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74C - 调节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节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74C
CN1114074C CN 97192720 CN97192720A CN1114074C CN 1114074 C CN1114074 C CN 1114074C CN 97192720 CN97192720 CN 97192720 CN 97192720 A CN97192720 A CN 97192720A CN 1114074 C CN1114074 C CN 11140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state
gear
baffle plate
actuat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927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2755A (zh
Inventor
大西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ublication of CN1212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2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F16K31/5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with pinion and ra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3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electr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调节器装置(104)包括:第一挡板(105);第二挡板(106);和用于驱动该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的驱动部件(107)。这样设置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以便沿驱动部件(107)的驱动轴(108a)的方向将驱动部件(107)插入其间。第一挡板(105)的转动轴(105a)和第二挡板(106)的转动轴(106a)相互平行,并设置在不与驱动部件(107)的驱动轴(108a)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并且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由驱动轴(108a)驱动。第一挡板(105)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并且第二挡板(106)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

Description

调节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封闭和开放冷空气通路来调节制冷机中的温度的调节器装置,和用于驱动这种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采用调节器装置是为调节制冷机中两个制冷箱的温度。调节器装置通过用挡板打开和关闭将冷空气引入每个制冷箱的通路,来控制流入每个制冷箱的冷空气的量。具体地说,在日本公开No.4-8709和6-92862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调节器装置。
下面将参照图11、12和13描述常规的调节器装置。
如图11所示,常规的调节器装置按以下方式工作。用电动机3使凸轮12a和12b旋转,并从而经过驱动杆15a和15b驱动(如图11所示,以线性垂直方式)驱动杆15a和15b。在这种方式中,挡板2a和2b被打开和关闭。电动机3还驱动开关凸轮13。如图12中所示,开关凸轮13与开关14一起形成用于根据电动机3的驱动量来检测挡板2a和2b的工作模式的位置检测器。开关凸轮13沿其外周边具有中心角度为180度的高部13H和低部13L。如图13中的凸轮示意图所示,凸轮12a和12b相对于相互间偏移90度的旋转角度具有由梯形线表示的外表面。通过将凸轮12a和12b及开关凸轮13设置成开关凸轮13的中心角度与图13中的工作模式a、b、c和d相对应,可根据开关14的工作位置独立地控制挡板2a和2b。
然而,上述常规的调节器装置有以下缺点:
(1)由于挡板2a和2b不能分别替换,设计的自由度相对较低。
(2)其大体积限制了可放置该调节器装置的位置,和/或需要增加制冷机的尺寸。
(3)由于需要位置检测器,元件数目增加并从而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一种调节器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用于驱动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驱动部件。这样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便沿驱动部件的驱动轴的方向将驱动部件插入其间。第一挡板的转动轴和第二挡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并设置在不与驱动部件的驱动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并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驱动轴驱动。第一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并且第二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板的转动轴和第二挡板的转动轴位于一条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驱动部件开始驱动后的规定时间段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被置于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从驱动部件开始驱动时起到实现初始状态为止,存在一个在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只有一个转动的阶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电动机,具有可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的驱动轴;第一传动部件,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挡板;和第二传动部件,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挡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件只在从驱动轴开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起,到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为止的第一阶段,和从驱动轴开始沿第二方向旋转时起,到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为止的第二阶段,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挡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件只在从第一挡板通过驱动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被置于第一状态时起,到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为止的第三阶段,和从第二挡板通过驱动轴沿第二方向的旋转被置于第二状态时起,到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为止的第四阶段,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挡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从属齿轮和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通过第一从属齿轮传递给第一挡板的第一驱动齿轮,而第二传动部件包括第二从属齿轮和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通过第二从属齿轮传递给第二挡板的第二驱动齿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一状态的状态中,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只有第一挡板沿第二方向转动;在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后,第一挡板保持在第二状态,而第二挡板沿第二方向转动;并且在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保持在第二状态。当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二状态的状态中,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只有第一挡板沿第一方向转动;在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后,第一挡板保持在第一状态,而第二挡板沿第一方向转动;并且在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保持在第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轴沿第一方向至少旋转了第一规定量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被置于第一状态。当其后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了小于第一规定量的第二规定量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而第二挡板保持在第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轴沿第二方向至少旋转了第一规定量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被置于第二状态。当其后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了小于第一规定量的第二规定量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而第二挡板保持在第二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还包括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的减速齿轮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还包括第一从属齿轮,用于通过第一从属齿轮转动第一挡板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从属齿轮,用于通过第二从属齿轮转动第二挡板的第二驱动齿轮,和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的减速齿轮组。调节器装置还包括:旋转力传动部件,用于直到在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为止的一个阶段中,和直到在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为止的一个阶段中,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以及在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之后的一个阶段中,和在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之后的一个阶段中,防止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防止传动部件,用于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状态,并且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的方向旋转时,和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状态,并且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的方向旋转时,防止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和传动开始部件,用于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状态,而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的同时,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的方向旋转时,以及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状态,而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的同时,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的方向旋转时,解除防止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齿轮,具有有多个齿的第一齿轮部件;第二驱动齿轮,具有第二齿轮部件,该第二驱动齿轮用于通过减速齿轮组接受驱动轴的旋转力,和借助齿轮轴制动第一驱动齿轮,以便当规定的负载转矩作用到第一驱动齿轮上时,防止第一驱动齿轮被强制旋转,该第二齿轮部件具有多个齿,该第二驱动齿轮还具有与第二齿轮部件邻接,并且其直径等于或大于第二齿轮部件的齿顶圆直径的圆柱形部件,该圆柱形部件具有与第二齿轮部件的根部之一一起形成长槽的切口;扇形第一从属齿轮,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挡板,第一从属齿轮具有总是与第一齿轮部件啮合的沿弧形周边的齿;扇形第二从属齿轮,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挡板,第二从属齿轮具有可与长槽啮合的在弧形周边的两端设置的长齿,和在长齿之间沿弧形周边设置,并只可与第二齿轮部件啮合的短齿;与第一从属齿轮相关的加载装置,用于在第一从属齿轮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时,沿转动第一从属齿轮的方向加载第二从属齿轮;和止动件,用于在第一挡板处于规定状态时使第一从属齿轮停止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器装置还包括具有可用第一挡板关闭的开口的第一框架,和具有可用第二挡板关闭的开口的第二框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独立地从驱动部件上拆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用于驱动调节器的方法。该调节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用于驱动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驱动部件。这样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便沿驱动部件的驱动轴的方向将驱动部件插入其间。第一挡板的转动轴和第二挡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并设置在不与驱动部件的驱动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并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驱动轴驱动。第一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并且第二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该方法包括在驱动部件开始驱动后的规定时间段内,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置于初始状态的步骤,在该初始状态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从驱动部件开始驱动时起到实现初始状态为止,存在一个在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只有一个转动的阶段。
这样,这里描述的发明使得提供一种可充分控制两个挡板,并从而解决至少一个缺点的小型调节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的优点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包括调节器装置的制冷机的一部分的等比例图;
图2是处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打开的状态的图1中所示调节器装置的驱动部件的局部切开的前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箭头III方向的图2中所示驱动部件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4是处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打开的状态的驱动部件的局部等比例图;
图5是处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关闭的状态的驱动部件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6是处于第一挡板关闭而第二挡板打开的状态的驱动部件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7是处于第一挡板打开而第二挡板关闭的状态的驱动部件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当电动机正向转动7秒然后反向转动3秒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状态的时间图;
图9是表示当电动机反向转动7秒然后正向转动3秒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状态的时间图;
图10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例子中调节器装置的等比例图;
图11是常规调节器装置的平面图;
图12是展示图11中所示常规调节器装置的位置检测器和工作模式之间关系的周期图,该位置检测器包括一个开关凸轮和一个开关;以及
图13是展示图11中所示常规调节器装置的工作的凸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说明例子的方式描述本发明。
(例1)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例中包括调节器装置的制冷机的一部分的等比例图。
图1中所示是一个通风道101,通过它冷空气流进和流出。该通风道101包括具有相对小的截面的第一空气通路102,具有相对大的截面的第二空气通路103,和用于使两个空气通路102和103相互分隔的隔壁101a。
调节器装置104安装在通风道101上。调节器装置104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第一挡板105,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二空气通路103的第二挡板106,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的驱动部件107。
驱动部件107装在隔壁101a中。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的定位便于插入驱动部件107。第一挡板105的转动轴105a(图3)和第二挡板106的转动轴106a(图3)相互平行,并设置在不与驱动部件107的电动机108(图2)的驱动轴108a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第一挡板的转动轴和第二挡板的转动轴例如也可沿一条线定位。当被驱动部件107驱动时,第一挡板105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且第二挡板106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例如,第一状态是第一挡板105打开第一空气通路102的状态,而第二状态是第一挡板105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状态。例如,第一状态是第二挡板106打开第二空气通路103的状态,而第二状态是第二挡板106关闭第二空气通路103的状态。
图2是处于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打开的状态的驱动部件107的局部切开的前视图。图3是沿图1中箭头III方向的驱动部件107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以及图4是处于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打开的状态的驱动部件107的局部等比例图。
图5是处于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关闭的状态的驱动部件107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图6是处于第一挡板105关闭而第二挡板106打开的状态的驱动部件107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图7是处于第一挡板105打开而第二挡板106关闭的状态的驱动部件107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如图2、5、6和7所示,驱动部件107包括电动机108和在其中定位的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包括驱动轴108a,该驱动轴108a可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例如,第一方向是打开第一挡板105的方向,而第二方向是关闭第一挡板105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是打开第二挡板106的方向,而第二方向是关闭第二挡板106的方向。
参照图4将更详细地描述驱动部件107。
第一驱动齿轮110包括:包括多个齿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和插入第一齿轮部件110a并设置在其轴向的环形制动件110b和110c。第一齿轮部件110a具有沿其中心轴延伸的中心通过孔110d。
通过减速齿轮组109被提供有电动机108的旋转力的第二驱动齿轮111包括:包括多个齿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其直径稍大于第二齿轮部件111a的齿顶圆直径的圆柱形部件111b,和其直径稍小于齿顶圆直径的齿轮轴111c。圆柱形部件111b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同轴地邻接,并具有一切口111e,该切口111e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的齿之间的多个根部之一一起形成一个长槽111d。
驱动齿轮110的通过孔110d的直径稍大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直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和110c各有其直径稍小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的直径的弧形。
当齿轮轴111c被插入第一驱动齿轮110的通过孔110d时,制动件110b和110c使齿轮轴111c固紧。因此,如果没有其幅度超过规定幅度的负载转矩(即超过制动件110b、110c和齿轮轴111c之间静摩擦力的负载转矩)作用于第一驱动齿轮110上,第一驱动齿轮110和第二驱动齿轮111就同轴地并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
因此,如果没有上述负载转矩作用于第一驱动齿轮110上,第一驱动齿轮110就随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而旋转。
扇形第一从属齿轮112包括:可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齿轮区112a,和用于将第一齿轮区112a的转动传递给第一挡板105的输出轴112b。第一齿轮区112a具有弧形的周边,沿着该周边设置了多个齿。第一驱动齿轮110和第一从属齿轮112一起用作将驱动轴108a的旋转传递给第一挡板105的第一传动部件。
由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和第一从属齿轮112的第一齿轮区112a总是相互啮合的,因此第一从属齿轮112随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同步转动。
在转动规定的角度后,第一从属齿轮112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a或止动件107b接触并停住。第一驱动齿轮110也在该点停止。在第二驱动齿轮111旋转的情况下,齿轮轴111c在制动件110b和110c上滑动。于是,尽管齿轮轴111c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却不恢复旋转。
扇形第二从属齿轮113包括:可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的第二齿轮区113a,和用于将第二齿轮区113a的转动传递给第二挡板106的输出轴113b。第二齿轮区113a具有弧形的周边,沿着该周边设置了多个齿。第二驱动齿轮111和第二从属齿轮113一起用作将驱动轴108a的旋转传递给第二挡板106的第二传动部件。
第二齿轮区113a的齿数目比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的齿数目大1。如图6中最佳地示出的,除分别设置于弧形周边的两端的两个齿外,第二齿轮区113a的齿是只可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的短齿,而设置在两端的两个齿是可与长槽111d和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的长齿。
在长齿113d的任意一个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的同时,第二从属齿轮113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当长齿113d的任意一个与长槽111d啮合时,第二从属齿轮113开始旋转。当第二从属齿轮113的转数超过1时,另一个长齿113d从长槽111d脱开,使第二从属齿轮113的旋转停止。
以这种方式,第二从属齿轮113在旋转到规定角度后因其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脱离而停止旋转。第二从属齿轮113不恢复旋转,直到第二从属齿轮113的齿113d之一被强制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长槽111d啮合为止。
回到图4,用作加载装置(loading device)114的簧片包括弹性悬臂114a和114b,以及用于将悬臂114a和114b连接到第一从属齿轮112上的支持件114c。
在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而第一挡板105被第一从属齿轮112关闭的状态下,悬臂114a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凸块113e接触,从而将可沿着关闭第二挡板106的方向移动的长齿113d-1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压住,以便使长齿113d-1与长槽111d啮合。
在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且第一挡板105被第一从属齿轮112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悬臂114b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凸块113f接触,从而将可沿着打开第二挡板106的方向移动的另一长齿113d-2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压住,以便使长齿113d-2与长槽111d啮合。
参照图8和9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调节器装置104的工作。在下面的情况1到8中,当电动机108开始旋转时,有第一和第二挡板105和106的状态的各种组合。在情况1到4中,当电动机108旋转了规定的时间段(从t0到t5;例如7秒)时,第一和第二挡板105和106都被置于第一状态(例如打开)。在情况5到8中,当电动机108旋转了规定的时间段(从t0到t5;例如7秒)时,第一和第二挡板105和106都被置于第二状态(例如关闭)。在电动机108开始旋转后第一和第二挡板105和106都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状态被称为“起始状态”。在电动机108开始旋转时,无论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的每一个处于哪个状态,在电动机108旋转了规定的时间段后,都会实现初始状态。
制动件110b和110c及齿轮轴111c一起用作旋转力传动部件。悬臂114a、凸块113e、包括切口111e的长槽111d一起用作传动-开始部件。悬臂114b、凸块113f、包括切口111e的长槽111d一起用作传动开始部件。
情况1
在情况1中,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2)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并反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正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推动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
然而,在此时第一挡板105已经完全打开,从而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一端112c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a接触。因此,第一从属齿轮112不能沿打开第一挡板105的方向进一步旋转。
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的第一齿轮区112a啮合。由止动件107a和第一从属齿轮112之间的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第一驱动齿轮110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此时第二挡板106已完全打开。由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
此时,第二驱动齿轮111沿着移动长齿113d和短齿113c,以便打开第二挡板106的方向旋转。因此,即使当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将长槽111d带到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并且有某种力使长齿113d-1与长槽111d啮合时,长齿113d-1也会迅速脱开。于是,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完全打开,而只有第二驱动齿轮111和减速齿轮组109被电动机108的旋转力旋转。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正向旋转后,电动机108在t7处开始反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制动件110b、110c和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从而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使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
当在t8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时,第一挡板105与限定第一空气通路102的通风道101(图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反向旋转。图6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当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保持完全打开。当此后电动机108反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关闭,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图6)。
情况2
在情况2中,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6)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并反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正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因此,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从而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打开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了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第二驱动齿轮111沿着移动长齿113d和短齿113c,以便打开第二挡板106的方向旋转。因此,即使当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将长槽111d带到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并且使长齿113d-1与长槽111d啮合时,长齿113d-1也会迅速脱开。于是,长齿113d-1再次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并且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完全打开。
当在t2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的一端112c和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a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于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了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变得小于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停止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因此,第二挡板106被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正向旋转后,电动机108在t7处开始反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制动件110b、110c和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从而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着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使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
当在t8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时,第一挡板105与限定第一空气通路102的通风道101(图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反向旋转。图6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当在第一挡板105关闭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6)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被完全打开,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图2)。当此后电动机108反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关闭,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图6)。
情况3
在情况3中,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5)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并反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正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因此,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且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打开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由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可沿着打开第二挡板106的方向移动的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2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完全关闭。
当在t2处(图7)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的一端112c和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a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于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了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了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
在t4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将长槽111d带到面对长齿113d-2的位置。杆114b的加载力使长齿113d-2与长槽111d啮合。这样,长齿113d-2和短齿113c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沿打开第二空气通路103的方向转动。
当在t5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2)时,在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的基础上,第二从属齿轮113从初始位置(关闭第二挡板106的位置)移动到相对的位置(打开第二挡板106的位置)。因此,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正向旋转后,电动机1 08在t7处开始反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从而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使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
当在t8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时,第一挡板105与限定第一空气通路102的通风道101(图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反向旋转。图6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当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5)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被完全打开(图2)。当此后电动机108反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关闭,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图6)。
情况4
在情况4中,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7)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并反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正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推动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
然而,在此时第一挡板105已经完全打开,从而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一端112c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a接触。因此,第一从属齿轮112不能沿打开第一挡板105的方向进一步旋转。
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的第一齿轮区112a啮合。由止动件107a和第一从属齿轮112之间的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第一驱动齿轮110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由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了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
在t1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将长槽111d带到面对长齿113d-2的位置。杆114b的加载力使长齿113d-2与长槽111d啮合。这样,长齿113d-2和短齿113c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沿打开第二空气通路103的方向转动。
当在t3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2)时,在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的基础上,第二从属齿轮113从初始位置(关闭第二挡板106的位置)移动到相对的位置(打开第二挡板106的位置)。因此,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正向旋转后,电动机108在t7处开始反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制动件110b、110c和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因而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使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
当在t8处第一挡板105被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完全关闭时,第一挡板105与限定第一空气通路102的通风道101(图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反向旋转。图6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当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7)的状态下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保持打开,而第二挡板106被完全打开(图2)。当此后电动机108反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关闭,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打开(图6)。
情况5
在情况5中,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2)的状态下,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并正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反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且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由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第二从属齿轮113的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为完全打开。
当在t2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图6)时,第一挡板105与限定第一空气通路102的通风道101(图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于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
在t4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将长槽111d带到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杆114a的加载力使长齿113d-1与长槽111d啮合。这样,长齿113d-1和短齿113c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沿关闭第二空气通路103的方向转动。
当在t5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5)时,在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的基础上,第二从属齿轮113从初始位置(打开第二挡板106的位置)移动到相对的位置(关闭第二挡板106的位置)。因此,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反向旋转后,电动机108在t7处开始正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因此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打开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2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使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
当在t8处第一挡板105被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完全打开时,第一从属齿轮112和止动件107a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2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正向旋转。图7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2)的状态下,当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被完全关闭(图5)。当此后电动机108正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打开,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图7)。
情况6
在情况6中,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6)的状态下,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并正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反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推动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
然而,在此时第一挡板105已经完全关闭。因而第一挡板105与通风道101(图1)的内壁接触,而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接触。因此,第一从属齿轮112不能沿关闭第一挡板105的方向进一步旋转。
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的第一齿轮区112a啮合。由上述接触之间的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第一驱动齿轮110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却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由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了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凸块113e。
在t1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将长槽111d带到面对长齿113d-1的位置。悬臂114a的加载力使长齿113d-1与长槽111d啮合。这样,长齿113d-1和短齿113c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沿关闭第二空气通路103的方向转动。
当在t3处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5)时,在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的基础上,第二从属齿轮113从初始位置(打开第二挡板106的位置)移动到相对的位置(关闭第二挡板106的位置)。因此,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结果,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反向旋转后,电动机108在t7处开始正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制动件110b、110c和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因而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打开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2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
当在t8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的一端112c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a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了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2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正向旋转。图7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当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而第二挡板106完全打开(图6)的状态下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保持完全关闭,而第二挡板106被完全关闭(图5)。当此后电动机108正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打开,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图7)。
情况7
在情况7中,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5)的状态下,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并正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反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推动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
然而,在此时第一挡板105已经完全关闭。从而第一挡板105与限定第一空气通路102的通风道101的内壁接触,而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接触。因此,第一从属齿轮112不能沿关闭第一挡板105的方向进一步旋转。
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的第一齿轮区112a啮合。由上述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第一驱动齿轮110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却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此时第二挡板106已完全关闭。由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2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
此时,第二驱动齿轮111沿着移动长齿113d和短齿113c以便关闭第二挡板106的方向旋转。因此,即使当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将长槽111d带到面对长齿113d-2的位置,并且有某种力使长齿113d-2与长槽111d啮合时,长齿113d-2也会迅速脱开。于是,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完全关闭,而只有第二驱动齿轮111和减速齿轮组109被电动机108的旋转力旋转。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反向旋转后,电动机108在t7处开始正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制动件110b、110c和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从而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打开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2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
当在t8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a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2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正向旋转。图7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当在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的状态下(图5)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保持完全关闭。当此后电动机108正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打开,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图7)。
情况8
在情况8中,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7)的状态下,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并正向旋转3秒。
当电动机108在t0处开始反向旋转时,通过减速齿轮组109,电动机108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因此,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且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关闭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由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a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1的方向加载第二从属齿轮113的凸块113e。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1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并且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被保持完全打开。
当在t2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图5)时,第一挡板105和限定第一空气通路102的通风道101(图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一从属齿轮112的另一端112d和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于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了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关闭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变得小于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停止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2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因此,第二挡板106被保持为完全关闭。
在电动机108在t0之后7秒的t6处停止反向旋转后,电动机108在t7处开始正向旋转。电动机108的旋转力通过减速齿轮组109被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0的制动件110b、110c和第二驱动齿轮111的齿轮轴111c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从而使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结果,与第一驱动齿轮110的第一齿轮部件110a啮合的第一从属齿轮112旋转,并因此使与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关的第一挡板105沿打开第一空气通路102的方向转动。
此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没有超过规定角度。因此,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不会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在这种状态下,长齿113d-2只稍稍与或不与圆柱形部件111b接触。这样,长齿113d和短齿113c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111的第二齿轮部件111a啮合。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不被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113。从而,与第二从属齿轮113相关的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
当在t8处第一驱动齿轮110的旋转使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时,第一从属齿轮112的一端112c与驱动部件107的止动件107b之间的接触使第一从属齿轮112的旋转停止。由这种接触产生的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0旋转的力超过齿轮轴111c和制动件110b、110c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力没有被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110。换句话说,尽管第二驱动齿轮111继续旋转,但第一驱动齿轮110仍停止旋转。这样,将第一挡板105保持为完全打开。
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之前片刻,第一从属齿轮112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113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这使加载装置114的悬臂114b沿顶着圆柱形部件111b按压长齿113d-2的方向加载凸块113f。
在t9处(t7后3秒)第二驱动齿轮111的旋转使长槽111d到达面对长齿113d-2的位置之前,电动机108停止正向旋转。图7示出了这一状态。
如上所述,当在第一挡板105完全打开,而第二挡板106完全关闭(图7)的状态下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被完全关闭,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图5)。当此后电动机108正向旋转3秒时,只有第一挡板105打开,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完全关闭(图7)。
工作模式(驱动电动机108的方式)和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的开/关状态示于表1。
    工作模式     驱动方式     第一挡板     第二挡板
    第1     正向7秒     开     开
    第2     正向7秒并     关     开
    反向3秒
    第3     反向7秒     关     关
    第4     反向7秒并正向3秒     开     关
(例2)
图10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例子中调节器装置的等比例图。本例中的调节器装置包括用于转动地支撑第一挡板105的第一框架115和用于转动地支撑第二挡板106的第二框架116。第一框架115和第二框架116被用螺钉117安装到驱动部件107上。
通过用螺钉可拆卸地将框架安装到驱动部件上的设计,可相对容易地依照通风道的大小和制冷机的规格安装不同大小的框架。例如,较大的框架116可与较小的框架115交换。可使用两个框架115或使用两个框架116。或者,可以以各种组合使用各种其它尺寸的框架。
驱动部件107具有用于接受螺钉117的凹陷部。这种设计防止了螺钉从驱动部件107的侧表面凸出。这有利于将调节器容易地安装到制冷机上。
驱动部件107还有与框架啮合的槽,用于框架的简单和可靠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机装置例如按以下方式工作。当电动机108正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打开(第一模式);并且当此后电动机108反向旋转3秒时,第一挡板105关闭,而第二挡板106保持打开(第二模式)。当电动机108反向旋转7秒时,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都关闭(第三模式);并且当此后电动机108正向旋转3秒时,第一挡板105打开,而第二挡板106保持关闭(第四模式)。
借助这种结构,通过控制电动机108的旋转方向和旋转时间,可使两个挡板105和106处于任意状态。
可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为电动机旋转的前进方向或相反方向。可将作为初始状态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设置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旋转驱动轴的方法不限于使用电动机,而可以是其它任何装置,例如可使用传动带。
在上述例子中,省略了有关电动机的启动的说明。可使用已知的方法启动电动机,例如根据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信号。
调节器装置和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最好用于制冷机,但也可广泛地用作控制流体(气体或液体)的流速和流动方向的调节器装置以及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调节器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用于驱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驱动部件。这样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便沿驱动部件的驱动轴的方向将驱动部件插入其间。第一挡板的转动轴和第二挡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并设置在与驱动部件的驱动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并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驱动轴驱动。第一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并且第二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
因此,可分别替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这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由于可将调节器装置设置在能够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打开和关闭的第一空气通路处,调节器装置可以是小型的,并因而不会限制该调节器装置放置的位置或增大制冷机的大小。
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被置于在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在驱动部件开始驱动之后的规定时间内,可分别将两个挡板控制在所需的状态而不用位置探测器。这样,降低了元件数和成本。

Claims (17)

1.一种调节器装置,包括:第一装置,用于提供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中,在一个方向上将一电动机转动了第一给定时间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被打开;第二装置,在电动机已经在一个方向上被转动了多于第一给定时间之后,用于提供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中,在另一方向上将一电动机转动了第二给定时间后,第一挡板被关闭,第二挡板被打开,该第二给定时间短于第一给定时间;第三装置,用于提供第三状态,在该状态中,在另一个方向上将电动机转动了多于第一给定时间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二者均被关闭;第四装置,在电动机已经在另一个方向上被转动了多于第一给定时间之后,用于提供第四状态,在该状态中,在一方向上将电动机转动了第二给定时间后,第一挡板被打开,第二挡板被关闭,该第二给定时间短于第一给定时间。
2.如权利要求1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的转动轴和第二挡板的转动轴位于一条线上。
3.如权利要求1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驱动部件开始驱动后的规定时间段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被置于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4.如权利要求3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驱动部件开始驱动时起到实现初始状态为止,存在一个在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只有一个转动的阶段。
5.如权利要求1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包括:
电动机,具有可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的驱动轴;
第一传动部件,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挡板;和
第二传动部件,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挡板。
6.如权利要求5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部件只在从驱动轴开始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起,到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为止的第一阶段,和从驱动轴开始沿第二方向旋转时起,到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为止的第二阶段,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挡板。
7.如权利要求6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部件只在从第一挡板通过驱动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被置于第一状态时起,到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为止的第三阶段,和从第一挡板通过驱动轴沿第二方向的旋转被置于第二状态时起,到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为止的第四阶段,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挡板。
8.如权利要求5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从属齿轮和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通过第一从属齿轮传递给第一挡板的第一驱动齿轮,而第二传动部件包括第二从属齿轮和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通过第二从属齿轮传递给第二挡板的第二驱动齿轮。
9.如权利要求3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一状态的状态中,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只有第一挡板沿第二方向转动;在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后,第一挡板保持在第二状态,而第二挡板沿第二方向转动;并且在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保持在第二状态;并且
当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二状态的状态中,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只有第一挡板沿第一方向转动;在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后,第一挡板保持在第一状态,而第二挡板沿第一方向转动;并且在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保持在第一状态。
10.如权利要求3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驱动轴沿第一方向至少旋转了第一规定量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被置于第一状态;并且
当其后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了小于第一规定量的第二规定量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而第二挡板保持在第一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驱动轴沿第二方向至少旋转了第一规定量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被置于第二状态;并且
当其后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了小于第一规定量的第二规定量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而第二挡板保持在第二状态。
12.如权利要求8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还包括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的减速齿轮组。
13.如权利要求4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部件还包括第一从属齿轮,用于通过第一从属齿轮转动第一挡板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从属齿轮,用于通过第二从属齿轮转动第二挡板的第二驱动齿轮,和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驱动齿轮的减速齿轮组,
调节器装置还包括:
旋转力传动部件,用于直到在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为止的一个阶段中,和直到在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为止的一个阶段中,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并用于在驱动轴沿第二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之后的一个阶段中,和在驱动轴沿第一方向旋转的同时第一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之后的一个阶段中,防止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驱动齿轮;
防止传动部件,用于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状态,并且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的方向旋转时,和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状态,并且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的方向旋转时,防止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和
传动开始部件,用于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状态,而第一挡板处于第一状态的同时,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一状态的方向旋转时,以及在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状态,而第一挡板处于第二状态的同时,第二驱动齿轮沿着使第二挡板被置于第二状态的方向旋转时,解除防止将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从属齿轮。
14.如权利要求3的调节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包括:
第一驱动齿轮,具有有多个齿的第一齿轮部件;
第二驱动齿轮,具有第二齿轮部件,该第二驱动齿轮用于通过减速齿轮组接受驱动轴的旋转力,和借助齿轮轴制动第一驱动齿轮,以便当规定的负载转矩作用到第一驱动齿轮上时,防止第一驱动齿轮被强制旋转,该第二齿轮部件具有多个齿,该第二驱动齿轮还具有与第二齿轮部件邻接,并且其直径等于或大于第二齿轮部件的齿顶圆直径的圆柱形部件,该圆柱形部件具有与第二齿轮部件的根部之一一起形成长槽的切口,
扇形第一从属齿轮,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挡板,第一从属齿轮具有总是与第一齿轮部件啮合的沿弧形周边的齿,
扇形第二从属齿轮,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二挡板,第二从属齿轮具有可与长槽啮合的在弧形周边的两端设置的长齿,和在长齿之间沿弧形周边设置,并只可与第二齿轮部件啮合的短齿,
与第一从属齿轮相关的加载装置,用于在第一从属齿轮相对于第二从属齿轮的相对转动角度超过规定角度时,沿转动第一从属齿轮的方向加载第二从属齿轮,和
止动件,用于在第一挡板处于规定状态时使第一从属齿轮停止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的调节器装置,还包括具有可用第一挡板关闭的开口的第一框架,和具有可用第二挡板关闭的开口的第二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独立地从驱动部件上拆卸。
16.一种用于驱动调节器的方法,该调节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用于驱动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驱动部件,其中
这样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便沿驱动部件的驱动轴的方向将驱动部件插入其间,
第一挡板的转动轴和第二挡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并设置在不与驱动部件的驱动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并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驱动轴驱动,并且
第一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并且第二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
该方法包括下面步骤:
在驱动部件开始驱动后的规定时间段内,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置于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的用于驱动调节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驱动部件开始驱动时起到实现初始状态为止,存在一个在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只有一个转动的阶段。
CN 97192720 1996-11-15 1997-11-14 调节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0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4391/1996 1996-11-15
JP30439196A JP3930082B2 (ja) 1996-11-15 1996-11-15 ダンパ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2755A CN1212755A (zh) 1999-03-31
CN1114074C true CN1114074C (zh) 2003-07-09

Family

ID=17932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9272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074C (zh) 1996-11-15 1997-11-14 调节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3930082B2 (zh)
CN (1) CN1114074C (zh)
AU (1) AU4965597A (zh)
TW (1) TW357252B (zh)
WO (1) WO1998022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6405A2 (en) 1998-12-18 2000-06-22 Symyx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librari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using x-ray scattering
DE20204755U1 (de) * 2002-03-25 2003-05-28 Meltem Waermerueckgewinnung Gm Luftaustauschvorrichtung
DE102013204737A1 (de) * 2013-03-18 2014-09-1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und Luftverteilerventil dafür
CN108266950B (zh) * 2017-12-29 2019-12-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8224884A (zh) * 2018-01-22 2018-06-29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CN108626951A (zh) * 2018-05-30 2018-10-09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风门控制风向及风量的风道装置
JP7291382B2 (ja) * 2019-05-24 2023-06-15 アクア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11765706A (zh) * 2020-07-06 2020-10-1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风冷冷柜门体和具有其的风冷冷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0130A (en) * 1955-01-14 1956-01-10 Guidry Don Paul Multiple valve
GB1524811A (en) * 1975-08-22 1978-09-13 High Temperature Eng Ltd Drive trains for actuators
JPS59216716A (ja) * 1983-05-21 1984-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ダンパ−駆動装置
JPS6162909A (ja) * 1984-07-31 1986-03-3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モ−タ−アクチユエ−タ
US4795867A (en) * 1986-01-17 1989-01-03 Diesel Kiki Co., Ltd. Motor actuator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4749004A (en) * 1987-05-06 1988-06-07 The Boeing Company Airflow control valve having single inlet and multiple outlets
JPH0692862B2 (ja) * 1989-04-26 1994-11-16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冷蔵庫の温度制御装置
JP2958923B2 (ja) 1990-04-27 1999-10-06 東邦チタニウム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固体触媒成分及び触媒
US5209073A (en) * 1990-11-01 1993-05-11 Fisher & Paykel Limited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multiple cooled chambers and multiple expansion means
JP2998868B2 (ja) 1992-01-23 2000-01-17 滝澤 渉 腸内菌叢改善剤
FR2699457B1 (fr) * 1992-12-18 1995-01-20 Renault Dispositif de manÓoeuvre à double commande de volets d'appareils de climatisation.
EP0617213B1 (en) * 1993-01-26 1999-04-28 Asmo Co., Ltd. A motorized actuator apparatus and a base board for use therein
DE4403505C1 (de) * 1994-02-04 1995-03-30 Daimler Benz Ag Belüftung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2755A (zh) 1999-03-31
JPH10141835A (ja) 1998-05-29
JP3930082B2 (ja) 2007-06-13
AU4965597A (en) 1998-06-10
WO1998022758A1 (en) 1998-05-28
TW357252B (en) 199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74C (zh) 调节器装置和用于驱动该调节器装置的方法
CN1701000A (zh) 复合驱动装置及搭载该装置的汽车
CN1782459A (zh) 旋转阻尼器
CN1749052A (zh) 空气通道打开/关闭装置
CN1107818C (zh) 具有马达和减速机构的驱动装置
CN1796892A (zh) 空调系统的室内单元
CN1880800A (zh) 带转矩限制器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
CN2819373Y (zh) 盘片搬送装置
CN1457408A (zh) 车辆用变速器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868645A (zh) 具有吹风机构的便携式电动切割装置
CN1773141A (zh) 自动变速箱六档动力传动系
CN1626851A (zh)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CN1637575A (zh) 快门装置
CN1394336A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CN1268497C (zh) 记录设备
CN1508459A (zh) 电力致动器
CN1691190A (zh) 车载播放器
CN167548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液压联接设备
CN100335849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734125A (zh) 自动变速装置的六速动力系
CN2788064Y (zh) 柜式空调机
CN1537423A (zh) 钓轴的发声机构
CN1442614A (zh) 油泵转子
CN1708647A (zh) 内啮合型油泵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ELECTRIC EQUIPMENT INDUSTRIAL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Effective date: 200909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Address before: Osaka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911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Shiga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