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9632A - 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99632A CN111299632A CN202010184582.9A CN202010184582A CN111299632A CN 111299632 A CN111299632 A CN 111299632A CN 202010184582 A CN202010184582 A CN 202010184582A CN 111299632 A CN111299632 A CN 1112996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piston
- pressure
- workpiece
- th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40—Expansion mandrels
- B23B31/4006—Gripping the work or tool by a split sleeve
- B23B31/402—Gripping the work or tool by a split sleeve using fluid-pressure means to actuate the grip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属于装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该内撑夹具由定位夹紧装置、辅助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组成。装夹方法将工件立式装夹,利用液压系统将液压油输送至夹紧腔与松开腔,驱动活塞运动,继而使得内撑胀套径向移动,将工件撑起。内撑胀套为多瓣、侧面呈锯齿状,相邻内撑胀套可进行啮合,结构简单,实现均匀撑紧,提高工件局部刚度。采用卡爪与橡胶板相结合方式对工件上下未加工区域进行辅助支撑,保证工件整体刚度。采用联接阀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操作便捷。联接阀可在切断油压源后能长时间保持夹紧路无压力泄露,实现保压功能。可实现对薄壁圆筒件的柔性、快速、可靠装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件以其重量轻、结构紧凑、节约材料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其刚性差,强度弱,在夹紧力及切削力作用下易产生变形,故要保证高可靠装夹。现有装夹方法中,多采用以薄壁件外表面或内表面为定位基准面,利用自带定心功能的三爪卡盘或弹性胀套对其进行定位夹紧。但该方法无法使夹具支撑面与工件表面完全接触,难以保证薄壁件的局部刚度。此外,还有在薄壁件内部填充石蜡或低熔点金属的装夹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薄壁件的整体刚度,但其需要对薄壁件内部做密封处理,待加工完成后,再加热使填充物流出,过程复杂、能耗高、效率低。
为提高薄壁件装夹效率,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自动装夹方式,减少使用夹紧速度较慢、夹紧力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较高的人工装夹方式。自动装夹主要有三种驱动方式,分别为电机驱动、气压驱动与液压驱动。电机驱动运动精度较高,调速方便,无需额外的工作站。但其驱动力较小,且普通电机转速太高,需要减速器进行减速后,再串联转动-直线运动转换装置输出夹紧力,造成总体结构庞大而复杂。气压驱动是以清洁的压缩空气为动力,驱动迅速,空气易从大气中获得,用过后可直接排到大气中,处理方便,环保无污染。但气压驱动的传动效率较低,此外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特性,因而运动速度的稳定性较差。液压驱动较为平稳,驱动力大,依靠保压特点可在切断油路后仍能保证可靠装夹,节约大量成本。因此,亟需发展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提高其装夹可靠性和加工效率,满足该类薄壁件高精度、高性能制造的需求。
2016年褚圣祥等人在专利CN106181512A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壁件轴和端面装夹的夹具,通过油缸拉杆运动,带动压紧件沿径向靠近或远离油缸拉杆,从而实现薄壁件的夹紧与放松。该夹具能快速自定心装夹,提高了同心度,降低了平面跳动度;但支撑面与薄壁件内表面接触面积较少,无法保证薄壁件的局部刚度。2017年张智森等人在专利CN108015570A中公开了一种以内孔进行定位夹紧的薄壁零件加工装夹结构,其利用螺母拉动芯轴上下运动,使得楔块沿芯轴外圆锥面滑动,继而促使楔块做径向运动将薄壁件撑起。该夹具能适用不同尺寸的薄壁件加工,可有效减小加工过程产生的变形。但该结构中,相邻楔块之间撑起后仍存在较大间隙,也无法保证薄壁件加工区域的局部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针对大型薄壁圆筒件在加工过程中对柔性、快速、可靠装夹难题,发明了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发明设计了多瓣、侧面呈锯齿状的内撑胀套,相邻内撑胀套可进行啮合,其啮合后的重叠部分增加与工件内表面的接触面积,结构简单,大大提高工件的局部刚度。采用刚性内撑胀套与橡胶板相结合方式,达到抑振目的,并实现均匀、可靠撑紧。采用卡爪与橡胶板相结合对工件上下未加工区域进行辅助支撑,通过人工拧动螺栓使卡爪运动,操作方便,可保证工件整体刚度。内撑驱动采用液压系统,驱动力大、平稳性好。采用联接阀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联接阀可在切断油压源后能长时间保持夹紧路无压力泄露,实现保压功能。可以实现薄壁圆筒件的柔性、快速、可靠装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其特征是,该夹具由定位夹紧装置、辅助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组成。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中,夹具体9分为上下两部分:夹具体下部分7的下部通过螺钉21与活塞杆12固连,夹具体上部分8通过上部螺钉29与活塞杆12固连;活塞杆12底部加工有外螺纹与转台1中心孔内螺纹固连;活塞杆12中部为长圆台形状,上面加工有两个环形沟槽,两个O型密封圈 28安装在环形沟槽中;活塞30安装在活塞杆12中部长圆台上,活塞30为一空心圆锥体,其上下均有一段内螺纹,下部法兰盘26和上部法兰盘35 端部各有一段外螺纹分别与活塞30的内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活塞30 安装在下部法兰盘26与上部法兰盘35之间;小O型密封圈25安装在上部法兰盘35和下部法兰盘26的内环形沟槽中,大O型密封圈27安装在上部法兰盘35和下部法兰盘26的外环形沟槽中,起密封作用,继而形成两个封闭的油腔,即夹紧腔a与松开腔b,保证油腔的封闭性,防止漏油。
内撑胀套10为多瓣、侧面呈锯齿状,上下均有槽10a,其侧面为锯齿状10b,相邻两个胀套可进行啮合,其内表面与活塞30外表面接触,内撑胀套10上下表面均有一个弧形凸起10c,与弹簧伸缩装置配合使用。上、下弹簧伸缩装置33、24安装于夹具体外表面的孔中,与内撑胀套10上下表面的凸起10c接触,夹具松开时,依靠弹簧的回复力将内撑胀套10回位。
上部导向块32安装在夹具体上部分8与内撑胀套10之间,并通过上螺钉31与夹具体上部分8固连。下部导向块23安装在夹具体下部分7与内撑胀套10之间,并通过下螺钉22与夹具体下部分7固连。
所述辅助装置中,转台1上还安装有联接阀2、转台内螺栓3、橡胶板 4、压力表5、外卡爪6、内卡爪20;内卡爪20和外卡爪6均安装于转台内螺栓3上,各有三个,均布在圆周方向,其外部均有一层益于减振的橡胶板4;上卡爪37安装于夹具体上部分8,外部也安装有橡胶板11,一对锥齿轮39、34通过螺栓38、螺栓杆36分别安装在夹具体上部分8中,通过拧动夹具体上部分的螺栓38,从而使两个锥齿轮啮合,进而推动上卡爪37 运动,使得橡胶板11与工件19紧密接触,达到加工过程中减振的目的;当薄壁圆筒件19中心撑涨后,通过拧动螺栓,促使内卡爪20、外卡爪6、上卡爪37运动,将工件上、下未加工区域撑起,从而提高工件的整体刚度。
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中,储液箱15通过油管与双向液压泵16相连,双向液压泵16将液压油输送给联接阀2,联接阀2可控制油路的通断;溢流阀14通过三通13接于双向液压泵16与联接阀2之间,当回路中压力高于溢流阀14设定压力,溢流阀14开启,进而将液压油回送到储液箱15中;压力表7安装于联接阀2与夹紧腔a之间的油路中,用于实时监测油路压力。
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装夹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进行装夹,首先将工件立式装夹,利用液压系统驱动活塞30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内撑胀套10径向运动,实现对薄壁圆筒件19的内撑装夹。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立式装夹薄壁圆筒件,启动液压驱动系统;
将薄壁圆筒件19吊装放在夹具工装的转台1上,进行立式装夹,薄壁圆筒件下端面定位;启动液压驱动系统,储液箱15提供动力驱动所需的液压油,液压油经油管依次通过双向液压泵16、三通13、联接阀2等,再通过夹具体内部流道流入到夹紧腔a与松开腔b中,使得活塞30上下运动,继而驱动中心内撑胀套10运动;当系统压力超过溢流阀14设定压力时,溢流阀开启,使得液压油返回储液箱15中。
第二步,内撑胀套径向运动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
通过控制联接阀2的开关来控制油路的通断,利用液压系统将液压油输送至夹紧腔与松开腔,驱动活塞运动,继而使得内撑胀套径向移动,将工件撑起,从而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当打开联接阀2,液压油经夹具体内部流道流入到夹紧腔a中,夹紧腔a增大,带动活塞30向下运动。由于活塞30呈圆锥状,内撑胀套10内表面与活塞30外表面紧密接触,故依靠活塞和内撑胀套斜楔状的结构特点,可将活塞30的轴向直线运动转化为内撑胀套10的径向运动。内撑胀套10上下均有槽状结构10a,其与导向块进行配合,导向块实则是起导向作用,使内撑胀套10径向运动更加准确,使其能均匀的将薄壁圆筒件19内表面撑起。内撑胀套10侧面呈锯齿状10b,相邻两个胀套可进行啮合,其啮合产生的重叠部分使得胀套间的间隙减小,有效增加了与薄壁件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薄壁件加工区域的局部刚度。
第三步,辅助装置运动
当中心内撑胀套10将薄壁件内表面撑起时,通过人工拧动转台内螺栓 3,可操作内、外卡爪进行运动。因卡爪下方有齿槽,可与内螺栓3进行配合,故可将螺栓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内、外卡爪的直线运动,内卡爪20从工件内部将其内表面撑起,外卡爪6则从工件外表面进行夹持,两者外部均有一层橡胶板4,可达到抑振目的。上卡爪37的运动则依靠拧动上部螺栓 38,因螺栓尾部安装有锥齿轮39,故可将轴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径向的旋转运动,进而促使上卡爪37做径向直线运动,使得橡胶板11与工件19紧密接触,提高工件上部的局部刚度。
第四步,实现保压功能
待将薄壁圆筒件19装夹完毕后,关闭联接阀2,从而切断油路,该系统能实现保压功能。联接阀2可在切断油压源后能长时间保持夹紧路无压力泄露,即拔下油管,依旧能实现稳定内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扩力特征的刚性内撑胀套,结构简单,可将较小的驱动力转化为较大的内撑力,可实现均匀内撑。内撑胀套锯齿状结构使得两胀套之间间隙小,撑紧时未支撑面积较小,使薄壁件内部表面受到均匀分布的径向力,大大提高了加工区域的局部刚度。同时,内撑胀套外层的橡胶板可有效实现抑振,减小变形。采用卡爪及橡胶板对薄壁件上下未加工区域进行支撑,大大提高了工件的整体刚度。采用液压系统驱动,驱动力大、平稳性好。采用联接阀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操作便捷,可实现保压功能,节约成本,有效提高了装夹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示意图,附图2是薄壁圆筒件装夹外形图,附图3是图2A-A夹具体纵向剖切结构图,附图4是内撑胀套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图3中B、C处上、下弹簧伸缩装置局部放大图。其中:1-转台,2-联接阀, 3-转台内螺栓,4-橡胶板,5-压力表,6-外卡爪,7-夹具体下部分,8-夹具体上部分,9-夹具体,10-内撑胀套,10a-沟槽,10b-锯齿;10c-凸台,11-橡胶板,12-活塞杆,13-三通,14-溢流阀,15-储液箱,16-双向液压泵,17-回转工作台,18-工作台滑枕,19-薄壁圆筒件,20-内卡爪,21-下部螺钉,22- 下螺钉,23-下部导向块,24-下部弹簧伸缩装置,25-小O型密封圈,26-下部法兰盘,27-大O型密封圈,28-O型密封圈,29-上部螺钉,30-活塞,31- 上螺钉,32-上部导向块,33-上部弹簧伸缩装置,34-下锥齿轮,35-上部法兰盘,36-螺栓杆,37-上卡爪,38-螺栓,39-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薄壁圆筒件19为406A高强度钢材料,直径为1000mm,总长为1800mm。其经整体分段旋压成型,壁薄且不均匀(前后圆柱区段壁厚仅3.5mm,中间待加工区壁厚为8mm);廓形误差大,仅中间待加工区的母线直线度误差即为1~3mm;待加工区域长度为640mm,其距工件下底面520mm。
首先,组装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装备,如附图1、2、3所示。该夹具由定位夹紧装置、辅助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组成。所述定位夹紧装置中,夹具体9分为上下两部分:夹具体下部分7下部通过螺钉21与活塞杆12 固连,夹具体上部分8通过上部螺钉29与活塞杆12固连;活塞杆12底部加工有外螺纹与转台1中心孔内螺纹固连;活塞杆12中部为长圆台形状,上面加工有两个环形沟槽,两个O型密封圈28安装在环形沟槽中;活塞 30安装在活塞杆12中部长圆台上,活塞30为一空心圆锥体,其上下均有一段内螺纹,下部法兰盘26和上部法兰盘35端部各有一段外螺纹分别与活塞30的内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活塞30安装在下部法兰盘26与上部法兰盘35之间;小O型密封圈25安装在上部法兰盘35和下部法兰盘 26的内环形沟槽中,大O型密封圈27安装在上部法兰盘35和下部法兰盘 26的外环形沟槽中,起密封作用,继而形成两个封闭的油腔,即夹紧腔a 与松开腔b,保证油腔的封闭性,防止漏油;内撑胀套10上下均有槽10a,其侧面为锯齿状10b,相邻两个胀套可进行啮合,其内表面与活塞30外表面接触,内撑胀套10上下表面均有一个弧形凸起10c,与弹簧伸缩装置配合使用。上、下弹簧伸缩装置33、24安装于夹具体外表面的孔中,与内撑胀套10上下表面的凸起10c接触,夹具松开时,依靠弹簧的回复力将内撑胀套10回位。上部导向块32安装在夹具体上部分8与内撑胀套10之间,并通过上螺钉31与夹具体上部分8固连。下部导向块23安装在夹具体下部分7与内撑胀套10之间,并通过下螺钉22与夹具体下部分7固连。
所述辅助装置中,转台1上还安装有联接阀2、转台内螺栓3、橡胶板 4、压力表5、外卡爪6、内卡爪20;内卡爪20和外卡爪6均安装于转台内螺栓3上,各有三个,均布在圆周方向,其外部均有一层益于减振的橡胶板4;上卡爪37安装于夹具体上部分8,外部也安装有橡胶板11,一对锥齿轮39、34通过螺栓38、螺栓杆36分别安装在夹具体上部分8中,通过拧动夹具体上部分的螺栓38,从而使两个锥齿轮啮合,进而推动上卡爪37 运动,使得橡胶板11与工件19紧密接触,达到加工过程中减振的目的;当薄壁圆筒件19中心撑涨后,通过拧动螺栓,促使内卡爪20、外卡爪6、上卡爪37运动,将工件上、下未加工区域撑起,从而提高工件的整体刚度。
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中,储液箱15通过油管与双向液压泵16相连,双向液压泵16将液压油输送给联接阀2,联接阀2可控制油路的通断;溢流阀14通过三通13接于双向液压泵16与联接阀2之间,当回路中压力高于溢流阀14设定压力,溢流阀14开启,进而将液压油回送到储液箱15中;压力表7安装于联接阀2与夹紧腔a之间的油路中,用于实时监测油路压力。
内撑夹具装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立式装夹薄壁圆筒件,启动液压驱动系统。
将薄壁圆筒件19吊装放在夹具工装的转台1上,进行立式装夹,薄壁圆筒件下端面定位;启动液压驱动系统,储液箱15提供动力驱动所需的液压油,液压油经油管依次通过双向液压泵16、三通13、联接阀2等,再通过夹具体内部流道流入到夹紧腔a与松开腔b中,使得活塞30上下运动,继而驱动中心内撑胀套10运动;当系统压力超过溢流阀14设定压力时,溢流阀开启,使得液压油返回储液箱15中。
第二步,内撑胀套运动实现夹具的夹紧松开。
通过控制联接阀2的开关来控制油路的通断,从而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当打开联接阀2,液压油经夹具体内部流道流入到夹紧腔a中,夹紧腔a增大,带动活塞30向下运动。由于活塞30呈圆锥状,内撑胀套10内表面与活塞30外表面紧密接触,故依靠活塞和内撑胀套斜楔状的结构特点,可将活塞30的轴向直线运动转化为内撑胀套10的径向运动夹紧。内撑胀套10上下均有槽状结构10a,其与导向块进行配合,导向块实则是起导向作用,使内撑胀套10径向运动更加准确,使其能均匀的将薄壁圆筒件19 内表面撑起。内撑胀套10侧面呈锯齿状10b,相邻两个胀套可进行啮合,其啮合产生的重叠部分使得胀套间的间隙减小,有效增加了与薄壁件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薄壁件加工区域的局部刚度。
第三步,辅助装置运动,当中心内撑胀套10将薄壁件内表面撑起时,通过人工拧动转台内螺栓3,可操作内、外卡爪进行运动。因卡爪下方有齿槽,可与内螺栓3进行配合,故可将螺栓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内、外卡爪的直线运动,内卡爪20从工件内部将其内表面撑起,外卡爪6则从工件外表面进行夹持,两者外部均有一层橡胶板4,可达到抑振目的。上卡爪37的运动则依靠拧动上部螺栓38,因螺栓尾部安装有锥齿轮39,故可将轴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径向的旋转运动,进而促使上卡爪37做径向直线运动,使得橡胶板11与工件19紧密接触,提高工件上部的局部刚度。
第四步,实现保压功能,待将薄壁圆筒件19装夹完毕后,关闭联接阀 2,从而切断油路,该系统能实现保压功能。联接阀2可在切断油压源后能长时间保持夹紧路无压力泄露,即拔下油管,依旧能实现稳定内撑。
本发明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装夹过程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有效保压,节约成本,采用刚性支撑与橡胶板结合方式,有效抑振,大大减小了加工中产生的变形;针对回转体类薄壁件厚度薄、刚度小、重量轻等特点,可以有效实现对回转体类薄壁件进行柔性、快速、可靠装夹。
Claims (2)
1.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其特征是,该夹具由定位夹紧装置、辅助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组成;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中,夹具体(9)分为上下两部分:夹具体下部分(7)的下部通过螺钉(21)与活塞杆(12)固连,夹具体上部分(8)通过上部螺钉(29)与活塞杆(12)固连;活塞杆(12)底部加工有外螺纹与转台(1)中心孔内螺纹固连;活塞杆(12)中部为长圆台形状,上面加工有两个环形沟槽,两个O型密封圈(28)安装在环形沟槽中;活塞(30)安装在活塞杆(12)中部长圆台上,活塞(30)为一空心圆锥体,其上下均有一段内螺纹,下部法兰盘(26)和上部法兰盘(35)端部各有一段外螺纹分别与活塞(30)的内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活塞(30)安装在下部法兰盘(26)与上部法兰盘(35)之间;小O型密封圈(25)安装在上部法兰盘(35)和下部法兰盘(26)的内环形沟槽中,大O型密封圈(27)安装在上部法兰盘(35)和下部法兰盘(26)的外环形沟槽中,起密封作用,继而形成两个封闭的油腔,即夹紧腔(a)与松开腔(b),保证油腔的封闭性,防止漏油;
内撑胀套(10)为多瓣、侧面呈锯齿状,上下均有槽(10a),其侧面为锯齿状(10b),相邻两个胀套可进行啮合,其内表面与活塞(30)外表面接触,内撑胀套(10)上下表面均有一个弧形凸起(10c),与弹簧伸缩装置配合使用;上、下弹簧伸缩装置(33)、(24)安装于夹具体外表面的孔中,与内撑胀套(10)上下表面的凸起(10c)接触,夹具松开时,依靠弹簧的回复力将内撑胀套(10)回位;上部导向块(32)安装在夹具体上部分(8)与内撑胀套(10)之间,并通过上螺钉(31)与夹具体上部分(8)固连;下部导向块(23)安装在夹具体下部分(7)与内撑胀套(10)之间,并通过下螺钉(22)与夹具体下部分(7)固连;
所述辅助装置中,转台(1)上还安装有联接阀(2)、转台内螺栓(3)、橡胶板(4)、压力表(5)、外卡爪(6)、内卡爪(20);内卡爪(20)和外卡爪(6)均安装于转台内螺栓(3)上,各有三个,均布在圆周方向,其外部均有一层益于减振的橡胶板(4);上卡爪(37)安装于夹具体上部分(8),外部也安装有橡胶板(11),一对锥齿轮(39)、(34)通过螺栓(38)、螺栓杆(36)别安装在夹具体上部分(8)中,通过拧动夹具体上部分的螺栓(38),从而使两个锥齿轮啮合,进而推动上卡爪(37)运动,使得橡胶板(11)与工件(19)紧密接触,达到加工过程中减振的目的;当薄壁圆筒件(19)中心撑涨后,通过拧动螺栓,促使内卡爪(20)、外卡爪(6)、上卡爪(37)运动,将工件上、下未加工区域撑起,从而提高工件的整体刚度;
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中,储液箱(15)通过油管与双向液压泵(16)相连,双向液压泵(16)将液压油输送给联接阀(2),联接阀(2)可控制油路的通断;溢流阀(14)通过三通(13)接于双向液压泵(16)与联接阀(2)之间,当回路中压力高于溢流阀(14)设定压力,溢流阀(14)开启,进而将液压油回送到储液箱(15)中;压力表(7)安装于联接阀(2)与夹紧腔(a)之间的油路中,用于实时监测油路压力。
2.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装夹方法,其特征是,装夹方法采用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装夹,将薄壁圆筒件立式装夹,利用液压系统驱动活塞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内撑胀套径向运动,实现对薄壁圆筒件的内撑装夹;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立式装夹薄壁圆筒件,启动液压驱动系统;
将薄壁圆筒件(19)吊装放在夹具工装的转台(1)上,进行立式装夹,薄壁圆筒件下端面定位;启动液压驱动系统,储液箱(15)提供动力驱动所需的液压油,液压油经油管依次通过双向液压泵(16)、三通(13)、联接阀(2)等,再通过夹具体内部流道流入到夹紧腔(a)与松开腔(b)中,使得活塞(30)上下运动,继而驱动中心内撑胀套(10)运动;当系统压力超过溢流阀(14)设定压力时,溢流阀开启,使得液压油返回储液箱(15)中;
第二步,内撑胀套径向运动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
通过控制联接阀(2)的开关来控制油路的通断,利用液压系统将液压油输送至夹紧腔与松开腔,驱动活塞运动,继而使得内撑胀套径向移动,将工件撑起,从而控制夹具的夹紧、松开;当打开联接阀(2),液压油经夹具体内部流道流入到夹紧腔(a)中,夹紧腔(a)增大,带动活塞(30)向下运动;由于活塞(30)呈圆锥状,内撑胀套(10)内表面与活塞(30)外表面紧密接触,故依靠活塞和内撑胀套斜楔状的结构特点,可将活塞(30)的轴向直线运动转化为内撑胀套(10)的径向运动夹紧;内撑胀套(10) 上下均有槽状结构(10a),其与导向块进行配合,导向块实则是起导向作用,使内撑胀套(10)径向运动更加准确,使其能均匀的将薄壁圆筒件(19)内表面撑起;内撑胀套(10)侧面呈锯齿状(10b),相邻两个胀套可进行啮合,其啮合产生的重叠部分使得胀套间的间隙减小,有效增加了与薄壁件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薄壁件加工区域的局部刚度;
第三步,辅助装置运动;
当中心内撑胀套(10)将薄壁件内表面撑起时,通过人工拧动转台内螺栓(3),可操作内、外卡爪进行运动;因卡爪下方有齿槽,可与内螺栓(3)进行配合,故可将螺栓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内、外卡爪的直线运动,内卡爪(20)从工件内部将其内表面撑起,外卡爪(6)则从工件外表面进行夹持,两者外部均有一层橡胶板(4),可达到抑振目的;上卡爪(37)的运动则依靠拧动上部螺栓(38),因螺栓尾部安装有锥齿轮(39),故可将轴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径向的旋转运动,进而促使上卡爪(37)做径向直线运动,使得橡胶板(11)与工件(19)紧密接触,提高工件上部的局部刚度;
第四步,实现保压功能;
待将薄壁圆筒件(19)装夹完毕后,关闭联接阀(2),从而切断油路,该系统能实现保压功能;联接阀(2)可在切断油压源后能长时间保持夹紧路无压力泄露,即拔下油管,依旧能实现稳定内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84582.9A CN111299632B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84582.9A CN111299632B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9632A true CN111299632A (zh) | 2020-06-19 |
CN111299632B CN111299632B (zh) | 2021-04-20 |
Family
ID=7116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84582.9A Active CN111299632B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99632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40134A (zh) * | 2020-11-13 | 2021-03-05 | 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型智能化内撑工装设备 |
CN112475754A (zh) * | 2020-10-30 | 2021-03-12 | 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尺寸筒形薄壁件精密内型定位装置 |
CN114192877A (zh) * | 2021-12-10 | 2022-03-18 | 浙江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氮氧传感器加工用废屑粉尘收集装置及方法 |
CN114226490A (zh) * | 2021-12-30 | 2022-03-25 | 淄博斯壮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铝材成型用自动生产系统 |
CN114789322A (zh) * | 2022-05-16 | 2022-07-26 | 安吉科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卡爪 |
CN115709301A (zh) * | 2022-10-31 | 2023-02-24 | 江苏飞达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钻头内孔撑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16174967A (zh) * | 2023-03-17 | 2023-05-30 | 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激光切割用定位校准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47842A2 (de) * | 2010-01-26 | 2011-07-27 | Schunk GmbH & Co. KG Spann- und Greiftechnik | Dehnspann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CN202639382U (zh) * | 2012-06-20 | 2013-01-02 | 烟台万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卡盘体式机械胀轴 |
CN103223506A (zh) * | 2013-04-08 | 2013-07-31 | 苏州市亿特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钢管加工夹具 |
CN106181512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薄壁件轴和端面装夹的夹具 |
CN108015570A (zh) * | 2017-11-08 | 2018-05-1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一种以内孔进行定位夹紧的薄壁零件加工装夹结构 |
CN109396907A (zh) * | 2018-11-05 | 2019-03-01 | 刘剑 | 液压胀紧装置 |
CN109482923A (zh) * | 2018-11-13 | 2019-03-19 | 东莞市国森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谐波柔轮滚齿液压工装 |
CN209867415U (zh) * | 2019-04-12 | 2019-12-31 | 浙江马锐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车床用涨紧夹具 |
CN209902678U (zh) * | 2018-12-21 | 2020-01-07 |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筒型薄壁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 |
-
2020
- 2020-03-17 CN CN202010184582.9A patent/CN11129963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47842A2 (de) * | 2010-01-26 | 2011-07-27 | Schunk GmbH & Co. KG Spann- und Greiftechnik | Dehnspann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CN202639382U (zh) * | 2012-06-20 | 2013-01-02 | 烟台万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卡盘体式机械胀轴 |
CN103223506A (zh) * | 2013-04-08 | 2013-07-31 | 苏州市亿特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钢管加工夹具 |
CN106181512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薄壁件轴和端面装夹的夹具 |
CN108015570A (zh) * | 2017-11-08 | 2018-05-1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一种以内孔进行定位夹紧的薄壁零件加工装夹结构 |
CN109396907A (zh) * | 2018-11-05 | 2019-03-01 | 刘剑 | 液压胀紧装置 |
CN109482923A (zh) * | 2018-11-13 | 2019-03-19 | 东莞市国森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谐波柔轮滚齿液压工装 |
CN209902678U (zh) * | 2018-12-21 | 2020-01-07 |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筒型薄壁零件加工的辅助支撑装置 |
CN209867415U (zh) * | 2019-04-12 | 2019-12-31 | 浙江马锐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车床用涨紧夹具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5754A (zh) * | 2020-10-30 | 2021-03-12 | 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尺寸筒形薄壁件精密内型定位装置 |
CN112440134A (zh) * | 2020-11-13 | 2021-03-05 | 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型智能化内撑工装设备 |
CN112440134B (zh) * | 2020-11-13 | 2022-05-27 | 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型智能化内撑工装设备 |
CN114192877A (zh) * | 2021-12-10 | 2022-03-18 | 浙江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氮氧传感器加工用废屑粉尘收集装置及方法 |
CN114192877B (zh) * | 2021-12-10 | 2022-06-17 | 浙江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氮氧传感器加工用废屑粉尘收集装置及方法 |
CN114226490A (zh) * | 2021-12-30 | 2022-03-25 | 淄博斯壮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铝材成型用自动生产系统 |
CN114789322A (zh) * | 2022-05-16 | 2022-07-26 | 安吉科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卡爪 |
CN114789322B (zh) * | 2022-05-16 | 2024-02-02 | 安吉科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卡爪 |
CN115709301A (zh) * | 2022-10-31 | 2023-02-24 | 江苏飞达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钻头内孔撑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709301B (zh) * | 2022-10-31 | 2024-03-12 | 江苏飞达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钻头内孔撑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16174967A (zh) * | 2023-03-17 | 2023-05-30 | 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激光切割用定位校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9632B (zh) | 2021-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99632A (zh) | 一种保压式自动内撑夹具及装夹方法 | |
CN112917205B (zh) | 一种大型球冠类薄壁件阵列式内撑夹具及柔性装夹方法 | |
CN111230164B (zh) | 一种薄壁圆筒件自动内撑夹具的装夹方法 | |
CN112276178B (zh) | 一种定向管铣方框装置 | |
CN210115567U (zh) | 一种可实现不留圆环的摩擦焊接机 | |
CN117020330B (zh) | 一种控制进给与夹持同步的花篮螺丝生产用攻丝装置 | |
CN117862594B (zh) | 一种数控钢管切削机床 | |
CN201239889Y (zh) | 一种用于车床上内孔双活塞装夹定位的夹具 | |
CN110802241B (zh) | 一种高效高压合金钢管焊接坡口加工设备 | |
CN212652692U (zh) | 一种轴承外圈用倒角装置 | |
CN112958798A (zh) | 一种数控车床加工夹具的装置 | |
CN111136394A (zh) | 一种激光焊接用的双向焊接夹具 | |
CN205571622U (zh) | 一种螺旋锥齿轮加工夹具 | |
CN212761385U (zh) | 一种齿轮轴内孔键槽刨削夹具 | |
CN110405239A (zh) | 一种防损伤的车床加工辅助装置 | |
CN217831869U (zh) | 一种转向器摇臂轴加工用数控车床装置 | |
CN218946396U (zh) | 齿圈内花键外涨紧式插齿夹具 | |
CN214488860U (zh) | 液压式车床尾座 | |
CN221967824U (zh) | 一种液压油缸加工辅助夹持工装 | |
CN222345085U (zh) | 一种气缸缸筒加工用内壁打磨装置 | |
CN221675875U (zh) | 一种用于球阀球体的内孔加工装置 | |
CN219901150U (zh) | 一种钢管自动钻孔机床 | |
CN221087291U (zh) | 液压阀体偏心高效加工装置 | |
CN222326732U (zh) | 一种尾座液压锁紧结构 | |
CN219966484U (zh) | 一种耐磨损的四爪卡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