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5212A - 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 - Google Patents
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35212A CN1235212A CN 99106352 CN99106352A CN1235212A CN 1235212 A CN1235212 A CN 1235212A CN 99106352 CN99106352 CN 99106352 CN 99106352 A CN99106352 A CN 99106352A CN 1235212 A CN1235212 A CN 12352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ron
- guiding piece
- cradle
- spinning machine
- crad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86—Aprons; Apron supports; Apro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D01H5/88—Cradles; Tensor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86—Aprons; Apron supports; Apro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把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可脱开地装到在皮圈架本体(12)的左面和右面上形成的一对支承部分(12a)上。在支承部分(12a)的背面形成一对中凸部分(16)。在每个皮圈引导件的上夹持件(15b)中伸出地设置了一对限制部分(18)。在下夹持件(15c)中形成了一对接合孔(17)。把这些接合孔(17)在每个皮圈引导件中的位置设定在皮圈引导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变换皮圈引导件的安装位置而改变的位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在纺纱机比如环状纺架中的顶部皮圈架,更具体地说,涉及在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中的皮圈架,在该装置中多个纺锤被整体地安装到一个配重臂上。
在一个环状纺架中,通常,在一前罗拉与一后罗拉之间设置一个皮圈牵伸装置。该皮圈牵伸装置的一个顶部皮圈和一个底部皮圈在它们之间把粗纱固定住,对该粗纱进行牵拉。底部皮圈一旦结合进该皮圈牵伸装置中之后,总被固定在一个预先确定的位置。在另一方面,在大多数机器中,当纱线断开时或进行维修工作时,顶部皮圈位于与底部皮圈间隔开的位置。为了使维修工作变得容易,许多皮圈牵伸装置采用一种结构,使得用一对纺锤把包括顶部皮圈的顶部罗拉支承在一个配重臂上,并可以把每个顶部罗拉设置在一个牵伸位置(纺纱位置)上,在此位置,顶部罗拉与底部罗拉相接触,和设置在一个等待位置,在此位置,顶部罗拉与底部罗拉分离开。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50-90727中公开了整体纺锤型装置的顶部皮圈架,在该装置中两个纺锤是成一个整体,如图13中所示。在此顶部皮圈架50中,在形状基本上为L形的皮圈架本体5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设置一个鞍形部分53,它用做对皮圈架罗拉(中间的顶部罗拉)52的一个安装部分。一对皮圈销54在预定的位置固定在皮圈架本体51的前端上。这些皮圈销54设有皮圈引导件55,用来限制在皮圈宽度方向上的运动(未画出)。皮圈架本体51也有引导凹槽56,在相应于固定皮圈销54的固定位置形成这些凹槽。
作为一种替代方法,提供有一个顶部皮圈架,它的结构使得与上面提到的传统的示例不同,在传统的示例中,在皮圈架本体的前端设置与该皮圈架分开的皮圈销,皮圈架本体的前端起皮圈销的作用,从而皮圈绕着皮圈架本体的前端和中间的顶部罗拉转动,并在皮圈架本体的前端与中间的顶部罗拉之间伸展。在此结构中,把用来限制在皮圈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皮圈引导件做成与皮圈架本体构成为一体,并由皮圈架本体伸出。
其间,环状纺架没有可以使它们把相邻的纺锤之间的间隔(锭距)在所有纺纱机中设定成一个不变的值的规定。由于这一原因,典型地有两种锭距,70毫米或75毫米。在传统上,因此要求相应于纺纱机的70毫米和75毫米的锭距制备皮圈架本体,为了设置这些锭距,这些皮圈架本体在设置皮圈引导件的位置方面要彼此不同,或者这些皮圈架本体在设有皮圈引导件的皮圈销的固定位置方面要彼此不同。所造成的问题是当目的是缩短离开接受装货定单的时间间隔时,需要大量地储存两种皮圈架本体。
考虑到上述问题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纱机的顶部皮圈架,在该纺纱机中,在一个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中,多个纺锤成为一个整体,并被装到一个配重臂上,借助于把相同的皮圈架本体与皮圈引导件的组合,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能够用于有不同的锭距的纺纱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设置有在纺纱机中的一顶部皮圈架,把该顶部皮圈架装到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上,在该装置中多个纺锤成为一个整体,并被装到一个配重臂上,它包括:
由一支承轴支承的一皮圈架本体,该轴自身被支承在该配重臂上;
皮圈引导件,它们与所述皮圈架本体分开形成,并被装到所述皮圈架本体上,限制在顶部皮圈的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以及
一定位装置,它能够在相应于锭距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任何一个把皮圈引导件中的每一个定位,并把它们固定到该皮圈架本体上。
在上述结构中,一个配重臂支承着该顶部皮圈架。特别是,支承轴支承着此顶部皮圈架,此支承轴进而被配重臂支承着。该顶部皮圈架自身支承着顶部皮圈,而顶部皮圈绕着一皮圈销和顶部罗拉转动,并在该皮圈销与顶部罗拉之间伸展。对着一个底部皮圈压顶部皮圈,并使顶部皮圈与底部皮圈相接触,同时皮圈引导件限制在皮圈的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使得顶部皮圈的运行按照底部皮圈的运行。皮圈引导件分别以对应锭距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固定。定位装置定位于该固定位置。因此,按照本发明的顶部皮圈架靠相同的皮圈架本体和皮圈引导件的组合能够用于有不同锭距的纺纱机,因此,与传统的皮圈架不同,不必须制备和储存多种皮圈架。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提供了一种皮圈引导件,定位装置包括设在皮圈架本体侧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设在每个皮圈引导件中的一第二接合部分,对于每个皮圈引导件安装的每个位置设置多个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至少之一。
在此装置中,设在皮圈架本体侧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设在每个皮圈引导件中的第二接合部分彼此接合,从而定位装置使皮圈架相对于皮圈引导件定位。把一个皮圈引导件装到皮圈架的左侧,而把相同种类的皮圈引导件装到皮圈架的右侧。通过改变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的接合位置,可以把相邻的皮圈引导件的中心之间的间隔(节距)设定为一个预定的锭距。即,仅仅通过改变皮圈引导件的安装位置可以使皮圈引导件适用于两种锭距。因此,不需要制备两种皮圈引导件,从而降低了皮圈引导件的制造成本。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最好,提供两种皮圈引导件,定位装置包括设在皮圈架本体侧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设在每个皮圈引导件中的一第二接合部分,最好第一接合部分设在关于皮圈架本体的中心对称的位置,第二接合部分设在由皮圈架本体的中心到皮圈引导件的中心的距离可以通过彼此转换左和右皮圈引导件的安装位置而改变的位置。
在此装置中,提供有两种皮圈引导件,并把相同数目的皮圈引导件装在皮圈架本体的中心的两侧上。通过设在皮圈架本体侧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设在每个皮圈引导件中的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实现定位装置的定位。通过彼此转换设在皮圈架本体的中心的左侧和右侧的皮圈引导件的安装位置,可以容易地改变由皮圈架本体的中心到皮圈引导件的中心的距离。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又一种方式,最好把皮圈引导件与皮圈销做成一体。用这样的设置,按照本发明的皮圈引导件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变就容易地用于皮圈牵伸装置,在该装置中皮圈销与皮圈架本体是分开形成的。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再一种方式,最好,对于每个预定的固定位置分别设置多个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
用这一设置,把每个皮圈引导件定位在预定的固定位置,使得多个第一接合部分与多个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因此,即使在采用容易制作的圆柱形作为各接合部分的形状,并且,局部地把一个作用力由顶部皮圈施加到皮圈引导件上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皮圈引导件由它们的固定位置移开。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最好把皮圈引导件做成使得它可以夹住皮圈架本体。这一设置使得容易安装和拆下皮圈引导件,也使安装到由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设定的位置的工作变得容易。
附图中:
图1A为一个前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一顶部皮圈架;
图1B也是它的前视图,其中皮圈引导件的固定位置改变了;
图2示出了皮圈架牵伸装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3示出了顶部皮圈架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Ⅳ-Ⅳ线截取的图1A的剖面图;
图5示出了皮圈引导件的底视图;
图6示出了沿着图5中的Ⅵ-Ⅵ线截取的图5的放大的剖面图;
图7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顶部皮圈架的前视部件分解图;
图8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顶部皮圈架的前视图;
图9示出了沿着图8中的Ⅸ-Ⅸ线截取的图8的放大的剖面图;
图10示出了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顶部皮圈架的前视立体图;
图11为一个剖面图,示出了按照另一实施例的顶部皮圈架的支承状态;
图12为一个剖面图,示出了按照另一实施例的顶部皮圈架的支承状态;以及
图13示出了传统的顶部皮圈架的透视图。
将参考着附图描述现在认为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下面的描述中,在所有的图中类似的部件用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还有,在下面为了方便使用了诸如″右″,″左″,″上″和″下″的词,但不是作限定性的解释。
实施例1
下面,将参考着图1到6描述一第一实施例,在这些图中,在一种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中实施本发明,在该装置中,两个纺锤成为一体。如在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底部皮圈1绕着底部罗拉2和第一和第二底部皮圈销3,4转动,并在底部罗拉2与第一和第二底部皮圈销3,4之间伸展。底部皮圈销3和4的长度使得它能盖住两个纺锤,并与纺纱机的竖直方向平行地设置这些皮圈销。
一个前顶部罗拉6被支承在一个已知的配重臂5的顶端上,一个支承臂7固定在该罗拉6的后面。支承轴8的中心部分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臂7的顶端上(见图1A)。把中间的顶部罗拉9支承在支承轴8的两端上,这些罗拉可以整体地转动。一个顶部皮圈架10也支承在支承轴8上。顶部皮圈11绕着中间的顶部罗拉9和顶部皮圈架10转动,并在中间的顶部罗拉9与顶部皮圈架10之间伸展。
如在图1A和1B中所示出的那样,顶部皮圈架10包含皮圈架本体12,一对皮圈架引导件13R和13L与皮圈架本体12分开形成,并被装到该皮圈架本体12上,支承轴8在该皮圈架本体12的远端支承着这一对皮圈架引导件。此对皮圈引导件13R和13L被分另装到在皮圈架本体12的前端侧面的左侧和右侧上成对地形成的皮圈引导件支承部分(下面简单地称为支承部分)12a上。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在皮圈架本体12中,靠近它的远端形成的弧形部分12b与支承轴8的周边表面相接触。固定在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的一个片弹簧14被支承着,同时它在与弧形部分12b相对的那侧上与支承轴8接触。如在图1A和1B中所示出的那样,一第一端部14a被固定在皮圈架本体12的表面上,而一第二端部14b穿过靠近皮圈架本体12的远端形成的一个孔12c,从而将片弹簧14设置在预定的位置。
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可脱开地固定在支承部分12a的前端侧面上,用做皮圈销,把它的前端部做成圆柱形。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由纤维增强的树脂制成,并把它们的形状做成能够夹住它们之间的支承部分12a的前端的形状。如在图6中所示出的那样,在此第一实施例中,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设有一个上夹持件15b和一个下夹持件15c,它们彼此平行地由一个弯曲部分15a伸展。两个夹持件15b和15c可以变形,它们之间的间隔比支承部分12a的厚度稍窄一些。结果,支承部分12a设置在夹持件15b与15c之间,使得支承部分12a被夹住,同时夹持件15b和15c对此支承部分加压。如在图5中所示出的那样,在下夹持件15c中,在它的基本上中心部位形成一个切掉的部分15d。
在皮圈架本体12上的各支承部分12a的背面上,对于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各安装位置设置有多个中凸部分16,做为第一接合部分。在此实施例中,在每个支承部分12a中设置一对中凸部分16。相对于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每对中凸部分16。把中凸部分16的形状做成一个圆柱形。
如在图4、5和6中所示出的那样,在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中,在下夹持件15c上形成一对接合孔17,做为第二接合部分。每个接合孔17的直径使得接合孔17与中凸部分16相接合,并形成一对的两个接合孔17,在它们之间形成的节距与那对中凸部分16的节距相同。在上夹持件15b的左和右侧面上,为了限制顶部皮圈11,以基本上等于顶部皮圈11的宽度的间隔突出地设置限制部分18,用来限制在顶部皮圈11的宽度方向上的运动。
关于皮圈引导件,提供有两种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它们彼此的区别在于设置一对接合孔17的位置不同。在图1A中示出了装到左侧支承部分12a上的第一皮圈引导件13R。在此第一皮圈引导件13R中,在那对接合孔17之间的中心位置位于皮圈引导件13R的中心的右边。在图1A中,第二皮圈引导件13L装到右侧支承部分12a上。在此第二皮圈引导件13L中,在那对接合孔17之间的中心位置位于皮圈引导件13L的中心的左边。
把一第一皮圈引导件13R和一第二皮圈引导件13L装到皮圈架本体12上。当在左侧和右侧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安装位置彼此转换时,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线与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在此第一实施例中,当分别把第一皮圈引导件13R装在左侧上,而把第二皮圈引导件13L装在右侧上时,两个皮圈引导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应于75毫米的锭距。在另一方面,当分别把第一皮圈引导件13R装在右侧上,而把第二皮圈引导件13L装在左侧上时,两个皮圈引导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应于70毫米的锭距。
每个中凸部分16和接合部分17包括定位装置,它们可以在多个与锭距相应的预定位置把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定位,并把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上。
还有,在皮圈架本体12的前端的中心形成一个中凸的接合部分12d,一个皮圈销间距调节件(未画出)装在其上,通过与第一底部皮圈销3的上表面接触,此调节件把皮圈销与第一底部皮圈销3之间的间隔(间距)设定到一个预定的数值。
下面,将描述如上面那样设置的装置的使用。在松开的状态,在此状态松开配重臂5的加压,把顶部皮圈架10设置成把顶部皮圈11固定在与底部皮圈1分离开的一个位置。当把顶部皮圈架10设在其设定位置(纺纱位置)时,在这种情况下配重臂5把每个顶部罗拉压向底部罗拉2,顶部皮圈11与底部皮圈1相接触。
底部罗拉2的转动使底部皮圈1旋转。通过与底部皮圈1的接触压力使顶部皮圈与底部皮圈1同步地旋转。因此,顶部皮圈11和底部皮圈1相互合作传送纤维束(未画出)。每个顶部皮圈11在一个预定的位置运行,同时它的上侧面运行部分分别被那对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限制部分18限制,从而限制了在宽度方向上的运动。
当组装此顶部皮圈架10时,按照纺纱机的锭距改变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对于皮圈架本体12的固定位置。在锭距为75毫米的情况下,如在图1A中所示出的那样,把第一皮圈引导件13R固定在皮圈架本体12的左侧,而把第二皮圈引导件13L固定在皮圈架本体12的右侧。把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固定在皮圈架本体12上,同时把它们定位成使得每个接合孔17与每个中凸部分16相接合,并使得各皮圈引导件的夹持件15b和15c夹紧皮圈架本体12的支承部分12a。当锭距为70毫米时,把第一皮圈引导件13R固定在皮圈架本体12的右侧,而把第二皮圈引导件13L固定在皮圈架本体12的左侧。
当想改变各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安装部分时,向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施加朝向离开皮圈架本体12的前端的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夹持件15b和15c变形,使接合部分17c与中凸部分16的接合松开。结果,皮圈引导件13R和13L与皮圈架本体12分开。在想把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固定在预定位置的情况下,朝向皮圈架本体12的向后的方向推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使夹持件15b和15c夹紧皮圈架本体12的前端侧面,从而接合孔17与中凸部分16相对应。结果,接合孔17与中凸部分16相接合,以将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定位,并在预定的位置把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上。
此第一实施例有如下效果:
(1)定位装置把一对皮圈引导件13R和13L以相应于锭距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分别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上。因此,与传统的装置不同,可以只用一种顶部皮圈架10用于几种锭距。这就是说,相同的皮圈架本体12和那对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组合可以用于有不同锭距的纺纱机。结果,不必要制备和储存几种皮圈架本体12,它们设有相应于纺纱机的锭距的间隔的皮圈引导件,因此,减少了对储存空间的要求。
(2)把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形成为可以夹紧皮圈架本体12,并因此,当通过中凸部分16与接合孔1 7的接合进行定位时,通过单一的操作可以把它们固定到预定的位置。另外,夹持件15b和15c可以变形,从而皮圈引导件的脱开也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容易地进行。
(3)因为定位装置由彼此接合的一对中凸部分16和接合孔17构成,所以简化了定位装置的结构。
(4)定位装置由关于皮圈架本体的中心对称地设置的那对第一接合部分(中凸部分16)和设置在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中的那对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孔17)构成。在第一皮圈引导件13R中,那对第二接合部分之间的中间位置位于皮圈引导件13R的中心的右面,而在第二皮圈引导件13L中,此中间位置位于皮圈引导件13L的中心的左面。因此,通过彼此转换两种对称地形成的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左、右安装位置,可以容易地改变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中心之间的间隔。在此第一实施例中,可以把此间隔改变成与70毫米和75毫米的锭距相应的数值。
(5)在多个(在此实施例中为两个)第二接合部分的状态下把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定位在预定的固定位置。因此,即使在采用容易制作的圆柱形状作为各接合部分的形状,并且局部地由顶部皮圈对皮圈引导件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防止皮圈引导件由固定位置移开。
(6)把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与皮圈销做成一个整体。因此,通过简单的改变,可以容易地把皮圈引导件施加到一个已有的皮圈牵伸装置1上,在该装置中,皮圈销与皮圈架本体12分开形成。
(7)在下夹持件15c上形成了切掉的部分15d,所以位于此切掉部分15d的任一侧面上的下夹持件15c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容易地变形。这使得把皮圈引导件安装到皮圈架本体12上或由皮圈架本体12上脱开进一步得到简化。
(8)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由纤维增强的树脂制成,因此,相对于由金属制作的皮圈引导件,它的制作成本较低。
实施例2
下面,将按照图7描述一第二实施例。此第二实施例与上面的第一实施例较大的区别在于:设置有一种皮圈引导件19,并把相同种类的皮圈引导件19装在皮圈架本体12的左侧和右侧上。还有,如在上面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类似部件用类似的标号表示,将省去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皮圈架本体12的左侧和右侧的每个支承部分12a中,相对于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了多对作为第一接合部分的中凸部分16。在每个皮圈引导件19中设置了多对接合孔17a和17b。每对中凸部分16的设置间隔等于那对接合孔17a的设置间隔和那对接合孔17b的设置间隔。那对第一接合孔17a被设定的位置使得当靠把这些对接合孔17a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上使皮圈引导件19定位时,皮圈引导件19之间的间隔相应于75毫米的锭距。那对第二接合孔17b被设定的位置使得当靠把这些对接合孔17b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上使皮圈引导件19定位时,皮圈引导件19之间的间隔相应于70毫米的锭距。
因此,在此第二实施例中,除了上面的第一实施例的效果(1)到(3)和(6)到(8)以外,可以得到下面的效果。
(9)简单地转换一对相同的皮圈引导件19的安装位置可以使该皮圈引导件用于几种锭距。结果,制备两种皮圈引导件19是不必要的,从而比在第一实施例中进一步降低了皮圈引导件19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3
下面,将利用图8和9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皮圈引导件不必须与皮圈销做成一体,而可以把它与皮圈销分开形成。另外,可以把皮圈引导件装到其结构为皮圈架本体12的前端起皮圈销作用的皮圈架10上。即,如在图8和9中所示出的那样,可以把一对没有皮圈销功能的皮圈引导件20R和20L装到皮圈架本体12的支承部分12a的后面。
在各支承部分12a的后面,在它的背面上,对于皮圈引导件20R和20L的各自的安装位置设置一对作为第一接合部分的中凸部分16。相对于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每对中凸部分16。把每个皮圈引导件20R和20L做成一个能夹住各自支承部分12a的后面的夹子。在每个皮圈引导件的上夹持件21a的左侧和右侧突出地设置限制部分18。在每个皮圈引导件的下夹持件21b中,以与那对中凸部分16相同的节距形成一对接合孔17。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各自皮圈引导件20R,20L上形成的每对接合孔17的位置彼此不同,有两种(孔的位置),一种在一个皮圈引导件上,另一种设在另一个皮圈引导件上。把在图8中示出的第一皮圈引导件20R装到左侧支承部分12a上,其中在一对接合孔17之间的中间位置位于皮圈引导件20R的中心的右面。把在图8中示出的第二皮圈引导件20L装到右侧支承部分12a上,其中在一对接合孔17之间的中间位置位于皮圈引导件20R的中心的左面。
因此,在此第三实施例中,左侧和右侧安装位置在皮圈引导件20R和20L之间交换,从而使得可以在与预定的70毫米和75毫米的锭距中任何一个对应的位置把皮圈引导件20R和20L定位,并把它们固定。第三实施例得到第一实施例的(1)到(5)和(7)到(8)的效果。
实施例4
接着,将利用图10描述本发明的一第四实施例。对于各皮圈引导件的每个预定位置设置多个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不是必要的,而对于各皮圈引导件的每个预定位置可以只设置一第一接合部分和一第二接合部分。
即,如在图10中所示出的那样每个支承部分12a有一个椭圆形的中凸部分22,作为第一接合部分,它们关于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在每个皮圈引导件13R和13L中,用来与这些中凸部分22相接合的接合孔23被分别设置成第二接合部分。在第一皮圈引导件13R中,把接合孔23的位置设在第一皮圈引导件的中心的右面,并且,在第二皮圈引导件13R中,把接合孔23的位置设在第二皮圈引导件的中心的左面。彼此转换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左侧和右侧安装位置使得可以改变由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线到皮圈引导件13R和13L的每个中心的距离。在此第四实施例中,可以得到第一实施例的效果(1)到(4)和(6)到(8)。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面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例如,可以如下地实施本发明:
(A)在皮圈架本体12侧面上形成的第一接合部分可以是接合孔,而在皮圈引导件13R和13L、19或20R和20L侧面上形成的第二接合部分可以是中凸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得到类似于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的效果,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中凹的接合部分和中凸的接合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的。然而,当采用一种结构时,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把相同的两个皮圈引导件19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上,相应于锭距设置多个作为第一接合部分的接合孔,而设置它的数量的一半的作为第二接合部分的中凸部分。
(B)可以设置中凹的接合部分而不是接合孔作为接合部分。作为接合部分的中凸部分可以有不是圆柱的形状,比如为半球的形状。
(C)可以在皮圈架本体12的表面(顶表面)侧面上形成第一接合部分。另外可以在上侧面夹持件15b和21a上形成在皮圈引导件13R和13L、19或20R和20L中形成的第二接合部分。
(D)皮圈引导件13R和13L、19或20R和20L可以由树脂而不是纤维增强的树脂制成。另外,例如,皮圈引导件可以通过折叠由弹簧钢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把皮圈引导件装到皮圈架本体12上,同时夹住皮圈架本体12。
(E)代替皮圈引导件夹住皮圈架本体12的结构,可以采用把皮圈引导件用螺纹拧进并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的结构。例如,如在图11中所示出的那样,在支承部分12a中形成作为定位装置的螺纹孔24,并在皮圈引导件25中形成孔26。在类似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中凸部分16的位置形成螺纹孔24,并且,在类似于接合孔17的位置形成孔26。随后,通过螺丝27和垫片28用螺纹把皮圈引导件25固定到支承部分12a上。
(F)在采用用螺纹把皮圈引导件固定到皮圈架本体12上的结构的情况下,支承部分12a起皮圈销的作用,并且,如在图12中所示出的那样,皮圈引导件29由金属制成,皮圈引导件29的一部分比它的其余部分厚。在皮圈引导件29中形成螺纹孔30,并且,也在支承部分12a中形成孔31。孔31在类似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中凸部分16的位置形成,螺纹孔30在类似于接合孔17的位置形成。随后,用螺丝27把皮圈引导件29固定到支承部分12a上。
(G)本发明可以用于但不限于整体型装置,在此种装置中,两个纺锤是一个整体,皮圈牵伸装置的结构为其中一个配重臂5支承着等价于四个纺锤的一个顶部罗拉。例如,如果应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皮圈架本体12的支承部分12a是细长的,从而把两个皮圈引导件13R和两个皮圈引导件13L固定到各自的支承部分12a上。
上面,参考着图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目前被认为是优选的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可以容易地设想纺纱机比如环状纺架的多种另外的示例和改进,对技术熟悉的人可以实现这些示例和改进,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所述顶部皮圈架(10)被装到整体纺锤型皮圈牵伸装置上,在该装置中多个纺锤成为一个整体,并被装到一个配重臂(5)上,它包括:
由一支承轴(8)支承的一皮圈架本体(12),该轴自身被支承在所述配重臂(5)上;
至少一对皮圈引导件(13R、13L、19、和类似件),它们与所述皮圈架本体(12)分开地形成,并被装到所述皮圈架本体上,限制在顶部皮圈(11)的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以及
一定位装置(16、17、17a、17b、27、和类似件),用来在相应于锭距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任何一个把所述至少一对皮圈引导件中的每一个定位,并把它们固定到所述皮圈架本体(1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皮圈引导件,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皮圈架本体侧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16)和设在每个所述皮圈引导件中的一第二接合部分(17),对于所述每个皮圈引导件安装的每个位置设置多个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中至少之一。
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提供两种所述皮圈引导件(13R、13L、20R和20L),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皮圈架本体(12)侧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16)和设在每个所述皮圈引导件中的第二接合部分(17),所述第一接合部分(16)设在关于所述皮圈架本体(12)的中心对称的位置,所述第二接合部分(17)设在由所述皮圈架本体的中心到皮圈引导件的中心的距离可以通过彼此转换左和右皮圈引导件的安装位置而改变的位置。
4.按照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皮圈引导件与皮圈销一体形成。
5.按照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皮圈引导件的各预定的固定位置,分另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接合部分(16)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17)。
6.按照权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皮圈引导件(13R、13L、20R、20L、和类似件)做成使得它可以夹住所述皮圈架本体(12)。
7.按照权利要求1到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所述皮圈架本体(12)包括设在与所述顶部皮圈(11)基本上相应的位置的一对支承部分(12a),把每个所述皮圈引导件装到每个所述支承部分(12a)上。
8.按照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引导件包括一上夹持件(15b)和一下夹持件(15c),它们彼此平行地以比支承部分(12a)的厚度要窄的间隔由一个弯曲部分(15a)伸展。
9.按照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和下夹持件(15b)和(15c)是可以变形的。
10.按照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夹持件(15b)中突出地设置了一对限制部分(18),用来限制在所述顶部皮圈(11)的宽度方向上的运动,并且,所述接合部分(17)设在所述下夹持件(15c)中。
11.按照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10),所述皮圈引导件由树脂或纤维增强的树脂制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26074/98 | 1998-05-08 | ||
JP12607498A JP3438584B2 (ja) | 1998-05-08 | 1998-05-08 | 紡機におけるトップエプロンクレード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5212A true CN1235212A (zh) | 1999-11-17 |
Family
ID=14925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106352 Pending CN1235212A (zh) | 1998-05-08 | 1999-05-07 | 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438584B2 (zh) |
CN (1) | CN1235212A (zh) |
DE (1) | DE19919410A1 (zh) |
TW (1) | TW50012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1511C (zh) * | 2005-04-08 | 2008-02-27 | 成立强 | 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 |
CN100540770C (zh) * | 2005-02-05 | 2009-09-16 | 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 用于纺纱机中的牵伸系统的上辊承载件 |
CN103088483A (zh) * | 2003-10-17 | 2013-05-08 | 德国纺织纤维研究所——邓肯多夫纺织制造工艺研究所 | 带有被皮带围绕的上输出罗拉对的牵伸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21295B (en) * | 2004-12-14 | 2009-11-25 | Ramamurthi Lakshminaickenpalay | A sectioned nose roller assembly |
DE102008057155A1 (de) * | 2008-11-13 | 2010-05-20 | Oerlikon Textile Components Gmbh | Oberwalze für ein Streckwerk |
CN101876110B (zh) * | 2010-07-30 | 2011-12-28 | 宁波民丰实业有限公司 | 尾部机构可接插式全碳纤上销及其制作方法 |
JP2013067896A (ja) * | 2011-09-21 | 2013-04-18 | Murata Mach Ltd |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
CN106319702B (zh) * | 2016-10-28 | 2018-06-26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
CN107090620A (zh) * | 2017-06-12 | 2017-08-25 | 张家港市广大纺机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纺织摇架 |
JP2021175835A (ja) * | 2020-05-01 | 2021-11-0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
-
1998
- 1998-05-08 JP JP12607498A patent/JP343858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01-07 TW TW90208535U patent/TW500128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4-28 DE DE1999119410 patent/DE19919410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9-05-07 CN CN 99106352 patent/CN123521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88483A (zh) * | 2003-10-17 | 2013-05-08 | 德国纺织纤维研究所——邓肯多夫纺织制造工艺研究所 | 带有被皮带围绕的上输出罗拉对的牵伸装置 |
CN103088483B (zh) * | 2003-10-17 | 2015-06-24 | 德国纺织纤维研究所——邓肯多夫纺织制造工艺研究所 | 带有被皮带围绕的上输出罗拉对的牵伸装置 |
CN100540770C (zh) * | 2005-02-05 | 2009-09-16 | 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 用于纺纱机中的牵伸系统的上辊承载件 |
CN100371511C (zh) * | 2005-04-08 | 2008-02-27 | 成立强 | 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438584B2 (ja) | 2003-08-18 |
TW500128U (en) | 2002-08-21 |
JPH11323670A (ja) | 1999-11-26 |
DE19919410A1 (de) | 1999-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5212A (zh) | 在纺纱机中的顶部皮圈架 | |
CN1022337C (zh) | 纤维网除尘器 | |
CN1135775A (zh) | 纺丝卷绕机 | |
CN113334198B (zh) | 一种基于伞状结构装夹的光纤端面研磨系统 | |
CN1239832C (zh) | 具有实心的圆柱形销的定位装置 | |
CN1443883A (zh) |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集束装置 | |
CN1039927C (zh) | 自由端纺纱机 | |
CN1048049C (zh) | 棉条喂给装置 | |
CN111005096B (zh) | 用于精梳机的圆形梳 | |
CN1966791A (zh) | 织机的经纱开口装置中的综框引导装置 | |
CN101092770A (zh) | 用于牵伸装置罗拉轴承的托架的制造方法及牵伸装置托架 | |
CN1089282C (zh) | 带有偏置压力滚筒的卷板机 | |
WO2011084113A1 (en) | Spinn twist yarn production system | |
CN1143017C (zh) | 用于缝纫机的底线自动供给装置 | |
CN213327963U (zh) | 一种涤纶长丝生产用喂入轮稳定装置 | |
EP2397583A2 (en) | Frame structure for comber | |
CN218715585U (zh) | 一种立体车库导向装置 | |
CN112080824A (zh) | 具有承载架的牵伸装置单元和用于牵伸装置单元的承载架 | |
CN1322187C (zh) | 纺纱机 | |
CN217052502U (zh) | 一种化纤单丝生产用纺丝机导丝机构 | |
CN205741357U (zh) | 一种圆梳机用自动取放副夹板装置 | |
CN213113670U (zh) | 一种环保再生纤维制备用张力可调加弹结构 | |
CN209906961U (zh) | 一种高速整经机用纱线导向装置 | |
CN211769450U (zh) | 一种提高生产的可调节长度的纺织用出线管 | |
CN220132485U (zh) | 一种用于提花大圆机的导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