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7872B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7872B
CN111247872B CN201780094237.2A CN201780094237A CN111247872B CN 111247872 B CN111247872 B CN 111247872B CN 201780094237 A CN201780094237 A CN 201780094237A CN 111247872 B CN111247872 B CN 111247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air
air guide
guide membe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42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7872A (zh
Inventor
小林昭彦
志贺彰
小前草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47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7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63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il cool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on of cooling ai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2206/022Special supports for the induction co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框体(10),其在上表面形成有排气口(12);顶板(11),其设置在主体框体的上方,具有配置在俯视时比排气口靠前侧的位置的加热口(19);加热线圈(13),其对载置于加热口的上方的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送风机(14);冷却风导风构件(30、33),其具有吹出口(31、32),将来自送风机的气流引导至吹出口;以及排气导风构件(2),其设置在排气口的上方,形成有从第一入口(21)到比第一入口靠上侧的第一出口(22)的风路(23),在俯视时,冷却风导风构件的吹出口和排气口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冷却风导风构件的吹出口和加热线圈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冷却风导风构件的吹出口设置在比加热线圈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排气导风构件的风路的长度比风路的第一出口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加热烹调器内的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风的排气口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加热烹调器的上方设置有换气装置,烹调时产生的蒸汽或烟被换气装置吸引而排出至室外。燃气式炉灶等使用火的烹调器中,被火加热的周围的空气成为上升气流,该上升气流产生将烹调时产生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的作用。另一方面,与使用火的烹调器相比,使用加热线圈或电加热器作为加热源的加热烹调器难以加热周围的空气,因此难以产生上升气流。因此,烹调时产生的蒸汽或烟的一部分有时难以到达换气装置。
以这样的事项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具备冷却风扇和排气风扇,所述冷却风扇产生对加热烹调器内的部件进行冷却的气流,所述排气风扇产生将烹调时产生的蒸汽或烟引导至设置于加热烹调器的上方的换气装置的气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3550号公报(权利要求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若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那样在冷却风扇之外另外设置专用的排气风扇,则加热烹调器的制造成本变高。另外,若来自排气风扇的气流过多、或者风速过快、或者气流的方向不适当,则无法将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因此,为了将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需要进行排气风扇的能力、排气风扇的控制程序以及来自排气风扇的气流的方向等复杂的设计。另外,专用的排气风扇也可能成为噪音的原因。
本发明是以上述那样的课题为背景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能够不设置专用的排气风扇,利用来自加热烹调器具备的冷却风扇的气流,将烹调时产生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框体,其在上表面形成有排气口;顶板,其设置在所述主体框体的上方,具有配置在俯视时比所述排气口靠前侧的位置的加热口;加热线圈,其对载置于所述加热口的上方的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送风机;冷却风导风构件,其具有吹出口,将来自所述送风机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吹出口;以及排气导风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上方,形成有从第一入口到比所述第一入口靠上侧的第一出口的风路,在俯视时,所述冷却风导风构件的所述吹出口和所述排气口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所述冷却风导风构件的所述吹出口和所述加热线圈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所述冷却风导风构件的所述吹出口设置在比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长度比所述风路的所述第一出口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冷却风导风构件引导而将主体框体内冷却后的气流通过形成于设置在主体框体的排气口的上方的排气导风构件的风路,从主体框体流出。能够利用由冷却风导风构件和排气导风构件整流后的气流将烹调时产生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其他系统构成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排气导风构件2的上面侧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排气导风构件2的下面侧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导风构件4的上面侧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导风构件4的下面侧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第二导风构件5的上面侧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第二导风构件5的下面侧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主视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侧视剖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侧视剖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俯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实施方式1的左侧的排气口12a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1的右侧的排气口12b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设置于岛式厨房的情况下的作用的图。
图21是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设置于墙壁安装式厨房的情况下的作用的图。
图22是用等温线表示用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烧开热水时的作用的图。
图23是用等温线表示用比较例的加热烹调器烧开热水时的作用的图。
图24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立体图。
图25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7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导风构件6的上面侧立体图。
图28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导风构件6的下面侧立体图。
图29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俯视图。
图30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1是从图30拆下加热线圈13a、13b及上框101的状态的图。
图32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侧视剖视图。
图33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主视剖视图。
图34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口12c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35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口12d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36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口12e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37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立体图。
图38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9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0是实施方式3的排气导风构件9的上面侧立体图。
图41是实施方式3的排气导风构件9的下面侧立体图。
图42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俯视图。
图43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4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侧视剖视图。
图45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侧视剖视图。
图46是实施方式3的排气口12f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由以下所示的附图的方式限定。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些用语是用于说明的用语,这些用语并不限定本发明。表示方向的用语以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的位置为基准使用,将加热烹调器的前后左右中的设置有排气口的一侧称为后。另外,在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设置例。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系统结构图。图1是将加热烹调器100设置于所谓的墙壁安装式厨房的例子。加热烹调器100在靠近厨房墙壁202的位置被装入到厨房家具200中。在加热烹调器100的上方设置有换气装置201。换气装置201通常具有覆盖加热烹调器100的上方的罩、换气扇、以及设置于罩并抑制油向换气扇进入的油脂过滤器等。在这样设置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上方载置锅、煎锅等烹调容器210,烹调容器210内的食材被加热烹调。
图2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其他系统结构图。图2是将加热烹调器100设置于所谓的岛式或半岛式厨房的例子。在图2中,没有图1所示的厨房墙壁202,一般而言,起居室或餐厅空间位于加热烹调器100的后方。
关于加热烹调器100的设置,在与换气装置201、厨房墙壁202以及厨房家具200的关系上存在各种制约。例如,有如下这样规定设置基准的火灾预防条例:将设置于换气装置201的油脂过滤器远离加热器具的表面80cm以上地设置。因此,一般而言,在换气装置201的安装工程说明书等中记载有要使换气装置201的下端与加热烹调器100的上表面之间隔开80cm以上。另外,也有规定换气装置201的罩的宽度及进深尺寸为加热器具的宽度及进深尺寸以上的火灾预防条例。另外,在厨房墙壁202是可燃性的墙壁的情况下、即不是防火构造墙壁的情况下,也有规定应该将厨房墙壁202与加热口的距离隔开15cm以上地设置加热烹调器100的火灾预防条例。除此之外,也存在厨房家具的标准(例如,一般财团法人BETTERLIVING的“优良住宅部件认定基准(BLS KS:2015)”等)。在这些制约下,加热烹调器100与换气装置201的位置关系大致被基准化。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图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立体图。加热烹调器100具有主体框体10和设置在主体框体10的上方的顶板11。在顶板11设置有载置烹调容器的加热口19a、19b、19c。在此,将顶板11中的能够加热烹调容器的部位称为加热口19a、19b、19c。在顶板11设置有表示加热口19a~19c的标示。在加热烹调器100的后部设置有两个排气导风构件2。排气导风构件2配置在形成于主体框体10的排气口12a、12b(参照图4)的上方。在俯视时,加热口19a~19c设置在比排气导风构件2靠前侧的位置。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在主体框体10的内部设置有作为加热单元的加热线圈13a、13b、13c。加热线圈13a~13c设置在分别与图3所示的加热口19a~19c对应的位置。加热线圈13a~13c分别可以由一个加热线圈构成,也可以由独立驱动的多个加热线圈构成。例如加热线圈13a是将独立驱动的三个加热线圈配置成同心圆状的结构,但将这三个加热线圈作为归到一起的加热线圈13a处理。这对于其他加热线圈13b、13c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主体框体10上,在比加热线圈13a~13c靠后方的位置,左右排列地形成有两个排气口12a、12b。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框体10是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状。作为主体框体10的一部分的方框状的上框101构成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的开口缘。排气口12a、12b形成为将上框101与主体框体10连通。
在主体框体10内的比左侧的排气口12a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将气流从主体框体10内向排气口12a引导的第一导风构件4,在比右侧的排气口12b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将气流从主体框体10内向排气口12b引导的第二导风构件5。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从图4所示的状态拆下加热线圈13a~13c、上框101及第一导风构件4后的状态。在主体框体10内设置有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是用于将从后述的送风机14(参照图6)送出的冷却风经由第一吹出口31和第二吹出口32引导至配置在主体框体10内的冷却对象的构件。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为大致板状,配置成通过该板状部分的平面将主体框体10内上下分隔。
在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形成有多个第一吹出口31和多个第二吹出口32。第一吹出口31和第二吹出口32均上下贯通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第一吹出口3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比载置于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上方的加热线圈13b(参照图4)的中心靠前方的位置。第二吹出口3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比载置于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上方的加热线圈13a(参照图4)的中心靠前方的位置。此外,图示的第一吹出口31和第二吹出口32的形状是一例,根据冷却对象的形状及配置,决定第一吹出口31和第二吹出口32的形状。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从图5所示的状态拆下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后的状态。另外,收纳在主体框体10内的送风机14用虚线图示。送风机14收纳在主体框体10内的靠后的位置。在送风机14的近前侧设置有第二冷却风导风构件33。在第二冷却风导风构件33的内部形成有风路34,将来自送风机14的冷却风引导至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参照图5)的下侧。在第二冷却风导风构件33的近前侧形成有吹出口35,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和第二冷却风导风构件33经由吹出口35连通。在风路34收纳有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包括对加热线圈13a~13c进行驱动的逆变电路以及对加热烹调器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等发热的部件。
图7是实施方式1的排气导风构件2的上面侧立体图。图8是实施方式1的排气导风构件2的下面侧立体图。参照图7、图8,说明排气导风构件2的构造。排气导风构件2具有大致矩形的外观形状,以长度方向沿着加热烹调器100的左右方向的方式载置于排气口12a、12b的每一个的上方(参照图3)。
排气导风构件2具有以平板面大致水平的方式配置的上板25、前板26、连接上板25和前板26的倾斜板27、以及左右一对侧板28,在内部形成有由它们包围的空间。
在排气导风构件2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风路23。将风路23的下端开口称为第一入口21,将风路23的上端开口称为第一出口22。如图8所示,在排气导风构件2的后表面未设置壁而开口,将该开口称为第二出口24。在上板25的下表面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两条肋29a、29b,该两条肋29a、29b在排气导风构件2的整个内宽度上设置,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在前侧的肋29a与前板26之间也设置有间隔。通过设置在前板26与前侧的肋29a之间、以及肋29a与肋29b之间的间隙,构成了风路23。
如图7所示,设置在排气导风构件2的前侧的倾斜板27朝向前方下降。在排气导风构件2设置在排气口12a、12b的上方的状态下(参照图3),倾斜板27与使用加热烹调器100的使用者面对。通过将向前方下降的倾斜板27设置在与使用者面对的位置,在从使用者观察时排气导风构件2与顶板11的高低差看起来小。因此,排气导风构件2的突出感减轻,加热烹调器100的外观设计性得到提高。
如图7所示,形成于倾斜板27的第一出口22的开口面也与倾斜板27同样地朝向前方下降。并且,如图8所示,第一入口21的开口面与第一出口22的开口面大致平行,向前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形成风路23的肋29a、29b的下端越向后越位于上侧,从而使第一入口21的开口面倾斜。
图9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导风构件4的上面侧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导风构件4的下面侧立体图。第一导风构件4具有上下贯通的方框状的外框43和设置在外框43的内侧的第一整流板41及第二整流板42。将第一导风构件4的外框43的内部称为风路44。第一整流板41和第二整流板42与外框43一体地构成。第一整流板41以其平板面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对通过多个第一整流板41彼此之间的气流的左右方向的紊乱进行整流。如图9、图10所示,第一整流板41从外框43的下端设置至大致上端。如图10所示,第二整流板42以其平板面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配置,对通过多个第二整流板42彼此之间的气流的前后方向的紊乱进行整流。第二整流板42的高度比第一整流板41的高度低,第二整流板42的上端位于比第一整流板41的上端低的位置。在风路44的下部,第一整流板41与第二整流板42交叉。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第二导风构件5的上面侧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第二导风构件5的下面侧立体图。第二导风构件5是上下贯通的大致方框状,形成其方框的前板和后板分别是第一导风板51、第二导风板52。将第二导风构件5的内部称为风路53。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以其平板面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设置,对在第一导风板51与第二导风板52之间流动的气流的前后方向的紊乱进行整流。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主视剖视图。在图13中,示出了通过第二吹出口32和风路34的概略截面。在图13及其以后示出的附图中,虚线箭头概念性地表示气流。第二冷却风导风构件33的风路34与配置在加热线圈13a、13b的下侧的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下侧连通。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侧视剖视图。在图14中,示出了通过送风机14和第一吹出口31的截面的概略,纸面左侧为前侧。在主体框体10的后壁形成有多个吸气口18。吸气口18与送风机14的吸入口连通,主体框体10的外部的空气经由吸气口18被吸入送风机14。
图15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侧视剖视图。在图15中,示出了通过加热线圈13a和第二吹出口32的截面的概略,纸面左侧为前侧。
参照图13~图15,说明冷却风的大致的流动。当送风机14工作时,如图14所示,空气经由吸气口18被吸入送风机14,吸入的空气作为冷却风送出。从送风机14送出的冷却风在通过形成于第二冷却风导风构件33的风路34的过程中,对收纳于风路34的驱动装置15进行冷却。在风路34中流动的冷却风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吹出口31流入加热线圈13b的下侧。流入到加热线圈13b的下侧的冷却风一边对加热线圈13b进行冷却一边朝向后方的排气口12b流动,从排气口12b排出而被引导至排气导风构件2,并流出到加热烹调器100的外部。
如图13所示,在风路34中流动的冷却风的剩余的一部分经由吹出口35流入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下侧,朝向形成在左侧的多个第二吹出口32流动,经由第二吹出口32流入加热线圈13a的下侧。如图15所示,流入到加热线圈13a的下侧的冷却风一边对加热线圈13a进行冷却一边朝向后方的排气口12a流动,从排气口12a排出而被引导至排气导风构件2,并流出到加热烹调器100的外部。
下面,说明排气导风构件2、第一导风构件4以及第二导风构件5的详细构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于排气口12a、12b各自的上方的两个排气导风构件2是相同的构造,但为了附图的方便,分为图16、图17说明排气导风构件2的构造。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俯视图。参照图16,说明加热口19a~19c与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出口22的尺寸关系。L1是加热口19a~19c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间的距离,在左端设置有加热口19a且右端设置有加热口19b的本实施方式中,是加热口19a的左端与加热口19b的右端的距离。L2是第一出口2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间的距离,在设置有两个排气导风构件2的本实施方式中,是左侧的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出口22的左端与右侧的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出口22的右端之间的距离。L3是左端的加热口19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右端的加热口19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L1、L2及L3具有L1>L2>L3这样的关系。即,在加热烹调器100的左右方向上,在加热口19a~19c的左右两端间配置有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出口22(L1>L2)。这样,在加热口19a~19c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配置供气流流出的第一出口22,从而从第一出口22流出并诱导蒸汽或烟的引导气流不易流向换气装置201的罩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因此,能够抑制蒸汽或烟中含有的油或臭气成分向室内扩散。
另外,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出口22的左端部位于比左侧的加热口19a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靠外侧的位置,且第一出口22的右端部位于比右侧的加热口19b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靠外侧的位置(L2>L3)。换言之,加热口19a~19c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在第一出口22的左端与右端之间。因此,载置于加热口19a~19c的烹调容器与第一出口22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向。因此,来自第一出口22的气流容易诱导来自载置于加热口19a~19c的烹调容器的蒸汽或烟,能够提高由换气装置201产生的蒸汽或烟的捕集效果。
图17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参照图17,说明各部分的配置。在此,P1表示配置在近前侧的加热线圈13a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P2表示同样配置在近前侧的加热线圈13b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
当着眼于加热烹调器100的左侧时,第二吹出口32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与加热线圈13a重叠。另外,第二吹出口32的至少一部分同样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与左侧的排气口12a重叠。第二吹出口32、加热线圈13a以及左侧的排气口12a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地配置。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多个第二吹出口32遍及加热线圈13a的整个下侧,在左右及前后方向上分散地配置。第二吹出口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a的中心位置P1靠前侧的位置。从多个第二吹出口32分散地吹出到加热线圈13a的下侧的冷却风能够高效地冷却整个加热线圈13a。对加热线圈13a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朝向后方的排气口12a直线地流动。因此,经由排气口12a从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出口22流出的气流直线地朝向上方前进,不易向左右方向倾斜。因此,能够提高利用来自该第一出口22的气流将来自烹调容器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效果。
当着眼于加热烹调器100的右侧时,第一吹出口31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与加热线圈13b重叠。另外,第一吹出口31的至少一部分同样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与右侧的排气口12b重叠。第一吹出口31、加热线圈13b以及右侧的排气口12b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地配置。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多个第一吹出口31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b靠近前侧的位置。因此,第一吹出口31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b的中心位置P2靠前侧的位置。从第一吹出口31吹出到加热线圈13b的下侧的冷却风对加热线圈13b进行冷却,朝向后方的排气口12b直线地流动。因此,经由排气口12a从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出口22流出的气流不易向左右方向倾斜,容易直线地前进。因此,能够提高利用来自第一出口22的气流将来自烹调容器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效果。
图18是实施方式1的左侧的排气口12a附近的局部剖视图。将通过第一导风构件4的风路44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的铅垂线记为铅垂线300,将排气导风构件2的风路23的轴记为轴301。排气导风构件2的风路23的轴301相对于铅垂线300向前方倾斜。通过使风路23的轴301向前方倾斜,从第一出口22流出的排气朝向前斜上方向前进。优选风路23的轴301相对于铅垂线300所成的倾斜角θ1为大于0度且小于35度的范围。更优选倾斜角θ1为8度~32度。
在比风路44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侧、即风路44的前侧1/2的上方配置有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入口21。优选第一入口21和第一导风构件4设置成在俯视透视的状态下,第一入口21的开口面积的1/2以上与风路44的截面积的前侧1/2的区域重叠。流入到第一导风构件4的风路44中的气流由于康达效应而沿着外框43的前侧的内表面大致垂直地上升。这样被外框43的前侧的内表面引导而上升的气流容易流入位于上方的第一入口21。
排气导风构件2和第一导风构件4配置成,在俯视的情况下,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入口21、第一整流板41及第二整流板42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通过设置第一整流板41和第二整流板42,能够减轻从风路23的第一出口22流出的气流的紊乱。
第一导风构件4的风路44的长度为风路44的截面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以上。通过延长风路44的长度,能够提高通过风路44的气流的由第一整流板41和第二整流板42产生的整流效果。通过设置于风路44的第一整流板41和第二整流板42产生的适度的压力损失,减轻了通过风路44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的气流彼此的风速分布的偏差。通过减轻风速分布的偏差,能够使紊乱少的气流流入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入口21。这样,通过风路23从第一出口22流出的气流的紊乱也变少,能够形成从第一出口22流出之后不易扩散的气流。
图19是实施方式1的右侧的排气口12b附近的局部剖视图。将通过第二导风构件5的风路5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的铅垂线记为铅垂线302。沿排气导风构件2的风路23的轴向延伸的中心线相对于铅垂向前方倾斜这一点如在图18中说明的那样。另外,在比第二导风构件5的内部的风路5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侧、即风路53内的前部1/2的上方配置有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一入口21这一点也如图18中说明的那样。
在图19中,分别用A1、A2示出了两个风路23的流路截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A1与A2为相同的长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路23的流路截面的形状从第一入口21到第一出口22是相同的,因此,A1和A2与第一入口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和第一出口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
风路23的轴向的长度、即从第一入口21到第一出口22的长度分别比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的开口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A1、A2长。由此,在风路23中流动的气流的前后方向的整流效果提高,能够提高从第一出口22流出的气流的指向性。
在图19中,用B表示第二导风构件5的第二导风板52的上端与多个第一入口21中位于最后侧的第一入口21之间的长度。长度A1与A2的合计(A1+A2)是长度B的1~2倍的值。通过采用这样的尺寸关系,能够抑制流入第一入口21的气流的风速降低,因此也能够抑制从第一出口22流出的气流的风速的降低。
图20是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设置于岛式厨房的情况下的作用的图。图20的实线箭头X1和X2概念性地表示来自加热烹调器100的气流,实线箭头Y概念性地表示来自烹调容器210的蒸汽或烟。虚线箭头x概念性地表示来自设置于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的上表面的排气口的气流的一例,虚线箭头y概念性地表示来自载置于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的烹调容器的蒸汽或烟的一例。
首先,说明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的作用。在以往的例子的情况下,来自加热烹调器的气流x一边与从烹调容器产生的蒸汽或烟混合一边向上方流动。在如岛式厨房那样在加热烹调器的后方没有厨房的墙壁的情况下,与蒸汽或烟混合的气流x容易从换气装置201的罩的后端向后侧泄漏,容易向起居室或餐厅侧流出。另外,一般的换气装置201也往往将吸入位置配置在罩的靠前的位置,因此容易发生气流x从换气装置201的罩的后端向后侧的泄漏。并且,在作为厨房的类型而占据多数的墙壁安装型的情况下,考虑到从换气装置201的靠前的位置的吸气受到重视,一般而言,换气装置201也往往被设计成前侧的吸引力大于后侧的吸引力。因此,在将这样设计的换气装置201与岛式厨房组合的情况下,来自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的气流x的泄漏显著。并且,从加热烹调器的上表面向正上方前进的气流x对蒸汽或烟y的诱导效果低,蒸汽或烟y具有向使用者侧泄漏并扩散的倾向。
根据本实施方式,排气导风构件2的风路23的第一出口22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于比风路23的第一入口2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通过该结构,风路23的轴301以从第一入口21朝向第一出口22向前方上升的方式倾斜。因此,来自第一出口22的气流X1朝向斜上方吹出。因此,气流X1成为引导气流,能够将从载置于比排气导风构件2靠近前侧的加热口的烹调容器210产生的蒸汽或烟Y引导至以覆盖加热烹调器100的上方的方式设置的换气装置201。如上所述,一般而言,换气装置201的罩的进深尺寸设计成加热烹调器100的进深尺寸以上。因此,利用从配置在加热烹调器100的后侧的第一出口22朝向斜上方流动的气流对蒸汽或烟Y进行引导,从而从换气装置201的罩的近前侧也能够吸引蒸汽或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排气导风构件2的风路23的轴301(参照图18)相对于铅垂线300(参照图18)向前方在大于0度且35度以下的范围内倾斜。更优选的是,风路23的轴301相对于铅垂线300向前方的倾斜角度为8度~32度。在图20中用两根虚线303表示该8度~32度的倾斜角度的范围。通过这样设定风路23的倾斜角度,能够使气流X1朝向以覆盖加热烹调器100的上方的方式配置的换气装置201的罩流出,因此气流X1容易发挥作为引导气流的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导风构件2中,在比第一出口22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出口24。而且,排气导风构件2构成为使从排气口12a、12b流出的气流向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分流。由排气导风构件2分支的排气中的一方从第一出口22作为气流X1流出,另一方从第二出口24作为气流X2流出。从来自排气口12a、12b的气流分支出的气流X的风量相对较小。由于气流X1的风量不会过大,从而能够提高气流X1作为将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引导气流的作用。此外,也能够采用不设置第二出口24而仅从第一出口22排气的结构。例如,在主体框体10内的冷却负荷比较小且送风机14的风量也小的情况下,来自第一出口22的气流X1的风量也变小,因此能够使气流X1作为引导气流发挥功能。
图21是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设置于墙壁安装式厨房的情况下的作用的图。根据本实施方式,来自第一出口22的气流X1朝向斜上方吹出。因此,气流X1成为引导气流,能够将从载置于比排气导风构件2靠近前侧的加热口的烹调容器210产生的蒸汽或烟Y引导至设置于上方的换气装置201。另外,气流X1朝向斜上方前进,因此与蒸汽或烟Y混合后的气流X1与厨房墙壁202的接触减轻。因此,抑制了蒸汽或烟Y中包含的油或臭气成分弄脏厨房墙壁20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导风构件2构成为使从排气口12a、12b流出的气流向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分流,气流X2从排气导风构件2的第二出口24朝向后方流出。向加热烹调器100的后方排出的气流X2基本上是未混合有蒸汽或烟Y中包含的油或臭气成分的清洁空气。该气流X2沿着厨房墙壁202向上方流动,从而气流X2作为相对于厨房墙壁202的气帘发挥功能。因此,抑制了厨房墙壁202被弄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送风机14工作时,从第二出口24流出的气流X1的风速小于从第一出口22流出的气流X2的风速。在气流X2的风速大于气流X1的风速的情况下,应作为引导气流发挥功能的气流X1会被朝向后方流动的气流X2吸引,难以发挥作为引导气流的功能。但是,通过使来自第一出口22的气流X1的风速大于来自第二出口24的气流X2的风速,气流X1不会受到向气流X2的诱导作用,能够作为引导气流发挥功能。在此,来自第一出口22的气流X1的平均风速能够设为0.8[m/s]~2.4[m/s],风量能够设为0.14[m3/s]~0.7[m3/s]。通过采用这样的气流X1的风速及风量,能够提高抑制从烹调容器210产生的蒸汽或烟Y一边上升一边扩散的效果。另外,气流X1的风速及风量可以不超过换气装置201产生的吸引风量及风速的范围。由此,能够抑制从烹调容器210产生的蒸汽或烟Y不被吸入换气装置201而泄漏。
图22是用等温线表示用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100烧开热水时的作用的图。图23是用等温线表示用比较例的加热烹调器烧开热水时的作用的图。图22、23是主视观察加热烹调器100的状态。图23是图20和图21中作为以往的一例示出的那样排气从加热烹调器的上表面向正上方流出的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如图2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可知,由于来自第一出口22的引导气流向左右方向的倾斜小,吹出直进性高的气流,因此引导气流及被其引导的蒸汽或烟也几乎不向左右方向扩散。另一方面,在图23所示的比较例中,引导气流及被其引导的蒸汽或烟比图22向左右方向扩散。
当着眼于左侧和右侧的等温线的形状的偏差时,比较例的图23示出了在左侧和右侧的等温线的形状的差异大的状态。详细而言,由左侧的最外侧的等温线包围的面积比由右侧的最外侧的等温线包围的面积大。在比较例的图23中,可以说与右侧的排气口相比,从左侧的排气口流出较多的气流。若这样从排气口流出的气流的左右的平衡较差,则难以得到在左右两方的加热口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时的引导气流的引导效果。这是因为,左右的引导气流中的风量及风速较小的一方的气流会被风量及风速较大的一方的气流诱导,风量及风速较小的一方的气流难以作为引导气流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图22中,在左侧的等温线和右侧的等温线之间,左右的平衡比较好。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无论是载置于左右的加热口中的哪一个的烹调容器,都能够将来自该烹调容器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
在此,在比较例中从排气口流出的气流的左右的平衡差的原因之一是在右侧仅配置有一个送风机这样的结构。在主体框体内的风路结构上,来自配置在右侧的送风机的冷却风容易更多地向左侧的排气口流动。因此,更多的气流从左侧的排气口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在主体框体10的右侧仅配置有一个送风机14,但通过采用如下所示的结构,在左侧的排气口12a和右侧的排气口12b之间取得了流出的气流的风量及风速的平衡。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在设置于左侧的排气口12a的第一导风构件4和设置于右侧的排气口12b的第二导风构件5之间,使通过内部的气流的压力损失不同。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导风构件4在风路44内具有多个第一整流板41和多个第二整流板42,它们产生压力损失。另一方面,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导风构件5在风路53内未设置整流板。这样,通过使第一导风构件4的风路44内的压力损失相对较大,减轻了来自设置有第一导风构件4的左侧的排气口12a的气流的风量。由此,能够在左侧的排气口12a和右侧的排气口12a之间取得流出的气流的风量的平衡。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具备主体框体10和顶板11,该主体框体10在上表面形成有排气口12a、12b,该顶板11具有配置在俯视时比排气口12a、12b靠前侧的位置的加热口19a、19b、19c。在主体框体10内设置有送风机14和对载置于加热口19a、19b、19c的上方的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13a、13b、13c。并且,具备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该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具有第一吹出口31和第二吹出口32,将来自送风机14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吹出口31、第二吹出口32。另外,具备排气导风构件2,该排气导风构件2设置在排气口12a、12b的上方,形成有从第一入口21到第一出口22的风路23。在俯视时,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第一吹出口31、第二吹出口32和排气口12a、12b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第一吹出口31、第二吹出口32和加热线圈13a、13b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俯视时,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的第一吹出口31、第二吹出口32设置在比加热线圈13a、13b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排气导风构件2的风路23的长度比风路23的第一出口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能够抑制从第一吹出口31、第二吹出口32到排气口12a、12b的气流向左右倾斜。因此,从排气口12a、12b出来并经由排气导风构件2流出的气流的直进性提高,能够提高利用来自排气导风构件2的气流将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作用。另外,第一吹出口31和第二吹出口32设置在比加热线圈13a、13b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确保了从第一吹出口31和第二吹出口32到排气口12a、12b的距离。因此,在到达排气口12a、12b之前抑制了气流向左右方向的倾斜,整流为直线的流动的效果好。另外,排气导风构件2的风路23的长度比风路23的第一出口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因此,通过风路23的过程中的气流的前后方向的整流效果提高,能够提高从第一出口22流出的引导气流的指向性。通过提高引导气流的指向性,能够提高将所诱导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作用。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24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立体图。加热烹调器100A具有两个加热口19a、19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排气导风构件2不同的排气导风构件6。
图25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在主体框体10的内部,在分别与图24所示的加热口19a、19b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热线圈13a、13b。在主体框体10上,在比加热线圈13a及13b靠后方的位置,左右排列地设置有三个排气口12c~12e。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口12c由一个开口构成。排气口12d和排气口12e分别由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多个开口构成。
在主体框体10内的比排气口12c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将气流从主体框体10内向排气口12c引导的第三导风构件7。在主体框体10内的比排气口12e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将气流从主体框体10内向排气口12e引导的第四导风构件8。
图26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6表示从图25所示的状态拆下加热线圈13a、13b以及上框101后的状态。在主体框体10内设置有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是用于将从送风机14A送出的冷却风经由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引导至配置在主体框体10内的冷却对象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机14A是轴流风扇。送风机14A以风扇的轴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
在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形成有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在内部形成有风路34A,将来自送风机14A的冷却风引导至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第一吹出口31A在主体框体10内的近前侧上下开口。第二吹出口32A由形成在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的上表面与载置于该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的上方的加热线圈13b(参照图25)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吹出口32A左右开口。在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的内部形成有风路34A。在风路34A中配置有驱动装置15。
在第二吹出口32A的下游侧与左侧的加热线圈13a(参照图25)的下侧之间,设置有上下立起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风板33A。在导风板33A的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吹出口35A。第三吹出口35A配置在左侧的加热线圈13a(参照图26)的下侧。在导风板33A的近前侧形成有从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到第三吹出口35A的冷却风的流路。
图27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导风构件6的上面侧立体图。图28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导风构件6的下面侧立体图。参照图27、图28,说明排气导风构件6的构造。排气导风构件6具有大致矩形的外观形状,以长度方向沿着加热烹调器100A的左右方向的方式载置于排气口12c、12d和排气口12e的上方(参照图24)。在本实施方式中,跨越两个排气口12c、12d地配置一个排气导风构件6(参照图24、图25)。
排气导风构件6具有以平板面大致水平的方式配置的上板65、前板66、连接上板65和前板66并从后向前下降的倾斜板67、以及左右一对侧板68,在内部形成有由它们包围的空间。
在排气导风构件6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风路63。将风路63的下端开口称为第一入口61,将风路63的上端开口称为第一出口62。如图28所示,在排气导风构件6的后表面未设置壁而开口,将该开口称为第二出口64。在上板65的下表面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条肋69a、69b、69c,该肋69a、69b、69c在排气导风构件6的整个内宽度上设置,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位于最前侧的肋69a设置在向后方远离前板66的位置。由设置在相邻的肋69a、69b、69c彼此之间的间隙构成了两个风路63。
如图27所示,设置在排气导风构件6的前侧的倾斜板67朝向前方下降。形成于倾斜板67的第一出口62的开口面也与倾斜板67同样地朝向前方下降。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出口62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出口22相比配置于后方,第一出口62位于排气导风构件6的前后方向的靠近中央的位置。倾斜板67的前后方向的范围也比实施方式1的倾斜板27长,前板66也低。因此,在从使用加热烹调器100A的使用者观察时,排气导风构件6的突出感进一步减轻,对使用者而言排气导风构件6看起来薄,因此加热烹调器100A的外观设计性提高。
如图28所示,第一入口61的开口面与第一出口62的开口面大致平行,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形成风路63的肋69a、69b、69c的下端越向后方越位于上侧,从而使第一入口61的开口面倾斜。
图29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俯视图。L1是加热口19a、19b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间的距离,在左端设置有加热口19a且右端设置有加热口19b的本实施方式中,是加热口19a的左端与加热口19b的右端的距离。L2是第一出口6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间的距离,在设置有两个排气导风构件6的本实施方式中,是左侧的排气导风构件6的第一出口62的左端与右侧的排气导风构件6的第一出口62的右端之间的距离。L3是左端的加热口19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右端的加热口19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具有L1>L2>L3这样的关系,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30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P1表示加热线圈13a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P2表示加热线圈13b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图31是从图30拆下加热线圈13a、13b以及上框101后的状态的图。
如图30、31所示,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左侧的加热线圈13a的中心位置P1和右侧的加热线圈13b的中心位置P2靠近前侧的位置。另外,第一吹出口31A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与加热线圈13b重叠。另外,第一吹出口31A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与排气口12e重叠。第一吹出口31A、加热线圈13b以及排气口12e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地配置。从第一吹出口31A吹出到加热线圈13b的下侧的冷却风对加热线圈13b进行冷却,朝向后方的排气口12b直线地流动。因此,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
来自第二吹出口32A的冷却风和来自第一吹出口31A的冷却风的一部分被引导至导风板33A而在导风板33A的近前侧的区域朝向左侧的加热线圈13a流动。通过将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a的中心位置P1靠近前侧的位置,冷却风被引导至加热线圈13a的近前侧部分。该冷却风经由第三吹出口35A吹到加热线圈13a的下侧,对加热线圈13a进行冷却。对加热线圈13a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朝向后方的排气口12c、12d直线地流动。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32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侧视剖视图。在图32中,示出了通过送风机14和第一吹出口31的截面的概略,纸面左侧为前侧。图33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的主视剖视图。在图32中,示出了通过第二吹出口32A的概略截面。
如图32所示,在送风机14A的下游侧,形成有上下两层的冷却风的风路。下侧的风路是形成在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的内部的风路34A。上侧的风路是形成在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的上表面的上侧的风路。从送风机14A送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在通过形成于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的风路34A的过程中,对收纳于风路34A的驱动装置15进行冷却。在风路34A中流动的冷却风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吹出口31A流入加热线圈13b的下侧。流入到加热线圈13b的下侧的冷却风的流动如图30和图31中说明的那样。
从送风机14A送出的冷却风的剩余部分通过形成于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的上侧的风路,从第二吹出口32A流出。如图33所示,沿着导风板33A朝向左侧流动,经由第三吹出口35A流入加热线圈13a的下侧。流入到加热线圈13a的下侧的冷却风的流动如图30和图31中说明的那样。
图34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口12c附近的局部剖视图。风路63的轴向的长度、即从第一入口61至第一出口62的长度比第一入口61和第一出口62的开口面各自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这样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风路63的轴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向第一出口62向前方倾斜这样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从排气口12c流出的冷却风与实施方式1同样,其一部分经由风路63从第一出口62流出而作为引导气流发挥功能,剩余的一部分从第二出口64流出。
第三导风构件7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导风壁72和在前后方向上与后导风壁72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前导风壁71。前导风壁71和后导风壁72以相互的平板面相向的方式配置。后导风壁72配置在比第一入口61靠后侧的位置。在后导风壁72与前导风壁71之间形成有与排气口12c的上游侧相连的流路。在前导风壁71的上游侧且下侧设置有导风板73。设置有导风板73的位置是向第三导风构件7流入的气流的入口。导风板73以其平板面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虽然在图34中未图示,但多个导风板73在主体框体10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通过将这样的导风板73设置于第三导风构件7的入口,能够减轻气流的左右方向的倾斜。
第三导风构件7的下表面由底板74覆盖。底板74和后导风壁72的下端部由曲面75连接。因此,被引导至导风板73而从前向后流入到第三导风构件7的冷却风由曲面75向上方引导。由于康达效应,形成从曲面75沿着后导风壁72流动的气流。即,曲面75和后导风壁72作为将从前向后流动的气流向上方引导的导风板发挥功能。
在图34中,用D1表示第一入口61与前导风壁71的最短距离。另外,用D2表示第一入口61与后导风壁72的最短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D2比距离D1短。即,第一入口61配置在比前导风壁71靠近后导风壁72的位置。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使由于康达效应而从曲面75沿着后导风壁72上升的气流更多地流入第一入口61。从第一入口61流入到风路63的气流朝向第一出口62向斜上方流动。由于由导风板73产生的左右方向的整流效果、由曲面75和后导风壁72产生的康达效应、以及距离D2<D1这样的关系,来自第一出口62的气流成为朝向斜上方流动的紊乱少的引导气流。
在图34中,形成风路63的三条肋69a~69c中的最后方的肋69c的长度最长。因此,由后导风壁72引导的朝向上方流动的气流由肋69c的前表面引导,因此促进了气流向第一入口61的流入。形成风路63的肋69a~69c其自身成为风路阻力而产生压力损失。另外,从阻止异物进入、使内部不易被看到、提高外观设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风路6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但若减小风路6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则压力损失变大。虽然风路63这样产生压力损失,但通过延长肋69c的长度,使肋69c作为气流的导向件发挥功能,有助于气流向风路63的流入。换言之,通过使肋69c比其他肋69a、69b长而作为气流的导向件发挥功能,从而即使缩短风路6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或者缩短风路63的长度,也能够抑制从风路63流出的引导气流的风速的降低。另外,通过延长位于最后侧的肋69c,由肋69c产生的整流效果提高,并且能够提高从形成于肋69c的前侧的风路63送出的引导气流的向前方的倾斜角的形成精度。通过形成朝向斜上方流动的紊乱少的气流,该气流引导蒸汽或烟的效果提高。
图35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口12d附近的局部剖视图。图35的纸面左侧是加热烹调器100A的前侧。在排气口12d的上游侧未设置如图34所示的第三导风构件7。因此,可以说到达排气口12d的风路是与到达排气口12c的风路(参照图34)相比压力损失较小的结构。这样,在到达排气口12c的风路和到达排气口12d的风路中的压力损失上设置差,从而能够调整流入排气口12c的冷却风和流入排气口12d的冷却风的风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排气口12d的上游侧的压力损失相对较小,从而使流入排气口12d的风量相对较大。由此,在来自其他排气口12c和排气口12e的引导气流与来自排气口12d的引导气流之间,减轻风速的不均匀。通过提高来自三个排气口12c、12d及12e的引导气流的风速的均匀性,无论是载置于左右的加热口19a、19b中的哪一个的烹调容器,都能够将来自该烹调容器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
图36是实施方式2的排气口12e附近的局部剖视图。在排气口12e的上游侧设置有第四导风构件8。第四导风构件8在上表面具有从前向后上升的倾斜面,第四导风构件8的倾斜面的上端位于排气口12e的下侧。从第一吹出口31A吹出并朝向后方流动的冷却风(参照图31)被第四导风构件8的倾斜面引导而一边上升一边流动,从排气口12e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A,能够抑制从第一吹出口31A、第二吹出口32A到排气口12c、12d、12e的气流向左右倾斜。因此,从排气口12c、12d、12e出来并经由排气导风构件6流出的气流的直进性提高,能够提高利用来自排气导风构件6的气流将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作用。另外,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设置在比加热线圈13a、13b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确保了从第一吹出口31A和第二吹出口32A到排气口12c、12d、12e的距离。因此,在到达排气口12c、12d、12e之前抑制了气流向左右方向的倾斜,整流成直线的流动的效果好。另外,排气导风构件6的风路63的长度比风路63的第一出口6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因此,通过风路63的过程中的气流的前后方向的整流效果提高,能够提高从第一出口62流出的引导气流的指向性。通过提高引导气流的指向性,能够提高将所诱导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作用。
实施方式3
图37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立体图。加热烹调器100B具有三个加热口19a、19b、19c。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形状与实施方式1、2的排气导风构件2、6不同的排气导风构件9。主体框体10B与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结构相比,高度尺寸小。另外,吸气口18B从主体框体10B的前壁形成至底板(参照图44)。
图38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在主体框体10B的内部,在分别与图37所示的加热口19a、19b、19c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热线圈13a、13b、13c。在主体框体10B上,在比加热线圈13a~13c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口12f。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口12f由三个开口构成。在主体框体10B内设置有驱动装置15(参照图39)的散热片110。散热片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加热线圈13a与排气口12f之间、以及加热线圈13b与排气口12f之间。
图39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39示出了从图38所示的状态拆下加热线圈13a~13c以及上框101后的状态。在主体框体10B内设置有具有相同构造的两个送风机14B。送风机14B具有离心式的风扇141和收纳风扇141的壳体142,在壳体142形成有供来自风扇141的气流通过的吹出口143。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42作为将来自风扇141的气流引导至吹出口143的冷却风导风构件发挥功能。送风机14B的吹出口143以朝向后方的方式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a~13c(参照图38)靠近前侧的位置。
图40是实施方式3的排气导风构件9的上面侧立体图。图41是实施方式3的排气导风构件9的下面侧立体图。参照图40、图41,说明排气导风构件6的构造。排气导风构件9具有大致矩形的外观形状,以长度方向沿着加热烹调器100B的左右方向的方式载置于排气口12f的上方(参照图37)。在本实施方式中,跨越排气口12f的三个开口地配置有一个排气导风构件9(参照图37、38)。
排气导风构件9具有由从后向前下降的倾斜面构成的上板95。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板95为曲面。在上板95的下表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板98。
在排气导风构件9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风路93。将风路93的下端开口称为第一入口91,将风路93的上端开口称为第一出口92。如图41所示,在排气导风构件9的后表面未设置壁而开口,将该开口称为第二出口94。在上板95的下表面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条肋99a、99b、99c,该肋99a、99b、99c在排气导风构件9的整个内宽度上设置,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通过设置在相邻的肋99a、99b、99c彼此之间的间隙,构成了前后两列的风路93。
如图40所示,第一出口92被分隔件96左右划分。通过对第一出口92进行分隔,排气分流。划分出的第一出口92分别设置在与排气口12f的三个开口(参照图38)分别相向的位置。形成于排气导风构件9的第一出口92的开口面与朝向前方倾斜的上板95同样地朝向前方下降。
图42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俯视图。L1是加热口19a、19b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间的距离,在左端设置有加热口19a且右端设置有加热口19b的本实施方式中,是加热口19a的左端与加热口19b的右端的距离。L2是第一出口9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间的距离。L3是左端的加热口19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右端的加热口19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具有L1>L2>L3这样的关系,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43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顶板11被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P1表示加热线圈13a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P2表示加热线圈13b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如图43所示,左侧的送风机14B的吹出口143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a的中心位置P1靠前侧的位置,右侧的送风机14B的吹出口143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b的中心位置P2靠前侧的位置。另外,吹出口143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与排气口12f重叠。吹出口143、加热线圈13a以及排气口12f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地配置,吹出口143、加热线圈13b以及排气口12f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地配置。风扇141工作而从吹出口143吹出的冷却风对加热线圈13a、13b进行冷却,朝向后方的排气口12f直线地流动。因此,形成经由排气口12f以及排气导风构件9流出的直线的引导气流,抑制了该引导气流向左右的扩散。
散热片110以散热片的平板面沿着从吹出口143流出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主体框体10B内。散热片110配置在比加热线圈13a和13b靠后且比排气口12f靠前的位置。散热片110配置在从吹出口143到排气口12f的气流的流路上,散热片110的平板面作为抑制气流向左右方向的紊乱的整流单元发挥功能。也可以如图43的加热线圈13b的后方所示,将多个散热片110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多个。由此,能够提高由散热片110产生的整流效果。通过散热片110的整流效果,形成经由排气口12f和排气导风构件9流出的直线的引导气流,抑制了该引导气流向左右的扩散。
图44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侧视剖视图。在图44中,示出了通过送风机14B和左侧的加热线圈13a的截面的概略,纸面左侧为前侧。主体框体10B的吸气口18B从主体框体10B的前壁设置至底面。在与吸气口18B面对的位置配置有形成于送风机14B的壳体142的吸入口144。当送风机14B工作时,经由吸气口18B吸入空气,从送风机14B的吹出口143朝向加热线圈13a的下侧吹出冷却风。吹出的气流在通过加热线圈13a的下侧的过程中对加热线圈13a进行冷却,在通过驱动装置15的周边的过程中对驱动装置15进行冷却。冷却风被散热片110的平板面整流而朝向排气口12f流动,从排气导风构件9的第一出口92和第二出口94排出。
图45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侧视剖视图。在图45中,示出了通过送风机14B和右侧的加热线圈13b的截面的概略,纸面左侧为前侧。气流的流动与图44中说明的气流的流动同样。在图45所示的加热线圈13b的后方配置有两个散热片110,因此提高了散热片110的整流效果。
图46是实施方式3的排气口12f附近的局部剖视图。图46的纸面左侧是加热烹调器100B的前侧。风路93的轴向的长度、即从第一入口91至第一出口92的长度比第一入口91和第一出口92的开口面各自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这样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2相同。风路93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向第一出口92向前方倾斜这样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铅垂线300、风路93的轴301以及倾斜角θ1与实施方式1中定义的相同。
在上下贯通的排气口12f的边缘设置有导风板120。导风板120位于第一入口91的上游侧且位于比第一入口91的后端部靠前侧的位置。导风板120是具有从排气口12f的前侧的边缘朝向后方倾斜下降的倾斜面的平板状的构件。风路93的倾斜方向与导风板120的倾斜方向相同,但导风板120的倾斜面相对于铅垂线300所成的角度θ2大于倾斜角θ1。通过这样构成,从主体框体10B内朝向排气口12f流动的气流被导风板120引导至风路93的下部,促进了气流向前侧的风路93的流入。由于利用导风板120抑制了气流的紊乱,因此能够抑制通过风路93从第一出口92流出的气流的扩散,提高作为引导气流的作用。另外,通过导风板120的导风作用,抑制了从排气口12f流入风路93的气流的压力损失,因此与不具备导风板12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送风机14B的负荷。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B,能够抑制从吹出口143到排气口12f的气流向左右倾斜。因此,从排气口12f出来并经由排气导风构件9流出的气流的直进性提高,能够提高利用来自排气导风构件9的气流将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作用。另外,吹出口143设置在比加热线圈13a、13b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确保了从吹出口143到排气口12f的距离。因此,在到达排气口12f之前抑制了气流向左右方向的倾斜,整流成直线的流动的效果好。另外,排气导风构件9的风路93的长度比风路93的第一出口9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因此,通过风路93的过程中的气流的前后方向的整流效果提高,能够提高从第一出口92流出的引导气流的指向性。通过提高引导气流的指向性,能够提高将所诱导的蒸汽或烟引导至换气装置201的作用。
附图标记说明
2排气导风构件、4第一导风构件、5第二导风构件、6排气导风构件、7第三导风构件、8第四导风构件、9排气导风构件、10主体框体、10B主体框体、11顶板、12a排气口、12b排气口、12c排气口、12d排气口、12e排气口、12f排气口、13a加热线圈、13b加热线圈、13c加热线圈、14送风机、14A送风机、14B送风机、15驱动装置、18吸气口、18B吸气口、19a加热口、19b加热口、19c加热口、21第一入口、22第一出口、23风路、24第二出口、25上板、26前板、27倾斜板、28侧板、29a肋、29b肋、30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0A第一冷却风导风构件、31第一吹出口、31A第一吹出口、32第二吹出口、32A第二吹出口、33第二冷却风导风构件、33A导风板、34风路、34A风路、35吹出口、35A第三吹出口、41第一整流板、42第二整流板、43外框、44风路、51第一导风板、52第二导风板、53风路、61第一入口、62第一出口、63风路、64第二出口、65上板、66前板、67倾斜板、68侧板、69a肋、69b肋、69c肋、71前导风壁、72后导风壁、73导风板、74底板、75曲面、91第一入口、92第一出口、93风路、94第二出口、95上板、96分隔件、98侧板、99a肋、99b肋、99c肋、100加热烹调器、100A加热烹调器、100B加热烹调器、101上框、110散热片、120导风板、141风扇、142壳体、143吹出口、144吸入口、200厨房家具、201换气装置、202厨房墙壁、210烹调容器、300铅垂线、301轴、302铅垂线。

Claims (11)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中,具备:
主体框体,其在上表面形成有排气口;
顶板,其设置在所述主体框体的上方,具有配置在俯视时比所述排气口靠前侧的位置的加热口;
加热线圈,其对载置于所述加热口的上方的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
送风机;
冷却风导风构件,其具有吹出口,将来自所述送风机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吹出口;以及
排气导风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上方,形成有从第一入口到比所述第一入口靠上侧的第一出口的风路以及第二出口,
在俯视时,所述冷却风导风构件的所述吹出口和所述排气口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在俯视时,所述冷却风导风构件的所述吹出口和所述加热线圈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在俯视时,所述冷却风导风构件的所述吹出口设置在比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靠近前侧的位置,
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长度比所述风路的所述第一出口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
所述第二出口形成在比所述第一出口靠后方的位置,具有向与所述第一出口的开口面不同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面,
所述排气导风构件构成为使从所述排气口流出的气流向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所述第一出口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于比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所述第一入口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送风机工作时,从所述第二出口流出的气流的风速小于从所述第一出口流出的气流的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轴相对于铅垂向前方在大于0度且35度以下的范围内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第一入口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整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具备后导风壁,所述后导风壁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入口靠下侧且后侧的位置,将从前向后流动的气流向上方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具备前导风壁,所述前导风壁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入口靠下侧的位置,在比所述后导风壁靠前侧的位置与所述后导风壁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后导风壁的平板面与所述前导风壁的平板面相互相向,
所述第一入口配置在比所述前导风壁靠近所述后导风壁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形成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壁中,位于最后侧的壁的沿着所述风路的轴的长度最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体框体的左右方向上,在所述加热口的左端与右端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一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体框体的左右方向上,所述加热口的中心配置在所述第一出口的左端与右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具备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的上游侧且比所述第一入口的后端部靠前侧的位置,
所述导风板的平板面相对于铅垂向前方倾斜,
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轴相对于铅垂向前方倾斜,
所述导风板的平板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排气导风构件的所述风路的轴的倾斜角度。
CN201780094237.2A 2017-09-13 2017-09-13 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112478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2949 WO2019053793A1 (ja) 2017-09-13 2017-09-13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7872A CN111247872A (zh) 2020-06-05
CN111247872B true CN111247872B (zh) 2022-03-04

Family

ID=65722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4237.2A Active CN111247872B (zh) 2017-09-13 2017-09-13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2181B2 (zh)
EP (1) EP3684141B1 (zh)
JP (1) JP6840252B2 (zh)
CN (1) CN111247872B (zh)
TW (1) TWI660647B (zh)
WO (1) WO20190537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9946B2 (en) 2019-12-25 2023-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oking apparatu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3559A (ja) * 2000-09-18 2002-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2313550A (ja) * 2001-04-13 2002-10-25 Hitachi Hometec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4235124A (ja) * 2003-02-03 2004-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84223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1637063A (zh) * 2006-12-25 2010-01-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10071615A (ja) * 2008-09-22 2010-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CN201708968U (zh) * 2008-11-26 2011-01-12 株式会社东芝 感应加热烹调器
TWI341722B (zh) * 2003-11-18 2011-05-11 Shinpo Co Ltd
JP2011154960A (ja) * 2010-01-28 2011-08-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グリル調理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4116268A (ja) * 2012-12-12 2014-06-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26890A (en) * 1946-01-12 1950-10-24 Cribben And Sexton Company Circulating air passage structure for ranges
JPS57109291A (en) * 1980-12-26 1982-07-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
JPS63148595A (ja) * 1986-12-11 1988-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装置
JP2002134255A (ja) 2000-10-23 2002-05-10 Hitachi Hometec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2299026A (ja) 2001-03-30 2002-10-11 Hitachi Hometec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WO2004051152A1 (ja) * 2002-11-29 2006-04-06 山田 善洋 給排気型レンジフード
JP4664754B2 (ja) * 2005-06-30 2011-04-06 株式会社東芝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1291428B1 (ko) * 2006-12-14 2013-07-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JP2008152982A (ja) * 2006-12-15 2008-07-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44815B2 (ja) * 2008-02-26 2012-06-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厨房装置
TWI409420B (zh) * 2008-07-02 2013-09-21 Panasonic Corp Kitchen unit with ventilator
JP5188416B2 (ja) * 2009-02-19 2013-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2054146A (ja) * 2010-09-02 2012-03-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及び排気口カバー
CN106500135B (zh) * 2015-09-03 2020-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燃气烹饪设备
JP6743166B2 (ja) * 2016-03-01 2020-08-19 マイヤー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ーズ リミテッド 誘導バーナー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3559A (ja) * 2000-09-18 2002-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2313550A (ja) * 2001-04-13 2002-10-25 Hitachi Hometec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4235124A (ja) * 2003-02-03 2004-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TWI341722B (zh) * 2003-11-18 2011-05-11 Shinpo Co Ltd
CN184223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1637063A (zh) * 2006-12-25 2010-01-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10071615A (ja) * 2008-09-22 2010-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CN201708968U (zh) * 2008-11-26 2011-01-12 株式会社东芝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11154960A (ja) * 2010-01-28 2011-08-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グリル調理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4116268A (ja) * 2012-12-12 2014-06-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7872A (zh) 2020-06-05
US20200374991A1 (en) 2020-11-26
EP3684141B1 (en) 2021-05-05
EP3684141A1 (en) 2020-07-22
WO2019053793A1 (ja) 2019-03-21
EP3684141A4 (en) 2020-09-09
TWI660647B (zh) 2019-05-21
US11452181B2 (en) 2022-09-20
JP6840252B2 (ja) 2021-03-10
JPWO2019053793A1 (ja) 2020-07-30
TW201916737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1281B2 (ja) 加熱調理器
CA2520330C (en) A system for directing and controlling two separate streams of air to a kitchen
JP2018084382A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111247872B (zh) 加热烹调器
CN109419317A (zh) 一种烹饪器具
KR20130036415A (ko) 후드 겸용 전자레인지
JP5803901B2 (ja) 換気システム
KR102111328B1 (ko) 배기 장치
WO2020202012A1 (en) Extractor unit
JP7274848B2 (ja) 加熱調理器
CA2674935A1 (en) A ventilation hooded microwave oven and cooling system for the same
WO2015057072A1 (en) Kitchen air extraction canopy having a cavity with air guiding and directing delimiting wall
GB2563305B (en) Dual cook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dual cooking appliance
JP6639289B2 (ja) 加熱調理器
JP6829862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US11739946B2 (en) Cooking apparatus
JP2009300026A (ja) 排気装置
US20230175702A1 (en) Extractor apparatus, and kitchen arrangement having a hob and an extractor apparatus
KR20210082346A (ko) 조리기기
JP4974741B2 (ja) 台所用換気装置及びキッチンキャビネット
EP4198401A1 (en) Cooking hob and combination appliance comprising a cooking hob
JPH0779034B2 (ja) 加熱装置
JP7399683B2 (ja) 排気フード
JP4022900B2 (ja) 非燃焼式調理器を備えた調理装置
EP2619508B1 (en) Cooker hood and method of ventilating a kitch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