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9702B -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9702B
CN106319702B CN201610967102.XA CN201610967102A CN106319702B CN 106319702 B CN106319702 B CN 106319702B CN 201610967102 A CN201610967102 A CN 201610967102A CN 106319702 B CN106319702 B CN 106319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rubber roller
upper pin
short fiber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71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9702A (zh
Inventor
王训该
侯如梦
陈悟
李进
杨曼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9671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9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9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9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9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9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86Aprons; Apron supports; Apro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D01H5/88Cradles; Tenso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4Rollers or roller bearings
    • D01H5/78Rollers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flutes or other integra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包括上销装置,胶辊和后区装置,上销装置包括棉纺上销,棉纺上销上有左右皮圈张力架,棉纺上销上部有握持处,在棉纺上销上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胶辊,胶辊上有胶辊凹槽,后区装置包括与上销装置连接的左右开口插环和后区压力棒插孔,H形轴通过左右开口插环与后区装置连接,压力棒插在后区压力棒插孔内。本发明提供的纺纱辊组件纺长短纤维具有以下优势:后区压力棒的设计,改变了长纤维与短纤维粗纱通过牵伸区所走的路程和距离,使长短纤维粗纱成纱速度产生差异,从而解决了长短纤维整齐度不一造成的拉断或游离,增加纤维整齐度,从而改善纱线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属于纺织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锭纺是将条子或粗纱经牵伸后的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利用筒管卷绕速度和锭子的速度差,对纤维束进行加捻形成细纱的工艺。传统环锭纺产品种类多、适用范围广,环锭纱的形态为纤维大多呈内外转移的圆锥形螺旋线,使纤维在纱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
传统棉纺设备不能纺毛型纤维的主要原因是牵伸区不能实现毛型纤维的牵伸拉细。传统工艺上对长度差异大的纤维进行混纺,一般是在混棉工序开始,长纤维的切断或毛纺设备上进行。混棉工序开始混纺的工艺,由于涉及工序多,资源浪费严重。长纤维切断法在一定程度上破换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同时不能发挥长纤维长度优势。棉纺厂一般没有毛纺设备,因此在毛纺设备上进行长短差异大的纤维的混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长纤维的应用受到限制,优势不能很好的发挥,长短纤维混纺面料成本价高。由于长短纤维长度差异大,传统工艺混纺纱毛羽较多,严重影响织物外观效果和手感。针对原有设备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产品适应性不广泛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1330297Y,申请号为200820177696.2,发明名称为插接式后区压力棒装置,发明转公开了一步一体结构的压力棒装置,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产品的使用范围,但对纤维长度差异大的两粗纱条不能进行有效的牵伸。李本翠在2010年12月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在棉纺设备上纺制毛型纤维的探索,公布了在粗纱设备上通过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长度差异大的纤维的共纺,但通过他的改进,纤维拉断的几率增加,细纱工序难度增加。而将长度差异大的纤维分别形成的2根粗纱在同一台细纱机上进行混纺,将极大的克服这些弊端、改善纱线品质,成为相关企业急需的一项核心原创技术。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本发明某些方面的基本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型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包括上销装置,胶辊和后区装置,上销装置包括棉纺上销,棉纺上销上有左右皮圈张力架,棉纺上销上部有握持处,在棉纺上销上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胶辊,胶辊上有胶辊凹槽,后区装置包括与上销装置连接的左右开口插环和后区压力棒插孔,H形轴通过左右开口插环与后区装置连接,压力棒插在后区压力棒插孔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胶辊包括连轴、胶辊芯子和橡胶管。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连轴为金属材质,安装于上销装置的握持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握持处直径大于中间部分,便于握持。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胶辊芯子与连轴同等材质,两金属芯通过中间轴承,以轴连接的方式相连。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橡胶管为丁腈软胶管,在橡胶管上部开有凹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所述上销装置上,还设有一个隔距块。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H形轴,包括H形轴低端和槽外平滑处,所述H形轴低端为长纤维粗纱入口,所述槽外平滑处为短纤维粗纱入口。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关键机构,在胶辊上开了一个凹槽,同时在后区压力棒上加工一个H形槽。最终形成的组件,胶辊凹槽与后区压力棒的H形槽相对应,即槽中心距在同一直线上。与传统工艺进行长短纤维混纺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纺纱辊组件纺长短纤维具有以下优势:
1.后区压力棒的设计,改变了长纤维与短纤维粗纱通过牵伸区所走的路程和距离,使长短纤维粗纱成纱速度产生差异,从而解决了长短纤维整齐度不一造成的拉断或游离,增加纤维整齐度,从而改善纱线外观效果。
2.胶辊上设置的凹槽,减小了长纤维的牵引力及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及牵伸区距离小于长纤维长度造成的拉断,保证长纤维的强力等性能不被破坏,从而增加纱线强力,减少纺纱过程中的断头及端毛羽的产生。
3.压力棒H形槽和胶辊凹槽的配合,使两种粗纱在成纱区之前各行其道,充分牵伸,在成纱区形成良好的包覆,将短纤维或强力低的纤维充分包裹在内部,从而减少毛羽的产生,增加纱线强力,改善纱线条干均匀性。
4.本组件通过纤维滑溜的设计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纤维的损伤,增加了纤维的利用率,使长度不同纤维的粗纱在细纱机上一步成纱。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的目的、特点和有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细纱机上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细纱机上销组件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胶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力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H形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棉纺设备纺毛型纤维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棉纺设备牵伸区隔距短,会将纤维拉扯断。所以本发明通过增加H形槽,解决牵伸区距离短的问题,通过增加凹槽,解决纤维拉断的问题。同时,胶辊双槽的设计,协调长纤维与短纤维的牵伸力,短纤维压力大,防止滑脱,长纤维压力小,便于滑溜。整个机构的设置,确保在成纱区前,两种纤维各自充分牵伸,成纱区纤维合理包覆,从而改善纱线强力和毛羽等性能。
如附图所示,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包括上销装置,胶辊4和后区装置,上销装置包括棉纺上销1,棉纺上销1上有左右皮圈张力架2,棉纺上销1上部有握持处3,在棉纺上销1上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胶辊4,胶辊上有胶辊凹槽5,后区装置包括与上销装置连接的左右开口插环12和后区压力棒插孔6,H形轴8通过左右开口插环12与后区装置连接,压力棒7插在后区压力棒插孔6内。
所述胶辊4包括连轴13、胶辊芯子14和橡胶管15。
所述连轴为金属材质,安装于上销装置的握持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握持处直径大于中间部分,便于握持。
所述胶辊芯子与连轴同等材质,两金属芯通过中间轴承,以轴连接的方式相连。
所述橡胶管为丁腈软胶管,在橡胶管上部开有凹槽。
在所述上销装置上,还设有一个隔距块11。
所述H形轴8,包括H形轴低端9和槽外平滑处10,所述H形轴低端为长纤维粗纱入口,所述槽外平滑处为短纤维粗纱入口。
在本实施例中,胶辊4插接入棉纺上销1握持处,后区压力装置与上销是固定一体的结构。压力棒插接入后区压力棒插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棉纺上销为嘉宇BYSX3-6833B型号上销.
在本实施例中,胶辊长3.5cm,连轴长3.5cm。
在本实施例中,胶辊连轴直径为0.6cm,握持处直径为0.8cm。
在本实施例中,胶辊的芯层为铁芯,直径为1.4cm。
在本实施例中,胶辊的胶管为丁腈橡胶管,胶管直径为1cm。
在本实施例中,胶辊凹槽深度为0.9cm,宽度为1cm,距离内侧1cm。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棒7长度为10cm,直径为0.6cm的圆柱形标准件。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棒7与H形槽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棒7长度10cm,直径0.6cm,H形槽中心距离端点2cm。
在本实施例中,H形槽上端槽深度为3cm,宽度为2cm。下端开口2cm。
在本实施例中,胶辊插接在上销装置的握持处。
在本实施例中,H形压力棒插接于后区装置的握持处。
在本实施例中,在胶辊及皮圈张力架外加皮圈。
在本实施例中,纤维长度长的粗纱依次通过H形槽低端9,压力棒,胶辊凹槽对应位置,皮圈张力架对应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纤维长度短的粗纱依次通过H形槽平滑处10,压力棒胶辊平滑处(不带凹槽处)对应位置,皮圈张力架对应位置。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销装置,胶辊和后区装置,上销装置包括棉纺上销,棉纺上销上有左右皮圈张力架,棉纺上销上部有握持处,在棉纺上销上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胶辊,胶辊上有胶辊凹槽,后区装置包括与上销装置连接的左右开口插环和后区压力棒插孔,H形轴通过左右开口插环与后区装置连接,压力棒插在后区压力棒插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辊包括连轴、胶辊芯子和橡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为金属材质,安装于上销装置的握持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握持处直径大于连轴的中间部分,便于握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辊芯子与连轴同等材质,两胶辊芯子通过中间轴承,以轴连接的方式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管为丁腈软胶管,在橡胶管上部开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销装置上,还设有一个隔距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轴,包括H形轴低端和槽外平滑处,所述H形轴低端为长纤维粗纱入口,所述槽外平滑处为短纤维粗纱入口。
CN201610967102.X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Active CN106319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7102.XA CN106319702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7102.XA CN106319702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9702A CN106319702A (zh) 2017-01-11
CN106319702B true CN106319702B (zh) 2018-06-26

Family

ID=57816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7102.XA Active CN106319702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97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1817B (zh) * 2022-06-24 2023-09-15 杭州凤谊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8584B2 (ja) * 1998-05-08 2003-08-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トップエプロンクレードル
CN2760064Y (zh) * 2004-12-10 2006-02-22 胡德平 一种用于细纱机牵伸罗拉的上销
CN2793113Y (zh) * 2005-04-08 2006-07-05 成立强 压力棒上销
CN100371511C (zh) * 2005-04-08 2008-02-27 成立强 压力棒弹性钳口上销
CN201330297Y (zh) * 2008-11-30 2009-10-21 方志明 插接式后区压力棒装置
CN203284527U (zh) * 2013-05-17 2013-11-13 倪伯忠 新型碳纤上销
CN205398824U (zh) * 2016-03-04 2016-07-27 杨跃龙 弹性钳口双牵伸上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9702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3558B1 (ko) 방적 방법
CN100543207C (zh) 短纤维包缠复合纱生产方法
CN105133118A (zh)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CN101126188A (zh) 一种纺制包芯纱的设备及方法
CN101942722A (zh) 中空纱的成纱方法
CN104060360A (zh) 一种长度差异化纤维纱线的赛络纺成纱方法、装置与纱线
CN101631903A (zh) 工业生产纱及其纺织品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环锭纺纱机
ITRM930562A1 (it) Dispositivo di filatura.
CN106319702B (zh) 一种适用于细纱工序长短纤维混纺的细纱机上销组件
US2260229A (en) Method of spinning single ply yarn comprising a blend of relatively long fibers and relatively short fibers
CN202499949U (zh) 含低熔点纤维的无捻纱及其成型装置
CN109137197A (zh) 一种半精纺羊毛包芯竹节纱线的制备方法
CN204185647U (zh) 一种四罗拉牵伸赛洛菲尔包芯纱生产装置
CN107587223B (zh) 一种紧密纺段彩纱的方法
CN205313750U (zh) 粗纱机的防止熟条意外伸长装置
CN202116772U (zh) 竹节纱
CN102704121B (zh) 长丝分劈等张力双边限位复合纺纱装置、方法与应用
CN202247086U (zh) 一种长丝短纤骨架纱的细纱牵伸装置
CN205474169U (zh) 一种精纺机双区弹性牵伸装置
JPH09195141A (ja) 複重層糸の製造方法
CN204474840U (zh) 一种阻燃包芯纱平稳性芯丝喂入装置
CN202007287U (zh) 一种汉麻棉混纺纱的赛缆纺纱装置
JP3153942U (ja) 紡績糸
CN107641864A (zh) 一种麻纺纱装置及其方法
JPS6375124A (ja) ブレンド糸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