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6619A - 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6619A
CN111376619A CN201911299251.3A CN201911299251A CN111376619A CN 111376619 A CN111376619 A CN 111376619A CN 201911299251 A CN201911299251 A CN 201911299251A CN 111376619 A CN111376619 A CN 111376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printing
roll
supply device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92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6619B (zh
Inventor
石本章雄
佐佐木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King Ji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King Ji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King Ji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76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6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6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6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该带供给装置能够将带卷适当地放置于卷支承部。带供给装置向带印刷装置供给从卷绕着印刷带的带卷送出的印刷带,其中,带供给装置具有卷支承部,该卷支承部以带卷的卷旋转轴与设置有带印刷装置及带供给装置的设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在带供给装置未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

Description

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的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公知有载置于带盒支承臂的刻字带盒,该带盒支承臂突出设置于刻字带印刷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0398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的刻字带盒构成为载置于带盒支承臂,该带盒支承臂突出设置于刻字带印刷机,因此,能够载置于带盒支承臂的带卷的卷绕直径被制约,带的长条化存在极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供给装置从卷绕着印刷带的带卷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其中,带供给装置具有卷支承部,该卷支承部以带卷的旋转轴与设置有带印刷装置及带供给装置的设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在带供给装置未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
本发明的带印刷系统具有带印刷装置以及从卷绕着印刷带的带卷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的带供给装置,带供给装置具有卷支承部,该卷支承部以带卷的旋转轴与设置有带印刷装置及带供给装置的设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在带供给装置未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装配方向近前侧观察带供给装置和带印刷装置的图。
图2是从装配方向近前侧观察装配有带盒的状态的带印刷装置以及未向带印刷装置供给第2印刷带的状态的带供给装置的图。
图3是从装配方向近前侧观察装配有色带盒的状态的带印刷装置以及向带印刷装置供给第2印刷带的状态的带供给装置的图。
图4是带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装配方向近前侧观察色带盒的图。
图6是从装配方向近前侧观察带盒的图。
图7是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卷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地示出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卷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带印刷装置;7:盒装配部;39:压印轴;203:第2压印辊;257:第2带路径;401:带卷;403:第2印刷带;411:卷旋转轴;501:带供给装置;503:卷支承部;505:底座部;600:设置面;Sy:带印刷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对以下的附图中的方向进行定义。设带印刷装置1和带供给装置501的上下方向为Z方向,设与Z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为X方向,设与Z方向和X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为Y方向。设Z方向的下方向或重力方向为-Z方向,设上方向为+Z方向。设Y方向的一个方向为+Y方向,设其相反方向为-Y方向。在图4中,设装配部罩5的旋转轴侧为+Y方向。设X方向的一个方向为+X方向,设其相反方向为-X方向。在图1中,设俯视观察的右侧为+X方向。另外,这些方向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说明,当然不是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限定。
[印刷系统的概要]
根据图1~图3对带印刷系统Sy的概要进行说明。带印刷系统Sy具有带印刷装置1和带供给装置501。向带印刷装置1择一地装配带盒101和色带盒201。
如图2所示,在带盒101中收容有第1印刷带103和第1墨带105。在带盒101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状态下,带印刷装置1输送收容于带盒101的第1印刷带103和第1墨带105,并且对第1印刷带103进行印刷。另外,在带盒101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状态下,不使用带供给装置501。
如图3所示,在色带盒201中收容有第2墨带205。在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状态下,从放置于带供给装置501的带卷401送出的第2印刷带403被导入到带印刷装置1。带印刷装置1输送被导入的第2印刷带403和收容于色带盒201的第2墨带205,并且对第2印刷带403进行印刷。
另外,未使用状态的带卷401中的第2印刷带403的长度和未使用状态的收容于色带盒201的第2墨带205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比未使用状态的收容于带盒101的第1印刷带103的长度和第1墨带105的长度长。因此,例如,在一次性生成大量标签的情况下装配色带盒201。
[带印刷装置]
根据图4对带印刷装置1进行说明。带印刷装置1具有装置壳体3、装配部罩5、盒装配部7。装置壳体3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对于装置壳体3,在+X侧的面设置有从带卷401送出的第2印刷带403用的装置侧带导入口9,在-X侧的面设置有带盒101和色带盒201共用的装置侧带排出口11。装置侧带导入口9将第2印刷带403从装置壳体3外导入到装置壳体3内。装置侧带排出口11将被导入的第2印刷带403排出到装置壳体3外。此外,装置侧带排出口11将从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带盒101送出的第1印刷带103排出到装置壳体3外。装置侧带导入口9和装置侧带排出口11形成为在Z方向上延伸的缝隙状。此外,在带印刷装置1内的带进给路径中,设第2印刷带403从装置侧带导入口9朝向装置侧带排出口11的方向为下游,设相反的方向为上游。
在装置壳体3设置有连接装置侧带导入口9和盒装配部7的带导入路13。此外,在装置壳体3设置有连接盒装配部7和装置侧带排出口11的带排出路15。带导入路13和带排出路15形成为+Z侧开放的槽状。在带排出路15设置有切割器17。切割器17在带排出路15中将第1印刷带103或第2印刷带403切断。
装配部罩5对盒装配部7进行开闭。省略图示,但是,在装配部罩5的外侧的面设置有键盘和显示器。键盘受理字符串等印刷信息、印刷执行等各种指示的输入操作。显示器除了显示从键盘输入的印刷信息以外,还显示各种信息。显示器具有作为合页的转动轴,构成为能够收纳于装配部罩5。在显示器收纳于装配部罩5内时,显示器的显示面与键盘对置。带印刷装置1在键盘受理执行印刷的输入操作后,根据从键盘输入的印刷信息来执行印刷处理。另外,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键盘和显示器而具有触摸面板式显示器等输入显示单元。此外,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根据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外部装置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和命令来执行印刷处理。换言之,也可以组合带印刷装置1、作为操作终端的外部装置和带供给装置501而构成带印刷系统Sy。在成为能够与这些外部装置连接的结构时,键盘和显示器可以设置于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不设置于带印刷装置1。
盒装配部7形成为+Z侧开放的凹状。在盒装配部7的底面即作为-Z侧的面的装配底面37,向+Z侧突出地设置有压印轴39和头部49。
在带盒101或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时,压印轴39贯穿插入后述的第1压印辊109或第2压印辊203中,对带盒101或色带盒201的装配进行引导。另外,下面,将带盒101和色带盒201的装配方向简称为“装配方向”,装配方向与压印轴39延伸的方向即Z方向平行。此外,装配方向近前侧意味着+Z侧,装配方向里侧意味着-Z侧。
头部49位于压印轴39的-Y侧。头部49具有印刷头55以及覆盖印刷头55的至少+X侧、-Y侧和装配方向近前侧的头罩56。印刷头55是具有发热元件的热敏头。从装配方向近前侧观察,头罩56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在带盒101或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时,头罩56与压印轴39一起对带盒101或色带盒201的装配进行引导。在图4中,为了图示印刷头55,通过双点划线虚拟地示出头罩56。
[色带盒]
根据图5对色带盒201进行说明。色带盒201具有第2压印辊203、第2送出芯206、第2卷取芯207、以及收容有它们的第2盒壳体211。
在第2压印辊203设置有在装配方向上贯通的第2压印轴贯穿插入孔213。在第2送出芯206卷绕有第2墨带205。从第2送出芯206送出的第2墨带205卷取于第2卷取芯207。在第2盒壳体211,在装配方向上贯通设置有第2头贯穿插入孔231。此外,在第2盒壳体211设置有装配方向近前侧开放的呈槽状形成的第2带路径257。在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之前,在第2带路径257预先放置有第2印刷带403。即,在第2印刷带403放置于第2带路径257的状态下,将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在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状态下,从装置侧带导入口9导入的第2印刷带403通过第2带路径257向装置侧带排出口11输送。
在色带盒201相对于盒装配部7拆装时,第2头贯穿插入孔231和第2压印轴贯穿插入孔213对色带盒201进行定位,对色带盒201的拆装进行引导。在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之后,当装配部罩5闭合时,通过未图示的头移动机构,印刷头55朝向压印轴39移动。由此,在印刷头55与第2压印辊203之间夹持第2印刷带403和第2墨带205。带印刷装置1通过使第2压印辊203旋转,输送第2印刷带403和第2墨带205,并且,通过使印刷头55发热,将从键盘等输入的印刷信息印刷到第2印刷带403。
[带盒]
根据图6对带盒101进行说明。带盒101具有带芯107、第1压印辊109、第1送出芯111、第1卷取芯113、以及收容有它们的第1盒壳体115。
在带芯107卷绕有第1印刷带103。从带芯107送出的第1印刷带103从带送出口119向第1盒壳体115外送出。在第1压印辊109设置有在装配方向上贯通的第1压印轴贯穿插入孔117。在第1送出芯111卷绕有第1墨带105。从第1送出芯111送出的第1墨带105卷取于第1卷取芯113。在第1盒壳体115,在装配方向上贯通设置有第1头贯穿插入孔135。
在带盒101装配于盒装配部7时,第1头贯穿插入孔135和第1压印轴贯穿插入孔117对带盒101进行定位,对带盒101的拆装进行引导。在带盒101装配于盒装配部7之后,当装配部罩5闭合时,通过头移动机构,印刷头55朝向压印轴39移动。由此,在印刷头55与第1压印辊109之间夹持第1印刷带103和第1墨带105。带印刷装置1通过使第1压印辊109旋转,输送第1印刷带103和第1墨带105,并且,通过使印刷头55发热,将从键盘等输入的印刷信息印刷到第1印刷带103。
[带供给装置]
根据图7和图8对带供给装置501进行说明。带供给装置501将带卷401支承为能够旋转,从带卷401向带印刷装置1供给第2印刷带403。另外,带卷401在卷芯409卷绕有第2印刷带403。带供给装置501与带印刷装置1一起例如设置于桌子的上表面即设置面60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面600是与XY平面平行的面。带供给装置501具有卷支承部503和底座部505。此外,带供给装置501的Z方向上的高度设定为使第2印刷带403顺畅地供给到带印刷装置1的装置侧带导入口9的高度。
卷支承部503支承带卷401。卷支承部503位于底座部505的+Z侧,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底座部505旋转。卷支承部503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具有圆筒部507、凸缘部509、卷卡合部511。
从+Z侧观察,圆筒部507设置于卷支承部503的大致中心,形成为大致短圆筒状。凸缘部509设置成从圆筒部507的轴方向大致中间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扩展。以带卷401的旋转轴即卷旋转轴411与Z方向平行的姿态,即卷旋转轴411与设置面600交叉的姿态,向凸缘部509载置带卷401。换言之,以带卷401的一个端面与凸缘部509的+Z侧的面接触的姿态,向凸缘部509载置带卷401。
卷卡合部511从凸缘部509的+Z侧的面呈大致圆筒状突出,从+Z侧观察,在圆筒部507的外侧,形成为与圆筒部507大致同心圆状。在带卷401载置于凸缘部509时,卷卡合部511插入到带卷401的卷芯409。由此,能够以卷旋转轴411和卷支承部503的旋转轴大致一致的方式,将带卷401相对于卷支承部503定位。另外,带卷401也可以是不使用卷芯409而以通过第2印刷带403形成内周面的方式卷绕第2印刷带403的无芯类型,该情况下,向由第2印刷带403形成的内周面内插入卷卡合部511。
底座部505形成为大致短圆柱状,将卷支承部503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底座部505的+Z侧的面设置有向+Z侧呈圆筒状突出的凸台513,从+Z侧观察,该凸台513位于底座部505的大致中心。在卷支承部503旋转时,凸台513与圆筒部507中的比凸缘部509靠-Z侧的外周面接触。即,凸台513对卷支承部503的旋转进行引导。另外,底座部505的直径与卷支承部503的直径大致相等。此外,在底座部505的+Z侧的面与凸缘部509的-Z侧的面之间存在空间。即,卷支承部503通过凸台513支承为能够旋转,因此,卷支承部503与底座部505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减小,卷支承部503能够顺畅地旋转。
这里,带供给装置501在未装配于带印刷装置1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1供给第2印刷带403。这里,未装配的状态是指带供给装置501能够相对于带印刷装置1移动而未通过机械卡合、螺钉螺合或磁力等进行固定的状态。即,用户能够使带供给装置501移动,相对于带印刷装置1设置于任意场所。因此,即使是卷绕直径较大而从卷支承部503的外缘露出的程度的带卷401,通过将带供给装置501设置在与带印刷装置1分离的场所,带卷401也不会与带印刷装置1发生干涉,能够将带卷401适当地放置于卷支承部503。此外,当构成为以卷旋转轴411与设置面600平行的姿态支承带卷401时,在带卷401的卷绕直径较大的情况下,带卷401与设置面600发生干涉。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卷旋转轴411与设置面600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401,因此,即使是卷绕直径较大的带卷401,带卷401也不会与设置面600发生干涉,能够将带卷401适当地放置于卷支承部503。
但是,如上所述,在第2印刷带403预先放置于第2带路径257的状态下,将色带盒201装配于带印刷装置1的盒装配部7。此外,如上所述,设置于带印刷装置1的盒装配部7的压印轴39在Z方向上延伸。即,与带卷401的卷旋转轴411同样,压印轴39在与设置面600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在用户将带卷401放置于卷支承部503后,将在第2带路径257预先放置有第2印刷带403的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时,抑制第2印刷带403在带卷401与色带盒201之间扭转。因此,第2印刷带403容易追随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色带盒201,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将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操作。
在色带盒201装配于盒装配部7的状态下,当通过带印刷装置1输送第2印刷带403时,从带卷401送出第2印刷带403,带卷401与卷支承部503一起旋转。此时,当构成为以卷旋转轴411与设置面600平行的姿态支承带卷401时,伴随着第2印刷带403的送出,带卷401如振子那样振动,由此,第2印刷带403的张力容易变动。因此,被导入到带印刷装置1的第2印刷带403被向带供给装置501侧拉伸,可能产生印刷不良。此外,当构成为以卷旋转轴411与设置面600平行的姿态支承带卷401时,第2印刷带403容易在带卷401与带印刷装置1之间下垂,下垂部分可能成为第2印刷带403的送出阻力。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以卷旋转轴411与设置面600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401,因此,抑制这种第2印刷带403的张力的变动和第2印刷带403的下垂。因此,能够适当地向带印刷装置1供给从带卷401送出的第2印刷带403。
[其他变形例]
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结构。例如,上述实施方式除了上述以外,还能够变更为以下这种方式。
带供给装置50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采取在未装配于带印刷装置1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1供给第2印刷带403的非装配模式、以及在装配于带印刷装置1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1供给第2印刷带403的装配模式这双方。例如,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区分使用两个模式,即:在带卷401的卷绕直径小于卷支承部503的直径的情况下,以装配模式向带印刷装置1供给第2印刷带403,在带卷401的卷绕直径大于卷支承部503的直径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带印刷装置1发生干涉,以非装配模式向带印刷装置1供给第2印刷带403。底座部505的形状不限于大致短圆筒状。例如,也可以是棱柱状、圆锥状、或对它们进行组合而成的形状。此外,为了应对将带供给装置501设置于与设置有带印刷装置1的设置面不同的设置面的情况,也可以将对支承卷支承部503的高度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设置于底座部505。
盒不限于如本实施方式的带盒101和色带盒201那样收容有印刷带和墨带的结构,构成为能够装配于带印刷装置1即可。
带印刷装置1的盒装配部7不限于择一地装配有带盒101和色带盒201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仅装配有色带盒201。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分别组合了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
[附记]
下面,关于带供给装置和印刷系统进行附记。
一种带供给装置,其从卷绕着印刷带的带卷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其中,带供给装置具有卷支承部,该卷支承部以带卷的旋转轴与设置有带印刷装置及带供给装置的设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带供给装置在未被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
根据该结构,以带卷的旋转轴与载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因此,即使是卷绕直径较大的带卷,带卷也不会与设置面发生干涉,能够将带卷适当地放置于卷支承部。此外,在带供给装置未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因此,用户能够将带供给装置相对于带印刷装置设置于任意场所。因此,即使是卷绕直径较大的带卷,通过将带供给装置设置在与带印刷装置分离的场所,带卷不会与带印刷装置发生干涉,能够将带卷适当地放置于卷支承部。
该情况下,优选带供给装置具有底座部,该底座部将卷支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带卷顺畅地送出印刷带。
一种带印刷系统,其具有带印刷装置以及从卷绕着印刷带的带卷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的带供给装置,带供给装置具有卷支承部,该卷支承部以带卷的旋转轴与设置有带印刷装置及带供给装置的设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带供给装置在未被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
根据该结构,以带卷的旋转轴与载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带卷,因此,即使是卷绕直径较大的带卷,带卷也不会与设置面发生干涉,能够将带卷适当地放置于卷支承部。此外,在带供给装置未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带印刷装置供给印刷带,因此,用户能够将带供给装置相对于带印刷装置设置于任意场所。因此,即使是卷绕直径较大的带卷,通过将带供给装置设置在与带印刷装置分离的场所,带卷不会与带印刷装置发生干涉,能够将带卷适当地放置于卷支承部。
该情况下,优选带印刷装置具有装配盒的盒装配部,盒具有:压印辊;以及带路径,在盒被装配于盒装配部之前,从带卷送出的印刷带被导入所述带路径,在盒装配部设置有在装配盒时贯穿插入压印辊中的压印轴,压印轴在与设置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该结构,在用户将带卷放置于卷支承部后,将在带路径中预先放置有印刷带的盒装配于盒装配部时,抑制印刷带在带卷与盒之间扭转。

Claims (4)

1.一种带供给装置,其从卷绕着印刷带的带卷向带印刷装置供给所述印刷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供给装置具有卷支承部,该卷支承部以所述带卷的旋转轴与设置有所述带印刷装置及所述带供给装置的设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所述带卷,
所述带供给装置在未被装配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所述带印刷装置供给所述印刷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供给装置具有底座部,该底座部将所述卷支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3.一种带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印刷系统具有带印刷装置以及从卷绕着印刷带的带卷向所述带印刷装置供给所述印刷带的带供给装置,
所述带供给装置具有卷支承部,该卷支承部以所述带卷的旋转轴与设置有所述带印刷装置及所述带供给装置的设置面交叉的姿态支承所述带卷,
所述带供给装置在未被装配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状态下,向所述带印刷装置供给所述印刷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印刷装置具有装配盒的盒装配部,
所述盒具有:
压印辊;以及
带路径,在所述盒被装配于所述盒装配部之前,从所述带卷送出的所述印刷带被导入所述带路径,
在所述盒装配部设置有在装配所述盒时贯穿插入所述压印辊中的压印轴,
所述压印轴在与所述设置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CN201911299251.3A 2018-12-26 2019-12-17 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 Active CN111376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3224A JP2020104331A (ja) 2018-12-26 2018-12-26 テープ供給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JP2018-243224 2018-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6619A true CN111376619A (zh) 2020-07-07
CN111376619B CN111376619B (zh) 2022-06-14

Family

ID=7112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9251.3A Active CN111376619B (zh) 2018-12-26 2019-12-17 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5171B2 (zh)
JP (1) JP2020104331A (zh)
CN (1) CN1113766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47648B2 (ja) 2019-02-26 2023-03-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47647B2 (ja) 2019-02-26 2023-03-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0671A (en) * 1967-06-22 1970-11-17 Jagenberg Werke As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the effects of non-circularity of unwinding rolls
JPH0839878A (ja) * 1994-07-28 1996-02-13 Max Co Ltd レタリング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CN1324727A (zh) * 2000-04-20 2001-12-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条带盒、条带打印方法、条带打印装置以及标签制作方法
CN1705603A (zh) * 2002-10-25 2005-12-07 宝洁公司 用于展开纤网材料卷的方法
JP2006225112A (ja) * 2005-02-18 2006-08-31 Brother Ind Ltd ラベル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ラベル作成装置
CN200940050Y (zh) * 2006-08-25 2007-08-2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外置纸架
JP2011046042A (ja) * 2009-08-26 2011-03-10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CN202517852U (zh) * 2011-04-12 2012-1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介质供给机构及印刷装置
CN104708912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山市美高力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给纸装置
CN205929848U (zh) * 2016-07-01 2017-02-08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式外置纸仓及标签打印机
CN107175934A (zh) * 2016-03-11 2017-09-19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式打印机及其采用的热转印耗材供应方法
CN206781292U (zh) * 2017-06-08 2017-12-22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窄幅热敏打印机纸带扩容兼容装置
CN207434640U (zh) * 2017-11-21 2018-06-01 联晟泰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喷码设备放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4749B2 (ja) * 1980-05-02 1984-06-1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石炭灰を主原料とする硬化体の製造方法
JPH068752Y2 (ja) 1987-07-31 1994-03-0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係止装置
JPH01247360A (ja) * 1988-03-28 1989-10-03 Michiharu Todo ロール状物ホルダ
JP2506055Y2 (ja) * 1992-08-27 1996-08-07 中国パール販売株式会社 粘着テ―プ剥離装置
GB9701874D0 (en) * 1997-01-30 1997-03-19 Ici Plc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JPH10235957A (ja) * 1997-02-26 1998-09-08 Tec Corp ポータブルプリンタ及び用紙カートリッジ
JP3624645B2 (ja) * 1997-08-22 2005-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888235B1 (ja) * 1997-10-28 1999-05-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用紙ホルダ
JP2004058552A (ja) * 2002-07-31 2004-02-26 Sato Corp 印字装置
US20060191152A1 (en) * 2005-02-28 2006-08-31 U-Tai Inc. Adhesive tape pedestal
JP5565639B2 (ja) * 2012-02-20 2014-08-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ロールテープ及び印字装置
JP5916474B2 (ja) * 2012-03-29 2016-05-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処理装置
JP2014008661A (ja) * 2012-06-29 2014-01-20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JP6005466B2 (ja) * 2012-09-28 2016-10-12 株式会社川島製作所 テープ結束器
JP6314551B2 (ja) * 2014-03-07 2018-04-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5800052B2 (ja) * 2014-04-25 2015-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924749B1 (ja) * 2015-10-05 2016-05-25 満泰 工藤 粘着テープ繰り出し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0671A (en) * 1967-06-22 1970-11-17 Jagenberg Werke As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the effects of non-circularity of unwinding rolls
JPH0839878A (ja) * 1994-07-28 1996-02-13 Max Co Ltd レタリング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CN1324727A (zh) * 2000-04-20 2001-12-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条带盒、条带打印方法、条带打印装置以及标签制作方法
CN1705603A (zh) * 2002-10-25 2005-12-07 宝洁公司 用于展开纤网材料卷的方法
JP2006225112A (ja) * 2005-02-18 2006-08-31 Brother Ind Ltd ラベル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ラベル作成装置
CN200940050Y (zh) * 2006-08-25 2007-08-2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外置纸架
JP2011046042A (ja) * 2009-08-26 2011-03-10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CN202517852U (zh) * 2011-04-12 2012-1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介质供给机构及印刷装置
CN104708912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山市美高力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给纸装置
CN107175934A (zh) * 2016-03-11 2017-09-19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式打印机及其采用的热转印耗材供应方法
CN205929848U (zh) * 2016-07-01 2017-02-08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式外置纸仓及标签打印机
CN206781292U (zh) * 2017-06-08 2017-12-22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窄幅热敏打印机纸带扩容兼容装置
CN207434640U (zh) * 2017-11-21 2018-06-01 联晟泰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喷码设备放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6619B (zh) 2022-06-14
US20200207115A1 (en) 2020-07-02
JP2020104331A (ja) 2020-07-09
US11685171B2 (en)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6619B (zh) 带供给装置以及带印刷系统
JP5429090B2 (ja)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EP3075557B1 (en) Print device
TWI831006B (zh) 色帶卡匣
JP7467697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20104325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カートリッジのセット
JP2018154097A (ja) プリンタ装置
US7736076B2 (en) Ribbon cassette and printer
JP4415353B2 (ja) ロール紙収納容器、プリンタ及び注文データ管理装置
US20230286301A1 (en) Cartridge
US11945244B2 (en) Cartridge
WO2020137960A1 (ja) カートリッジ
US20230286302A1 (en) Cartridge
JP714256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CN112109458B (zh) 载置台以及带印刷系统
CN116728981A (zh)
JP2002128328A (ja) カセット式プリンタ
CN111376621B (zh) 带印刷装置以及盒的组件
JPH08300750A (ja) 印字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印字カセット
US20230294417A1 (en) Tape cartridge, tape roll, and tape cartridge set
KR20200145723A (ko) 수용체 및 테이프 리본 세트
WO2020137962A1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00177889A (ja) 印字装置
KR20200145721A (ko) 테이프 공급체 및 테이프 공급체 세트
JP2013169744A (ja) プリン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