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0183B - 拉片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片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0183B
CN111150183B CN201811327532.0A CN201811327532A CN111150183B CN 111150183 B CN111150183 B CN 111150183B CN 201811327532 A CN201811327532 A CN 201811327532A CN 111150183 B CN111150183 B CN 111150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pull
slider
unit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75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0183A (zh
Inventor
藤本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3275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0183B/zh
Priority to TW108107729A priority patent/TWI683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0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0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0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0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应对多种不同形状的拉片的拉片组装装置。在拉链的拉头主体(15)上组装拉片的拉片组装装置具备拉头输送路径(P1)、翻转单元(P2)、翻转驱动部(P3)。拉头输送路径(P1)输送多个拉头主体(15)。翻转单元(P2)具有旋转轴(21),并将支承拉片(13)的一对拉片夹紧部(23A、23B)以旋转轴(21)为对称轴彼此分开地配置。翻转驱动部(P3)将翻转单元(P2)以旋转轴(21)为中心翻转驱动,使一对拉片夹紧部(23A、23B)交替地配置于被供给拉片(13)的第一位置(PO1)、和在由拉头输送路径(P1)输送的拉头主体(15)上组装拉片(13)的第二位置(PO2)。

Description

拉片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拉链的拉头主体上组装拉片的拉片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拉链的拉头主体上自动地组装拉片的拉片组装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该拉片组装装置具备:将拉头主体依次向多个组装部输送的拉头输送路径;与拉头输送路径连接的拉头供给路径;配置于拉头输送路径的中途、且用于向拉头输送路径供给拉片的拉片供给路径;和沿着拉头输送路径间歇地输送拉头主体的拉头输送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81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结构的拉片组装装置中,是采用拉片用滑槽作为拉片供给路径、并通过拉片用滑槽前端的止动件将拉片定位的结构。因此,在更改为形状不同的其它拉片时,需要进行滑槽的更换、调整等复杂作业。也就是说,难以简便地应对多种不同形状的拉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应对多种不同形状的拉片的拉片组装装置。
本发明由下述结构构成。
一种拉片组装装置,在拉链的拉头主体上组装拉片,该拉片组装装置具备:
拉头输送路径,其输送多个所述拉头主体;
翻转单元,其具有旋转轴,并将支承所述拉片的一对拉片夹紧部以所述旋转轴为对称轴彼此分开地配置;和
翻转驱动部,其将所述翻转单元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翻转驱动,使一对所述拉片夹紧部交替地配置于被供给所述拉片的第一位置、和在由所述拉头输送路径输送的所述拉头主体上组装所述拉片的第二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需使用与拉片的种类对应的专用拉片滑槽,且无需复杂的更改作业就能将各种形状的拉片简便地组装于拉头主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拉片组装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2是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翻转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翻转单元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将翻转单元的拉片供给位置处的夹具(clamper)解除夹紧后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拉片组装位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概要地表示翻转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翻转单元的概要结构图。
图8是从前方观察到的定位单元的正面立体图。
图9是定位单元的俯视图。
图10是从后方观察到的定位单元的背面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块驱动机构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拉片牵拉机构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拉片供给位置处的定位单元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14的(A)~(C)是阶段性表示拉片牵拉机构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拉头
13 拉片
15 拉头主体
15a 上翼板
17 拉片安装柱
17a 基端
17b 自由端
19 开口孔
23A、23B 拉片夹紧部
25 台座
27 夹具
67 第一臂部件(拉片夹紧部)
73 第二臂部件(拉片夹紧部)
100 拉片组装装置
161 抵接块
163 销(插入部件)
165 拉片牵拉机构
171 连杆机构
173 第一连杆部件
175 第二连杆部件
177 连结部件
179 摆动轴
211 第二滑块(滑动部件)
225 杆部件
227 轴(旋转支承部)
PO1 拉片供给位置
PO2 拉片组装位置
P1 拉头输送路径
P2 翻转单元
P3 翻转驱动部
P4 定位单元
P5 压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拉片组装装置100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2是设有拉片13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本结构的拉片组装装置100是在被间歇输送的各个拉头主体15(参照图2)上组装拉片13的装置。拉片组装装置100具备拉头输送路径P1、翻转单元P2、翻转驱动部P3、定位单元P4、和压紧单元P5。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1所示的拉片组装装置100中,上下左右的各方向设为从正面观察装置时的方向,将朝向装置近前侧的方向设为前方,将朝向装置里侧的方向设为后方。
如图2所示,拉头11具有拉片安装柱17,拉片安装柱17的基端17a与拉头主体15的上翼板15a连结,而拉片安装柱17的自由端17b未与上翼板15a连结。拉片13在长度方向一端侧形成有开口孔19。拉片13的开口孔19侧的一端部插入至拉头11的拉片安装柱17的自由端17b与拉头主体15的上翼板15a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在拉片13的开口孔19内插入拉片安装柱17的自由端17b。然后,拉头11在从拉片13的开口孔19插入了拉片安装柱17的自由端17b的状态下被从上方沿箭头P所示的方向对拉片安装柱17加压。由此,拉片安装柱17被压紧,从而防止拉片13从拉片安装柱17脱落。
图1所示的拉片组装装置100将上述的拉头主体15和拉片13分开输送,在拉片安装柱17上组装拉片13并将拉片安装柱17压紧,由此制作带拉片的拉头11。以下,对拉头输送路径P1、翻转单元P2、翻转驱动部P3、定位单元P4、压紧单元P5分别进行说明。
拉头输送路径P1是在输送路径的铅垂面内描绘矩形轨迹而工作的间歇输送式输送路径,多个拉头主体15分别沿输送方向在维持着规定的固定间隔的状态下被依次输送。本结构的拉头输送路径P1从图1的右侧朝向左侧输送拉头主体15。
图3是翻转单元P2的立体图,图4是翻转单元P2的主视图。
如图3、图4所示,翻转单元P2具有旋转轴21,该旋转轴21沿着相对于拉头输送路径P1的拉头输送方向STD(图中左右方向)以倾斜角α为45°的方式倾斜的轴线Ax1,翻转单元P2以旋转轴21为中心旋转自由地被支承。支承拉片13的一对拉片夹紧部23A、23B以旋转轴21为对称轴从旋转轴21远离彼此相等的距离而配置在翻转单元P2上。也就是说,拉片夹紧部23A、23B相对于轴线Ax1配置在彼此相等的半径距离。
拉片夹紧部23A、23B在图3、图4所示的状态下配置如下:一方的拉片夹紧部23A配置于供给拉片13的拉片供给位置(第一位置)PO1,另一方的拉片夹紧部23B配置于将拉片13向由拉头输送路径P1输送的拉头主体15组装的拉片组装位置(第二位置)PO2。通过之后详细说明的翻转驱动部P3(参照图1),将翻转单元P2从该状态以轴线Ax1上的旋转轴21为中心旋转180度而翻转驱动,由此将拉片夹紧部23A配置于拉片组装位置PO2,并将拉片夹紧部23B配置于拉片供给位置PO1。也就是说,翻转驱动部P3使一对拉片夹紧部23A、23B交替地配置于拉片供给位置PO1和拉片组装位置PO2。
拉片夹紧部23A、23B具备载置拉片13的平坦的台座25、和将拉片13沿拉片厚度方向夹紧于台座25的夹具27。台座25在拉片供给位置PO1与拉头输送方向STD平行而变为水平,在拉片组装位置PO2与拉头输送方向STD交叉而变为铅垂。此外,为了防止拉片13的滑动、损伤,台座25的表面优选铺设树脂板或树脂片等防滑用部件。
图5是表示将翻转单元P2的拉片供给位置PO1处的夹具27解除夹紧后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通过将设于后述的夹紧解除杆31的前端的从动件33如图中箭头PA所示按下,拉片供给位置PO1的夹具27如图中箭头QA所示解除夹紧。在该状态下,拉片13由未图示的机械臂等拉片输送机构供给至拉片供给位置PO1的台座25上。
另外,在拉头输送路径P1中,以使拉片安装柱17的自由端17b朝向拉头输送方向STD的前方的方式输送拉头主体15。由此,在拉片组装位置PO2的拉片夹紧部23B所支承的拉片13的开口孔19内插入拉片安装柱17的自由端17b。此时,拉片组装位置PO2的夹具27成为在拉头主体15的拉片安装柱17插入有拉片13的开口孔19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拉片13在因拉头主体15的输送而向图中箭头QB所示的方向倾斜的同时被夹紧于台座25。
即,在翻转单元P2中,首先,将拉片供给位置PO1的拉片夹紧部23A解除夹紧,并通过机械臂等拉片输送机构将拉片13载置到台座25上。载置于台座25上的拉片13由拉片夹紧部23B的夹具27夹紧。然后,通过翻转驱动部P3将翻转单元P2以轴线Ax1为中心翻转180度而翻转驱动,拉片夹紧部23A从拉片供给位置PO1移动至拉片组装位置PO2。在拉片组装位置PO2,将由夹具27夹紧的拉片13安装于由拉头输送路径P1输送的拉头主体15的拉片安装柱17。
图6是拉片组装位置PO2的放大立体图。
在拉头输送路径P1的拉片组装位置PO2配置有将拉头主体15的拉片安装柱17压紧的压紧单元P5。压紧单元P5具有升降自由地设于压紧框架41上的升降滑块43。升降滑块43具有配置于拉头主体15的拉片安装柱17的上方的冲头45,通过相对于压紧框架41的下降动作来按压并压紧拉片安装柱17。拉片安装柱17被压紧而安装了拉片13的拉头11在拉头输送路径P1上被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
根据上述结构的翻转单元P2,拉片13的供给侧和拉片13的组装侧各自分开地配置。因此,能够将在拉片供给位置PO1进行了定位的拉片13在维持着其定位状态的情况下配置于拉片组装位置PO2。因此,拉片供给时与拉片组装时的位置误差变小,能够事先防止拉片13未进入拉片安装柱而被误输送等组装错误。另外,由于是在平坦的台座25上载置拉片13并将其夹紧的结构,所以无需复杂的调整作业就能将形状不同的各种拉片13简单地向拉头主体组装。另外,即使是特殊形状的拉片,也能容易地应对。
以往,每次变更拉片13的种类都更换成专用的拉片供给滑槽并进行调整,但根据本结构,不再需要这种复杂的更改作业。另外,由于是基于弹簧的弹力进行的夹紧,所以也不再需要进行夹紧力的调整。因此,能够简单且迅速地进行更改,由此,拉头的生产性提高,也能实现高效率的自动生产。
在此,对上述翻转单元P2的更具体的机构及其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概要地表示翻转单元P2的内部结构的翻转单元P2的概要结构图。
如图5、图7所示,翻转单元P2将正面观察时为梯形形状的框架51作为基体。框架51是以轴线Ax1为中心的对称形状,具有上表面51a、下表面51b和一对斜面51c。一对斜面51c以45°的倾斜角与轴线Ax1交叉而成为彼此正交的面。
在框架51中形成有沿着轴线Ax1贯穿上表面51a和下表面51b的贯穿孔53。在贯穿孔53内插入有固定于基座部件55的旋转轴21。旋转轴21经由滚动轴承57将框架51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
在框架51的成为基座部件55侧的下表面51b侧安装有从动齿轮61。在从动齿轮61的内周面穿插有旋转轴21,从动齿轮61与旋转轴21的旋转一起旋转。从动齿轮61与之后详细说明的驱动齿轮63(参照图7)啮合,通过驱动齿轮63的驱动来翻转驱动框架51。
在框架51的一对斜面51c上配置有前述的拉片夹紧部23A、23B。由于拉片夹紧部23A、23B及其驱动机构是以轴线Ax1为对称轴的相同结构,所以在此对拉片夹紧部23A及其驱动机构进行说明。
拉片夹紧部23A的台座25与框架51的斜面51c平行地配置。在台座25的上表面侧以被朝向台座25弹性施力的方式配置有夹具27。夹具27具有跨着台座25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臂部件67(同时参照图3)、与台座25平行地被支承的辊69、和第一旋转支承部71。第一旋转支承部71将第一臂部件67与第二臂部件73旋转自由地连结。在第二臂部件73与第一臂部件67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材料75。第一弹簧材料75是对第一臂部件67以第一旋转支承部71为中心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施力的拉伸弹簧。第一臂部件67通过未图示的止动件而被限制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也就是说,第一臂部件67以第一旋转支承部71为中心被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施力并且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自由地被支承。
另外,关于第二臂部件73,在其与拉片组装位置PO2侧的另一方第二臂部件73之间悬挂有第二弹簧材料77。第二弹簧材料77是对第二臂部件73以臂旋转轴79为中心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施力的拉伸弹簧。
也就是说,夹具27通过由第二弹簧材料77对第一臂部件67和第二臂部件73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施力而产生向台座25的推压力。另外,第一臂部件67也通过第一弹簧材料75而被向台座25施力。因此,夹具27将基于第一弹簧材料75及第二弹簧材料77的不同方向上的力合成,从而经由辊69使拉片13确实地保持在台座25上。
接着,对夹具27的夹紧解除进行说明。
在框架51的上表面51a设有将L字形的夹紧解除杆3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的杆支承部81。在夹紧解除杆31的一端部设有从动件33,并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凹槽83。
在夹紧解除杆31的凹槽83中卡定有从支承于框架51上的第一齿轮85的外周部端面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卡定销87。第一齿轮85与和臂旋转轴79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89啮合。
因此,当从动件33被按下时,夹紧解除杆31以杆支承部81为中心旋转,将卡定于凹槽83内的卡定销87沿第一齿轮85的周向驱动。这样,第一齿轮85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将第二齿轮89沿图中逆时针方向驱动。当第二齿轮89被沿图中逆时针方向驱动时,第二臂部件73与第二齿轮89一体地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夹具27向背离台座25的方向旋转(参照图5的箭头QA)。由此,基于夹具27的夹紧被解除。
而且,当解除夹紧解除杆31的从动件33的按下时,第二臂部件73通过第二弹簧材料77的弹性复原力而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经由第二齿轮89和第一齿轮85将卡定销87沿周向驱动,夹紧解除杆3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由此,基于夹具27的夹紧再次开始。
接着,对图1所示的将翻转单元P2翻转驱动的翻转驱动部P3进行说明。
虽省略图示,但翻转驱动部P3将直动从动轴作为驱动源,该直动从动轴设于拉片组装装置100的下部,且通过由马达旋转驱动的曲柄机构或凸轮机构进行升降动作。另外,前述的压紧单元P5、后述的定位单元P4也同样将直动从动轴作为动力源来动作。各直动从动轴通过曲柄机构或凸轮机构在规定的定时进行升降动作。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各部分的动作定时同步。
接着,对定位单元P4进行说明。
图8是从前方观察到的定位单元P4的正面立体图,图9是定位单元P4的俯视图,图10是从后方观察到的定位单元P4的背面立体图。
定位单元P4与图1所示的拉片供给位置PO1的拉片夹紧部23A相对地配置,将供给至拉片夹紧部23A的拉片13定位于规定位置。如图8~图10所示,该定位单元P4具备与拉片供给位置PO1的拉片夹紧部23A相面对地配置的抵接块161、和拉片牵拉机构165。拉片牵拉机构165具备具有能够插入至拉片13的开口孔19(参照图2)的直径的销(插入部件)163,将该销163以插入至拉片13的开口孔19内的状态向抵接块161牵拉。作为插入部件的销163只要是能够插入至拉片13的开口孔19并使拉片13移动的形状即可,并不限于销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或部件。
如图9所示,驱动抵接块161的块驱动机构169和拉片牵拉机构165并列设于基座167上。块驱动机构169和拉片牵拉机构165分别与连杆机构171连接,通过连杆机构171能够进行图中左右方向的进退移动等。
连杆机构171具有第一连杆部件173、第二连杆部件175、和连结部件177。第一连杆部件173的图中左侧的一端部与支承抵接块161的块驱动机构169连接。第二连杆部件175的图中左侧的一端部与拉片牵拉机构165连接。连结部件177将第一连杆部件173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连杆部件175的另一端部隔着摆动轴179连结,在这些另一端部彼此之间设有将连结部件177摆动自由地支承的摆动轴179。也就是说,摆动轴179配置在第一连杆部件173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连杆部件175的另一端部之间。
如图10所示,连结部件177在从摆动轴179跨过第一连杆部件173的端部与拉杆181连结。拉杆181在连结部件177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与L字形杆183的一端部183a连结。L字形杆183通过设于L字的弯曲部的摆动轴185而摆动自由地支承在基座167上。L字形杆183的另一端部183b与直动从动轴94连接。
根据该连杆机构171,当直动从动轴94进行升降动作(图中PD1方向)时,L字形杆183摆动(图中PD2方向),使拉杆181往复运动(图中PD3方向)。这样,通过连结部件177的摆动(图中PD4方向),第一连杆部件173和第二连杆部件175往复运动(图中PD5、PD6方向)。此时,第一连杆部件173与第二连杆部件175成为彼此相反方向的移动,当一方向右移动时,另一方向左移动。
接着,对与上述的连杆机构171连接的拉片牵拉机构165和块驱动机构169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11是表示块驱动机构169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在基座167上固定有支承块191。支承块191将第一滑块193的长度方向一端侧以向图中左右方向进退自由的方式支承。第一滑块193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穿插于第一引导块195的槽部197。在第一滑块193上连接有设于第一连杆部件173的图中左侧的前端部的连结轴187。
另外,在第一引导块195中形成有弹簧收容部199,在该弹簧收容部199内收容有浮动用弹簧材料201。浮动用弹簧材料201是使第一引导块195相对于第一滑块193沿图中左右方向浮动支承的压缩弹簧。另外,在第一滑块193的上表面设有销203。销203插入至形成于第一引导块195的长孔形状的销孔205。
在该第一引导块195的图中左侧支承有抵接块161。抵接块161从动于第一连杆部件173的进退动作,能够沿图中左右方向移动。此外,抵接块161的可移动范围能够通过止动件207及止动件209(参照图9)来调整。
图12是表示拉片牵拉机构165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支承块191将第二滑块211(滑动部件)的长度方向一端侧以向图中左右方向进退自由的方式支承。第二滑块21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穿插于第二引导块213的槽部215。
在第二引导块213上连接有与第二滑块211连接的浮动用弹簧材料217。由此,第二引导块213沿图中左右方向浮动支承于第二滑块211。另外,在第二滑块211的上表面设有销219。销219插入至形成于第二引导块213的长孔形状的销孔221。
另外,第二引导块213在图中左侧具有环状的前端突起部223(参照图8),L字形的杆部件225以轴227(旋转支承部)为中心旋转自由地支承于前端突起部223。杆部件225在图中左侧的一端部225a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销163。另外,在另一端部225b连接有与第二引导块213连接的弹簧材料229。弹簧材料229采用弹性常数比浮动用弹簧材料217大的材料。
另外,在第二滑块211的图中左侧前端固定有支承着推辊(pusher roller)231的推辊支承部233。该推辊231与第二滑块211成为一体而沿图中左右方向进退移动。
接着,说明基于上述结构的定位单元P4进行的定位动作。
图13是表示拉片供给位置PO1处的定位单元P4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拉片13被供给至拉片夹紧部23A的台座25并由夹具27夹紧在台座25上。在该状态下,拉片13的开口孔19朝向定位单元P4。
根据本结构的定位单元P4,块驱动机构169经由图9所示的第一连杆部件173使抵接块161朝向拉片夹紧部23A移动(图中N1方向)。另外,拉片牵拉机构165经由图9所示的第二连杆部件175使与第二滑块211的工作联动的杆部件225以轴227为中心旋转,将销163插入至拉片13的开口孔19内(图中M1方向)。之后,将销163向抵接块161侧牵拉(图中M2方向)。由此,拉片13的开口孔19侧的前端与抵接块161抵接而被定位。
在此,利用图14的(A)~(C)对拉片牵拉机构165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4的(A)表示第二连杆部件175向销163侧移动的状态。与第二连杆部件175连接的第二滑块211将推辊支承部233的推辊231推抵于杆部件225。此时,设于第二滑块211的销219与长孔形状的销孔221的右侧一端抵接,使第二引导块213向销163侧移动。在该情况下,杆部件225以轴227为中心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成为销163向下方下降后的状态。也就是说,销163配置于从拉片13的开口孔19脱离的位置。该状态是将拉片13向拉片夹紧部23A供给之前的状态,是拉片13定位于拉片夹紧部23A之前的状态。
图14的(B)表示从图14的(A)的状态将第二连杆部件175向图中PD6所示的方向牵引后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二滑块211由第二连杆部件175向图中PD6所示的方向牵引。由此,推辊231也被向第二连杆部件175侧拉回。这样,杆部件225通过弹簧材料229的弹性复原力而以轴227为中心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销163插入至拉片13的开口孔19内。此时的销163的动作成为在图13中也示出的M1的动作。
图14的(C)表示从图14的(B)的状态进一步将第二连杆部件175向图中PD6所示的方向牵引后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销219与长孔形状的销孔221的左侧的另一端抵接,第二引导块213与第二滑块211一体地移动。销219能够在长孔形状的销孔221内移动。而且,支承在第二引导块213的前端突起部223上的杆部件225也被向第二连杆部件175侧牵引。这样,销163在保持着插入至拉片13的开口孔19内的状态,被向第二连杆部件175侧牵引。此时的销163的动作成为在图13中也示出的M2的动作。
根据上述的动作,图8所示的第一连杆部件173与第二连杆部件175彼此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因此,如图13所示,抵接块161被朝向拉片13推出,且插入至拉片13的开口孔19内的销163被向抵接块161牵拉。因此,能够将抵接块161与销163的相互移动与仅使其中一方移动的情况相比缩短。由此,能够将拉片13的基于定位的移动控制在最小限度,能够稳定地维持拉片13的夹紧状态。
这样,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将实施方式的各结构相互组合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说明书的记载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进行变更、应用也是本发明的内容,包含在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事项。
(1)一种拉片组装装置,在拉链的拉头主体上组装拉片,该拉片组装装置具备:
拉头输送路径,其输送多个所述拉头主体;
翻转单元,其具有旋转轴,并将支承所述拉片的一对拉片夹紧部以所述旋转轴为对称轴彼此分开地配置;和
翻转驱动部,其将所述翻转单元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翻转驱动,使一对所述拉片夹紧部交替地配置于被供给所述拉片的第一位置、和在由所述拉头输送路径输送的所述拉头主体上组装所述拉片的第二位置。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由于拉片的供给侧与拉片的安装侧各自分开地配置,所以能够以高精度定位拉片,并能在保持着该定位状态的情况下将拉片配置于安装侧。由此,能够简单且迅速地进行更改,拉头的生产性提高,也能实现高效率的自动生产。
(2)根据(1)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所述拉片夹紧部具备载置所述拉片的平坦的台座、和将所述拉片沿拉片厚度方向夹紧于所述台座的夹具。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由于是在平坦的台座上载置拉片并将其夹紧的结构,所以无需复杂的调整作业就能将形状不同的各种拉片简单地向拉头主体组装。另外,即使是特殊形状的拉片,也能容易地应对。
(3)根据(2)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轴以相对于所述拉头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倾斜45°的方式配置,
所述拉片夹紧部的所述台座在所述第一位置变为水平,在所述第二位置变为铅垂。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由于第一位置的台座是水平的,所以无需使拉片滑动就能将其稳定地供给至台座,另外,能够将拉片朝向由拉头输送路径水平输送的拉头主体以使拉片长度方向为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所述翻转驱动部具备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从动齿轮、和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
将所述驱动齿轮旋转往复驱动来使所述翻转单元翻转。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能够通过驱动齿轮的旋转往复驱动,使与从动齿轮连接的翻转单元以高响应性翻转。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所述拉头具有拉片安装柱,该拉片安装柱的基端与所述拉头主体的上翼板连结且自由端未与所述上翼板连结,
所述拉片具有形成在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开口孔,
所述拉头输送路径以使所述拉片安装柱的所述自由端朝向输送方向前方的方式输送所述拉头主体,使所述自由端插入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拉片夹紧部所支承的拉片的所述开口孔内。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仅通过输送拉头主体就能在被定位的拉片的开口孔内插入拉头的拉片安装柱。
(6)根据(5)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该拉片组装装置具备压紧单元,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拉片夹紧部支承所述拉片并且使所述拉片的所述开口孔插入至所述拉片安装柱的所述自由端的状态下,该压紧单元将所述拉片安装柱压紧。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通过将拉头的拉片安装柱朝向拉头主体的上翼板压紧,能够防止拉片从拉片安装柱脱落。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该拉片组装装置具备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拉片夹紧部相对地配置,并将供给至该拉片夹紧部的所述拉片定位于规定位置。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载置于拉片夹紧部的拉片能够通过定位单元高精度地定位于规定位置,能够更确实地进行向拉片安装柱的插入。
(8)根据(7)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具备:
抵接块,其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拉片夹紧部相面对地配置;和
拉片牵拉机构,其具有能够插入至形成在所述拉片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开口孔内的插入部件,并将所述插入部件在插入至所述开口孔内的状态下向所述抵接块牵拉。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通过在拉片的开口孔内插入有插入部件的状态下将插入部件向抵接块牵拉,拉片的开口孔侧的前端与抵接块抵接,由此拉片被定位于规定位置。
(9)根据(8)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所述拉片牵拉机构具备:
杆部件,其在前端部突出设置有所述插入部件;
旋转支承部,其将所述杆部件以在使所述插入部件上下运动的旋转方向上旋转自由的方式进行支承;和
滑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杆部件的与所述旋转支承部相比为所述前端部的相反侧的基端部侧,并使所述杆部件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通过利用杆部件的旋转使插入部件上下运动,能够将插入部件的驱动机构设为简单的结构。
(10)根据(9)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具备:
第一连杆部件,其一端部与所述抵接块连接;
第二连杆部件,其一端部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和
连结部件,其将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部件的另一端部隔着摆动轴连结,
通过所述连结部件的以所述摆动轴为中心的摆动,
所述抵接块经由所述第一连杆部件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拉片夹紧部移动,且经由所述第二连杆部件使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的所述杆部件旋转,所述插入部件插入至所述拉片的所述开口孔内并被向所述抵接块牵拉。
根据该拉片组装装置,由于第一连杆部件与第二连杆部件彼此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所以将抵接块朝向拉片推出、且将插入至拉片的开口孔内的插入部件向抵接块牵拉,从而能够将抵接块与插入部件的相互移动缩短。由此,能够将拉片的基于定位的移动控制在最小限度,能够稳定地维持拉片的夹紧状态。

Claims (10)

1.一种拉片组装装置,在拉链的拉头主体(15)上组装拉片(13),该拉片组装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备:
拉头输送路径(P1),其输送多个所述拉头主体(15);
翻转单元(P2),其具有旋转轴(21),并将支承所述拉片(13)的一对拉片夹紧部(23A、23B)以所述旋转轴(21)为对称轴彼此分开地配置;和
翻转驱动部(P3),其将所述翻转单元(P2)以所述旋转轴(21)为中心翻转驱动,使一对所述拉片夹紧部(23A、23B)交替地配置于被供给所述拉片(13)的第一位置(PO1)、和在由所述拉头输送路径(P1)输送的所述拉头主体(15)上组装所述拉片(13)的第二位置(P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夹紧部(23A、23B)具备载置所述拉片(13)的平坦的台座(25)、和将所述拉片(13)沿拉片厚度方向夹紧于所述台座(25)的夹具(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21)以相对于所述拉头输送路径(P1)的输送方向倾斜45°的方式配置,
所述拉片夹紧部(23A、23B)的所述台座(25)在所述第一位置(PO1)变为水平,在所述第二位置(PO2)变为铅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驱动部(P3)具备设于所述旋转轴(21)的从动齿轮(61)、和与所述从动齿轮(61)啮合的驱动齿轮(63),
将所述驱动齿轮(63)旋转往复驱动来使所述翻转单元(P2)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头(11)具有拉片安装柱(17),该拉片安装柱(17)的基端(17a)与所述拉头主体(15)的上翼板(15a)连结且自由端(17b)未与所述上翼板(15a)连结,
所述拉片(13)具有形成在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开口孔(19),
所述拉头输送路径(P1)以使所述拉片安装柱(17)的所述自由端(17b)朝向输送方向前方的方式输送所述拉头主体(15),使所述自由端(17b)插入至所述第二位置(PO2)的所述拉片夹紧部(23B)所支承的拉片(13)的所述开口孔(19)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组装装置具备压紧单元(P5),在所述第二位置(PO2)的所述拉片夹紧部(23B)支承所述拉片(13)并且使所述拉片(13)的所述开口孔(19)插入至所述拉片安装柱(17)的所述自由端(17b)的状态下,该压紧单元(P5)将所述拉片安装柱(17)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组装装置具备定位单元(P4),该定位单元(P4)与所述第一位置(PO1)的所述拉片夹紧部(23A)相对地配置,并将供给至该拉片夹紧部(23A)的所述拉片(13)定位于规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P4)具备:
抵接块(161),其与所述第一位置(PO1)的所述拉片夹紧部(23A)相面对地配置;和
拉片牵拉机构(165),其具有能够插入至形成在所述拉片(13)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开口孔(19)内的插入部件(163),并将所述插入部件(163)在插入至所述开口孔(19)内的状态下向所述抵接块(161)牵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牵拉机构(165)具备:
杆部件(225),其在前端部突出设置有所述插入部件(163);
旋转支承部(227),其将所述杆部件(225)以在使所述插入部件(163)上下运动的旋转方向上旋转自由的方式进行支承;和
滑动部件(211),其连接于所述杆部件(225)的与所述旋转支承部(227)相比为所述前端部的相反侧的基端部侧,并使所述杆部件(225)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P4)具备:
第一连杆部件(173),其一端部与所述抵接块(161)连接;
第二连杆部件(175),其一端部与所述滑动部件(211)连接;和
连结部件(177),其将所述第一连杆部件(17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部件(175)的另一端部隔着摆动轴(179)连结,
通过所述连结部件(177)的以所述摆动轴(179)为中心的摆动,
所述抵接块(161)经由所述第一连杆部件(173)朝向所述第一位置(PO1)的所述拉片夹紧部(23A)移动,且经由所述第二连杆部件(175)使与所述滑动部件(211)连接的所述杆部件(225)旋转,所述插入部件(163)插入至所述拉片(13)的所述开口孔(19)内并被向所述抵接块(161)牵拉。
CN201811327532.0A 2018-11-08 2018-11-08 拉片组装装置 Active CN111150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532.0A CN111150183B (zh) 2018-11-08 2018-11-08 拉片组装装置
TW108107729A TWI683636B (zh) 2018-11-08 2019-03-08 拉片組裝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532.0A CN111150183B (zh) 2018-11-08 2018-11-08 拉片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0183A CN111150183A (zh) 2020-05-15
CN111150183B true CN111150183B (zh) 2022-06-28

Family

ID=7041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7532.0A Active CN111150183B (zh) 2018-11-08 2018-11-08 拉片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0183B (zh)
TW (1) TWI68363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3A (zh) * 1993-08-24 1995-07-05 Ykk株式会社 安装拉链滑扣拉片用的设备
CN104507350A (zh) * 2014-01-28 2015-04-08 Ykk株式会社 滑动件组装机的拉片供给装置
TWI555480B (zh) * 2015-06-17 2016-11-01 Ykk Corp A pull-tab assembly device for a pull-tab assembly device
CN106455770A (zh) * 2014-07-29 2017-02-22 Ykk株式会社 拉头组装装置及拉头组装方法
CN108244775A (zh) * 2016-12-29 2018-07-06 Ykk株式会社 拉头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1042B2 (ja) * 1999-03-25 2004-10-2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ダーの引手組付け装置
TWI558338B (zh) * 2015-03-26 2016-11-21 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鏈拉頭組裝裝置的拉片供給裝置
CN107052174B (zh) * 2017-03-21 2018-10-16 泉州市展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日式圈拉头自动上抽芯片的组装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3A (zh) * 1993-08-24 1995-07-05 Ykk株式会社 安装拉链滑扣拉片用的设备
CN104507350A (zh) * 2014-01-28 2015-04-08 Ykk株式会社 滑动件组装机的拉片供给装置
CN106455770A (zh) * 2014-07-29 2017-02-22 Ykk株式会社 拉头组装装置及拉头组装方法
TWI555480B (zh) * 2015-06-17 2016-11-01 Ykk Corp A pull-tab assembly device for a pull-tab assembly device
CN108244775A (zh) * 2016-12-29 2018-07-06 Ykk株式会社 拉头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0183A (zh) 2020-05-15
TWI683636B (zh) 2020-02-01
TW202017500A (zh) 2020-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4312B2 (ja) マグネット挿入機
CN111150183B (zh) 拉片组装装置
JPH09168928A (ja) ワーク位置決め装置
JP4648257B2 (ja) 被搬送部材の搬送装置及び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
CN20698510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卡件插件机的卡件传送机构
JP2011168444A (ja) ガラス板加工装置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KR101975300B1 (ko) 3000ton 이상 대형 프레스의 트랜스퍼 피드바 고정구조
JPH0362615B2 (zh)
JPH04183535A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への部品圧入装置
JP3304457B2 (ja) ワーク送り装置
JP3783161B2 (ja) プレストランスファー装置
CN216189749U (zh) 一种视觉定位机
US20230347544A1 (en) Workpiece cutting device and workpiece cutting method
JP3808353B2 (ja) センタリング装置
JPH11347659A (ja) 反転装置
CN219170114U (zh) 自动化装配装置
JP2005199320A (ja) 複合加工装置及びワーク搬入方法
CN108622703A (zh) 拉链长链输送装置
JPH0855864A (ja) 電子部品用リードフレームの間欠移送装置
JPH02121339A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の間欠搬送装置
JPH0248094Y2 (zh)
JP3772615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14473485A (zh) 直线式led精密组件全自动柔性组装线
JPS62140966A (ja) 基板フイルムの移送方式
JPH0220628A (ja) ディスタックフィ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