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1157A - 盖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1157A
CN112201157A CN202011056282.9A CN202011056282A CN112201157A CN 112201157 A CN112201157 A CN 112201157A CN 202011056282 A CN202011056282 A CN 202011056282A CN 112201157 A CN112201157 A CN 112201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hardened coating
composite film
substrate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62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1157B (zh
Inventor
陈玲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62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1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1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1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1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1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盖板包括至少一层复合膜层,复合膜层包括硬化涂层和基板层;硬化涂层和基板层层叠设置,硬化涂层的折射率和基板层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2,可以增大光线由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发生全反射的反射角,降低了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概率。同时减小了光线由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时反射的光量,增加了折射的光量,因此可以提高光线由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的光量,进而增加了盖板的出光率,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盖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可折叠显示装置日趋白热化。柔性可折叠显示装置摒弃了传统的厚玻璃盖板,采用可挠性的柔性透明基材和硬化涂层形成盖板,以满足柔性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盖板需求。现有技术中,可挠性的柔性透明基材和硬化涂层形成的盖板出光率比较低,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以提高盖板的出光率,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包括至少一层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包括硬化涂层和基板层;所述硬化涂层和所述基板层层叠设置,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和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2。
可选地,所述复合膜层为多层,多层所述复合膜层层叠设置;
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多层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其中,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为所述基板层远离所述硬化涂层的一侧,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为所述硬化涂层远离所述基板层的一侧。
可选地,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相邻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
可选地,所述复合膜层为多层,多层所述复合膜层层叠设置;
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多层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其中,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为所述基板层远离所述硬化涂层的一侧,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为所述硬化涂层远离所述基板层的一侧。
可选地,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相邻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
可选地,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3-1.6;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5-1.7。
可选地,所述基板层为多层,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靠近所述盖板两侧的所述基板层的弹性模量小于靠近所述盖板中间位置的所述基板层的弹性模量。
可选地,所述硬化涂层为多层,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靠近所述盖板两侧的所述硬化涂层的弹性模量大于靠近所述盖板中间位置的所述硬化涂层的弹性模量。
可选地,所述基板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80μm;所述硬化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μm-30μm。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盖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盖板包括硬化涂层和基板层,硬化涂层的折射率和基板层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2,可以增大光线由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发生全反射的反射角,降低了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概率。同时减小了光线由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时反射的光量,增加了折射的光量,因此可以提高光线由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的光量,进而增加了盖板的出光率,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多层基板层的位置与弹性模量的关系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多层硬化涂层的位置与弹性模量的关系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盖板包括可挠性的柔性透明基板层和硬化涂层,硬化涂层设置于柔性透明基板层上,柔性透明基板层用于为盖板提供支撑作用,硬化涂层用于为盖板提供硬度,保证盖板的刚性。在盖板设置于显示面板上形成显示装置时,柔性透明基板层与显示面板相邻设置,显示面板内部发出的光线通过柔性透明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由于硬化涂层和柔性透明基板层的折射率差值比较大,使得光线由柔性透明基板层射入硬化涂层时容易发生全反射,在显示装置的可视角范围(其中,可视角一般为60°)内,大部分光线反射回显示面板,降低了盖板的出光率,进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盖板包括至少一层复合膜层10,复合膜层10包括硬化涂层110和基板层120;硬化涂层110和基板层120层叠设置,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和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2。
具体地,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盖板包括一层复合膜层10,该复合膜层示例性地示出了包括一层硬化涂层110和一层基板层120,硬化涂层110和基板层120均为透明膜层,硬化涂层110为盖板提供比较好的硬度,基板层120为盖板提供比较好的柔韧性,通过在盖板中层叠设置硬化涂层110和基板层120,使盖板能够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装置中。当盖板设置于显示面板上形成显示装置时,基板层120与显示面板相邻设置,显示面板内部发出的光线射入基板层120,然后由基板层120射入硬化涂层110,并通过硬化涂层110射出显示装置。一般情况下,基板层120的折射率大于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光线由基板层120射入硬化涂层110时,是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通过设置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和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2,可以增大光线由基板层120射入硬化涂层110发生全反射的反射角,降低了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概率。同时减小了光线由基板层120射入硬化涂层110时反射的光量,增加了折射的光量,因此可以提高光线由基板层120射入硬化涂层110的光量,进而增加了盖板的出光率,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当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为1.49,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为1.69时,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和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之差等于0.2,此时光线由基板层120射入硬化涂层110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θ为:
Figure BDA0002710950090000051
则θ=61.8°。由此可知,通过设置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和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2,可以使显示装置的60度可视角范围内的光均用于显示,满足显示装置的出光率需求,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复合膜层10为多层,多层复合膜层10层叠设置;沿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10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多层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其中,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为基板层120远离硬化涂层110的一侧,复合膜层10的第二侧102为硬化涂层110远离基板层120的一侧。
具体地,图2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复合膜层10为两层,每层复合膜层10包括一层硬化涂层110和一层基板层120,此时盖板包括两层硬化涂层110和两层基板层120。当盖板与显示面板组装形成显示装置时,显示面板内部发出的光线可以由盖板的入光侧射入基板层120,其中,盖板的入光侧为与显示面板相邻设置的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光线通过基板层120射入同一复合膜层10的硬化涂层110,然后依次射入其他复合膜层10的基板层120和硬化涂层110。可以定义光线依次经过的硬化涂层110依次为第一硬化涂层111、第二硬化涂层112……以此类推。光线沿盖板的入光侧入射后,在射至硬化涂层110时,光线在基板层120和第一硬化涂层111的界面处发生折射,通过设置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硬化涂层111的折射率,可以使得光线在第二硬化涂层112与基板层120的界面处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a2小于光线在第一硬化涂层111与基板层120的界面处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a1,在光线通过盖板射出时,可以使得与空气接触的硬化涂层110(图2中为第二硬化涂层112)射出的光线与盖板垂直射出的光线的角度减小,从而可以增加光线射出盖板时的垂直光量,提高了盖板的出光率。而且,盖板垂直射出的光量增加,可以减少盖板斜射的光量,进而可以削弱在一定角度下观察盖板时出现的彩虹纹,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另外,由于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比较小,光线由第二硬化涂层112射入空气(空气的折射率为1)时,降低了在第二硬化涂层112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概率,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盖板的出光率,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沿复合膜层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相邻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
具体地,当盖板包括两层硬化涂层110时,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硬化涂层111的折射率,且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与第一硬化涂层111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可以保证盖板设置多层硬化涂层110,同时可以使得多层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均尽可能的满足盖板需求。优选地,相邻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05。
示例性地,当第一硬化涂层111的折射率为1.49,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为1.39,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为1.69时,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和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之差等于0.2,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硬化涂层111的折射率,且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与第一硬化涂层111的折射率的差值等于0.1,此时光线由基板层120射入第一硬化涂层111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θ1为:
Figure BDA0002710950090000071
则θ1=61.8°。
光线由基板层120射入第二硬化涂层112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θ2为:
Figure BDA0002710950090000072
则θ2=55.3°。
由此可知,通过设置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与第一硬化涂层111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可以使相邻硬化涂层110之间的光路的角度差值比较小,从而使得光线更容易射出盖板,提高盖板的出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多层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可以提高盖板的出光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调节硬化涂层110的反射率和光弹性系数等光学参数,以使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满足盖板的需求。
继续参考图2,复合膜层10为多层,多层复合膜层10层叠设置;沿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10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多层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其中,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为基板层120远离硬化涂层110的一侧,复合膜层10的第二侧102为硬化涂层110远离基板层120的一侧。
具体地,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复合膜层10为两层,每层复合膜层10包括一层硬化涂层110和一层基板层120,此时盖板包括两层硬化涂层110和两层基板层120。当盖板与显示面板组装形成显示装置时,显示面板内部发出的光线可以由盖板的入光侧射入基板层120,然后通过基板层120射入同一复合膜层10的硬化涂层110。然后依次射入其他复合膜层10的基板层120和硬化涂层110。可以定义光线依次经过的基板层120依次为第一基板层121、第二基板层122……以此类推。在光线由第一基板层121射入硬化涂层110时发生折射和反射,折射光线通过硬化涂层110传输至第二基板层122,反射光线会由第二基板层122和第一硬化涂层111的界面处反射至盖板的入光侧。此时设置第一基板层121的折射率比较大,使其折射率与显示面板出光侧的折射率的差值比较大,且第一基板层121的折射率大于显示面板出光侧的折射率,从而可以使得反射光线反射至盖板的入光侧时容易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再次通过第一基板层121射入第一硬化涂层111,并依次传输射出盖板,提高了盖板的出光率。因此设置第一基板层121具有较大折射率,可以重复利用第一基板层121与第一硬化涂层111的界面的反射光线,提高光线利用率和盖板的出光率。另外,沿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10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多层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依次减小,使得第二基板层122的折射率比较小。而且第二硬化涂层112的折射率也比较小,在通过第二基板层122射入第二硬化涂层112时,可以减小第二基板层122和第二硬化涂层112之间的折射率差异,降低了在第二基板层122和第二硬化涂层112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概率,提高了盖板的出光率。
示例性地,沿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10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相邻基板层120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
具体地,当盖板包括两层基板层120时,第二基板层12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基板层121的折射率,且第二基板层122的折射率与第一基板层121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可以保证盖板设置多层基板层120,同时可以使得多层基板层120的折射率均尽可能的满足盖板需求。优选地,相邻基板层120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0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复合膜层10为n层,n层复合膜层10层叠设置。每层复合膜层10包括一层硬化涂层110和一层基板层120,形成n层硬化涂层110和n层基板层120间隔设置的结构,可以使基板层120更好的有效释放盖板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提高盖板的寿命。沿复合膜层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n层硬化涂层110依次为第一硬化涂层111、第二硬化涂层112……第n硬化涂层11n,n层基板层120依次为第一基板层121、第二基板层122……第n基板层12n。当盖板与显示面板组装形成显示装置时,显示面板内部发出的光线可以由盖板的入光侧射入第一基板层121,然后通过第一基板层121射入第一硬化涂层111,然后射入第二基板层122,然后射入第二硬化涂层112……以此类推。沿复合膜层10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10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多层硬化涂层110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多层基板层120的折射率依次减小。
继续参考图3,在盖板的出光侧,即为盖板,还可以设置防指纹层20,防指纹层20设置于第n层硬化涂层11n远离第n层基板层12n的一侧。可以使盖板抗指纹,同时可以提高盖板的防脏污的作用。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硬化涂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3-1.6;基板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5-1.7。
具体地,硬化涂层的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又名亚克力)系和聚硅氧烷系中的至少一种。在形成硬化涂层时,需要配合中低聚体、引发剂和溶剂等添加剂。由于不同的配方中各种材料的比例不同,可以使硬化涂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3-1.6。基板层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ate cellulose,TAC)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改变基板层的材料的空间分子构型、添加的取代基、分子间的空间距离设计、工艺的拉伸或固化时间和分子交联程度等可以改变基板层的折射率,使基板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5-1.7,在保证硬化涂层和基板层的材料能够满足盖板的需求的基础上,使得基板层和硬化涂层的折射率差值小于0.2,以增加盖板的出光率,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3,基板层120为多层,沿盖板的厚度方向,靠近盖板两侧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小于靠近盖板中间位置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
具体地,盖板具有一定厚度,当盖板弯折受力时,在盖板中的某一厚度所在位置的受力为零,该厚度位置所在位置为盖板的中性层。例如,当盖板的材料相同时,当盖板弯折受力,盖板的中间厚度所在膜层的受力为零,则盖板的中间厚度所在位置为盖板的中性层。由于中性层受力为零,因此具有比较好的耐力性能。如图3所示,当复合膜层10为多层时,基板层120也为多层。在盖板弯折受力时,盖板的各个膜层的受力不同。通过设置不同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不同,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盖板的中性层的位置,使中性层位于盖板中比较薄弱的膜层,从而可以提高盖板的寿命。例如,通过设置不同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可以使盖板的中性层设置于第n层硬化涂层11n,从而降低了第n层硬化涂层11n断裂的风险,增加了盖板的寿命。一般情况下,靠近盖板两侧的膜层的受力大于靠近盖板中间位置的膜层的受力。其中,盖板两侧的膜层为第一基板层121和第n硬化涂层11n,盖板中间位置的膜层为第一基板层121到第n硬化涂层11n中所有膜层的中间位置。基板层120为有机材料,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多层基板层的位置与弹性模量的关系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基板层在盖板中的位置(即为沿复合膜层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的第i层基板层,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纵坐标为弹性模量。由图4可知,靠近盖板两侧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小于靠近盖板中间位置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此时可以使靠近中间位置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比较大,可以增加靠近中间位置的基板层120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了盖板的硬度和挺性,提升了盖板的抗落球和落笔实验的能力以及耐刮擦性能。同时,靠近盖板两侧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比较小,可以保证盖板的弯折性能,使其能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装置。
示例性地的,当基板层120的材料为PI时,可以通过调节PI的分子链和空间结构等方法调节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使不同的基板层120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例如,不同的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范围可以为3-8GPa。
继续参考图3,硬化涂层110为多层,沿盖板的厚度方向,靠近盖板两侧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大于靠近盖板中间位置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
具体地,在盖板弯折受力时,盖板的各个膜层的受力不同。通过设置不同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不同,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盖板的中性层的位置,使中性层位于盖板中比较薄弱的膜层,降低了盖板中应力集中导致的膜层断裂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盖板的寿命。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多层硬化涂层的位置与弹性模量的关系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硬化涂层在盖板中的位置(即为沿复合膜层的第一侧101指向复合膜层的第二侧102的方向X的第i层硬化涂层,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纵坐标为弹性模量。由图5可知,靠近盖板两侧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大于靠近盖板中间位置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通过设置靠近盖板两侧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比较大,可以增加靠近盖板两侧的硬化涂层110的硬度,从而提高了盖板的硬度和挺性,提升了盖板的抗落球和落笔实验的能力以及耐刮擦性能。另外,通过设置靠近盖板中间位置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比较小,可以保证盖板的弯折性能,使其能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装置。
示例性地,当硬化涂层110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硅烷时,可以通过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硅烷的混合比例改变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例如,不同的硬化涂层110的弹性模量范围可以为1-10GPa。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改变硬化涂层110和基板层120的弹性模量调节盖板的中性层。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硬化涂层110和基板层120的热膨胀系数和应力应变曲线等调节盖板的中性层,此处不做限定。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基板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80μm;硬化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μm-30μm。
具体地,膜层的厚度与膜层的弹性模量相关。当基板层的弹性模量范围为3-8GPa时,基板层的厚度范围可以为5μm-80μm。另外,基板层的厚度范围在5μm-80μm时,可以兼顾基板层的支撑性能和弯折性能,使盖板满足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需求。当硬化涂层的弹性模量为1-10GPa时,硬化涂层的厚度范围可以为1μm-30μm。硬化涂层的厚度范围在1μm-30μm时,同样可以兼顾硬化涂层的支撑性能和弯折性能,使盖板满足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盖板201。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包括硬化涂层和基板层;所述硬化涂层和所述基板层层叠设置,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和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层为多层,多层所述复合膜层层叠设置;
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多层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其中,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为所述基板层远离所述硬化涂层的一侧,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为所述硬化涂层远离所述基板层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相邻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层为多层,多层所述复合膜层层叠设置;
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多层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其中,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为所述基板层远离所述硬化涂层的一侧,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为所述硬化涂层远离所述基板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一侧指向所述复合膜层的第二侧的方向,相邻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涂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3-1.6;所述基板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5-1.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为多层,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靠近所述盖板两侧的所述基板层的弹性模量小于靠近所述盖板中间位置的所述基板层的弹性模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涂层为多层,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靠近所述盖板两侧的所述硬化涂层的弹性模量大于靠近所述盖板中间位置的所述硬化涂层的弹性模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80μm;所述硬化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μm-30μ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盖板。
CN202011056282.9A 2020-09-29 2020-09-29 盖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201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6282.9A CN112201157B (zh) 2020-09-29 2020-09-29 盖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6282.9A CN112201157B (zh) 2020-09-29 2020-09-29 盖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1157A true CN112201157A (zh) 2021-01-08
CN112201157B CN112201157B (zh) 2022-07-26

Family

ID=7400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6282.9A Active CN112201157B (zh) 2020-09-29 2020-09-29 盖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11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0383A (zh) * 2022-01-11 2022-04-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WO2024098880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盖板的制造方法、折叠盖板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7544A (ja) * 2003-06-25 2005-01-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790060A (zh) * 2004-12-17 2006-06-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310019A1 (en) * 2007-06-14 2008-12-18 Yoon-Sung Um Refractive index decrement film, polarizing member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80123083A1 (en) * 2016-10-27 2018-05-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window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269827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薄膜封装结构、柔性显示面板、及薄膜封装结构制作方法
CN108615821A (zh) * 2018-04-28 2018-10-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柔性盖板
CN108899438A (zh) * 2018-06-21 2018-11-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75006A (zh) * 2019-07-31 2019-1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保护盖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7544A (ja) * 2003-06-25 2005-01-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790060A (zh) * 2004-12-17 2006-06-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310019A1 (en) * 2007-06-14 2008-12-18 Yoon-Sung Um Refractive index decrement film, polarizing member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80123083A1 (en) * 2016-10-27 2018-05-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window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269827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薄膜封装结构、柔性显示面板、及薄膜封装结构制作方法
CN108615821A (zh) * 2018-04-28 2018-10-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柔性盖板
CN108899438A (zh) * 2018-06-21 2018-11-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75006A (zh) * 2019-07-31 2019-1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保护盖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0383A (zh) * 2022-01-11 2022-04-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WO2024098880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盖板的制造方法、折叠盖板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1157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1157B (zh) 盖板和显示装置
US7294395B2 (en) Transparent electroconductive laminate
US10928563B2 (en) Microstructured diffuser comprising first microstructured layer and coating, optical stacks, and method
US20160327712A1 (en) Optical film including collimating reflective polarizer
US20200147932A1 (en) Bendable laminated article including anisotropic layer
KR20120019463A (ko) 클래드를 구비하는 광학장치 제조방법
US9140831B2 (en) Optical sheet, optical member,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70215893A1 (en) Light Diffusion reflection sheet with buffering effect
US20180039011A1 (en) Optical film including collimating reflective polarizer and structured layer
KR20080094989A (ko) 마이크로 패터닝을 이용한 다기능성 광학 적층 필름
WO2012161996A1 (en) Light management film
CN107994050A (zh) 显示装置
US8679618B2 (en) Optical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1060994B (zh)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JP2018086802A (ja) 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積層体
KR100850084B1 (ko) 광학특성과 내열성이 우수한 엠보 무연신 광학 필름
US8017242B2 (en)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US20070195421A1 (en) Synergetically enhanced optical film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KR102210258B1 (ko) 광학표시장치의 보호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CN202791646U (zh) 背光模组装置
CN113683807A (zh) 光学柔性盖板结构
WO2007081057A1 (en)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laminate film and antireflective film using the same and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antireflective film
KR20100083628A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시트
CN212687943U (zh) 光学柔性盖板结构
CN220951618U (zh) 一种触摸屏用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