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8043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8043A
CN112968043A CN202110143639.5A CN202110143639A CN112968043A CN 112968043 A CN112968043 A CN 112968043A CN 202110143639 A CN202110143639 A CN 202110143639A CN 112968043 A CN112968043 A CN 112968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isplay panel
layer
displ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3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3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8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8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包括发光区和透明区,发光区与透明区邻接;显示基板还包括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叠置的阳极、发光功能层和阴极;阴极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还包括防反射结构,防反射结构设置于显示基板的显示侧,防反射结构包括色阻层和低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设置于色阻层的背离显示基板的一侧;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接近;色阻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低折射率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和透明区。通过设置防反射结构,能够减少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观看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透明显示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透明显示产品如透明OLED显示产品。
在实际评测中发现,透明OLED显示屏实测反射率大约为20%,反射率较高,会影响显示屏显示画面与环境的对比度,使显示屏显示画面视觉感受不清楚,从而影响产品使用感。
常规产品会用偏光片整面贴附在显示屏表面从而降低屏幕反射率,但透明显示产品需要具有透明特性,而使用偏光片会大大降低产品在显示时的光线透过率,因此如何降低透明显示产品的反射率成为亟需攻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透明显示产品反射率较高,导致用户的视觉感受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能够大大减少显示面板内阴极以及其他各膜层对外界光线的反射量,还能使低折射率层与相邻的空气的交界面以及低折射率层与显示面板内相邻膜层的交界面的反射率也大大减小,从而不仅大大减少显示面板发光区对光线的反射率,而且进一步减少显示面板发光区和透明区对光线的整体反射率,提升了该显示面板的观看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发光区和透明区,所述发光区与所述透明区邻接;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叠置的阳极、发光功能层和阴极;所述阴极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
还包括防反射结构,所述防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所述防反射结构包括色阻层和低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设置于所述色阻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接近;
所述色阻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所述低折射率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和所述透明区。
可选地,所述透明区包括第一透明区和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一透明区围设于所述发光区外围且与所述发光区邻接,所述第二透明区与所述第一透明区邻接;
所述阴极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还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透明区;
所述色阻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还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透明区。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排布呈阵列;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不同颜色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能层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蓝色色阻和黑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分别与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
所述黑色色阻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透明区。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阵列中,同一列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阴极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
可选地,沿所述发光单元阵列的行方向,依次相邻的每三个所述发光单元构成一组,每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连接为一体且独立设置,每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该组所述发光单元所在的所述发光区和所述第一透明区;
位于同一列上的各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小于各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2~1.5。
可选地,所述低折射率层采用透明有机绝缘材料。
可选地,所述阴极的材料包括镁银合金材料;所述阳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银和氧化铟锡的叠层材料。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中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开口中;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像素限定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基板的显示侧设置色阻层和低折射率层,且使低折射率层设置于色阻层的背离显示基板的一侧;色阻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低折射率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和透明区,能够大大减少显示面板内阴极以及其他各膜层对外界光线的反射量,还能使低折射率层与相邻的空气的交界面以及低折射率层与显示面板内相邻膜层的交界面的反射率也大大减小,从而不仅大大减少显示面板发光区对光线的反射率,而且进一步减少显示面板发光区和透明区对光线的整体反射率,提升了该显示面板的观看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显示面板,降低了该显示装置的整体反射率,提升了该显示装置的观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OLED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和主要反射率贡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模拟测试第二透明区低折射率层的反射率随其折射率变化的曲线图;
图6为图3中OLED显示面板中主要反射率贡献膜层的位置以及主要反射率贡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显示基板;101、发光区;102、透明区;103、第一透明区;104、第二透明区;11、基板;12、像素限定层;13、封装层;2、发光单元;21、阳极;22、发光功能层;23、阴极;24、连接部;3、色阻层;4、低折射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常规的能实现透明显示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1,设置于基板11上的发光单元2和像素限定层12,发光单元2位于像素限定层12所限定的开口中;发光单元2包括依次叠置于基板11上的阳极21、发光功能层22和阴极23;阳极21和发光功能层22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阴极23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以及与发光区101相邻接的第一透明区103;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13,封装层13设置于发光单元2和像素限定层12的背离基板11的一侧,用于对发光单元2进行封装。
外界光线入射到OLED显示面板内部,在各膜层中任意相邻两膜层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根据菲涅尔公式:任意相邻两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R=(n1-n2)2/(n1+n2)2;其中,n1和n2分别为相邻两膜层的折射率,相邻两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的大小与相邻两膜层材料折射率的差异有关,相邻两膜层折射率差异越大,相邻两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越高。上述能实现透明显示的OLED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率由显示面上三个分区内各膜层之间的反射率组成,这三个分区分别为第一透明区103、发光区101和第二透明区104,这三个分区构成了OLED显示面板显示面上的有效显示区域。发光区101即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发光元件2所在区域。阴极23除了覆盖发光区101还延伸至覆盖发光区101外围的部分区域,第一透明区103即指显示面上封闭围设于发光区101外围且与发光区101邻接并设置有阴极23的区域。第二透明区104指显示面上未设置阴极23的区域。由于在各个分区内膜层的构成不同,因此各个分区内对OLED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有贡献的内部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分解也不同。
反射率 第一透明区 发光区 第二透明区
R1 8.22% 8.22% 8.22%
R2 14.49% 14.49% -
R3 3.75% 3.75% -
R4 0.53% - 2.49%
R5 - 0.12% -
分区总反射率 26.99% 26.58% 10.71%
表1
表1中列出各个分区内对OLED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有主要贡献的内部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从表1中可以看到,阴极材料折射率与相邻膜层材料折射率差异最大,因此,阴极23与相邻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R2也最大。R1为外界光线从空气中入射到OLED显示面板内部时在空气与OLED显示面板显示侧最外膜层(如封装层)的交界面上的反射率,空气折射率为1.0,最外膜层如封装层13的折射率大约为1.8-1.9,由于空气与OLED显示面板显示侧最外膜层的折射率差异大,所以外界光线在空气与OLED显示面板显示侧最外膜层(如封装层13)的交界面上的反射率对OLED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也有较大贡献。图1中示出了对OLED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有主要贡献的内部膜层交界面的位置。从表1中可以看到,常规的能实现透明显示的OLED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整体反射率较高。
针对常规能实现透明显示的OLED显示面板存在的上述整体反射率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包括显示基板1,显示基板1包括发光区101和透明区102,发光区101与透明区102邻接;显示基板1还包括发光单元2,发光单元2包括依次叠置的阳极21、发光功能层22和阴极23;阴极23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还包括防反射结构,防反射结构设置于显示基板1的显示侧,防反射结构包括色阻层3和低折射率层4,低折射率层4设置于色阻层3的背离显示基板1的一侧;低折射率层4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接近;色阻层3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低折射率层4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和透明区102。
通过在显示基板1的显示侧设置防反射结构,并使色阻层3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由于色阻层3能对透过其的光线进行过滤和吸收,所以当外界光线透过色阻层3进入显示面板内时,一部分光线被过滤和吸收,当透过色阻层3的光线照射至阴极23表面并被反射后再次透过色阻层3射向外界时,又有一部分光线被过滤和吸收,同理,经色阻层3照射至显示面板内其他膜层上的外界光线以及经显示面板内其他膜层反射后再次透过色阻层3射向外界的光线大部分会被色阻层3过滤和吸收,从而大大减少了显示面板内阴极23以及其他各膜层对外界光线的反射量,进而大大减少了显示面板发光区101对光线的反射率;由于低折射率层4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接近,根据菲涅尔公式:低折射率层4与空气的交界面的反射率R=(n1-n2)2/(n1+n2)2;其中,n1和n2分别为低折射率层4与空气的折射率,相邻两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的大小与相邻两膜层材料折射率的差异有关,相邻两膜层折射率差异越小,相邻两膜层交界面的反射率越低,所以通过设置低折射率层4,并使低折射率层4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和透明区102,能够使低折射率层4与相邻的空气的折射率差异减小,同时使低折射率层4与显示面板内相邻膜层的折射率差异减小,从而使低折射率层4与相邻的空气的交界面以及低折射率层4与显示面板内相邻膜层的交界面的反射率也大大减小,进而进一步减少了显示面板发光区101和透明区102对光线的整体反射率,提升了该显示面板的观看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透明区包括第一透明区103和第二透明区104,第一透明区103围设于发光区101外围且与发光区101邻接,第二透明区104与第一透明区103邻接;阴极23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还延伸至覆盖第一透明区103;色阻层3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还延伸至覆盖第一透明区103。即阴极23的面积大于发光区101的面积,其中,阳极21和发光功能层2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在工艺波动情况下,阴极23可以全面覆盖发光区101,从而确保发光单元2能够在发光区101的范围内充分发光,提升其发光效率。本实施例中,通过使色阻层3还延伸至覆盖第一透明区103,能够在图2中显示面板结构的基础上,将第一透明区103透过色阻层3进入显示面板内的外界光线以及透过色阻层3照射至阴极23表面并被反射后再次透过色阻层3射向外界的光线大部分过滤和吸收,从而大大减少显示面板第一透明区103内阴极23以及其他各膜层对外界光线的反射量,进而大大减少显示面板第一透明区103对光线的反射率。
其中,显示基板1还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于基板11上的像素限定层12,像素限定层12中开设有多个开口,发光单元2位于开口中;显示基板1还包括封装层13,封装层13设置于发光单元2和像素限定层12的背离基板11的一侧。阴极23的材料包括镁银合金材料;阳极21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银和氧化铟锡的叠层材料。阴极23采用能透过部分光线的材料,阳极21采用不透光材料,如此能够实现该OLED显示面板的顶发射显示。另外,基板11包括基底和设置于基底上的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驱动电路的驱动输出端电连接阳极21;驱动电路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发光区101和/或第一透明区103。基底采用透光材料,如基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玻璃。像素限定层12和封装层13均采用透光材料,由于显示基板1中的除驱动电路以及阳极21之外,其他各膜层均为透光膜层,所以当驱动电路分布于发光区101内时,显示基板1中除发光区101以外的第一透明区103和第二透明区104都是能透光的透明区,因此,显示基板1能够实现透明显示。
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光单元2排布呈阵列;发光单元2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不同颜色发光单元2的发光功能层22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色阻层3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蓝色色阻和黑色色阻,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分别与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101;黑色色阻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透明区103。由于第一透明区103不用于发光,且第一透明区103内分布有对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贡献较大的阴极23,所以将第一透明区103通过黑色色阻进行覆盖,能够对该区内阴极23以及显示基板1内其他膜层对外界光线的反射光线大部分吸收,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区的反射率,进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同时,由于第一透明区103内阴极2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工艺波动导致的阴极23无法全面覆盖发光功能层22和阳极21,所以第一透明区103内阴极23的面积设置只要能够满足工艺波动导致的误差即可,因此第一透明区103的面积远小于第二透明区104的面积,所以如此设置还不会影响该显示面板实现透明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如果阴极23与发光功能层22和阳极21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重合,则第一透明区不存在,此时色阻层3中无须设置黑色色阻。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发光单元阵列中,同一列发光单元2的阴极23通过连接部24相互连接,连接部24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m2小于阴极23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m1。其中,连接部24可以采用连接线结构。由于阴极23的材料决定了经过其的光线只能部分透过,不利于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所以通过设置图4中的阴极23排布图形,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中阴极23的分布区域面积,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另一方面还能确保在工艺波动的情况下,阴极23能够全面覆盖发光功能层和阳极,从而确保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
可选地,低折射率层4的折射率范围为1.2~1.5。低折射率层4采用透明有机绝缘材料。如低折射率层4采用平坦层材料。模拟测试第二透明区104低折射率层4上下界面的总反射率值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低折射率层4的折射率在1.2~1.5之间时,低折射率层4的反射率在5%以内,因此,低折射率层4的设置,大大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
本实施例中图3中的显示面板结构设置,相对于图1中的显示面板结构,会改变对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做出主要贡献的膜层的位置,如图6和表2所示,当选用低折射率层4的折射率为1.3时,模拟对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率做出主要贡献的膜层的反射率贡献结果如表2。
Figure BDA0002929080150000091
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到本实施例图3中的显示面板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各个分区内的反射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沿发光单元2阵列的行方向,依次相邻的每三个发光单元2构成一组,每组发光单元2的阴极23连接为一体且独立设置,每组发光单元2的阴极23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该组发光单元2所在的发光区和第一透明区;位于同一列上的各组发光单元2的阴极23通过连接部24相互连接,连接部24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n2小于各组发光单元2的阴极23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n1。
其中,每组发光单元2中的三个发光单元2可以分别为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和蓝发光单元,三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2组成的一组发光单元2就相当于一个像素。三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2相互间隔地分别位于像素限定层所限定的不同开口中。
本实施例中,阴极23的上述排布图形,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中阴极23的分布区域面积,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另一方面还能确保在工艺波动的情况下,阴极23能够全面覆盖发光功能层和阳极,从而确保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基板的显示侧设置色阻层和低折射率层,且使低折射率层设置于色阻层的背离显示基板的一侧;色阻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低折射率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区和透明区,能够大大减少显示面板内阴极以及其他各膜层对外界光线的反射量,还能使低折射率层与相邻的空气的交界面以及低折射率层与显示面板内相邻膜层的交界面的反射率也大大减小,从而不仅大大减少显示面板发光区对光线的反射率,而且进一步减少显示面板发光区和透明区对光线的整体反射率,提升了该显示面板的观看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降低了该显示装置的整体反射率,提升了该显示装置的观看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面板、OLED电视、显示器、手机、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发光区和透明区,所述发光区与所述透明区邻接;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叠置的阳极、发光功能层和阴极;所述阴极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反射结构,所述防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所述防反射结构包括色阻层和低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设置于所述色阻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接近;
所述色阻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所述低折射率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和所述透明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区包括第一透明区和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一透明区围设于所述发光区外围且与所述发光区邻接,所述第二透明区与所述第一透明区邻接;
所述阴极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还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透明区;
所述色阻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还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透明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排布呈阵列;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不同颜色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能层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蓝色色阻和黑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分别与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
所述黑色色阻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透明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阵列中,同一列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阴极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发光单元阵列的行方向,依次相邻的每三个所述发光单元构成一组,每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连接为一体且独立设置,每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该组所述发光单元所在的所述发光区和所述第一透明区;
位于同一列上的各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小于各组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阴极的垂直于该列方向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2~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层采用透明有机绝缘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的材料包括镁银合金材料;所述阳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银和氧化铟锡的叠层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中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开口中;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像素限定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143639.5A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968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3639.5A CN112968043A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3639.5A CN112968043A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8043A true CN112968043A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73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3639.5A Pending CN112968043A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804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390A (zh) * 2021-08-23 2021-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CN113985645A (zh) * 2021-11-15 2022-01-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车载监控装置
CN114023796A (zh) * 2021-10-28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094026A (zh) * 2021-11-12 2022-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23829A (zh) * 2022-04-13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08A (zh) * 2013-09-0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80079095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8112715A (ja) * 2017-01-13 2018-07-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表示装置
CN210628315U (zh) * 2019-12-18 2020-05-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8111A (zh) * 2020-06-30 2020-09-0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59695A (zh) * 2020-10-20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08A (zh) * 2013-09-0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80079095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8112715A (ja) * 2017-01-13 2018-07-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表示装置
CN210628315U (zh) * 2019-12-18 2020-05-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8111A (zh) * 2020-06-30 2020-09-0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59695A (zh) * 2020-10-20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390A (zh) * 2021-08-23 2021-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CN114023796A (zh) * 2021-10-28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023796B (zh) * 2021-10-28 2023-09-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094026A (zh) * 2021-11-12 2022-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85645A (zh) * 2021-11-15 2022-01-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车载监控装置
CN114823829A (zh) * 2022-04-13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823829B (zh) * 2022-04-13 2024-0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804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0438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7114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3588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97364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필터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0971301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64176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201683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331712B (zh) 显示面板
CN111722757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45007B (zh) 一种光学膜、显示屏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5942814B (zh) 显示装置
CN111048691A (zh) 显示面板
CN11362920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7894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726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WO2018061102A1 (ja) 発光装置
CN11024687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0586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1382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7100A (zh)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CN113782578B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016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46034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