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5296B -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5296B
CN111135296B CN201811297855.XA CN201811297855A CN111135296B CN 111135296 B CN111135296 B CN 111135296B CN 201811297855 A CN201811297855 A CN 201811297855A CN 111135296 B CN111135296 B CN 111135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bumin
indocyanine green
preparation
icg
albumin conju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78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5296A (zh
Inventor
龚涛
宋旭
赵娟
谭田田
陈丹
张志荣
孙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978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5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5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5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5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5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btained by treating materials with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Therapies using these preparations
    • A61K41/0052Thermotherapy; Hyperthermia; Magnetic induction; Induction heating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2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 protein, peptide or polyamino acid
    • A61K47/64Drug-peptide, drug-protein or drug-polyamino acid conjugates, i.e.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 peptide, protein or polyamino acid which is covalently bonded or complexed to a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43Albumins, e.g. HSA, BSA, ovalbumin or a 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KH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注射液主要包含吲哚菁绿、白蛋白和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制得的制剂具有肿瘤靶向性,显著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且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高稳定性的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热疗法,通过在肿瘤部位注射或者埋植光热剂,以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该区域,激发光热剂将光能迅速转化为热能,使肿瘤所在部位温度升高并维持一段时间,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由于皮肤、组织、血液和水在近红外光区域的吸收和散射低和近红外热剂的开发,波长在700-950 nm的近红外光的光热疗法成为光热疗法的重点。在过去几十年,各种各样的有机/无机的近红外光热剂被开发出来,比如贵金属金银铂等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近红外染料和半导体聚合物纳米材料。近红外光光热治疗材料中以吲哚菁绿(ICG)为代表的近红外荧光染料,通过能带跃迁将近红外光转化为热能,实现局部加热的光热治疗(Yanlan Liu, Kelong Ai, Jianhua Liu, Mo Deng, Yangyang He andLehui Lu, Adv Mater. 2013 Mar 6;25(9):1353-9)。然而,ICG体内代谢速度快(一般正常人静脉注射20分钟后约有97%从血中排除),光照易分解,不具有肿瘤靶向性,不能针对性地杀死肿瘤组织。
为增加ICG的光稳定性和肿瘤靶向性,药学工作者研究了一系列纳米制剂。CN102973525公开了一种核磁&近红外荧光靶向纳米探针的制备和应用,经过修饰减少蛋白黏附,接枝核磁成像功能基团和肿瘤靶向基团,之后与吲哚菁绿通过静电自组装形成纳米探针,可以靶向肿瘤,实现光热治疗。但是制备方法复杂,并且引入了PEI等公认毒性较大的阳离子材料。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方式传递吲哚菁绿仍然是药剂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白蛋白纳米粒是以白蛋白为载体,包封或吸附药物,经过固化分离而形成的实心球体。白蛋白纳米粒已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药物传递系统,可通过细胞膜上的白蛋白受体(gp60、gp30、gp18及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and richin cysteine,SPARC))介导的跨膜转运这一机制,将肿瘤处的血管内皮细胞屏障转化为一种天然生物通路,将药物转运至肿瘤细胞(季秀峰,et al. 白蛋白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7 (2010) 968–78)。白蛋白材料具有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但是白蛋白纳米粒传统制备方法涉及到化学交联或热变性,使其失去了生物学特征而不具有肿瘤趋向性。美国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硫键形成的白蛋白纳米粒制备技术(CN1237901A),该技术是以药物纳米粒为核心,白蛋白以二硫键部分交联包裹在纳米粒表面,将紫杉醇类药物制成了适合临床需要的、稳定的白蛋白纳米粒制剂。然而,白蛋白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需要药物具有较好的脂溶性。白蛋白包裹的ICG纳米粒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白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所引起的体内毒性无法预料,且制备方法较为繁琐(Zonghai Sheng, Dehong Hu, Mingbin Zheng,Pengfei Zhao, Huilong Liu, Duyang Gao, Ping Gong, Guanhui Gao, Pengfei Zhang,Yifan Ma, and Lintao Cai. ACS Nano. 2014 Dec 23;8(12):12310-22)。
综上所述,目前尚无克服上述缺陷的ICG的新剂型产品上市,因此,急需探寻一种高效低毒,药物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大工业生产和临床使用的新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制备高效低毒,药物稳定性好,制备方法简单、方便临床使用的ICG制剂,供临床上使用。
在研究中意外地发现,白蛋白、ICG和表面活性剂可形成稳定的澄清透明的溶液,且制备方法简单。不同于简单的增溶,ICG与白蛋白结合,显著提高了药效和ICG的光稳定性,这是现有技术中预料不到的结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中包含ICG、白蛋白和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加入冻干保护剂和/或其他药学上可接受辅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包含ICG、白蛋白及表面活性剂,按重量份计,所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含有ICG1份,白蛋白1~1000份,表面活性剂1~100份;优选地,ICG1份、白蛋白5~100份、表面活性剂1~20份。
本发明所述的白蛋白选自人血清白蛋白和/或牛血清白蛋白,优选人血清白蛋白。所述白蛋白的加入的浓度范围约为0.1-25%(w/v),优选范围0.5-5%(w/v),更优选3%(w/v)的人血清白蛋白溶液。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Solutol HS 15、吐温、卖泽、苄泽、泊洛沙姆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Solutol HS 15和/或泊洛沙姆;更进一步优选Solutol HS 1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其包含ICG、白蛋白、表面活性剂、冻干保护剂和其他药学上可接受辅料,其中,基于重量份计,所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包含ICG1份,白蛋白1~1000份,表面活性剂1~100份,冻干保护剂0~1000份,其他药学上可接受辅料适量;优选地,包含ICG1份、白蛋白5~100份、表面活性剂1~20份,冻干保护剂1~300份,其他药学上可接受辅料适量。
本发明所述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中冻干保护剂选自: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甘露醇、海藻糖、甘氨酸、右旋糖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的冻干保护剂为葡萄糖。干燥后的粉末在接触水性介质时可自动分散形成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其他辅料可为等渗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等药剂学常规赋形剂。
本发明所述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可通过注射给药、口服给药、体内局部给药、黏膜吸收给药等方式给药。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所述制剂选自注射制剂、口服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粘膜吸收制剂等。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制备提高ICG稳定性和抗肿瘤光热治疗效果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
(1)取ICG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有机溶剂中;
(2)减压浓缩除去有机溶剂;
(3)取白蛋白,溶解于适量的水中;
(4)将(2)和(3)混合,水浴超声,或者孵育一段时间,或者高压均质,至溶液澄清透明,微孔滤膜过滤除菌,静置片刻以除去制剂中的气泡,即得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
所述溶剂选自甲醇和/或乙醇,优选甲醇。
根据剂型的需要,可在步骤(1)、(3)或(4)中加入冻干保护剂,经过本领域的常规方式冻干成为粉末。
步骤(2)中减压浓缩温度为20~70 ℃,优选40 ℃。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微孔滤膜优选0.22 μm微孔滤膜。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之一,上述方法所得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还可以加入冷冻干燥赋形剂和其他辅料,冻干成为粉末。
本发明的优点
由于白蛋白材料具有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使其在药物输送方面具有以下优点:
(1)可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
(2)对ICG有很好的载药能力;
(3)可提高ICG的稳定性,有利于储存;
(4)可显著提高药效;
(5)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大工业生产;
(6)药物稳定性高,成药性好。
附图说明
图1制剂的外观和电镜图
图2激光照射下溶液的温度-时间变化图
图3 激光照射后,各组溶液的相对吸光度
图4 摄取浓度依赖性考察
图5 体内分布
图6 B16F10肿瘤体积随时间变化图
图7 药效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体重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绝不是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面参考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及使用的制备方法。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描述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等同替换、组合、改良或修饰,但这些都将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取人血清白蛋白3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10mg和Solutol HS15 10 mg溶于适量甲醇,5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 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施例2
取人血清白蛋白3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20mg和Solutol HS15 200 mg溶于适量甲醇,加入20 mg 葡萄糖,5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 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施例3
取人血清白蛋白2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20mg和F68 200 mg溶于适量甲醇,7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施例4
取人血清白蛋白20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2mg和F68 200 mg溶于适量乙醇,50℃旋蒸除去乙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施例5
取牛血清白蛋白2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1mg和吐温80 20 mg溶于适量乙醇,50℃旋蒸除去乙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加入冻干保护剂蔗糖配制成含10%的蔗糖ICG白蛋白结合物溶液,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施例6
取人血清白蛋白5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5mg和十二烷基硫酸钠50 mg溶于适量甲醇,50℃旋蒸除去甲醇,孵育10 min,微孔滤膜过滤除菌,静置片刻以除去制剂中的气泡,即得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
实施例7
取人血清白蛋白1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5mg和F68 100 mg溶于适量甲醇,5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加入冻干保护剂5%葡萄糖和5%甘露糖配制成含5%葡萄糖和5%甘露糖ICG白蛋白结合型溶液,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施例8
取人血清白蛋白3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10mg和F68 100 mg溶于适量甲醇,5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施例9
取人血清白蛋白3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溶解得人血清白蛋白溶液。取ICG 10mg和Solutol HS15 100 mg溶于适量甲醇,2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水浴超声10 min成澄清透明溶液,过滤灭菌,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得到ICG白蛋白结合物冻干粉针。
实验例1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试验例1,具体为:1)取注射用水3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2)取ICG 10 mg和Solutol HS15 10 mg溶于适量甲醇,5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步骤1)的液体,水浴超声10 min。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试验例2,具体为:1)取白蛋白300 mg,加入10 mL注射用水。2)取ICG 10 mg溶于适量甲醇,50℃旋蒸除去甲醇。加入步骤1)的液体,水浴超声10min。
观察实施例1和试验例1的外观。
表1 白蛋白加入对制剂形成的影响
Figure 168591DEST_PATH_IMAGE002
实施例1产品为黄绿色澄清透明溶液。与实施例1相比,试验例1和2药物难分散,超声后虽能溶解一部分ICG。但不加白蛋白和表面活性剂则不能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制剂中不含白蛋白和不含有表面活性剂均不能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ICG、表面活性剂和白蛋白共同作用才可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
实验例2
采用超滤法对实施例1-9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的结合率进行测定。
将上述实施例1的溶液超滤(分子量10k)离心(10000 r/min, 10 min),测定滤液ICG浓度为C1,实施例1溶液的ICG浓度为C2。结合率=C1/C2*100%。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并计算实施例2-9的ICG和白蛋白结合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经计算,实施例1-9制备的ICG白蛋白结合型制剂中ICG和白蛋白结合率均大于70%。表2 ICG白蛋白结合率
Figure 616890DEST_PATH_IMAGE004
实验例3
外观和电镜观察
将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拍照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制得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是一个黄绿色的透明、均一溶液,电镜观察结果也表明所制得的产品不是纳米微粒。
实验例4
体外光热转换率
试验例3样品的制备:称取10 mg IC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超声至溶解的溶液为试验例2。
实验方法:将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和试验例3置于1.5mL EP 管中,激光照射,每1 min记录制剂温度变化。
激光:808 nm,2 w/cm2,10 min
制剂中ICG浓度:20 ug/mL
如图2所示,其中游离ICG(L+)表示试验例3产品,HSA/ICG表示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将ICG与HSA制备成复合物不影响其体外的光热转换能力,相较于游离ICG,制剂的光热转换能力增强,这说明ICG与HSA结合后增强了ICG光稳定性。
实验例5
体外光稳定性考察
实验方法:将一定浓度的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和试验例3置于1.5mLEP 管中,激光(808 nm,2 w/cm2)照射一定时间后,测定其在785nm出的吸光度A。其中ICG浓度为:20 ug/mL。
其中 Normalized Absorbance (100%)=A/A0*100%,A为激光照射后样品的吸光度,A0为未照射的样品的吸光度。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游离ICG(L+)表示试验例3产品,HSA/ICG表示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
由图3可知,激光照射2min后,游离ICG 的吸光度下降约60.5%,而制剂仅下降20%;激光照射10min后,游离ICG的吸光度下降约82.1%,而制剂仅下降不到40.5%,因此可以得出将ICG与HSA制备成复合物后,增强了ICG 的光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ICG 和HSA作用后,部分ICG 被HSA隐蔽起来,使其光淬灭变慢。
实验例6
细胞摄取
实验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16F10细胞,用胰蛋白酶溶液消化后,用含 10% FBS 的 1640培养液终止消化,并反复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细胞以 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24孔板中,每孔加入 1mL 单细胞悬液,然后在 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待细胞完全贴壁后,移去培养基,用无菌 PBS 洗涤后,加入 1 mL 含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或试验例3的无血清无抗培养基,每组三个复孔,孵育一定时间后,弃去含药溶液,PBS洗涤三遍,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后,2000 rpm 离心 3min,用 PBS 洗涤一次后重悬于0.35 mL PBS,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如图4所示,其中游离ICG(L+)表示试验例3产品,HSA/ICG表示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HSA/ICG在各种浓度下的摄取都高于游离ICG。可见HSA和ICG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在HSA的作用下,ICG的摄取量变高了。
实验例7
ICG/HSA体内分布
将 B16F10细胞消化离心后用PBS重悬。将细胞悬浮液稀释至 5×106个/mL,用于细胞接种。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C57小鼠用于动物模型的建立。 接种时,每只小鼠接种 100μL,注射小鼠左侧近腋下,接种尽量保证接种液无任何渗漏,且短时间完成以保证接种液细胞活力。接种后小鼠自由饮食饮水,约4天可以在接种位置看到肿瘤实体团块,模型建立成功。待肿瘤体积约为200mm3,将小鼠分为两组,每组三只,
分别尾静脉注射游离ICG(上述试验例3样品)和该制剂(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按照每只3mg/kg给药。
结果如图5,其中游离ICG(L+)表示试验例3产品,HSA/ICG表示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从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各时间点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都大于游离ICG。说明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可以提高肿瘤靶向性。
实验例8
ICG/HSA药效学考察
实验方法:
动物接种B16F10肿瘤后5 天时(肿瘤体积约 50~100 mm3),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 10只,然后分别给以PBS、 试验例3产品(激光组,L+)、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实施例1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L+) ,其中,ICG的剂量为3mg/kg, 给药方法为尾静脉注射,激光组在给药后半小时进行激光照射,激光条件为808 nm,2 w/cm2,4 min。
从肿瘤接种第5天(第一次给药)起,每两天测一次肿瘤的长径( L) 和 短径( D),并检测体重。通过公式V=0.5×L×D2 计算肿瘤体积大小 V(mm3
实验结果:由图6可知,其中游离ICG(L+)表示试验例3产品(L+),HSA/ICG表示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HSA/ICG表示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L+)。在17天时,生理组的肿瘤体积约6000 mm3,出现死亡,未给激光照射的实施例1产品的肿瘤增长迅速,肿瘤体积与生理组相近,表明制剂无光照情况下HSA/ICG不影响肿瘤生长;在持续的激光照射条件下, HSA/ICG显示出更强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如图7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制剂的毒副作用较小。
实验例9 冻干保护剂对药效的影响
我们对比了冻干保护剂体内抗肿瘤效果。实施例1为不加冻干保护剂产品,实施例2为加冻干保护剂产品。
实验方法:
动物接种B16F10肿瘤后5 天时(肿瘤体积约 50~100 mm3),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 10只,然后分别给以PBS、 试验例3产品(L+)、实施例1产品(L+)、实施例2产品(L+),其中,ICG的剂量为3mg/kg, 给药方法为尾静脉注射,激光组在给药后半小时进行激光照射,激光条件为808 nm,2 w/cm2,4 min。
表3:冻干保护剂对药效的影响
Figure 396627DEST_PATH_IMAGE006
综上所述,ICG白蛋白结合型制剂显著提高了药效。冻干保护剂的加入对药效均没有显著性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制备的ICG白蛋白结合物制剂不仅辅料用量少,制备非常简单,药物稳定性好,辅料生物相容性好,而且本发明所制备的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药效,提高ICG的光稳定性。因此,本发明所制备的制剂有望用于大工业生产,供临床使用。

Claims (19)

1.一种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吲哚菁绿、白蛋白、表面活性剂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的分子间作用力,形成溶于水的非微粒结合物,基于重量份计,所述制剂包含吲哚菁绿1份,白蛋白1~1000份,表面活性剂1~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吲哚菁绿1份、白蛋白5~100份,表面活性剂1~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所述的白蛋白选自人血清白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其加入的浓度范围按w/v计为0.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所述的白蛋白选自人血清白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所述的白蛋白加入的浓度范围按w/v计为0.5-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所述的白蛋白加入的浓度范围按w/v计为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Solutol HS 15、吐温、卖泽、苄泽、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Solutol HS 15或泊洛沙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Solutol HS 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选自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甘露糖、海藻糖、甘氨酸、右旋糖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基于重量份计,冻干保护剂用量为0~1000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保护剂为葡萄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保护剂用量为1~300份。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其它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所述其它辅料选自等渗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选自注射制剂、口服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粘膜吸收制剂。
15.一种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吲哚菁绿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有机溶剂中;
(2)减压浓缩除去有机溶剂;
(3)取白蛋白,溶解于水中;
(4)将(2)和(3)混合,水浴超声,或者孵育一段时间,或者高压均质,至溶液澄清透明,微孔滤膜过滤除菌,静置片刻以除去制剂中的气泡,即得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和/或乙醇;步骤(2)中减压浓缩温度为20~70 ℃;所述微孔滤膜为0.22 μm微孔滤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减压浓缩温度为40℃。
19.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或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吲哚菁绿白蛋白结合物制剂在制备用于吲哚菁绿增加疗效、提高稳定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811297855.XA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135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7855.XA CN11113529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7855.XA CN11113529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5296A CN111135296A (zh) 2020-05-12
CN111135296B true CN111135296B (zh) 2021-07-20

Family

ID=70515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7855.XA Active CN11113529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52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2849B (zh) * 2018-11-02 2022-06-03 四川大学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亚硝基脲类抗肿瘤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46221B (zh) * 2020-12-11 2023-12-1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肿瘤诊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91191A (zh) * 2020-12-25 2021-04-2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基于纳米光热制剂的温度光声成像和精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181360B (zh) * 2021-04-25 2023-03-28 三明学院 一种低光漂白性的白蛋白-酞菁光敏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6057A (zh) * 2021-06-07 2021-10-2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3178531A1 (zh) * 2022-03-22 2023-09-28 苏州大学 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4978A (zh) * 2014-02-21 2014-05-14 苏州大学 一种蛋白-染料复合物及其应用
CN106852911A (zh) * 2015-12-07 2017-06-16 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卡巴他赛白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39046B1 (ko) * 2015-10-14 2017-05-25 광주과학기술원 종양 진단 및 치료용 나노입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4978A (zh) * 2014-02-21 2014-05-14 苏州大学 一种蛋白-染料复合物及其应用
CN106852911A (zh) * 2015-12-07 2017-06-16 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卡巴他赛白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bazitaxel and indocyanine green co-delivery tumor-targeting nanoparticle for improved antitumor efficacy and minimized drug toxicity";Xiaowei Tai等;《Journal of Drug Targeting》;20160909;第1-30页 *
"ICG纳米探针在早期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刘志超等;《武警医学》;20180630;第29卷(第6期);第586-59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5296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5296B (zh)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吲哚菁绿抗肿瘤光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Xie et al. Functional long circulating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 fluorescent/photoacoustic imaging-guided enhanced phototherapy
Zhu et al. Albumin-biomineralized nanoparticles to synergize phot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against melanoma
Zheng et al. Biodegradable hypocrellin derivative nanovesicle as a near-infrared light-driven theranostic for dually photoactive cancer imaging and therapy
CN106729742B (zh) 一种肿瘤靶向丝胶蛋白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15438B (zh) 双载蒽环类药物及光敏剂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27230B (zh) 一种包裹紫杉烷类药物的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US20040068207A1 (en) Active oxygen generator containing photosensitizer for ultrasonic therapy
CN110934830B (zh) 一种超分子载药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870191A (zh) 金属有机框架zif-8包裹普鲁士蓝负载槲皮素的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368501B (zh) 一种rgd肽修饰的硼载药体系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4432265B (zh) 负载日蟾蜍他灵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en et al. Long acting carmustine loaded natural extracellular matrix hydrogel for inhibition of glioblastoma recurrence after tumor resection
CN104288093B (zh) 纳米药物透皮制剂在肿瘤中的应用
CN108926714B (zh) 一种用于膀胱灌注靶向膀胱癌递送药理活性物质的高分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0630B (zh) 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59475A (zh) 一种近红外光激活的药物自递送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6606783B (zh) 一种靶向共递释光敏剂与化疗药物的药物递释系统
CN109675052B (zh) 生物点击触发的高效靶向偶联物及其多元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27553B (zh) 用于肿瘤光动力学治疗的瘤内注射给药的酞菁锌在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0231B (zh) 一种叶酸-羟烷基淀粉大分子稳定共载光敏剂和小分子前药的纳米载药系统、其制备和应用
CN109589402A (zh) 一种具有靶向光热治疗和可控释药的多重作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TW201701904A (zh) 藥物載體與其製造方法
CN108743956B (zh) 一种白蛋白结合型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1302A (zh) 多臂聚乙二醇封堵的大孔硅肽纳米控释系统及制备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