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5865A -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5865A
CN111225865A CN201780096040.2A CN201780096040A CN111225865A CN 111225865 A CN111225865 A CN 111225865A CN 201780096040 A CN201780096040 A CN 201780096040A CN 111225865 A CN111225865 A CN 111225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operation management
car
hall
predi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60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羽鸟贵大
藤原正康
小町章
星野孝道
加藤学
鸟谷部训
藤野笃哉
鸟海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25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66B1/20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and for varying the manner of operation to suit particular traffic conditions, e.g. "one-way rush-hour traff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可靠地处理电梯需求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本发明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对于门厅呼叫从多台电梯选择并分配电梯,具备:预测门厅呼叫的登记层的门厅中的需求的预测部(101);基于需求来判断能对需求进行处理的电梯的分配台数的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和对应于调度台数设定部的判断来选择电梯的评价部(107)。

Description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从多台电梯选择对电梯利用者的服务请求做出响应的电梯并调度选择的电梯的轿厢。
背景技术
在商务楼宇、酒店、医院等多楼层的楼宇,为了输送大量的楼宇利用者而设置有多台电梯。在设置电梯时,为了能处理楼宇内的交通量而请求合适地设定电梯的规格(定员数、台数)、运行模式。
作为针对此的技术,已知电梯的运行管理控制。在该运行管理控制中,针对电梯利用者的服务请求即门厅呼叫的登记,从多台电梯选择最佳的、例如等待时间成为最小的电梯。并且,选择的电梯的轿厢被向登记了门厅呼叫的楼层调度。
作为与这样的运行管理控制相关的现有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设定使得多台电梯的位置成为等间隔那样的运行路线(目标路线),对与现状的交通需求相应的运行路线(预测路线)最接近于目标路线的电梯分配门厅呼叫。由此能长时间持续有效率的运行服务。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若登记门厅呼叫,就对应于基于从摄像机图像检测到的等待人数而算出的需求度,来算出分配给门厅呼叫的电梯的台数。由此消除门厅的拥挤度。
进而,作为应对上述要求的现有技术,已知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在本技术中,将模拟人的移动的楼层内人流模拟器、模拟人向电梯的乘降的电梯乘降模拟器和模拟电梯的移动的电梯移动模拟器组合,来自始至终地模拟楼宇内的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人的流动。能基于本技术的模拟结果来设定电梯的规格、布局、运行模式,使得抑制门厅中的电梯利用者的拥挤、滞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264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1-195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9-966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难以精度良好地追随时刻变化的电梯需求,根据需求的变化的状态,存在在调度台数中出现过与不足的可能性。另外,根据避免登上拥挤状态的轿厢等乘进轿厢时的利用者的感觉,有可能会无法在满足输送力的同时调度足以处理需求的台数。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可靠地处理电梯需求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对于门厅呼叫从多台电梯选择并分配电梯,具备:对门厅呼叫的登记层的门厅中的需求进行预测的预测部;基于需求来判断能对需求进行处理的电梯的分配的调度台数设定部;和对应于调度台数设定部的判断来选择电梯的评价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法对于门厅呼叫从多台电梯选择并分配电梯,其中,对门厅呼叫的登记层的门厅中的需求进行预测,基于需求来判断能对需求进行处理的电梯的分配台数进行判断,对应于判断来选择电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可靠地处理电梯需求。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建筑物中的电梯门厅的样子。
图3表示图2中的一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的样子。
图4表示图2中的一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的样子。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中的主要的处理的流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6表示在实施方式在或者设定的乘梯率的一例。
图7表示实施方式的各电梯号机中的轿厢的定员数的一例。
图8是通过实施方式运算的最大能乘梯人数的一例。
图9表示实施方式中的预测门厅人数。
图10是在分配处理中所用的各电梯号机的运行状态的初始值。
图11是分配处理结果的比较例。
图12是基于实施方式的分配处理结果的一例。
图13表示比较例中的各电梯号机的运行线图。
图14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电梯号机的运行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参考编号相同的表示相同构成要件或具备类似的功能的构成要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中,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通过对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内的楼宇利用者的流(人流)进行预测的人流预测单元来预测各楼层中的预定登梯人数(等待人数)即电梯需求的时间变化。若通过门厅电梯服务请求装置30(例如上下方向门厅呼叫按键)登记了门厅呼叫,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就基于人流的预测结果,来从多台电梯号机基于对各电梯号机运算的给定的评价值选择最佳的电梯号机,对选择的电梯号机的电梯号机控制系统20指令向所登记的门厅呼叫的响应。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基于预测的人流、和登记了门厅呼叫的楼层中的乘梯率的设定值来预测从门厅的登梯人数,对足以输送预测的登梯人数的台数的电梯号机分配呼叫。因此,根据预测登梯人数以及乘梯率不同,相同门厅呼叫被分配给2台以上的电梯号机。在此,乘梯率会受到避开轿厢内的拥挤状态的倾向等向轿厢的登梯时的电梯利用的感觉的影响。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由于这样的电梯利用者的感觉而乘梯率受到影响,也会对能可靠地处理预测登梯人数的台数的电梯号机分配呼叫。
接下来说明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以及其各功能部(101~11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通过执行给定的程序来作为各功能部动作。
首先,若通过门厅电梯服务请求装置30登记了门厅呼叫,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就如公知的各种运行管理单元那样对各电梯号机运算给定的评价值,选择示出最佳的评价值的一台电梯号机,并分配门厅呼叫。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运行管理单元中,预先对各电梯号机设定设为目标的运行路线,将对门厅呼叫做出响应的情况下的预测路线最接近于目标路线的电梯号机分配给门厅呼叫(例如参考前述的专利文献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述的综合评价部107具备这样的运行管理单元。
目标路线设定多个轿厢以时间上等间隔运转那样的运行路线(时间-位置(楼层)平面上的轨迹)。将当前时间点的运转状态(乘梯人数、轿厢的位置(楼层)、行驶方向(UP(上)、DN(下))、行驶状态(行驶中、停止))作为初始状态,基于电梯号机的规格(额定速度、定员数等)、已经分配的门厅呼叫以及轿厢呼叫(目的地层呼叫)、交通需求状态(可以是基于摄像机图像的实测值、学习部109的学习值、人流预测单元的预测值的任一者),来运算分配登记的门厅呼叫的情况下的轿厢的抵达预测时间,由此求取预测路线。将设定的目标路线与运算的预想路线的近似度数值化,将数值化的近似度设为评价值。另外,也可以除了目标路线与运算的预想路线的近似度以外,还评价运算的抵达预测时间(与等待时间对应)、对应于预想路线运算的轿厢内的预测乘梯人数(相当于负载载重,与消耗能量对应),选择根据各评价值求得的综合评价值(例如在各评价值附加权重后相加而得到的值)示出最佳值的电梯号机。
关于评价方法,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也可以是单纯预测抵达时间,选定该抵达预测时间短的电梯号机的方式。
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具备未图示的人流预测单元,基于由人流预测单元预测的建筑物内的人流来预测各层的门厅中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门厅人数)以及其时间变化。
人流预测单元基于与设置有电梯设备的建筑物相关的信息、与电梯设备相关的信息、与电梯的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与建筑物利用者相关的信息、与建筑物外部的状况相关的信息等来预测建筑物内中的人流。与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相关的信息是楼层数、各层的楼层布局等。与电梯设备相关的信息是号机台数、规格(定员数、能装载量等)、运转方式(例如换乘的有无)等。与电梯的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是门厅呼叫、轿厢呼叫的登记状况、电梯需求状况等。与建筑物利用者相关的信息是上下班信息、入退室信息、会议室预约信息、设置于建筑物的监视摄像机、人体传感器的检测信息等。与建筑物外部的状况相关的信息是铁道等的交通状况(晚点等)、道路状况(拥堵等)等。
人流预测单元基于上述的信息的任一者或多个,使用给定的运算式或模型来预测人流(例如参考前述的专利文献3)。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电梯设备相关的信息预先设定在人流预测单元。另外,与电梯的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由电梯号机控制系统或门厅电梯服务请求装置30取得,与建筑物利用者相关的信息由监视摄像机40以及楼宇管理系统50取得,与建筑物外部的状况相关的信息由公共机构管理系统60取得。取得的各信息经由通信网络70被送到人流预测单元。另外,在与电梯的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中,电梯需求状况由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中的学习部109基于由摄像机图像等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人数进行学习。
人流预测单元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装在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中,或在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的外部与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独立地安装。在后者的情况下,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从人流预测单元取得与各层的门厅中的人流相关的数据,并基于取得的数据来对各楼层预测门厅人数以及其时间变化。另外,在人流预测单元与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人流预测单元能在电梯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中共用。
精度验证部102判定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的预测精度,对应于判定结果来设定对于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的预测结果的修正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精度验证部102在登记门厅呼叫的时间点将从登记了门厅呼叫的楼层中的监视摄像机40的图像检测到的门厅等待人数、和由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预测的门厅人数进行比较,若两者的差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就对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的预测结果给予给定的修正量。
请求信息输出部103将由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预测并经由精度验证部102得到的与门厅人数以及其时间变化相关的信息(以下记作“预测门厅人数信息”)中由输出信息设定部104设定的楼层所相关的信息输出。
对于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输出信息设定部104将作为预测登梯人数信息的输出对象的楼层设定为门厅呼叫的登记层。
接收部105接收来自电梯号机控制系统20、门厅电梯服务请求装置30、监视摄像机40、楼宇管理系统50、公共机构管理系统60的信息,并对电梯运行管理系统10的各功能部发布各功能部所使用的信息。
调度台数设定部106根据学习部109所具备的乘梯率设定部110中设定的乘梯率的值和轿厢的定员数来算出各轿厢中的最大能乘梯人数。对于由预测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101得到的预测人数、或从外部设备得到的当前的门厅的人数算出用于使全部人数乘梯到轿厢的合适的台数。根据时刻变化的楼宇内的交通状况、楼宇内的利用者的特性来始终学习乘梯到轿的人数,算出乘梯率。通过利用该乘梯率,能实现符合人的感觉的电梯的调度,对于为了避免暂时的拥挤而长时间等待的利用者,能尽可能减轻等待时间。
另外,算出调度台数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那样在得到从每天学习状况求得的乘梯率时根据轿厢的定员数唯一决定的方式,也可以是考虑轿厢的预测乘梯人数来设定调度台数的方式。以下,在实施例中,以该方式后述。本方式从前述的各轿厢的最大能乘梯人数减去当前的预测乘梯人数,来算出各层的能乘梯人数。这时,关于预测乘梯人数,对当前正在轿厢乘梯的人数预测在各层上下梯的人数,并预测抵达某任意的门厅层的时间点的向轿厢内乘梯的人数即预测乘梯人数。通过根据该预测乘梯人数对最大能乘梯人数进行扣减,来算出该层中的该轿厢的合适的能乘梯人数。本方式中,由于每次都根据电梯的运行状况而能乘梯人数发生变化,因此在决定电梯的调度台数时,在根据种种综合评价当中所选择的评价方法来选择合适的轿厢时,施加反馈,判定是否能将门厅的人数全都调度,在不能的情况下,再度通过各种综合评价当中所选择的评价方法来选定合适的轿厢,由此选定合适的调度台数。
若通过调度台数设定部106登记了第1台的调度,综合评价部107就使用上述那样的运行管理单元,将该楼层的门厅人数作为登记了呼叫的时间点的门厅人数(基于监视摄像机40的图像的实测值、或人流预测单元的预测值),来选择示出最佳的评价值的一台电梯号机(以下记作“第1分配电梯号机”)。另外,综合评价部107运算全部电梯号机的轿厢的抵达预测时间、预测乘梯人数、和从门厅向轿厢的预测登梯人数。在此,综合评价部107将由调度台数设定部106运算的最大能乘梯人数作为条件,换句话说,将轿厢的定员作为最大能乘梯人数,来选择第1分配电梯号机。然后,综合评价部107对分配指令部108指令向从全部电梯号机中选择的第1分配电梯号机分配门厅呼叫。
分配指令部108若接受来自综合评价部107的指令,就对由综合评价部107选择的电梯号机的电梯号机控制系统20指令向登记的门厅呼叫的响应。
若通过综合评价部107选择了第1分配电梯号机,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对由综合评价部107运算出的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抵达预测时间、预测乘梯人数、预测登梯人数进行参考。另外,调度台数设定部106从由请求信息输出部103取得的预测门厅人数信息中提取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抵达预测时间的预测门厅人数。
接下来,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将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预测登梯人数和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抵达预测时间的预测门厅人数进行比较,在预测门厅人数为预测登梯人数以下的情况下,由于能由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轿厢对预测门厅人数进行输送处理,因此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将动作结束。另外,在预测门厅人数比预测登梯人数大的情况下,由于预测为仅用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轿厢会装剩下电梯利用者,因此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对综合评价部107输出装剩下人数即预测门厅人数与预测登梯人数的差分,并设定第2台调度。
若由调度台数设定部106设定了第2台调度,综合评价部107就将该楼层的门厅人数作为由调度台数设定部106输出的预测门厅人数与预测登梯人数的差分,从除了第1分配电梯号机以外的多台电梯号机与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情况同样地选择示出最佳的评价值的一台电梯号机(以下记作“第2分配电梯号机”)。另外,综合评价部107运算第2分配电梯号机的轿厢的抵达预测时间、预测乘梯人数、和从门厅向轿厢的预测登梯人数。在此,综合评价部107与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情况同样地,将最大能乘梯人数作为条件来选择第2分配电梯号机。然后,综合评价部107对分配指令部108指令向选择的第2分配电梯号机分配门厅呼叫。然后,分配指令部108对第2分配电梯号机的电梯号机控制系统20指令向相同的门厅呼叫的响应。
通过调度台数设定部106、综合评价部107以及分配指令部108重复上述那样的处理,来对相同门厅呼叫分配足以对预测门厅人数进行输送处理的台数的电梯号机。
学习部109如上述那样学习为了设定目标路线而用的建筑物内的交通需求状态,并基于轿厢内的摄像机图像、轿厢内载重检测值来按每个楼层以及轿厢的每个行驶方向(上、下)学习乘梯率,并对乘梯率设定部110进行设定。另外,学习部109可以学习乘梯率的时间变化并对乘梯率设定部110进行设定。
作为乘梯率的学习方法,根据电梯内的载重或通过轿厢内摄像机来检测或算出电梯轿厢内的乘梯人数。进而,为了检测门厅的人数,使用门厅摄像机、距离传感器等来直接检测门厅的人数。或者,也可以是根据门厅的按钮登记状况在门厅按钮被按下的时间点辨识到在门厅有人的方式。
在对来自各层的门厅按钮登记做出响应而抵达并打开门时,判定是否门厅的人数消失,在有门厅的人数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乘梯人数,对判定为人能乘梯的乘梯率进行记录。具体地,在5层在门厅存在10名、在轿厢内有10名正在乘梯的情况下,在轿厢抵达5层、门厅的人数剩下2名的情况下,轿厢内的乘梯人数成为18名。在定员数是乘坐24人的情况下,轿厢内的乘梯率成为75%。或者,也可以不是检测人数,而是检测轿厢内利用者的占有率或轿厢内的空余率,将该占有率或空余率记录的方式。
在门厅不带摄像机的情况下,在作成了5层的呼叫、轿厢抵达5层时,在关门后在某任意的时间内有向同一方向的门厅呼叫、或向同一目的地层的服务请求的情况下,判断为在门厅利用者不能乘梯而进行了再登记,将这时的该层的乘梯人数、或占有率、空余率进行记录。
将记录的乘梯人数、或占有率、空余率作为乘梯率,将它们每天按楼层区别地进行学习。
图2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建筑物中的电梯门厅的样子。另外,为了简单,仅示出4楼层相应量的门厅,并仅示出1台电梯号机。
如图2所示那样,在电梯号机中,轿厢1和平衡重2与主吊索3的两端连接。在未图示的曳引机缠绕主吊索,在升降通道内吊着轿厢1以及平衡重2。若通过曳引机驱动主吊索3,轿厢1以及平衡重2就在升降通道内升降。
在轿厢1的轿厢室内设有摄像机4,基于摄像机图像来测量室内的乘客(C)的人数(以下记作“乘梯人数”)。另外,在轿厢地板的下部设有防振用的弹性体5(例如防振橡胶)和载重传感器6。载重传感器6对应于弹性体的挠曲来测量轿厢内的载重。基于测量的载重来测量轿厢室内的乘梯人数。如上述那样,基于测量的乘梯人数来学习乘梯率。
乘梯人数使用摄像机4以及载重传感器6任意一方或两方来测量即可。另外,摄像机4还用作轿厢室内的监视用。
如图2所示那样,在各楼层的门厅设有监视摄像机40。由监视摄像机40取得的门厅和门厅中的电梯利用者的摄像机图像如上述那样用在交通需求状况的测量、学习、门厅人数的测量、预测等中。
在图2中,在N~N+3层登记了下方向的门厅呼叫。因此,相当于门厅电梯服务请求装置30(图1)的呼叫按钮(30)的下方向按钮点亮。另外,由于对登记的门厅呼叫分配电梯号机(上述的“第1分配电梯号机”),因此,作为抵达预告灯发挥功能的门厅信号灯7的下部点亮。在N+3层,在门厅呼叫登记时间点,电梯利用者A在门厅等待轿厢的抵达,之后电梯利用者B来到门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此地预测在第1分配电梯号机的抵达时门厅等待人数发生变化、从而预测为在第1分配电梯号机上无法使全员乘坐完的情况下,追加对相同门厅呼叫分配的电梯号机。
图3以及图4表示图2中的一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的样子。图3是从门厅的进入侧来看里侧方向的图,图4是从上方来看门厅的图。另外,图3以及图4所示的楼层相当于图2中的N+2层。另外,能在一个门厅利用的电梯号机设为4台(1~4号机)。各电梯号机的定员是24名,对乘梯率设定部110(图1)设定的该楼层的下方向的乘梯率设为50%。
在图3所示的门厅中,登记了下方向的门厅呼叫,在呼叫登记时间点,10人的电梯利用者A在等待。对该门厅呼叫首先分配3号机(第1分配电梯号机),3号机的门厅信号灯7的下部点亮来预告3号机的抵达。该电梯利用者A的人数由设于门厅的监视摄像机40(图2)测量,用在人数的预测精度的验证、呼叫登记时间点以后的从门厅的登梯人数的预测、和电梯号机的分配中。
进而,在图3所示的门厅中,在呼叫登记时间点以后,在门厅产生8人的电梯利用者B。因此,在3号机抵达时间点,从门厅的登梯人数成为18人。在该情况下,该楼层的下方向的乘梯率是50%,预测为仅用3号机会装剩下利用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这样的状况,进一步对2号机(第2分配电梯号机)分配相同门厅呼叫。进而,由于预测为通过2号机也会装剩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1号机(第3分配电梯号机)分配相同门厅呼叫。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2号机以及1号机的门厅信号灯7的下部依次点亮,来预告这些号机的抵达。然后如图4的箭头所示那样,门厅的电梯利用者分乘1~3号机,没有装剩下而进行输送处理。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中的主要的处理的流程的概要的流程图。
在步骤S1,按楼层区别地对乘梯率设定部110(图1)设定乘梯率。在本实施方式中,乘梯率按各楼层的每一者对轿厢的行驶方向、即上(UP)方向以及下(DN)方向进行设定。另外,如上述那样,学习部109(图1)基于根据摄像机图像或载重检测值测量的轿厢内的乘梯人数来学习乘梯率,对乘梯率设定部110(图1)设定学习值。
在步骤S2,根据步骤S1中设定的乘梯率以及轿厢的定员数,由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图1)来设定各电梯号机的轿厢中的能乘梯人数的最大值(以下记作“最大能乘梯人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乘梯率对UP方向以及DN方向进行设定,因此最大能乘梯人数也对UP方向以及DN方向进行设定。
在步骤S3,在门厅呼叫登记时间点,由接收部105(图1)从设置于门厅的监视摄像机40(图1)接收与各楼层的门厅中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以下记作“门厅人数”)相关的信息。
在步骤S4,在由综合评价部107(图1)执行门厅呼叫的分配处理时,由综合评价部107算出向包含门厅呼叫登记层的各楼层的抵达预测时间。
在步骤S5,与步骤S4同样地,在分配处理执行时,由综合评价部107算出包含门厅呼叫登记层的各楼层中的轿厢内的乘梯人数的预测值(以下记作“预测乘梯人数”)、以及从门厅呼叫登记层登梯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的预测值(以下记作“预测登梯人数”)。在此,所谓乘梯人数,是由轿厢输送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因此,在轿厢与门厅间有电梯利用者的乘降的情况下,乘梯人数表示乘降后的轿厢内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定了乘梯率,因此在门厅呼叫的登记层,最大能乘梯人数成为预测乘梯人数的上限。
在步骤S6,由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基于前述的人流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来算出在经过步骤S4中预测的抵达预测时间的时间点在门厅等待轿厢的抵达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的预测值(以下记作“预测门厅人数”)。进而,在步骤S6,基于算出的预测门厅人数、步骤S4中算出的预测乘梯人数、步骤S5中算出的预测登梯人数,来判定是否能由对门厅呼叫分配的电梯号机的轿厢对预测门厅人数没有装剩下地进行处理,即,预测为在门厅等待的电梯利用者是否能没有装剩下地乘梯。并且,在判断为存在装剩下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由调度台数设定部106对综合评价部107(图1)设定分配处理的执行。
在步骤S7,由综合评价部107(图1)基于给定的评价值、本实施方式中是目标路线与预测路线的近似度、等待时间(相当于上述的“预测抵达时间”)等,来对门厅呼叫分配示出最佳的评价值的电梯号机。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由人流预测单元预测的建筑物内的人流来预测呼叫登记以后的时间点的门厅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对能对预测的人数进行输送处理的台数的电梯号机分配呼叫。由此,即使到轿厢抵达之前门厅人数发生变动,也能对门厅人数没有装剩下地进行输送处理。进而,由于分配门厅呼叫的电梯号机的台数对应于乘梯率而设定,因此即使在根据避免向拥挤状态的轿厢的乘梯等向轿厢登梯时的利用者的感觉而乘梯人数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也能对门厅人数没有装剩下地进行输送处理。
另外,作为乘梯率,可以设定在轿厢内乘梯的电梯利用者的轿厢内的空间占有率(例如相对于轿厢地板面积的轿厢内的电梯利用者的占有面积的比率)。在该情况下,将上述的与电梯利用者的人数相关的信息置换成电梯利用者的总占有空间的大小。由此,在各电梯利用者所占有的空间的大小较大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在轮椅利用者混合存在的情况下等,也能对在门厅等待轿厢的电梯利用者没有装剩下地进行输送处理。
接下来说明乘梯率的设定例、定员数的一例、最大能乘梯人数的一例、预测门厅人数的一例、门厅呼叫的分配结果的比较例、和本实施方式的门厅呼叫的分配结果的一例。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的乘梯率的一例。
如图6所示那样,对最下层(1层)~最上层(11层)按轿厢的每个行驶方向(UP、DN)来设定乘梯率。例如在6层,UP方向以及DN方向的乘梯率分别是60%以及50%。另外,在最下层(1层),由于轿厢的行驶方向仅是UP以及DN方向中的UP方向,因此仅对UP方向设定乘梯率。另外,在最上层(11层),由于轿厢的行驶方向仅是UP以及DN方向当中的DN方向,因此仅对DN方向设定乘梯率。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电梯号机中的轿厢的定员数的一例。
如图7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4台被运行管理控制的电梯号机。即,电梯利用者能在一个门厅利用4台电梯号机的任一者。各电梯号机(1~4号机)的定员数都是24人。另外,也可以4台电梯号机的任一者的定员数与其他不同。
在图7中并记了各电梯号机的装载可能量(1260kg)。在基于设于轿厢的载重计的轿厢内载重的测量值来学习乘梯率的情况下,能将相对于装载可能量的轿厢内载重的测量值的比率设为乘梯率。
图8是通过本实施方式运算的最大能乘梯人数的一例。
根据图6所示的乘梯率和图7所示的定员数来运算图8所示的最大能乘梯人数。因此,按轿厢的每个行进方向(UP、DN)且对各电梯号机(1~4号机)运算各楼层的最大能乘梯人数。例如由于图6中6层的DN方向的乘梯率是50%,图7中各电梯号机(1~4号机)的定员数均是24人,因此6层的DN方向的最大能乘梯人数在任何电梯号机都是定员24名的50%、即12人。
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预测门厅人数。
在图9中,门厅人数是门厅呼叫登记时的门厅人数。因此,在图9中,在门厅人数为0人的楼层未登记门厅呼叫。另外,在图9中,预测产生人数是预测为在门厅呼叫登记时间点以后在门厅产生的电梯利用者的人数、即电梯利用者的增减相应量。
图9所示的门厅人数是基于设于门厅的监视摄像机40(图2)的摄像机图像的测量值,或是基于前述的人流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的预测值。另外,图9所示的预测产生人数是基于前述的人流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的预测值。它们将图9所示的门厅人数与预测产生人数的相加值设为预测门厅人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预测门厅人数是分配给门厅呼叫的第1台电梯号机的预测抵达时间点的门厅人数的预测值。
在图9中,例如在6层,门厅呼叫登记时的门厅人数是10人,但由于门厅呼叫登记时以后的预测产生人数是8人,因此门厅呼叫登记时以后的预测门厅人数是18人。由于相对于该18人,最大能乘梯人数是12名,因此在使用未设定乘梯率的公知的运行管理单元的情况下(后述的比较例),即使调度空的轿厢就会出现装剩下。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对预测门厅人数18人没有装剩下地进行输送处理,对多台电梯号机分配相同门厅呼叫。
图10是分配处理中所用的各电梯号机的运行状态的初始值。例如关于3号机,乘梯人数是2人,位置是8层,行驶方向是下方向(DN),轿厢的运转状态是停止状态。因此,在6层登记了下方向的门厅呼叫的情况下,3号机由于位置(8层)接近6层,乘梯人数(2人)比最大能乘梯人数(12名)少,进而行驶方向与门厅呼叫的方向相同,因此通过运行管理被分配6层的门厅呼叫的可能性比较高。但由于6F的下方向的最大能乘梯人数是12人,因此判定为仅用3号机不能对18人的门厅人数进行输送处理,如前述或后述那样,对相同门厅呼叫追加分配其他电梯号机(后述的图12中是2号机和1号机)。
图11是分配处理结果的比较例。在本比较例中,是根据前述的定员数(图7)、预测门厅人数(图9)以及运行状态的初始值(图10)而并不考虑乘梯率来通过公知的运行管理单元执行分配处理的结果的一例。
例如针对6层中的DN方向的呼叫,如图11所示那样分配3号机。6层的预测乘梯人数是20人,这是在3号机的乘梯人数的初始值2人(图10)上加上6层的预测门厅人数18人而得到的人数。因此,从6层的预测登梯人数是18人,在本比较例中,由于能乘梯到定员数24人为止,因此若不考虑乘梯率,就不会发生装剩下。但如图6所示那样,若6层的3号机的DN方向的乘梯率是50%,则3号机的最大能乘梯人数就是12名,因此向在6层中不下梯的2人所乘梯的3号机的轿厢的预测登梯人数仅是10人。因此,在本比较例中,在6层发生装剩下,门厅的电梯利用者会再度登记门厅呼叫。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分配处理结果的一例。图12是与比较例同样根据前述的定员数(图7)、预测门厅人数(图9)以及运行状态的初始值(图10)而进一步设定乘梯率(图6)并运算最大能乘梯人数(图8),如前述那样执行了分配处理的结果的一例。
如图12所示那样,针对6层的DN方向的门厅呼叫,与比较例同样地分配3号机(第1分配电梯号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依次分配2号机(第2分配电梯号机)以及1号机(第3分配电梯号机)。
在此,6层的3号机的最大能乘梯人数是12人(虽未图示,但当中2人在抵达6层时已经乘梯且未下梯),从6层,预测门厅人数能登梯达到18人(图9)当中的10人。因此,预测登梯人数成为上限的10人,预测门厅人数18人当中的8人剩下。因此,设定电梯号机的分配追加,分配2号机。
6层的2号机的最大能乘梯人数是12人(虽未图示,但当中7人在抵达6层时已经乘梯且未下梯),从6层能登梯达到预测为未在3号机乘梯的8人当中的5人。因此,预测乘梯人数成为上限的5人,预测为未在3号机乘梯的8人当中的3人剩下。因此,设定电梯号机的分配追加,分配1号机。
6层的3号机的最大能乘梯人数是12人(虽未图示,但3号机以空状态调度到6层度),从6层,预测为未在2号机乘梯的3人全员能登梯。因此,预测登梯人数成为3人,预测为未在2号机乘梯的3人当中剩下的成为0人。
如此地,通过图12所示那样的电梯号机的分配,在乘梯率50%的6层,即使在门厅呼叫登记时以后门厅人数发生变动,也能调度对预测的门厅人数没有装剩下地进行输送处理的台数的电梯号机的轿厢。
图13表示图11所示的比较例中的各电梯号机的运行线图。另外,本运行线图是将图11所示的分配处理结果中的楼层与抵达预测时间的关系绘制在楼层-时间平面的图。因此,在各运行线上仅示出与向门厅呼叫的响应相伴的轿厢的停止状态,省略了与向轿厢呼叫的响应相伴的在目的地层的停止状态的图示。另外,在本比较例中,由于使用设定目标路线并评价预测路线与目标路线的近似度的运行管理单元,因此图13中的各运行线图表示执行分配处理后的预测路线。
图13中的箭头表示向6层的DN方向的门厅呼叫的响应。如图13的箭头所示那样,在本比较例中,向DN方向行驶的3号机对6层的DN方向的门厅呼叫做出响应。另外,在本比较例中,由于与预测路线与目标路线的近似度一并地还评价各电梯号机的预测抵达时间即等待时间,因此在对DN方向的呼叫做出响应的情况下,对等待时间最短的3号机分配门厅呼叫。
图14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电梯号机的运行线图。另外,本运行线图是将图12所示的分配处理结果中的楼层与抵达预测时间的关系绘制在楼层-时间平面的图。因此,与图13同样,在各运行线上,省略与向轿厢呼叫的响应相伴的在目的地层的轿厢的停止状态的图示。另外,与图13同样,图14中的各运行线图表示执行分配处理后的预测路线。
如图14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向DN方向行驶的3号机对6层的DN方向的门厅呼叫做出响应。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向DN方向行驶的2号机以及1号机也对6层的DN方向的门厅呼叫依次做出响应。另外,在本比较例中,也与预测路线与目标路线的近似度一并地还评价各电梯号机的等待时间,因此按照对DN方向的呼叫做出响应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对3号机、2号机以及1号机分配门厅呼叫。
另外,由于比较例和本实施方式都使用评价预测路线与目标路线的近似度的运行管理单元,因此运行线图的间隔等预测路线的整体的模式大致同样。另外,由于综合地评价预测路线与目标路线的近似度和等待时间,因此如上述那样,按照等待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来分配门厅呼叫。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包含种种变形例。例如前述的实施方式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限定于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例如运行管理单元中的评价值并不限于目标路线与预测路线的近似度、等待时间,也可以是消耗电力量等。另外,作为门厅电梯服务请求装置30,并不限于门厅呼叫按键,也可以适用门厅所具备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
另外,运行管理的电梯号机的台数并不限于4台,可以是任意的多台。
另外,构成电梯号机的曳引机、电梯号机控制系统(包含电动机驱动用的逆变器)可以设置于机房,也可以设置于升降通道内。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轿厢、
2...平衡重、
3...主吊索、
4...摄像机、
5...弹性体、
6...载重传感器、
7...门厅信号灯、
10...电梯运行管理系统、
20...电梯号机控制系统、
30...门厅电梯服务请求装置、
40...监视摄像机
50...楼宇管理系统、
60...公共机构管理系统、
101...按楼层区别人数预测部、
102...精度验证部、
103...请求信息输出部、
104...输出信息设定部、
105...接收部、
106...调度台数设定部、
107...综合评价部、
108...分配指令部、
109...学习部、
110…乘梯率设定部。

Claims (17)

1.一种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对于门厅呼叫从多台电梯选择并分配电梯,所述电梯运行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预测所述门厅呼叫的登记层的门厅中的需求的预测部;
基于所述需求来判断能对所述需求进行处理的电梯的分配台数的调度台数设定部;和
对应于所述调度台数设定部的判断来选择所述电梯的评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具备:设定所述门厅中的轿厢的乘梯率的乘梯率设定部,
所述调度台数设定部基于所述需求以及所述乘梯率来判断能对所述需求进行处理的电梯的分配台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价部对向所述登记层的轿厢的抵达预测时间进行运算,
所述预测部对所述抵达预测时间经过后的所述需求进行预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部具备:对设置所述多台电梯的楼宇中的楼宇利用者的移动状态进行预测的人流预测单元,
所述预测部基于所述人流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来对所述需求进行预测。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部具备:对设置所述多台电梯的楼宇中的楼宇利用者的移动状态进行预测的人流预测单元,
所述预测部基于所述人流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和设于所述门厅的摄像机的图像来对所述需求进行预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部对所述登记层的所述门厅中的门厅人数进行预测,作为所述斋求,
所述评价部将对应于所述乘梯率而设定的最大能乘梯人数作为条件,来运算从所述登记层中的所述门厅向所述轿厢的预测登梯人数,
所述调度台数设定部基于所述门厅人数和所述预测登梯人数来判断所述分配。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具备:
学习所述乘梯率的值并对所述乘梯率设定部设定学习到的所述乘梯率的学习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学习部基于设于所述轿厢的室内的摄像机的图像来学习所述乘梯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学习部基于由设于所述轿厢的载重计检测的所述轿厢的室内的载重来学习所述乘梯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梯率按设置所述多台电梯的楼宇的每个楼层来设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梯率按所述轿厢的每个行驶方向来设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运行管理系统具备:基于所述门厅中的需求测量值来验证所述预测部的预测精度的精度验证部。
13.一种电梯运行管理方法,对于门厅呼叫从多台电梯选择并分配电梯,所述电梯运行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对所述门厅呼叫的登记层的门厅中的需求进行预测,
基于所述需求来判断能对所述需求进行处理的电梯的分配台数,
对应于所述判断来选择电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所述门厅中的轿厢的乘梯率,基于所述需求以及所述乘梯率来判断能对所述需求进行处理的电梯台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向所述登记层的轿厢的抵达预测时间进行运算,对所述抵达预测时间经过后的所述需求进行预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设置所述多台电梯的楼宇中的楼宇利用者的移动状态进行预测,
基于预测的所述楼宇利用者的移动状态来预测所述需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登记层的所述门厅中的门厅人数进行预测,来作为所述需求,
将对应于所述乘梯率而设定的最大能乘梯人数作为条件,来对从所述登记层中的所述门厅向所述轿厢的预测登梯人数进行运算,
基于所述门厅人数和所述预测登梯人数来判断所述分配。
CN201780096040.2A 2017-10-30 2017-10-30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12258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9125 WO2019087249A1 (ja) 2017-10-30 2017-10-30 エレベーター運行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運行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5865A true CN111225865A (zh) 2020-06-02

Family

ID=6633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6040.2A Pending CN111225865A (zh) 2017-10-30 2017-10-30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74489B2 (zh)
CN (1) CN111225865A (zh)
WO (1) WO20190872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3786B2 (ja) * 2019-10-31 2023-01-27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運行診断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運行診断システム
JP7409831B2 (ja) * 2019-11-14 2024-01-09 株式会社構造計画研究所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機械学習装置、機械学習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989405B (zh) * 2019-12-30 2023-08-0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场景模拟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09260A1 (ja) * 2020-07-06 2022-01-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6323452A (zh) * 2020-11-04 2023-06-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JP7160082B2 (ja) * 2020-12-07 2022-10-25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KR102541959B1 (ko) * 2021-04-08 2023-06-12 네이버랩스 주식회사 로봇 및 사람이 탑승하는 엘리베이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시스템
JP7351044B2 (ja) * 2021-09-29 2023-09-26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監視制御装置、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制御方法
CN114647958B (zh) * 2022-05-20 2022-09-23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场景仿真模拟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46424B1 (ko) * 2022-06-17 2022-09-22 에이원엘리베이터 주식회사 엘리베이터 운영 및 배치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0307B2 (zh) * 1974-02-20 1981-07-14
JPS5948365A (ja) * 1982-09-07 1984-03-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1058764A (ja) * 1999-08-23 2001-03-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01402427A (zh) * 2007-10-02 2009-04-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1428720A (zh) * 2005-03-23 2009-05-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1767736A (zh) * 2008-12-26 2010-07-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在电梯门厅预约目的地楼层的群管理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14094820A (ja) * 2012-11-12 2014-05-2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99015B1 (de) * 1985-04-22 1988-09-07 Inventio Ag Einrichtung zur lastabhängigen Steuerung eines Aufzuges
JP5783726B2 (ja) * 2011-01-05 2015-09-24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0307B2 (zh) * 1974-02-20 1981-07-14
JPS5948365A (ja) * 1982-09-07 1984-03-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1058764A (ja) * 1999-08-23 2001-03-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01428720A (zh) * 2005-03-23 2009-05-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1402427A (zh) * 2007-10-02 2009-04-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1767736A (zh) * 2008-12-26 2010-07-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在电梯门厅预约目的地楼层的群管理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14094820A (ja) * 2012-11-12 2014-05-2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87249A1 (ja) 2020-10-22
WO2019087249A1 (ja) 2019-05-09
JP6974489B2 (ja)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5865A (zh) 电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管理方法
KR101292457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그룹 관리 시스템
JP6426066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方法
EP2558392B1 (en) Elevator dispatch control to avoid passenger confusion
WO2009123014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WO2006101552A1 (en) Elevator dispatcher
KR20180008691A (ko) 군 관리 엘리베이터 장치 및 군 관리에 의한 승차 호기의 할당 방법
JP478450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14234296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10775744B (zh)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JP2007031110A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111344244B (zh)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JP557090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1140381A (ja) 火災時避難運転用機能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22097188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
JP5921012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H02270782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079874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17114661A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かご運行制御方法
JP5738634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665078B2 (ja) エレベータ
JP6576014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62415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4177627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H06127849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