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7195A -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97195A CN111697195A CN202010155236.8A CN202010155236A CN111697195A CN 111697195 A CN111697195 A CN 111697195A CN 202010155236 A CN202010155236 A CN 202010155236A CN 111697195 A CN111697195 A CN 1116971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material mixture
- electrode material
- supply roller
- collector f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9—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a doctor blade method, slip-casting or roller co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007—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using an electrostatic fie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s of elements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brushes, pads, 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01M4/0435—Rolling or calende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04—Evaporators with horizontal tub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片的制造方法。该电极片的制造方法的配置工序中,将电极合剂材料配置在集电箔的第一面。加热加压工序中,对电极合剂材料层加热并在其厚度方向上加压。在配置工序中的第1配置工序中,使支承辊与集电箔的第二面接触并旋转,以粉末状态将电极合剂材料供给到供给辊的表面并使供给辊旋转。此外,在这些辊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作用于电极合剂材料和集电箔之间的静电力,来使电极合剂材料从供给辊向集电箔的第一面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片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下述电极片的制造方法,通过在输送集电箔的同时,在集电箔表面形成电极合剂层,由此制造电极片。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中,在内部具备正负电极片。具体而言,例如,在正负电极片之间插入隔膜并通过卷绕或平摆将它们层叠,收纳于壳体内。作为那样的电极片的以往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16-119207。
日本特开2016-119207记载了向集电箔上供给用于形成电极合剂层的粒子并使其沉积,然后在厚度方向上对粒子沉积层加压,由此形成电极合剂层。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作为用于形成电极合剂层的粒子,使用了造粒粒子。造粒粒子是通过将用于形成电极合剂层的粉末材料即活性物质和粘结剂与作为液体成分的溶剂一同混合搅拌等而制造的,处于包含溶剂的状态。
但是,溶剂在完成后的电极片中是不需要的成分。因此,由于使用包含溶剂的造粒粒子,其后需要用于除去溶剂的干燥工序,该干燥工序需要很长时间。由此,存在电极片的制造效率变差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高品质电极片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以解决该课题为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通过输送集电箔并在集电箔的表面由电极合剂材料形成电极合剂层,由此制造电极片,电极合剂材料至少包含活性物质和粘结剂,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工序和加热加压工序,配置工序在集电箔中的用于形成电极合剂层的表面即形成面上配置电极合剂材料,加热加压工序将配置于形成面上的电极合剂材料的层进行加热并沿电极合剂材料的层厚方向加压,配置工序中,使用支承辊和供给辊,支承辊接触集电箔的与形成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并旋转,供给辊隔着集电箔与支承辊相对,并在其与形成面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将电极合剂材料以粉末状态向供给辊的表面供给并使供给辊旋转,并且在支承辊与供给辊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作用于电极合剂材料与集电箔之间的静电力,来使电极合剂材料从供给辊的表面向形成面移动,从而将电极合剂材料配置在形成面上,在加热加压工序之前,实行多次配置工序。
本发明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以粉末状态将电极合剂材料配置在集电箔的形成面上。也就是说,能够与以往不同地使用不包含溶剂的材料,因此能够省略用于除去溶剂的工序。此外,通过实行多次配置工序,能够加快集电箔的输送速度,同时在集电箔上配置足够量的电极合剂材料。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片。
此外,在上述记载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在多个配置工序之中最后实行的最终配置工序中,与最终配置工序之前实行的配置工序相比,作为活性物质使用平均粒径小的活性物质。因为这样能够制造位于电极合剂层的表面附近的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小的品质更高的电极片。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高品质电极片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技术和工业意义,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极片的截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极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电极制造装置的搅拌容器内的电极合剂材料的粉末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于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于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极片进行说明。图1是本方式的电极片10的截面图。电极片10以左右方向为长度形状,整体上为片状。另外,电极片10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即厚度方向上具有集电箔20和电极合剂层30。这样的电极片10例如被用作二次电池的电极。在本方式中,对于被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的电极片10进行说明。
集电箔20具有作为厚度方向上的一个面的第一面21、以及作为第一面21的背面的第二面22。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本方式的电极片10中,可以将例如铜箔用作集电箔20。
电极合剂层30被设为覆盖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另外,图1中,将电极合剂层30中的远离集电箔20的表面表示为电极合剂层表面31。电极合剂层30由电极合剂材料40构成。本方式的电极合剂层30至少包含活性物质41和粘结剂42作为电极合剂材料40。
活性物质41是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材料。粘结剂42是通过使活性物质41彼此粘结来形成将电极合剂层30,并将电极合剂层30粘结至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的材料。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本方式的电极片10中,例如,可以将石墨用作活性物质41,将PVdF用作粘结剂42。
接着,对于电极片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2是能够制造本方式的电极片10的电极制造装置100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2所示,电极制造装置100中,能够将长的集电箔20一边沿其长度方向输送一边制造电极片10。在图2中,集电箔20从右下向电极制造装置100供给。本方式中,向电极制造装置100供给的集电箔20是第一面21露出的状态,在第一面21上尚未形成任何物质。电极制造装置100一边沿着输送路径F输送集电箔20,一边以在该第一面21上形成有电极合剂层30的电极片10的形式从右上排出。另外,在电极制造装置100内输送的集电箔20的输送路径F上,从输送方向FD的上游向下游按顺序设置有第一配置位置A、第二配置位置B以及加热加压位置C。
在第一配置位置A,支承辊120A和供给辊130A隔着集电箔20相对设置。在外周面与集电箔20的第二面22接触的状态下,支承辊120A沿图2所示箭头方向(顺时针)旋转。由此,能够输送集电箔20。在外周面不与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接触的状态下,供给辊130A沿图2所示箭头方向(逆时针)旋转。也就是说,供给辊130A在其与集电箔20之间设有间隙地配置。另外,本方式的供给辊130A是能够吸引铁磁性体的磁辊。
对支承辊120A和供给辊130A电连接有电源160A。由此,电源160A能够使支承辊120A与供给辊130A之间产生电位差。
在供给辊130A的下方设有搅拌部140A。搅拌部140A能够通过搅拌叶片141A、142A的旋转来搅拌收纳在搅拌容器145A内的对象。在搅拌容器145A的右上部位设有向供给辊130A突出设置的刮板143A。刮板143A的顶端没有与供给辊130A接触,在其与供给辊130A之间设有间隙。
在搅拌部140A的左上设有粉体投入部150A。粉体投入部150A用于投入电极合剂材料40。在粉体投入部150A,以粉末状态投入作为电极合剂材料40的活性物质41和粘结剂42。在本方式中,以不包含溶剂的状态将电极合剂材料40投入到粉体投入部150A中。
粉体投入部150A能够如箭头XA所示那样将投入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从其下方向搅拌容器145A内供给。因此,在搅拌容器145A内,收纳有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图3是表示搅拌容器145A内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的图。图3还示出设在搅拌单元140A的上方的供给辊130A。另外,如图3所示,在搅拌容器145A内也收纳了载体粒子131。载体粒子131是铁磁性体的粒子。作为载体粒子131,可以使用例如铁素体粒子。
搅拌容器145A内的部分载体粒子131如图3所示,附着在作为磁辊的供给辊130A上。另外,在搅拌容器145A内搅拌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粒子附着在载体粒子131上。电极合剂材料40通过范德华力和/或向载体粒子131的牵引而附着在载体粒子131上。
即,如图2中用箭头YA所示那样,搅拌容器145A内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经由载体粒子131附着在供给辊130A上。另外,如上所述,供给辊130A沿图2中用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因此,附着在供给辊130A上的载体粒子131和电极合剂材料40通过供给辊130A的旋转,到达在其与供给辊130A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的刮板143A。刮板143A能够使穿过的供给辊130A上的载体粒子131和电极合剂材料40平整。也就是说,通过到达刮板143A的供给辊130A上的载体粒子131和电极合剂材料40穿过刮板143A的间隙时被整平,从而将其附着量调整为恒定。
向供给辊130A的附着量被调整为恒定的载体粒子131和电极合剂材料40,进一步通过供给辊130A旋转,到达第一配置位置A。在第一配置位置A,通过电源160A,在支承辊120A与供给辊130A之间产生电位差。因此,在与支承辊120A接触的集电箔20和附着在供给辊130A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之间也产生电位差。因而,在第一配置位置A,静电力作用于集电箔20与电极混合物材料40的粉末之间。
在集电箔20上被赋予用于输送的张力,通过该张力,在第一配置位置A的集电箔20,施加向支承辊120A的压附方向的压附力。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的向供给辊130A上的附着力是范德华力和/或向载体粒子131的牵引力。也就是说,与集电箔20的向支承辊120A的压附力相比,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的向供给辊130A的附着力较弱。因而,在第一配置位置A,通过作用于集电箔20与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之间的静电力,如箭头ZA所示,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以从供给辊130A飞向集电箔20的第一表面21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在第1配置位置A,使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附着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1面21上。
再者,对于供给辊130A上的载体粒子131,通过由供给辊130A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残留在供给辊130A上。即,在第一配置位置A对于载体粒子131作用于箭头ZA方向的静电力比由供给辊130A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弱。残留在供给辊130A上的载体粒子131其后通过旋转而返回到搅拌容器145A。或者,载体粒子131保持附着在供给辊130A上的状态,再次附着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并且穿过刮板143A、第一配置位置A。
在第二配置位置B中,也配置了与第一配置位置A同样的结构。即,在第二配置位置B也是支承辊120B与供给辊130B隔着集电箔20相对地设置。对于支承辊120B和供给辊130B,电连接有使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电源160B。另外,在供给辊130B的下方设有搅拌部140B,在搅拌部140B的左上设有粉体投入部150B。对于粉体投入部150B,也是投入的电极合剂材料40处于不包含溶剂的粉末状态。
然后,如箭头XB所示,投入到粉体投入部150B中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向搅拌容器145B内供给。从粉体投入部150B向搅拌容器145B内供给的电极合剂材料40,一边被旋转的搅拌叶片141B、142B搅拌,一边如箭头YB所示向附着有载体粒子131的供给辊130B移动。附着到供给辊130B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通过供给辊130B的旋转而由刮板143B调整附着量,然后到达第二配置位置B。
在第二配置位置B,通过电源160B,在支承辊120B侧的集电箔20与供给辊130B侧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之间产生电位差。电极合剂材料40通过伴随该电位差起作用的静电力,如箭头ZB所示,从供给辊130B向集电箔20侧移动。即,在第二配置位置B,也能够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侧附着配置电极合剂材料40。这样,在第二配置位置B也配置了与第一配置位置A同样的结构,由此能够与第一配置位置A同样地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配置电极合剂材料40。
再者,在第一配置位置A和第二配置位置B配置在集电箔20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能够通过范德华力成为附着于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状态。因而,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朝向重力方向向下时,也能够使电极合剂材料40保持在第一面21上。
另外,在与第二配置位置B相比位于集电箔20的输送方向FD的下游位置的加热加压位置C,设有热压辊对190。热压辊对190由相对设置的第一热压辊191和第二热压辊192构成。也就是说,加热加压位置C是第一热压辊191与第二热压辊192的相对位置。
第一热压辊191和第二热压辊192在加热加压位置C设置预定间隔地配置。该热压辊对190的间隙大小,比穿过加热加压位置C之前的集电箔20的厚度和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层的厚度合计的整体厚度小。因而,通过穿过加热加压位置C,附着在集电箔20的第一表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层与集电箔20一同在其厚度方向上被加压。
再者,热压辊对190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对穿过加热加压位置C的集电箔20和其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层加压即可。因此,热压辊对190可以对第一热压辊191和第二热压辊192中的至少一者赋予向另一者的方向的按压力。
此外,第一热压辊191和第二热压辊19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通过加热源受到加热。其加热温度设定为穿过加热加压位置C的粘结剂42软化或熔融的温度。也就是说,加热温度是使粘结剂42产生粘结作用的温度。因此,通过穿过加热加压位置C,集电箔20和该第一表面21上附着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被加热。
并且,在加热加压位置C,通过电极合剂材料40一边被加热一边被加压,由此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活性物质41彼此通过粘结剂42相互粘结。由此,形成电极合剂层30。另外,电极合剂层30通过粘结剂42粘结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即,通过附着有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的集电箔20穿过加热加压位置C,形成电极片10。
并且,本方式中,可以通过使用上述电极制造装置100制造电极片10,依次实行以下三个工序。1.第1配置工序、2.第2配置工序、3.加热加压工序
即,输送到电极制造装置100的集电箔20首先到达第一配置位置A。然后,在第一配置位置A,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配置电极合剂材料40。
实行“第1配置工序”。
具体而言,对于设在第一配置位置A的下方的供给辊130A的外周面,从与面对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的上侧部位不同的下侧,通过搅拌部140A,以粉末状态供给电极合剂材料40。通过供给辊130A的旋转,供给到供给辊130A的电极合剂材料穿过刮板143A而整平,然后与位于第一配置位置A的集电箔20相对。
另外,通过电源160A在支承辊120A与供给辊130A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因此,静电力作用于在第二面22与支承辊120A接触的集电箔20与附着在供给辊130A上的电极合剂层40之间。由于该静电力,电极合剂材料40从供给辊130A向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移动。由此,电极合剂材料40在第一配置位置A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由此实行“第1配置工序”。
穿过第一配置位置A的集电箔20接着到达第二配置位置B。然后,在第二配置位置B,将电极合剂材料40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由此实行“第2配置工序”。
在第二配置位置B实行的“2.第2配置工序”中,电极合剂材料40的配置方法本身与“1.第1配置工序”相同。其中,在第二配置位置实行的“2.第2配置工序“中,在于第一配置位置A实行的“1.第1配置工序”中已经配置有电极合剂材料40之后的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配置电极合剂材料40。也就是说,“2.第2配置工序”中,以在已经配置有电极合剂材料40的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重叠的方式,配置电极合剂材料40。
穿过了第二配置位置B的集电箔20接着到达加热加压位置C。然后,在加热加压位置C,对集电箔20和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层进行加热和加压,由此实行“加热加压工序”。
具体而言,在加热加压位置C,集电箔20和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层穿过第一热压辊191与第二热压辊192之间。在其穿过时,集电箔20和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层在它们的厚度方向上被加压。此外,第一热压辊191和第二热压辊192中的至少一者受到加热源的加热。因此,在加热加压位置C,集电箔20和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层被加热。
因此,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层被形成为适当厚度,并且通过粘结剂42的粘结作用而固定在第一面21上。由此,能够制造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形成有电极合剂层30的电极片10。
在此,在本方式的电极片10的制造方法中,电极合剂层30的形成不需要使用溶剂。即,作为供给到供给辊130A的表面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能够使用不包含溶剂的粉末。由此,其后不需要除去溶剂,例如可以不需要特殊的干燥工序就制造出电极片10。也就是说,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电极片10。
另外,在本方式中,作为将电极合剂材料40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工序,实行了第1配置工序和第2配置工序。也就是说,实行了2次将电极合剂材料40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配置工序。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片10。
即,在电极片10中,电极合剂层30的厚度过薄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可能产生使用电极片10制造的二次电池的满充电容量变少等问题。也就是说,一般而言,为了制造高品质的二次电池,电极片10中的电极合剂层30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
并且例如,当用一次的配置工序即可完成的情况下,在这一次配置工序中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配置能够形成期望厚度的电极合剂层30的量的电极合剂材料40。该情况下,配置工序中,需要相对于集电箔20的输送速度,将电极合剂材料40的供给量设为足够的量。具体而言,例如,为了在第一配置位置A配置能够形成期望厚度的电极合剂层30的量的电极合剂材料40,存在将供给辊130A的圆周速度设定为比本方式快的圆周速度的方法。
然而,为了加快供给辊130A的圆周速度,供给辊130A的转速越高,对附着在供给辊130A的电极合剂材料40施加的离心力就越强。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对供给辊130A的附着力是由范德华力和/或向载体粒子131的牵引力而引起的,并不那么强。因此,电极合剂材料40向第一配置位置A的供给量并不一定与供给辊130A的转速成比例地增加。即,当供给辊130A的旋转速度过高的情况下,暂且附着在供给辊130A之后,从供给辊130A脱离飞散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量会变多。因此,即使过于提高供给辊130A的转速,也无法使电极合剂材料40向第一配置位置A的供给量增加得太多。也就是说,加快供给辊130A的圆周速度时,飞散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量变多,电极片10的生产效率可能下降。
另外,例如通过降低集电箔20的输送速度,也能够增多配置在第一配置位置A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配置量。但是,如果降低集电箔20的输送速度,则电极片10的生产率会相应下降。
因此,在本方式中,实行了2次的将电极合剂材料40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的配置工序。也就是说,将能够形成期望厚度的电极合剂层30的量的电极合剂材料40分两次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因此,在第1配置工序和第2配置工序的各个工序中,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量比能够形成期望厚度的电极合剂层30的量少即可。也就是说,可以在不过于增加供给辊130A、供给辊130B的转速而是将其设为适当转速的同时维持高的集电箔20的输送速度。因此,在本方式的电极片10的制造方法中,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具有足够厚度的电极合剂层30的高品质的电极片10。
另外,在使用电极制造装置100的本方式的电极片10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将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1面21上的配置工序,实行合计2次的第1配置工序和第2配置工序。因此,在第1配置工序和第2配置工序中,作为电极合剂材料40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
此外,第2配置工序中,以在第1配置工序中已经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存在的状态,配置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因此,在电极片10的电极合剂层30中,第1配置工序中配置了的电极合剂材料40较多地存在于接近集电箔20的第1面21的位置,第2配置工序中配置了的电极合剂材料40较多地存在于接近电极合剂层表面31的位置。
并且,在电极片10中,有优选在接近于电极合剂层30的电极合剂层表面31的位置存在的活性物质41的粒子的粒径小的倾向。例如,在将电解液与电极片10一同收纳于壳体内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接近于电极合剂层表面31的位置存在的活性物质41的粒子粒径越小,越能够增大电解液与活性物质41的粒子的接触面积。由此,存在提高电极合剂层30的锂离子接受性,能够构建高品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倾向。
因而,在本方式的电极片10的制造方法中,作为第2配置工序中使用的电极合剂材料40中的活性物质41,优选使用平均粒径比第1配置工序中使用的活性物质41小的物质。具体而言,例如,认为在电极制造装置100中,将投入到第2配置工序中的粉体投入部150B中的活性物质41的粉末的平均粒径,设定为投入到第1配置工序中的粉体投入部150A中的活性物质41的粉末平均粒径的1/2左右。这样,通过作为第2配置工序中使用的活性物质41,使用平均粒径比第1配置工序中使用的活性物质41小的物质,由此能够制造能够构建高品质二次电池的电极片10。再者,在本方式中,平均粒径是基于由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中累积值50%时的粒径即中值粒径。
另外,在使用上述电极制造装置100的电极片10的制造方法中,实行了2次的将电极合剂材料40的粉末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配置工序(第1配置工序和第2配置工序)。但是,配置工序也可以实行3次以上。即,在加热加压工序之前实行多次配置工序即可。再者,当实行3次配置工序时,在第3次配置工序中,使用平均粒径比第1次和第2次配置工序小的活性物质即可。即,当实行多次配置工序时,在这多次配置工序中最后实行的最终配置工序中,作为活性物质,使用平均粒径比最终配置工序之前实行的配置工序小的活性物质即可。因为这能够制造在电极合剂层的表面配置有许多粒径小的活性物质的高品质电极片。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片10的制造方法中,实行配置工序和加热加压工序。配置工序中,将电极合剂材料40配置在集电箔20中用于形成电极合剂层30的表面即第一面21上。在加热加压工序中,对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的电极合剂材料40的层进行加热并在其厚度方向上加压。另外,作为配置工序,实行第1配置工序和第2配置工序。第1配置工序中,使用支承辊120A和供给辊130A。对于支承辊120A,通过在与集电箔20的第二面22接触的同时旋转来输送集电箔20。对于供给辊130A,以粉末状向其表面供给电极合剂材料40并旋转。另外,在支承辊120A和供给辊130A之间产生电位差。由此,在电极合剂材料40与集电体箔20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作用于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来使电极合剂材料40从供给辊130A的表面向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移动。由此,第1配置工序中,将电极合剂材料40配置在集电箔20的第一面21上。在第1配置工序之后实行的第2配置工序也是同样的。因而,具有足够厚度的电极合剂层30的电极片10被效率良好地制造。因此,实现了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高品质电极片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再者,本实施方式不过是简单例示,丝毫不限定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和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于正极。另外,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发明应用于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电极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种类的二次电池所使用的电极片中。另外,以上对于作为电极合剂材料使用了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适当地添加用于提高电极合剂层的导电性的导电助剂等材料。
另外,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配置在集电箔上的电极合剂材料层进行加热并加压的加热加压工序,使用一对热压辊对同时进行加热和加压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加热加压工序也可以是对配置在集电箔上的电极合剂材料层进行加热,并在加热了的电极合剂材料层的温度下降到不发生粘结剂的粘结作用的温度之前进行加压。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仅在集电箔的一个表面上具有电极合剂层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电极片也可以在正反两面上具有电极合剂层。当制造在集电箔的两面具有电极合剂层的电极片的情况下,改变集电箔的正反面将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配置工序和加热加压工序的组合实行2次即可。
Claims (2)
1.一种电极片的制造方法,通过输送集电箔并在所述集电箔的表面由电极合剂材料形成电极合剂层,由此制造电极片,所述电极合剂材料至少包含活性物质和粘结剂,
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工序和加热加压工序,所述配置工序在所述集电箔中的用于形成所述电极合剂层的表面即形成面上配置所述电极合剂材料,所述加热加压工序将配置于所述形成面上的所述电极合剂材料的层进行加热并沿所述电极合剂材料的层厚方向加压,
所述配置工序中,使用支承辊和供给辊,所述支承辊接触所述集电箔的与所述形成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并旋转,所述供给辊隔着所述集电箔与所述支承辊相对,并在其与所述形成面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
将所述电极合剂材料以粉末状态向所述供给辊的表面供给并使所述供给辊旋转,并且在所述支承辊与所述供给辊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作用于所述电极合剂材料与所述集电箔之间的静电力,来使所述电极合剂材料从所述供给辊的表面向所述形成面移动,从而将所述电极合剂材料配置在所述形成面上,
在所述加热加压工序之前,实行多次所述配置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配置工序之中最后实行的最终配置工序中,与所述最终配置工序之前实行的所述配置工序相比,作为所述活性物质使用平均粒径小的活性物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46358 | 2019-03-13 | ||
JP2019046358A JP7099378B2 (ja) | 2019-03-13 | 2019-03-13 | 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97195A true CN111697195A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42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55236.8A Pending CN111697195A (zh) | 2019-03-13 | 2020-03-09 |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295353A1 (zh) |
JP (1) | JP7099378B2 (zh) |
CN (1) | CN11169719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5875A (zh) * | 2021-02-24 | 2022-08-30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电极板和电极板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35983B2 (ja) * | 2018-11-26 | 2022-03-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極シート製造装置 |
JP7227993B2 (ja) * | 2021-01-07 | 2023-02-22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活物質層形成装置及び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
JP7213277B2 (ja) * | 2021-01-20 | 2023-01-26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
JP7301084B2 (ja) * | 2021-03-12 | 2023-06-30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活物質層形成装置 |
JP7248728B2 (ja) * | 2021-03-26 | 2023-03-29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7284777B2 (ja) * | 2021-04-01 | 2023-05-31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活物質層形成装置 |
JP7280919B2 (ja) * | 2021-05-18 | 2023-05-24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7559698B2 (ja) | 2021-07-21 | 2024-10-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極製造装置 |
KR20230091674A (ko) * | 2021-12-16 | 2023-06-23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양극 제조장치,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50150A1 (en) * | 2006-08-24 | 2008-02-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har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1077014A (ja) * | 2009-09-04 | 2011-04-14 | Asahi Sunac Corp |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
US20110135836A1 (en) * | 2009-12-04 | 2011-06-09 | Hays Dan A | Non-interactive electrostatic deposition of induction charged conductive powder |
JP2013137928A (ja) * | 2011-12-28 | 2013-07-11 |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 電極、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電極の製造方法 |
JP2014137965A (ja) * | 2013-01-18 | 2014-07-28 | Nippon Steel & Sumikin Engineering Co Ltd | 電極の製造方法 |
KR20170031387A (ko) * | 2015-09-11 | 2017-03-2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활물질 입자의 평균 입경이 상이한 코팅층들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
US20170133659A1 (en) * | 2014-07-02 | 2017-05-1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sheet |
CN107112509A (zh) * | 2015-01-05 | 2017-08-29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
CN109326766A (zh) * | 2017-07-31 | 2019-02-1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49597B2 (ja) | 2008-12-11 | 2014-07-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極板の製造方法、電極板、電池、車両及び電池搭載機器 |
JP5733190B2 (ja) | 2011-12-12 | 2015-06-10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極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 |
EP3213361B1 (en) | 2014-10-27 | 2020-10-21 | Dragonfly Energy Corp. |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ductive particle film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lithium ion batteries |
US11289689B2 (en) | 2017-05-01 | 2022-03-29 | Utbattele, Llc | Method of solvent-free 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electrodes incorporating radiation curable binders |
-
2019
- 2019-03-13 JP JP2019046358A patent/JP7099378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06 US US16/811,826 patent/US2020029535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03-09 CN CN202010155236.8A patent/CN1116971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50150A1 (en) * | 2006-08-24 | 2008-02-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har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1077014A (ja) * | 2009-09-04 | 2011-04-14 | Asahi Sunac Corp |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
US20110135836A1 (en) * | 2009-12-04 | 2011-06-09 | Hays Dan A | Non-interactive electrostatic deposition of induction charged conductive powder |
JP2013137928A (ja) * | 2011-12-28 | 2013-07-11 |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 電極、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電極の製造方法 |
JP2014137965A (ja) * | 2013-01-18 | 2014-07-28 | Nippon Steel & Sumikin Engineering Co Ltd | 電極の製造方法 |
US20170133659A1 (en) * | 2014-07-02 | 2017-05-1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sheet |
CN107112509A (zh) * | 2015-01-05 | 2017-08-29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
KR20170031387A (ko) * | 2015-09-11 | 2017-03-2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활물질 입자의 평균 입경이 상이한 코팅층들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
CN109326766A (zh) * | 2017-07-31 | 2019-02-1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5875A (zh) * | 2021-02-24 | 2022-08-30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电极板和电极板的制造方法 |
US11929489B2 (en) | 2021-02-24 | 2024-03-12 | 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 Inc. | Electro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de plate |
CN114975875B (zh) * | 2021-02-24 | 2024-05-31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电极板和电极板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149862A (ja) | 2020-09-17 |
US20200295353A1 (en) | 2020-09-17 |
JP7099378B2 (ja) | 2022-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97195A (zh) |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 |
KR101787564B1 (ko) | 전극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 |
CN106471665B (zh) | 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板片的方法 | |
JP7035983B2 (ja) | 電極シート製造装置 | |
JP7339133B2 (ja) | 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 |
WO2005080008A1 (ja) | 膜電極接合体を構成する基材へ触媒層を形成する方法と装置 | |
JP6100536B2 (ja) | 電極の製造方法 | |
CN111293272A (zh) | 电极片制造装置 | |
US11367864B2 (en) | Intermittently coated dry electrode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2017098029A (ja) | 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 |
JP7010192B2 (ja) | 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WO2015156213A1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 |
JP5696656B2 (ja) | 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に備えられる正極 | |
CN115692594A (zh) | 电极的制造方法及电极制造装置 | |
JP7227993B2 (ja) | 活物質層形成装置及び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 |
JP5871777B2 (ja) | 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JP2013131399A (ja) | 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JP2008181703A (ja) | 燃料電池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EP3471121A1 (en) | Method for dry coating a separator with electrode material, electrostatic dry coating device, and a separator being dry coated | |
CN110915026A (zh) | 电化学元件用层叠体及电化学元件用构件的制造方法 | |
JP2015139726A (ja) | 塗工装置 | |
US20220271270A1 (en) | Electro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de plate | |
JP2021044096A (ja) | 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7301084B2 (ja) | 活物質層形成装置 | |
JP7280919B2 (ja) | 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