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2621B -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2621B
CN113242621B CN202110556463.6A CN202110556463A CN113242621B CN 113242621 B CN113242621 B CN 113242621B CN 202110556463 A CN202110556463 A CN 202110556463A CN 113242621 B CN113242621 B CN 113242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late
inverter
heating plate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64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2621A (zh
Inventor
山本祐史
寺本高洋
渡边范明
志智一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42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2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72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with more than one coil or coil segment per heating zo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提高便利性。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具有:加热板(10),其具有被感应加热的多个发热部(12a、12b)和传导由所述多个发热部产生的热的导热部(11);顶板(22),其载置所述加热板;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它们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在从所述加热板的厚度方向(Z方向)观察时分别配置在所述多个发热部所投影的多个区域中,并且分别对所述多个发热部进行感应加热;多个逆变器(42a、42b),它们向所述多个加热线圈分别供给高频电流;以及控制部(41),其对所述多个逆变器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1月19日、申请号为201811375387.3、发明名称为“感应加热烹调器”、申请人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设置在1个加热板的下方的多个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烹调器可以分别改变多个加热线圈的功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4295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从提高便利性的观点来看还有待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便利性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
加热板,其具有被感应加热的多个发热部和传导由所述多个发热部产生的热的导热部;
顶板,其载置所述加热板;
多个加热线圈,它们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在从所述加热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分别配置在所述多个发热部所投影的多个区域内,并且分别对所述多个发热部进行感应加热;
多个逆变器,它们向所述多个加热线圈分别供给高频电流;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多个逆变器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主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加热板的一例的仰视图。
图5A是将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沿B-B线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5B是将图5A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Z1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从下方向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一例时的立体图。
图7是例示的控制框图。
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例示的控制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例示的主体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示出配置于主体的一端侧的冷却风扇的周边的主体内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局部结构图。
图11是示出配置于主体的一端侧的冷却风扇的周边的主体内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另一个概略局部结构图。
图12A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加热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2B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加热控制的另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详细的加热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进行了加热实验时的实验结果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15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上安装有框架的状态下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标号说明
1:感应加热烹调器;10:加热板;10a:外侧面;11:导热部;12a:发热部(第1发热部);12b:发热部(第2发热部);13:定位部;14:肋;14a:下端;15:分隔部;16:脚部;20:主体;21a:第1壳体;21b:第2壳体;22:顶板;22a:外缘;22b:上表面;22c:下表面;23a:加热线圈(第1加热线圈);23b:加热线圈(第2加热线圈);24a:温度检测部(第1温度检测部);24b:温度检测部(第2温度检测部);25a:下表面开口部(开口部);25b:侧面开口部(开口部);26a:下表面排气口(排气口);26b:侧面排气口(排气口);27:连接端子;31:操作部;32:显示部;33:通知部;40:控制基板;41:控制部;42a:逆变器(第1逆变器);42b:逆变器(第2逆变器);43a:温度计算部(第1温度计算部);43b:温度计算部(第2温度计算部);51:冷却风扇;52:安装板;53:风扇外壳;53a:上表面;53b:下表面;54:进气口;55:送风口;56:分隔肋;57:挡水肋;57a:上表面;60:框架;61:框架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见解)
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公知有通过多个加热线圈对加热烹调物的加热板进行感应加热的结构。
在这样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通过多个加热线圈对加热板的底部整个面进行感应加热。因此,即使在利用多个加热线圈中的任意的加热线圈对加热板进行了感应加热的情况下,加热板的底部整个面也会被加热。
例如,考虑了将加热板分成对多个烹调物(例如,第1烹调物和第2烹调物)进行加热的多个加热区域(例如第1加热区域和第2加热区域)来加热的情况。也就是说,加热板具有第1加热区域和第2加热区域。在第1加热区域中对第1烹调物进行烹调。在第2加热区域中对第2烹调物进行烹调。在该情况下,即使多个加热线圈以分别不同的功率对第1、第2加热区域进行了加热,也很难在第1、第2加热区域中分别实现用户等设定的加热温度。
因此,在这样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无法在加热板上的多个加热区域中分别以期望的加热温度对烹调物进行加热,对用户而言使用便利性较差。
因此,为了在加热板上的多个加热区域中分别实现所设定的加热温度,本公开发明人进行深度研究。本公开发明人提出了通过多个加热线圈对具有被感应加热的多个发热部和传导由多个发热部产生的热的导热部的加热板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以下进行公开。
本公开的第1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
加热板,其具有被感应加热的多个发热部和传导由所述多个发热部产生的热的导热部;
顶板,其载置所述加热板;
多个加热线圈,它们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在从所述加热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分别配置在所述多个发热部所投影的多个区域内,并且分别对所述多个发热部进行感应加热;
多个逆变器,它们向所述多个加热线圈分别供给高频电流;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多个逆变器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第2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发热部由电阻值比形成所述导热部的金属材料高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公开的第3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加热板具有关于沿所述加热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的形状,
所述多个发热部关于所述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地设置。
在本公开的第4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加热板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从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顶板侧突出,并且位于所述顶板的外缘。
本公开的第5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加热板具有肋,该肋沿着所述加热板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顶板侧突出,并且位于所述顶板的外缘。
在本公开的第6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肋的下端位于比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第7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加热板仅在所述多个发热部的外侧具有从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顶板突出的脚部。
在本公开的第8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加热板能够横跨被所述多个发热部加热的多个加热区域来进行烹调,并且具有分隔出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分隔部。
在本公开的第9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在从所述加热板的所述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分隔部是沿着在所述加热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上的凹部。
在本公开的第10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框架,该框架配置在所述加热板的外缘,
所述框架具有框架脚部,该框架脚部比所述顶板向下方突出,并且与载置所述顶板的主体的外缘接触。
在本公开的第11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肋位于比所述加热板的外侧面靠内侧的位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各附图中,为了使说明变得容易,将各要素夸张示出。
(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主体20的一例的立体图。另外,在附图中,X、Y和Z方向分别是指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
如图1~图3所示,感应加热烹调器1具有加热板10和载置加热板10的主体20。
【加热板】
加热板10是对烹调物进行加热的板。烹调物被载置在加热板10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加热板10是薄板状的平面板。例如,在从厚度方向(即,Z方向)观察时,加热板10形成为长方形形状。并且,加热板10具有关于沿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的形状。在从加热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沿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1是指距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即,Y方向)的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线。
在实施方式中,加热板10形成为凹状。具体来说,加热板10是通过将平坦的板状部件的外缘向与主体20侧相反的一侧弯曲而形成的。
如图2所示,加热板10具有导热部11、多个发热部12a、12b、定位部13以及肋14。
并且,在加热板1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分隔多个加热区域A1、A2的分隔部15。多个加热区域A1、A2分别是被多个发热部12a、12b加热的区域。
图4是加热板10的一例的仰视图。如图4所示,在加热板10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脚部16。
<导热部>
导热部11是构成加热板10的外形的结构,该导热部11与多个发热部12a、12b连接。导热部11由传导多个发热部12a、12b所产生的热的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导热部11由非磁性体材料形成。在本说明书中,“非磁性体材料”是指不是强磁性体材料的材料,是指磁导率比多个发热部12a、12b低的材料。
并且,导热部11由电阻(即,固有电阻)比形成多个发热部12a、12b的金属材料小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优选形成导热部11的金属材料的金属电阻在20℃的环境下为1.5×10-8mΩ以上且小于3.0×10-8mΩ。实施方式的导热部11的金属电阻是2.7×10-8mΩ。
并且,导热部11由热导率比形成多个发热部12a、12b的金属材料大的金属材料形成。
例如,作为导热部11的材料,列举了铝或非磁性的不锈钢等。作为非磁性的不锈钢,例如列举了奥氏体系不锈钢等。
在实施方式中,导热部11由铝形成。由于铝不容易受磁场的影响,所以不容易被感应加热。因此,通过将第1发热部12a和第2发热部12b经由导热部11连接,容易划分出被感应加热的加热区域。另一方面,由于铝是容易导热的金属,所以容易在加热区域内传导由多个发热部12a、12b分别产生的热。另外,铝的热导率在100℃的环境下为240W/m·K。此外,由于铝是比铁等轻的金属,所以能够减轻加热板10。因此,用户能够容易抬起加热板10。
<发热部>
如图2和图4所示,多个发热部12a、12b形成在加热板10的下表面(即,导热部11的下表面)。多个发热部12a、12b沿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即,Y方向)排列。并且,多个发热部12a、12b沿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互相分开形成,经由导热部11来连接。具体来说,多个发热部12a、12b以不互相直接连接的方式经由导热部11连接。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发热部12a、12b相对于加热板10的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设置。多个发热部12a、12b按照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形状形成。具体来说,多个发热部12a、12b例如形成为环状。并且,在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侧观察时,多个发热部12a、12b形成有定位用的多个凹凸。
在从加热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多个发热部12a、12b按照比主体20内部所容纳的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大的面积形成。
多个发热部12a、12b由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发热的金属材料形成。多个发热部12a、12b由磁性体材料形成。换言之,形成多个发热部12a、12b的金属材料的磁导率比形成导热部11的金属材料的磁导率大。
多个发热部12a、12b由电阻值比形成导热部11的金属材料高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优选形成多个发热部12a、12b的金属材料的电阻在20℃的环境下为10×10-8mΩ以上且70×10-8mΩ以下。更优选形成多个发热部12a、12b的金属材料的电阻为60×10-8mΩ以上且70×10-8mΩ以下。
例如,作为形成多个发热部12a、12b的材料,列举了铁、不锈钢等。作为不锈钢,例如,列举了SUS304、SUS430等。另外,SUS304和SUS430的热导率在100℃的环境下分别为16W/m·K和26W/m·K。
<定位部>
如图2所示,定位部13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朝向配置于主体20的上表面的顶板22侧突出,位于顶板22的外缘。定位部13在加热板10被载置在主体20上时进行加热板10的定位。
加热板10具有多个定位部13。在实施方式中,加热板10具有4个定位部13。多个定位部13设置于加热板10的四个角部。多个定位部13分别从加热板10的角部朝向主体20侧突出。在将加热板10载置在主体20上时,多个定位部13分别以围绕顶板22的角部的方式配置。多个定位部13以分别与顶板22的角部的形状对应的方式由弯曲的板状部件形成。
这样,通过在加热板10的外缘形成定位部13,能够将加热板10定位在主体20的顶板22上。
<肋>
如图2和图4所示,肋14沿着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即,Y方向)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朝向顶板22侧突出,位于顶板的外缘。
加热板10具有多个肋14。在实施方式中,加热板10具有两个肋14。多个肋14分别沿着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的外缘形成。并且,沿着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的外缘延伸的多个肋14分别与形成在加热板10的角部的定位部13一体地形成。多个肋14分别形成为板状。
图5A是将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沿B-B线切断后的剖视图。图5B是将图5A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Z1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5A和图5B所示,多个肋14沿着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即,Y方向)的外缘形成。多个肋14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朝向顶板22侧突出而形成,沿着顶板22的长边方向的外缘22a配置。
肋14位于加热板10的外侧面10a的内侧。外侧面10a是从外侧看到的面。通过将肋14配置在比外侧面10a靠内侧的位置,能够减小对外观的影响。
如图5B所示,肋14的下端14a位于比顶板22的上表面22b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顶板22的下表面22c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肋14的下端14a与主体20之间形成有间隙S1。
在实施方式中,肋14具有与加热板10的形成有加热区域的导热部11的厚度相等的厚度。例如,肋14的厚度也可以是导热部11的厚度的0.5倍以上且1.5倍以下。
这样,通过形成沿着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的外缘朝向顶板22侧突出的肋14,能够在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的外缘处蓄积热,从而提高加热板10的保温性。并且,肋14不会有损设计性,能够抑制空气向加热板10的下方流入,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保温性降低。此外,能够通过肋14来提高加热板10的强度,抑制加热板10发生热变形。
并且,通过在肋14与主体20之间设置间隙S1,能够抑制加热板10的热从加热板10的外缘直接向主体20传导。
<分隔部>
分隔部15分隔出形成于加热板10的上表面的多个加热区域A1、A2。在实施方式中,在从加热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分隔部15沿着在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1设置在加热板10的上表面。
这样,分隔部15分隔出被第1发热部12a加热的第1加热区域A1和被第2发热部12b加热的第2加热区域A2。
分隔部15例如是沿着在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1延伸的凹部。通过由凹部形成分隔部15,能够横跨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而容易地对烹调物进行加热。
并且,通过由凹部形成分隔部15,能够使第1加热区域A1与第2加热区域A2的边界部分的导热部11的厚度比其他平坦部分的厚度薄。由此,能够使分隔部15处进行热传导的面积减小,抑制热在第1加热区域A1与第2加热区域A2之间互相传导。
<脚部>
脚部16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向顶板22延伸,从而将加热板10支承在顶板22上。如图4所示,脚部16仅设置在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外侧。具体来说,脚部16在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即,Y方向)上仅设置在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外侧。脚部16例如由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向顶板22延伸的圆柱状的部件形成。
在实施方式中,加热板10具有多个脚部16。多个脚部16仅在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外侧沿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即,X方向)等间隔地排列。
这样,通过在加热板10的下表面设置脚部16,能够将加热线圈23a、23b与发热部12a、12b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并且,通过仅在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外侧设置脚部16,即使在加热板10因热而产生翘曲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加热板10进行稳定地支承。
【主体】
在主体20的上表面配置加热板10。主体20包含壳体21。更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在构成主体20的外形的壳体21的上表面载置有顶板22。并且,在主体20的壳体21的正面设置有操作显示部30。
如图2所示,主体20在壳体21的内部容纳有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控制基板40以及冷却风扇51。
图6是从下方向观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例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时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在主体20的壳体21中,在主体20的长度方向(即,Y方向)上的安装有冷却风扇51的一端侧的下表面形成有下表面开口部25a。并且,在壳体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侧面形成有侧面开口部25b。下表面开口部25a和侧面开口部25b是用于从壳体21的外部向内部抽吸空气的开口部。
另一方面,在壳体2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形成有下表面排气口26a。并且,如图2所示,在壳体2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侧面形成有侧面排气口26b。下表面排气口26a和侧面排气口26b是将空气从壳体21的内部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
并且,如图6所示,在主体20(或壳体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侧面设置有与电源线连接的连接端子27。电源线向控制基板40供给电力。
<壳体>
壳体21具有第1壳体21a和第2壳体21b。第1壳体21a构成主体20的上侧的外形。第2壳体21b构成主体20的下侧的外形。
<顶板>
顶板22是在上表面上载置加热板10的电绝缘性的平板。顶板22例如由玻璃或陶瓷等电绝缘物形成。顶板22载置在主体20的上表面(即,第1壳体21a的上表面)上。
<操作显示部>
如图7所示,操作显示部30具有:操作部31,其用于供用户对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功能和设定等进行操作;以及显示部32,其显示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功能和设定等。例如,用户对开关进行操作,由此,操作部31接受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切换、加热温度、计时器以及程序选择等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设定。显示部32例如对电源的接通断开、所设定的加热温度、所设定的计时器、所选择的程序以及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的警告等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显示。操作部31和显示部32被控制基板40上所搭载的控制部41控制。
<加热线圈>
如图2所示,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分别配置在顶板22的下方,并且在从加热板10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观察时,配置在多个发热部12a、12b所投影的区域中。在实施方式中,加热线圈23a配置在与发热部12a对置的位置。并且,加热线圈23b配置在与发热部12b对置的位置。即,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分别与多个发热部12a、12b呈1对1的配置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将配置在第1发热部12a所投影的区域内的加热线圈设为第1加热线圈23a,将配置在第2发热部12b所投影的区域内的加热线圈设为第2加热线圈23b来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分别从搭载于控制基板40的多个逆变器(即,第1逆变器42a、第2逆变器42b)向第1加热线圈23a和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由此,第1加热线圈23a对第1发热部12a进行感应加热,另一方面,第2加热线圈23b对第2发热部12b进行感应加热。
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中,第1加热线圈23a安装在平板状的安装板52上。并且,第1加热线圈23a与冷却风扇51相邻配置。
<温度检测部>
图2、图7所示的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分别检测加热区域A1、A2的温度。即,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分别检测多个发热部12a、12b的温度。温度检测部24a在顶板22的下表面上配置在供加热线圈23a配置的位置。温度检测部24b在顶板22的下表面上配置在供加热线圈23b配置的位置。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与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分别按照1对1的关系配置。
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例如由热敏电阻或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等构成。
在本说明书中,将检测第1加热区域A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设为第1温度检测部24a,将检测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设为第2温度检测部24b来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第1温度检测部24a配置在第1加热线圈23a的中央,第2温度检测部24b配置在第2加热线圈23b的中央。由此,能够更高精度地测量第1发热部12a和第2发热部12b的温度。
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所检测出的温度的信息被发送给搭载于控制基板40的控制部41。
<控制基板>
控制基板40是搭载有对感应加热烹调器1进行控制的电路的基板。图7是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例示的控制框图。如图7所示,控制基板40具有控制部41、多个逆变器42a、42b以及多个温度计算部43a、43b。并且,控制部41与操作部31、显示部32和通知部33连接。
在本说明书中,将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器设为第1逆变器42a,将向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器设为第2逆变器42b来进行说明。并且,将根据第1温度检测部24a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来计算第1发热部12a的温度的温度计算部设为第1温度计算部43a,将根据第2温度检测部24b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来计算第2发热部12b的温度的温度计算部设为第2温度计算部43b而进行说明。
另外,构成控制基板40的这些要素例如也可以具有:存储器(未图示),其存储有使这些要素发挥功能的程序;以及处理电路(未图示),其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对应。并且,这些要素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程序而作为这些要素来发挥功能。
<控制部>
控制部41对多个逆变器42a、42b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具体来说,控制部41从操作部31接收经由操作部31设定的加热温度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加热温度的信息,对多个逆变器42a、42b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
例如,用户经由操作部31对第1加热区域A1的加热温度进行设定。操作部31将所设定的加热温度的信息发送给控制部41。控制部41从操作部31接收第1加热区域A1的加热温度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加热温度的信息,设定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例如,控制部41对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和输出时间等进行设定。接着,控制部41根据所确定的输出,使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输出高频电流。
这样,控制部41根据利用操作部31所设定的第1加热区域A1的加热温度,对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进行控制。同样,控制部41根据利用操作部31所设定的第2加热区域A2的加热温度,对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进行控制。
通过这样的控制,控制部41能够对由加热板10的第1发热部12a加热的第1加热区域A1和由第2发热部12b加热的第2加热区域A2各自的温度进行单独调节。
并且,控制部41根据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所检测出的温度的信息,对多个逆变器42a、42b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例如,在加热板10进行加热的期间,第1温度检测部24a检测第1发热部12a的温度信息(即,第1加热区域A1的温度信息)。第1温度检测部24a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被发送给控制部41的第1温度计算部43a。第1温度计算部43a根据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计算第1发热部12a的温度。计算出的第1发热部12a的温度被发送给控制部41。控制部41对计算出的第1发热部12a的温度和利用操作部31所设定的第1加热区域A1的加热温度进行比较。控制部41根据比较结果对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进行调节,以使得第1发热部12a的温度与利用操作部31所设定的加热温度相同。
这样,控制部41根据第1温度检测部24a所检测出的第1发热部12a的温度信息(即,第1加热区域A1的温度信息),对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进行控制。同样,控制部41根据第2温度检测部24b所检测出的第2发热部12b的温度信息(即,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信息),对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进行控制。
通过这样的控制,控制部41能够在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中容易地实现所设定的加热温度。并且,控制部41能够容易地维持所设定的加热温度。
并且,控制部41例如将经由操作部31设定的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的加热温度、计时器以及程序等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信息发送给显示部32。显示部32根据从控制部41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设定的加热温度、计时器以及程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信息进行显示。
并且,控制部41当根据第1温度检测部24a和第2温度检测部24b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而判断为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是所设定的加热温度时,对通知部33进行控制而通知用户。例如,控制部41也可以在预热完成时利用蜂鸣器等进行基于声音的通知。
<逆变器>
多个逆变器42a、42b根据控制部41所设定的输出,向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分别供给高频电流。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例示的控制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图。如图8所示,第1逆变器42a经由平滑电容器C1与第1加热线圈23a连接。第2逆变器42b经由平滑电容器C1与第2加热线圈23b连接。第1加热线圈23a与电容器C2并联连接,第2加热线圈23b与电容器C3并联连接。
多个逆变器42a、42b分别具有开关元件SW1、SW2。在实施方式中,第1逆变器42a具有第1开关元件SW1,第2逆变器42b具有第2开关元件SW2。
第1开关元件SW1和第2开关元件SW2分别是根据从控制部41输入的脉冲波来产生高频电流的开关。即,第1开关元件SW1和第2开关元件SW2分别是从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向第1加热线圈23a和第2加热线圈23b分别供给高频电流的开关。第1开关元件SW1和第2开关元件SW2使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来构成。当从控制部41输入脉冲波时,IGBT将从交流电源经由DC转换器被供给的直流电流转换成与期望的输出对应的高频电流。IGBT根据由控制部41设定的脉冲波,将直流电流转换成高频电流。
在从控制部41向第1开关元件SW1输入脉冲波的期间,第1逆变器42a是接通的。在第1逆变器42a接通的期间,使用第1开关元件SW1并根据从控制部41输入的脉冲波来产生高频电流。第1逆变器42a将产生的高频电流供给到第1加热线圈23a。当不从控制部41向第1开关元件SW1输入脉冲波时,第1逆变器42a断开,停止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高频电流。
同样,在从控制部41向第2开关元件SW2输入脉冲波的期间,第2逆变器42b是接通的。第2逆变器42b使用第2开关元件SW2并根据从控制部41输入的脉冲波来产生高频电流。第2逆变器42b将产生的高频电流供给到第2加热线圈23b。当不从控制部41向第2开关元件SW2输入脉冲波时,第2逆变器42b断开,停止向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
这样,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多个逆变器42a、42b分别使用1个开关元件(IGBT)来进行高频电流向1个加热线圈的供给。通过这样的结构,与1个逆变器使用两个开关元件来进行高频电流向多个加热线圈的供给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成本。并且,由于能够抑制发热量,所以能够缩小用于散热的散热器。其结果是,能够使感应加热烹调器1薄型化。
<温度计算部>
多个温度计算部43a、43b分别根据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所检测出的温度的信息,计算多个加热区域A1、A2的温度。具体来说,第1温度计算部43a从第1温度检测部24a接收第1加热区域A1的温度的信息。第1温度计算部43a根据温度的信息,计算第1加热区域A1的温度。第2温度计算部43b从第2温度检测部24b接收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的信息。第2温度计算部43b根据温度的信息,计算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第1温度计算部43a和第2温度计算部43b将计算出的温度的信息发送给控制部41。
<冷却风扇>
如图2所示,冷却风扇51是在壳体21的内部吹送冷却用的空气的涡轮风扇。冷却风扇51将空气从壳体21的外部向内部吹送,对壳体21的内部所容纳的多个加热线圈23a、23b、多个逆变器42a、42b以及控制部41进行冷却。具体来说,冷却风扇51从设置于壳体21的一端侧的下表面开口部25a和侧面开口部25b对壳体21的外部的空气进行抽吸,向主体20的内部送风。
图9是示出例示的主体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如图9所示,冷却风扇51具有沿壳体21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延伸的旋转轴CR1。冷却风扇51安装在壳体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并且,冷却风扇51安装在与供第1加热线圈23a安装的安装板52一体形成的风扇外壳53中。
<风扇外壳>
图10是示出配置于主体20(或壳体21)的一端侧的冷却风扇51的周边的主体内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局部结构图。图11是示出配置于主体20(或壳体21)的一端侧的冷却风扇51的周边的主体内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另一个概略局部结构图。
如图9~11所示,风扇外壳53是将冷却风扇51容纳在内部的壳体。在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设置有吸入空气的进气口54。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风扇外壳53的下表面53b被第2壳体21b封闭。即,风扇外壳53的下表面53b由第2壳体21b形成。
如图9和图10所示,进气口54与设置于壳体21的一端侧的下表面的下表面开口部25a连通。并且,进气口54与设置于壳体21的一端侧的侧面的侧面开口部25b连通。因此,当对冷却风扇51进行驱动时,从下表面开口部25a和侧面开口部25b抽吸壳体21的外部的空气。如图10的箭头FL1所示,壳体21的外部的空气穿过下表面开口部25a和侧面开口部25b而向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的进气口54流入。
下表面开口部25a位于比风扇外壳53的下表面53b靠上方的位置。即,风扇外壳53的下表面53b位于比下表面开口部25a靠下方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来自下表面开口部25a的空气容易向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的进气口54流入。
风扇外壳53在配置第1加热线圈23a的一侧的侧面具有送风口55,该送风口55将空气从冷却风扇51向第1加热线圈23a吹送。送风口55设置在比供第1加热线圈23a安装的安装板52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由此,如图10的箭头FL2所示,来自冷却风扇51的空气穿过送风口55而朝向第1加热线圈23a吹送。
这样,冷却风扇51从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的进气口54吸入冷却用的空气,从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侧面的送风口55向第1加热线圈23a吹送空气。
通过这样的结构对多个加热线圈23a、23b进行冷却,因此可以使吹送到主体20内部的空气的送风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并且,由于在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设置有进气口54,所以能够抑制水的流入。例如,即使在主体20的底部的下方存在水,也能够从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的进气口54吸入空气,因此水不容易被吸入到进气口54。因此,能够抑制水从风扇外壳53的进气口54流入。
并且,由于从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的进气口54吸入空气,所以能够将风扇外壳53的下表面53b封闭。因此,能够使冷却风扇51接近主体20的底面而配置。即,能够降低主体20的高度。其结果是,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与在风扇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进气口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装置的厚度。其结果是,能够使感应加热烹调器1小型化。
在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肋56,该分隔肋56分隔出配置有冷却风扇51的区域和配置有第1加热线圈23a的区域。分隔肋56分隔出供空气从壳体21的外部流向风扇外壳53的进气口54的流路和供空气从风扇外壳53的送风口55流向第1加热线圈23a的流路。具体来说,分隔肋56由如下的板状的部件形成:该板状的部件从供第1加热线圈23a安装的安装板52的上表面朝向主体20的上表面延伸。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分隔肋56来阻止空气从第1加热线圈23a侧流到风扇外壳53的进气口54。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第1加热线圈23a的热而升温的空气被吸入到进气口54中。
如图11所示,在壳体21的内部,在侧面开口部25b与风扇外壳53的进气口54之间的流路中形成有沿壳体21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延伸的挡水肋57。挡水肋57是沿壳体21的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挡水肋57的上表面57a形成在比风扇外壳53的进气口54高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水从主体20的外部穿过侧面开口部25b而浸入到主体20的内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挡水肋57来抑制水流入到进气口54。
并且,在壳体21的一端侧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端子27,该连接端子27与向感应加热烹调器1供给电力的电源线连接。这样,不将连接端子27设置在排气口26a、26b所设置的另一端侧,由此,能够抑制连接端子27因在壳体21的内部升温的空气而变热。
【加热控制】
接着,对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例示的加热控制进行说明。
图12A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加热控制的一例的图。图12A示出了控制部41对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的控制、控制部41对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的控制、以及整体的输出。整体的输出是指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与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之和。并且,图12A所示的控制是指对加热板10的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双方以相同的加热温度进行加热的情况下的对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的控制。
如图12A所示,在以相同的加热温度为目标对加热板10的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双方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控制部41将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双方的输出设定为P1。P1例如是根据利用操作部31所设定的加热温度而计算出的逆变器的输出。即,P1是与用户所设定的期望的加热温度对应的输出。
接着,控制部41通过依次切换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接通断开,来依次切换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由此,依次切换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的高频电流的供给和从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的高频电流的供给。其结果是,通过对第1发热部12a和第2发热部12b依次进行感应加热,从而对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依次进行加热。由此,控制部41将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加热到相同的温度。
在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1对两个逆变器42a、42b进行控制,从而交替地切换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即,控制部41在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的高频电流的供给和从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的高频电流的供给之间交替地进行切换。
具体来说,当开始加热时,控制部41通过向第1开关元件SW1输入脉冲波而使第1逆变器42a接通。第1逆变器42a在接通的期间根据从控制部41输入的脉冲波来产生高频电流。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产生的高频电流。这里,控制部41使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从0开始逐渐上升到P1。
当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达到P1时,控制部41停止向第1开关元件SW1输入脉冲波,将第1逆变器42a从接通切换成断开。由此,控制部41停止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高频电流。即,控制部41使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停止。
接着,控制部41通过向第2开关元件SW2输入脉冲波而使第2逆变器42b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第2逆变器42b在接通的期间根据从控制部41输入的脉冲波来产生高频电流。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产生的高频电流。这里,控制部41使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从0开始逐渐上升到P1。
当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达到P1时,控制部41停止向第2开关元件SW2输入脉冲波,将第2逆变器42b从接通切换成断开。由此,控制部41停止从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即,控制部41使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停止。
在图12A所示的加热控制中,控制部41依次切换上述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从而对第1加热线圈23a和第2加热线圈23b依次进行加热。
这样,控制部41交替地切换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从而使整体的输出为P1。由此,控制部41以规定的加热温度对加热板10的整个面均匀地进行加热。
并且,控制部41交替地切换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从而交替地进行来自第1逆变器42a的高频电流的供给和来自第2逆变器42b的高频电流的供给。即,在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高频电流时,控制部41停止从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另一方面,在从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时,控制部41停止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高频电流。
并且,由于不同时向第1加热线圈23a和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所以由第1加热线圈23a产生的电磁波和由第2加热线圈23b产生的电磁波不发生干涉。因此,抑制了因这些电磁波的干涉而产生干扰声的情况。
在控制部41使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双方接通而同时向多个加热线圈23a、23b供给高频电流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干扰声。例如,当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与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不同时,高频电流的频率不同,从各个逆变器产生的电磁波发生干涉,由此,有时会产生干扰声。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由于控制部41交替地切换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接通断开,所以向第1加热线圈23a和第2加热线圈23b交替地供给高频电流。因此,不同时向多个加热线圈23a、23b供给高频电流,抑制了产生干扰声的情况。即,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能够抑制给用户带来不舒适感的干扰声的产生。
并且,在第1逆变器42a从断开切换成接通时,控制部41使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每次从0开始逐渐上升到P1。并且,在第2逆变器42b从断开切换成接通时,控制部41使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每次从0开始逐渐上升到P1。
这样,每次在对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进行切换时,控制部41都使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开始输出时的输出降低。通过以这种方式进行控制,在对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进行切换时,能够减小对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施加的负荷。
图12B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加热控制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2B所示的加热控制中,控制部41根据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上一次的输出信息来设定下一次输出。另外,在图12B所示的加热控制中,在控制部41依次切换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的方面,与图12A所示的加热控制相同。
如图12B所示,控制部41对第1逆变器42a接通时的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信息和第2逆变器42b接通时的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信息进行存储。控制部41根据所存储的输出信息,对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进行控制。
例如,当开始加热时,控制部41通过向第1开关元件SW1输入脉冲波而使第1逆变器42a接通。由此,控制部41开始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高频电流。当开始供给高频电流时,控制部41使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从0逐渐上升到P1。
并且,控制部41对第1逆变器42a接通时的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信息进行存储。输出信息例如包含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和输出时间。
接着,控制部41根据所存储的输出信息,设定下一次第1逆变器42a接通时的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在后述的“加热控制的详细内容”中对基于输出信息设定逆变器的输出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在所存储的输出信息中,在上一次的第1逆变器42a的第1输出为P1的情况下,控制部41将下一次输出的第1逆变器42a的第2输出设定为P1。具体来说,控制部41不是使第1逆变器42a的第2输出从0开始逐渐上升到P1,而是最初便设定为以P1开始。
并且,控制部41根据在所存储的输出信息中上一次的第1逆变器42a的第1输出时间ts1,设定下一次的第1逆变器42a的第2输出时间ts2。另外,输出时间是指向开关元件输入脉冲波而使逆变器接通的时间,即,逆变器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的时间。
在图12B所示的加热控制中,在将第1逆变器42a第2次之后接通时,控制部41不使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降低而设定为保持P1恒定。并且,控制部41将输出时间ts1、ts2、ts3全部设定为相同的时间。
关于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的控制,控制部41进行与对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的控制同样的控制。即,在将第2逆变器42b第2次之后接通时,控制部41不使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降低而设定为保持P1恒定。并且,控制部41将输出时间ts11、ts12、ts13全部设定为相同的时间。
通过以这种方式进行控制,控制部41能够使高频电流高效地从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输出,从而能够对加热板10进行高效地加热。
另外,在图12B所示的加热控制中,对在将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第2次之后接通时,控制部41不使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降低而保持P1恒定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41也可以根据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上一次输出来变更下一次输出。
并且,在图12B所示的加热控制中,对控制部41将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时间ts1、ts2、ts3全部设定为相同的时间,将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时间ts11、ts12、ts13全部设定为相同的时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41也可以根据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的上一次输出,将下一次的输出时间ts2、ts12设定为与上一次的输出时间ts1、ts11不同的时间。
【加热控制的详细内容】
接着,对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详细的加热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详细的加热控制的一例的图。图13示出了控制部41的脉冲波的控制的一例。在图13中示出了输入到第1逆变器42a的第1开关元件SW1的第1脉冲波和输入到第2逆变器42b的第2开关元件SW2的第2脉冲波。
如图13所示,控制部41交替地进行第1脉冲波向第1逆变器42a的第1开关元件SW1的输入和第2脉冲波向第2逆变器42b的第2开关元件SW2的输入。由此,控制部41交替地进行从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的高频电流的供给和从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的高频电流的供给。
对控制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的控制部41的第1脉冲波的控制进行说明。控制部41例如根据由操作部31设定的加热温度来设定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具体来说,控制部41设定向第1逆变器42a的第1开关元件SW1输入的第1脉冲波的接通时间。控制部41在第1脉冲波的接通/断开的占空比恒定的条件下设定第1脉冲波的接通时间,从而对第1脉冲波的第1频率f1进行设定。并且,控制部41根据第1脉冲波的接通时间来设定第1输出时间ts1
控制部41通过向第1开关元件SW1输入第1脉冲波而使第1逆变器42a接通。在第1逆变器42a接通的第1输出时间ts1的期间,第1逆变器42a根据从控制部41输入的第1脉冲波,通过第1开关元件SW1将直流电流转换成高频电流。由此,第1逆变器42a向第1加热线圈23a供给高频电流。此时,控制部41对第1输出时间ts1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进行存储。
控制部41根据第1输出时间ts1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设定第1逆变器42a下一次接通时的第2输出时间ts2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
在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1将第1逆变器42a下一次接通时的第2输出时间ts2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设定为与第1输出时间ts1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相同。
由此,控制部41能够设定第1逆变器42a下一次接通时的第2输出时间ts2中的第1脉冲波的第2频率f2。在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1将第2频率f2设定为与第1频率f1相同。
并且,控制部41根据第2输出时间ts2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来设定第2输出时间ts2。在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输出时间ts2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被设定为与第1输出时间ts1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相同,所以第2输出时间ts2被设定为与第1输出时间ts1相同的时间。
这样,控制部41根据第1逆变器42a上一次接通时的第1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对第1逆变器42a下一次接通时的第1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进行设定。由此,第1逆变器42a能够根据上一次的输出信息来进行下一次的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其结果是,能够对加热板10的第1加热区域A1进行高效地加热。
控制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的控制部41对第2脉冲波的控制也与第1脉冲波的控制同样。
控制部41设定向第2逆变器42b的第2开关元件SW2输入的第2脉冲波的接通时间。接着,控制部41通过向第2开关元件SW2输入第2脉冲波而使第2逆变器42b接通。在第2逆变器42b接通的第1输出时间ts11的期间,第2逆变器42b根据从控制部41输入的第2脉冲波,通过第2开关元件SW2将直流电流切换成高频电流。由此,第2逆变器42b向第2加热线圈23b供给高频电流。此时,控制部41对第1输出时间ts11中的第2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1进行存储。
控制部41根据第1输出时间ts11中的第2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1来设定第2输出时间ts12中的第2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12。由此,控制部41对在第2输出时间ts12中第2逆变器42b的第2脉冲波的第2频率f12进行设定。
在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1将第1输出时间ts11中的第2脉冲波的第1频率f11和第2输出时间ts12中的第2脉冲波的第2频率f12设定为相同。并且,控制部41将第2输出时间ts12设定为与第1输出时间ts11相同的时间。
这样,控制部41将上一次输出时间中的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存储而作为输出信息,根据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对下一个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进行设定。控制部41能够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接着上一次的输出信息而对逆变器的输出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对加热板10各自的加热区域进行高效地加热。
另外,在图13所示的加热控制中,对控制部41将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中的第1输出时间ts1、ts11和第2输出时间ts2、ts12分别设定为相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当在加热中变更了加热温度的设定的情况下等,控制部41也可以将第1输出时间ts1、ts11和第2输出时间ts2、ts12分别设定为不同的时间。
并且,第1逆变器42a的输出时间ts1、ts2与第2逆变器42b的输出时间ts11、ts12也可以是不同的。输出时间ts1、ts2、ts11、ts12也可以根据第1逆变器42a和第2逆变器42b各自的输出的大小来设定。
并且,控制部41也可以对切换多个逆变器42a、42b的接通断开的驱动周期tc1、tc2中的多个逆变器42a、42b各自的输出进行比较,根据输出之差来调节驱动周期tc1、tc2
另外,驱动周期tc1、tc2是指从第1逆变器42a接通起到第1逆变器42a下一次接通的期间。换言之,驱动周期tc1、tc2是指从输入第1脉冲波起到下一次输入第1脉冲波的期间。如图13所示,驱动周期tc1是将第1脉冲波的第1输出时间ts1与第2脉冲波的第1输出时间ts11合计而得的期间。并且,驱动周期tc2是将第1脉冲波的第2输出时间ts2与第2脉冲波的第2输出时间ts12合计而得的期间。
例如,控制部41也可以对驱动周期tc1、tc2中的多个逆变器42a、42b各自的输出(也就是说,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消耗输出,每秒的输出)进行比较,在输出(也就是说,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消耗输出,每秒的输出)之差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与相对较小的情况相比,延长驱动周期tc1、tc2。或者,控制部41也可以对驱动周期tc1、tc2中的多个逆变器42a、42b各自的输出进行比较,在输出之差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与相对较大的情况相比,缩短驱动周期tc1、tc2
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抑制位于多个加热线圈23a、23b的周边的照明等设备受到影响而导致设备进行误动作。
另外,在图13所示的加热控制中,对控制部41将第2输出时间ts2、ts12中的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t12分别设定为与第1输出时间ts1、ts11中的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t11相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部41也可以将第2输出时间ts2、ts12中的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t12分别设定为与第1输出时间ts1、ts11中的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t11不同。
例如,在第1逆变器42a的第1输出时间ts1中,对未达到控制部41所设定的目标输出P1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针对第1逆变器42a,控制部41将第2输出时间ts2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初的接通时间t2设定为比第1输出时间ts1中的第1脉冲波的最后的接通时间t1长。
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将逆变器设定为适当的输出,并且能够尽快地加热到期望的加热温度。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加热板10具有多个发热部12a、12b。并且,在从加热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在多个发热部12a、12b所投影的区域中分别配置有多个加热线圈23a、23b。通过这样的结构,在1个加热板10上形成被多个发热部12a、12b分别加热的多个加热区域A1、A2,能够分别对多个加热区域A1、A2单独地进行加热。
并且,能够通过控制部41对多个加热区域A1、A2各自的加热温度单独地进行调节。因此,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能够在多个加热区域A1、A2中分别实现用户所设定的加热温度。其结果是,用户能够在多个加热区域A1、A2中分别以所设定的加热温度对烹调物进行加热。因此,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能够提高便利性。
多个发热部12a、12b由电阻值比形成导热部11的金属材料高的金属材料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多个发热部12a、12b容易被感应加热。并且,导热部11不容易被感应加热。由此,容易划分出多个加热区域A1、A2来进行温度调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加热板10具有相对于加热板10的中心线CL1(即,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的形状。并且,多个发热部12a、12b相对于加热板10的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地设置。通过这样的结构,用户不用区分加热板10的左右方向便能够将加热板10载置在主体20上。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加热板10具有定位部13,该定位部13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朝向顶板22侧突出,并且位于顶板22的外缘22a。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加热板10被载置在顶板22上时,加热板10容易被定位在顶板22上。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加热板10具有肋14,该肋14沿着加热板10的长度方向从加热板的下表面朝向顶板22侧突出,并且位于顶板22的外缘22a。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加热板10因热变形而翘曲。并且,通过将热蓄积于肋14,能够提高加热板10的外缘的保温性。此外,能够抑制风在加热板10的下方通过,提高保温性。
肋14的下端14a位于比顶板22的上表面22b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顶板22的下表面22c靠上方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肋14的下端14a与主体2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S1。即,由于肋14不与主体20接触,所以能够抑制热从肋14向主体20传导。
加热板10仅在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外侧具有从加热板10的下表面朝向顶板22突出的脚部16。通过这样的结构,加热板10被稳定载置在顶板22上。
加热板10能够横跨被多个发热部12a、12b加热的多个加热区域A1、A2来进行烹调,并且具有分隔出多个加热区域A1、A2的分隔部15。通过这样的结构,用户也能够横跨多个加热区域A1、A2对烹调物进行加热,利用分隔部15来分隔烹调物,也可以在多个加热区域A1、A2中分别对烹调物进行加热。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在从加热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分隔部15是沿着在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1设置在加热板10的上表面上的凹部。通过这样的结构,由于用户容易使烹调物在多个加热区域A1、A2之间移动,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横跨多个加热区域A1、A2对烹调物进行加热。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肋14位于比加热板10的外侧面10a靠内侧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设置肋14而不会有损加热板10的外观。
【实施例1】
图14是示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进行了加热实验时的实验结果的一例的曲线图。在图14所示的曲线图中示出了将加热板10的第1加热区域A1加热到第1目标加热温度Tg1并且将第2加热区域A2加热到第2目标加热温度Tg2时的、对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进行测量后的结果。另外,第1目标加热温度Tg1是250℃,第2目标加热温度Tg2是90℃。第1目标加热温度Tg1和第2目标加热温度Tg2是利用操作部31所设定的加热温度。
如图14所示,第1加热区域A1的测量温度在200秒左右达到第1目标加热温度Tg1,并保持第1目标加热温度Tg1。并且,第2加热区域A2的测量温度也在200秒左右达到第2目标加热温度Tg2,并保持第2目标加热温度Tg2。
这样,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能够在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中分别单独地将加热温度高精度地调节为第1目标加热温度Tg1和第2目标加热温度Tg2。即,即使在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中左右的目标加热温度不同,也能够对各自的加热区域A1、A2的温度进行高精度地调节。
并且,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能够对加热板10进行高效地加热,在短时间内加热到期望的加热温度。
并且,根据感应加热烹调器1,由于一边对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进行检测一边进行温度调节,所以能够将第1加热区域A1和第2加热区域A2的温度分别保持为第1目标加热温度Tg1和第2目标加热温度Tg2。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加热板10的形状为薄板状,但加热板1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加热板10也可以是具有呈半球状凹陷的多个凹部的板、所谓的烧烤板、具有呈长方形状凹陷的多个凹部的板、或者由这些板组合而成的板。组合而成的板例如也可以是第1加热区域A1为平坦的板,第2加热区域A2为烧烤板。并且,从厚度方向观察时的加热板1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长方形形状。例如,从厚度方向观察时的加热板10的形状也可以是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
在实施方式中,发热部12a、12b的数量为两个,但发热部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上。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形状为环状,但发热部12a、12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尺寸和形状相同,但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尺寸也可以不同。并且,多个发热部12a、12b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在实施方式中,对加热板10具有相对于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加热板10也可以不具有相对于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的形状。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多个发热部12a、12b相对于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地设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多个发热部12a、12b也可以不相对于中心线CL1呈左右对称设置。例如,通过使加热板10和多个发热部12a、12b以左右的形状不同的方式形成,能够在将加热板10安装于主体20时将安装方向固定。由此,能够防止加热板10沿错误的方向安装于主体20。
在实施方式中,对加热板10具有多个定位部1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定位部13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加热板10只要具有1个以上的定位部13即可。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多个定位部13形成在加热板10的角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多个定位部13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多个定位部13只要位于载置在主体20上的顶板22的外缘即可。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加热板10被定位部13定位在顶板22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加热板10的定位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安装于主体20的外缘的框架来定位加热板10。
图15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上安装有框架60的状态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5所示,框架60被配置成围绕加热板10的外缘。并且,框架60具有框架脚部61,该框架脚部61比顶板22向下方突出,并且与载置顶板22的主体20的外缘接触。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框架60具有与主体20的多个角部接触的多个框架脚部61。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加热板10配置在框架60的内侧时,加热板10的外缘与框架60的内壁接触。由此,在加热板10载置在顶板22上的状态下被框架60定位。
在实施方式中,对加热板10具有多个肋1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肋14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加热板10具有1个以上的肋14即可。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肋14与定位部13一体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肋14也可以由与定位部13分体的部件形成。
在实施方式中,对分隔部15由凹部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分隔部1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分隔部15例如也可以由凸部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以不会混杂的方式对在第1加热区域A1中加热的烹调物和在第2加热区域A2中加热的烹调物进行烹调。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分隔部15沿着在加热板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1设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分隔部15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分隔部15能够分隔出多个加热区域A1、A2即可,只要设置在多个发热部12a、12b之间的加热板10的上表面即可。
在实施方式中,对脚部16的形状为圆柱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脚部16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脚部16也可以具有椭圆形状、多边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对在从加热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第1加热线圈23a和第2加热线圈23b分别在第1发热部12a和第2发热部12b所投影的区域中以1对1的方式对置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第1加热线圈23a和第2加热线圈23b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相对于第1发热部12a和第2发热部12b分别对置配置多个加热线圈。例如,可以在第1发热部12a所投影的区域中将多个第1加热线圈23a配置在同心圆上。同样,也可以在第2发热部12b所投影的区域中将多个第2加热线圈23b配置在同心圆上。
在实施方式中,对多个温度检测部24a、24b配置在多个加热线圈23a、23b的中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温度检测部24a、24b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
在实施方式中,对开口部是下表面开口部25a和侧面开口部25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开口部也可以是下表面开口部25a和侧面开口部25b中的任意一个。同样,在实施方式中,对排气口是下表面排气口26a和侧面排气口26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排气口也可以是下表面排气口26a和侧面排气口26b中的任意一个。
在实施方式中,对冷却风扇51是涡轮风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冷却风扇51是能够从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上表面53a的进气口54吸入空气、从设置于风扇外壳53的侧面的送风口55吹送空气的风扇即可。
在实施方式中,对风扇外壳53的下表面53b由第2壳体21b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风扇外壳53也可以与下表面53b一体形成。并且,风扇外壳53的下表面53b也可以由与第2壳体21b分体的部件形成,也可以由第2壳体21b和分体的部件的组合而形成。
虽然本公开已经参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对于熟悉该技术的人员来说,各种变形或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应该理解为那些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本公开的范围,则包含在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提高用户在烹调时的便利性,因此例如对载置于桌上或灶台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有用。

Claims (13)

1.一种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具有加热板和主体,该加热板具有被感应加热的多个发热部和传导由所述多个发热部产生的热的导热部,该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
顶板,其载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加热板被载置于该顶板;
多个加热线圈,它们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且在从所述加热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分别配置在所述多个发热部被投影到的多个区域内,并且分别对所述多个发热部进行感应加热;
多个逆变器,它们向所述多个加热线圈分别供给高频电流;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多个逆变器各自的输出进行控制,
所述多个发热部在所述加热板的长度方向上排列,
所述加热板在所述多个发热部的外侧,具有从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顶板突出的多个脚部,
所述多个脚部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对置,
所述多个脚部在所述加热板的长度方向上仅配置在所述多个发热部的外侧,
所述多个发热部与所述顶板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多个脚部比所述多个发热部朝下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多个脚部构成为将所述加热板支承在所述顶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多个脚部在所述加热板的宽度方向上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多个发热部由电阻值比形成所述导热部的金属材料高的金属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板具有关于沿所述加热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的形状,
所述多个发热部关于所述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板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从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顶板侧突出,并且位于所述顶板的外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板具有肋,该肋沿着所述加热板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顶板侧突出,并且位于所述顶板的外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肋的下端位于比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板能够横跨被所述多个发热部加热的多个加热区域来进行烹调,并且具有分隔出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分隔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从所述加热板的所述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分隔部是沿着在所述加热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上的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框架,该框架配置在所述加热板的外缘,
所述框架具有框架脚部,该框架脚部比所述顶板向下方突出,并与载置所述顶板的主体的外缘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肋位于比所述加热板的外侧面靠内侧的位置。
CN202110556463.6A 2017-12-27 2018-11-19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13242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2126A JP6895624B2 (ja) 2017-12-27 2017-12-27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7-252126 2017-12-27
CN201811375387.3A CN109982469B (zh) 2017-12-27 2018-11-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5387.3A Division CN109982469B (zh) 2017-12-27 2018-11-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621A CN113242621A (zh) 2021-08-10
CN113242621B true CN113242621B (zh) 2022-05-06

Family

ID=6707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5387.3A Active CN109982469B (zh) 2017-12-27 2018-11-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202210124859.8A Active CN114245502B (zh) 2017-12-27 2018-11-19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CN202110556463.6A Active CN113242621B (zh) 2017-12-27 2018-11-19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5387.3A Active CN109982469B (zh) 2017-12-27 2018-11-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202210124859.8A Active CN114245502B (zh) 2017-12-27 2018-11-19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3) JP6895624B2 (zh)
CN (3) CN1099824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39627A (ko) * 2022-03-28 2023-10-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방식의 쿡탑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1689A (zh) * 2004-08-27 2006-03-01 株式会社东芝 加热烹调器
CN201708968U (zh) * 2008-11-26 2011-01-12 株式会社东芝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4697014A (zh) * 2015-03-12 2015-06-10 胡青川 一种多功能兼容的家用电磁炉
WO2017064803A1 (ja) * 2015-10-16 2017-04-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システム、誘導加熱調理器、及び電気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3697B2 (ja) * 1992-04-14 1999-11-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029803B2 (ja) * 2003-08-29 2008-01-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167109A (ja) * 2009-01-23 2010-08-05 Panasonic Corp 被加熱調理容器
JP5402663B2 (ja) 2010-01-19 2014-01-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FR2968529B1 (fr) 2010-12-09 2014-03-14 Agapea Appareil de cuisson de type gril ou barbecue
JP5938558B2 (ja) * 2012-04-27 2016-06-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1689A (zh) * 2004-08-27 2006-03-01 株式会社东芝 加热烹调器
CN201708968U (zh) * 2008-11-26 2011-01-12 株式会社东芝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4697014A (zh) * 2015-03-12 2015-06-10 胡青川 一种多功能兼容的家用电磁炉
WO2017064803A1 (ja) * 2015-10-16 2017-04-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システム、誘導加熱調理器、及び電気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2469A (zh) 2019-07-05
CN114245502A (zh) 2022-03-25
JP2019117758A (ja) 2019-07-18
CN109982469B (zh) 2022-09-23
JP2021108291A (ja) 2021-07-29
JP7033740B2 (ja) 2022-03-11
CN114245502B (zh) 2022-08-23
CN113242621A (zh) 2021-08-10
JP7016051B2 (ja) 2022-02-21
JP2021108290A (ja) 2021-07-29
JP6895624B2 (ja)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307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3077627A (ja) 加熱調理器
JP380449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3242621B (zh) 桌上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JP700206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7203344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14381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9982468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690851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279748B2 (ja) 電磁調理器
JP2005353458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17802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5122963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6146235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3317919A (ja) 誘導加熱調理機器
JP2006031947A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22020130A (ja) 調理システム
TWI569687B (zh) Induction heating conditioner
JP201311819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WO2020065758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210006810A (ko) 전기 레인지
JP2012049066A (ja) 電磁調理器および保温部材
JP201102892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709166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821828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