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0994B -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0994B
CN111060994B CN201911310165.8A CN201911310165A CN111060994B CN 111060994 B CN111060994 B CN 111060994B CN 201911310165 A CN201911310165 A CN 201911310165A CN 111060994 B CN111060994 B CN 111060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ubstrate
block
glare film
structures
gl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01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0994A (zh
Inventor
弓浩然
谢春燕
韩子昂
林新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01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0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0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0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0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0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该防眩光膜包括:柔性基底、多个块状结构与平坦层,多个所述块状结构间隔设于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平坦层设于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且至少将所述块状结构之间的间隙填充;其中,所述块状结构与所述平坦层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块状结构的模量大于所述平坦层的模量。本公开提供的防眩光膜,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防眩光能力。

Description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薄、轻、宽视角、主动发光、发光颜色连续可调、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生产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近年来,OLED被广泛应用于曲面显屏、可折叠屏和可卷曲屏等柔性显示装置。
但是,当柔性屏幕被弯折、卷曲后,由于弯折区背景与视野中心的高度差较大,因此很容易形成严重的眩光,弯折区的眩光不但会影响显示效果,而且可能导致用户眼睛疲劳甚至导致头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膜与具有该防眩光膜的显示面板,在保证图像的清晰度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弯折区防眩光的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眩光膜,该防眩光膜包括:
柔性基底;
多个块状结构,多个所述块状结构间隔设于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
平坦层,设于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且至少将所述块状结构之间的间隙填充;
其中,所述块状结构与所述平坦层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块状结构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平坦层的弹性模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块状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块状结构的折射率与所述平坦层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0.5。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块状结构的弹性模量为1GPa~10GPa,所述平坦层的弹性模量为1KPa~1GPa。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块状结构在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方向上的高度为0.1μm~5μm,所述块状结构在所述柔性基底的主体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0.05μm~5μ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块状结构之间的间距为0.05μm~5μ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在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方向的厚度为0.1μm~6μ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块状结构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面为凹凸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块状结构为圆柱体、圆锥体、正梯形棱台、倒梯形棱台、半球体、或不规则立方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眩光膜。
本公开提供的防眩光膜,多个块状结构形成防眩光图案,平坦层将块状结构之间的间隙填充;该防眩光膜在未受到弯折时,表面光滑,由于块状结构与平坦层的折射率不同,通过块状结构与平坦层间的内反射实现防眩光,不会因为表面粗糙造成显示效果降低;当防眩光膜弯曲时,由于块状结构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平坦层的弹性模量,导致防眩光膜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结构,从而增加防眩光膜的表面粗糙度,弯折区既有表面散射又有内部反射,防眩光能力增加。因此,本公开提供的防眩光膜在保证图像的清晰度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弯折区防眩光的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膜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眩光膜弯折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膜的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块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块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块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块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块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块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块状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柔性基底,20、块状结构,30、平坦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目前,平面显示装置大多采用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散射,或者,在内部加入诱导内散射粒子提高内散射的方法从而得到防眩光效果。但是,增加表面粗糙度可能导致高分辨率显示器上图像质量的降低,而单纯靠内反射的方法对弯折区的抗眩光能力较差。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防眩光膜,如图1和图2所示,该防眩光膜包括:柔性基底10、多个块状结构20与平坦层30,多个块状结构20间隔设于柔性基底10的一侧;平坦层30设于柔性基底10的一侧,且至少将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隙填充;其中,块状结构20与平坦层30的折射率不同,块状结构20的弹性模量大于平坦层30的弹性模量。
本公开提供的防眩光膜,多个块状结构20形成防眩光图案,平坦层30将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隙填充;该防眩光膜在未受到弯折时,表面光滑,由于块状结构20与平坦层30的折射率不同,通过块状结构20与平坦层30间的内反射实现防眩光,不会因为表面粗糙造成显示效果降低;当防眩光膜弯曲时,由于块状结构20的弹性模量大于平坦层30的弹性模量,导致防眩光膜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结构,从而增加防眩光膜的表面粗糙度,弯折区既有表面散射又有内部反射,防眩光能力增加。因此,本公开提供的防眩光膜在保证图像的清晰度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弯折区防眩光的需求。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块状结构20间隔设于柔性基底10的一侧;平坦层30设于柔性基底10的一侧,将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隙填充;平坦层30与多个块状结构20远离柔性基底10的一面平齐,以保证在未弯折时,防眩光膜的表面光滑度,防眩光膜产生弯折时,由于块状结构20的弹性模量大于平坦层30的弹性模量,且平坦层30仅位于块状结构20之间,表面张力较小,弯折区的平坦层30向柔性基底10一侧形成较大的凹陷,块状结构20相对平坦层30形变较小,因此能够形成凹凸不平的结构,从而增加防眩光膜的表面粗糙度,进而能够通过内部散射和表面散射同时减弱眩光。
其中,块状结构20在远离柔性基底10的方向上的高度为0.1μm~5μm,例如0.1μm、0.5μm、1μm、3μm、5μm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块状结构20在柔性基底10的主体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0.05μm~5μm,例如0.05μm、0.1μm、0.5μm、1μm、3μm、5μm等,在此不一一列举;由于平坦层30与多个块状结构20远离柔性基底10的一面平齐,因此,平坦层30的层厚与块状结构20的高度相同,即平坦层30在远离柔性基底10的方向的厚度可为0.1μm~5μm,例如0.1μm、0.5μm、1μm、3μm、5μm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当然,块状结构20在柔性基底10的主体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也可小于0.05μm或者大于5μm,块状结构20在远离柔性基底10的方向上的高度也可小于0.1μm或大于5μm;平坦层30在远离柔性基底10的方向的也可小于0.1μm或大于5μm,与块状结构20的高度相同即可。本公开对上述高度与宽度的取值不作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其中,相邻的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距为0.05μm~5μm,例如0.05μm、0.1μm、0.5μm、1μm、3μm、5μm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相邻的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距也可小于0.05μm或者大于5μm。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相邻的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距是指相邻的块状结构20之间相邻两个面的距离大小;当块状结构20的侧壁为不垂直于柔性基底10的侧面时,相邻的块状结构20之间相邻两个面之间的距离为变化值,变化值的大小优选地位于上述取值范围内。
此外,多个块状结构20的宽度、高度以及相离相邻的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距可相同,以使多个块状结构20阵列排布在柔性基底10上,从而提高防眩光膜的各个区域防眩光效果的均匀性,提升了防眩光膜的防眩光性能。当然,多个块状结构20的宽度、高度以及相离相邻的块状结构20之间的间距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或者均不相同,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如图3所示,平坦层30设于柔性基底10的一侧,且覆盖块状结构20,即平坦层30包裹多个块状结构20形成的防眩光图案。远离柔性基底10的一侧均为平坦层30,从而能够提高防眩光膜的表面光滑度。在防眩光膜未受到弯折时,表面光滑,通过防眩光图案与平坦层30间的内反射实现防眩光,不会因为表面粗糙造成显示效果降低,进一步提高了防眩光膜性能。
其中,由于平坦层30覆盖块状结构20,因此,平坦层30的层厚大于块状结构20的高度相同,平坦层30在远离柔性基底10的方向的厚度可为0.2μm~6μm,例如0.2μm、0.5μm、1μm、3μm、5μm、6μm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平坦层30在远离柔性基底10的方向的厚度也可大于6μm,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柔性基底10为透明柔性基底,透明柔性基底的结构不受限制,透明柔性基底的透过率至少大于80%,雾度值为5%以下,弹性模量在0.1GPa~10GPa,其厚度为10μm~150μm的单层或多层结构。其中,形成透明柔性基底使用的材料可以选自透明聚酰亚胺(C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甲基)丙烯酸酯(MMA)、乙基纤维素(EC)等材料制成。当然,形成透明柔性基底使用的材料也可以是本领域通常用于制作透明柔性基底层的其他材料,例如环氧树脂(EP)。当将防眩光膜用于高分辨率显示器中的盖窗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透明聚酰亚胺(CPI)制备透明柔性基底。
具体地,块状结构20可以是有机材料,例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醚、酚醛树脂、聚缩醛、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或共聚物。当块状结构20为有机材料,可以通过光刻、化学刻蚀、激光刻蚀等工艺在柔性基底10上形成多个块状结构20。块状结构20优选丙烯酸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能够通过光刻工艺进行图案化的高分子材料,以便于块状结构20的形成。
示例的,块状结构20的制作方法可如下:首先将活性高分子组合物涂布到透明柔性基底上,然后将掩膜版遮挡到活性高分子组合物上,并使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掩膜版上方,部分光会被掩膜版的主体遮挡,剩下的光透过掩膜版上的孔照射到活性高分子组合物上,活性高分子组合物固化。随后洗涤除去未发生反应的活性高分子组合物,得到防眩光图案。
其中,活性高分子组合物可以优选丙烯酸酯单体、活性丙烯酸酯低聚物或其混合物。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活性丙烯酸酯低聚物至少含有一种或多种能够发生固化反应的丙烯酸酯官能团。
其中,活性丙烯酸酯单体可以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邻苯基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月桂酸丙烯酸酯、异冰片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也可以包括三环癸烷而甲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等双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也可以包括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等三官能度的丙烯酸酯,也可以包括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等四官能度单体,也可以包括更高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优选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异冰片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而甲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等高硬度的单体,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高交联密度的单体。
其中,丙烯酸酯低聚物可以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醚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或其混合物。
其中,活性高分子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用于引发活性高分子组合物反应的光引发剂,作为光引发剂可以优选1-羟基环己酮、苄基二甲基缩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等。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优选0.1%~10%。
其中,活性高分子组合为也可以包含选择自消泡剂、流平剂、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
此外,块状结构20也可以是无机材料,如氧化硅、氮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铟、氧化铝、碳酸钙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物。当块状结构20为无机材料,可以使用整面的无机材料通过化学刻蚀、激光刻蚀等方法制作,也可以将无机材料颗粒分散到溶液中然后涂布到透明基材上。
此外,本实施例包括一种块状结构20的配方,包含以下质量份的物质: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10~20份、异冰片基丙烯酸酯5~15份、羟乙基羟乙基乙基丙烯酸酯10-25份、丙烯酸甲酯5~10份、三环癸烷而甲醇二丙烯酸酯10~20份、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10~2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5~10份、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等高硬度的单体5~10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5-10份、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2份、流平剂0.5份、消泡剂0.5份。
具体地,平坦层30的透过率至少大于80%,雾度值为5%以下,其厚度为0.1μm~6μm的单层或多层结构,其厚度与块状结构20的厚度相同,或比块状结构20的厚度大0.1μm~1μm。其中,平坦层30可以是丙烯酸酯、硅胶、环氧树脂、聚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聚4-甲基-1-戊烯等透明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平坦层30优选丙烯酸酯等能够光固化的材料,其限定范围与活性高分子组合物可以相同,优选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月桂酸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低交联密度且柔顺性佳的单体。
此外,本实施例包括一种平坦层30的配方,包含以下质量份的物质:丙烯酸甲酯10-20份、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30-40份、月桂酸丙烯酸酯25-35份、异冰片基丙烯酸酯10~15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5~10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5~10份,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2份、流平剂0.5份、消泡剂0.5份。
具体地,块状结构20的弹性模量为1GPa~10GPa,例如1GPa、2GPa、4GPa、6GPa、7GPa、10GPa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平坦层30的弹性模量为1KPa~1GPa,例如1KPa、2KPa、4KPa、6KPa、7KPa、1GPa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块状结构20的弹性模量也可小于1GPa或大于10GPa,平坦层30的弹性模量也可小于1KPa或大于1GPa,保证块状结构20的弹性模量大于平坦层30的弹性模量即可。
具体地,块状结构20的折射率与平坦层30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0.5,即块状结构20的折射率可大于或小于平坦层30的折射率,保证块状结构20的折射率与平坦层30的折射率不同即可。当然,块状结构20的折射率与平坦层30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也可小于0.01或大于0.5。
如图4-图8所示,块状结构20为圆柱体、圆锥体、正梯形棱台、倒梯形棱台、半球、或不规则立方体。本公开对块状结构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将块状结构20设为立方体,凡是形状上变换,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如图9和图10所示,块状结构20远离柔性基底10的一面为凹凸面。将块状结构20的表面设为凹凸面,能够降低块状结构20的表面张紧力,将防眩光膜贴设在柔性显示装置上时,能够便于防眩光膜的产生弯折,避免防眩光膜对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折性产生影响。
此外,防眩光膜还可以包括设于平坦层30上远离柔性基底10一侧的低反射层、抗污层、耐磨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上设有上述的防眩光膜,防眩光膜可以作为柔性显示面板的盖窗,也可以被贴合在偏光片、触摸板或光学胶上。显示面板具有的有益效果可参照上述针对防眩光膜有益效果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该显示面板可应于各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例如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手表、广告屏、电视、电脑等具有显示面板的装置,本公开在此不一一例举。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基底;
多个块状结构,多个所述块状结构间隔设于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
平坦层,设于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且至少将所述块状结构之间的间隙填充;
其中,所述块状结构与所述平坦层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块状结构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平坦层的弹性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结构的折射率与所述平坦层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结构的弹性模量为1GPa~10GPa,所述平坦层的弹性模量为1KPa~1G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结构在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方向上的高度为0.1μm~5μm,所述块状结构在所述柔性基底的主体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0.05μm~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块状结构之间的间距为0.05μm~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在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方向的厚度为0.1μm~6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结构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面为凹凸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结构为圆柱体、圆锥体、正梯形棱台、倒梯形棱台、半球体、或不规则立方体。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膜。
CN201911310165.8A 2019-12-18 2019-12-18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Active CN111060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0165.8A CN111060994B (zh) 2019-12-18 2019-12-18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0165.8A CN111060994B (zh) 2019-12-18 2019-12-18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0994A CN111060994A (zh) 2020-04-24
CN111060994B true CN111060994B (zh) 2021-08-31

Family

ID=70302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0165.8A Active CN111060994B (zh) 2019-12-18 2019-12-18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09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040A (zh) * 2020-09-18 2020-11-13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112802395A (zh) * 2020-09-18 2021-05-14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防眩光显示面板碎亮点的方法
CN115616688B (zh) * 2022-09-08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减反射膜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7466A1 (en) * 1996-10-23 1998-04-3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rticle comprising a flexible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JP2006039450A (ja) * 2004-07-30 2006-02-09 Seiko Epson Corp 反射防止膜の形成方法、反射防止膜の形成装置、反射防止膜および光学部品
WO2012157072A1 (ja) * 2011-05-17 2012-11-22 伊藤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要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97560A (ja) * 2014-03-31 2015-1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原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0994A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0994B (zh)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TWI418889B (zh) 集光片
JP3998697B2 (ja) 防眩性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65603A1 (en) Backlight module
US8888347B2 (en) Light diffusing sheet and backlight using same
TWI650234B (zh) 光學積層體、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TW200916844A (en) Prism sheet,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8040479A (ja) 光拡散板
KR20100038073A (ko) 복합 광학 필름
CN101836136A (zh)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883995A (zh) 多功能光学片
TWI435120B (zh) 複合光學膜
KR20130078018A (ko) 마이크로 렌즈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70026197A (ko) 높은 광확산성을 갖는 리플렉터
WO2020204148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画像表示装置用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268834A (ja) マイクロパターニングを用いた多機能性光学積層フィルム
JP2010211027A (ja) モアレ縞抑制フィルム、及びモアレ縞抑制機能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US20080137196A1 (en) Optical plate having three layers and backlight module with same
KR101001247B1 (ko) Lcd 백라이트 유닛용 집광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lcd백라이트 유닛
WO2021012443A1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20190122593A (ko) 돌출부들을 갖는 광학 플레이트, 광학 구조,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087026B1 (ko) 광학용 복합 필름
KR101090495B1 (ko) 발광다이오드용 광확산 필름
KR101161696B1 (ko) 집광 및 광확산 특성이 개선된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580191A (zh) 表面处理方法、抗眩光涂层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