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371A -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371A
CN111517371A CN202010346235.1A CN202010346235A CN111517371A CN 111517371 A CN111517371 A CN 111517371A CN 202010346235 A CN202010346235 A CN 202010346235A CN 111517371 A CN111517371 A CN 111517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oxide
temperature
agent
stirring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2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茂德
张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Tongdax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Tongda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Tongdax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Tongda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62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9/00Compounds of iron
    • C01G49/02Oxides; Hydroxides
    • C01G49/06Ferric oxide [Fe2O3]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疏水剂的配制:将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吐温,然后搅拌20‑30min,搅拌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结束,再加入分散剂,得到疏水剂。本发明纳米氧化铁先经过活化处理,目的增强后续疏水剂处理能力,疏水剂采用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铁的方法进行处理,不会改变基体本身的性能,从而效果更加完善,在疏水剂改性纳米氧化铁的过程中加入的改性壳聚糖目的是使纳米氧化铁、疏水剂接触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纳米氧化铁的疏水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级氧化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氧化铁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当氧化铁颗粒尺寸小到纳米级(1~100nm)时,其表面原子数、比表面积和表面能等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加,从而表现出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磁性、催化性能等。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可分为湿法和干法。湿法主要包括水热法、强迫水解法、凝胶-溶胶法、胶体化学法、微乳液法和化学沉淀法等。干法主要包括:火焰热分解、气相沉积、低温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PCVD)、固相法和激光热分解法等。
现有的纳米氧化铁疏水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在疏水材料上,因而需要对其进一步的改进处理来改善其疏水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疏水剂的配制:将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吐温,然后搅拌20-30min,搅拌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结束,再加入分散剂,得到疏水剂;
步骤二:纳米氧化铁的活化:将纳米氧化铁与活化助剂按照重量比5:1进行混配,得到预活料,然后将预活料进行高温热活处理,最后过滤将活化助剂去除,然后静置冷冻保存处理,即可;
步骤三:疏水剂改性纳米氧化铁:将步骤二活化的纳米氧化铁加入到疏水剂中,先水热处理20-30min,然后加入改性壳聚糖,然后继续反应10-20min,得到初料;
步骤四:耐变处理:将初料先置于等离子体箱里进行处理,处理功率为200-400W,处理时间为20-30min,处理结束,然后采用100℃的初温处理10-20min,随后以1℃/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350℃,最后保温20-30min,得到本发明的纳米级氧化铁。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的分散剂为二氧化硅微球乳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的活化助剂为氯化亚锡。
优选地,所述高温热活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预活料先置于管式炉中,然后通入氮气至管式炉气体全部排尽,然后将温度升至200-400℃,保温20-30min,随后通入CO气体,然后以2℃/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650℃,继续保温10-2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优选地,所述静置冷冻保存的具体条件为:采用-5℃的温度进行保存处理。
优选地,所述水热处理采用水浴锅将疏水剂、纳米氧化铁进行水热处理,水热的温度为60-70℃,水热转速为50-100r/min。
优选地,所述水热的温度为65℃,水热转速为75r/min。
优选地,所述改性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海藻酸钠中先以100-2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然后再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35-45min,搅拌结束,然后静置1-2h,静置温度为65-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纳米氧化铁先经过活化处理,目的增强后续疏水剂处理能力,疏水剂采用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铁的方法进行处理,不会改变基体本身的性能,从而效果更加完善,在疏水剂改性纳米氧化铁的过程中加入的改性壳聚糖目的是使纳米氧化铁、疏水剂接触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纳米氧化铁的疏水能力,最后经过耐变处理,从而阻止纳米氧化铁表面性能发生变化,起到持续发挥耐水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3接触角为125度,对比例2的接触角为91度,可知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显著的耐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疏水剂的配制:将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吐温,然后搅拌20min,搅拌转速为300r/min,搅拌结束,再加入分散剂,得到疏水剂;
步骤二:纳米氧化铁的活化:将纳米氧化铁与活化助剂按照重量比5:1进行混配,得到预活料,然后将预活料进行高温热活处理,最后过滤将活化助剂去除,然后静置冷冻保存处理,即可;
步骤三:疏水剂改性纳米氧化铁:将步骤二活化的纳米氧化铁加入到疏水剂中,先水热处理20min,然后加入改性壳聚糖,然后继续反应10min,得到初料;
步骤四:耐变处理:将初料先置于等离子体箱里进行处理,处理功率为200W,处理时间为20min,处理结束,然后采用100℃的初温处理10min,随后以1℃/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350℃,最后保温20min,得到本发明的纳米级氧化铁。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的分散剂为二氧化硅微球乳液。
本实施例的步骤二的活化助剂为氯化亚锡。
本实施例的高温热活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预活料先置于管式炉中,然后通入氮气至管式炉气体全部排尽,然后将温度升至200℃,保温20min,随后通入CO气体,然后以2℃/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650℃,继续保温1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本实施例的静置冷冻保存的具体条件为:采用-5℃的温度进行保存处理。
本实施例的水热处理采用水浴锅将疏水剂、纳米氧化铁进行水热处理,水热的温度为60℃,水热转速为50r/min。
本实施例的改性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海藻酸钠中先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20min,然后再以50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搅拌结束,然后静置1h,静置温度为6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疏水剂的配制:将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吐温,然后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400r/min,搅拌结束,再加入分散剂,得到疏水剂;
步骤二:纳米氧化铁的活化:将纳米氧化铁与活化助剂按照重量比5:1进行混配,得到预活料,然后将预活料进行高温热活处理,最后过滤将活化助剂去除,然后静置冷冻保存处理,即可;
步骤三:疏水剂改性纳米氧化铁:将步骤二活化的纳米氧化铁加入到疏水剂中,先水热处理30min,然后加入改性壳聚糖,然后继续反应20min,得到初料;
步骤四:耐变处理:将初料先置于等离子体箱里进行处理,处理功率为400W,处理时间为30min,处理结束,然后采用100℃的初温处理20min,随后以1℃/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350℃,最后保温30min,得到本发明的纳米级氧化铁。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的分散剂为二氧化硅微球乳液。
本实施例的步骤二的活化助剂为氯化亚锡。
本实施例的高温热活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预活料先置于管式炉中,然后通入氮气至管式炉气体全部排尽,然后将温度升至400℃,保温30min,随后通入CO气体,然后以2℃/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650℃,继续保温2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本实施例的静置冷冻保存的具体条件为:采用-5℃的温度进行保存处理。
本实施例的水热处理采用水浴锅将疏水剂、纳米氧化铁进行水热处理,水热的温度为70℃,水热转速为100r/min。
本实施例的水热的温度为65℃,水热转速为75r/min。
本实施例的改性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海藻酸钠中先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然后再以600r/min的转速搅拌45min,搅拌结束,然后静置2h,静置温度为7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疏水剂的配制:将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吐温,然后搅拌25min,搅拌转速为350r/min,搅拌结束,再加入分散剂,得到疏水剂;
步骤二:纳米氧化铁的活化:将纳米氧化铁与活化助剂按照重量比5:1进行混配,得到预活料,然后将预活料进行高温热活处理,最后过滤将活化助剂去除,然后静置冷冻保存处理,即可;
步骤三:疏水剂改性纳米氧化铁:将步骤二活化的纳米氧化铁加入到疏水剂中,先水热处理25min,然后加入改性壳聚糖,然后继续反应15min,得到初料;
步骤四:耐变处理:将初料先置于等离子体箱里进行处理,处理功率为300W,处理时间为25min,处理结束,然后采用100℃的初温处理15min,随后以1℃/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350℃,最后保温25min,得到本发明的纳米级氧化铁。
本实施例的步骤一的分散剂为二氧化硅微球乳液。
本实施例的步骤二的活化助剂为氯化亚锡。
本实施例的高温热活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预活料先置于管式炉中,然后通入氮气至管式炉气体全部排尽,然后将温度升至300℃,保温25min,随后通入CO气体,然后以2℃/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650℃,继续保温15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本实施例的静置冷冻保存的具体条件为:采用-5℃的温度进行保存处理。
本实施例的水热处理采用水浴锅将疏水剂、纳米氧化铁进行水热处理,水热的温度为65℃,水热转速为75r/min。
本实施例的改性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海藻酸钠中先以150r/min的转速搅拌25min,然后再以550r/min的转速搅拌40min,搅拌结束,然后静置1.5h,静置温度为70℃。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纳米氧化铁未活化处理。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采用市场上的纳米氧化铁。
性能测试:产品的耐水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
组别 接触角(度)
实施例1 117
实施例2 113
实施例3 125
对比例1 98
对比例2 91
表1
从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中得出,本发明实施例3接触角为125度,对比例2的接触角为91度,可知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显著的耐水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疏水剂的配制:将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吐温,然后搅拌20-30min,搅拌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结束,再加入分散剂,得到疏水剂;
步骤二:纳米氧化铁的活化:将纳米氧化铁与活化助剂按照重量比5:1进行混配,得到预活料,然后将预活料进行高温热活处理,最后过滤将活化助剂去除,然后静置冷冻保存处理,即可;
步骤三:疏水剂改性纳米氧化铁:将步骤二活化的纳米氧化铁加入到疏水剂中,先水热处理20-30min,然后加入改性壳聚糖,然后继续反应10-20min,得到初料;
步骤四:耐变处理:将初料先置于等离子体箱里进行处理,处理功率为200-400W,处理时间为20-30min,处理结束,然后采用100℃的初温处理10-20min,随后以1℃/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350℃,最后保温20-30min,得到本发明的纳米级氧化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分散剂为二氧化硅微球乳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活化助剂为氯化亚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活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预活料先置于管式炉中,然后通入氮气至管式炉气体全部排尽,然后将温度升至200-400℃,保温20-30min,随后通入CO气体,然后以2℃/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650℃,继续保温10-2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冷冻保存的具体条件为:采用-5℃的温度进行保存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处理采用水浴锅将疏水剂、纳米氧化铁进行水热处理,水热的温度为60-70℃,水热转速为50-1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的温度为65℃,水热转速为75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海藻酸钠中先以100-2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然后再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35-45min,搅拌结束,然后静置1-2h,静置温度为65-75℃。
CN202010346235.1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Pending CN111517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235.1A CN111517371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235.1A CN111517371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371A true CN111517371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235.1A Pending CN111517371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37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6065A (ja) * 2002-04-22 2003-11-06 Canon Inc トナー
CN101980686A (zh) * 2008-03-04 2011-02-23 雅芳产品公司 赋予超疏水性薄膜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06902767A (zh) * 2017-02-27 2017-06-30 江苏大学 中空MnO2@SiO2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587069A (zh) * 2018-05-21 2018-09-28 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耐电树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6065A (ja) * 2002-04-22 2003-11-06 Canon Inc トナー
CN101980686A (zh) * 2008-03-04 2011-02-23 雅芳产品公司 赋予超疏水性薄膜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06902767A (zh) * 2017-02-27 2017-06-30 江苏大学 中空MnO2@SiO2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587069A (zh) * 2018-05-21 2018-09-28 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耐电树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5109B (zh) 一种泡沫状氮化硼块体材料制备方法
CN105692587B (zh) 一种利用天然结构高分子纳米纤维气凝胶制备氮掺杂的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408B (zh) 一种MnO掺杂的四氧化三铁/C分级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196A (zh) 一种多维纯相w18o49的制备方法
CN102583335A (zh) 一种石墨烯均匀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CN105585043B (zh) 一种花状纳米氧化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341859A (zh) 一种聚多巴胺改性钨掺杂二氧化钒纳米粒子复合智能控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6966B (zh) 一种SiCN陶瓷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02346A (zh) 一种利用甲壳素气凝胶制备的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9978A (zh) 一种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97682A1 (zh) 一种高效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
CN114715897A (zh) 一种尺寸可调的SiC@C介孔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875342B (zh) 纳米气凝胶建筑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7371A (zh) 一种纳米级氧化铁的生产工艺
CN103360855A (zh)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及其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17186846A (zh) 一种高导热高耐久的低温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
CN109970103B (zh) 一种金属钼原子掺杂本体氧化钼制备具有lspr效应的非晶氧化钼纳米片的方法
CN114870760B (zh) 一种无机壳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7353439B (zh) 一种石墨烯增韧的pp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4004B (zh) 一种尺寸可调的单分散纳米多孔Fe@C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3307306B (zh) 复合硅石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181680A (zh) 一种二氧化硅-稀土-二氧化钛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89050A (zh) 一种双金属钛铌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作储氢材料的催化剂中的应用
CN114988419A (zh) 一种SiO2/SnSe/C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8080B (zh) 一种纳米铂金属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