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5362B -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5362B
CN111295362B CN201880070536.7A CN201880070536A CN111295362B CN 111295362 B CN111295362 B CN 111295362B CN 201880070536 A CN201880070536 A CN 201880070536A CN 111295362 B CN111295362 B CN 111295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external force
transport pipe
glass
glass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05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5362A (zh
Inventor
玉村周作
冈本脩佑
天山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9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5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6Outlets, e.g. drains, siphons; Overflows, e.g. for supplying the float tank, twe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4Forming glass sheets by the overflow downdraw fusion process; Isopip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35Heating the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42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f furnace walls, e.g. to prevent corrosion; Use of materials for furnace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2Tube and panel arrangements for ceiling, wall, or underfloor heating
    • F24D3/14Tube and panel arrangements for ceiling, wall, or underfloor heating incorporated in a ceiling, wall or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 F27D3/14Charging or discharging liquid or molten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对移送管(7)进行加热的预热工序(S1)和在预热工序(S1)后使熔融玻璃在移送管(7)的内部流通的移送工序(S4)。移送管(7)具备管状的主体部(8)和在主体部(8)的端部形成的凸缘部(9a、9b)。主体部(8)由耐火物(10)保持。预热工序(S1)包括对移送管(7)施加外力以使移送管(7)伸长的外力施加工序。

Description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板状玻璃等玻璃物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中,薄型化及轻量化不断发展,伴随于此,对于平板显示器所使用的板状玻璃也要求进一步的薄板化。
作为制造平板显示器所使用的板状玻璃的方法,通常使用溢流下拉法等各种成形法。例如板状玻璃经由熔化工序、澄清工序、均质化工序、成形工序等各工序形成为薄板状。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执行上述各工序的制造装置,公开了具备熔化炉、澄清槽、搅拌槽、成形装置及将这些结构要素相互连接并移送熔融玻璃的移送管(玻璃供给管)的装置。
通过移送管移送的熔融玻璃变为高温,因此在板状玻璃制造装置的操作时需要事前对移送管进行预备加热以能够移送熔融玻璃(以下将该工序记为“预热工序”)。在预热工序中,若在将移送管彼此或移送管与澄清槽等其他结构要素连结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则存在在该连结部分产生由热膨胀(以下简称为“膨胀”)引起的变形而使该移送管损伤的情况。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使移送管与其他结构要素分离的状态下进行预热工序后组装制造装置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6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的预热工序中,由于移送管的支承结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各种条件的不同,有时不能充分确保移送管的膨胀。若预热工序中的移送管的膨胀不充分,则在移送管中产生热应力。在该情况下,在制造装置组装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中,由于移送管进一步膨胀,因此存在移送管的热应力增大而导致损伤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预热工序中使移送管充分膨胀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移送管进行加热的预热工序和在所述预热工序后使熔融玻璃在所述移送管的内部流通的移送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管具备管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形成的凸缘部,所述主体部由耐火物保持,所述预热工序包括对所述移送管施加外力以使所述移送管伸长的外力施加工序。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移送管施加外力,从而能够在预热工序中促进该移送管的膨胀而使移送管充分膨胀,能够减小移送管产生的热应力。因此,在预热工序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中也能够减小移送管的热应力,因而能够防止由膨胀引起的移送管的变形、屈曲,并实现长寿命化。
优选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对所述移送管施加外力,以使所述移送管的测定膨胀长度接近理论膨胀长度。通过使在预热工序中的任意的加热时间测定到的移送管的膨胀长度(测定膨胀长度)接近该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的理论膨胀长度,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优化预热工序中的移送管的膨胀长度。在此,“测定膨胀长度”是移送管的膨胀长度的测定值,“理论膨胀长度”表示根据加热温度及热膨胀率计算的移送管的膨胀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所述外力施加工序在所述理论膨胀长度与所述测定膨胀长度的差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执行。由此能够高效地使移送管膨胀。
优选所述耐火物固定于外壳,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通过使所述外壳具备的按压构件与所述凸缘部接触而对所述移送管施加所述外力。通过将耐火物固定于外壳,从而能够随着外壳的移动而使移送管及耐火物移动。通过外壳具备按压构件,从而能够随着外壳的移动而使按压构件也移动。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将预热后的移送管与其他结构要素连接的作业。
另外,优选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对所述凸缘部的周向的多个部位施加所述外力。由此能够防止凸缘部的局部变形并使主体部适当地膨胀。
另外,优选所述移送管的所述主体部以倾斜姿态配置,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沿着所述主体部的倾斜方向施加所述外力。由此能够使倾斜了的主体部适当地膨胀。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具备能够使熔融玻璃在内部流通的移送管和保持所述移送管的耐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管具备管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形成的凸缘部,所述主体部由所述耐火物保持,所述制造装置还具备对所述移送管施加外力以使所述移送管伸长的外力施加机构。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制造装置具备的外力施加机构对移送管施加外力,从而能够在对移送管进行预热的情况下优化该移送管的膨胀长度。由此能够预先使移送管充分膨胀,能够在玻璃物品的制造中防止由移送管的进一步膨胀引起的变形、屈曲,并实现该移送管的长寿命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预热工序中使移送管充分膨胀。
附图说明
图1是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移送管的侧视图。
图3是移送管的主视图。
图4是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预热工序中的移送管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移送管的预热时间与膨胀长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预热工序中的移送管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预热工序中的移送管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移送管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图1至图8示出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熔化槽1、澄清槽2、均质化槽(搅拌槽)3、坩埚4、成形体5及连结各结构要素1~5的玻璃供给通路6a~6d。此外,制造装置具备使通过成形体5成形的板状玻璃GR(玻璃物品)退火的退火炉(未图示)及在退火后将板状玻璃GR切断的切断装置(未图示)。
熔化槽1是用于进行使投入的玻璃原料熔化以获得熔融玻璃GM的熔化工序的容器。熔化槽1通过玻璃供给通路6a与澄清槽2连接。
澄清槽2一边移送熔融玻璃GM一边进行通过澄清剂等的作用来脱泡的澄清工序。澄清槽2通过玻璃供给通路6b与均质化槽3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澄清槽2由铂材料(铂或铂合金)制的移送管构成。
均质化槽3是用于进行对澄清了的熔融玻璃GM进行搅拌以使之均匀化的工序(均质化工序)的铂材料制的容器。均质化槽3具备具有搅拌叶片的搅拌器3a。均质化槽3通过玻璃供给通路6c与坩埚4连接。
坩埚4是用于进行将熔融玻璃GM调整为适合于成形的状态的状态调整工序的容器。坩埚4以用于进行熔融玻璃GM的粘度调整及流量调整的容积部例示。坩埚4通过玻璃供给通路6d与成形体5连接。
成形体5将熔融玻璃GM成形为希望的形状(例如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形体5通过溢流下拉法将熔融玻璃GM成型为板状。详细来说,成形体5的截面形状(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楔形状,在该成形体5的上部形成有溢流槽(未图示)。
成形体5使熔融玻璃GM从溢流槽溢出并沿着成形体5的两侧的侧壁面(位于纸面的表背面侧的侧面)流下。成形体5使流下的熔融玻璃GM在侧壁面的下顶部融合。由此成形带状的板状玻璃GR。需要说明的是,成形体5也可以执行流孔下拉法等其他下拉法。
将按照上述方式制得的带状的板状玻璃GR切断而切出单张状的板状玻璃。板状玻璃的厚度例如为0.01~2mm,被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有机EL照明、太阳能电池等基板、保护罩。本发明的玻璃物品不限定于板状玻璃,包括玻璃管等具有各种形状的构造。例如在形成玻璃管的情况下,取代成形体5配备使用丹纳法的成形装置。
作为板状玻璃的材料使用硅酸盐玻璃、二氧化硅玻璃,优选硼硅酸玻璃、钠钙玻璃、硅铝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玻璃,最优选使用无碱玻璃。在此,无碱玻璃是实质上不含有碱成分(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具体来说是碱成分的重量比为3000ppm以下的玻璃。本发明中的碱成分的重量比优选为1000ppm以下,更优选为500ppm以下,最优选为300ppm以下。
玻璃供给通路6a~6d由移送管7构成。如图2所示,移送管7具备移送熔融玻璃GM的长条状的主体部8和在主体部8的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9a、9b。主体部8由耐火物10保持,耐火物10固定于外壳11。
主体部8由铂材料(铂或铂合金)构成为筒状(例如圆筒状)。主体部8构成为比耐火物10长。因此,主体部8的各端部从耐火物10的端部沿长边方向突出。
凸缘部9a、9b构成为板状。凸缘部9a、9b包括在主体部8的一端部设置的第一凸缘部9a和在主体部8的另一端部设置的第二凸缘部9b。各凸缘部9a、9b以包围主体部8的端部的外周面的方式构成。
如图2及图3所示,凸缘部9a、9b具备圆板部12和从该圆板部12突出的多个突起部13~15。圆板部12固定于主体部8的长边方向各端部,由铂材料构成。各突起部13~15包括从圆板部12的上部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突起部13和从圆板部12的侧部向侧方突出的第二突起部14及第三突起部15。
第一突起部13构成为用于使电流流向主体部8的电极部(端子)。凸缘部9a、9b通过向第一突起部13施加规定的电压而直接对主体部8通电加热。因此,第一突起部13例如由铜(包含铜合金)或镍(包含镍合金)构成。
为了经由连结构件16a、16b由外壳11支承凸缘部9a、9b,第一突起部13具有与凸缘部9a、9b一体构成的第一部分13a和与该第一部分13a的端部一体构成的第二部分13b。第一部分13a为从凸缘部9a、9b的上部向上方突出的矩形状的板部。第二部分13b为与第一部分13a呈直角相连的矩形状的板部。第二部分13b从第一部分13a的上端部沿着大致水平方向或主体部8的长边方向突出。第二部分13b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该第二部分13b的孔13c。
第二突起部14及第三突起部15构成为长条的板状。第二突起部14从圆板部12的一个侧部(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第三突起部15从圆板部12的另一侧部(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向与第二突起部14相反的方向突出。第二突起部14及第三突起部15例如能够由钢构成,也可以与第一突起部13同样地由铜或镍构成。
耐火物10(例如耐火砖)由高氧化锆系耐火物构成,但并非限定于该材质。外壳11由钢等金属构成为长方体或圆筒体,但不限定于该形状。外壳11在供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配置的工厂等房屋内由未图示的支架等以位置能够变更的方式支承。
在耐火物10与主体部8之间夹设支承移送管7的支承件17。本实施方式的支承件17是通过将作为原料的粉末填充在移送管7的主体部8与耐火物10之间后利用加热使之扩散接合而构成的接合体。在此,“扩散接合”是指使粉末彼此接触并利用在接触面间产生的原子的扩散进行接合的方法。
作为支承件17的原料的粉末例如能够使用将氧化铝粉末与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得到的物质。在该情况下优选融点高的氧化铝粉末为主成分。不限于上述结构,除了氧化铝粉末、二氧化硅粉末以外,能够单独使用氧化锆粉末、氧化钇粉末等各种材料粉末或将多种粉末混合而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支承件17也可以由与移送管7的主体部8的外周面接触的耐火物纤维层和在耐火物纤维层的外侧配置的不定形耐火物层构成。
如图2及图3所示,外壳11具备按压移送管7的凸缘部9a、9b的装置(按压装置)18~20和用于支承移送管7的构件(支承构件)24a、24b。
按压装置18~20沿着移送管7的长边方向对该移送管7施加外力。按压装置18~20设置在外壳11的多个部位。即,按压装置18~20以与凸缘部9a、9b的各突起部13~15的位置对应的方式配置在外壳11的外表面。多个按压装置18~20包括在外壳11的上部设置的第一按压装置18和在外壳11的侧部设置的第二按压装置19及第三按压装置20。
各按压装置18~20具备在外壳11的外表面设置的托架21和支承于托架21的按压构件22。托架21构成为板状,具有沿着外壳11的长边方向(主体部8的长边方向)贯通的孔21a。
按压构件22具备轴部22a、在该轴部22a的前端固定的按压部22b及将轴部22a固定于托架21的固定构件23a、23b。在轴部22a上形成有外螺纹部,该外螺纹部穿插在托架21的孔21a中。按压部22b由绝缘材料构成为圆板状,但不限定于该形状。按压部22b构成为能够通过轴部22a的旋转动作而相对于凸缘部9a、9b的各突起部13~15接近/远离。固定构件23a、23b由一对螺母构成。各固定构件23a、23b螺合于轴部22a的外螺纹部。各固定构件23a、23b通过以夹着托架21的方式紧固而固定轴部22a。
为了经由连结构件16a、16b由外壳11支承凸缘部9a、9b,外壳11包括与第一凸缘部9a对应的第一支承构件24a和与第二凸缘部9b对应的第二支承构件24b。各支承构件24a、24b具备从外壳11的上部外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支柱25和与各连结构件16a、16b的一端部连结的支承部26。
支柱25由钢等金属构成为长条状。支柱25的一端部(下端部)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于外壳11的外表面。
支承部26从支柱25的上端部沿着水平方向或外壳11的长边方向(筒心方向)突出。支承部26具有沿着其突出方向形成得较长的孔(以下记为“长孔”)26a。长孔26a沿上下方向贯通支承部26。各连结构件16a、16b的一部分穿插在该长孔26a中。
第一连结构件16a连结第一凸缘部9a和第一支承构件24a,第二连结构件16b连结第二凸缘部9b和第二支承构件24b。各连结构件16a、16b具备与支承部26连结的第一杆27、与各凸缘部9a、9b连结的第二杆28及在该连结构件16a、16b的中途部设置的绝缘构件29。第一杆27支承于支承部26,第二杆28通过固定构件30a、30b固定于各凸缘部9a、9b的第一突起部13。
第一杆27由金属制的螺钉构件构成。第一杆27的一端部(上端部)以能够移动的状态保持于各支承构件24a、24b的支承部26。第一杆27的另一端部紧固于绝缘构件29具备的内螺纹部。
在第一杆27的上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在支承部26的上表面行进的辊27a。辊27a与支承部26的上表面接触,以在移送管7的主体部8由于加热而膨胀的情况下追随与该膨胀相伴的第一杆27的移动。
第二杆28与第一杆27同样地由金属制的螺钉构件构成。第二杆28的一端部(上端部)不与第一杆27的另一端部(下端部)接触而紧固于绝缘构件29具备的内螺纹部。第二杆28的另一端部(下端部)穿插在各凸缘部9a、9b的第一突起部13的贯通形成于第二部分13b的孔13c中,并通过固定构件30a、30b固定于该第二部分13b。
固定构件30a、30b由一对螺母构成。各固定构件30a、30b螺合于第二杆28。各固定构件30a、30b在第二杆28的一部分穿插在第一突起部13的第二部分13b的孔13c中的状态下以夹着该第二部分13b的方式紧固,从而将第二杆28固定于第二部分13b。
作为绝缘构件29优选使用绝缘子,但也能够使用由合成橡胶等各种材料构成为长方体状或圆柱状的构造。绝缘构件29以使第一杆27的下端部与第二杆28的上端部不接触而分离的状态连结该第一杆27和第二杆28。这样,绝缘构件29在通过第一杆27及第二杆28连接各支承构件24a、24b与第一突起部13的状态下夹设在该各支承构件24a、24b与第一突起部13之间。
以下说明通过上述结构的制造装置制造玻璃物品(板状玻璃)的方法。如图4所示,本方法主要包括预热工序S1、组装工序S2、熔化工序S3、熔融玻璃供给工序S4、成形工序S5、退火工序S6及切断工序S7。
在预热工序S1中,在使制造装置的各结构要素1~5、6a~6d独立分离的状态下使之升温。以下作为预热工序S1的例子说明使构成玻璃供给通路6a~6d的移送管7升温的情况。
在预热工序S1中,为了使移送管7的主体部8升温,经由凸缘部9a、9b使电流流过主体部8。通过该加热,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各移送管7的主体部8在其长边方向(轴心方向)上膨胀。另外,主体部8及凸缘部9a、9b在径向上膨胀。
此时,在外壳11内填充在耐火物10与主体部8之间的支承件17能够维持粉末的状态并在主体部8与耐火物10之间的空间中流动(移动)。这样,通过作为支承件17的粉末作为润滑材料发挥作用,从而主体部8与支承件17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也就是说,在通过外力施加使主体部8能够伸长的状态下,主体部8由耐火物10保持。
另外,与主体部8的膨胀对应地,各凸缘部9a、9b在该主体部8的长边方向上位移。此时,与各凸缘部9a、9b连结的各连结构件16a、16b能够通过辊27a在各支承构件24a、24b的支承部26的上表面滚动(参照图5中的实线和双点划线)而追随各凸缘部9a、9b的位移。因此,由支柱25及连结构件16a、16b形成的支承结构能够不阻碍移送管7(主体部8)的膨胀而适当地支承凸缘部9a、9b。
在预热工序S1中测定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测定工序)。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例如在远离各凸缘部9a、9b的位置配置有与该各凸缘部9a、9b对应的激光照射装置,从该激光照射装置沿铅垂方向照射激光,每隔一定的加热时间测定该激光与各凸缘部9a、9b间的距离的变化。该距离的变化量能够视为移送管7(主体部8)的膨胀长度。
作为其他测定方法,也可以分别测定主体部8中由外壳11包覆的部分的膨胀长度和从外壳11露出的部分的膨胀长度,将这些膨胀长度的总和作为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在预热工序S1中,由于外壳11也同样地膨胀,因此能够测定主体部8的长边方向上的外壳11的膨胀长度,将其视为主体部8的由外壳11包覆的部分的膨胀长度。
图6是示出预备加热的时间与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图6中,以实线表示理论膨胀曲线。在图6中,附图标记L1M表示在预热时间T1测定到的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同样地,附图标记L2M、L3M分别表示在预热时间T2、T3测定到的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另外,附图标记L3L表示预热时间T3的理论膨胀曲线上的膨胀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理论膨胀曲线按照下述方式求得。即获得预热时间与移送管7的加热温度的关系。使用所求出的加热温度和移送管7的热膨胀率来计算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
在预热工序S1中,定期测定移送管7的膨胀长度,将测定到的膨胀长度(以下记为“测定膨胀长度”)与理论膨胀曲线上的长度(以下记为“理论膨胀长度”)进行对比。通过该对比,在测定膨胀长度与理论膨胀长度的差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执行由按压装置18~20进行的凸缘部9a、9b的按压(外力施加工序)。
即,如图6所示,在预热时间T3的测定膨胀长度L3M与该时间T3的理论膨胀长度L3L的差(L3L-L3M)超过阈值TH的情况下,判断为主体部8的测定膨胀长度不充分,各按压装置18~20对移送管7施加外力,以使该测定膨胀长度L3M接近理论膨胀长度L3L。例如,若移送管7的长度为2000mm,则阈值TH设为1mm即可。
在该外力施加工序中,通过使各按压装置18~20的按压构件22旋转,从而使位于远离各凸缘部9a、9b的待机位置的按压部22b向各凸缘部9a、9b的各突起部13~15接近。由此按压部22b与各凸缘部9a、9b的一个面接触(参照图7)。然后以按压部22b按压各突起部13~15的方式使按压构件22旋转。由此,沿着主体部8的长边方向对在各凸缘部9a、9b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设置的各突起部13~15施加外力F。该外力F并非用于使主体部8产生长边方向的拉伸应力,是为了促进主体部8的膨胀而向各凸缘部9a、9b施加。这样,通过向各突起部13~15施加外力,从而主体部8伸长,与之相伴热应力(长边方向的压缩应力)减小。另外,主体部8能够膨胀至与预热时间(加热温度)对应的长度(参照图8)。
若主体部8达到规定的温度(例如1200~1400℃),则预热工序S1结束,执行组装工序S2。在组装工序S2中,通过将被加热而膨胀后的制造装置的各结构要素1~5、6a~6d连结来组装制造装置。
在熔化工序S3中,对供给至熔化槽1内的玻璃原料进行加热以生成熔融玻璃GM。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缩短制造装置的启动期间,也可以在组装工序S2之前预先在熔化槽1内生成熔融玻璃GM。
在熔融玻璃供给工序S4中,将熔化槽1的熔融玻璃GM经由各玻璃供给通路6a~6d依次向澄清槽2、均质化槽3、坩埚4及成形体5移送。在熔融玻璃供给工序S4中,在熔融玻璃GM在澄清槽2中流通时,通过玻璃原料中混合的澄清剂的作用而从熔融玻璃GM产生气体(气泡)。该气体被从澄清槽2向外部排出(澄清工序)。另外,在均质化槽3中熔融玻璃GM被搅拌而均质化(均质化工序)。熔融玻璃GM在通过坩埚4、玻璃供给通路6d时其状态(例如粘度、流量)被调整(状态调整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熔融玻璃供给工序S4中,在夹设在耐火物10与主体部8之间的粉末的温度变为高温时,该粉末的扩散接合活化。粉末的加热温度为该粉末的扩散接合活化的温度以上即可,优选为1400℃以上且1650℃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粉末中的氧化铝粉末彼此及氧化铝粉末与二氧化硅粉末之间发生扩散接合。另外,由氧化铝粉末和二氧化硅粉末产生莫来石。莫来石将氧化铝粉末彼此牢固地接合。随着时间经过,扩散接合推进,最终粉末成为一个或多个接合体(支承件17)。支承件17与主体部8及耐火物10紧贴,因此在熔融玻璃供给工序S4中阻碍主体部8相对于耐火物10的移动。由此,主体部8以不产生位置偏移的方式固定于耐火物10。支承件17在直到板状玻璃GR的制造结束的期间与耐火物10一起持续支承主体部8。
在成形工序S5中,经由熔融玻璃供给工序S4向成形体5供给熔融玻璃GM。成形体5使熔融玻璃GM从溢流槽溢出并沿着其侧壁面流下。成形体5使流下的熔融玻璃GM在下顶部融合而成形带状的板状玻璃GR。
之后,带状的板状玻璃GR经由由退火炉进行的退火工序S6、由切断装置进行的切断工序S7切出规定尺寸的板状玻璃。通过以上工序完成作为玻璃物品的板状玻璃。或者也可以在切断工序S7中将板状玻璃GR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去除后将带状的板状玻璃GR卷绕为卷筒状以制得作为玻璃物品的玻璃卷筒(卷绕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对移送管7的凸缘部9a、9b施加外力,从而能够在预热工序S1中促进主体部8的膨胀以使移送管7充分膨胀,能够减小移送管7产生的热应力。因此,在玻璃物品的制造过程(熔融玻璃供给工序S4)中也能够减小移送管7产生的热应力,因此能够防止由膨胀引起的移送管7的变形、屈曲,并实现移送管7的长寿命化。
图9示出移送管的另一例(第二实施方式)。本例的移送管7用于例如连接熔化槽1和澄清槽2的玻璃供给通路6a。该移送管7的主体部8以第一凸缘部9a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二凸缘部9b侧的端部靠上方的方式倾斜。主体部8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例如优选为3~30°。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凸缘部9a的支承结构中,取代辊27a而在第一杆27的上端部设置螺母27b。该螺母27b能够在支承部26的上表面滑移。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凸缘部9b的支承结构中,第一突起部31具有从圆板部12的下部向下方突出的第一部分31a和从该第一部分31a向主体部8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侧突出的第二部分31b。第二部分31b水平延伸。另外,连结构件32具备在外壳11的下表面固定的第一杆33、与第二部分31b连结的第二杆34及在该连结构件32的中途部设置的绝缘构件35。在第二杆34的下端部设置有与第二部分31b的下表面接触的螺母34b。该螺母34b能够在第二部分31b的下表面滑移。通过这样的第一突起部31及连结构件32,第二凸缘部9b以允许移送管7(主体部8)的沿着长边方向的移动的状态支承于外壳11。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预热工序S1中的主体部8的伸长,从支承部26到第一突起部13的第二部分13b为止的距离变短,并且,从外壳11的下表面到第一突起部31的第二部分31b为止的距离变长。因此以追随上述距离的变化的方式调整连结构件16a、32的长度。连结构件16a、32的长度通过变更例如第一杆27、33和/或第二杆28、34向绝缘构件29、35的紧固长度来调整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部26水平延伸,但也可以以与主体部8平行的方式倾斜。另外,第一突起部31的第二部分31b水平延伸,但也可以以与主体部8平行的方式倾斜。在支承部26及第二部分31b倾斜的情况下不需要调整连结构件16a、32的长度。另外,也可以取代螺母27b、34b而使用能够滑移的其他滑动构件、辊。
与第二凸缘部9b对应的第一按压装置18设置在外壳11的下表面。即,第一按压装置18的托架21固定于外壳11的下表面并从该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按压构件22借助轴部22a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支承于托架21。按压构件22使按压部22b与第二凸缘部9b的第一突起部31的第一部分31a接触并按压该第一部分31a,从而对第二凸缘部9b施加外力。
第二按压装置19的按压构件22以与主体部8平行的方式使轴部22a以与主体部8相同的角度倾斜。虽未图示,但在第三按压装置20的按压构件22中也以与主体部8相同的角度倾斜。第二按压装置19及第三按压装置20的各按压构件22能够沿着主体部8的倾斜方向按压各凸缘部9a、9b的第二突起部14及第三突起部15。在本例中,在预热工序S1中主体部8的膨胀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各按压装置18~20对各凸缘部9a、9b施加促进该主体部8膨胀的外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并非限定于上述作用效果。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构成玻璃供给通路6a~6d的移送管7,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上述方式的移送管7构成澄清槽2。即,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澄清槽2。
施加外力的方向不限于沿着移送管7的长边方向(倾斜方向)的方向,只要能够使移送管7伸长,也可以是与移送管7的长边方向(倾斜方向)具有角度的方向。例如,在如图9所示在倾斜的移送管7设置有与铅垂面平行的凸缘部9a、9b的情况下,也可以如第一按压装置18那样沿着与移送管7的凸缘部9a、9b垂直的方向施加外力。从高效地使移送管7伸长的观点出发,优选施加外力的方向与移送管7的长边方向(倾斜方向)所成的角度为3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最优选为0°。
附图标记说明:
7 移送管
8 主体部
9a 第一凸缘部
9b 第二凸缘部
10 耐火物
11 外壳
18 第一按压装置(外力施加机构)
19 第二按压装置(外力施加机构)
20 第三按压装置(外力施加机构)
22 按压构件
F 外力
S1 预热工序
S4 熔融玻璃供给工序(移送工序)
L3L 理论膨胀长度
L3M 测定膨胀长度
TH 阈值。

Claims (7)

1.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移送管进行加热的预热工序和在所述预热工序后使熔融玻璃在所述移送管的内部流通的移送工序,
所述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管具备管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形成的凸缘部,
所述主体部由耐火物保持,
所述预热工序包括对所述主体部以能够伸长的方式由所述耐火物保持的状态的所述移送管施加外力以使所述移送管的所述主体部伸长的外力施加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对所述移送管施加外力,以使所述移送管的测定膨胀长度接近理论膨胀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外力施加工序在所述理论膨胀长度与所述测定膨胀长度的差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耐火物固定于外壳,
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通过使所述外壳具备的按压构件与所述凸缘部接触而对所述移送管施加所述外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对所述凸缘部的周向的多个部位施加所述外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移送管的所述主体部以倾斜姿态配置,
在所述外力施加工序中沿着所述主体部的倾斜方向施加所述外力。
7.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具备能够使熔融玻璃在内部流通的移送管和保持所述移送管的耐火物,
所述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管具备管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形成的凸缘部,
所述主体部由所述耐火物保持,
所述制造装置还具备对所述主体部以能够伸长的方式由所述耐火物保持的状态的所述移送管施加外力以使所述移送管的所述主体部伸长的外力施加机构。
CN201880070536.7A 2017-12-20 2018-11-29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11295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4144A JP6925582B2 (ja) 2017-12-20 2017-12-20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7-244144 2017-12-20
PCT/JP2018/043953 WO2019124017A1 (ja) 2017-12-20 2018-11-29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5362A CN111295362A (zh) 2020-06-16
CN111295362B true CN111295362B (zh) 2022-09-16

Family

ID=6699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0536.7A Active CN111295362B (zh) 2017-12-20 2018-11-29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0684B2 (zh)
JP (1) JP6925582B2 (zh)
KR (1) KR102493166B1 (zh)
CN (1) CN111295362B (zh)
TW (1) TWI782151B (zh)
WO (1) WO20191240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25583B2 (ja) * 2017-12-20 2021-08-25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22050001A (ja) * 2020-09-17 2022-03-3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WO2024025818A1 (en) * 2022-07-27 2024-02-01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glass ribb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6289A (zh) * 2006-06-28 2008-01-02 Hoya株式会社 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及压力成形用玻璃坯料的制造方法
JP2011145271A (ja) * 2010-01-18 2011-07-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管台取付構造
CN102367194A (zh) * 2010-06-29 2012-03-07 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板制造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3359914A (zh) * 2012-04-06 2013-10-23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4495A (en) * 1962-07-02 1966-04-05 Bausch & Lomb Regulated flow glass melting furnace
DE3839346C1 (zh) * 1988-11-22 1990-06-13 Sorg Gmbh & Co Kg, 8770 Lohr, De
JP4417470B2 (ja) * 1998-05-11 2010-02-17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トレイ移送アーム、電子部品ハンドリング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試験装置
US6854290B2 (en) * 2001-07-18 2005-02-15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oam production in reduced pressure fining
CN100467409C (zh) * 2002-12-27 2009-03-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熔融玻璃用导管、熔融玻璃脱泡方法及熔融玻璃脱泡装置
CN102173561A (zh) * 2006-01-05 2011-09-07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熔融玻璃供给装置及玻璃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US8695378B2 (en) * 2008-11-26 2014-04-15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making glass and methods
US8274018B2 (en) * 2010-02-25 2012-09-25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use in direct resistance heating of platinum-containing vessels
US9242886B2 (en) * 2010-11-23 2016-01-26 Corning Incorporated Delivery apparatus for a glas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2626334B1 (en) * 2011-11-18 2019-01-16 Avanstrate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and stirring device
JP5752647B2 (ja) * 2012-06-29 2015-07-22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TW201617290A (zh) * 2014-10-01 2016-05-16 康寧公司 用於處理玻璃熔融且包含在整體的固體狀態接合處接合在一起的管節段的裝置及其方法
TW201641452A (zh) * 2015-03-20 2016-12-01 康寧公司 用以減少玻璃熔融物中附聚物的方法與系統
US9586846B2 (en) * 2015-04-13 2017-03-07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olten material
CN108290762A (zh) 2015-10-21 2018-07-1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加热金属容器的设备和方法
TW201831410A (zh) * 2017-01-03 2018-09-01 美商康寧公司 用於生產包含結晶氧化鋯的玻璃之裝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6289A (zh) * 2006-06-28 2008-01-02 Hoya株式会社 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及压力成形用玻璃坯料的制造方法
JP2011145271A (ja) * 2010-01-18 2011-07-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管台取付構造
CN102367194A (zh) * 2010-06-29 2012-03-07 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板制造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3359914A (zh) * 2012-04-06 2013-10-23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4017A1 (ja) 2019-06-27
US11370684B2 (en) 2022-06-28
KR102493166B1 (ko) 2023-01-30
KR20200090731A (ko) 2020-07-29
CN111295362A (zh) 2020-06-16
TWI782151B (zh) 2022-11-01
JP2019108258A (ja) 2019-07-04
JP6925582B2 (ja) 2021-08-25
TW201930207A (zh) 2019-08-01
US20210147275A1 (en)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5362B (zh)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11278777A (zh)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WO2012132368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製造装置
TWI605022B (zh) Glass substrate for display
CN110291048B (zh) 玻璃制造方法以及玻璃供给管的预热方法
KR101651037B1 (ko) 유리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리 기판의 제조 장치
CN109982980B (zh) 玻璃供给管的支承结构、板玻璃制造装置、板玻璃制造方法以及玻璃供给管的预热方法
JP7245439B2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12912348A (zh)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12384480B (zh) 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9890768B (zh) 玻璃板制造装置及玻璃板制造方法
CN105461193A (zh) 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WO2023171385A1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721311B2 (ja)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9043815A (ja) 移送容器及び移送装置並びに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JP7115156B2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