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0383A -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0383A
CN114360383A CN202210027947.6A CN202210027947A CN114360383A CN 114360383 A CN114360383 A CN 114360383A CN 202210027947 A CN202210027947 A CN 202210027947A CN 114360383 A CN114360383 A CN 114360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film layer
hardened coating
base material
refractiv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79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79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0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0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0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基材;位于盖板基材上的硬化涂层,硬化涂层包括第一膜层和位于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第一膜层的折射率与盖板基材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二膜层中具有多个开口,在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开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沿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为与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通过形成沿远离所述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的第二膜层,能在视觉上减轻折痕的观感,以改善柔性器件的折痕问题,从而提升柔性器件的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蓬勃的发展,柔性显示器逐渐实现了量产化、产品化。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器件被认为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通过OLED柔性器件能够制备可反复折叠的模组。为了确保弯折特性,需要将常用的盖板的采用从玻璃替换成可折叠材料,目前常使用透明聚酰亚胺(CPI)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材料作为盖板材料,以实现显示器件的弯折。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反复弯折之后,柔性器件的弯折部分容易形成明显的材料变形,一般称之为折痕。折痕现象是可折叠模组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以改善柔性器件的折痕问题,从而提升柔性器件的外观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基材;位于盖板基材上的硬化涂层,硬化涂层包括第一膜层和位于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第一膜层的折射率与盖板基材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二膜层中具有多个开口,在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开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沿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为与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
其中,盖板基材与第一膜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4-1.6。
其中,开口在垂直于盖板基材的主表面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或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其中,开口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1um。
其中,相邻的多个开口的中心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2u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成盖板组件的方法,包括:形成盖板基材;在盖板基材上形成硬化涂层,硬化涂层包括第一膜层和位于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盖板基材的折射率与第一膜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对硬化涂层进行第一固化处理,以使硬化涂层初步固化;在第二膜层中形成多个开口;对硬化涂层进行第二固化处理,以使硬化涂层终固化;其中,在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开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沿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为与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
其中,在硬化涂层中形成多个开口,具体包括:
对硬化涂层进行滚压处理,以在硬化涂层中形成多个开口。
其中,第一固化处理包括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初步固化的步骤包括以使硬化涂层的粘度大于20000CPS。
其中,第二固化处理包括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终固化的步骤包括以使硬化涂层的固化率大于95%。
其中,硬化涂层的材料包括亚克力或硅氧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基材;位于盖板基材上的硬化涂层,硬化涂层包括第一膜层和位于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第一膜层的折射率与盖板基材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二膜层中具有多个开口,在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开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沿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为与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通过形成沿远离所述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的第二膜层,能在视觉上减轻折痕的观感,以改善柔性器件的折痕问题,从而提升柔性器件的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形成盖板基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形成硬化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形成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形成多个开口的治具的图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包括盖板组件的柔性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发明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此用来描述各种元素,但这些元素不应该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这些元素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前提下,第一种可以被称为第二种,并且类似地,第二种可以被称为第一种。因此,使用的术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附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另外,在各个附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当一个组件被描述为“连接至”另一组件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直接“连接”,或者一个组件通过一中间组件间接“连接至”另一个组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随着科学技术蓬勃的发展,柔性显示器逐渐实现了量产化、产品化。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器件被认为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通过OLED柔性器件能够制备可反复折叠的模组。为了确保弯折特性,需要将常用的盖板的采用从玻璃替换成可折叠材料,目前常使用透明聚酰亚胺(CPI)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材料作为盖板材料,以实现显示器件的弯折。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反复弯折之后,柔性器件的弯折部分容易形成明显的材料变形,一般称之为折痕。折痕现象是可折叠模组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申请一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将柔性器件的最外侧的盖板采用减反射材料(AR)形成的盖板,在视觉上能明显减轻折痕的观感。从原理上来说,AR膜能大幅度地降低盖板表面的反射,这样,在折痕的实际程度不改变的情况下,折痕会看起来变得轻微。现在的AR膜往往通过多层镀层实现。以一层镀膜为例说明,通过镀膜与基材折射率的匹配,镀层厚度为1/4波长时,镀膜上、下界面的反射光能够实现相干相消。
然而,这种镀膜AR技术有两个显著的问题,第一是工艺复杂,因为每层镀膜只能针对特定波长实现减反射,所以,实际使用时,需要通过约5-7层高、低折射相间的镀层来实现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减反射,所以,AR膜的生产需要通过磁控溅射分多步溅射5-7层镀层,工艺复杂度高,且卷对卷配套生产成本很高,技术难度大;第二是通过不同厚度镀层实现不同波长减反射,会有色偏的问题,即很难在整个可见光宽波域范围内实现相同程度的减反射效果,结果往往是AR膜色相有较为明显的偏蓝或者偏红,影响外观品位。
此外,除了溅射工艺外,通过湿法涂布也能生产AR薄膜,但这种方法生产的AR薄膜减反射效果较溅射方法差,并且色偏更严重。为了改善材料光学效果,也可以采用多次的湿法涂布实现AR薄膜性能的改善,这同时使工艺变得复杂。
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100的制作方法,该盖板组件100的制作方法对照图2至图4的结构图,具体流程如下:
S101步骤:形成盖板基材110。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2至图4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内容相关的结构,本发明的盖板组件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实现该盖板组件100的完整功能的其它组件和/结构。
图2显示S101步骤形成的结构,包括:盖板基材110。盖板基材110作为形成盖板组件100的基础,可以使用市场上的量产的材料来制备,比如采用聚酰亚胺(C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商用材料来制备。一般情况下,形成盖板基材110的材料的折射率在1.5左右,例如,韩国Kolon化学生产的CPI材料折射率为1.53。盖板基材11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工艺需求去制备,一般情况下,盖板基材110的厚度可以在15-100um的范围内。
S102步骤:在盖板基材110上形成硬化涂层120,硬化涂层120包括第一膜层121和位于第一膜层121上的第二膜层122,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其中,硬化涂层120的材料包括亚克力或硅氧烷。
图3显示S102步骤形成的结构,包括:盖板基材110以及位于盖板基材110上的硬化涂层120。其中,硬化涂层120包括位于盖板基板上的第一膜层121和位于第一膜层121上的第二膜层122。
具体地,在S101步骤形成盖板基材110之后,可以通过在盖板基材110上进行涂布(coating),在涂布的材料固化之后形成硬化涂层120。其中,硬化涂层12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工艺需求去制备,一般情况下,固化后的硬化涂层120的厚度在3-30um范围内。其中,硬化涂层120的折射率在1.5左右,对于硬化涂层120的材料不作特别的限定,只有能满足形成的硬化涂层120的折射率在1.5左右即可。优选地,硬化涂层120的材料可以是亚克力系材料或硅烷系材料。
S103步骤:对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一固化处理,以使硬化涂层120初步固化。
其中,第一固化处理包括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初步固化的步骤包括以使硬化涂层120的粘度大于20000CPS。
具体地,在形成硬化涂层120之后,可以通过对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一固化处理,以使硬化涂层120初步固化,从而使硬化涂层120保持形状稳定,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其中,第一固化处理可以是热处理或者UV固化处理,具有采用的第一固化处理的方式可以根据硬化涂层120的材料选用。此外,为了保证进行初步固化之后,硬化涂层120能够保持形状稳定,优选地,在对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一固化处理后,硬化涂层120的材料粘度需要大于20000CPS。
S104步骤:在硬化涂层120中形成多个开口1221;其中,在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开口1221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122沿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为与盖板基材110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
其中,S104步骤:在硬化涂层120中形成多个开口1221,具体包括:
对硬化涂层120进行滚压处理,以在硬化涂层120中形成多个开口1221。
图4显示S104步骤形成的结构,包括:盖板基材110、位于盖板基材110上的硬化涂层120。其中,硬化涂层120包括第一膜层121和第二膜层122,第二膜层122中形成有多个开口1221。可以通过采用一些治具,通过治具对硬化涂层120进行滚压处理,以在硬化涂层120的第二膜层122中形成多个开口1221。
如图5所示,为用于对硬化涂层120进行滚压处理的治具的图片。该治具可以由玻璃、陶瓷或者金属材料等制备。如图5所示,治具的表面需要具有密集分布的孔,且孔为盲孔。通过具有密集分布的孔的治具对硬化涂层120进行滚压处理,使得在硬化涂层120的第二膜层122中形成多个开口1221,且开口1221与治具中的孔的尺寸、截面形状和分布情况等分别相对应。
由上文可知,在第二膜层122中形成的开口1221与治具中的孔的尺寸、截面形状和分布情况等分别相对应。可以通过对治具中孔的孔径、孔的深度以及相邻的孔之间的间距等参数进行设计,以控制在第二膜层122中形成的开口1221的尺寸,从而满足实际工艺需求。一般情况下,治具中孔的孔径在亚微米的级别(即小于或等于1um),比如,孔径的范围为100nm-1um。孔的深度也可以在亚微米的级别,比如,盲孔的深度范围为100nm-1um。为了进一步地保证形成的第二开口1221的光学性能,一般情况下,在第二膜层122中开口1221的尺寸,以及相邻的开口1221之间的间距在工艺可行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小。其中,相邻的开口1221之间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尺寸L1不大于1um。比如,相邻的开口1221之间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尺寸L1的范围为100nm-1um。其中,相邻的多个开口1221的中心轴之间的间距L2不大于1.2um。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治具中孔的分布情况不作特别的限制,治具中的孔可以呈阵列分布,也可以呈其它图案的分布,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的开口1221去设计。其中,对治具中的多个孔的孔径和孔深也不作特别的限制,比如,治具中的孔与孔之间的孔径和孔深可以一致,孔与孔之间的孔径和深度也可以不一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的开口1221去设计。其中,对治具中的多个孔的形状不作特别的限制,比如,治具中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或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的开口1221去设计。对应地,通过治具形成的开口1221的尺寸以及截面形状也不作特别的限制,开口1221在垂直于盖板基材110的主表面的平面(XY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或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即多个开口1221的截面形状可以都是一样的图形或者是采用不一样的图形进行组合。
具体地,由上文可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的开口1221去设计对应的治具。治具的形成过程可以是,比如,当治具的材料为玻璃时,可以通过对玻璃进行激光处理之后,再采用湿法刻蚀形成具有多个孔的治具。其中,治具的孔的尺寸、截面形状以及孔的分布情况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的开口1221去设计。通过调整形成治具的形成过程,以在硬化涂层120中形成实际需要的多个开口1221。其中,在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开口1221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即第二膜层122在XY平面上的截面占据的面积或体积,在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使第二膜层122沿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
此外,在对硬化涂层120进行滚压处理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工艺需求去设定滚压处理过程中的条件。其中,滚压处理过程中的条件可以包括滚压温度、压入深度、滚压的压力和滚压速度等。比如,当进行第一固化处理之后的硬化涂层120的粘度较大时,可以适当地提升在对硬化涂层120进行滚压处理过程中的滚压温度,降低硬化涂层120的粘度,以达成最佳的效果。此外,进行滚压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滚压温度,以达成最佳效果。
S105步骤:对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二固化处理,以使硬化涂层120终固化。
具体地,在硬化涂层120中形成多个开口1221之后,可以对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二固化处理,以使硬化涂层120终固化。通过对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二固化处理,以最终形成如图4所示的盖板组件100。其中,最终形成的盖板组件100包括:盖板基材110;位于盖板基材110上的硬化涂层120;其中,硬化涂层120包括第一膜层121和第二膜层122,在第二膜层122中设置有多个开口1221。
具体地,影响反射率的最主要原因是材料间的折射率关系。如图4所示,盖板组件100分为与空气接触区A1、折射率渐变区A2和折射率不变区A3。就显示技术领域而言,盖板组件100的上方一般为空气,盖板组件10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膜层122、第一膜层121和盖板基材110。其中,第二膜层122中形成有多个开口1221,且在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开口1221在第一方向(X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即第二膜层122在XY平面上的截面占据的面积或体积,在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使第二膜层122沿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
具体地,在折射率不变区A3,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与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的范围内,比如,预设的范围为0-0.2,通过设置第一膜层121与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相近,使得从盖板基材110到第一膜层121在视觉上的差异不大,以实现在折射不变区的折射率基本不变。其次,在折射率渐变区A2,在第一膜层121上形成第二膜层122,且第二膜层122中形成有多个开口1221,在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开口1221在第一方向(X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122沿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以实现在折射率渐变区A2沿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折射率逐渐减小。
具体地,通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形成的第一膜层121和第二膜层122,第二膜层122的折射率的渐变(比如第二膜层122的体积占据率沿靠近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从0逐渐变为100%),当第一膜层121与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相近时,比如,盖板基材110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都为1.5,从光学上来说,使得从空气、第二膜层122、第一膜层121和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逐步变化,比如,由1逐步变为1.5,从而实现了整个盖板组件100在整个可见光范围的减反射,进而在视觉上减轻折痕的观感。
根据以上所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形成的盖板组件100,能在视觉上减轻折痕的观感。当将该盖板组件100应用于可折叠的柔性器件中时,能改善柔性器件的折痕问题,从而提升柔性器件的外观效果。其中,柔性器件可以是OLED柔性器件。
其中,盖板基材110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范围为1.4-1.6。
具体地,一般情况下,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在1.5左右,为了使得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优选地,盖板基材110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范围为1.4-1.6。通过形成的第一膜层121与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相近,使得从盖板基材110到第一膜层121在视觉上的差异不大,以实现在折射不变区的折射率基本不变。
其中,第二固化处理包括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终固化的步骤包括以使硬化涂层120的固化率大于95%。
具体地,可以通过对形成具有多个开口1221的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二固化处理,以使硬化涂层120终固化。其中,第二固化处理可以采用热处理或者UV固化处理的方法进行,具有采用的第二固化处理的方式可以根据硬化涂层120的材料选用。此外,为了保证进行终固化之后的硬化涂层120需要能够保持形状稳定,优选地,在对硬化涂层120进行第二固化处理后,硬化涂层120的固化率应大于95%。
基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盖板组件100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100,如图4所示,包括:盖板基材110;位于盖板基材110上的硬化涂层120,硬化涂层120包括第一膜层121和位于第一膜层121上的第二膜层122,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与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二膜层122中具有多个开口1221,在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开口1221在第一方向(X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122沿远离盖板基材110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X方向)为与盖板基材110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
具体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能在视觉上减轻折痕的观感。当将该盖板组件100应用于可折叠的柔性器件中时,能改善柔性器件的折痕问题,从而提升柔性器件的外观效果。其中,柔性器件可以是OLED柔性器件。
其中,盖板基材110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范围为1.4-1.6。
具体地,一般情况下,盖板基材110可以采用聚酰亚胺(C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商用材料来制备。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在1.5左右,为了使得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以减少从盖板基材110到第一膜层121的视觉差异,优选地,盖板基材110与第一膜层121的折射率范围为1.4-1.6。通过形成的第一膜层121与盖板基材110的折射率相近,使得从盖板基材110到第一膜层121在视觉上的差异不大,以实现在折射不变区的折射率基本不变。
其中,硬化涂层120的材料包括亚克力或硅氧烷。
具体地,硬化涂层120包括第一膜层121和位于第一膜层121上的第二膜层122,第一膜层121和第二膜层122的材料可以为亚克力系材料或硅烷系材料。
其中,开口1221在垂直于盖板基材110的主平面的平面(XY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或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其中,开口1221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尺寸L1不大于1um。
其中,相邻的多个开口1221的中心轴之间的间距L2不大于1.2um。
具体地,由上文可知,为了保证形成的第二开口1221的光学性能,一般情况下,在第二膜层122中开口1221的尺寸,以及相邻的开口1221之间的间距在工艺可行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小。其中,相邻的开口1221之间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尺寸L1不大于1um,比如,相邻的开口1221之间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尺寸L1的范围为100nm-1um。其中,相邻的多个开口1221的中心轴之间的间距L2不大于1.2um。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以及形成盖板组件100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制作工艺可参考上述盖板组件100的制作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器件200,如图6所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210、发光层220、偏光片230和盖板组件240;其中,盖板组件240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240。其中,盖板组件24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基材241和硬化涂层242。其中,硬化涂层242包括第一膜层242以及位于第一膜层2421上的第二膜层2422。其中,第二膜层中具有多个开口2423,在远离盖板基材241的方向上开口2423在第一方向(X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2422沿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X方向)为与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
具体地,基板210可以包括金属板211和背板212,基板210可以起支撑作用。一般情况下,金属板211的材料可以是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背板212的材料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等柔性材料。其中,金属板与背板层之间可以通过光学透明胶粘合在一起。其中,发光层220和偏光片230可以用于产生的显示画面,比如,发光层220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层。其中,盖板组件240可以作为可柔性器件的保护盖板(CG,cover glass,也可以称之为有机盖板)。一般情况下,盖板组件230中的第二膜层2422朝上(即朝向远离基板210的一侧)设置。通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组件240,能在视觉上减轻折痕的观感。当将该盖板组件240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器件200中时,能改善柔性器件200的折痕问题,从而提升柔性器件200的外观效果。其中,柔性器件200可以是OLED柔性器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内容相关的结构,本发明的柔性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实现该柔性器件的完整功能的其它组件和/结构。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基材;位于盖板基材上的硬化涂层,硬化涂层包括第一膜层和位于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第一膜层的折射率与盖板基材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二膜层中具有多个开口,在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开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第二膜层沿远离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第一方向为与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通过形成沿远离所述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的第二膜层,能在视觉上减轻折痕的观感,从而改善柔性器件的折痕问题,进而提升柔性器件的外观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基材;
位于所述盖板基材上的硬化涂层,所述硬化涂层包括第一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盖板基材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二膜层中具有多个开口,在远离所述盖板基材的方向上所述开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二膜层沿远离所述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基材与所述第一膜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4-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基材的主表面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或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1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多个开口的中心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2um。
6.一种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盖板基材;
在所述盖板基材上形成硬化涂层,所述硬化涂层包括第一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所述盖板基材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膜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对所述硬化涂层进行第一固化处理,以使所述硬化涂层初步固化;
在所述第二膜层中形成多个开口;
对所述硬化涂层进行第二固化处理,以使所述硬化涂层终固化;
其中,在远离所述盖板基材的方向上所述开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二膜层沿远离所述盖板基材的方向上的折射率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盖板基材的主平面平行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硬化涂层中形成多个开口,具体包括:
对所述硬化涂层进行滚压处理,以在所述硬化涂层中形成多个开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处理包括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所述初步固化的步骤包括以使所述硬化涂层的粘度大于20000CPS。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化处理包括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所述终固化的步骤包括以使所述硬化涂层的固化率大于95%。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涂层的材料包括亚克力或硅氧烷。
CN202210027947.6A 2022-01-11 2022-01-11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360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7947.6A CN114360383A (zh) 2022-01-11 2022-01-11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7947.6A CN114360383A (zh) 2022-01-11 2022-01-11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0383A true CN114360383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8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7947.6A Pending CN114360383A (zh) 2022-01-11 2022-01-11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03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272A (zh) * 2022-06-10 2022-09-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1487A (zh) * 2014-04-04 2014-07-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防眩光与可见光减反射双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7704058U (zh) * 2018-01-11 2018-08-07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减反射玻璃盖板
CN110707144A (zh) * 2019-11-21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28111A (zh) * 2020-06-30 2020-09-0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01157A (zh) * 2020-09-29 2021-01-0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盖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85926A (zh) * 2020-12-31 2021-05-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面板以及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12820200A (zh) * 2021-02-22 2021-05-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83807A (zh) * 2020-05-19 2021-11-23 凯炘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柔性盖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1487A (zh) * 2014-04-04 2014-07-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防眩光与可见光减反射双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7704058U (zh) * 2018-01-11 2018-08-07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减反射玻璃盖板
CN110707144A (zh) * 2019-11-21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83807A (zh) * 2020-05-19 2021-11-23 凯炘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柔性盖板结构
CN111628111A (zh) * 2020-06-30 2020-09-0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01157A (zh) * 2020-09-29 2021-01-0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盖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85926A (zh) * 2020-12-31 2021-05-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面板以及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12820200A (zh) * 2021-02-22 2021-05-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272A (zh) * 2022-06-10 2022-09-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0850B2 (ja) 外装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US20060072194A1 (en) Wire grid polariz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6958207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arge area antireflective microtextured surfaces
JP4228058B2 (ja) 発色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101946A1 (en) Backlight including patterned reflectors, diffuser pl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backlight
JP2000071290A (ja) 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方法
JP3785093B2 (ja) 導光板、その製造方法、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90196063A1 (en)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 display device and fabiraction method for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
US6693683B2 (en) Photo-conductor plate reduced in light reflection, and surface 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it
TW201518810A (zh) 層壓本體、成像元件封裝、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8736960B2 (en) Structure with observation port
US9081134B2 (en) Substrate having low reflection and high contact ang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CN114360383A (zh)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5066649A (zh) 包含图案化反射器的背光
US8164833B2 (en) Optical window member
JP2007240854A (ja) 反射防止構造体
CN115485502A (zh) 光导面板和包括光导面板的照明装置
KR100980284B1 (ko) 접착력이 향상된 나노 와이어 그리드 편광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WO2016038853A1 (ja) 反射防止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994814A (zh) 偏光散射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WO2019009199A1 (ja) 微細凹凸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搭載装置
US20030038033A1 (e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high aspect ratio embossing tool and microstructures
CN216622745U (zh) 一种消反结构
KR101573228B1 (ko) 반사필름 제조 방법
CN113176625B (zh) 一种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