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3855A - 乘用插秧机 - Google Patents

乘用插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3855A
CN111343855A CN201880068762.1A CN201880068762A CN111343855A CN 111343855 A CN111343855 A CN 111343855A CN 201880068762 A CN201880068762 A CN 201880068762A CN 111343855 A CN111343855 A CN 111343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powder
seedling
fertilizer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87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前健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43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3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A01C11/025Transplanting machines using seedling trays; 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seedlings from the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01C15/005Undercarriages, tanks, hoppers, stirr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eders or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01C15/006Hop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01C15/04Fertiliser distributors using bl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9/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powder-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ertilizing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能良好地进行由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实施的向田地的粉粒体供给,而不招致成本高涨、车身重量增加。一种乘用插秧机,具备:秧苗插植装置(3),其连结于行驶车身(1)的后部;以及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其连结于秧苗插植装置(3)的后部,秧苗插植装置(3)具有:载苗台(15),其载置有毯状秧苗;以及插植机构(19),其从毯状秧苗抓取规定量的秧苗并将该秧苗插值至田地,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具有:第1料斗,其贮存有第1粉粒体;第1送出机构,其从第1料斗将规定量的第1粉粒体送出;第1供给管(36),其将送出的第1粉粒体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引导;以及第1鼓风机(38),其向第1供给管(36)的内部供给输送风,第1鼓风机(38)配置于比载苗台(15)靠后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乘用插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秧苗插植装置和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的乘用插秧机。
背景技术
在上述那种乘用插秧机中,作为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存在具备构成为侧状供给型的施肥装置的情况,上述侧状供给型是使贮存有粒状肥料的肥料料斗、从肥料料斗将规定量的粒状肥料送出的肥料送出部、以及供给输送风的鼓风机具备在位于比载苗台靠前方的行驶车身的后部的中置(mid mount)规格,并将从肥料送出部送出的粒状肥料通过连接于肥料送出部的肥料移送软管,向由位于载苗台的后方的插植机构插植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引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258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施肥装置中,肥料移送软管对于肥料的引导距离较长,因而被肥料移送软管引导的肥料的流速在肥料移送软管的引导终端侧容易降低。因此,在肥料移送软管的引导终端侧,肥料容易附着于肥料移送软管的内表面。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施肥装置因为是侧状供给型,所以构成为使连接于肥料移送软管的引导终端部的施肥引导件利用其前侧的作槽体进入形成于田地的施肥槽。因此,供给至田地附近的肥料容易携带湿气,而容易附着于肥料移送软管的内表面、施肥引导件的内表面。
其结果是,在肥料移送软管的引导终端侧容易产生肥料堵塞。
另外,为了防止该肥料堵塞,需要采用高性能的大型的鼓风机,从而招致成本增多且车身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该实际情况,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如下方面:能良好地进行由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实施的向田地的粉粒体供给,而不招致成本高涨、车身重量增加。
本发明的第1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
一种乘用插秧机中,
具备:秧苗插植装置,其连结于行驶车身的后部;以及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其连结于上述秧苗插植装置的后部,
上述秧苗插植装置具有:载苗台,其载置有毯状秧苗;以及插植机构,其从上述毯状秧苗抓取规定量的秧苗并将上述秧苗插植至田地,
上述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具有:第1料斗,其贮存有第1粉粒体;第1送出机构,其从上述第1料斗将规定量的第1粉粒体送出;第1供给管,其将送出的第1粉粒体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引导;以及第1鼓风机,其向上述第1供给管的内部供给输送风,
上述第1鼓风机配置于比上述载苗台靠后方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将从位于秧苗插植装置的后部的第1送出机构送出的粉粒体通过第1供给管,向由位于载苗台的后方的插植机构插植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引导。因此,基于第1供给管的粉粒体的引导距离变短,被第1供给管引导的粉粒体的流速难以降低。
另外,即使被第1供给管供给引导至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的粉粒体带有湿气而容易附着于第1供给管的内表面,也能够利用来自位于载苗台的后方的第1鼓风机的输送风来防止该附着。
而且,第1鼓风机与第1料斗、第1送出机构等一起位于插植机构的秧苗插植位置处附近的秧苗插植装置的后部,并从该位置向第1供给管的内部供给输送风,从而与基于第1供给管的粉粒体的引导距离相同地,来自第1鼓风机的输送风的送风距离也变短。由此,作为第1鼓风机,不再需要采用高性能的大型的鼓风机。
其结果是,能够良好地进行由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实施的向田地的粉粒体供给,而不招致成本高涨、车身重量增加。
本发明的第2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
上述乘用插秧机具备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其配置于比上述载苗台靠前方的位置,
上述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具有:第2料斗,其贮存有第2粉粒体;第2送出机构,其从上述第2料斗将规定量的第2粉粒体送出;第2供给管,其将送出的第2粉粒体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引导;以及第2鼓风机,其向上述第2供给管的内部供给输送风,
上述乘用插秧机以能够独立驱动的方式具备上述第1鼓风机与上述第2鼓风机。
根据本结构,通过使第1鼓风机与第2鼓风机双方驱动,能够将第1粉粒体与第2粉粒体双方供给至田地。
另外,例如,在根据田地、田地内的区域而将两种秧苗分开插种的情况下,或者在根据田地的状态而将两种粉粒体分开使用的情况下,若采用适于这些情况的第1粉粒体与第2粉粒体,并择一地切换根据秧苗的品种、田地的状态等而驱动的鼓风机,则能够将适于秧苗的品种、田地的状态等的粉粒体供给至田地。
并且,例如,在采用高密度且能够消减每块田地的使用块数的密苗作为毯状秧苗的情况下,若将第1粉粒体与第2粉粒体设为相同,并使第1鼓风机与第2鼓风机依次驱动,则能够减少秧苗补给次数与粉粒体的补给次数,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换句话说,能选择适于工作人员进行的插植作业的粉粒体供给方式,能够实现促进秧苗的生长、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第3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
上述第1鼓风机与上述第2鼓风机由电动鼓风机构成,
在使上述第1鼓风机与上述第2鼓风机一起启动的情况下,设置有使上述第1鼓风机的启动时刻与上述第2鼓风机的启动时刻不同的时间差。
根据本结构,与使启动时的耗电量大的2台电动鼓风机同时启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最大耗电量,能够降低电池等电动部件所承受的电力负担。
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削减与各鼓风机的工作相关的各电装部件所花费的成本。
本发明的第4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
上述第2鼓风机配置于比上述载苗台靠前方的位置,
上述时间差设定为使上述第2鼓风机以比上述第1鼓风机的启动时刻早的时刻启动。
根据本结构,使位于载苗台的前方而送风距离比位于载苗台的后方的第1鼓风机长的第2鼓风机优先启动,从而能够改善由第1鼓风机与第2鼓风机的送风距离之差引起的粉粒体的供给延迟。
本发明的第5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
上述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经由支承框架而连结于上述秧苗插植装置的后部,
上述支承框架具有:固定部件,其固定于上述秧苗插植装置;左右连杆臂,它们能够前后摆动地连结于上述固定部件;以及移动部件,其架设于上述左右连杆臂的自由端部,上述支承框架构成为使上述移动部件以相对于上述固定部件的平行姿势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平行连杆,
上述第1料斗与上述第1送出机构支承于包括上述移动部件的上述支承框架的移动侧,
上述第1鼓风机支承于包括上述固定部件的上述支承框架的固定侧的、相对于上述移动部件由于后方摆动而位移的左右一侧处于左右相反侧的端部。
根据本结构,若使移动部件向后方移动,则第1料斗和第1送出机构同移动部件一起一边向后方移动一边向远离第1鼓风机的左右一方位移。由此,能够在秧苗插植装置和第1鼓风机与第1料斗和第1送出机构之间得到较大的维护空间,能够从该维护空间进行相对于秧苗插植装置以及粉粒体供给装置的维护。特别是,由于第1料斗跟第1送出机构与移动部件一起大幅远离第1鼓风机,所以容易进行相对于第1鼓风机的维护。
另外,在使移动部件移动的情况下,重量大的鼓风机被留在支承框架的固定侧,从而能够以比较轻的劳力使第1料斗和第1送出机构同移动部件一起移动。
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相对于秧苗插植装置以及粉粒体供给装置的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侧条施药型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的乘用插秧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具备侧条施药型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的乘用插秧机的俯视图
图3是载苗台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第1药剂料斗与第1药剂送出机构等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周边的局部纵剖左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1药剂料斗与第1药剂送出机构等位于非作业位置的状态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周边的局部纵剖左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1药剂料斗与第1药剂送出机构等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周边的横剖俯视图
图7是表示第1药剂料斗与第1药剂送出机构等位于非作业位置的状态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周边的横剖俯视图
图8是表示第1药剂送出机构的传动系统等的第1药剂送出机构的右半部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施药用传动机构等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左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1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第2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由保持机构保持的连杆臂的折叠姿势保持状态的保持机构周边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由保持机构保持的连杆臂的伸出姿势保持状态的保持机构周边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基于附图,对将本发明应用于乘用插秧机的一个例子亦即8条种植用的乘用插秧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应用有本发明的乘用插秧机除8条种植用以外,也可以为4条种植用、5条种植用、6条种植用、10条种植用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乘用插秧机具备:行驶车身1,其构成为四轮驱动形式的乘用型;8条种植用的秧苗插植装置3,其经由液压式的升降驱动单元2连结于行驶车身1的后部;中置规格的8条用的施肥装置(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4,其从行驶车身1的后部遍及秧苗插植装置3;以及8条用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6和第2药剂供给装置7,它们经由支承框架5支承于秧苗插植装置3的后部。
行驶车身1具备:左右前轮8,它们能够转向且能够驱动;左右后轮9,它们能够驱动;前轮转向用的方向盘10;以及搭乘驾驶用的座椅11。来自在行驶车身1的前部搭载的发动机12的动力经由具备未图示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装置(HMT)等的行驶传动系统而传递至左右前轮8以及左右后轮9。在行驶车身1的前部,具备供预备的毯状秧苗载置的左右一对预备载苗台13。
此外,在行驶传动系统中,也可以代替液压机械无级变速装置,而具备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HST)或者带式无级变速装置等。
如图1所示,升降驱动单元2具有:平行连杆机构14,其能够上下摆动地连结于行驶车身1的后部;升降用的液压缸(未图示),其对平行连杆机构14进行摆动驱动;以及升降用的阀单元(未图示),其对油相对于液压缸的流动进行控制。
如图1~7所示,秧苗插植装置3具有:载苗台15,其形成为能够载置8条量的毯状秧苗;5个平整土地浮体16,它们在作业行驶时对田地的泥面进行平整土地;输入部17,其输入有来自行驶车身1的作业用的动力;横向进给机构(未图示)、8个纵向进给机构18、8个插植机构19,它们被来自输入部17的动力驱动;以及插植框架20,其对这些部件进行支承。载苗台15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移动地支承于插植框架20。5个平整土地浮体16中的、配置于左右中央侧的3个平整土地浮体16形成为对2条量的秧苗插植位置处进行平整土地的俯视时为大致T字状。另外,配置于左右两端的2个平整土地浮体16形成为对1条量的秧苗插植位置处进行平整土地的俯视时为大致L字状。横向进给机构被来自输入部17的动力驱动,从而将载苗台15以与毯状秧苗的左右宽度对应的一定行程沿左右方向往返驱动。各纵向进给机构18构成为带式,载苗台15每到达行程端,就被来自经由横向进给机构的输入部17的动力驱动,通过该驱动将毯状秧苗以规定间距向下方纵向进给。8个插植机构19以与插植条间对应的一定间隔沿左右方向配置。各插植机构19构成为旋转式,通过被来自输入部17的动力驱动,从各毯状秧苗的下端抓取每规定量的秧苗并将秧苗插植至田地。插植框架20具有:方管状的主部件21,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支承框架22,其从主部件21向上方延伸;以及4个传动箱23,它们从主部件21向后方延伸。各传动箱23被兼用为经由支承框架5对第1药剂供给装置6与第2药剂供给装置7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在各传动箱23的内部具备向插植机构19传动的插植用传动机构(未图示)。在各传动箱23的后端部,能够驱动地支承有左右一对插植机构19。
如图1所示,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装置实施变速后的前进动力经由配置于行驶车身1的后部的作业用传动单元24、以及从作业用传动单元24设置直至秧苗插植装置3的输入部17的外部传动轴25等,被作为插植作业用的动力输入至秧苗插植装置3的输入部17。虽然省略图示,但在作业用传动单元24具备将插植作业用的动力变更为6阶段的株间变速装置、以及将插植作业用的动力断续的插植离合器等。
对于毯状秧苗而言,采用每块的播种量设定为通常的约2倍的高密度的密苗。由此,能够增多插植机构19相对于1块毯状秧苗的秧苗取用次数,能够削减每块田地使用的毯状秧苗的块数。
如图1~2、图4~7所示,施肥装置4具有:横宽的肥料料斗(第2料斗的一个例子)26,其对8条量的肥料(第2粉粒体的一个例子)进行贮存;4个肥料送出机构(第2送出机构的一个例子)27;电动式的施肥鼓风机(第2鼓风机的一个例子)28,其配置于车身左侧;8个肥料供给管(第2供给管的一个例子)29,它们形成8条量的肥料供给路径;8个制槽器30,它们具有开槽部;以及8个覆土板31。肥料料斗26在其下端部形成有8个肥料排出部26A,且各肥料排出部26A连通连接于肥料送出机构27的上部。通过经由施肥用传动机构(未图示)传递有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后的动力作为施肥作业用的动力,各肥料送出机构27被驱动,且各肥料送出机构27通过该驱动,从肥料料斗26将2条量的肥料每次以规定量送出。施肥鼓风机28被来自搭载于行驶车身1的电池(未图示)的电力驱动,并通过该驱动,产生将被各肥料送出机构27送出的肥料朝向田地的泥面输送的输送风。各肥料供给管29将从肥料送出机构27送出的肥料与输送风一起向各制槽器30引导。各制槽器30以相对于平整土地浮体16与插植机构19之间的插植机构19的秧苗插植位置位于横方向的邻接位置处的方式安装于平整土地浮体16。由此,各制槽器30与秧苗插植装置3一起升降,并在进行各平整土地浮体16接地的作业行驶时,在田地的泥面形成施肥槽而将肥料向施肥槽内引导。各覆土板31以位于制槽器30的后方的方式安装于平整土地浮体16。由此,能够利用各覆土板31将由各制槽器30形成并供给有肥料的施肥槽回填。
换句话说,施肥装置4构成为侧条施肥型,即将肥料以规定深度埋没供给至由各插植机构19插植于田地的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
虽然省略图示,但施肥装置4通过进行施肥用传动机构所具备的施肥离合器的断续操作、以及电路所具备的施肥用的鼓风机开关的断续操作,在各肥料送出机构27和施肥鼓风机28工作的施肥状态、以及各肥料送出机构27和施肥鼓风机28停止工作的施肥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2、图4~9所示,第1药剂供给装置6具有:4个施药单元32,它们将2条量的药剂(第1粉粒体的一个例子)供给至各制槽器30所形成的施肥槽;以及输送风供给单元33,其向各施药单元32供给施药用的输送风。各施药单元32具有:横宽的第1药剂料斗(第1料斗的一个例子)34,其对杀虫杀菌用的药剂进行贮存;左右2个第1药剂送出机构(第1送出机构的一个例子)35;2个药剂供给管(第1供给管的一个例子)36,它们形成2条量的药剂供给路径;以及2个施药引导件37。输送风供给单元33具有:电动式的施药鼓风机(第1鼓风机的一个例子)38,其配置于车身左侧;以及输送风供给管39,其从施药鼓风机38的排气部(未图示)向右方向延伸。各第1药剂料斗34的下端部连通连接于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的上端部。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以位于插植机构19的上方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架5。通过经由施药用传动机构40传递有插植作业用的动力作为施药作业用的动力,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被驱动,且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通过该驱动,从第1药剂料斗34将1条量的药剂每次以规定量送出。在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的底部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筒状的药剂排出部35A,在各药剂排出部35A能够装卸地连通连接有药剂供给管36的上端部36A。各药剂供给管36具有使来自输送风供给单元33的输送风合流的大致y字状的合流管部36B。由此,各药剂供给管36将从第1药剂送出机构35送出的药剂与输送风一起向施药引导件37引导。各施药引导件37以位于制槽器30与覆土板31之间的方式,与制槽器30一起安装于平整土地浮体16。施药鼓风机38被来自电池的电力驱动,并通过该驱动,向输送风供给管39的内部供给将由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送出的药剂朝向田地的泥面输送的输送风。输送风供给管39以位于插植机构19的上方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架5。在输送风供给管39的左端部连接有施药鼓风机38的排气部。在输送风供给管39的底部连通连接有在各药剂供给管36的合流管部36B形成的筒状的吸气部36C。
由此,第1药剂供给装置6与秧苗插植装置3一起升降,在进行各平整土地浮体16接地的作业行驶时,各施药引导件37进入由制槽器30形成的施肥槽而将药剂引导至施肥槽内。然后,在药剂被引导至施肥槽内之后,施肥槽被各覆土板31回填。
换句话说,第1药剂供给装置6构成为侧条施药型,即将药剂以规定深度埋没供给至由各插植机构19插植于田地的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
如图1、图4~5所示,各药剂供给管36的合流管部36B具有:药剂引导区域,其仅引导药剂;输送风引导区域,其仅引导输送风;以及合流输送区域,其利用输送风输送药剂。而且,通过使输送风引导区域与合流输送区域的连接区域形成为大致一条直线,输送风容易朝向施药引导件37流动。另外,通过将药剂引导区域与输送风引导区域的夹角设定为锐角,可避免药剂与输送风一起朝向第1药剂送出机构35倒流的担忧。
侧条施药型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6在作业行驶时使各施药引导件37进入施肥槽,由此供给至田地附近的药剂容易携带湿气而容易附着于各药剂供给管36的内表面、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
因此,该第1药剂供给装置6具有产生经由各药剂供给管36的内部朝向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部的施药用的输送风的施药鼓风机38,从而抑制携带湿气的药剂附着于各药剂供给管36的内表面、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由此,能够抑制产生药剂附着堆积至各药剂供给管36的内表面、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的药剂堵塞。
另外,第1药剂供给装置6并非如施肥装置4那样使肥料送出机构27、施肥鼓风机28等搭载于行驶车身1的后部,而是在施药对象位置附近的秧苗插植装置3的后方位置处配置有第1药剂送出机构35、施药鼓风机38等,从而缩短由各药剂供给管36形成的药剂供给路径。
由此,能够抑制被药剂供给管36引导的药剂的流速的降低,能够防止由于该流速的降低而使得药剂容易附着于各药剂供给管36的内表面、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
虽然省略图示,但对各施药引导件37采用耐磨性高的钢板等较硬材料,在其内表面的整个区域、或田地的泥水容易飞溅的内表面的下侧区域等粘贴有具有防水性的片材。
由此,能够抑制因各施药引导件37在作业行驶时进入施肥槽而产生的各施药引导件37的磨损、以及泥等向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附着。另外,即使泥、药剂等附着于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也能够利用在作业行驶中飞溅至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的田地的泥水进行冲洗。
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产生药剂、泥附着堆积于各药剂供给管36的内表面、各施药引导件37的内表面的堵塞。
如图1、图4~5所示,各施药引导件37以在它们进入施肥槽的作业行驶时,不会对先行供给至施肥槽的肥料造成负面影响的方式,将它们的从平整土地浮体16的底面向下方突出的长度设定为比各制槽器30的从平整土地浮体16的底面向下方突出的长度短的长度。
由此,虽然利用施肥槽进行施药,但能够良好地进行施肥与施药双方。
如图4~5、图8~9所示,第1药剂供给装置6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输入轴41。在第1药剂供给装置6中,各施药单元32具有横跨左右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的送出驱动轴42。配置于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左侧的2个施药单元32的送出驱动轴42经由齿轮式传动机构43与啮合离合器44而能够传动地连结于输入轴41的左端部。配置于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右侧的2个施药单元32的送出驱动轴42经由齿轮式传动机构43与啮合离合器44而能够传动地连结于输入轴41的右端部。
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药剂供给装置6通过进行上述的插植离合器的断续操作、以及电路所具备的施药用的鼓风机开关的断续操作,在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和施药鼓风机38工作的施药状态、以及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和施肥鼓风机28停止工作的施药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2、图4~7、图9所示,第2药剂供给装置7具有:单一的第2药剂料斗45,其对除草用的药剂进行贮存;单一的第2药剂送出机构46;药剂扩散用的旋转体47;电动马达48,其使旋转体47绕纵轴旋转;以及横宽的散布罩49。第2药剂料斗45的下端部连通连接于第2药剂送出机构46的上端部。第2药剂送出机构46支承于支承框架5的后端部,从而配置于比施肥装置4和第1药剂供给装置6靠后方的位置。通过经由施药用传动机构40传递有插植作业用的动力作为施药作业用的动力,第2药剂送出机构46被驱动,且第2药剂送出机构46通过该驱动,从第2药剂料斗45将每次规定量的药剂送出至散布罩49的内部。旋转体47与电动马达48设置于散布罩49的内部的左右中央位置处。旋转体47通过被电动马达48旋转驱动,而使从第2药剂送出机构46送出的药剂在散布罩49的内部扩散。散布罩49支承于支承框架5与第2药剂送出机构46。散布罩49使被旋转体47扩散的药剂在散布罩49的内部适当地反射,而从形成于散布罩49的下端的开口49A向田地的散布对象区域散布。
换句话说,第2药剂供给装置7构成为散布施药式,即从上方将药剂散布供给至利用各插植机构19插植有秧苗的田地的散布对象区域。
虽然省略图示,但第2药剂供给装置7通过进行上述的插植离合器的断续操作、以及施药用的鼓风机开关的断续操作,在第2药剂送出机构46和电动马达48工作的散布状态、以及第2药剂送出机构46和电动马达48停止工作的散布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9所示,在秧苗插植装置3中,在左起第2个配置的传动箱23具备从其内部向后方突出并能够取出插植作业用的动力的PTO轴50。
如图1、图4~9所示,施药用传动机构40具有:旋转臂51,其与PTO轴50一体旋转;第1联接杆52,其被旋转臂51的旋转沿上下方向推拉;第1摆动臂53,其利用第1联接杆52的推拉而进行摆动;第2联接杆54和第3联接杆55,它们利用第1摆动臂53的摆动而沿前后方向推拉;第2摆动臂56,其利用第2联接杆54的推拉而沿上下方向摆动;第3摆动臂57,其利用第3联接杆55的推拉而沿前后方向摆动;第1单向离合器58,其将第2摆动臂56的向下方的摆动传至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输入轴41;以及第2单向离合器60,其将第3摆动臂57的向前方的摆动传至第2药剂供给装置7的送出驱动轴59。旋转臂51经由快速接头61而能够装卸地连结于PTO轴50。第1摆动臂53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62为支点进行摆动。第2摆动臂56能够独立摆动地支承于输入轴41。第3摆动臂57能够独立摆动地支承于送出驱动轴59。第1单向离合器58具有利用第1扭簧(未图示)的作用而从下方与第2摆动臂56接触的第1联接销63。第2单向离合器60具有利用第2扭簧(未图示)的作用而从前方与第3摆动臂57接触的第2联接销64。
由此,施药用传动机构40在第1联接杆52因来自PTO轴50的插植作业用的动力而被拉下且第2摆动臂56向下方摆动的情况下,能够克服第1扭簧的作用而使第1联接销63向下方移动,能够与该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使输入轴41旋转。相反,在第1联接杆52因来自PTO轴50的插植作业用的动力而被上推且第2摆动臂56向上方摆动的情况下,第1联接销63因第1扭簧的作用而追随第2摆动臂56向上方移动,使得输入轴41的旋转停止。
换句话说,施药用传动机构40能够利用来自PTO轴50的插植作业用的动力使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输入轴41间歇地旋转,由此,能够间歇地进行基于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施药。
另一方面,施药用传动机构40在第1联接杆52因来自PTO轴50的插植作业用的动力而被上推且第3摆动臂57向前方摆动的情况下,能够克服第2扭簧的作用而使第2联接销64向前方移动,能够与该向前方的移动联动地使送出驱动轴59旋转。相反,在第1联接杆52因来自PTO轴50的插植作业用的动力而被拉下且第3摆动臂57向后方摆动的情况下,第2联接销64因第2扭簧的作用而追随第3摆动臂57向后方移动,使得送出驱动轴59的旋转停止。
换句话说,施药用传动机构40能够利用来自PTO轴50的插植作业用的动力使第2药剂供给装置7的送出驱动轴59间歇地旋转,由此,能够间歇地进行基于第2药剂供给装置7的药剂散布。
如图4~7所示,支承框架5具有:4个支承部件65,它们从各传动箱23向上方延伸;方形钢管制的固定部件66,其架设于右侧的2个支承部件65;左右第1支承轴67,它们从固定部件66的左右两端部向上方延伸;左右连杆臂68,它们绕第1支承轴沿前后方向摆动;左右第2支承轴69,它们在左右连杆臂68的自由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左右托架70,它们经由第2支承轴69而能够摆动地安装于左右连杆臂68的自由端部;圆形钢管制的移动部件71,其架设于左右托架70;左右支承臂72,它们从移动部件71的左右两端侧沿前后方向延伸;方形钢管制的前侧支承部件73,其架设于左右支承臂72的前端部;以及方形钢管制的后侧支承部件74,其架设于左右支承臂72的后端部。
由此,支承框架5构成为平行连杆,其遍及移动部件71接近固定部件66的作业位置、以及移动部件71与固定部件66向右后方大幅远离的非作业位置,且包括移动部件71、前侧支承部件73、后侧支承部件74的支承框架5的移动侧相对于包括支承部件65、固定部件66的支承框架5的固定侧平行移动。
支承框架5具有:左右第1锁定机构75和单一的第2锁定机构76,它们将移动部件71固定至作业位置;以及左右保持机构77,它们将左右连杆臂68切换并保持为与移动部件71的作业位置对应的折叠姿势、以及与移动部件71的非作业位置对应的伸出姿势。
如图4~7、图10所示,左右第1锁定机构75具有:承接部78,其设置于左端的支承部件65或固定部件66的右端部;辊79,其将移动部件71越过承接部78的阻挡位置(作业位置)地引导;以及肘节式的固定件80,其将移动部件71固定至承接部78的阻挡位置。在各承接部78形成有供阻挡位置的移动部件71进入的凹部78A。各辊79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从承接部78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81。各固定件80具有:卡止爪82,其从移动部件71向上方延伸;环部件83,其勾挂于卡止爪82;以及肘节机构84,其将环部件83切换至自由位置与固定位置。
由此,左右第1锁定机构75在移动部件71位于阻挡位置的状态下,在环部件83勾挂于移动部件71的卡止爪82之后,通过肘节机构84的操作而使环部件83从自由位置切换至固定位置,从而将移动部件71固定至阻挡位置(作业位置)。
另外,在该固定状态下,因为通过肘节机构84的操作使环部件83从固定位置切换至自由位置,所以解除移动部件71的在阻挡位置(作业位置)的固定,其后,环部件83相对于卡止爪82的勾挂被解除,从而允许移动部件71从阻挡位置(作业位置)脱离。
如图11所示,第2锁定机构76具有:U字状的承接部件85,其固定于左起第2个支承部件65;L字金属零件86,其以被承接部件85阻挡的方式固定于移动部件71;贯通轴87,其将移动部件71沿径向贯通;操作杆89,其经由左右延伸的支承轴88而能够上下摆动地连结于贯通轴87的上端部;板簧90,其安装于贯通轴87的下端部;以及引导部件91,其以对贯通轴87与操作杆89进行引导支承的方式固定于移动部件71。操作杆89具有经由贯通轴87使板簧90与承接部件85的外表面接触并弹性变形的偏心凸轮部89A。
由此,对于第2锁定机构76而言,在移动部件71位于作业位置、且L字金属零件86被承接部件85阻挡的状态下,利用由操作杆89实施的贯通轴87的旋转操作,从板簧90相对于承接部件85的不能接触姿势切换为能够接触姿势,之后若操作杆89被从沿着贯通轴87的解除姿势摆动操作为与贯通轴87正交的锁定姿势,则通过经由贯通轴87的偏心凸轮部89A的作用,板簧90被朝向承接部件85上拉并且与承接部件85接触而弹性变形,利用由该弹性变形得到的弹力将移动部件71固定至作业位置。
另外,在该固定状态下,若操作杆89被从锁定姿势摆动操作为解除姿势,则通过经由贯通轴87的偏心凸轮部89A的作用,板簧90向远离承接部件85的方向移动而解除与承接部件85的接触,从而解除移动部件71的在作业位置的固定。其后,利用由操作杆89实施的贯通轴87的旋转操作,从板簧90相对于承接部件85的能够接触姿势切换为不能接触姿势,从而允许移动部件71从作业位置脱离。
如图4~7、图12~13所示,各保持机构77具有:扇形的托架92,其形成连杆臂68的自由端部;卡止销93,其能够沿上下方向突出后退操作地支承于连杆臂68的托架70;以及压簧(未图示),其将卡止销93向下方突出施力。在托架92形成有通过压簧的作用而插入有卡止销93的第1卡止孔92A和第2卡止孔92B。
由此,各保持机构77通过卡止销93由于压簧的作用而插入于第1卡止孔92A,将连杆臂68保持为折叠姿势。另外,通过卡止销93由于压簧的作用而插入于第2卡止孔92B,将连杆臂68保持为伸出姿势。而且,通过使卡止销93克服压簧的作用而被从第1卡止孔92A或第2卡止孔92B拔出,允许连杆臂68的摆动。
如图6~7所示,移动部件71具有从移动部件71朝向后方延出的俯视时为U字状的把手94。由此,在工作人员进行移动部件71的移动操作的情况下,能够从第2药剂供给装置7的后方容易地抓住把手94,能够合理地进行移动部件71的移动操作。
如图4~7所示,在支承框架5中,各支承部件65对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输送风供给管39与各药剂供给管36进行支承。左侧的支承臂72对施药用传动机构40的支承轴62进行支承。前侧支承部件73对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与左右齿轮式传动机构43进行支承。后侧支承部件74对第2药剂供给装置7的第2药剂送出机构46与散布罩49进行支承。输送风供给管39为具有高强度的圆形钢管制,并兼做对施药鼓风机38等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
换句话说,利用支承框架的固定侧亦即各支承部件65等,支承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输送风供给管39、各药剂供给管36、以及施药鼓风机38等。另外,利用支承框架的移动侧亦即支承臂72、前侧支承部件73、以及后侧支承部件74,支承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左右齿轮式传动机构43、施药用传动机构40、以及第2药剂供给装置7等。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该乘用插秧机中进行秧苗插植装置3、第1药剂供给装置6等的维护的情况下,首先,操作快速接头61将施药用传动机构40从秧苗插植装置3的PTO轴50分开,并且将第1药剂供给装置6中的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的药剂排出部35A与药剂供给管36的连接解除。其后,将由左右第1锁定机构75和第2锁定机构76实施的移动部件71在作业位置的固定解除,并且将由左右保持机构77保持的左右连杆臂68在折叠姿势的保持解除。由此,除使配置于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上部侧的第1药剂料斗34与第1药剂送出机构35之外,还能够使施药用传动机构40与第2药剂供给装置7等与包括移动部件71的支承框架的移动侧一起,从它们接近秧苗插植装置3和施药鼓风机38的作业位置向与秧苗插植装置3的右后方大幅远离的非作业位置移动(参照图5、图7)。然后,通过该移动,若移动部件71等到达至非作业位置,则左右连杆臂68被左右保持机构77自动地保持在伸出姿势,并且能够在秧苗插植装置3和施药鼓风机38、以及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各第1药剂料斗34和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等之间得到较大的维护空间,能够从该维护空间进行相对于秧苗插植装置3与第1药剂供给装置6等的维护。
另外,在完成了秧苗插植装置3、第1药剂供给装置6等的维护的情况下,解除由左右保持机构77实施的左右连杆臂68在伸出姿势下的保持,从而能够使移动部件71以及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等从非作业位置移动至作业位置(参照图4、图6)。然后,通过该移动,若移动部件71等到达至作业位置,则左右连杆臂68被左右保持机构77自动地保持在折叠姿势,从而在该保持状态下,能够由左右第1锁定机构75和第2锁定机构76进行移动部件71在作业位置的固定。然后,在该固定后,进行第1药剂供给装置6中的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的药剂排出部35A与药剂供给管36的连接,并且操作快速接头61将施药用传动机构40连结至秧苗插植装置3的PTO轴50,从而能够将秧苗插植装置3和第1药剂供给装置6等形成为可驱动。
而且,在使移动部件71等移动的情况下,第1药剂供给装置6中的输送风供给管39、各药剂供给管36、各施药引导件37、以及重量大的施药鼓风机38等被留在支承框架5的固定侧,从而能够以比较轻的劳力使移动部件71等移动,而不招致各施药引导件37保持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地被拖拉的担忧。
其结果是,在具备将药剂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的侧条施药型的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乘用插秧机中,也能够在秧苗插植装置3与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各第1药剂料斗34和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等之间得到较大的维护空间,而不招致第1药剂供给装置6破损、劳力增大等,能够提高相对于秧苗插植装置3和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维护性。特别是,第1药剂料斗34和第1药剂送出机构35与移动部件71一起大幅远离施药鼓风机38,从而容易进行相对于施药鼓风机38的维护。
另外,在移动部件71等位于非作业位置的维护状态下,第1药剂供给装置6的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以及第2药剂供给装置7等向行驶车身1的右侧位移,相对于此,重量大的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配置于行驶车身1的左侧,从而能够确保维护状态下的车身的稳定性。
如图4、图5所示,在移动部件71,经由支承臂96安装有5个防泥罩95,5个防泥罩95随着移动部件71位于作业位置而配置于插植机构19的上方,并且随着移动部件71位于非作业位置而将插植机构19的上方敞开。
由此,在移动部件71位于作业位置的作业行驶时,能够防止由于各插植机构19而跳起的泥水等落到载置于载苗台15的毯状秧苗。
另外,在移动部件71位于非作业位置的维护状态下,容易进行相对于各插植机构19的维护。
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行驶车身1搭载有对秧苗插植装置3、施肥装置4、第1药剂供给装置6、以及第2药剂供给装置7等的工作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称为ECU)。ECU通过对上述的施肥离合器、施肥用的鼓风机开关、插植离合器、施药用的鼓风机开关、以及左右啮合离合器44中的、施肥离合器、施肥用的鼓风机开关、以及左右啮合离合器44的断续操作进行控制,能够切换为使施肥装置4与第1药剂供给装置6双方驱动的状态、以及仅使施肥装置4与第1药剂供给装置6中的一方驱动的状态。换句话说,在施肥装置4与第1药剂供给装置6之间,能够切换至使施肥装置4与第1药剂供给装置6驱动的状态、使施肥装置4独立驱动的状态、以及使第1药剂供给装置6独立驱动的状态。
ECU在基于秧苗插植装置3所具备的接地传感器等的输出,在作业行驶中检测到秧苗插植装置3从田地泥面浮出的情况下,使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的工作停止。
由此,能够防止在秧苗插植装置3从田地的泥面浮出的作业停止状态下,因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工作引起的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另外,能够以比秧苗插植装置3从田地泥面浮出之前进行的插植离合器的断开操作迟的时刻使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停止工作,由此,能够将在由各肥料送出机构27以及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进行的肥料或药剂的送出停止之后的残留在各肥料供给管29以及各药剂供给管36的肥料或药剂,通过来自施肥鼓风机28或施药鼓风机38的输送风向外部排出。因此,能够防止产生由残留肥料导致的肥料堵塞、由残留药剂导致的药剂堵塞。
ECU在基于对平行连杆机构14的上下摆动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检测到秧苗插植装置3从浮出位置下降的情况下,使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启动。
由此,能够以比秧苗插植装置3接地至田地泥面之后进行的插植离合器的接通操作早的时刻使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启动。
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使启动耗时的施肥鼓风机28和施药鼓风机38以与插植离合器的接通操作相同的时刻启动的情况下产生的、由施肥鼓风机28以及施药鼓风机38的开动延迟引起的施肥不良、施药不良。
ECU设定为在使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一起启动的情况下,对施肥鼓风机28的启动时刻与施药鼓风机38的启动时刻赋予时间差。
由此,与使启动时的耗电量大的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同时启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最大耗电量,能够降低电池等电动部件所承受的电力负担。
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削减与施肥鼓风机28和施药鼓风机38的工作相关的各电装部件所花费的成本。
ECU设定为在对施肥鼓风机28的启动时刻与施药鼓风机38的启动时刻赋予时间差的情况下,使施肥鼓风机28以比施药鼓风机38的启动时刻早的时刻启动。
由此,使位于载苗台15的前方而送风距离比位于载苗台15的后方的施药鼓风机38长的施肥鼓风机28优先启动,从而能够改善由施肥鼓风机28与施药鼓风机38的送风距离之差引起的药剂的供给延迟。
ECU在基于对移动部件71的自作业位置开始的移动进行检测的位置传感器的输出,检测到移动部件71等向非作业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使施药鼓风机38工作。
由此,在使移动部件71等移动至非作业位置的维护状态下,能够使输送风从自各第1药剂送出机构35的药剂排出部35A卸下的各药剂供给管36的上端部36A流出,能够防止在雨天时雨水从各药剂供给管36的上端部36A浸入而成为药剂堵塞的原因。
〔其他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分别单独应用的情况,也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组合应用。
(1)乘用插秧机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乘用插秧机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第2药剂供给装置7,而具备秧苗插植装置3、施肥装置4、以及第1药剂供给装置6。
例如,乘用插秧机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施肥装置4,而具备秧苗插植装置3、第1药剂供给装置6、以及第2药剂供给装置7。
例如,乘用插秧机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施肥装置4与第2药剂供给装置7,而具备秧苗插植装置3与第1药剂供给装置6。
(2)行驶车身1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行驶车身1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发动机12与行驶用的电动马达的混合规格。
例如,行驶车身1也可以构成为代替发动机12而具备行驶用的电动马达的电动规格。
(3)支承框架5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支承框架5也可以构成为:移动部件71遍及接近秧苗插植装置3的作业位置、以及与秧苗插植装置3的左后方大幅远离的非作业位置地移动。
例如,支承框架5也可以构成为:去除第2锁定机构76,而具有左右第1锁定机构75与左右保持机构77。
(4)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也可以是将肥料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的施肥装置。
例如,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的第1鼓风机38也可以配置于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的右端部或左右中央。
例如,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也可以构成为:在各第1送出机构35与移动部件71一起从作业位置移动时,移动部件71被引导部件79越过引导,伴随与此,各第1送出机构35的药剂排出部35A与第1供给管36的上端部36A的连接自动地解除,并且在各第1送出机构35与移动部件71一起到达至作业位置时,伴随与此,移动部件71被引导部件79越过引导,各第1送出机构35的药剂排出部35A与第1供给管36的上端部36A自动地连接。
例如,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6也可以构成为:各第1送出机构35中的药剂排出部35A的下端部形成为向前延伸,并且第1供给管36的上端部形成为向后延伸,从而随着各第1送出机构35与移动部件71一起从作业位置向非作业位置,各第1送出机构35的药剂排出部35A与第1供给管36的上端部36A的连接自动地解除,并且随着各第1送出机构35与移动部件71一起从非作业位置向作业位置移动,各第1送出机构35的药剂排出部35A与第1供给管36的上端部36A自动地连接。
(5)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4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4也可以是将药剂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的施药装置。
例如,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4的第2鼓风机28也可以配置于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4的右端部或左右中央。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秧苗插植装置与粉粒体供给装置的乘用插秧机。
附图标记说明:
1…行驶车身;3…秧苗插植装置;4…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5…支承框架;6…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15…载苗台;19…插植机构;26…第2料斗;27…第2送出机构;28…第2鼓风机;29…第2供给管;34…第1料斗;35…第1送出机构;36…第1供给管;38…第1鼓风机;66…固定部件;68…连杆臂;71…移动部件。

Claims (5)

1.一种乘用插秧机,其中,
具备:秧苗插植装置,其连结于行驶车身的后部;以及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其连结于所述秧苗插植装置的后部,
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具有:载苗台,其载置有毯状秧苗;以及插植机构,其从所述毯状秧苗抓取规定量的秧苗并将所述秧苗插植至田地,
所述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具有:第1料斗,其贮存有第1粉粒体;第1送出机构,其从所述第1料斗将规定量的第1粉粒体送出;第1供给管,其将送出的第1粉粒体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引导;以及第1鼓风机,其向所述第1供给管的内部供给输送风,
所述第1鼓风机配置于比所述载苗台靠后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插秧机,其中,
所述乘用插秧机具备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其配置于比所述载苗台靠前方的位置,
所述第2粉粒体供给装置具有:第2料斗,其贮存有第2粉粒体;第2送出机构,其从所述第2料斗将规定量的第2粉粒体送出;第2供给管,其将送出的第2粉粒体向田地中的插植秧苗的横侧方位置处供给引导;以及第2鼓风机,其向所述第2供给管的内部供给输送风,
所述乘用插秧机以能够独立驱动的方式具备所述第1鼓风机与所述第2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插秧机,其中,
所述第1鼓风机与所述第2鼓风机由电动鼓风机构成,
在使所述第1鼓风机与所述第2鼓风机一起启动的情况下,设置有使所述第1鼓风机的启动时刻与所述第2鼓风机的启动时刻不同的时间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插秧机,其中,
所述第2鼓风机配置于比所述载苗台靠前方的位置,
所述时间差设定为使所述第2鼓风机以比所述第1鼓风机的启动时刻早的时刻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乘用插秧机,其中,
所述第1粉粒体供给装置经由支承框架而连结于所述秧苗插植装置的后部,
所述支承框架具有:固定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左右连杆臂,它们能够前后摆动地连结于所述固定部件;以及移动部件,其架设于所述左右连杆臂的自由端部,所述支承框架构成为使所述移动部件以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平行姿势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平行连杆,
所述第1料斗与所述第1送出机构支承于包括所述移动部件的所述支承框架的移动侧,
所述第1鼓风机支承于包括所述固定部件的所述支承框架的固定侧的、相对于所述移动部件由于后方摆动而位移的左右一侧而处于左右相反侧的端部。
CN201880068762.1A 2017-10-23 2018-09-05 乘用插秧机 Pending CN111343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4774 2017-10-23
JP2017204774A JP6830425B2 (ja) 2017-10-23 2017-10-23 乗用田植機
PCT/JP2018/032860 WO2019082517A1 (ja) 2017-10-23 2018-09-05 乗用田植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3855A true CN111343855A (zh) 2020-06-26

Family

ID=6624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8762.1A Pending CN111343855A (zh) 2017-10-23 2018-09-05 乘用插秧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830425B2 (zh)
KR (1) KR20200064986A (zh)
CN (1) CN111343855A (zh)
TW (1) TWI683615B (zh)
WO (1) WO20190825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9339A (zh) * 2019-09-23 2020-01-1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步行式地轮驱动的自动铺盘装置及其铺盘方法
CN113812240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湖南晶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除杂草插秧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7969B (zh) * 2020-12-11 2022-03-15 阿坝州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大黄种植专用的除草施肥装置及其高产栽培方法
CN114145112B (zh) * 2021-11-29 2023-03-21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颗粒肥料的定量定点施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9615A (ja) * 1986-05-19 1987-11-2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施肥装置付き移植機
JPH10165074A (ja) * 1996-12-11 1998-06-23 Kubota Corp 薬剤散布装置付き田植機
JP2015165790A (ja) * 2014-03-04 2015-09-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粉粒体供給装置
WO2017170659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2840B2 (ja) 2006-04-18 2011-10-26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9615A (ja) * 1986-05-19 1987-11-2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施肥装置付き移植機
JPH10165074A (ja) * 1996-12-11 1998-06-23 Kubota Corp 薬剤散布装置付き田植機
JP2015165790A (ja) * 2014-03-04 2015-09-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粉粒体供給装置
WO2017170659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9339A (zh) * 2019-09-23 2020-01-1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步行式地轮驱动的自动铺盘装置及其铺盘方法
CN110679339B (zh) * 2019-09-23 2021-05-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步行式地轮驱动的自动铺盘装置及其铺盘方法
CN113812240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湖南晶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除杂草插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30425B2 (ja) 2021-02-17
TWI683615B (zh) 2020-02-01
KR20200064986A (ko) 2020-06-08
TW201922083A (zh) 2019-06-16
JP2019076011A (ja) 2019-05-23
WO2019082517A1 (ja)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3855A (zh) 乘用插秧机
CN107535144B (zh) 水田作业车
JP5237855B2 (ja) 農用供給装置
KR101175113B1 (ko) 농업용 작업기
KR102382289B1 (ko) 승용 수전 작업기
JP2013132235A (ja) 水田作業機
JP6406826B2 (ja) 水田作業機
JP5586197B2 (ja) 固形体散布機及び作業車両
CN110313284B (zh) 苗移植机
JP2011062182A (ja) 薬剤散布機及び田植機
JP2019076085A (ja) 乗用田植機
JP2006262798A (ja) 粉粒体吐出機
JP4677741B2 (ja) 苗移植機
JP6827351B2 (ja) 田植機
JP2015123021A (ja) 苗移植機
JP3543503B2 (ja) 施肥装置及び薬剤散布装置付き乗用型苗植機
JP7138590B2 (ja) 水田作業機
JP4329367B2 (ja) 点播機
JPH1189357A (ja) 粉粒体供給装置
JP4802840B2 (ja) 苗移植機
JP4524984B2 (ja) 苗植機
JPS59203423A (ja) 乗用型施肥機
JP4635511B2 (ja) 施肥装置付き苗移植機
JPH0338973Y2 (zh)
CN113243175A (zh) 秧苗移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YANMA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