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588B -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7588B
CN111287588B CN201911225021.2A CN201911225021A CN111287588B CN 111287588 B CN111287588 B CN 111287588B CN 201911225021 A CN201911225021 A CN 201911225021A CN 111287588 B CN111287588 B CN 111287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ever
handle lever
outer handle
initi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5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87588A (zh
Inventor
富士原泰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bei Zhi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87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87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00Handles completely le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 E05B5/003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00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6Noise prevention; Anti-rattl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手柄杆与外把手连动且连结,通过电动致动器驱动手柄杆以使外把手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弹出位置,在通过电动致动器驱动手柄杆以使外把手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弹出位置时,不会产生外把手的晃动而提高商品性。通过电动致动器(26)驱动手柄杆(33)以使外把手从收纳位置向弹出位置侧转动时,利用跟随手柄杆(33)的向远离初始位置的一侧的动作而进行动作的限制单元(48),来限制手柄杆(33)从在远离初始位置的一侧的最大动作位置向初始位置侧返回。

Description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具有:支承壳体,其安装于门的外面板;外把手,其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具有能够手动操作的操作部,并且该操作部能够在收纳于所述支承壳体侧的收纳位置与基于手动操作涉及的满行程位置之间转动,而且在所述收纳位置与所述满行程位置之间设定有弹出位置;手柄杆,其与该外把手连动且连结,以能够进行动作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并且所述手柄杆被朝向所述外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的初始位置侧弹性施力;以及电动致动器,其安装于所述支承壳体,能够在通电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通电工作状态是从所述初始位置驱动所述手柄杆以使所述外把手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转动的状态,所述非工作状态是所述外把手到达所述弹出位置时通过停止通电而形成的状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通过利用电动致动器,驱动与外把手连动且连结的锁定解除杆(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手柄杆),外把手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弹出位置,通过固定于所述电动致动器具有的旋转部件的销与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抵接来限制所述锁定解除杆在该弹出位置处返回向初始位置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6605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中,在使电动致动器进行通电工作以使外把手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弹出位置时,所述锁定解除杆可能因惯性力而越过正规的位置进行动作,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中,被向初始位置侧施加力的锁定解除杆因所述惯性力与以施加的力而与所述销抵接时的反作用力而晃动,与其对应地,外把手也晃动而由此可能导致商品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在通过电动致动器来驱动手柄杆以使外把手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弹出位置时,不会产生手柄杆的晃动,进而不会产生外把手的晃动,提高了商品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具有:支承壳体,其安装于门的外面板;外把手,其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具有能够手动操作的操作部,并且该操作部能够在收纳于所述支承壳体侧的收纳位置与基于手动操作的满行程位置之间转动,而且在所述收纳位置与所述满行程位置之间设定有弹出位置;手柄杆,其与该外把手连动且连结,以能够进行动作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并且所述手柄杆被朝向所述外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的初始位置侧弹性施力;以及电动致动器,其安装于所述支承壳体,能够在通电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通电工作状态是从所述初始位置驱动所述手柄杆以使所述外把手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转动的状态,所述非工作状态是所述外把手到达所述弹出位置时通过停止通电而形成的状态,
其第1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包括限制单元,在通过所述电动致动器驱动所述手柄杆以使所述外把手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转动时,该限制单元跟随该手柄杆的向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一侧的动作而进行动作,并且限制所述手柄杆从所述手柄杆在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一侧的最大动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侧返回。
此外,在第1特征结构的基础上,第2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所述限制单元具备:限制部件,其具有倾斜抵接面,对应于在所述外把手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进行动作时所述手柄杆通过所述倾斜抵接面,所述倾斜抵接面从所述初始位置侧与该手柄杆抵接;以及弹性施力部件,其向使所述倾斜抵接面与所述手柄杆抵接的一侧对所述限制部件施力,
所述倾斜抵接面倾斜形成为:随着被所述弹性施力部件施力的所述限制部件的跟随所述手柄杆的动作量增多而在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位置与所述手柄杆抵接。
此外,在第1或第2特征结构的基础上,第3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致动器以及所述限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外把手处于所述满行程位置后,伴随着与规定的状态成立所对应的所述电动致动器(26)的基于通电的返回动作,解除所述限制单元所进行的限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在驱动手柄杆使外把手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弹出位置侧时,通过跟随手柄杆的向远离初始位置的一侧的动作而进行动作的限制单元,来限制手柄杆向初始位置侧的返回,因此,即使手柄杆因惯性力而超过正规位置进行动作,限制单元也会跟随该手柄杆的动作,由此,在该位置限制超过正规位置的手柄杆而限制其向初始位置侧返回,能够不产生手柄杆进而是外把手的晃动而提高商品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限制单元具有:具有倾斜抵接面的限制部件;以及弹性施力部件,其向使倾斜抵接面与手柄杆抵接的一侧对限制部件施力,倾斜抵接面对应于手柄杆的通过而从初始位置侧与该手柄杆抵接,该倾斜抵接面倾斜成随着由弹性施力部件施力的限制部件的跟随手柄杆跟随的动作量增多而在远离初始位置的位置与手柄杆抵接,因此,即使手柄杆因惯性力超过正规的位置进行动作,也会跟随该手柄杆的动作使倾斜抵接面与手柄杆可靠地抵接并且对超过正规位置的手柄杆的位置进行弹性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门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外把手处于各位置的状态下门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其中(a)表示收纳位置、(b)表示弹出位置,(c)表示满行程位置。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3的箭头4方向观察的图。
图5是表示外把手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图4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5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限制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外把手处于弹出位置的状态下的与图5对应的侧视图。
图9是沿图8的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外把手处于满行程位置的状态下的与图5对应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1:侧门;
12:外面板;
13:外把手;
13a:操作部;
17:支承壳体;
26:电动致动器;
33:手柄杆;
48:限制单元;
49:限制部件;
50:弹性施力部件;
57:倾斜抵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以及图2中,在乘用车辆的侧门11的外面板12上配设有外把手13,外把手13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并且能够手动操作的操作部13a,该外把手13能够从如图2的(a)所示将所述操作部13a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面板12的外表面共面的收纳位置,经由图2的(b)所示使所述操作部13a从所述外面板12的外表面向外侧方突出的弹出位置,转动至图2的(c)所示通过把持所述操作部13a来进行操作而比所述弹出位置进一步向外侧方转动的满行程位置。
一并参照图3,所述外把手13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把手本体14、以及从外侧覆盖该把手本体14并与所述把手本体14紧固的罩部件15构成,所述把手本体14上安装有搭载触摸传感器或天线等电子部件的基板16,该基板16通过所述罩部件15而被覆盖。此外,所述操作部13a通过所述把手本体14与所述罩部件15而构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
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把手本体14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借助于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第1支承轴18而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支承壳体17(固定于所述外面板12)。通过被所述第1支承轴18支承为能够转动,所述外把手13能够在所述收纳位置(实线所示的位置)、与使所述操作部13a从外面板12的外表面向外侧方突出的弹出位置PP(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并且还能够在该弹出位置PP与比该弹出位置PP进一步向外侧方转动的满行程位置PF(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
此外,在所述外面板12上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开口部19,所述支承壳体17以从所述外面板12的内侧关闭所述开口部19的方式而紧固于该外面板12的内表面侧,在该支承壳体17以及所述外面板12之间夹装有对所述开口部19的周缘部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20。
在所述支承壳体17上以向所述外面板12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与所述开口部19对应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收纳凹部21,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操作部13a在该操作部13a处于与所述外面板12的外表面共面的所述收纳位置时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21中。此外,所述第1支承轴18在上下方向穿过所述收纳凹部21地安装于所述支承壳体17,所述第1支承轴18贯插在支承部14a中,该支承部14a在所述操作部13a的所述前端部附近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把手本体14并配置在所述收纳凹部21内。
在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第1弹性部件22与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把手本体14的抵接突部14b抵接,该第1弹性部件22以位于所述收纳凹部21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承壳体17,并且,在处于所述满行程位置时第2弹性部件23与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把手本体14的所述前端部抵接,该第2弹性部件23以位于所述收纳凹部21内的方式贴附于所述支承壳体17。
在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把手本体14上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支承部14a相连的连结突部14c,该连结突部14c贯穿了设置于所述支承壳体17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长孔24,该连结突部14c的末端部从所述支承壳体17向内侧突出。
一并参照图4,在所述支承壳体17的与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操作部13a相反一侧的背面上的前部处,安装有电动致动器26,所述电动致动器26能够将收纳于所述支承壳体17侧的处于收纳位置的所述外把手13转动驱动至所述操作部13a从所述外面板12向外侧方突出的弹出位置。
该电动致动器26具有:驱动杆27;以及收纳于致动器壳体29中的电动马达(未图示),其发挥转动该驱动杆27的动力。所述驱动杆27在图4所示的初始非工作位置与后述的图8多示的工作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电动马达能够在其通电时从所述初始非工作位置向所述工作位置转动驱动所述驱动杆27,并且能够通过反转以从所述工作位置返回到所述初始非工作位置的方式来转动驱动所述驱动杆27。
所述致动器壳体29安装于所述支承壳体17的所述背面的前侧下部,且从该支承壳体17向下方探出。此外,所述驱动杆27的一端部固定于转动轴30,其中,所述转动轴30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致动器壳体29的上部,设置于所述电动马达与所述转动轴30之间的传动机构(未图示)收纳于所述致动器壳体29中。
此外,在所述支承壳体17设置有第1止挡件31和第2止挡件32以阻止所述驱动杆27的所需以上的转动,所述第1止挡件31在所述驱动杆27处于所述初始非工作位置时与所述驱动杆27接近、对置,所述第2止挡件32在所述驱动杆27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驱动杆27接近、对置。
另一方面,与所述外把手13连动且连结的手柄杆33以能够进行动作的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的与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操作部13a相反一侧的背面上。
所述手柄杆33一体地具有:杆基部33a,其在比所述电动致动器26靠后方的位置能够绕水平的转动轴线C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第1连结臂部33b,其从该杆基部33a向上方延伸;第2连结臂部33c,其从所述杆基部33a朝向所述驱动杆27侧向前方侧延伸;第3连结臂部33d,其从所述杆基部33a向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的相反侧延伸;以及扇形齿轮部33e,其从所述杆基部33a向下方延伸。
在所述第1连结臂部33b处形成有在其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的连结孔34,所述外把手13具有的所述连结突部14c的末端部插入到所述连结孔34中进行连结。即,所述手柄杆33与所述外把手13连动且连结。而且,在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杆基部33a与所述支承壳体17之间设置有作为扭簧的第1弹性施力部件35,所述手柄杆33通过所述第1弹性施力部件35的弹性作用力而被朝向初始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与所述外把手13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对应)侧施力。
此外,闩锁切换杆36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所述手柄杆33随着所述外把手13的从所述弹出位置到所述满行程位置的手动操作而转动,闩锁切换杆36对应于所述手柄杆33的转动而转动。
另外,在所述侧门11配设有配置于所述闩锁切换杆36的下方的闩锁机构37,所述闩锁机构37能够在通过与车体侧卡合来保持该侧门11的关闭状态的闩锁状态和使得能够对所述侧门11进行开放操作的非闩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该闩锁机构37具有电动马达(未图示),电动马达对能够解除该闩锁状态的非锁定状态和不能解除所述闩锁状态的锁定状态进行切换,对应于所述外把手13内的触摸传感器检测出在锁定状态下由正规的车辆使用者把持了所述外把手13,所述闩锁机构37成为非锁定状态。
所述闩锁切换杆36在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3连结臂部33d的下方借助于第2支承轴38(具有与所述手柄杆33的转动轴线C平行的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并且在远离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杆基部33a的方向上延展,该闩锁切换杆36的转动经由一端部与该闩锁切换杆36的末端部连结的传动杆39传递至所述闩锁机构37。
所述闩锁切换杆36通过绕所述第2支承轴38配置且两端部与所述支承壳体17以及该闩锁切换杆36卡合的扭簧即第2弹性施力部件40的作用力而被向提拉所述传动杆39的方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施力,在所述支承壳体17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闩锁切换杆36的上部侧面抵接的第3止挡件41,所述第3止挡件41限制所述闩锁切换杆36向所述第2弹性施力部件40的施力方向的转动极限。
受压部4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3止挡件41与所述第2支承轴38之间,受压部42设置于所述闩锁切换杆36的上部。,在所述外把手13成为所述弹出位置时,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3连结臂部33d的末端部从上方与该受压部42接近、对置,在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弹出位置转动至所述满行程位置时,所述第3连结臂部33d的末端部下压所述受压部42,所述闩锁切换杆36转动而下压所述传动杆39,由此,所述闩锁机构37从闩锁状态成为非闩锁状态。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闩锁切换杆36的中间下部一体地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臂部36a,随着第3连结臂部33d使所述闩锁切换杆36转动,该臂部36a使安装于所述支承壳体17的限位开关的开关形态变化。
此外,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扇形齿轮部33e同紧固于所述支承壳体17的旋转阻尼器43具有的齿轮44啮合。所述外把手13以及所述手柄杆33通过第1弹性施力部件35被向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收纳位置即所述手柄杆33的初始位置侧施力,而该旋转阻尼器43发挥这样的作用:即使在将所述外把手13转动至所述满行程位置后将手从该外把手13离开,该外把手13也是缓缓地转动至所述弹出位置以及所述收纳位置侧。
在所述电动致动器26具有的所述驱动杆27的末端部植设有抵接销45。该抵接销45在所述手柄杆3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驱动杆27处于初始非工作位置的状态下,从下方与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在该抵接销45的周向多个部位设置有用于确保该抵接销45相对所述驱动杆27的固定强度的加强筋46。
通过在所述外把手13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电动致动器26设为通电工作状态,由此,所述驱动杆27从所述初始非工作位置朝向所述工作位置转动,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通过所述抵接销45而被上推,使得所述手柄杆33在图4的逆时针方向上转动,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被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转动驱动。此外,在所述外把手13到达所述弹出位置时,停止对所述电动致动器26的通电,通过该通电停止,所述电动致动器26成为非工作状态。
在所述支承壳体17上设置有限制单元48,在从所述初始位置通过所述电动致动器26驱动所述手柄杆33使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转动时,限制单元48限制该手柄杆33从其最大动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侧返回。
一并参照图5以及图6,所述限制单元48具备:具有倾斜抵接面57的限制部件49,对应于在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进行动作时所述手柄杆33通过所述倾斜抵接面57,所述倾斜抵接面57从所述初始位置侧与该手柄杆33抵接;以及第3弹性施力部件50,其发挥向沿着所述手柄杆33的水平的转动轴线C的一方向对所述限制部件49施力的弹力,第3弹性施力部件50在该实施方式中是盘簧。
为了配设所述限制单元48,在所述支承壳体17上设置有与所述手柄杆33的转动轴线C平行地延伸的收纳孔52,该收纳孔52的一端侧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而被覆盖。该收纳孔52形成为具有:矩形的收纳孔主部52a;以及矩形的延出孔部52b,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收纳孔主部52a的中央部相连地向上方延伸,在所述支承壳体17上安装有盖部件53,所述盖部件53在所述支承壳体17的表面侧即所述外面板12侧将所述收纳孔主部52a的开口端关闭。
在图7中,关于所述限制部件49,在收纳于所述收纳孔52的所述收纳孔主部52a中的限制部件主部49a上一体地连设有支承臂部49b的基端部,所述支承臂部49b收纳于所述收纳孔52的所述延出孔部52b中且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所述支承臂部49b的末端部形成有大致C字状的被支承部54。另一方面,在所述支承壳体17上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穿过所述收纳孔52的所述延出孔部52b的第3支承轴55,所述第3支承轴55与所述被支承部54嵌合,由此,所述支承臂部49b即所述限制部件49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所述第3弹性施力部件50设置于所述盖部件53与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之间。
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配置于比所述第3支承轴55靠下方的位置,在所述收纳孔主部52a内进行动作,在面向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的一侧,在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隆起部56。该隆起部56的末端部形成为倾斜抵接面57,在所述手柄杆33从所述初始位置转动以将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转动驱动向所述弹出位置侧时,倾斜抵接面57能够从所述初始位置侧与该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
所述第3弹性部件50向下述的一侧方向对所述限制部件49弹性施力,该一侧方向是对应于在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进行动作时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通过所述倾斜抵接面57,使所述倾斜抵接面57从所述初始位置侧与该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所述倾斜抵接面57倾斜形成为:随着被所述第3弹性施力部件50施力的所述限制部件49的跟随所述手柄杆33的动作量增多,而在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位置与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
此外,在所述隆起部56的两侧,在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上分别形成有:将倾斜方向设为与所述倾斜抵接面57相同的方向的第1倾斜面58;与第1倾斜面58相比将倾斜角度设定得大并且配置于比所述第1倾斜面58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一侧的第2倾斜面59;以及连结第1以及第2倾斜面58、59之间的弯曲面60。
关于这样的限制部件49,在所述手柄杆3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上的所述隆起部56两侧的所述第1倾斜面58、所述第2倾斜面59以及所述弯曲面60中的一方侧的第1倾斜面58与驱动杆27处于抵接的状态,限制部件主部49a的倾斜抵接面57没有与所述手柄杆33的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但是,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所述手柄杆33转动至所述外把手13成为所述弹出位置时,通过驱动杆27的向所述工作位置侧的转动,允许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向从所述收纳孔主部52a突出的方向移动,如图9所示,对应于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的通过,所述倾斜抵接面57从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初始位置侧与该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
此时,即使所述手柄杆33因惯性力而超过对应于弹出位置的正规位置进行动作,被第3弹性施力部件50弹性施力的所述限制部件49会跟随该手柄杆33的动作,由此,维持所述倾斜抵接面57与所述手柄杆33的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的状态。
并且,在车辆驾驶员操作所述外把手13的所述操作部13a使得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弹出位置转动至所述满行程位置时,如图10所示,所述手柄杆33抛开所述限制部件49的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进行转动。此时,被所述第3弹性施力部件50施力的所述限制部件49通过其支承臂部49b与棒状的第4止挡件61抵接而被限制转动,所述第4止挡件61以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收纳孔52的所述延出孔部52b的靠所述收纳孔主部52a侧的端部。
另外,通过使所述电动致动器26的所述驱动杆27从所述初始非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工作位置而使得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转动至所述弹出位置,由此,在对成为停止通电的非工作状态的所述电动致动器26进行通电时,所述电动致动器26的所述电动马达在将所述驱动杆27从所述初始非工作位置向所述工作位置起动时向相反方向旋转。由此,所述驱动杆27以从所述工作位置返回到所述初始非工作位置的方式转动,所述驱动杆27从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上的所述隆起部56两侧中的一方侧的第2倾斜面59依次与所述弯曲面60以及第1倾斜面58抵接,由此,所述限制部件主部49a被按压而克服第3弹性施力部件50的弹力被收纳于收纳孔主部52a,消除了所述倾斜抵接面57与所述手柄杆33的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的抵接,所述手柄杆33通过所述第1弹性施力部件35而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侧。
即,所述电动致动器26以及所述限制单元48构成为,通过在所述外把手13处于所述满行程位置以后对所述电动致动器26通电,随着该电动致动器26的返回动作而解除所述限制单元48所进行的限制。
接着,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利用限制单元48来限制在通过电动致动器26驱动手柄杆33以使外把手13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弹出位置侧时该手柄杆33从最大动作位置返回到初始位置侧,因此,手柄杆33即使通过惯性力超过正规的位置进行动作,也会限制该手柄杆33的最大动作位置,由此,即使向初始位置侧对手柄杆33施力也不会产生手柄杆33的晃动,能够不产生手柄杆33进而是外把手13的晃动而提高商品性。
此外,所述手柄杆33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所述限制单元48具备:限制部件49,其具有倾斜抵接面57,对应于在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进行动作时所述手柄杆33的第2连结臂部33c通过所述倾斜抵接面57,所述倾斜抵接面57从所述初始位置侧与该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以及第3弹性施力部件50,其对所述限制部件49向使所述倾斜抵接面57与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的一侧施力,所述倾斜抵接面57倾斜形成为随着由所述第3弹性施力部件50施力的所述限制部件49的跟随所述手柄杆33的动作量增多而在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位置与所述第2连结臂部33c抵接,因此,即使所述手柄杆33因惯性力超过正规的位置进行动作,也能够跟随该手柄杆33的动作使倾斜抵接面57与手柄杆33的第2连结臂部33c可靠地抵接,同时对超过正规位置的手柄杆33的位置进行弹性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而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2)

1.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具有:支承壳体(17),其安装于门(11)的外面板(12);外把手(13),其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具有能够手动操作的操作部(13a),并且该操作部(13a)能够在收纳于所述支承壳体(17)侧的收纳位置与基于手动操作的满行程位置之间转动,而且在所述收纳位置与所述满行程位置之间设定有弹出位置;手柄杆(33),其与该外把手(13)连动且连结,以能够进行动作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并且所述手柄杆(33)被朝向所述外把手(13)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的初始位置侧弹性施力;以及电动致动器(26),其安装于所述支承壳体(17),能够在通电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通电工作状态是从所述初始位置驱动所述手柄杆(33)以使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转动的状态,所述非工作状态是所述外把手(13)到达所述弹出位置时通过停止通电而形成的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包括限制单元(48),在通过所述电动致动器(26)驱动所述手柄杆(33)以使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转动时,该限制单元(48)跟随该手柄杆(33)的向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一侧的动作而进行动作,并且阻止所述手柄杆(33)从所述手柄杆(33)在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一侧的最大动作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侧返回,
所述手柄杆(33)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壳体(17),
所述限制单元(48)具备:限制部件(49),其具有倾斜抵接面(57),对应于在所述外把手(13)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弹出位置侧进行动作时所述手柄杆(33)通过所述倾斜抵接面(57),所述倾斜抵接面(57)从所述初始位置侧与该手柄杆(33)抵接;以及弹性施力部件(50),其向使所述倾斜抵接面(57)与所述手柄杆(33)抵接的一侧对所述限制部件(49)施力,
所述倾斜抵接面(57)倾斜形成为:随着被所述弹性施力部件(50)施力的所述限制部件(49)的跟随所述手柄杆(33)的动作量增多而在远离所述初始位置的位置与所述手柄杆(33)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致动器(26)以及所述限制单元(48)构成为:在所述外把手(13)处于所述满行程位置后,伴随着与规定的状态成立所对应的所述电动致动器(26)的基于通电的返回动作,解除所述限制单元(48)所进行的限制。
CN201911225021.2A 2018-12-06 2019-12-04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Active CN1112875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9265 2018-12-06
JP2018229265A JP7019550B2 (ja) 2018-12-06 2018-12-06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588A CN111287588A (zh) 2020-06-16
CN111287588B true CN111287588B (zh) 2021-10-12

Family

ID=7097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5021.2A Active CN111287588B (zh) 2018-12-06 2019-12-04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9584B2 (zh)
JP (1) JP7019550B2 (zh)
CN (1) CN1112875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0350A (en) * 2019-01-03 2020-07-22 Aanco Uk Ltd Handle assembly
JP7316101B2 (ja) * 2019-06-05 2023-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構造
US11976496B2 (en) * 2020-05-21 2024-05-07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Two position door handle with push-push mechanism
KR20220170648A (ko) * 2021-06-23 2022-12-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3018838A (ja) * 2021-07-28 2023-02-09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0836A (ja) * 1998-09-07 2000-03-21 Oi Seisakusho Co Ltd 自動車用電動式駆動ユニット
EP1607556A1 (de) * 2004-05-21 2005-12-2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
EP3067494A1 (en) * 2013-11-06 2016-09-14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Oute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CN106014024A (zh) * 2015-03-24 2016-10-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可伸缩把手系统
CN106414874A (zh) * 2014-06-04 2017-02-1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汽车的门把手,以及用于制造门把手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266U (ja) * 1991-10-09 1993-05-0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GB2506350B (en) * 2012-09-25 2015-09-23 Jaguar Land Rover Ltd Retractable handle arrangement
JP6009325B2 (ja) * 2012-11-12 2016-10-1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6617498B2 (ja) 2015-09-28 2019-12-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FR3060630B1 (fr) * 2016-12-20 2019-11-22 Akwel Commande d'ouverture affleurante a ejection et retraction mecanique ou electriqu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0836A (ja) * 1998-09-07 2000-03-21 Oi Seisakusho Co Ltd 自動車用電動式駆動ユニット
EP1607556A1 (de) * 2004-05-21 2005-12-2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
EP3067494A1 (en) * 2013-11-06 2016-09-14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Oute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CN106414874A (zh) * 2014-06-04 2017-02-1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汽车的门把手,以及用于制造门把手的方法
CN106014024A (zh) * 2015-03-24 2016-10-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可伸缩把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588A (zh) 2020-06-16
JP7019550B2 (ja) 2022-02-15
US20200181940A1 (en) 2020-06-11
US11339584B2 (en) 2022-05-24
JP2020090862A (ja)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7588B (zh)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JP5732795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US8235428B2 (en) Lock unit having a slotted pawl
JP6155488B2 (ja) 複数パーツを備えた爪部を有するロック装置
JP4972803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US20090051173A1 (en) Door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2001090413A (ja) ダブルアクション機構付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サイドロックボタンとロックレバーの連結装置
CN107542334B (zh) 门锁装置
JP7313995B2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US20220194188A1 (en)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CN112431490A (zh) 车辆用的盖体开闭装置
JP697245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5213190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2001271531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584119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362754B2 (ja)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CN111836940B (zh) 用于机动车技术方面的应用的关闭装置
JP5090233B2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JP5021419B2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JP5021407B2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JP3852816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20230366246A1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EP4317638A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JP3433371B2 (ja) 開閉体の電動閉鎖装置
JP5132969B2 (ja) 車両における中間ストッパ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iyazaki Japan

Patentee after: Meibei Zhi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Miyazaki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