及第三缝隙60的包装袋100均满足耐久性良好,开封性为3.0以上,取出性为3.5以上,保管性良好(实施例1~6)。
与此相对,未设置第一缝隙40、第二缝隙50以及第三缝隙60的包装袋100虽然开封性为3.0以上,但其中任意一者均是耐久性不良,取出性小于3.5,保管性不良(比较例1~3)。
从这些结果可知,设置于主体部的多个侧面部当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部的切口部具有从顶面部附近沿上下方向延伸到底面部附近的第一缝隙、和与第一缝隙的顶面部侧的一端相连续并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缝隙,从而能够得到开封性、取出性、保管性优异的包装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以下,附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具有收容多个被包装体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顶面部;底面部,与所述顶面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以及多个侧面部,配置在所述顶面部与所述底面部之间,在所述多个侧面部当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部设置有开封用的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第一缝隙,从靠近所述顶面部之处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到靠近所述底面部之处;以及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的所述顶面部侧的一端相连续,并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在第一方式中,设置于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的开封用的切口部由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构成,该第一缝隙遍及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延伸,该第二缝隙从第一缝隙的顶面部侧的一端在横向方向上连续地延伸。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第一方式中,在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的醒目位置处配置有L字状或钩豁口状(以下称为L字状)的切口部,因此容易找到将包装袋进行开封的位置。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在将包装袋进行开封时,以较小的力将第一缝隙在上下方向上断裂,进而将顶面部侧的第二缝隙在横向方向上与第一缝隙连续地断裂。由此,在主体部的侧面部能够形成三角形状的开封口。因此,根据第一方式,能够提供开封性优异的包装袋。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由于第一缝隙的长度为在上下方向上从顶面部的附近到底面部的附近的长度,因此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所断裂的第一缝隙的长度)成为与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的高度相同程度。此外,关于如上所述在主体部的侧面部形成的三角形状的开封口,开封口的横向方向的宽度从底面部侧朝向顶面部侧逐渐变宽。因此,在第一方式中,收容于包装袋中的被包装体从开封口取出容易。因此,根据第一方式,能够提供产品的取出性优异的包装袋。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通过如上所述在主体部的侧面部形成三角形状的开封口,从而包装袋的断裂片(切口部断裂而形成(或翻卷)的主体部的侧面部的一部分)也成为与开封口的形状对应的三角形状。因此,在取出了被包装体的一部分后,通过将该三角形状的断裂片覆盖于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包装袋的外周),能够关闭(或堵住)开封口。由此,在包装袋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产品不受尘埃(尘土、飞尘、灰尘等)影响。因此,根据第一方式,能够提供开封后的保管性优异的包装袋。
进而,在第一方式中,关于如上所述在主体部的侧面部形成的三角形状的开封口,开封口的横向方向的宽度从顶面部侧朝向底面部侧逐渐变窄。由此,与在包装袋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的压住被包装体的面积从顶面部侧朝向底面部侧逐渐变宽。因此,根据第一方式,能够在包装袋的开封后防止被包装体从开封口脱落。
此外,在如第一方式那样,与第一缝隙的顶面部侧的一端相连续的第二缝隙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结构中,也可以将与第一缝隙的顶面部侧的一端连接的第二缝隙的一端设为曲线或者使其倾斜。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在第一方式中,在包装袋的开封时使第一缝隙断裂的上下方向的力容易传递到使第二缝隙断裂的横向方向。因此,即使第二缝隙相对于第一缝隙形成在顶面部侧,也能够以更小的力将包装袋开封。此外,在切口部从第一缝隙直到第二缝隙断裂时,能够防止切口部在预料外的方向上断裂。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所述第一缝隙沿着所述多个被包装体当中的相邻的至少两个被包装体的边界形成。在第二方式中,在与在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相邻的两个被包装体相接的侧面部中,能够沿着该两个被包装体的边界形成第一缝隙。因此,在包装袋的开封时手指容易扣压在第一缝隙上,第一缝隙的断裂变得容易。此外,在第一缝隙断裂时形成的断裂片的端部变得容易抓住,第二缝隙的断裂也变得容易。因此,根据第二方式,能够提供开封性更加优异的包装袋。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与一个所述被包装体的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该宽度短。在第三方式中,通过将第二缝隙的长度设得与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的横向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该宽度短,从而在包装袋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的顶面部侧的横向方向的宽度成为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的横向方向的宽度以下。由此,能够在确保开封口的取出被包装体的区域的同时,通过与开封口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来压住被包装体。因此,根据第三方式,能够进一步防止在包装袋的开封后被包装体从开封口脱落。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所述切口部还具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三缝隙,该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的所述底面部侧的另一端相连续,并且与所述第二缝隙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对置。在第四方式中,设置于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的开封用的切口部如上所述包含第一缝隙以及第二缝隙,还包含从第一缝隙的底面部侧的另一端在横向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第三缝隙。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第四方式中,由于在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的醒目位置处配置有U字状或コ字状(以下称为U字状)的切口部,因此更容易找到将包装袋开封的位置。
此外,在第四方式中,在包装袋的开封时,如上所述将第一缝隙断裂,进而将顶面部侧的第二缝隙和底面部侧的第三缝隙在横向方向上与第一缝隙连续地断裂。由此,能够在主体部的侧面部形成矩形状的开封口。因此,根据第四方式,能够提供开封性优异的包装袋。
此外,在第四方式中,由于第一缝隙的长度为在上下方向上从顶面部的附近到底面部的附近的长度,因而如上所述在主体部的侧面部形成的矩形状的开封口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也成为与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的高度相同程度。因此,收容于包装袋中的被包装体的取出容易。因此,根据第四方式,能够提供产品的取出性优异的包装袋。
此外,在第四方式中,通过如上所述在主体部的侧面部形成矩形状的开封口,从而包装袋的断裂片也成为与开封口的形状对应的矩形状。因此,在取出了被包装体的一部分后,通过将该矩形状的断裂片覆盖于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包装袋的外周),能够关闭(或堵住)开封口。由此,在包装袋的开封后也能够保护产品不受尘埃影响。因此,根据第四方式,能够提供开封后的保管性优异的包装袋。
进而,在第四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缝隙的长度为在上下方向上从顶面部的附近到底面部的附近的长度,因而第一缝隙的长度比在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短。由此,通过与在包装袋的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的上端以及下端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能够压住被包装体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因此,根据第四方式,能够防止在包装袋的开封后被包装体从开封口脱落。
此外,在如第四方式那样,与第一缝隙的底面部侧的一端相连续的第三缝隙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结构中,也可以将与第一缝隙的顶面部侧的一端连接的第三缝隙的一端设为曲线或者使其倾斜。
通过将第三缝隙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在第四方式中,在包装袋的开封时将第一缝隙断裂的上下方向的力变得容易传递到将第三缝隙断裂的横向方向。因此,即使在相对于第一缝隙还在底面部侧形成第三缝隙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更小的力将包装袋开封。此外,在切口部从第一缝隙直到第三缝隙断裂时,能够防止切口部在预料外的方向上断裂。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与一个所述被包装体的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该宽度短。在第五方式中,通过将第二缝隙以及第三缝隙的任意一者的长度均设为与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的横向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该宽度短,从而所形成的矩形状的开封口的横向方向的宽度成为收容于包装袋的状态下的被包装体的横向方向的宽度以下。由此,能够在充分确保开封口的取出被包装体的区域的同时,通过与在包装袋的开封后形成的矩形状的开封口的上端以及下端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和与横向方向的两端部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来压住被包装体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因此,根据第五方式,能够在防止被包装体从开封口的脱落的同时提高被包装体的取出性。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比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短。在第六方式中,通过将设置于底面部侧的第三缝隙的长度设得比设置于顶面部侧的第二缝隙的长度短,从而开封口的横向方向的宽度从顶面部侧朝向底面部侧逐渐变短。由此,能够在主体部的侧面部形成底面部侧为上底且顶面部侧为下底的梯形状的开封口。这样的梯形状的开封口能够在充分确保开封口的取出被包装体的区域的同时,通过与在包装袋的开封后形成的梯形状的开封口的横向方向的两端部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来压住被包装体的横向方向的两端部。因此,根据第六方式,能够在防止被包装体从开封口的脱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被包装体的取出性。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底面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顶面部之间的距离长。在第七方式中,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将第三缝隙与顶面部之间的距离设得比第二缝隙与顶面部之间的距离长,从而能够在与开封口的底面部侧的端部相邻的侧面部的一部分形成压住被包装体的壁部。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被包装体从在将包装袋开封时形成的开封口脱落。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在所述第一缝隙的中央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缝隙而朝与所述第二缝隙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弯曲部。在第八方式中,通过在第一缝隙的中央部设置这样的弯曲部,从而手指变得容易扣压于第一缝隙的中央部,能够容易地将第一缝隙断裂。此外,通过在第一缝隙断裂后与该弯曲部对应地在第一缝隙的中央部形成断裂片,并抓住与该弯曲部对应的断裂片的一部分,从而第二缝隙以及/或者第三缝隙也能够容易地断裂。因此,根据第八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包装袋的开封性。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所述切口部还具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第四缝隙,该第四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的中央部相连续,并且与所述第二缝隙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对置。在第九方式中,在设置于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的开封用的切口部处,进而与第一缝隙的中央部相连续的第四缝隙与第二缝隙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并在横向方向上延伸。
在第九方式中,进而,通过将第一缝隙的顶面部侧的一部分和第二缝隙以及第四缝隙断裂,从而能够在顶面部侧形成主体部的高度的一半长度的开封口。由此,在被包装体如卷筒卫生纸等那样以多层堆叠(例如三层堆叠)收容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取出了最上层的被包装体后防止剩余的被包装体从开封口脱落。
进而,在第九方式中,通过将剩余的第一缝隙的底面部侧的一部分和第三缝隙断裂,从而能够在底面部侧进一步形成主体部的高度的大致一半长度的开封口。由此,在取出比最上层的被包装体靠下层的被包装体的情况下,通过将剩余的第一缝隙的底面部侧的一部分和第三缝隙断裂,能够可靠地取出该下层的被包装体。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是一种包装袋,其中,在所述侧面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缝隙而与所述第二缝隙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粘合部。在第十方式中,通过在包装袋的主体部的侧面部设置这样的粘合部,从而在从包装袋取出被包装体的一部分后,将包装袋的断裂片覆盖于包装袋的主体部的外周时,能够将包装袋的断裂片粘贴于该粘合部。由此,能够将开封后的包装袋密闭,并且,能够将收容于包装袋内的剩余的被包装体进行捆扎。因此,根据第十方式,能够提高包装袋的开封后的保管性。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8年3月2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8-61348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全部内容援引于此。
标号说明
100 包装袋
P 被包装体
10 主体部
11 顶面部
11a 连接部
12 底面部
13 第一侧面部
13a 一个侧面部
13b 另一个侧面部
13c 一部分
13d 一部分
13e 一部分
13f 一部分
14 第二侧面部
20 把手部
30 手指钩挂部
S 切口部
40 第一缝隙
40a 一端
40b 另一端
40c 中央部
41 弯曲部
50 第二缝隙
51 基部
52 斜坡部
60 第三缝隙
61 基部
62 斜坡部
70 粘合部
80 第四缝隙
FG 断裂片
FG1 断裂片
FG2 断裂片
OP 开封口
OP1 开封口
OP2 开封口
H 手指。

Claims (7)

1.一种包装袋,具有收容多个被包装体的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具有顶面部、与所述顶面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底面部、以及配置在所述顶面部与所述底面部之间的多个侧面部,
在所述多个侧面部当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部,设置有开封用的切口部,
所述切口部具有:
第一缝隙,从靠近所述顶面部之处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到靠近所述底面部之处;
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的所述顶面部侧的一端相连续,并在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三缝隙,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缝隙的所述底面部侧的另一端相连续,并且与所述第二缝隙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对置,
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比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短,
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的形状成为所述底面部侧为上底且所述顶面部侧为下底的梯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第一缝隙是沿着所述多个被包装体当中的相邻的至少两个被包装体的边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与一个所述被包装体的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该宽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与一个所述被包装体的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该宽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底面部的距离比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顶面部的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在所述第一缝隙的中央部形成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缝隙而朝与所述第二缝隙相反的一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在所述侧面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缝隙而与所述第二缝隙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粘合部。
CN201880088665.9A 2018-03-28 2018-11-29 包装袋 Active CN111699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1348 2018-03-28
JP2018061348A JP6756762B2 (ja) 2018-03-28 2018-03-28 包装袋
PCT/JP2018/044044 WO2019187344A1 (ja) 2018-03-28 2018-11-29 包装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9138A CN111699138A (zh) 2020-09-22
CN111699138B true CN111699138B (zh) 2022-03-08

Family

ID=6806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665.9A Active CN111699138B (zh) 2018-03-28 2018-11-29 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485563B2 (zh)
EP (1) EP3778415A4 (zh)
JP (1) JP6756762B2 (zh)
KR (1) KR20200131821A (zh)
CN (1) CN111699138B (zh)
WO (1) WO20191873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6762B2 (ja) * 2018-03-28 2020-09-1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包装袋
KR102364875B1 (ko) 2021-03-09 2022-02-18 김호칠 재활용성이 향상된 손잡이가 구비된 포장백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24042164A (ja) * 2022-09-15 2024-03-2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包装袋、及び吸収性物品包装製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4449A (ja) * 2001-09-26 2003-04-09 Oji Paper Co Ltd キッチンペーパーの包装体
EP1405802A1 (en) * 2002-10-04 2004-04-07 SCA Hygiene Products GmbH A package of wrapping material for roll shaped products
FR2882344A1 (fr) * 2005-02-23 2006-08-25 Filpack Sa Emballage-presentoir pour la vente de produits, notamment de fruits et legumes
JP2011073754A (ja) * 2009-09-30 2011-04-14 Daio Paper Corp 包装袋
JP2012121592A (ja) * 2010-12-08 2012-06-28 Daio Paper Corp 包装袋
CN107000915A (zh) * 2014-11-21 2017-08-01 洲际大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善的内容物可取用性的可重新密封的包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0671A (en) * 1967-08-02 1969-08-12 Procter & Gamble Package for cylindrical articles or objects
US4558785A (en) * 1984-10-09 1985-12-17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Tear tape openable container
JP2515863Y2 (ja) 1990-01-26 1996-10-30 株式会社コトブキ ロール巻き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の販売用包装袋
JPH0665241U (ja) * 1992-09-06 1994-09-13 将実 桑原 切り裂き開封後再封できる包装用袋
US5685428A (en) * 1996-03-15 1997-11-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Unitary package
US6318625B1 (en) * 1998-02-11 2001-11-20 Sca Hygiene Products Gmbh Packaging wrapper
US6408600B1 (en) * 2000-05-25 2002-06-25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Wrapp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7717620B2 (en) 2004-06-11 2010-05-18 Sonoco Development, Inc. Flexible packaging structure with a built-in opening and reclose fea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20060124494A1 (en) * 2004-12-09 2006-06-1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hape retaining flexible package with easy access opening feature
CN101155731B (zh) * 2005-04-08 2011-02-23 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 包装用箱
GB0515335D0 (en) * 2005-07-26 2005-08-31 Innovia Films Ltd Easy open ream wrap
DE202007002960U1 (de) * 2007-02-28 2007-09-13 Sca Hygiene Products Gmbh Verpackung für Hygieneprodukte
EP2017190A1 (en) * 2007-07-20 2009-01-21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Pack for containing hygiene products
EP2017192A1 (en) * 2007-07-20 2009-01-21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Pack for containing hygiene products
US20090145792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Robert Drennan Lewis Reusable package for rolled paper products
JP5198090B2 (ja) 2008-02-29 2013-05-15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衛生用シートロール包装体
US8220700B2 (en) * 2009-11-10 2012-07-1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Easy-opening paper towel product
JP5919716B2 (ja) * 2011-10-07 2016-05-1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ールの包装体
EP2985238B1 (en) * 2013-03-19 2017-11-08 Japan Tobacco, Inc. Package
JP6226461B2 (ja) * 2013-09-30 2017-11-0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キッチンペーパーロール包装体
US9771185B2 (en) * 2014-06-18 2017-09-26 Georgia-Pacific Consumer Products Lp Package with a multi-piece handle
JP6002729B2 (ja) * 2014-09-29 2016-10-05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衛生薄葉紙収納箱
JP6610494B2 (ja) 2016-10-05 2019-11-27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固定子コアの製造方法、固定子コア製造装置及び固定子コア片
WO2018079425A1 (ja) * 2016-10-24 2018-05-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
JP6756762B2 (ja) * 2018-03-28 2020-09-1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包装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4449A (ja) * 2001-09-26 2003-04-09 Oji Paper Co Ltd キッチンペーパーの包装体
EP1405802A1 (en) * 2002-10-04 2004-04-07 SCA Hygiene Products GmbH A package of wrapping material for roll shaped products
FR2882344A1 (fr) * 2005-02-23 2006-08-25 Filpack Sa Emballage-presentoir pour la vente de produits, notamment de fruits et legumes
JP2011073754A (ja) * 2009-09-30 2011-04-14 Daio Paper Corp 包装袋
JP2012121592A (ja) * 2010-12-08 2012-06-28 Daio Paper Corp 包装袋
CN107000915A (zh) * 2014-11-21 2017-08-01 洲际大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善的内容物可取用性的可重新密封的包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87344A1 (ja) 2019-10-03
JP6756762B2 (ja) 2020-09-16
US11485563B2 (en) 2022-11-01
EP3778415A1 (en) 2021-02-17
JP2019182430A (ja) 2019-10-24
US20220009689A1 (en) 2022-01-13
KR20200131821A (ko) 2020-11-24
EP3778415A4 (en) 2021-05-12
CN111699138A (zh) 2020-09-22
US20210002052A1 (en)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9138B (zh) 包装袋
CN113874291B (zh) 膜包装纸巾集合包装体
JPWO2020110835A1 (ja) シート包装体
WO2020004025A1 (ja) 衛生薄葉紙包装体
JP2011051613A (ja) 衛生薄葉紙製品
JP6771000B2 (ja) 衛生薄葉紙包装体
US20010020625A1 (en) Block of interleaved laminar products, a package therefor and a process for realising same
WO2012165180A1 (ja) 包装袋及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JP7061840B2 (ja) 包装袋
CN114401905B (zh) 膜包装抽纸集合包装体和膜包装抽纸集合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JP7058118B2 (ja) 包装袋
JP2022024199A5 (zh)
CN113891843B (zh) 包装袋
JP2007254012A (ja) ポケットティシュー
KR20200128515A (ko) 시트 포장체
JP7049161B2 (ja) 包装袋、包装袋の使用方法、およ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JP2022024199A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325992B2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015702B2 (ja) 包装袋およ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JP7423885B2 (ja) ロール製品パッケージ
JP3234756U (ja) 吸収性物品包装体
JP7294096B2 (ja) 包装箱および該包装箱のブランク
KR101356461B1 (ko) 내용물의 포장 및 해제가 용이한 구조를 구비하는 포장 케이스
JP6994315B2 (ja) 包装袋
WO2019187360A1 (ja) 集合包装体、ガセット包装袋、およびガセット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