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2304B -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2304B
CN111392304B CN202010240168.5A CN202010240168A CN111392304B CN 111392304 B CN111392304 B CN 111392304B CN 202010240168 A CN202010240168 A CN 202010240168A CN 111392304 B CN111392304 B CN 111392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cargo
conveying mechanism
control device
sh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01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2304A (zh
Inventor
陈欣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olithic Unmanned Vehicle Song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01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2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2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2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2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2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92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cars adapted to travel in storage ais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接货箱包括位于地下的箱体,箱体在靠近地面的一侧具有开口。箱体内与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货物传送机构,货物传送机构可从开口处伸出箱体外。箱体内还设有与货物传送机构电连接的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货物传送机构从开口处伸出箱体外,以从物流车中获取到货物,并控制货物传送机构携带货物从开口处收回箱体内。这样,即可通过接货箱实现对于物流车中货物的获取与存放,使得物流车可以不必等待用户到达,可以快速将货物存放于接货箱中后继续去下一个地点进行送货,提高了物流车的送货效率。此外本申请中物流车可以采用无人车,通过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快速货物配送,进一步提高了送货效率。

Description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物流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而为了降低货物运送成本,目前已有许多企业采用无人物流车来进行货物运输。
但是当前无人物流车运输货物后,往往需要等待用户到达并取货后才能继续去下一个地点进行送货,这就降低了无人物流车的送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用以提高无人物流车的送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货箱,包括:位于地下的箱体,所述箱体在靠近地面的一侧具有开口;货物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开口对应位置处,可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所述箱体外;第一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货物传送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所述箱体外,以从物流车中获取到货物,并控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携带所述货物,从所述开口处收回所述箱体内。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箱体位于地下,物流车在到来后,第一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接货箱内的货物传送机构从靠近地面的一侧开口伸出所述箱体外,从物流车中获取到货物,并携带货物,从开口处收回到箱体内。这样,即通过接货箱实现了对于物流车中货物的获取与存放,使得物流车可以不必等待用户到达,可以快速将货物存放于接货箱中后继续去下一个地点进行送货,提高了物流车的送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货物置于预设的托盘中;所述接货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货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包括升降杆和载货台;所述载货台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顶部;所述载货台上部设置有具有动力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并用于承载所述托盘;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货物的所述载货台与所述第一货架中的目标第一货架对齐时,控制所述第一滚轮滚动,以将所述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所述目标第一货架中。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货物传送机构包括升降杆和载货台,而载货台设置于升降杆的顶部,且载货台上部设置有具有动力的第一滚轮。这样,通过货物传送机构上设置的具有动力的第一滚轮,即可以将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箱体内的目标第一货架中,从而实现对货物的存放。
进一步地,所述载货台为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按照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进行旋转。
在实际应用中,箱体内可能在货物传送机构的不同方位处设有第一货架,因此为了使得货物传送机构能够对标到不同方位的第一货架,就需要货物传送机构具有旋转功能。因此,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可以设置载货台为旋转台,从而满足实际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货架上部设有具有动力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用于承载所述托盘,并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用户取货过程中,控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货架中的目标取货货架对齐,并在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与所述目标取货货架对齐时,控制所述第二滚轮滚动,以将所述目标取货货架上的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货物传送机构还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接货箱外,以供用户取货。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第一货架上设有具有动力的第二滚轮。在用户取货过程中,货物传送机构与目标取货货架对齐,然后通过目标取货货架的第二滚轮即可将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货物传送机构上,进而货物传送机构携带载有货物的托盘伸出接货箱外,以供用户取货。这样,即实现了用户的可靠取货,提升了取货环节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接货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托盘回收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还用于,在用户取货后,按照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降至与所述托盘回收架对齐;所述第一滚轮还用于,在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与所述托盘回收架对齐后,按照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滚动,以将所述托盘移至所述托盘回收架中。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通过设置托盘回收架,将用户取货后的空托盘回收至托盘回收架中。这样在用户取货后,目标取货货架上不会具有托盘,下一次物流车来到时,该目标取货货架又可以用于货物存放,从而提升了本申请方案中第一货架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货架垂直设置形成至少一个第一货架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货架组设置于所述货物传送机构的周围。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多个第一货架垂直设置成一个第一货架组,而第一货架组设置于货物传送机构的周围,这样即可以充分利用箱体空间,实现对更多的货物的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接货箱还包括第一受控盖体;所述第一受控盖体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一受控盖体上设有第一对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受控盖体与所述第一对位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对位传感器在与所述物流车上设置的第二对位传感器实现对位时,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反馈第一对位信号;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受控盖体露出所述开口。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在开口处设置第一受控盖体,可以有效防止接货箱内的货物丢失,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其它物体掉入接货箱内。而在第一受控盖体上设有第一对位传感器,这样通过第一对位传感器与物流车上设置的第二对位传感器即可实现物流车与接货箱开口的对位,从而使得货物传送机构可以准确进入物流车中取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流车,包括:车厢;卸货通道,设置于所述车厢内,并在所述车厢底部设有通道口;所述卸货通道内或所述卸货通道周围放置有货物。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物流车车厢中留出卸货通道,并在车厢底部设通道口,并在卸货通道内或卸货通道周围设有载有货物的托盘。这样,物流车在送货时,只需要到达接货箱所在位置,然后接货箱中的货物传送机构即可从卸货通道处获取货物,将货物带回所述接货箱中进行存放。这样,物流车即可以不必等待用户到达,可以快速将货物存放于接货箱中后继续去下一个地点进行送货,提高了无人物流车的送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物流车还包括:第二货架,设置于所述卸货通道周围,用于放置货物或放置载有货物的托盘。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在卸货通道周围设置第二货架来放置货物,从而可以有效利用物流车内的空间,使得物流车可以一次性运输对应多个接货箱所在地的货物,进而提高了物流车的送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物流车还包括:具有动力的第三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货架的上部,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第三滚轮上;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滚轮电连接,用于在接货箱的货物传送机构进入所述卸货通道并与所述第二货架中的目标第二货架对齐时,控制所述第三滚轮进行滚动,以将所述目标第二货架上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上。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物流车中留出可供接货箱中货物传送机构进入的卸货通道,而第二货架,设置于卸货通道周围,且第二货架上设有具有动力的第三滚轮。这样,物流车在送货时,只需要到达接货箱所在位置,接货箱中的货物传送机构即可进入卸货通道与放置的货物需要在此处进行存放的目标第二货架对齐,进而通过目标第二货架上的第三滚轮滚动即可将目标第二货架上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货物传送机构上,由货物传送机构将货物带回接货箱中进行存放,实现了货物从物流车到接货箱的快速转移。
进一步地,所述物流车还包括第二受控盖体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受控盖体设置于所述通道口处,且所述第二受控盖体上设有第二对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受控盖体与所述第二对位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对位传感器在与接货箱上设置的第一对位传感器实现对位时,向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反馈第二对位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受控盖体露出所述通道口。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在通道口处设置第二受控盖体,可以有效防止物流车内的货物掉落、丢失。而在第二受控盖体上设有第二对位传感器,这样通过第二对位传感器与接货箱上设置的第一对位传感器即可实现物流车与接货箱开口的对位,从而使得货物传送机构可以准确从物流车中取货。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二货架垂直设置形成至少一个第二货架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货架组设置于所述卸货通道的周围。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多个第二货架垂直设置成一个第二货架组,而多个第二货架组设置于货物传送机构的周围,这样即可以充分利用物流车的空间,实现对更多的货物的运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货物收取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结构的接货箱和上述任一种结构的物流车,所述接货箱与所述物流车通信连接。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通过接货箱和物流车的配合,即可以将物流车中的货物转移至接货箱中存放,物流车可以不必等待用户到达,只需将货物存放于接货箱中后就可以继续去下一个地点进行送货,提高了无人物流车的送货效率。整个方案可以应用于无人车领域,即可以通过无人驾驶的物流车实现快速送货,提升物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物收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卸货通道以及与该卸货通道匹配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货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物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滚轮在第二货架中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货架组中的一个第一货架与货物传送机构对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滚轮在货物传送机构上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后台系统交互的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车的卸货和接货箱的接货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取货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接货箱;2-物流车;10-箱体;11-开口;12-货物传送机构;13-第一货架;14-第一滚轮;15-第二滚轮;121-升降杆;122-载货台;20-车厢;21-卸货通道;210-通道口;211-凸块;22-第二货架;23-第三滚轮;3-托盘;3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货物收取系统,可以参见图1所示,其包括接货箱1和物流车2,接货箱1和物流车2通信连接。
接货箱1包括箱体10,箱体10位于地下,且箱体10上靠近地面的一侧具有开口11。而箱体10内,与开口1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货物传送机构12。货物传送机构12可从开口11处伸出箱体10外。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货箱1的箱体10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货物传送机构12与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从而通过第一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从开口11处伸出箱体10外,以从物流车2中获取到货物,并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携带货物,从开口11处收回箱体10内。
相应的,物流车2中可以包括车厢20。在车厢20内设置有卸货通道21,并在车厢20底部设有卸货通道21的通道口210。在物流车2中,货物可以放置于卸货通道21内或卸货通道21周围。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货物传送机构12可以是具有受控升降功能的结构,比如可以是升降结构或者机械手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卸货通道21的内壁上可以间隔设置一些凸块211,同时可以设计一种与该卸货通道21相匹配的托盘3,托盘边缘位置间隔设置一些凸起31,从而托盘可以通过凸起放置于卸货通道21的凸块211上,而托盘可以用于放置货物。
货物传送机构12在取货时,只需要向上将托盘与凸块分离,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即可使得托盘的凸起与卸货通道21的凸块错开,从而将载有货物的托盘从卸货通道内取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可行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例的一种可行的托盘与卸货通道的可分离设计结构。除此之外,托盘与卸货通道也可以设计为其余可分离设计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通过托盘与卸货通道的可分离设计,可以实现将货物放置于卸货通道内并可被接货箱接收。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物流车2内的卸货通道周围可以设置第二货架22,从而通过第二货架22放置货物,实现对于车厢空间的有效利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货物传送机构12可以为前端具有夹持结构的机械手,此时第二货架22可以直接放置货物从而使得机械手可以直接从第二货架22中获取到货物。但是出于降低货物在转移过程中撒漏的风险的考虑,本申请实施例中货物也可以通过托盘放置在第二货架22上,在机械手获取货物时,直接获取载有货物的托盘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货物传送机构12除了可以是机械手外,还可以是其余具有升降功能的结构。比如,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包括升降杆121和载货台122。其中,载货台122位于升降杆121的顶部,用于承载货物。
而为了能将货物从第二货架22上转移到载货台122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在第二货架22的上部还可以设置具有动力的第三滚轮23,而载有货物的托盘则置于第三滚轮23上。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流车2内还可以设置第二控制装置,并将第二控制装置与第三滚轮23电连接。这样,只需要在载货台122与第二货架22中的目标第二货架对齐时,第二控制装置即可控制第三滚轮23进行滚动,从而将目标第二货架上的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载货台122上。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对齐是指两个不同结构将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比如载货台122与第二货架22中的目标第二货架对齐,即是指载货台122的上表面与目标第二货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还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货架22可以有多个,多个第二货架22可以组成如图3所示的第二货架组,然后可以在卸货通道21周围设置多个第二货架组,从而提高物流车的空间利用率。
而为了实现对于物流车中不同方位处的第二货架22中的货物获取,本申请实施例中载货台122可以采用具有旋转功能的旋转台来实现。
相应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货箱1内也可以设置第一货架13。第一货架13可以设置在货物传送机构12的周围。从而将货物放至到第一货架13进行存放。类似的,第一货架13可以有多个,且多个第一货架13可以组成如图6所示的第一货架组,然后可以在货物传送机构12周围设置多个第一货架组,从而提高接货箱的空间利用率,使得接货箱可以实现对于多个货物的存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货物传送机构12采用的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时,为了使得载货台122上货物可以移至第一货架13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可以在载货台122上部设置具有动力的第一滚轮14,而载有货物的托盘即位于第一滚轮14上。同时,第一滚轮14会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这样,第一控制器通过控制载货台122与第一货架13中的目标第一货架对齐,进而控制第一滚轮14滚动即可使得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目标第一货架中。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接货箱1内也可以不设置第一货架13,而是保持货物位于载货台122上进行存放。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本货物收取系统,采用无论上述哪一种结构的物流车和接货箱,相关人员只需要将货物放到物流车2中,物流车2即可载送货物前往接货箱1所在位置。在物流车2到达指定位置后,接货箱1中的货物传送机构12即可受控从开口11处伸出,从而获取到物流车2中的货物并存放到接货箱1中,从而使得物流车2可以快速驶离,前往下一送货点进行送货,从而提高送货效率。下面以有具有如图3所示的第二货架组的物流车和如图6所示的第一货架组和货物传送机构12的接货箱的货物收取系统为例,对整个接货箱1的接货过程进行示例描述。
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将货物通过托盘放置到物流车2的第二货架22。货物在装载入物流车2时,即可以设定好装载该货物的第二货架22对应的接货箱1或送货点(通常一个送货点对应设置一个接货箱1,因此设定好对应的送货点即可以明确指示出对应的接货箱1)。
需要理解的是,在物流领域中,为了确保物流的可靠性,通常会设置后台系统且需要物流车2实时上报位置信息。因此参见图8所示,物流车2和接货箱1可以通过后台系统实现通信。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由物流车2和接货箱1直接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载有货物的各第二货架22分别对应的接货箱1或送货点可以设定于第二控制装置中,从而在物流车2到达某一接货箱1的指定位置时,将目标第二货架在物流车2中的位置信息直接或通过后台系统发送给第一控制装置,使得第一控制装置得以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上升至与目标第二货架对齐。目标第二货架即为与当前的接货箱1对应的第二货架。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载有货物的各第二货架22分别对应的接货箱1或送货点也可以由相关人员上报给后台系统,从而在物流车2到达某一接货箱1的指定位置时,由后台系统将目标第二货架在物流车2中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控制装置,使得第一控制装置得以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上升至与目标第二货架对齐。
接着,在货物传送机构12上升至与目标第二货架对齐后,第二控制装置即控制目标第二货架上的第三滚轮23滚动,将目标第二货架上的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接货箱1中的货物传送机构12的载货台122上。
需要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相应可靠性控制,在前述控制过程中,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在完成自己对应的每一个控制动作后,即可通知对端控制装置,以使对端控制装置得以执行下一控制过程,以保证整个货物存放过程得以有序进行。
或者,也可以是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在完成自己对应的每一个控制动作后,即通知后台系统,再由后台系统向相应的控制装置发送下一指令。例如,在物流车2到达某一接货箱1的指定位置时,后台系统向该接货箱1发送目标第二货架的位置信息,在货物传送机构12上升至该目标第二货架的位置后,第一控制装置即通知后台系统,后台系统即向物流车2发送包含该目标第二货架信息的交货指令,使得第二控制装置控制该目标第二货架上的第三滚轮23滚动,将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货物传送机构12上,此后第二控制装置即通知后台系统。
接着,在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载货台122上货物传送机构12上后,第一控制装置即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下降至与第一货架13中的第一目标货架对齐,并控制第一滚轮14滚动,以将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载第一目标货架中。
需要注意的,接货箱1中的目标第一货架应当为当前没有存入货物的货架。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需要确定出没有存入货物的货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各第一货架13上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从而通过采集第一货架13上的压力数据来确定第一货架13上是否存入货物。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由第一控制装置或后台系统根据各第一货架13的历史存取记录来确定各第一货架13的空闲状态。比如第一控制装置记录有某一第一货架13的上一条记录是放入货物的记录,那么就认为该第一货架13当前已存入有货物。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确定货物传送机构12是否与目标第二货架对齐,在货物传送机构12与各第二货架22在处于对齐状态时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对位传感器,从而通过对位传感器来确定是否对齐。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对位传感器可以为对射型红外传感器等设备。
类似的,为了确定货物传送机构12是否与目标第一货架对齐,也可以在货物传送机构12与各第一货架13处于对齐状态时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对位传感器,从而通过对位传感器来确定是否对齐。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确定托盘是否已经移动至货物传送机构12上,在各第二货架22上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采集第二货架22上的压力数据来确定第二货架22上是否还具有托盘。类似的,在货物传送机构12上也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以确定货物传送机构12上的托盘已移至目标第一货架上。
需要理解的是,在将货物存在到接货箱1之后,用户需要从接货箱1中取走自己的货物。为了便于用户取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货箱1包括如图6所示的第一货架组和货物传送机构12时,参见图6所示,还可以在第一货架13的上部设置具有动力的第二滚轮15,从而通过第二滚轮15实现对于载有货物的托盘的承载。同时,第二滚轮15与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从而在用户取货过程中,由第一控制装置所述货物传送机构12与第一货架13中的目标取货货架对齐,并在货物传送机构12与目标取货货架对齐时,控制第二滚轮15滚动,以将目标取货货架上的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载货台122的第一滚轮14上。此后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从开口11伸出接货箱1外,以供用户取货。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有滚轮所在位置位于托盘下方,托盘通过滚轮承载在相应的结构上(比如第一滚轮14将托盘承载于货物传送机构12上,第二滚轮15将托盘承载于第一货架13上,第三滚轮23将托盘承载于第二货架22上),从而即使得滚轮的滚动可以带动托盘向相应的方向移动。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货箱1内还可以设有多个托盘回收架。在用户完成取货后,第一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下降至与托盘回收架对齐,进而在对齐后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的第一滚轮14滚动,从而将用户取货后的空托盘移至托盘回收架中。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托盘回收架只需存放空托盘,因此不需要留出货物存放空间,相对于第一货架13而言,其对应的空间高度可以设置的更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货箱1的开口11处可以设置第一受控盖体,从而在不需要从物流车2中接收货物时,可以实现对于开口11的封闭,防止货物丢失。而由于接货箱1的箱体10布设于地下,设置第一受控盖体还可以避免行人掉入接货箱1中,提高安全性。
类似的,在物流车2的通道口210处,可以设置第二受控盖体,从而在不需要从物流车2中卸除货物时,可以实现对于卸货通道21的封闭,防止货物丢失。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接货箱1与物流车2的对位可靠性,可以在第一受控盖体上设置第一对位传感器,并在第二受控盖体上设置第二对位传感器。其中,第一受控盖体与第一对位传感器均与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二受控盖体与第二对位传感器均与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从而在第一对位传感器和第二对位传感器实现对位时,第一对位传感器向第一控制装置反馈第一对位信号,从而使得第一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第一对位信号时,控制第一受控盖体露出开口11。类似的,在第一对位传感器和第二对位传感器实现对位时,第二对位传感器向第二控制装置反馈第二对位信号,从而使得第二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第二对位信号时,控制第二受控盖体露出通道口210。
这样,通过第一对位传感器和第二对位传感器即可有效确保接货箱1的开口11与物流车2的卸货通道21对齐,使得货物传送机构12能够准确的进入到卸货通道21中获取货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受控盖体和第二受控盖体可以选用滑盖等形式,只要其不影响货物传送机构12从开口11的上升和下降即可,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示的物流车2可以采用无人车,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物流车2的自动化送货,从而使得整个送货过程更为可控。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货箱1、物流车2和货物收取系统,通过接货箱1和物流车2的配合,即可以将物流车2中的货物转移至接货箱1中存放,物流车2可以不必等待用户到达,只需将货物存放于接货箱1中后就可以继续去下一个地点进行送货,提高了无人物流车的送货效率。此外,整个方案可以应用于无人车领域,即可以通过无人驾驶的物流车2实现快速送货,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货箱1布设于地下,节约空间,空间利用率高、对送货点的景观效果影响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具有如图3所示的第二货架组的物流车和如图6所示的第一货架组和货物传送机构12的接货箱的货物收取系统的基础上,以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为执行主体,对物流车2的卸货和接货箱1的接货过程进行说明。
参见图9所示,包括:
S901:在物流车2到达指定位置时,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接货箱1中的货物传送机构12伸入物流车2中,与目标第二货架对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流车2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可以根据第二对位传感器反馈的信息确定。在第二对位传感器反馈与第一对位传感器对位,则第一控制装置即可认为在物流车2到达指定位置。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控制装置在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与目标第二货架对齐后,可以直接或通过后台系统通知第二控制装置。
S902: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第二货架上的第三滚轮23滚动,将目标第二货架上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货物传送机构12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目标第二货架上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货物传送机构12上后,第二控制装置可以直接或通过后台系统通知第一控制装置。
S903:第一控制装置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下降至与接货箱1中的多个第一货架13中的目标第一货架对齐,并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上的第一滚轮14将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目标第一货架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装置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离开卸货通道21回到接货箱1中后,若物流车2中不存在还需要在此处进行保存的货物,即可控制第二受控盖体关闭卸货通道21,并控制物流车2驶向下一送货点。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份货物会关联其对应的用户,在货物放至目标第一货架中后,接货箱1或后台系统可以向用户发送通知,同时会关联用户与目标第一货架。这样用户即可有效从接货箱1中取货。具体的,可以参见图10所示,取货过程包括:
S1001:在接收到用户终端传来的指示有目标取货货架的取货指令时,根据取货指令对应的目标取货货架,控制接货箱1中的货物传送机构12与目标取货货架对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可以发出取货指令,由于接货箱1或后台系统关联有对应的目标取货货架,因此可以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取货货架。
S1002:在货物传送机构12与目标取货货架对齐后,控制目标取货货架的第二滚轮15滚动,将目标取货货架上的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货物传送机构12上。
S1003:在托盘移至货物传送机构12上后,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伸出接货箱1外,以供用户取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托盘上安装对射光幕,从而通过对射光幕判断货物是否被取走。在检测到货物被取走后,即可以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下降至与某一托盘回收架对齐,进而控制货物传送机构12上的第一滚轮14滚动,从而将空托盘移至托盘回收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图10的过程应用于第一控制装置中。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均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中可以具有无线通信模块、通信总线、存储器、控制器等部件。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控制器等部件通过通信总线通信连接,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接收到外部设备传来的数据,比如用户终端、后台系统等传来的数据,而前述执行过程可以通过相应的程序代码存入存储器中,并供控制器读取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市面上任一款具有数据处理以及电机控制功能的安卓或Windows控制器。
还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受控装置,如第一滚轮14、第二滚轮15、第三滚轮23均可采用已有的电动滚轮来实现,而升降杆121和旋转台也可采用已有的电动升降杆和电动旋转台来实现,置于受控器件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所采用的控制器的说明书进行连接,在本申请中不做赘述。
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过程可以具化为程序代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如软盘、光盘、硬盘、闪存、U盘、SD(Secure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卡)卡、MMC(Multimedia Card,多媒体卡)卡等。在该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实现上述过程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这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过程。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文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接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地下的箱体,所述箱体在靠近地面的一侧具有开口;
货物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开口对应位置处,可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货物传送机构包括升降杆和载货台;所述载货台为旋转台;所述载货台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顶部;所述载货台上部设置有具有动力的第一滚轮,用于承载放置货物的托盘;
第一货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第一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货物传送机构电连接,用于在物流车的车厢底部的通道口与所述开口对齐时,控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所述箱体外,以从所述物流车的通道口处进入所述物流车的卸货通道内,从所述卸货通道内或所述卸货通道周围获取到货物,并控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携带所述货物,从所述开口处收回所述箱体内;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载货台与所述第一货架中的目标第一货架对齐,并在所述载货台与所述目标第一货架对齐时,控制所述第一滚轮滚动,以将载有货物的所述托盘移至所述目标第一货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货架上部设有具有动力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用于承载所述托盘,并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用户取货过程中,控制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货架中的目标取货货架对齐,并在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与所述目标取货货架对齐时,控制所述第二滚轮滚动,以将所述目标取货货架上的载有货物的托盘移至所述第一滚轮上;
所述货物传送机构还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接货箱外,以供用户取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货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托盘回收架;
所述货物传送机构还用于,在用户取货后,按照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降至与所述托盘回收架对齐;
所述第一滚轮还用于,在所述货物传送机构与所述托盘回收架对齐后,按照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滚动,以将所述托盘移至所述托盘回收架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货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货架垂直设置形成至少一个第一货架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货架组设置于所述货物传送机构的周围。
5.如权利要求 1-3任一项所述的接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货箱还包括第一受控盖体;所述第一受控盖体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一受控盖体上设有第一对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受控盖体与所述第一对位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对位传感器在与所述物流车上设置的第二对位传感器实现对位时,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反馈第一对位信号;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受控盖体露出所述开口。
6.一种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
卸货通道,设置于所述车厢内,并在所述车厢底部设有通道口;
所述卸货通道内或所述卸货通道周围放置有货物,以供箱体位于地下的接货箱的货物传送机构获取所述货物;其中,所述接货箱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接货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车还包括:
第二货架,设置于所述卸货通道周围,用于放置货物或放置载有货物的托盘。
8.一种货物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接货箱,和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物流车,所述接货箱与所述物流车通信连接。
CN202010240168.5A 2020-03-30 2020-03-30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Active CN111392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0168.5A CN111392304B (zh) 2020-03-30 2020-03-30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0168.5A CN111392304B (zh) 2020-03-30 2020-03-30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2304A CN111392304A (zh) 2020-07-10
CN111392304B true CN111392304B (zh) 2022-07-01

Family

ID=7142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0168.5A Active CN111392304B (zh) 2020-03-30 2020-03-30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23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305A (zh) * 2012-07-21 2012-11-14 胡达广 整装货车
DE102014010599A1 (de) * 2014-07-18 2016-01-21 Denis Bess Regallager für Behältnisse
EP3006379A3 (de) * 2014-09-17 2016-07-27 Apostore GmbH Förderrinne für einen kommissionierautomaten für apotheken sowie fördervorrichtung, drehteller und kommissionierautomaten für apothek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förderinne
CN205327106U (zh) * 2016-01-26 2016-06-22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周转车
CN107720069A (zh) * 2017-10-26 2018-02-23 安吉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快递中转柜
CN109795835B (zh) * 2017-11-17 2021-04-1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盒、智能物流柜及智能物流柜的控制方法
CN109230576A (zh) * 2018-08-21 2019-01-18 博侃电气(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周转箱及周转箱的转运装置
CN110371562B (zh) * 2018-09-29 2020-11-0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提柜
CN210162598U (zh) * 2019-01-15 2020-03-20 杭州大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分拣系统
CN110766881B (zh) * 2019-10-12 2021-04-20 西南交通大学 具有自适应储存货位的社区智能快递柜及存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2304A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2089B (zh)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方法、仓储机器人及处理终端
JP4582421B2 (ja) 自動倉庫
EP360111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including transport vehicles
EP1818286A1 (en) Storing system
CN216188184U (zh) 一种仓储调度系统
CN112678409A (zh) 货物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211495520U (zh) 物流系统
CN113942771A (zh) 一种货物上架的方法、装置及搬运机器人
CN113978993A (zh) 料箱调度方法、装置、调度设备、仓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407743B (zh) 仓储系统物品出库控制方法、仓储控制系统及仓储系统
CN210504200U (zh)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
CN112407742B (zh) 仓储系统物品出库控制方法、仓储控制系统及仓储系统
CN112824990A (zh) 一种货物信息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机器人及处理终端
JP2021155226A (ja) 倉庫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装置
CN115465589A (zh) 搬运机器人、搬运系统、搬运方法及服务器
CN113511447A (zh) 料箱处理系统、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1771A (zh) 货架管理方法、装置、系统、控制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92304B (zh) 接货箱、物流车及系统
CN210735196U (zh) 一种智能分拣货物的系统
JP7330746B2 (ja) 配達サービス用収容体
CN217147265U (zh) 工作站、容器装卸系统
CN216510645U (zh) 仓储系统
CN109720770B (zh) 一种加工货物的搬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8021946U (zh) 一种smt料盘的运输装置
JP6345426B2 (ja) ケース移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209 Changxing Third Road, Xiping Street, Songyang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3000

Patentee after: Neolithic Unmanned Vehicle (Song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two North Street two Anshan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No. 122 hospital

Patentee before: NEOLIX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