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8047B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8047B
CN113328047B CN202110612938.9A CN202110612938A CN113328047B CN 113328047 B CN113328047 B CN 113328047B CN 202110612938 A CN202110612938 A CN 202110612938A CN 113328047 B CN113328047 B CN 113328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fraction
substrate
ligh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29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8047A (zh
Inventor
胡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29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8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8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8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显示层、光提取层、阻隔结构。显示层位于衬底之上,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光提取层位于显示层的远离衬底的一侧,包括第一折射层,第一折射层具有多个开口;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开口贯穿第一折射层,且开口与发光器件交叠;第一折射层朝向开口的侧壁具有凹槽,阻隔结构至少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分部;第一折射层的靠近衬底一侧的表面为底面,底面的靠近开口的一端与阻隔结构相接触。本发明能够避免第一折射层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能够提升第一折射层与其下方基底结构的粘结性能,提升显示面板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由于其自发光特性,则不需要设置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相比更轻薄。而且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还具有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包括多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膜层结构,会使得发光器件发射的部分光经过多种方式的反射和折射而不能从该发光器件的正上方发射,影响发光亮度。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通常在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一侧设置光提取层,而光提取层中的部分膜层存在与基底接触性差、边缘翘曲等问题,影响显示面板的性能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光提取层中第一折射层的边缘翘曲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性能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显示层,显示层位于衬底之上,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光提取层,位于显示层的远离衬底的一侧,光提取层包括第一折射层,第一折射层具有多个开口;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开口贯穿第一折射层,且开口与发光器件交叠;
阻隔结构,第一折射层朝向开口的侧壁具有凹槽,阻隔结构至少包括位于凹槽内的第一分部;
第一折射层的靠近衬底一侧的表面为底面,底面的靠近开口的一端与阻隔结构相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
在衬底之上制作显示层,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然后,制作图形化的阻隔结构,其中,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阻隔结构与发光器件交叠;
在阻隔结构的工艺之后制作光提取层,包括:
制作第一折射材料层,第一折射材料层覆盖阻隔结构以及显示层之上的未被阻隔结构覆盖的区域;
采用掩膜板对第一折射材料层进行曝光处理,其中,掩膜板包括透光区和非透光区,透光区包围非透光区;阻隔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分部,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第一分部与透光区交叠;
对第一折射材料层进行显影处理,保留与透光区交叠的第一折射材料层以形成第一折射层;其中,第一折射层具有多个开口,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开口贯穿第一折射层,且开口与发光器件交叠;第一折射层的侧壁具有凹槽,第一分部位于凹槽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光提取层中第一折射层具有开口,第一折射层的朝向开口的侧壁具有凹槽,阻隔结构的第一分部位于凹槽内,且第一折射层的底面边缘与阻隔结构相接触。也就是说在第一分部的远离衬底一侧覆盖有第一折射层,则第一分部所在位置位于曝光工艺中的曝光区,或者为曝光区和非曝光区的交界位置,覆盖第一分部的第一折射材料层由于接受光照后交联固化,而在显影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由于阻隔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折射层的底面边缘与阻隔结构相接触,能够在显影工艺中避免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部分(也就是显影后形成的第一折射层的部分)的底部边缘与显影液接触,从而避免最终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能够提升第一折射层与其下方基底结构的粘结性能,提升显示面板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第一折射层制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中能够应用的一种掩膜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简化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显示层2、光提取层3和阻隔结构4。
其中,显示层2位于衬底1之上,显示层2包括多个发光器件21。在一种实施例中,发光器件21为有机发光器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发光器件21为无机发光器件。可选的,发光器件21包括依次远离衬底1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光提取层3位于显示层2的远离衬底1的一侧,光提取层3包括第一折射层31,第一折射层31具有多个开口5;在垂直于衬底1方向e上,开口5贯穿第一折射层31,且开口5与发光器件21交叠。第一折射层31朝向开口5的侧壁具有凹槽6,阻隔结构4至少包括位于凹槽6内的第一分部41。第一折射层31的靠近衬底1一侧的表面为底面m,底面m的靠近开口5的一端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也即,在凹槽6内第一折射层31的底面m的边缘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
如图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层7和封装层8。其中,阵列层7位于显示层2和衬底1之间,阵列层7中设置有多个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与发光器件21电连接,用以驱动发光器件21发光。封装层8位于显示层2的远离衬底1的一侧,封装层8覆盖发光器件21用于隔绝水氧,对发光器件21进行保护。
如图1中所示的,光提取层3还包括第二折射层32,第二折射层32位于第一折射层31的远离衬底1一侧,第二折射层32覆盖第一折射层31以及开口5。其中,第二折射层3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层31的折射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由发光器件21射出的大角度光线在第一折射层31和第二折射层32的界面上会发生折射改变角度,使得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加靠近显示面板的正视方向,能够从发光器件21对应的上方射出,由此提高了发光器件21的出光效率。其中,显示面板的正视方向为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时视线的正视方向,正视方向基本与垂直于衬底e的方向平行。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折射层31具有图形化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折射层31采用负性光阻材料制作,即在制作时第一折射层31的前驱体材料在经光照后形成不可被显影液洗掉的物质。
图2为第一折射层制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基底01上涂布一整层的第一折射材料层02,然后利用掩膜板03对第一折射材料层02进行曝光处理,在曝光工艺中被掩膜板03遮挡的区域未经光照,后续利用显影液将未经曝光位置处的材料清洗掉,从而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折射层31。第一折射层采用负性光阻材料制作,其与下方基底膜层之间的粘附力较差,而且在曝光工艺中,光照位置处的材料会发生交联固化体积发生收缩,容易与基底膜层之间产生孔洞、剥离、边缘翘曲等问题。而且由于靠近基底01位置处的材料接收的光量较小,则靠近基底01位置处材料的显示速率比远离基底01位置处材料的显示速度快,由此会导致显影后形成的第一折射层的边缘被清洗掉出现边缘翘曲、边缘与基底剥离的问题,如图2中区域Q位置处的示意。由此影响了第一折射层和其下方结构的粘结性能,影响显示面板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折射层具有开口,第一折射层的朝向开口的侧壁具有凹槽,阻隔结构的第一分部位于凹槽内,且第一折射层的底面边缘与阻隔结构相接触。也就是说在第一分部的远离衬底一侧覆盖有第一折射层,则第一分部所在位置位于曝光工艺中的曝光区,或者为曝光区和非曝光区的交界位置,覆盖第一分部的第一折射材料层由于接受光照后交联固化,而在显影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由于阻隔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折射层的底面边缘与阻隔结构相接触,能够在显影工艺中避免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部分(也就是显影后形成的第一折射层31的部分)的底部边缘与显影液接触,从而避免最终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能够提升第一折射层与其下方基底结构的粘结性能,提升显示面板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可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能够用于制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01:提供衬底1。
步骤S102:在衬底1之上制作阵列层7。
步骤S103:在阵列层7之上制作显示层2,显示层2包括多个发光器件21。
步骤S104:在显示层3之上制作封装层8。在一种实施例中,封装层8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和至少一层有机层。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封装层8包括封装玻璃基板。
步骤S105:制作图形化的阻隔结构4,其中,在垂直于衬底1方向上,阻隔结构4与发光器件21交叠。图3中的阻隔结构4仅作为一种示意性表示,在下述实施例中将会对阻隔结构4的形状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阻隔层4和封装层8之间还设置有其他功能结构,则在显示面板制作时,在封装层8之上完成功能结构的工艺之后再依次制作阻隔结构4、以及光提取层3。
在阻隔结构4的工艺之后制作光提取层3,包括:
步骤S106:制作第一折射材料层02,第一折射材料层02覆盖阻隔结构4以及显示层2之上的未被阻隔结构4覆盖的区域;
步骤S107:采用掩膜板03对第一折射材料层02进行曝光处理,其中,掩膜板03包括透光区T和非透光区FT。阻隔结构4至少包括第一分部41,在垂直于衬底1方向上,第一分部41与透光区T交叠。其中,制作有发光器件21的模组结构中,与透光区T对应的区域为曝光区,与非透光区FT对应的区域为非曝光区。也就是说,阻隔结构4的第一分部41位于曝光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中能够应用的一种掩膜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由图4中可以看出透光区T包围非透光区FT。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透光区T的形状仅作示意,根据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21的形状、以及第一折射层32预设的开口的形状对掩膜板进行设计。可选的,透光区T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多边形。
步骤S108:对第一折射材料层02进行显影处理,保留与透光区T交叠的第一折射材料层02以形成第一折射层31;其中,第一折射层31具有多个开口5,在垂直于衬底1方向e上,开口5贯穿第一折射层31,且开口5与发光器件21交叠;第一折射层31的侧壁具有凹槽6,第一分部41位于凹槽6内。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首先制作图形化的阻隔结构4,然后在阻隔结构4的工艺之后制作整面的第一折射材料层02,则第一折射材料层02覆盖阻隔结构4以及未被阻隔结构4覆盖的区域。在曝光工艺中,阻隔结构4中的第一分部41与掩膜板03的透光区交叠,则在第一分部41之上的第一折射材料层02受光后交联固化;而显影后最终形成的第一折射层31的底部边缘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在显影工艺中,阻隔结构4能够在第一折射材料层02中受光照部分的底部边缘与显影液之间起到阻隔作用,在物理上防止第一折射材料层02中受光照部分的底部边缘与显影液接触,从而能够避免显影后形成的第一折射层31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能够提升第一折射层31与其下方基底结构的粘结性能,提升显示面板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阻隔结构4还包括位于开口5内的第二分部42,第一分部41和第二分部42相连接。其中,第二分部42位于凹槽6外。在垂直于衬底1的方向e上,阻隔结构4在衬底1的正投影与开口5在衬底1的正投影交叠。阻隔结构4中的第二分部42位于开口5内且位于凹槽6外,则说明第二分部42的远离衬底1的一侧不被第一折射层31覆盖,也就是说,在显影工艺中,第二分部42的远离衬底1的一侧的第一折射材料层被显影液洗掉。可选的,在步骤S107的曝光工艺中,第二分部42与非透光区FT交叠。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的部分的底部边缘仅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而不会与阻隔结构4下方的基底层接触,从而避免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的部分的底部边缘与显影液接触,避免最终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而且,如此设置能够在第一折射层31的开口5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保证第一折射层31与其下方基底层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其中,第一折射层31形成的开口5的尺寸可以理解为图5中截面图示意的开口5在水平方向x上的宽度d。可选的,水平方向x与衬底1所在平面平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方向e上,第一折射层31至少部分覆盖阻隔结构4。也就是说,第一折射层31与至少部分阻隔结构4相接触,其中,在凹槽6内第一折射层31和阻隔结构4的第一分部41相接触,位于凹槽6外的阻隔结构4的第二分部42不被第一折射层31覆盖。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折射层31的靠近开口5方向的底部边缘仅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则在显影工艺中,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部分的底部边缘与显影液相接触,避免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其下方基底层接触的边缘出现翘曲的现象。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在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中,第一分部4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表面M1和第一侧面M2,第一侧面M2为在平行于衬底1方向x上远离第二分部42一侧的表面,第一表面M1位于第一侧面M2的远离衬底1的一侧;第一侧面M2和第一表面M1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30°≤α<90°。该实施方式中,在衬底1位于下方、发光层2和光提取层3位于衬底1上方的截面示意图中,阻隔结构4的边缘形成类似倒切角的结构。可以理解,将图5在纸面内旋转180°,则得到在衬底1位于上方、发光层2和光提取层3位于衬底1下方的截面示意图,此时阻隔结构4的边缘形成类似正切角的结构。
如图5中示意的,在倒切角下方的第一折射层31的底部与下方的基底相接触,且第一折射层31的底部边缘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能够在保证阻隔结构4的厚度、以及第一折射层31形成的开口的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折射层31的底部与下方基底接触面积足够大。而且,在保证阻隔结构4的边缘形成倒切角的情况下,设置α不小于30°,在工艺上阻隔结构4容易制作,不增加工艺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结构4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层31的折射率。图5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21发射的部分光线在穿透光提取层3时的光路可以参考图6中的示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简化示意图。如图6中示意出了发光器件21发出的大角度光线S1,在不改变传播方向时,光线S1沿虚线示意的光路S2'传播。在经本发明实施例中阻隔结构4以及光提取层3的作用后,光线S1改变光路后沿光路S2传播。其中,光线S1由发光器件21射出后首先射入到第一折射层31,然后由第一折射层31射入阻隔结构4时,在第一折射层31与第一侧面M2接触的界面上发生折射,由于阻隔结构4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层31的折射率,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经过此次折射作用后,光线的传播方向向显示面板的正视方向靠近;光线由阻隔结构4射出后再射入第一折射层31,然后由第一折射层31射向第二折射层32;光线在第一折射层31和第二折射层32的接触截面上会再次发生折射,由于第二折射层3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层31的折射率,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经过此次折射作用后,光线的传播方向再次向显示面板的正视方向靠近。该实施方式中阻隔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避免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下方基底层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而且在阻隔结构与第一折射层接触的界面上能够使得部分大角度光线的传播方向偏转,阻隔结构与光提取层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另外,图6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5,在阻隔结构4的厚度一定的情况下,且满足30°≤α<90°时,当α角度越小,则在截面图中在平行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方向x上,第一分部41的长度d1越长,则第一折射层31与第一侧面M2的接触面积越大,则能够射到第一折射层31与第一侧面M2接触界面上的光量越多,更加有利于实现利用阻隔结构与第一折射层31的接触界面对大角度光线进行偏转。
可选的,第一折射层31的折射率为1.4~1.54(包括端点值)。第二折射层32的折射率为1.68~2(包括端点值)。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5中示意在截面图中第一折射层31的开口的侧壁基本为直线,图6中示意的截面图中第一折射层31的开口的侧壁为曲线。上述均只做示意性表示,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侧面M2和第一表面M1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90°<α≤120°。在图7示意的衬底1位于下方、发光层2和光提取层3位于衬底1上方的截面示意图中,阻隔结构4的边缘形成类似正切角的结构。图7中示意出了发光器件21发射出的光线S3,在不改变传播方向时,光线S3沿虚线示意的光路S4'传播,而在经阻隔结构4和光提取层3的共同作用后改变传播方向后沿光路S4传播。其中,光线S3由发光器件21射出后首先射入到阻隔结构4,然后经阻隔结构4射入第一折射层31,在第一折射层31与第一侧面M2接触的界面上发生折射,由于阻隔结构4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层31的折射率,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经过此次折射作用后,光线的传播方向向显示面板的正视方向靠近;光线在第一折射层31内传播,然后由第一折射层31射向第二折射层32;光线在第一折射层31和第二折射层32的接触截面上会再次发生折射,由于第二折射层3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层31的折射率,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经过此次折射作用后,光线的传播方向再次向显示面板的正视方向靠近。该实施方式中阻隔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避免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下方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而且在阻隔结构与第一折射层接触的界面上能够使得部分大角度光线的传播方向偏转,阻隔结构与光提取层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侧面M2和第一表面M1形成的夹角α为90°。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射层31的靠近衬底1一侧的底面的边缘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且第一折射层31的至少部分覆盖阻隔结构4。在第一折射层31制作时,阻隔结构4能够避免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部分的底部边缘与显影液接触,从而避免最终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能够提升第一折射层与其下方基底结构的粘结性能。
另外,光提取层3还包括第二折射层32,第二折射层32覆盖第一折射层31以及第一折射层31的开口(图8中未标示),而阻隔结构4的第二分部位于第一折射层31的开口内,则第二折射层32覆盖阻隔结构4的第二分部,设置第二折射层32的折射率大于阻隔结构4的折射率,则发光器件射出的大角度光线S7在由阻隔结构4射入第二折射层32时,会在阻隔结构4和第二折射层32接触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光线经折射后传播方向向显示面板的正视方向偏转,由此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另外,如图6中示意的光线S5、以及图7中示意的光线S6也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第二折射层32的折射率大于阻隔结构4的折射率,能够使得发光器件射出的部分大角度光线在阻隔结构4和第二折射层32接触的界面上发生偏转,从而进一步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由阻隔结构4一侧看向衬底1,图9中仅示意出了阻隔结构4,并未示出光提取层3等其他结构。如图9所示,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方向上,第一分部41的正投影围绕第二分部42的正投影。可以理解俯视方向与阻隔结构4向衬底1做正投影的投影方向相同,所以图9中,第一分部41与其在衬底1的正投影重合,第二分部42与其在衬底1的正投影重合。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部41位于第一折射层31的侧壁形成的凹槽6(可参见本发明上述显示面板截面图中的示意)内,且第一分部41围绕第二分部42设置,也就是说沿第一折射层31的开口的侧壁一圈均设置有凹槽6,则第一折射层31的底部在靠近开口一端的边缘均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保证在第一折射层制作时的显影工艺中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部分的底部边缘均不会与显影液相接触,从而避免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
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第二分部42的远离衬底1的一侧设置有微透镜9,微透镜9的远离第二分部42一侧的表面为曲面,曲面向远离第二分部42一侧凸起。微透镜9的曲面表面对部分光线具有一定的发射作用,如图10中示意的由发光器件发出的基本沿正视方向出射的部分光线会经微透镜9的曲面表面作用后向大视角方向射出,能够提高大视角的光量,由此提高在大视角观看时的亮度,提升用户在大视角下的视觉体验。
可选的,微透镜9的制作材料和第一折射层31的制作材料相同。其中,微透镜9能够与第一折射层31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不需要增加新的工艺制程。而且光提取层3还包括第二折射层32,第二折射层32也会覆盖微透镜9,第二折射层32的折射率大于微透镜9的折射率,部分大角度光线也会在微透镜9和第二折射层32的接触界面上发生角度偏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二分部42具有通孔K,在垂直于衬底1方向e上,通孔K贯通第二分部42。该实施方式中,阻隔结构4包括第一分部41和第二分部42,其中,第一分部41位于第一折射层31的侧壁的凹槽6内,且第一折射层31的靠近衬底1的底部的边缘与阻隔结构4相接触,阻隔结构4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制作时显影液与第一折射材料层中受光照部分的底部边缘相接触,能够避免显影形成的第一折射层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同时,阻隔结构4位于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一侧,也就是说,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穿透阻隔结构4所在的膜层后射出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二分部42具有通孔K,则部分光线经由通孔K内射出显示面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线穿透膜层结构时造成的光损失,相应的提高了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阻隔结构4至少包括第一阻隔结构4a和第二阻隔结构4b;第一阻隔结构4a的制作材料包括第一光阻材料,第二阻隔结构4b的制作材料包括第二光阻材料,第一光阻材料和第二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不同。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阻隔结构4a和第二阻隔结构4b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一折射层31与基底接触的边缘产生翘曲,提升了第一折射层31与其下方基底层之间的粘结性能。同时第一阻隔结构4a和第二阻隔结构4b能够复用为色阻层使用,且第一阻隔结构4a和第二阻隔结构4b的透光颜色不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对环境光的反射,提升显示效果。其中以第一阻隔结构4a来进行说明,环境光中仅有部分光能够穿透第一阻隔结构4a后到达下方的发光器件,则被发光器件的反射的光量变少,从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对环境光的反射,如此设置不需要在显示面板结构中额外设置减反层,有利于显示面板厚度的减薄。另外,如图12中示意发光器件21a与第一阻隔结构4a相对应,发光器件21b与第二阻隔结构4b相对应,由于第一阻隔结构4a和第二阻隔结构4b的透光颜色不同,则发光器件21a发出的大角度光线在射向第二阻隔结构4b后也不会经由第二阻隔结构4b射出,从而能够避免相邻的发光器件之间颜色串扰。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33,黑矩阵33用于限定出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区,其中,一个像素区对应一个发光器件21。图12中示意黑矩阵33位于第一折射层31的靠近衬底1的一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黑矩阵位于第一折射层的远离衬底的一侧,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继续参考图12所示的,第一折射层31包括多个折射部,一个折射部包括一个开口5,折射部包括第一折射部31a和第二折射部31b;第一阻隔结构4a位于第一折射部31a的开口5内,第二阻隔结构4b位于第二折射部31b的开口5内;第一折射部31a的制作材料包括第三光阻材料,第二折射部31b的制作材料包括第四光阻材料;第一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和第三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相同,第二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和第四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相同。也就是说,第一折射部31a的透光颜色和第一阻隔结构4a的透光颜色相同,第二折射部31b的透光颜色和第二阻隔结构4b的透光颜色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射部31a和位于其开口内的第一阻隔结构4a共同组成色阻,且第二折射部31b和位于其开口内的第二阻隔结构4b也共同组成色阻,光提取层3中第一折射层31不仅能够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而且第一折射层31与阻隔结构4配合能够复用为色阻使用,来降低显示面板对环境光的反射;同时还能够防止相邻的发光器件之间颜色串扰。而且如此设置不需要在显示面板结构中额外设置减反层,有利于显示面板厚度的减薄。
在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黑矩阵位于相邻的折射部之间。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3所示,阻隔结构4还包括第三阻隔结构4c,第三阻隔结构4c的制作材料包括第五光阻材料,第一光阻材料、第二光阻材料和第五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均不同。折射部还包括第三折射部31c,第三阻隔结构4c位于第三折射部31c的开口5内,第三折射部31c的制作材料包括第六光阻材料,第三光阻材料、第四光阻材料和第六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均不同,且第五光阻材料和第六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相同。可选的,在垂直于衬底1的方向e上,发光器件21a与第一阻隔结构4a相对应,发光器件21b与第二阻隔结构4b相对应,发光器件21c与第三阻隔结构4c相对应,且发光器件21a、发光器件21b和发光器件21c的发光颜色各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结构的制作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中任意一种。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4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10,触控层10位于显示层2和光提取层3之间;触控层10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触控层10包括触控电极101,触控电极101包括位于不同导电层的第一子电极10-1和第二子电极10-2。可选的,触控电极101为金属网格结构,第一子电极10-1和第二子电极10-2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且第一子电极10-1和第二子电极10-2在衬底1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21在衬底1的正投影之间的区域内。触控层10还包括绝缘层102,第一子电极10-1和第二子电极10-2通过绝缘层102的开孔(图中未标示)电连接;其中,阻隔结构4和绝缘层102为一体结构。阻隔结构4和绝缘层102的制作材料相同。在显示面板制作时,需要对绝缘层102进行开孔以实现第一子电极10-1和第二子电极10-2之间电连接,则阻隔结构4能够与绝缘层102的开孔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节省了工艺制程。
可选的,绝缘层102的制作材料包括氮化硅,则阻隔结构4的制作材料包括氮化硅。则阻隔结构4的折射率介于第一折射层31和第二折射层32之间,通过阻隔结构4与折射层进行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能够用于制作图14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如图15所示,制作方法包括在制作光提取层3之前制作触控层10;具体包括:
步骤S201:在封装层8的工艺之后制作图形化的第一子电极10-1。其中,第一子电极10-1在衬底1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器件21在衬底1的正投影之间。
步骤S202:在第一子电极10-1之上制作整面的绝缘介质层102a;其中,绝缘介质层102a覆盖第一子电极10-1以及未被第一子电极10-1覆盖的区域。
步骤S203:对绝缘介质层102a进行刻蚀以形成阻隔结构4和开孔O,开孔O暴露第一子电极10-1。也形成了触控层中的具有开孔O的绝缘层102。
可选的,可以采用灰阶掩膜板对绝缘介质层102a进行曝光处理,然后在显影工艺中一步形成阻隔结构4和开孔O。
步骤S204:制作第二子电极10-2,第二子电极10-2通过开孔O与第一子电极10-1电连接。
然后在步骤S204之后执行上述图3实施例中示意的步骤S106至步骤S108以制作第一折射层31和第二折射层32。
该实施方式中,阻隔结构触控层中绝缘层的开孔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制作,也就是复用触控层中的绝缘层来制作阻隔结构,简化了工艺制程。可选的,绝缘层102的制作材料包括氮化硅,则阻隔结构4的制作材料包括氮化硅。则阻隔结构4的折射率介于第一折射层31和第二折射层32之间,通过阻隔结构4与折射层进行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6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对于显示面板的结构在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中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电视机、智能穿戴产品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衬底之上,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光提取层,位于所述显示层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光提取层包括第一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具有多个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折射层;且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交叠;
阻隔结构,所述第一折射层朝向所述开口的侧壁具有凹槽,所述阻隔结构至少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一分部;
所述第一折射层的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为底面,所述底面的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与所述阻隔结构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内的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折射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阻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表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分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表面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30°≤α<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表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分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表面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90°≤α≤1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方向上,所述第一分部的正投影围绕所述第二分部的正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分部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微透镜,所述微透镜的远离所述第二分部一侧的表面为曲面,所述曲面向远离所述第二分部一侧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透镜的制作材料和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制作材料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部具有通孔,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第二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提取层还包括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阻隔结构的折射率;
所述第二折射层位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远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二折射层覆盖所述第一折射层以及所述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阻隔结构和第二阻隔结构;
所述第一阻隔结构的制作材料包括第一光阻材料,所述第二阻隔结构的制作材料包括第二光阻材料,所述第一光阻材料和所述第二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折射层包括多个折射部,一个所述折射部包括一个所述开口,所述折射部包括第一折射部和第二折射部;
所述第一阻隔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折射部的开口内,所述第二阻隔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折射部的开口内;
所述第一折射部的制作材料包括第三光阻材料,所述第二折射部的制作材料包括第四光阻材料;
所述第一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和所述第三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相同,所述第二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和所述第四光阻材料的透光颜色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显示层和所述光提取层之间;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
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通过所述绝缘层的开孔电连接;其中,
所述阻隔结构和所述绝缘层为一体结构。
15.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之上制作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然后,制作图形化的阻隔结构,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所述阻隔结构与所述发光器件交叠;
在所述阻隔结构的工艺之后制作光提取层,包括:
制作第一折射材料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层覆盖所述阻隔结构以及所述显示层之上的未被所述阻隔结构覆盖的区域;
采用掩膜板对所述第一折射材料层进行曝光处理,其中,所述掩膜板包括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包围所述非透光区;所述阻隔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分部,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透光区交叠;
对所述第一折射材料层进行显影处理,保留与所述透光区交叠的所述第一折射材料层以形成第一折射层;其中,所述第一折射层具有多个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折射层;且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一折射层的侧壁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分部位于所述凹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
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制作所述光提取层之前制作所述触控层;包括:
制作所述第一子电极;
在所述第一子电极之上制作绝缘介质层;
对所述绝缘介质层进行刻蚀以形成所述阻隔结构和开孔,所述开孔暴露所述第一子电极;
制作所述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一子电极电连接。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612938.9A 2021-06-02 2021-06-0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328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2938.9A CN113328047B (zh) 2021-06-02 2021-06-0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2938.9A CN113328047B (zh) 2021-06-02 2021-06-0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047A CN113328047A (zh) 2021-08-31
CN113328047B true CN113328047B (zh) 2022-06-10

Family

ID=77423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2938.9A Active CN113328047B (zh) 2021-06-02 2021-06-0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80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9623B1 (en) 2022-08-24 2023-12-1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5385B (zh) * 2021-09-01 2023-10-2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852A (zh) * 2002-05-23 2005-08-17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器
JP5927476B2 (ja) * 2011-10-03 2016-06-01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320326A (zh) * 2011-11-10 2013-05-16 Chimei Innolux Corp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101975309B1 (ko) * 2012-07-25 2019-09-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60079975A (ko) * 2014-12-26 2016-07-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393319B1 (ko) * 2017-07-04 2022-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9036130A (zh) * 2018-07-19 2018-12-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00111859A (ko) * 2019-03-19 2020-10-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0610956B (zh) * 2019-08-26 2021-11-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4573B (zh) * 2020-05-13 2024-0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2345B (zh) * 2020-08-24 2022-10-1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69032B (zh) * 2020-08-31 2023-08-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10326B (zh) * 2020-10-30 2024-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9623B1 (en) 2022-08-24 2023-12-1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047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6126B (zh) 像素结构、显示装置以及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362920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71229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1450838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579166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KR102476117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332804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7868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24250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537732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6484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US2023007628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682891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4485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41837A (zh) 一种oled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708022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207076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N11503643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84723A (zh) 一种前置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21053A1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7500311A (zh) 底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底发光显示装置
CN1179797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830198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776933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