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8968U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8968U
CN201708968U CN2009202671912U CN200920267191U CN201708968U CN 201708968 U CN201708968 U CN 201708968U CN 2009202671912 U CN2009202671912 U CN 2009202671912U CN 200920267191 U CN200920267191 U CN 200920267191U CN 201708968 U CN201708968 U CN 201708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oil
air hose
cool air
loa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71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藤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3006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12926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594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1218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8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89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分别高效地冷却多个感应加热线圈。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载置烹调器具的顶板;对所述烹调器具进行感应加热的多个感应加热线圈;输送用于冷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冷却风的风扇;以及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引导冷却风的冷风管;其中,所述冷风管面向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并且与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各个相对应地具有通过冷却风的多个孔。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放在顶板(top plate)上的烹调器具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在具备多个感应加热线圈(induction heating coil)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对这多个感应加热线圈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cooling fan)的冷却风,以往如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那样,首先接触上游的感应加热线圈,然后接触下游的感应加热线圈(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0)。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0273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由上游的感应加热线圈本身发出的焦耳热加热过的风接触下游侧的感应加热线圈,所以具有下游侧的感应加热线圈难以被冷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分别高效地冷却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载置烹调器具的顶板;对所述烹调器具进行感应加热的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输送冷却风的冷却风扇;以及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引导冷却风的冷风管;其中,所述冷风管配置在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并且设置有从下方面向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各个的多个通气孔。
进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载置烹调器具的顶板;配设在该顶板的下方、对所述烹调器具进行感应加热的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输送冷却风的1个冷却风扇;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引导来自该冷却风扇的冷却风的冷风管;以及配设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前方、显示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自身的焦耳效应所形成的发热状态的显示部;其中,所述冷风管配置在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具有从下方面向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各个的多个通气孔,并且其前部延伸至所述显示部的下方地与该显示部相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图,其是将顶板以及感应加热线圈卸下而从上方观察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图;
图2是冷风管的横剖侧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组装在整体厨房中的内置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1的图;
图4是表示感应加热烹调器101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冷风管的详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图,其是将顶板以及感应加热线圈卸下的状态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俯视图;
图7是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纵剖侧视图;
图9是以在与图6的X1-X1线相当的部分处切断的状态进行表示的支撑腿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显示部以及操作部附近的放大纵剖侧视图;以及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与图6相当的图。
符号说明
101:感应加热烹调器;104:顶板;105:感应加热线圈;106:烹调器具;112:加热控制装置;114:冷风管;114a~114c:各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d、114e:倾斜部;115:冷却风扇;125:吹出孔;126:肋;127:分流板;201:感应加热烹调器;202:主体外壳;203:顶板;207:进气口;214:第1感应加热线圈;215:第2感应加热线圈;216:第3感应加热线圈;217:线圈基座;218:支撑腿;222:外壳;225:显示部;230:操作部;233:冷风管;235: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8:显示部相对部;240:切入部;241:孔;242:肋;243:冷却风扇;244:冷却风吹出口;255:控制部;258:分流板;259:送风口;260:第2分流板;261:筒部;262:排气口;265:分隔板;266:第2分流板;267: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将顶板以及感应加热线圈卸下而从上方观察的图,图2是冷风管的横剖侧视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组装在整体厨房(custom kitchen)中的内置型(built-in type)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1的图,图4是表示感应加热烹调器101的纵剖侧视图,图5是冷风管的详细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1包括:组装在顶部板102内的矩形箱状的烹调器主体外壳(cooking device maim body enclosure)103和将其上部开口封闭的顶板104。
另外,在烹调器主体外壳103的前面侧,设置有操作面板(operationpanel)120、烘烤器(roaster)121,该操作面板120具备操作盘(operationdial)、显示部等,该烘烤器(roaster)121内置有铠装加热器(sheathedheater)。
构成感应加热烹调器101的上表面的顶板104通过例如透明的耐热强化玻璃(heat-resistant tempered glass)制形成为平坦的矩形板状,在顶板104的后部设置有进气口108以及排气口104b。这些进气口108以及排气口104b由具有多个通气孔的盖部件(cover member)104a所覆盖。
另外,在前方的左右2个位置,设置有能够加热烹调器具106(例如锅、煎锅(frying pan)等)的用圆形框表示的加热部107a、107b,在其下方的烹调器主体外壳103内,分别对应地设置有2个大直径的感应加热线圈105a、105b(相当于第1感应加热线圈、第2感应加热线圈)。
另外,在顶板104的上表面的后方中央,设置有圆形框107c,在其下方配置有1个小直径的感应加热线圈(induction heating coil)105c(相当于第3感应加热线圈)。
利用这3个感应加热线圈构成三个感应加热烹调器。
另外,如图4所示,在烹调器主体外壳103内的上部,位于加热部107的下侧,配设有耐热树脂制成的基板(base plate)109。在该基板109的中心部形成有中央孔109a。
另外,在基板109的上表面上,以与基板109的中央孔109a同心的方式配置在中心部具有中央孔109a(参照图4)的圆盘状的感应加热线圈105。基板109被弹性体110(例如压缩螺旋弹簧(helical compression spring))向上侧(顶板104侧)加载,该弹性体110安装于在基板109的外缘部向下方突出的腿部109b与烹调器主体外壳103的内框部件103a之间。另外,其他的腿部109b也位于在烘烤器121的上部设置的烘烤器上框部件121a、冷风管114等上。
另外,在基板109的下表面,以与感应加热线圈105同心的方式配置有用于对感应加热线圈105的磁通量的磁路进行整流的圆形的纯铁体(ferrite)(未图示)。
感应加热线圈105通过被供给高频电流而对载置于加热部107上的烹调器具106进行感应加热。在该感应加热线圈105的上方,以在与感应加热线圈105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并以与该感应加热线圈105同心的方式配置有大致圆形的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导热性的板状加热器111等。
装置112位于感应加热线圈105的下方而配置。该加热控制装置112包括逆变器(inverter)113等,其基于从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未图示)等输入的各种信号、预先储存的控制程序(control program),经由逆变器控制向感应加热线圈105供给的高频电流,并控制该感应加热线圈105的感应加热的输出。
在加热控制装置112的上方,位于感应加热线圈105的下方设置有后述的中空的冷风管114。在该冷风管114的上面,设置有位于接近基板109的中央孔109a的位置的内侧吹出孔125a和设置在该吹出孔125a的周围的与感应加热线圈105相对的多个外侧吹出孔125b。
另外,在烹调器主体外壳103内的后部设置有冷却风扇115。该冷却风扇115被配置在进气口108与冷风管114之间,且其包括:风扇电机(fanmotor)115a,由该风扇电机115a旋转的风扇(fan)115b和风扇外壳(fancasing)115c。
而且,在进气口108与风扇外壳115c之间设置有进气管108a,进气管108a被定位为覆盖风扇外壳115c的上方。
而且,冷却风扇115通过使风扇115b旋转而形成的送风作用,从进气口108吸入外部的空气(参照图4中箭头A),并通过进气管108a吸引外部的空气。而且,将所吸引的冷却风从风扇外壳115c送出。此时,冷却风扇115被设定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101的上方观察时向顺时针方向(箭头R)旋转。
将该送出的空气分离为两路作为冷却风。一路被供给至加热控制装置112侧(参照图4中箭头F)。
另一路被构成为从形成在内框部件103a上的送风口103b导入到冷风管114内(参照图4中箭头B),其中该内框部件103a以覆盖加热控制装置112的方式设置并载置有感应加热线圈105。
在此,利用图1、图2对冷风管114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用粗线标记3个感应加热线圈的位置。
该冷风管114如图1所示,作为一体物构成为以从上方观察从左右外侧向内方向逐渐变窄缩拢的方式倾斜的大致凸字状,其利用形成在管(duct)的周围的多个安装部114h被固定在内框部件103a、烘烤器上框部件121a上,其中该管(duct)以面向3个感应加热线圈105a~105c的下方、从下方覆盖的方式设置。
而且,与各感应加热线圈105相对应地形成有右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右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被设置成面向位于风扇115的前方(进气管的前方)的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下方,并且以覆盖送风口103b的方式定位,从右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延伸出向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倾斜的倾斜部114d,与该倾斜部114d相连地形成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其中该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位于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后方并且是风扇115的左侧方并且位于前后方向与风扇115大致相同的位置。
另外,形成为从右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向左感应加热线圈105c延伸,其中该左感应加热线圈105c位于前后方向与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大致相同的位置,其具有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部114e而与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相连。
而且,在各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114b、114c上,与感应加热线圈105a、105b、105c相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吹出孔125,在接近感应加热线圈105的中央孔109a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内侧吹出孔125a,在其外侧形成有外侧吹出孔125b。
另外,在这些吹出孔125的一部分上,沿着从该孔的远离冷却风扇115的外缘,形成有从冷风管114的下面向下方下垂的突状的肋(rib)126。
该肋126在右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的内侧吹出孔125a上形成有多个,在位于其外侧的外侧吹出孔125b以及其他的相对部114b、114c的吹出孔125上几乎不形成。
这是为了向上方引导冷却风而设置的,因为风扇115最近处的冷却风其动压较高、静压较低,所以难以从吹出孔125吹到上方,特别地,肋126设置在距风扇115的送风口103a最近的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内侧的吹出孔125a上。
进而,在冷风管114的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与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之间,形成有分离冷却风的分流板127(相当于分流部),该分流板127从连接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与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的壁面没有间隙地突出而形成,以划分各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的吹出孔125的方式定位。
对于如上所述那样设置的冷风管114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前所述从送风口103a将冷却风导入到冷风管114内,该冷却风B首先流入右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
然后,该冷却风B其一部分在外侧吹出孔125b内通过而向冷风管114的上方流动(气流D),一部分与向内侧吹出孔125a的下游的外侧下垂地设置的肋126接触,由此气流的方向改变,向吹出孔125的上方流动(气流E)。因此,成为向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下方供给冷却风的结构,从而将感应加热线圈105a冷却。特别地,由于肋126而方向发生变化的冷却风可靠地接触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内侧,该冷却风向外方向扩散。
另外,所供给的冷却风与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下表面接触,并且通过流入中央孔109a,在顶板104与感应加热线圈105的间隙中流动,且沿着上表面流动,感应加热线圈105a从上下被冷却(气流F)。由此,在驱动时由于铜损等的影响而变为高温(150℃以上)的感应加热线圈105被冷却风所冷却。然后,该气流F经由周边的部件而从烘烤器管(roaster duct)121b的周围的排气口104b排出,其中该烘烤器管121b从烘烤器121的后方突出。
然后,没有通过右线圈相对部114a的吹出孔125的其他的冷却风向右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a的下游流动(气流G、气流H),但由于冷却风扇115的旋转方向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这些气流G、H具有相同的朝向顺时针方向(若从感应加热烹调器101的上方观察则为内方向)的方向性。
因此,冷却风以向内方向回绕的方式流动,成为气流G、气流H,并分别向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和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流动。
特别地,由于在冷风管114上,以沿着该冷却风G、H的由冷却风扇115所形成的朝向内方向的方向性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114d、114e,所以冷却风没有压力损失地平滑地朝向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行进。而且,由于在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与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之间形成有分流板127,所以能够使朝向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或者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的冷却风没有干涉地被分离。另外,即使气流G具有向内的方向性,但由于来自送风口103a的冷却风向前方流出,所以有时朝向位于冷却风扇115的侧部并且位于送风口103a的内侧的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的风量不是适当的风量。因此,通过以气流接触该分流板127的方式配置,能够防止气流朝向位于前方的左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c,从而确保朝向内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114b的适当的风量。因此,能够利用从吹出孔125朝向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的适当的风量有效地实现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的冷却。
由于如上所述,在具有多个感应加热线圈105a、105b、105c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面向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105的下方地配置冷风管114,并与多个感应加热线圈105的各个对应地形成冷却风所通过的多个孔125,所以能够向各感应加热线圈105直接吹送从风扇115供给的冷却风,所以能够有效地冷却。
另外,通过在冷风管114的多个吹出孔125的冷却风的下游侧,设置从冷风管114向下方下垂的肋126,能够可靠地将冷却风从吹出孔125向上方引导,所以能够可靠地冷却感应加热线圈105。
特别地,由于设置为将肋126设置在形成于与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内侧相对的位置的内侧吹出孔125a上并且接触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内侧而进行冷却这样的结构,所以能够使该冷却风向感应加热线圈的外方向流动,从而能够整体高效地冷却感应加热线圈105a。
另外,由于构成为:设置位于冷却风扇115的前方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和位于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的后方并位于冷却风扇115的侧面的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将冷风管114形成得从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向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倾斜地延伸,使冷却风扇115的旋转方向从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向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的方向旋转;所以能够对来自风扇的冷却风赋予朝向内方向的方向性,能够使其到达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并且能够利用沿着该方向性的倾斜部114d平滑(smooth)地将冷却风向吹出孔125引导。
另外,即使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设置在与冷却风扇115前后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但通过将冷却风扇115的旋转方向设为顺时针,能够使冷却风到达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
进而,由于具有设置在与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前后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的左感应加热线圈105c,并且冷风管114从右感应加热线圈105a向左感应加热线圈105c向后方倾斜地延伸,所以具有向内方向的方向性的冷却风难以产生涡流,从而能够减少压力损失,能够平滑地流动。
另外,由于在冷风管114上、在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与左感应加热线圈105c之间设置有使冷却风分流的分流板127,所以能够对内感应加热线圈105b和左感应加热线圈105c双方供给适量的冷却风。
另外,通过为了构成这样的冷风管114而形成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101上方观察呈大致凸字形状,能够生成高效的冷却风流。
(第2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6~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7中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201的整体的外观透视图。虽然没有图示,但该感应加热烹调器201是组装在整体厨房中的内置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感应加热烹调器201包括:呈矩形箱状的主体外壳202;以将该主体外壳202的上表面开口部封闭的方式配设在主体外壳202的上表面的顶板203。在主体外壳202的左部,设置有具有拉出式的门204的烘烤器205。在烘烤器205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铠装加热器。在主体外壳202的前面右部,设有开闭式的操作单元206。在主体外壳202的后部,位于顶板203的后方地,如图6所示,在右部设置有进气口207,另外在左部设置有烘烤器用排气口208和主体外壳用排气口209。这些进气口207、烘烤器用排气口208以及主体外壳用排气口209由具有多个通气孔的盖部件210所覆盖。
所述顶板203构成感应加热烹调器201的上表面,其利用例如透明的耐热强化玻璃形成为平板状。在该顶板203的上表面,第1加热部211、第2加热部212以及第3加热部213分别用圆形框表示。其中,第1加热部211与第2加热部212并列配置在顶板203的上表面的前部的右部和左部,第3加热部213配置在第1加热部211与第2加热部212之间的后方。第1加热部211与第2加热部212形成为大致相同直径的圆形,第3加热部213形成为比这些第1以及第2加热部211、212小的直径的圆形。在这些第1、第2以及第3加热部211、212、213上,载置未图示的烹调器具。
而且,在顶板203的下方并且是主体外壳202内,虽然没有详细表示,但位于第1加热部211的下方配设有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位于第2加热部212的下方配设有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位于第3加热部213的下方配设有第3感应加热线圈21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顶板203的下方,以从上方观察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设有多个、在此情况下为3个的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参照图6)。
这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对载置在顶板203的上表面上的烹调器具进行感应加热,利用这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构成三个感应加热烹调器。
这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如图8以及图9所示,具有线圈基座217。线圈基座217分别经由多个支撑腿218(参照图9)所支撑。支撑腿218如图9所示,包括棒状的线圈支柱219和压缩螺旋弹簧220。各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经由这些支撑腿218,由所述烘烤器205的上表面部件221(参照图6)、后述的外壳222的上表面222a(参照图6)支撑,被压缩螺旋弹簧220向上方(顶板203侧)加载。在图6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支撑腿218的配置部分。
在主体外壳202内,位于所述第1以及第2加热线圈214、215的前方,配设有显示部225。该显示部225显示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本身的焦耳热所引起的发热状态等,如图10所示,其包括:支撑基板226、安装在该支撑基板226上的LED(发光二极管)227和支撑该LED227的LED支柱228等。在显示部225的前方,设置有包括触摸传感器电极229的操作部230。
在所述主体外壳202内,位于所述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状的冷风管233。该冷风管233被配置在所述烘烤器205的上表面部件221以及所述外壳222的上表面222a与所述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之间,其下表面由这些上表面部件221以及外壳222的上表面222a所封闭。该冷风管233通过利用未图示的螺钉将设置在外侧的多个安装部234螺钉接合在上表面部件221以及外壳222的上表面222a等上而进行安装。
冷风管233一体地具有:与前部右侧的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相对的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与前部左侧的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相对的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与后部的第3感应加热线圈216相对的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和与前述显示部225相对的显示部相对部238;冷风管233从上方观察形成为大致凸字形状,并且成为前部延伸到显示部225的下方的形状。显示部225的支撑基板226利用螺钉239(参照图10)固定在冷风管233的显示部相对部238的上部。另外,在冷风管233上,在图6的右上部,以伸入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与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之间的方式形成有切入部240。
在冷风管233上,在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以及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上形成有分别贯通的多个孔241。这些孔241是用于使向冷风管233内供给的冷却风通过而冷却相对的感应加热线圈的冷却孔。在所述多个孔241中的一部分上,在该孔241周缘部以向下方下垂的方式设置有肋242(参照图8)。该肋242用于使得将从后述的冷却风扇243供给的冷却风容易从孔241向相对的感应加热线圈侧(上方)引导,该肋242在各孔241中位于冷却风的下游侧。如图10所示,在冷风管233的显示部相对部238的前部,位于操作部230的下方,形成有冷却风吹出口244。
在主体外壳202的右后部,位于所述进气口207的前方,配设有1个冷却风扇243。该冷却风扇243,如图8所示,包括:以旋转轴248a为上方向的风扇电机248,安装在旋转轴248a上且由风扇电机248旋转的风扇249和围绕该风扇249的风扇外壳250。风扇外壳250在上部具有吸入口251,并且在前部具有排出口252。在吸入口251的上方设置有进气管253,通过该进气管253,使所述进气口207与吸入口251连通。此时,风扇249的旋转方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在图6中为箭头A方向)。
在主体外壳202的右前部,位于冷却风扇243的前方,配设有所述外壳222。在该外壳222内,收纳有包含用于控制所述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逆变器电路的控制部225的电部件256。控制部255在上下方向上分为3级。
在外壳222的后部形成有开口部257,该开口部257与所述风扇外壳250的排出口252相对并连通。在外壳222的上表面222a中,面向排出口252的部分形成得比排出口252的上端部低,将该部分设定为第1分流板258。该第1分流板258具有将从冷却风扇243的排出口252排出的冷却风向上侧的冷风管233侧与外壳222内侧划分的作用。将第1分流板258的后端部上方的空间部分设定为送风口259。该送风口259成为用于从冷却风扇243向冷风管233内输送冷却风的入口。在此情况下,在所述冷风管233中,所述切入部240位于所述送风口259的左旁侧。
在冷风管233内,位于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与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之间,设置有第2分流板260(在图6中用虚线表示)。该第2分流板260的后端部260a连结在冷风管233的后部壁的内面上,前端部260b到达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与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的中间部分。该第2分流板260以沿着第3感应加热线圈216的外缘的方式弯曲成圆弧状。
在支撑所述各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线圈基座217的支撑腿218中的、该支撑腿218配置在冷风管233的范围内的部位处,如图9所示,在冷风管233上设置有从该冷风管233的上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筒部261,在该筒部261的内部配置支撑腿218。
在所述外壳222的前部的上部,形成有排气口262(参照图8、图10)。该排气口262连通到冷风管233的显示部相对部238内。
接下来,以由冷却风扇243形成的冷却风的气流为中心对于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利用冷却风扇243的风扇电机248旋转驱动风扇249时,利用该冷却风扇243(风扇249)的送风作用,机外的空气从进气口207通过进气管253、风扇外壳250的吸入口251而被吸入到风扇外壳250内(参照图6以及图8的气流B1)。该被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252向前方排出。
从排出口252排出的冷却风由第1分流板258划分至上侧的冷风管233侧和下侧的外壳222内侧(参照图8的气流B2、气流B3)。其中,向冷风管233侧划分的冷却风(气流B2)从送风口259被导入到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被导入至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上方通过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的孔241,或者因接触肋242而方向向上方改变,从该孔241向上方流动(参照图8的气流B4)。从孔241向上方流动的冷却风,沿着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的下表面流动,并且也从间隙向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的上表面侧流动,并通过沿着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的上表面在该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与顶板203之间的间隙中流动,从上下将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冷却。
被导入至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的冷却风中、没有向上方通过该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的孔241的剩余的冷却风,向该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的下游侧流动(参照图6的气流B5、气流B6)。由于冷却风扇243向箭头A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这些气流B5、B6同样具有朝向顺时针方向(从上方观察是左侧向内的方向)的方向性。而且,由于在冷风管233内的下游侧配置有第2分流板260,所以冷却风由该第2分流板260分流至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方向和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方向(参照气流B5、气流B6)。
而且,朝向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侧的气流B5,向上方通过形成在该第2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6上的孔241,利用该气流B5,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与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同样地被进行冷却。另外,朝向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侧的气流B6也向上方通过形成在该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上的孔241,利用该气流B6,第3感应加热线圈216与所述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同样地被进行冷却。
在此,由于在冷风管233上、在送风口259的左旁侧设置有切入部240,所以能够使得从送风口259导入到冷风管233内的冷却风难以产生在该切入部240附近容易产生的剥离涡流。如果产生剥离涡流,则冷却风的压力损失变大,成为在冷风管233内流动的风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能够尽量抑制这样的风量的下降。
冷却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第3感应加热线圈216的冷却风的大部分从主体外壳202的左后部的主体外壳用排气口209向机外排出(参照气流B7)。
另外,从冷却风扇243导入到所述外壳222内的冷却风(参照图6的气流B3),边对包含发热的电部件256的控制部255进行冷却边向前方流动。将控制部255冷却后的冷却风,从前上部的排气口262向冷风管233内排出(参照图8以及图10的气流B8),与在冷风管233内流动的冷却风合流。另外,由于在冷风管233中的显示部相对部238的前部形成有冷却风吹出口244,所以冷风管233内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从该冷却风吹出口244向操作部230吹出(参照图10的气流B9)。利用该冷却风,能够冷却操作部230。此时,由于冷却风吹出口244存在于显示部225与操作部230之间,所以不但能够冷却操作部230,而且也能够冷却显示部225。
根据上述的第2实施例,能够得到下述的作用效果。
由于把将来自冷却风扇243的冷却风向第1、第2、第3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引导的冷风管233配置在这些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下方,并在该冷风管233上与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各个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孔241,所以能够利用通过了这些孔241的新鲜的冷却风直接冷却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这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
另外,由于将冷风管233的前部延伸到存在于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前方的显示部225的下方,所以与将冷风管233的前部延伸到感应加热线圈214、215的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用于冷风管233的通风的容积。相应地,能够减小通风阻力,结果能够使通过冷风管233的冷却风的风量增加,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所述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
在设置在冷风管233的下方的外壳222的上部设置第1分流板258,利用该第1分流板258将来自冷却风扇243的冷却风划分至上部的冷风管233侧与收纳控制部255的下部的外壳222内侧(参照气流B2、气流B3),形成并列地冷却所述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和所述控制部255的结构。由此,能够分别利用新鲜的冷却风高效地冷却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与控制部255。
形成为下述的结构:在冷风管233内设置第2分流板260,使在该冷风管233内输送的冷却风分流至3个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中存在于下游侧的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侧与第3感应加热线圈216侧(参照气流B5、气流B6)。由此,能够一同地更高效地冷却存在于下游侧的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和第3感应加热线圈216。
由于在收纳有控制部255的外壳222上,设置有将对该外壳222内的控制部255进行冷却的冷却风向冷风管233内排出的排气口262,所以能够将对控制部255进行了冷却后的风也用作对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进行冷却的冷却风。
在将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支撑腿218配置在冷风管233的范围内的部位,在冷风管233上设置从该冷风管233的上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筒部261,在该筒部261的内部配置所述支撑腿218。由此,能够形成为支撑腿218贯通冷风管233的结构,并且能够在冷风管233上不形成在冷风管233内流动的冷却风向外部泄漏的孔,从而能够防止冷却风的泄漏。
由于形成为用冷风管233的上部支撑显示部225的结构,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显示部225的支撑。另外,由于在冷风管233的前部设置有将对操作部230进行冷却的冷却风吹出的冷却风吹出口244(参照气流B9),所以也能够有效地冷却操作部230。
冷风管233配置在第1、第2以及第3感应加热线圈214、215、216的下方,从上方观察形成为大致凸字形状,并且形成为在与送风口259的旁边相对的部位具有切入部240的形状,该送风口259用于从冷却风扇243向冷风管233内输送冷却风,该切入部240伸入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与第3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7之间。在不形成所述切入部240的情况下,在冷却风扇243的旋转驱动时在该切入部240附近容易产生由风引起的剥离涡流,但通过设置上述的切入部240,能够难以产生剥离涡流。由此,具有能够防止由剥离涡流的产生引起的风量的下降的优点。
(第3实施例)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该第3实施例与所述第2实施例在以下的方面不同。即,在冷风管233内,以沿着外壳222前部的排气口262的后部的方式,设置有分隔板265(在图11中由虚线表示)。分隔板265以沿着排气口262的方式向左右方向延伸,右端部265a与冷风管233的右部的内面相连,左端部265b延伸至第1感应加热线圈214的左端附近。
另外,第3分流板266(其在图11中也由虚线表示)的后端部266a连接在冷风管233的后部壁的内面上,前端部266b在第2感应加热线圈215的右端附近截止。因此,第3分流板266的长度比第2实施例的第2分流板260短。而且,形成为下述的形态:在第3分流板266的前端部266b与分隔板265的左端部265b之间,形成有使冷风管233内的图11中的右上部分与左下部分连通的连通口267。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冷风管233内设置分隔板265,能够使得从送风口259向冷风管233的第1感应加热线圈相对部235内输送的冷却风(参照气流B6)与在外壳222内通过并从排气口262向冷风管233内排出的冷却风(参照气流B10)不会直接合流。
另外,此时,由于在分隔板265与第3分流板266之间形成有连通口267,所以能够预期接近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B6的一部分向远离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参照气流B10)流入(参照气流B11)。这由于在连通口267附近,接近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与远离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大致相同方向,而且接近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的气压比远离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的气压高,所以能够预期因该气压差,接近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B6的一部分向远离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气流B10流入(参照气流B11)。由此,虽然远离冷却风扇243的一侧的风量容易减少,但能够尽力防止这种情况。
(变形例)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而能够如下所述那样变形而实施。
作为感应加热线圈,并不限定于3个,而也可以是2个或者大于等于4个。
感应加热线圈的配置,并不限定于三角形的配置,而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地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分别高效地冷却多个感应加热线圈。
进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把将来自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向感应加热线圈引导的冷风管配置在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并在该冷风管上与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各个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孔,所以能够利用通过了这些孔的新鲜的冷却风直接冷却多个感应加热线圈,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这多个感应加热线圈。
进而,由于将冷风管的前部延伸到存在于感应加热线圈的前方的显示部的下方,所以与将冷风管的前部延伸到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用于冷风管的通风的容积。相应地,能够减少通风阻力,结果能够使通过冷风管的冷却风的风量增加,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冷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

Claims (16)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置烹调器具的顶板;
对所述烹调器具进行感应加热的多个感应加热线圈;
输送用于冷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冷却风的冷却风扇;以及
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引导冷却风的冷风管;
其中,所述冷风管面向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各个相对应地具有通过冷却风的多个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冷风管的多个孔的冷却风的下游侧,设置从冷风管向下方下垂的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包括:
位于冷却风扇的前方的第1感应加热线圈;以及
位于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冷却风扇的侧方的第2感应加热线圈;
其中,冷风管从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向所述第2感应加热线圈倾斜地延伸;并且
所述冷却风扇从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向所述第2感应加热线圈的方向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第2感应加热线圈设置在与冷却风扇前后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设置在与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前后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第3感应加热线圈;
其中,冷风管从第1感应加热线圈朝向第3感应加热线圈向后方倾斜地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冷风管具有使冷却风在第2感应加热线圈与第3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分流的分流部。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冷风管从上方观察形成为大致凸字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部,其配设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前方,并且显示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温度状态;
其中,所述冷风管的前部延伸至所述显示部的下方,其中该冷风管面向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各个相对应地具有通过冷却风的多个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设在所述冷风管的下方的外壳;
配设在该外壳内并且用于控制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的逆变器电路;以及
分流板,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部,并且用于将来自所述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划分至所述冷风管侧和所述外壳内侧从而并列地冷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和所述控制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至少存在3个;
在所述冷风管内,设置有第2分流板,该第2分流板用于使在该冷风管内输送的冷却风分流为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中存在于下游侧的2个感应加热线圈相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将冷却了该外壳内的所述控制部后的冷却风向所述冷风管内排出的排气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风管内,设置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对由所述分流板分流而在 所述冷风管内输送的冷却风和在所述外壳内通过并从所述排气口被输送至所述冷风管内的冷却风进行分隔。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分别经由支撑腿配设;
在将所述支撑腿配置在所述冷风管的范围内的位置,在所述冷风管上设置从该冷风管的上面向下方突出的筒部,在该筒部的内部配置所述支撑腿。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由所述冷风管支撑。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部的前方具备操作部;
在所述冷风管的前部,设置有吹出对所述操作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风的冷却风吹出口。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包括:
位于所述冷却风扇的前方的第1感应加热线圈;
配置在该第1感应加热线圈的旁侧并且与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第2感应加热线圈;以及
配置在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与所述第2感应加热线圈之间的后方并且所述冷却风扇的旁侧的第3感应加热线圈;
其中,所述冷风管配置在所述第1、第2以及第3感应加热线圈的下方,其从上方观察形成为大致凸字形状,并且形成为在与送风口的旁侧相对的位置具有伸入所述第1感应加热线圈与所述第3感应加热线圈之间的切入部的形状,其中所述送风口用于从所述冷却风扇向所述冷风管内输送冷却风。 
CN2009202671912U 2008-11-26 2009-11-26 感应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89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0683A JP2010129264A (ja) 2008-11-26 2008-11-26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300683/2008 2008-11-26
JP059447/2009 2009-03-12
JP2009059447A JP2010212189A (ja) 2009-03-12 2009-03-12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8968U true CN201708968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6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7191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8968U (zh) 2008-11-26 2009-11-26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89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260A (zh) * 2016-05-30 2016-08-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嵌入式烹饪器具
CN109982469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11247872A (zh) * 2017-09-13 2020-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260A (zh) * 2016-05-30 2016-08-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嵌入式烹饪器具
CN105873260B (zh) * 2016-05-30 2022-01-2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嵌入式烹饪器具
CN111247872A (zh) * 2017-09-13 2020-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11247872B (zh) * 2017-09-13 2022-03-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9982469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13242621A (zh) * 2017-12-27 2021-08-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13242621B (zh) * 2017-12-27 2022-05-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9982469B (zh) * 2017-12-27 2022-09-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7259B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201708968U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1021218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9283392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3748417A (zh) 加热烹调器
CN104266283A (zh) 桌面空调
JP5489329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897183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1096442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6106366A (ja) 加熱調理器
JP5897194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4257260B (zh) 蒸汽烹饪器具
JP201305830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417213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6106368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6119311A (ja) 加熱調理器
JP5945363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748889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89719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6002340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4279638A (zh) 桌面空调
JP5632517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9220338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6106367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0512571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2

Address after: Miyagi Prefecture in Japan

Patentee after: IRIS OHYAMA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