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03A - 棉条喂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棉条喂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03A
CN1115803A CN 95105735 CN95105735A CN1115803A CN 1115803 A CN1115803 A CN 1115803A CN 95105735 CN95105735 CN 95105735 CN 95105735 A CN95105735 A CN 95105735A CN 1115803 A CN1115803 A CN 1115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ver
feed unit
roller
guiding parts
described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057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49C (zh
Inventor
W·施拉维克
C·施佩里
P·修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0810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1580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15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7/00Lap- or sliver-winding devices, e.g. for products of cotton scutchers, jute cards, or worsted gill bo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4Pulleys, rollers, or rotary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6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formed to maintain a plurality of filaments in spaced rel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1Sl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多根来自不同供给位置(8)的棉条(F)送往牵伸装置(5,6)进口罗拉对的喂给装置(14),该喂给装置(14)由多个导向部件组成,它们散布在牵伸装置(5,6)的宽度(B1)范围,用来使大体水平、且与牵伸装置(5,6)传送方向(F)相垂直供给的各根棉条向下转向,沿着垂直于牵伸装置(5,6)进口罗拉对转轴的方向传送,成为与水平供给方向相垂直的传送方向(T)。与已公知的具有多个转向位置的喂给装置相比,本发明减少了所必需的转向位置数量,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喂给装置。

Description

棉条喂给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多根来自不同供给位置的棉条送往牵伸装置进口罗拉对的喂给装置,在该喂给装置中大体水平、且与牵伸装置传送方向相垂直供给的棉条实现转向,而且沿着垂直于牵伸装置进口罗拉对转轴的方向传送。
为向棉条加工机,例如向成卷机喂料,将一组棉条各自喂送到位于成卷机给棉台上方的喂给装置。通常,二至三个这样的牵伸装置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在给棉台上方。这些单根棉条从条筒经条筒上方的罗拉抽出,送往各自的牵伸装置。这些条筒成排地设置在给棉台旁,也就是说,棉条垂直于给棉台的纵向来喂送。
这样一种喂给装置在Hara Shokki公司的"Cherry-Superlap-Sl 100"的说明书小册子(1991年9月印刷出版)中作了描述。这里,给棉台旁有三组各带12个条筒的条筒组。也就是说,向每个牵伸装置喂送12根棉条来形成棉片,牵伸装置中的牵伸罗拉横向对准给棉台的传送方向。为了在各自牵伸装置中有次序地喂送这些单根棉条,这些来自条筒供给位置的棉条经导向罗拉向下转向送到传送罗拉对。在各自的传送罗拉对之前有一个附加的间隔保持件来从侧面引导棉条。这些穿过传送罗拉钳口间隙的棉条到达导向板上的转向部件,在那里棉条水平转向90°,再喂送到牵伸装置。
在该喂给装置中棉条在有次序地并排喂送到牵伸装置之前在给棉台区域总共转向三次。从技术角度看,每次转向对棉条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转向位置棉条可能会发生扭曲,这对随后的牵伸过程会起消极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减少棉条转向位置的数量,提供一种简单而成本低的棉条喂给装置。
该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喂给装置由多个导向部件组成,它们散布在牵伸装置的宽度范围,用来使各根棉条分别向下转向成与水平供给方向相垂直的传送方向。借助于喂给装置的这种布置和结构,有可能只要一个转向位置,就可将棉条喂送到牵伸装置。
建议该导向部件由旋转对称的转向部件构成。
为了避免附加的棉条转向和改善导向,建议与供给位置相对应的导向部件的旋转对称轴(从供给位置看)与棉条供给方向相垂直。
为了使导向部件更好地对准相应的供给位置以及向着牵伸装置的喂送位置,建议导向部件这样来支承,使导向部件的轴所处的垂直平面部分相交。这样一来有可能使每个导向部件在其位置上个别对准其供给位置和牵伸装置的喂送位置,保证棉条平滑地转向。
此外,借助于此,有可能使来自各个供给位置的棉条成星形喂送。也就是说,在棉条供给位置和其相应的转向罗拉之间不再需要其它辅助的棉条导向装置。
建议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导向部件以及它们的轴设置在一个与传送部件的向下送出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采用这种布置能得到一个清楚的棉条转向位置,允许棉条毫无困难地完成穿引和就位。
进一步的建议是使导向部件的轴分组设置在不同的水平平面上,形成一种紧凑的转向位置设计,在这种设计中能避免棉条相交以及棉条之间的干扰,并能最佳对准牵伸装置的喂送位置。
如果进一步建议导向部件这样来支承,使它们的轴的一部分相对于水平平面以不同方式相倾斜,则简化了导向部件与上述喂送位置的准确对准。
为了将来自两侧的棉条喂送给牵伸装置,建议将导向部件相对于牵伸装置的垂直中分平面成镜象地设置。
最好导向部件设置在一个从牵伸装置中分平面向外成枞树状(伞状)延伸的平面区域。
为了使导向部件和棉条之间在转向位置的摩擦减到最小,建议导向部件采用可转动支承的转向罗拉。为了使棉条准确导向,该转向罗拉上设置了一个或多个棉条导向槽。如果一个转向罗拉同时对多根棉条转向,建议设置多个棉条导向槽。这样就有可能将尽可能多的棉条有次序地喂送到牵伸装置。
为了使来自转向罗拉的棉条成为一块向牵伸装置提供的棉片,进一步建议在转向罗拉下方设置一个带有间隔布置导条机构的导条部件,那里导条部件沿牵伸装置的宽度延伸。
导条机构可以由彼此相邻且相互错开布置的孔来构成。该孔在棉条入口区带有相应的倒角。
然而还可能这样来设计孔,用其来安放导引棉条的导向套管。也就是说,这些套管能单独地装上或拆下。这样一来就特别有可能制造一种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导条部件。最好导向套管由陶瓷构成。
为了在将棉条安放到导条部件时能较容易穿引棉条,建议导条部件上设置一侧敞开带有不同长度的槽孔。
为了使来自导条部件的棉条彼此对准,建议导条部件的导条机构由以可调节方式固定、相邻交错布置、带有通孔的导向套管构成。
最好导向套管以相对于牵伸装置的中分平面可侧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在一根紧固支杆上。
该紧固支杆可以由一根杆或者一根带有纵槽的支承架构成,导向套管彼此相邻、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其上。在那里用螺钉来实现将其固定在一个位置。
为了在导引棉条时使棉条在导条部件之前彼此不发生摩擦,建议至少设置两根并列布置的紧固支杆,每根紧固支杆上安装一组彼此相邻的导向套管。
每组导向套管应对称轴的倾斜位置应有助于将棉条汇聚成棉片送交到随后的牵伸装置。
建议将导向套管的通孔设计成收缩形,这将使棉条的穿引比较容易。
在进一步建议的变化形式中,从棉条传送方向看,导向套管设置了首先收缩、然后扩散的通孔。这样一来,一方面使良好的穿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有可能实现通孔的自清洁,也就是说减少通孔的沾污。
为了提高导向套管的使用寿命,建议该套管部分地由陶瓷或烧结铝构成。
为了使来自导条部件的棉条、尤其在棉片侧边部位能较好地对准牵伸装置的入口,建议紧固支杆以相对于牵伸装置中分平面可作侧向调节的方式固定。这样就可以使一组导向套管同时在一个方向作侧向移动。
最好,棉条的供给位置由可转动地支承在送料架上的罗拉构成,罗拉的转动轴这样来布置,使其大体平行于各相应转向罗拉的轴。
作为牵伸装置的喂送辅助件,在导条部件之后紧跟着一个导向罗拉和一块导向板,以便将棉片送到牵伸装置的第一个钳口位置。
进一步的建议是该导条部件为一个带有多个供各棉条用导向槽的罗拉。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描述和说明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图1为带有本发明喂给装置的棉条加工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本发明喂给装置放大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表示条筒供给位置和转向装置之间匹配关系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为图2中牵伸装置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为图4中导条部件的一种特殊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
图8为图4中导条部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俯视图;
图9为带有本发明另一种喂给装置的棉条加工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喂给装置放大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和图10中导条部件的导向套管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3中导向套管固定方式的一种变型;
图16为图13中导向套管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1示出一种形成棉卷2的成卷机1,该棉卷2接着被送到精梳机作进一步加工。该成卷机1上设置一个给棉台4,给棉台上方安装了两个牵伸装置5和6。从条筒组R1至R4中的条筒K经相应的供给位置8而抽出的棉条F喂送到这两个牵伸装置5,6。这些条筒组R1-R4布置在给棉台4的两侧。这些供给位置8可以如图5所示由送出罗拉9构成。这些送出罗拉9以绕轴10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着。送出罗拉9可转动地固定在送料架12上。从条筒K抽出的棉条F被送到喂给装置14,在该喂给位置14上棉条F从一个大致水平的位置转向到垂直方向。该喂给装置的详细情况在图3和图4中以放大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喂给装置14由多个转向罗拉16a至16f构成,它们分组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不同的水平面I-III上。这些转向罗拉16a至16f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架18上,而支承架18固定在图中未详细描述的机架的杆20上。该支承架18以可移动的方式挂在杆20上,并且由螺钉21锁定在选定的位置。这些转向罗拉各自的轴17a至17f位于一个从垂直方向看是倾斜的平面23或24的区域。
它们是这样布置的,使转向罗拉16a至16c相对于转向罗拉16d至16f成镜象设置,从而转向罗拉形成一种枞树状(即伞状)布置。
正如由图3可看到的,轴17a至17c所在平面相交。由于轴17a至17f具有不同的角度,从而有可能使棉条F直接由各自的送出罗拉9输送到喂给装置14而不再有其它特别的转向位置。转向罗拉16a至16f中的每一个上各有两个棉条导向槽47、48,各自容纳一根棉条。对此,正如图5所特别指出的,转向罗拉16c的轴17c与相应的送出罗拉9的轴10大致平行。在棉条F从送出罗拉9至转向罗拉16c的路径上,该棉条在垂直方向由设置在送料架12上的横杆26来支承。通过这种已描述的罗拉16a至16f的特殊布置就有可能使这些经转向罗拉改变送进方向的棉条向下送出,从而它们以一个具有相应宽度B的棉片30形式送出,该宽度B要适应于其后牵伸装置5或6的需要。为使这些棉条F在此宽度B内彼此相应对准而传送到牵伸装置5或6,在喂给装置下方设置一个带有多个孔28的导条部件15,这些孔28的数量与向下传送的棉条F的数量相应。
正如从图3可明显看出的,这些孔28在导条部件15中沿水平方向错开配置。由此确定了棉片30的结构,此结构由棉条穿过导条部件15的通道来决定。这些孔28在棉条入口处有倒角29。这一方面可以使棉条的穿引比较容易,另一方面防止损伤棉条的外部纤维。这样一种倒角29还可以布置在该导条部件15的出口。
图7给出该导条部件15的一种特殊实施方式,其中,在孔28中安装了一个陶瓷衬套32,在衬套32上带有一个供棉条F穿过的通孔33。图7的实施方式与图4实施方式相比,孔28具有一个较大的直径,且通孔33相应于图4实施方式中孔28的直径。图7所示的这种实施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可以使导条部件15的制造变得简单了,另一方面可以在衬套32磨损时更换衬套。衬套32的材料和形状可以与棉条的数量和材料相匹配。
图8给出该导条部件1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孔28由一侧敞开的长条形槽孔35和36来代替。长条形槽孔35和26的长度不同,从而能保持图3和图4实施方式中的送出结构。图8的实施方式带来特殊的优点,棉条很容易穿引,也就是说不必为穿引而将棉条弄尖。
正如由图6可看出的,向下送出的棉片30到达以自由转动方式支承着的导向罗拉38。导向罗拉38设置在导向板39的上方,棉片经导向板39送到牵伸装置5的进口罗拉对41。棉片30在牵伸装置5中牵伸或拉伸,并且作为棉片43经过导向平面44在驱动输出罗拉45的钳口线下到达给棉台4。由牵伸装置6送出的棉片42在此钳口区域与棉片43并合,接着传送到成卷机构。导向罗拉38直接设置在导向板39之上,与导向板39形成被传送棉片的钳口。也就是说,在此钳口区棉条不再能自由偏转了,尤其棉条在这里不再可能被扭曲而形成不希望出现的结构。
然而还可以这样设想,喂给装置14在垂直方向倾斜布置,从而由导向罗拉38作辅助转向就成为多余的了。
图9示出成卷机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部件基本上与图1实施方式的部件相一致。仅仅构成棉条F转向部件的喂给装置14与图1实施方式不一样。尤其是从图10侧视图以及图11和12的局部放大视图可以看出这不一致之处。
棉条从条筒组R1至R2以及R3至R4中的条筒K传送到各自基本处于水平位置的喂给装置14。
棉条F经条筒K各自的供给位置8到达与其相配的转向罗拉55a至55o(图12)。
转向罗拉55a至55o可转动地支承在交错的连接板53a至53o。连接板53a至53o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固定在支承架50或支承架51上。支承架50、51安装在杆52上,各自与喂给装置14的垂直中分平面M成α角。正如从图11侧视图可特别看出的,支承架50、51以及转向罗拉55a至55o大体上处于一个水平平面内。为了更形象化地说明这一点,画出了水平平面H以及各个转向罗拉轴的连线A1和A2。由此可看出,连线A1和A2大体上平行于水平平面H。
各个轴56a至56o中除了两个例外均与水平平面H倾斜一个角度β。轴56b和56i与水平平面H相平行。相对于水平平面H的角位置是这样构成的,使各自的转向罗拉向着随后导条部件上孔28的方向传送棉条F,从而棉条F不再产生附加的转向。也就是说,各个棉条F在转向罗拉55a至55o处平滑地转向,不产生另外的应力。这一点还借助于轴56a至56g相对于轴的连线A1以及轴56h至56o相对于轴的连线A2的另一种倾斜位置来达到。由此就有可能如图5所示使各个转向罗拉的转轴大体上平行于与其相配的条筒K处送出罗拉9的转轴10。
此外,喂给装置这种位于一个大体水平平面H内、成枞树状(伞状)布置的实施方式形成一种很容易操作的转向位置。也就是说,很容易看出各个转向罗拉与其相配的送出罗拉9的配合关系。喂给装置14经杆52固定在一个机架上(图中未画出)。这种固定可以这样来构成,使喂给装置14能实现水平和/或垂直位置的变化。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转向罗拉55g和55o上没有棉条F,这两个罗拉可以用来容纳备用棉条(图中未画出),或者当条筒组R1至R4中各自另有一根棉条F,从其第七个条筒K中送出时容纳这根棉条F。
还可以想象,采用固定的转向部件,例如用旋转对称的陶瓷件来代替可转动支承的罗拉16a至16f和55a至55o。虽然这相对于可转动支承的转向罗拉来说在转向位置处会产生较大的摩擦,然而这种转向构件制造简单、价格便宜。
为了使转向罗拉在其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得到相应的角位置,在图11的解决方案中连接板53a至53o必须相应交错布置(如图所示)。
在图12的实施方式中棉条经过导条部件15继续传送到各自的牵伸装置5、6,类似于图6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图13和图14给出了导条部件15的另一种特殊实施方式。
这里,采用彼此相邻排列、可移动的导向套管58和59来代替设置在导条部件15上的简单通孔28。导向套管58、59上开设有窄长的、向下收缩的漏斗形通孔。这种通孔60的形状一方面能使棉条毫无困难地进行穿引,另一方面防止损伤由棉纤维结合而成的棉条的外层纤维。借助这种窄长的漏斗形通孔,棉条很方便地被压实了,从圆条形结构变形成为平带形结构。这种平带形结构十分适用于随后在牵伸装置5或6中进一步加工,可能提供一种密实的棉条结合体,也就是说将一个密实的棉片送至各自的牵伸装置中去拉伸。为了使这些扁平横截面的棉条彼此相邻而无间隙,导向套管58、59以及它们的通孔60这样来配置,使其在宽度B′上彼此重叠X。通过侧向移动导向套管58和59,如图中双箭头所示那样,该重叠部分的尺寸X可精确地调节。还存在X尺寸调节到0的应用情况。然而这取决于要加工的棉条材料各自的类型。为了将来自导向套管58和59的扁平棉条F汇聚成一棉片,导向套管58、59的对称轴61和62相对于垂直中分平面V倾斜设置。也就是说,轴61所处的垂直平面与轴62所处的垂直平面在导条部件15下方相交。
导向套管58、59经连接板57可移动地固定在紧固支杆64和65上。连接板67上各有一个通孔,螺钉75穿过此通孔而旋紧在导引螺母71上。此导引螺母71是这样布置的,其以沿着紧固支杆64或65纵向可移动的方式支承在紧固支杆64或65的T形纵槽69中。在旋紧螺钉时,螺母71的上表面压紧T形纵槽69的上部内表面。这样,纵向移动被锁住,导向套管被固定在其调节位置。
紧固支杆64上设置一角铁72,该角铁72经螺钉78被固定在示意表示的支架77上。特别由图14可看出,角铁有一长孔66,借助此长孔,可以实现导向套管58的整体侧向调节。通常,多个这样的角铁间隔地设置在紧固支杆64上。由于存在着这种侧向移动紧固支杆64的可能性,就可能相对于随后牵伸装置的入口来调节传送棉片的侧边。当然对紧固支杆65也可以设置同样的调节可能性。然而由于很清楚在图上就不再画出了。
采用这种导向套管就可以根据相应的纤维材料进行特定的入口调节。此外,在磨损后各个导向套管的更换相当方便。
图15给出了套管58的另一种固定方式。那里套管58上有一个带支承件68的支杆63,支承件68要移动地固定在杆70上。为了锁定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一个穿过支承件68的螺钉73压向杆70。杆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支承在支架77上。如前所述,还可以有一种装置,借助于它套管58通过移动支架77可进行整体侧向调节。还可以想象,杆70的剖面不是圆形,而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其与相应的支承件68在形状上相配,防止导向套管58绕杆70转动。
图16给出了导向套管8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通孔81在其中间部分变窄。导向套管80经连接板67借助螺钉75固定在一个角铁79上。角铁79象角铁72一样可移动地固定在支架77上。此外,角铁79在螺钉75区域开有长孔,这允许套管80垂直于送进方向作侧向移动。在导向套管及其固定可能性方面还可以想象出其它的变化设计。
按照本发明所建议的喂给装置允许来自相应的供给位置8的棉条作星形传送,而对棉条F来说不再需要其它的辅助转向位置。

Claims (31)

1.将多根来自不同供给位置(8)的棉条送往牵伸装置(5,6)进口罗拉对(41)的喂给装置(14),在该喂给装置(14)中大体水平、且与牵伸装置(5,6)传送方向(T)相垂直供给的棉条(F)实现转向,而且沿着垂直于牵伸装置进口罗拉对(41)转轴(40)的方向传送,其特征在于:该喂给装置(14)由多个导向部件(16a-16f;55a-55o)组成,它们散布在牵伸装置(5,6)的宽度(B1)范围,用来使各根棉条(F)分别向下转向成与水平供给方向(D)相垂直的传送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由旋转对称的转向部件(16a-16f;55a-55o)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从供给位置(8)看,与其供给位置(8)相对应的导向部件(16a-16f;55a-55o)的旋转对称轴(17a-17f;56a-56o)垂直于棉条(F)供给方向(D)。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16a-16f;55a-55o)是这样支承的,使导向部件的轴(17a-17f;56a-56o)所处的垂直平面部分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55a-55o)设置在一个与传送部件的向下传送方向(T)相垂直的平面(A1,A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16a-16f)的轴(17a-17f)分组设置不同的水平平面(I-III)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16a-16f;55a-55o)是这样支承的,使得它们的轴(17a-17f;56a-56o)的一部分相对于水平平面(H)以不同的方式相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16a-16f;55a-55o)相对于牵伸装置(5,6)的垂直中分平面(M)成镜象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16a-16f;55a-55o)设置在一个从中分平面(M)向外成枞树状延伸的平面(23,24;A1,A2)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由可转动支承的转向罗拉(16a-16f;55a-55o)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转向罗拉(16a-16f;55a-55o)上设置有棉条导向槽(47,4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转向罗拉(16a-16f)各自至少配置两个棉条导向槽(47,48)。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在导向部件(16a-16f;55a-55o)下方设置一个沿牵伸装置(5,6)宽度(B1)延伸、带有间隔布置导条机构(28,33,35,36,58,59,80)的导条部件(1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条机构由彼此相邻、且相互错开布置的孔(28)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在孔(28)的棉条入口侧插装了导向套管(32)。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条部件(15)上设置了一侧敞开、沿牵伸装置(5,6)中分平面(M)方向有不同长度的槽孔(35,36)。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条机构由以可调节方式固定、相邻交错布置、带有通孔(60,81)的导向套管(58,59,80)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套管(58,59,80)以相对于牵伸装置(5,6)中分平面(M)可侧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在一个紧固支杆(64,65)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紧固支杆由杆(70)构成,导向套管(57,58)彼此相邻、以可移动的方式固定在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紧固支杆由一根带有纵槽(69)的支承架(64,65)构成,导向套管(58,59)彼此相邻、以可移动的方式固定在其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了两根平行的、彼此并列的紧固支杆(64,65),每一根紧固支杆安装一组彼此相邻设置的导向套管(58,59)。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从棉条(F)传送方向看,导向套管(58,59)通孔(60)的对称轴(61,62)是这样来对准的,使得两组导向套管(58,59)的对称轴(61,62)所处的平面在导向套管(58,59)下方相交。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套管(58,59)上设置有沿棉条(F)传送方向收缩的通孔(60)。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从棉条(F)传送方向看,导向套管(80)设置了首先收缩、然后发散的通孔(81)。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通孔(60,81)是长槽形孔,其纵侧与中分平面(M)相垂直。
26.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7至2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导向套管(32,58,59,80)至少部分由陶瓷制成。
27.根据权利要求15、17至2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该导向套管(32,58,59,80)由烧结铝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支杆(64,65)以相对于中分平面(M)可侧向调节的方式固定着。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供给位置(8)由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送料架(12)上的罗拉(9)构成,罗拉各自的转轴(10)大体上与各相应导向部件(16a-16f;55a-55o)的棉条(F)传送方向(D)成直角。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在导向部件(16a-16f;55a-55o)下方以可转动方式支承着一个导向罗拉(38),其后紧跟着一块位于进口罗拉对(41)之前的导向板(39)。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喂给装置(14),其特征在于:在导向部件(16a-16f;55a-55o)的下方设置一个导条部件,其为一个带有多个供各棉条(F)使用的导向槽的罗拉(38)。
CN95105735A 1994-04-29 1995-04-28 棉条喂给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480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133694 1994-04-29
CH01336/94 1994-04-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03A true CN1115803A (zh) 1996-01-31
CN1048049C CN1048049C (zh) 2000-01-05

Family

ID=420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573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48049C (zh) 1994-04-29 1995-04-28 棉条喂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0679741B1 (zh)
JP (1) JP3512517B2 (zh)
CN (1) CN1048049C (zh)
DE (1) DE59504715D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94C (zh) * 1997-02-24 2002-11-06 里特机械公司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51794A (zh) * 2011-06-29 2013-01-02 马佐里有限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成卷机设备
CN102965772A (zh) * 2012-12-17 2013-03-13 马驰 适用于棉条并卷联合机的导棉辊
CN103774294A (zh) * 2012-10-23 2014-05-07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纤维带的给料设备
CN110144647A (zh) * 2019-05-10 2019-08-20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条并卷机导条架的棉条喂入装置
CN110791842A (zh) * 2019-11-07 2020-02-14 张升飞 一种纺织用并条优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6831A1 (de) * 1996-03-01 1997-09-04 Rieter Ag Maschf Verstellbare Führungselemente
DE19908371A1 (de) * 1999-02-26 2000-08-31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r Strecke zur Verarbeitung eines Faserverbandes aus Faserbändern
DE102007037431A1 (de) * 2006-10-20 2008-04-24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Fasersortierung bzw. -selektion eines Faserverbandes aus Textilfasern, insbesondere zum Kämmen, mit einer Zuführvorrichtung
ITMI20081097A1 (it) * 2007-06-29 2008-12-30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Apparecchiatura per la cernita di fibre o la selezione di fibre di un fascio di fibre comprendente fibre tessili, specialmente per la pettinatura
TW200907134A (en) * 2007-08-09 2009-02-16 Zheng Chuan Tian Ribbon roller set transmission device of ribbon loom
ITBS20080188A1 (it) * 2008-10-24 2010-04-25 Marzoli Spa Dispositivo di guida di nastri ad un dispositivo di stiro, in particolare di uno stiroriunito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22825A (en) * 1941-12-10 1943-06-29 Celanese Corp Yarn guide
FR1049674A (fr) * 1951-01-24 1953-12-31 Tmm Research Ltd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e fils formés de fibres textiles retordues par filage
GB745395A (en) * 1953-05-12 1956-02-22 Casablancas High Draft Co Ltd Improvements in reducing collector assemblies for textile fibre drafting mechanisms
US3025205A (en) * 1958-01-30 1962-03-13 Hercules Powder Co Ltd Filament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DE2541572C3 (de) * 1974-09-20 1981-09-03 Platt Saco Lowell Ltd., Helmshore, Rossendale, Lancashire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s Vorgarnes oder Faserbandes zu einem Wickelkörper auf einem Spulenröhrchen
FR2647472A1 (fr) * 1989-05-23 1990-11-30 Devtex Sa Cantre de machine textile de filature
CH680595A5 (zh) * 1989-11-20 1992-09-30 Rieter Ag Maschf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94C (zh) * 1997-02-24 2002-11-06 里特机械公司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51794A (zh) * 2011-06-29 2013-01-02 马佐里有限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成卷机设备
CN103774294A (zh) * 2012-10-23 2014-05-07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纤维带的给料设备
CN103774294B (zh) * 2012-10-23 2017-09-15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纤维带的给料设备
CN102965772A (zh) * 2012-12-17 2013-03-13 马驰 适用于棉条并卷联合机的导棉辊
CN110144647A (zh) * 2019-05-10 2019-08-20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条并卷机导条架的棉条喂入装置
CN110791842A (zh) * 2019-11-07 2020-02-14 张升飞 一种纺织用并条优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679741A1 (de) 1995-11-02
JPH07305238A (ja) 1995-11-21
CN1048049C (zh) 2000-01-05
EP0679741B1 (de) 1999-01-07
JP3512517B2 (ja) 2004-03-29
DE59504715D1 (de) 1999-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49C (zh) 棉条喂给装置
JP4430505B2 (ja) ドローフレームにおいて少なくとも2対のローラを備えるドラフト装置に繊維スライバを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372027A (zh) 短纤维包覆长丝的包芯复合纱线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JP2000073224A (ja) 複数個の紡糸ステ―ションを有する紡糸機械
CN144388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集束装置
CN1039927C (zh) 自由端纺纱机
CN1904161A (zh) 纺织材料的加工机
CN1693070A (zh) 印刷机中辊调整的方法
CN1339624A (zh) 纺纱机的一种牵伸组件
CN1008277B (zh) 多头供纤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
CN101423989A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065931C (zh) 假捻卷曲变形机和生产卷曲变形长丝的方法
CN1309890C (zh) 纤维束集束装置和纺纱机
CN1589341A (zh) 带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01311391A (zh) 多功能羊绒分梳梳理机
US6434923B2 (en) Top roller unit for a drafting apparatus of a spinning machine
CN1235212A (zh) 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
KR101982898B1 (ko) 스핀-니트 머신을 위한 폴딩-드로잉 시스템
CN1702208B (zh) 压力棒以及带压力棒的纺纱准备机器
CN1132347A (zh) 牵伸机,(尤其自调牵伸机)纱并条厚度测量装置
JPH0641831A (ja) 精紡機
JP2008530382A (ja) 二重エプロンドラフト装置のための下部エプロン案内装置
CN1488791A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488793A (zh) 纺纱机和纺纱方法
CN1594690A (zh) 假捻变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08072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12005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