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8111B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8111B
CN111628111B CN202010620890.1A CN202010620890A CN111628111B CN 111628111 B CN111628111 B CN 111628111B CN 202010620890 A CN202010620890 A CN 202010620890A CN 111628111 B CN111628111 B CN 1116281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emitting elements
display panel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08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8111A (zh
Inventor
郭林山
禹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08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8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8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8111A/zh
Priority to US17/122,522 priority patent/US1145083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8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8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圆偏光片,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显示面板降反射需求和大视角需求的兼顾。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可自发光无需背光,功耗低以及亮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备受用户青睐。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内部包括多个金属结构,在室内或外界强光下会发生发光,对显示画面形成干扰,降低用户的视觉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具有一定降反射作用的黑矩阵层的尺寸做大,但黑矩阵层的尺寸做大后会导致像素开口区面积减小,减小显示面板视角,可见常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结构无法兼顾降反射需求和大视角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兼顾显示面板的降反射需求和大视角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圆偏光片,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
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所述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一侧设置圆偏光片,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发光元件交叠,使得在通过增大第一镂空结构尺寸适应大视角需求的同时,剩余区域内具有优良的降反射作用的圆偏光片仍然可有效减小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率,实现了显示面板降反射需求和大视角需求的兼顾。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虚线IJ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偏光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虚线UV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19是沿图18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虚线框K内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5至图3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圆偏光片,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一侧设置圆偏光片,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发光元件交叠,使得在通过增大第一镂空结构尺寸适应大视角需求的同时,剩余区域内具有优良的降反射作用的圆偏光片仍然可有效减小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率,实现了显示面板降反射需求和大视角需求的兼顾。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1以及依次层叠于基板10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102、薄膜封装层103、触控层104、多个色阻块105、黑矩阵层106和盖板107,其中,色阻块105与发光元件102一一对应,每个色阻块105覆盖对应发光元件102。黑矩阵层106具有遮光功能,为适应大视角需求,需增大色阻块105尺寸,对应减小黑矩阵层106的尺寸;另一方面,黑矩阵层106具有降反射功能,为减小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镜面反射,需增大黑矩阵层106的尺寸。可见,黑矩阵层106无法兼顾显示面板的大视角需求和降反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通过采用降反射作用优于黑矩阵层的圆形偏光片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黑矩阵层,实现显示面板的大视角需求和降反射需求的兼顾。
具体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虚线IJ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1、多个发光元件102以及圆偏光片110,多个发光元件102位于基板101的一侧,圆偏光片110位于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圆偏光片110对应至少部分发光元件102设置第一镂空结构111,第一镂空结构111所在区域与发光元件102交叠。
具体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偏光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虚线UV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圆偏光片110包括多个镂空结构111,镂空结构111通过去除圆偏光片110对应区域内的部分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圆偏光片110由线偏振片和四分之一波片胶合而成,能够使得外界入射的环境光在经过线偏光片和两次四分之一波片后,变为与线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反射光,从而被线偏光片阻挡,解决显示面板的镜面反射问题。
此外,圆偏光片110对发光元件102出射的光也具有一定的阻挡能力,比如,圆偏光片中的线偏光片可以减少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亮度的二分之一左右,第一镂空结构的设置可提高对应发光元件102的出光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一侧设置圆偏光片110,圆偏光片110对应至少部分发光元件102设置第一镂空结构111,第一镂空结构111所在区域与发光元件102交叠,使得在通过增大第一镂空结构111尺寸适应大视角需求的同时,剩余区域内具有优良的降反射作用的圆偏光片110仍然可有效减小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率,实现了显示面板降反射需求和大视角需求的兼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微透镜结构层200,位于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微透镜结构层200包括第一光调节层210和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一光调节层210位于第二光调节层220靠近基板101的一侧,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第一光调节层210位于圆偏光片110与多个发光元件10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光在两种不同折射率材料的接触界面处会发生折射,进而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微透镜结构层200的设置可实现对发光元件102出射的光的传播方向的调节,减少在相邻膜层界面发生全反射的光,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元件102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光调节层210后入射至第二光调节层220,设置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能够避免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在两者界面发生全反射。
示例性的,第一光调节层210和第二光调节层220中的一者为微透镜层,另一者为光学胶层,微透镜层包括多个微透镜,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光调节层220为微透镜层,包括多个微透镜221,第一光调节层210为光学胶层,其中,光学胶层的材料可以为紫外光固化胶、单组份环氧胶、有机硅胶、高强度AB胶、聚氨酯胶粘剂等低折射率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光调节层210和第二光调节层220之间形成特定的接触面形状,接触面形状例如可以为向靠近发光元件102一侧凸起或向背离发光元件102一侧凸起,进而可对发光元件102出射的光的传播方向进行调节,减少相邻膜层界面发生全反射的光的光量,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可以理解的是,为实现对光的传播方向的调节,微透镜221与光学胶层相邻且接触设置,两者的形状契合,契合情况例如可以为:微透镜221向光学胶层一侧凸起,光学胶层对应表面向远离微透镜221的一侧凹陷。具体的,在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微透镜221和光学胶层中的一者形成后,另一者以流体状态与前者接触后固化,进而两者之间紧密接触且形状契合。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6,第二光调节层220包括多个微透镜221,微透镜221与第一镂空结构111一一对应,微透镜221嵌入对应第一镂空结构111内。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减小微透镜结构层200和圆偏光片110的整体厚度,进而减小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与显示面板的薄化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微透镜221填充第一镂空结构111,增强了第一镂空结构111所在区域的强度和密封性,降低了该区域损坏及水氧入侵的几率。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个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
需要说明的是,色阻块310用于对发光元件102出射的光的颜色参数进行调节,提升显示画面品质,微透镜221用于调节光的传播方向,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将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使得显示面板在同时具有两者上述功能的同时,具有较少的膜层数量,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化。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多个发光元件102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2、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22和多个第三发光元件132,第一发光元件112、第二发光元件122和第三发光元件132的发光颜色分别为蓝色、绿色和红色,第一镂空结构111对应第一发光元件112设置,色阻块310包括蓝色色阻块311。
需要说明的是,蓝色发光元件的寿命短且发光效率低,圆偏光片110对应第一发光元件112设置第一镂空结构111,并在第一镂空结构111中填充蓝色色阻块311,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的蓝光能够从第一镂空结构111中直接出射,出光强度增大,进而获得相同强度的出射光所需的驱动电流/电压减小,有利于第一发光元件112寿命的提升,另一方面,蓝色色阻块311可对蓝光进行颜色参数调节,提升显示画面品质。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多个发光元件102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2、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22和多个第三发光元件132,第一发光元件112、第二发光元件122和第三发光元件132的发光颜色分别为蓝色、绿色和红色。第一镂空结构111分别对应第一发光元件112、第二发光元件122和第三发光元件132设置,色阻块310包括分别与第一发光元件112、第二发光元件122和第三发光元件132对应设置的蓝色色阻块311、绿色色阻块312和红色色阻块313。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的蓝光、第二发光元件122发出的绿光以及第三发光元件132发出的红光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镂空结构111直接出射,避免了圆偏光片110对光线的阻挡问题导致发光元件102的出光效率减小,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提升。同时,蓝色色阻块311、绿色色阻块312和红色色阻块313可以分别对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的蓝光、第二发光元件122发出的绿光以及第三发光元件132发出的红光进行颜色参数调节。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光学胶块401,第一光学胶块401与色阻块310一一对应,第一光学胶块401与对应色阻块310嵌入同一第一镂空结构111内,第一光学胶块401位于对应色阻块310远离基板10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学胶块401的透光性优于色阻块310,在第一镂空结构111内远离色阻块310的一侧设置第一光学胶块401能够在保证第一镂空结构111被填充,圆偏光片110对应区域的强度以及密封性提升,色阻块310对发光元件102出射的光的颜色参数进行有效调节的同时,增大第一镂空结构111内部结构的透光性,以提高出光效率。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微透镜结构层200,位于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微透镜结构层200包括第一光调节层210和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一光调节层210位于第二光调节层220靠近基板101的一侧,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第一光调节层210和第二光调节层220均位于圆偏光片110与多个发光元件10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镂空结构111的内部可形成透明填充层,以填充第一镂空结构111,增大圆偏光片110的强度和密封性,且使得在将第二光调节层220形成于圆偏光片110上时,透明填充层能够将第一镂空结构111填平,为第二光调节层220提供平整的沉积表面,示例性的,透明填充层的材料可以为光学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调节层210和第二光调节层220均位于圆偏光片110和多个发光元件102之间时,两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更有效的对光的传播方向进行调节。此外,当第一光调节层210和第二光调节层220均位于圆偏光片110和多个发光元件102之间时,显示面板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以圆偏光片110为基底,在圆偏光片110上形成包括多个微透镜的第二光学调节层220,形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02的阵列基板,采用光学胶层将第二光学调节层220与阵列基板贴合,并固化光学胶层形成第一光调节层210。上述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第二光学调节层220形成于圆偏光片110上,其形成过程中采用的高温等条件不会对发光元件102产生影响,可使得第二光学调节层220的形成工艺更灵活。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色阻块310,色阻块310与第一镂空结构111一一对应,色阻块310嵌入对应第一镂空结构111内。
需要说明的是,色阻块310能够填充第一镂空结构111,增加圆偏光片110的强度和密封性,并为第二光调节层形成于圆偏光片110上的方案提供平整的沉积表面,此外,色阻块310还能够对发光元件102发出的光的颜色参数进行调节,提升画面品质。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400,触控层400位于微透镜结构层200与多个发光元件102之间,第一光调节层210位于触控层400远离基板101的一侧,且与触控层400相邻设置。第一光调节层210可以与触控层400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层400用于实现触控检测,以为显示面板添加人机交互的新途径。
示例性的,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触控层400包括金属部410,圆偏光片110除第一镂空结构111外的区域覆盖金属部410。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部410具有较强的光反射率,为避免金属部410反射外界光线导致镜面效应产生,设置具有良好降反射功能的圆偏光片110覆盖金属部410。
其中,金属部410可以为触控电极和/或触控信号线,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3,触控层400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410,第一金属层410包括触控电极。
示例性的,触控电极可以为自电容触控电极,形成自电容触控结构,触控电极的具体排列方式例如可以为呈矩阵排列。自电容触控电极与地构成电容,触控操作中,操作者手指叠加至该电容上,增大电容量,通过检测电容变化实现触控,操作者无需使用较大的按压力,手指轻轻点触屏幕即可,功耗较低。
此类触控层400的结构在能够实现有效触控的基础上,整体厚度较小,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化。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3不同的是,如图14所示,触控层400包括第二金属层420、绝缘层430和第三金属层440,第二金属层420、绝缘层430和第三金属层440沿发光元件102的出光方向Y依次层叠。
示例性的,触控层400可以包括互电容触控结构,具体的,第二金属层420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三金属层440包括金属垮桥,其中,金属垮桥用于电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进而将第二金属层420的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为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通过同样位于第二金属层420的连接部电连接为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交叉。触控操作中,触控点附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耦合受到影响,从而改变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量,通过检测电容变化实现触控。互电容触控结构能够实现多点触控,丰富人机交互方式。
对于包括第二金属层420、绝缘层430和第三金属层440的触控层400,第二金属层420和第三金属层430的设置方式还可以包括:第二金属层42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金属层440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绝缘层430相互绝缘,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共同用于触摸位置的检测。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触控层400还可以包括保护层450,保护层450与第一光学调节层210相邻设置,第一光调节层210包括多个微透镜211。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保护层450为第一光学调节层210的形成提供的平整的沉积表面,另一方面,保护层450能够保护触控层400中的触控电极免受第一光学调节层210的制备中高温等条件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触控层400包括两个金属层进行示例性说明,对于图13所示的包括一个金属层的触控层400,图15中保护层450以及微透镜结构层200的相关设置同样适用,此处不再赘述。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薄膜封装层500,薄膜封装层500位于多个发光元件102和触控层400之间,且覆盖发光元件102,薄膜封装层500与触控层400相邻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薄膜封装层500用于对发光元件102进行封装,避免环境中的水氧入侵至发光元件102位置处导致发光元件102失效,薄膜封装层500的结构例如可以为多个有机层和多个无机层的交替层叠结构。触控层400可以以薄膜封装层500为衬底,直接制作于薄膜封装层500上。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600,挡墙600环绕多个发光元件102,触控层400还包括绝缘层430,绝缘层430的材料为有机材料,部分挡墙600与绝缘层430同层设置,并且,触控层400还包括保护层450,保护层450的材料为有机材料,部分挡墙600与保护层450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发光元件102位于显示区,挡墙600可以位于边框区,且环绕多个发光元件102。
示例性的,如图17所示,挡墙600包括第一子挡墙610、第二子挡墙620和第三子挡墙630,第二子挡墙620与绝缘层430同层设置,第三子挡墙630与保护层450同层设置。
可选的,挡墙600例如可以嵌入薄膜封装层500内,一方面在薄膜封装层500内阻挡有机层外扩,另一方面垫高触控层400周围的整体膜层高度,以提高触控层400与其周围区域的上表面平整度,进而触控信号线在该表面走线时不易断裂,有利于触控层可靠性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部分挡墙600与绝缘层430同层设置,部分挡墙600与保护层450同层设置的方式,使得无需为挡墙600中与绝缘层430以及保护层450同层的部分设置单独的工艺步骤,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挡墙600仅部分与绝缘层430同层设置,或者,挡墙600仅部分与保护层450同层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图19是沿图18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区11和多个透光区12,透光区12位于相邻发光区11之间。如图19所示,发光元件102位于发光区11,圆偏光片1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镂空结构112,第二镂空结构112位于透光区12。
本实施例对透光区12的具体布局方式不做限定,例如还可以为图20所示的布局方式,具体的,第二镂空结构112例如可以设置在光学元件预留区,或者,设置在透明显示屏内相邻发光元件之间,其中,光学元件预留区用于设置摄像头等光学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镂空结构112能过提高透光区12的光透过率,进而提升透明显示屏的透明效果,或为光学元件预留区内设置的光学元件提供更充足的光量,以提升光学元件的性能。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光学胶块320,第二光学胶块320与第二镂空结构112一一对应,第二光学胶块320填充于对应第二镂空结构112内。图22是图21中虚线框K内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2所示,第二光学胶块320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321,多个子光学胶块321沿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Y层叠,多个子光学胶块3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301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302,第一子光学胶块301具有凸透镜结构,第二子光学胶块302具有凹透镜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凸透镜结构对光具有汇聚作用,凹透镜结构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两者配合实现对光的传播方向的调节时,调节后光的传播方向不会偏离发光元件102出光方向过远,仍然为显示面板的有效光源。此外,第二光学胶块320能够填充第二镂空结构112,增加圆偏光片110的强度和密封性,且第二光学胶块320采用光学胶材料形成,透光性好,有利于提高出光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二光学胶320层中的各子光学胶块321的排列方式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图2至图22中显示面板内发光元件102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式仅为示例,本实施例对显示面板中发光元件102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式不做限定,示例性的,显示面板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102,多个发光元件102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沿矩阵的行方向以及列方向,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依次循环排列。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显示装置2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所述的显示面板10,其具有其所包括的显示面板10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如图24所示,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
步骤1、提供基板。
步骤2、在基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
步骤3、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发光元件交叠。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基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发光元件交叠,使得在通过增大第一镂空结构尺寸适应大视角需求的同时,剩余区域内具有优良的降反射作用的圆偏光片仍然可有效减小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率,实现了显示面板降反射需求和大视角需求的兼顾。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之前,还可以包括:提供盖板,在盖板上贴附圆偏光片,在圆偏光片远离盖板的一侧形成第二光调节层,第二光调节层包括多个微透镜,对应的,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的步骤包括:采用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第一光调节层与第二光调节层构成微透镜结构层。
具体的,参见图25,提供盖板107。
参见图26,在盖板107上贴附圆偏光片110,圆偏光片110包括多个第一镂空结构111。
参见图27,在圆偏光片110远离盖板107的一侧形成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二光调节层220包括多个微透镜221。
可以理解的是,为使得与第一镂空结构111有交叠的微透镜221具有平整的沉积表面,在形成第二光调节层220之前采用色阻块或光学胶块填充第一镂空结构111。
参见图28,提供基板101。
参见图29,在基板101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102。
然后,采用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110,圆偏光片110上的第一镂空结构111所在区域与对应发光元件102交叠,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210,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第一光调节层210与第二光调节层220构成微透镜结构层200,进而获得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基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之后,还可以包括: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层,触控层包括远离基板一侧设置的保护层,在保护层上形成第一光调节层,第一光调节层包括多个微透镜。对应的,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可以包括:提供盖板,在盖板上贴附圆偏光片,圆偏光片远离盖板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光调节层相对,采用光学胶层在第一光调节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二光调节层,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与第一光调节层构成微透镜结构层。
具体的,参见图28,提供基板101。
参见图29,在基板101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102。
参见图30,在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形成触控层400,触控层400包括远离基板101一侧设置的保护层450。
参见图31,在保护层450上形成第一光调节层210,第一光调节层210包括多个微透镜211。
参见图25,提供盖板107。
参见图26,在盖板107上贴附圆偏光片110,圆偏光片110包括多个第一镂空结构111。
示例性的,在盖板107上贴附圆偏光片110后可在第一镂空结构111内填充色阻块。
然后,圆偏光片110远离盖板107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光调节层210相对,采用光学胶层在第一光调节层210远离基板101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110,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220与第一光调节层210构成微透镜结构层200,进而获得如图15所示显示面板。
可选的,圆偏光片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镂空结构,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区和多个透光区,透光区位于相邻发光区之间,发光元件位于发光区,第二镂空结构位于透光区。在盖板上贴附圆偏光片之后,还可以包括:在第二镂空结构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子光学胶块沿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
下面以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四个子光学胶块,四个子光学胶块为依次层叠于盖板上的第一子光学胶块、第一子光学胶块、第二子光学胶块和常规子光学胶块为例,对第二光学胶块的具体制备过程进行说明。
具体的,如图32所示,在第二镂空结构112内采用添加有疏水剂的光学胶形成第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3011。
如图33所示,采用添加有疏水剂的光学胶在第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上形成第二个第一子光学胶块3012。
如图34所示,采用添加有亲水剂的光学胶在第二个第一子光学胶块上形成第二子光学胶块302。
如图35所示,采用未添加疏水剂和亲水剂的光学胶在第二子光学胶块302上形成常规子光学胶块321。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可以包括:采用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对第一镂空结构内暴露的第一光调节层进行图形化,在图形化的第一光调节层上的第一镂空结构内形成色阻块,色阻块复用为微透镜,多个微透镜构成第二光调节层,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与第一光调节层构成微透镜结构层。
具体的,参见图28,提供基板101。
参见图29,在基板101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102。
参见图36,采用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110,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210。
参见图37,对第一镂空结构111内暴露的第一光调节层210进行图形化。
然后,在图形化的第一光调节层210上的第一镂空结构111内形成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多个微透镜221构成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220与第一光调节层210构成微透镜结构层200,再贴附盖板,以获得图6所示显示面板。
可选的,圆偏光片还包括多个第二镂空结构,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区和多个透光区,透光区位于相邻发光区之间,发光元件位于发光区,第二镂空结构位于透光区,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之后,还可以包括:对第二镂空结构内暴露的第一光调节层进行图形化,在图形化的第一光调节层上的第二镂空结构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子光学胶沿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
具体的,参见图28,提供基板101。
参见图29,在基板101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102。
参见图38,采用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110,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210,圆偏光片110包括第一镂空结构111和第二镂空结构112。
参见图39,对第一镂空结构111内暴露的第一光调节层210进行图形化,并对第二镂空结构112内暴露的第一光调节层210进行图形化。
然后,在图形化的第一光调节层210上的第一镂空结构111内形成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多个微透镜221构成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220与第一光调节层210构成微透镜结构层200。并在图形化的第一光调节层210上的第二镂空结构112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320,第二光学胶块320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子光学胶沿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在贴附盖板,以获得图21所示显示面板。
可选的,可参照图32至图35提供的制备方式形成第二镂空结构112内的第二光学胶块,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可以包括:采用添加有亲水剂或疏水计的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在第一光调节层上的第一镂空结构内形成色阻块,色阻块复用为微透镜,多个微透镜构成第二光调节层,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与第一光调节层构成微透镜结构层。
具体的,参见图28,提供基板101。
参见图29,在基板101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102。
采用添加有亲水剂的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110,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210,以获得图37所示结构。
然后,在第一光调节层210上的第一镂空结构111内形成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多个微透镜221构成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220与第一光调节层210构成微透镜结构层200,再贴附盖板,以获得图6所示显示面板。
可选的,圆偏光片还包括多个第二镂空结构;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区和多个透光区,透光区位于相邻发光区之间,发光元件位于发光区,第二镂空结构位于透光区。在第一光调节层上的第一镂空结构内形成色阻块之后,还包括:在第一光调节层上的第二镂空结构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子光学胶沿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
具体的,参见图28,提供基板101。
参见图29,在基板101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102。
采用添加有亲水剂的光学胶层在多个发光元件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110,固化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210,以获得图39所示结构,其中,圆偏光片110包括第一镂空结构111和第二镂空结构112。
然后,在第一光调节层210上的第一镂空结构111内形成色阻块310,色阻块310复用为微透镜221,多个微透镜221构成第二光调节层220,第二光调节层22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调节层210的折射率,第二光调节层220与第一光调节层210构成微透镜结构层200。并在第一光调节层210上的第二镂空结构112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320,第二光学胶块320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子光学胶沿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在贴附盖板,以获得图21所示显示面板。
可选的,可参照图32至图35提供的制备方式形成第二镂空结构112内的第二光学胶块,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未固化前添加有亲水剂的光学胶层能够在对应第一镂空结构111和第二镂空结构112的位置直接形成朝向发光元件102一侧凸起的表面,进而无需再通过刻蚀等方式对第一光学胶层210进行图形化,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光学胶层中添加疏水剂,以在对应第一镂空结构111和第二镂空结构112的位置直接形成远离发光元件102一侧凸起的表面,亲水剂和疏水剂的具体添加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圆偏光片,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
还包括多个发光区和多个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区之间;
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发光区;
所述圆偏光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镂空结构,所述第二镂空结构位于所述透光区;
还包括多个第二光学胶块,所述第二光学胶块与所述第二镂空结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光学胶块填充于对应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内;所述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所述子光学胶块沿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所述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所述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透镜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第一光调节层和第二光调节层,所述第一光调节层位于所述第二光调节层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至少所述第一光调节层位于所述圆偏光片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和所述第二光调节层中的一者为微透镜层,另一者为光学胶层;
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多个微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调节层包括多个微透镜,所述微透镜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一一对应,所述微透镜嵌入对应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色阻块,所述色阻块复用为所述微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和多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分别为蓝色、绿色和红色;
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所述色阻块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的蓝色色阻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和多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分别为蓝色、绿色和红色;
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设置,所述色阻块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对应设置的蓝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和红色色阻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光学胶块,所述第一光学胶块与所述色阻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光学胶块与对应所述色阻块嵌入同一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内,所述第一光学胶块位于对应所述色阻块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调节层位于所述圆偏光片和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色阻块,所述色阻块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一一对应,所述色阻块嵌入对应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内。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微透镜结构层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之间;
所述第一光调节层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与所述触控层相邻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金属部,所述圆偏光片除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外的区域覆盖所述金属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触控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二金属层、绝缘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沿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依次层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光调节层包括多个微透镜。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触控层之间,且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触控层相邻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墙,所述挡墙环绕多个所述发光元件,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至少部分所述挡墙与所述绝缘层同层设置,和/或,所述触控层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至少部分所述挡墙与所述保护层同层设置。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
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所述圆偏光片对应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元件设置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所在区域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
在所述圆偏光片设置多个第二镂空结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区和多个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区之间,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发光区,所述第二镂空结构位于所述透光区;
在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所述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所述子光学胶块沿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所述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所述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之前,还包括:
提供盖板;
在所述盖板上贴附所述圆偏光片;
在所述圆偏光片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形成第二光调节层,所述第二光调节层包括多个微透镜;
对应的,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的步骤包括:
采用光学胶层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所述圆偏光片;
固化所述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所述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光调节层与所述第二光调节层构成微透镜结构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设置的保护层;
在所述保护层上形成第一光调节层,所述第一光调节层包括多个微透镜;
对应的,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包括:
提供盖板;
在所述盖板上贴附所述圆偏光片;
所述圆偏光片远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相对,采用光学胶层在所述第一光调节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所述圆偏光片;
固化所述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二光调节层,所述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光调节层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构成微透镜结构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包括:
采用光学胶层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
固化所述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
对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内暴露的所述第一光调节层进行图形化;
在图形化的第一光调节层上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内形成色阻块,所述色阻块复用为微透镜,多个所述微透镜构成第二光调节层,所述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光调节层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构成所述微透镜结构层。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固化所述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内暴露的所述第一光调节层进行图形化;
在图形化的第一光调节层上的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所述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所述子光学胶块沿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所述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所述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包括:
采用添加有亲水剂或疏水剂的光学胶层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贴附圆偏光片;
固化所述光学胶层以形成第一光调节层;
在所述第一光调节层上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内形成色阻块,所述色阻块复用为微透镜,多个所述微透镜构成第二光调节层,所述第二光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光调节层与所述第一光调节层构成所述微透镜结构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光调节层上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内形成色阻块之后,还包括:
在第一光调节层上的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内形成第二光学胶块,所述第二光学胶块包括多个子光学胶块,多个所述子光学胶块沿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方向层叠;所述多个子光学胶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光学胶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光学胶块,所述第一子光学胶块具有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二子光学胶块具有凹透镜结构。
CN202010620890.1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628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0890.1A CN111628111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7/122,522 US11450838B2 (en) 2020-06-30 2020-12-15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0890.1A CN111628111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8111A CN111628111A (zh) 2020-09-04
CN111628111B true CN111628111B (zh) 2022-09-13

Family

ID=7226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0890.1A Active CN111628111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0838B2 (zh)
CN (1) CN1116281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69768A (ko) * 2019-12-03 2021-06-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154316A (ko) * 2020-06-11 2021-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전자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2968043A (zh) * 2021-02-02 2021-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13551B (zh) * 2021-03-19 2022-09-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950A (zh) * 2021-07-09 2021-10-08 南通惟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压敏胶、偏光片以及显示面板
CN113554938B (zh) * 2021-07-21 2023-08-22 南通惟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出光改善型功能膜以及显示面板
CN114023903A (zh) * 2021-10-28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4203934A (zh) * 2021-12-13 2022-03-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26141B (zh) * 2021-12-20 2024-03-15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CN114361359B (zh) * 2021-12-29 2023-10-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60383A (zh) * 2022-01-11 2022-04-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5799A1 (ja) * 2010-04-30 2011-11-03 Iwata Shuji 表示素子と表示装置
CN104659075A (zh) * 2015-03-19 2015-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5112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15614A (zh) * 2018-04-26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8722A (zh) * 2018-08-28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216581A (zh) * 2017-07-04 2019-01-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显示装置
CN109753182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817109A (zh) * 2019-03-29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29126A (zh) * 2019-08-22 2019-1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10970A (zh) * 2019-08-29 2019-1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CN110783367A (zh) * 2018-07-31 2020-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1081751A (zh) * 2020-01-02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1770B2 (en) * 2007-10-05 2010-06-22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US9219248B2 (en) * 2012-08-10 2015-1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KR102067159B1 (ko) * 2013-05-24 2020-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070410B1 (ko) * 2013-06-04 2020-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0865481B (zh) * 2018-08-28 2021-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34167A (zh) 2019-03-27 2019-07-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4169A (zh) 2019-11-06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结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099393B2 (en) * 2019-11-22 2021-08-24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Surface emitting light source with lateral variant refractive index profil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5799A1 (ja) * 2010-04-30 2011-11-03 Iwata Shuji 表示素子と表示装置
CN104659075A (zh) * 2015-03-19 2015-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5112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216581A (zh) * 2017-07-04 2019-01-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显示装置
CN108415614A (zh) * 2018-04-26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83367A (zh) * 2018-07-31 2020-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9148722A (zh) * 2018-08-28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753182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817109A (zh) * 2019-03-29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29126A (zh) * 2019-08-22 2019-1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10970A (zh) * 2019-08-29 2019-1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CN111081751A (zh) * 2020-01-02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50838B2 (en) 2022-09-20
CN111628111A (zh) 2020-09-04
US20210098746A1 (en)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81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378323B (zh) 显示设备
US20200119113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O2020173261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476117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332796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0291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24195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
WO2010001524A1 (ja) 固体撮像素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KR2017011372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5185025A (zh) 一种微透镜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20791A (zh) 指纹识别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41837A (zh) 一种oled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4597239A (zh) 显示装置
CN11332804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7158194U (zh) 显示装置
CN11446475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97130A (zh) 显示装置
CN113889515A (zh) 显示装置
US1187162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682891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30352641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CN113594196A (zh)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172435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7322160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