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7532B -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7532B
CN111087532B CN201911358432.9A CN201911358432A CN111087532B CN 111087532 B CN111087532 B CN 111087532B CN 201911358432 A CN201911358432 A CN 201911358432A CN 111087532 B CN111087532 B CN 111087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pheres
acid
composition
parts
f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84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7532A (zh
Inventor
俞开兴
王良国
梁艺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yan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yan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yan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yan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84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7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7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7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7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7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32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from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icroballoons, e.g. syntactic fo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42Nitriles
    • C08F220/44Acrylonitrile
    • C08F220/48Acrylonitrile with nitrogen-containing mon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6Use of inorganic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6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surface are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墙纸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热膨胀性发泡微球,所述热膨胀性发泡微球的外壳为丙烯腈类多元共聚物,内部是碳氢化合物,其中,所述丙烯腈类多元共聚物的结构式为
Figure DDA0002336570580000011
其中R为H或者CH3基团,所述碳氢化合物为C4‑C9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类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表面处理,使制备的微球表面发泡后均匀细腻,达到墙纸应用的要求。本技术发明解决了微球应用于墙纸行业过程容易造成表面绒感不强,发泡不均的问题,适宜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膨胀性发泡微球是指具有热塑性的外壳和低沸点发泡剂为核芯材料组成的微球,在受热条件下,热塑性外壳软化,核芯低沸点发泡剂发生汽化而使得微球膨胀,当热塑性外壳耐压与核芯汽化膨胀内压一致后,微球膨胀结束而形成发泡微球。
各种发泡微球制备方法在US6509348、US3945956、EP486080、CN102775545A、CN102633936A等专利中有报道。关于发泡微球应用于墙纸很少有报道,本发明解决因为生产过程中对微球控制不好造成在墙纸过程中,发泡大小不均,绒感不强,产品高度不均的问题,不需要对微球设备进行改造就能使产品很好应用于墙纸领域,操作简单,适宜工业化生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制备热膨胀性发泡微球的基础上通过后期表面处理,使微球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墙纸行业。本发明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表面发泡后均匀细腻、发泡高度均一,达到墙纸应用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技术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膨胀性发泡微球,所述热膨胀性发泡微球的外壳为丙烯腈类多元共聚物,内部是碳氢化合物,其中,
所述丙烯酸类多元共聚物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2336570560000011
其中R为H或者CH3基团;
所述碳氢化合物为C4-C9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类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膨胀性发泡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油相的配制:向含双键的可聚合单体组合物中加入0.1~1.0重量份的交联剂、0.1~5.0重量份的引发剂和5~35重量份的发泡剂,在搅拌下使其混合均匀;
B.水相的配制:量取100~5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用酸调节pH至1-6,优选2-4,然后依次向其中加入0.01~1重量份的聚合助剂、10~80重量份的分散稳定剂、0.1~2.0重量份的分散稳定助剂和30~95重量份的氯化钠;
C.将上述步骤A中配制的油相加至上述步骤B中配制的水相中,在高速乳化机的作用下,控制乳化速率为100~12000rpm,优选3000~7000rpm和乳化时间为60~600min,使得油相形成小油滴分散在水相中。
D.向反应釜中加入上述步骤C中的乳化液,反应开始前,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为3~7bar,优选4~5bar,控制反应温度为40~105℃,优选40~60℃和搅拌速率为100~300rpm,优选150~250rpm,反应10~30hr,优选16~22hr后,停止反应;
E.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获得湿的微球,然后向湿的微球中加入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浓度为40-70wt%,优选55-60wt%的浆料,通过喷雾干燥系统将产品的最终水分含量控制在小于1.5%,其中干燥温度为40-80℃,进料量为200~1000g/min,物料停留时间为30~300min,制得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
其中,步骤A中的含双键的可聚合单体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甲基丙烯腈和丙烯腈合计为 40~85份;
丙烯酸酯类单体 20~80份;
共聚酸类单体 0.01~15份;
丙烯酰胺类单体 0.01-15份;
乙烯基哌啶类单体 0.05~5.5份。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F:将95~99重量份的步骤E中制得的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与1~5重量份的气相法白炭黑混合得到成品。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烷基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双月桂酰、偶氮二异庚腈或偶氮二异丁腈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发泡剂为C4-C9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月桂醇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共聚酸类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反丁烯二酸或乙烯基安息香酸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单体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乙烯基哌啶类单体为3-乙烯基哌啶或2-乙烯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酸为盐酸、硫酸、磷酸、硝酸或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聚合助剂为硝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钾、硝酸钾或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分散稳定剂为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氢氧化镁或胶体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胶体二氧化硅。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分散稳定助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油相配制:向含双键的可聚合单体组合物中加入0.1~1.0重量份的交联剂、0.1~5.0重量份的引发剂和5~35重量份的低沸点的发泡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水相配制:称取100~5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用酸调节pH,并且向其中依次加入0.01~1重量份的聚合助剂、10~80重量份的分散稳定剂、0.1~2.0重量份的分散稳定助剂和30~95重量份的氯化钠;
C.将上述步骤A中的油相加入至上述步骤B中的水相中,在高速乳化机的作用下,控制乳化速率和乳化时间,使得油相形成稳定的小油滴分散在水相中。
D.向反应釜中加入上述步骤C中的乳化液,在加入乳化液之前,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空气置换。反应开始前,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控制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
E.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获得湿的微球。然后向湿的微球中加入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料,通过喷雾干燥系统将产品的最终水分含量控制在小于1.5%。
F.得到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后,按95~99重量份的比例,再添加1~5重量份的气相法白炭黑,利用双锥混合机充分混合得到微球成品。
G.混合后的微球成品,按照1~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进发泡浆料中,充分混合均匀。
优选地,步骤A中的含双键的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腈占40~85重量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占20~80重量份、共聚酸类单体占0.01~15重量份、丙烯酰胺类单体占0.01-15重量份和乙烯基哌啶类单体占0.05~5.5重量份。
优选地,步骤A中加入交联剂至少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烷基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A加入引发剂至少为过氧化双月桂酰、偶氮二异庚腈或偶氮二异丁腈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A加入低沸点的发泡剂至少为C4-C9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类化合物。
优选地,步骤B中的酸至少为盐酸、硫酸、磷酸、硝酸或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B中调节pH值为1-6,优选2-4。
优选地,步骤B中聚合助剂至少为硝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钾、硝酸钾或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B中分散稳定剂为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氢氧化镁或胶体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胶体二氧化硅。
优选地,步骤C中乳化速率为100~12000rpm,更优选3000~7000rpm。
优选地,步骤C中乳化时间为60~600min。
优选地,步骤D中初始压力为3~7bar,更优选4~6bar。
优选地,步骤D中反应温度为50~100℃,更优选40~60℃,搅拌速率为100~300rpm,更优选150~250rpm。
优选地,步骤D反应时间为10~30hr,更优选16~22hr。
优选地,步骤E中浆料浓度为40~70wt%,更优选55~60wt%。
优选地,步骤E中干燥温度为40-80℃。
优选地,步骤E中进料量为200~1000g/min。
优选地,步骤E中物料停留时间为30~300min。
优选地,步骤F中气相法白炭黑选定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积为200-250平方米/克。
优选地,步骤F中混合时间为2-4H.
优选地,步骤G中添加比例为2wt%-3w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其制备方法包括:水相配制、油相配制和原位聚合。原位聚合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分离出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再将湿微球配制成一定固含量的浆料,后采用气流干燥进行烘干。最后通过双锥混合机把成品和一定比例的气相法白炭黑充分混合,使微球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墙纸领域。本发明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其单体主要由含双键类有机物和低沸点的发泡剂经原位聚合反应得到,其中双键类的有机物由甲基丙烯腈和丙烯腈、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和乙烯基哌啶类单体组成。并且将含有双键类有机物的油相与水相,在高速乳化的条件进行分散,在一定的温度下,由引发剂作用后发生原位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固液分离获得湿体热膨胀性发泡微球,经过纯化水洗涤后,将其配制成浓度为40~70wt%浆料,在一定的真空度,通过进料量、物料停留时间和干燥温度来控制干燥过程,干燥后物料在真空下进行粉碎而获得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把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按一定质量比和特定气相法白炭黑充分混合,最终达到所要求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浆料一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图1b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浆料二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图2a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浆料一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图2b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浆料二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图3a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浆料一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图3b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浆料二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图4a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浆料一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图4b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浆料二发泡后的效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油相的配制:称取4.5Kg甲基丙烯腈、2.5Kg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0.35Kg丙烯酸甲酯、0.25Kg乙烯基安息香酸、0.25Kg甲基丙烯酰胺和0.1Kg 2-乙烯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接着向其中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5g和偶氮二异庚腈75g,最后加入2Kg正戊烷和1Kg正丁烷,将其搅拌均匀;
B.水相的配制:称取30Kg去离子水,用盐酸将其pH值调节至3.5,接着向其中依次加入15g亚硝酸钠、5Kg NaCl、75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Kg胶体二氧化硅,将其搅拌均匀;
C.将步骤B中配制好的水相转移至乳化釜中,再将步骤A中配制好的油相加入至乳化釜中,在3500rpm下乳化35min;
D.乳化完成后,将乳化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转移乳化液之前,用N2将反应釜置换3次。反应开始前,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为6bar,并且开启搅拌,控制搅拌速率200rpm,开始升温,最后将温度控制在55℃,反应时间为22hr;
E.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获得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向其中加入5Kg的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浓度为60wt%的浆料。通过气流喷雾干燥机,把物料烘干,其中干燥温度为70℃,进料量为300g/min,物料停留时间为60min,最后获得9.9Kg的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其空发泡倍率为35倍。在双锥混合机中,加入4.9Kg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0.1Kg比表面积250平方米/克气相法白炭黑,充分混合2hr,得到微球成品,最终空发泡倍率为50倍;
F.称取2份重量分别为997克的本领域常见的墙纸发泡浆料,其中一份加入3克步骤E中制得的未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空发泡倍率为35倍),得到浆料一;另一份加入3克步骤E中制得的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最终空发泡倍率为50倍),得到浆料二;
G.把浆料一和浆料二分别均匀涂覆在两张PVC纸上,晾晒几分钟,一起放入180℃烘箱,40秒后取出;
H.图1a显示了浆料一发泡后的效果,图1b显示了浆料二发泡后的效果,浆料一发泡后表面粗糙不平整,多点测量平均发泡高度为11丝,浆料二发泡后细腻均匀,多点测量平均发泡高度为15丝。
实施例2
A.油相的配制:称取3Kg甲基丙烯腈、1.5Kg丙烯腈、2.9Kg丙烯酸甲酯、0.5Kg甲基丙烯酰胺和0.2Kg 3-乙烯基哌啶,向其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45g和偶氮二异庚腈75g,最后加入3Kg异戊烷,将其搅拌均匀;
B.水相的配制:称取30Kg去离子水,用盐酸将其pH值调节至3,向其中加入15g亚硝酸钠、5Kg NaCl、75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Kg胶体二氧化硅,将其搅拌均匀;
C.将步骤B中配制好的水相转移至乳化釜中,再将步骤A中配制好的油相加入至乳化釜中,在4000rpm下乳化25min;
D.乳化完成后,将乳化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转移乳化液之前,用N2将反应釜置换3次。反应开始前,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为6bar,并且开启搅拌,控制搅拌速率200rpm,开始升温,最后将温度控制在58℃,反应时间为20hr;
E.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获得热膨胀性发泡微球,接着向其中加入5Kg的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浓度为60wt%的浆料。通过气流喷雾干燥机,把物料烘干,其中干燥温度为75℃,进料量为400g/min,物料停留时间为50min,最后获得的9.9Kg的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其空发泡倍率为35倍。在双锥混合机中,加入4.9Kg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0.1Kg比表面积250平方米/克气相法白炭黑,充分混合2hr,得到成品,最终空发泡倍率为50倍;
F.称取2份重量分别为996克的本领域常见的墙纸发泡浆料,其中一份加入4克步骤E中制得的未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空发泡倍率为35倍),得到浆料一;另一份加入4克步骤E中制得的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最终空发泡倍率为50倍),得到浆料二;
G.把浆料一和浆料二分别均匀多次涂覆在两张PVC纸上,晾晒几分钟,一起放入170℃烘箱,50秒后一起取出;
H.图2a显示了浆料一发泡后的效果,图2b显示了浆料二发泡后的效果,浆料一发泡后表面不平整,出现很多塌坑的现象;浆料二发泡后表面均匀,没有特别明显的塌坑。
实施例3
A.油相的配制:称取1.5Kg甲基丙烯腈、3Kg丙烯腈、2.5Kg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0.35Kg丙烯酸甲酯、0.25Kg乙烯基安息香酸、0.25Kg甲基丙烯酰胺和0.1Kg 4-乙烯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向其中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5g和偶氮二异庚腈75g,最后加入2Kg正戊烷和1Kg正戊烷,将其搅拌均匀;
B.水相的配制:称取30Kg去离子水,用盐酸将其pH值调节至3.5,向其中加入15g亚硝酸钠、5Kg NaCl、75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Kg胶体二氧化硅,将其搅拌均匀;
C.将步骤B中配制好的水相转移至乳化釜中,再将步骤A中配制好的油相加入至乳化釜中,在5000rpm下乳化25min;
D.乳化完成后,将乳化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转移乳化液之前,用N2将反应釜置换3次。反应开始前,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为6bar,并且开启搅拌,控制搅拌速率200rpm,开始升温,最后将温度控制在55℃,反应时间为24hr;
E.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获得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向其中加入5Kg的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浓度为60wt%的浆料。通过气流喷雾干燥机,把物料烘干,其中干燥温度为70℃,进料量为300g/min,物料停留时间为60min。最后获得9.7Kg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其空发泡倍率为30倍。在双锥混合机中,加入4.9Kg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0.1Kg比表面积250平方米/克气相法白炭黑,充分混合1hr,得到成品,最终空发泡倍率为40倍;
F.称取2份重量分别为998克的本领域常见的墙纸发泡浆料,其中一份加入2克步骤E中制得的未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空发泡倍率为35倍),再加入少量黄色颜料,搅拌均匀,得到浆料一;另一份加入2克步骤E中制得的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最终空发泡倍率为50倍),再加入少量红色颜料,搅拌均匀,得到浆料二;
G.把浆料一和浆料二分别均匀涂覆在两张PVC纸上,晾晒几分钟,一起放入200℃烘箱,25秒后一起取出;
H.图3a显示了浆料一发泡后表面粗糙不均,手触摸有颗粒感。图3b显示了浆料二发泡后表面绒状感好,手触摸非常平滑。
实施例4
A.油相的配制:称取4.5Kg丙烯腈、2.5Kg甲基丙烯酸甲酯、0.35Kg丙烯酸甲酯、0.3Kg 2-乙烯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向其中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5g和偶氮二异庚腈75g,最后加入3Kg正戊烷,将其搅拌均匀;
B.水相的配制:称取30Kg去离子水,用盐酸将其pH值调节至3.5,向其中加入15g亚硝酸钠、5Kg NaCl、75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Kg胶体二氧化硅,将其搅拌均匀;
C.将步骤B中配制好的水相转移至乳化釜中,再将步骤A中配制好的油相加入至乳化釜中,在6000rpm下乳化20min;
D.乳化完成后,将乳化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转移乳化液之前,用N2将反应釜置换3次。反应开始前,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为6bar,并且开启搅拌,控制搅拌速率200rpm,开始升温,最后将温度控制在55℃,反应时间为22hr;
E.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获得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向其中加入5Kg的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浓度为60wt%的浆料。通过气流喷雾干燥机,把物料烘干,其中干燥温度为60℃,进料量为250g/min,物料停留时间为90min。最后获得9.9Kg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其空发泡倍率为35倍。在双锥混合机中,加入4.9Kg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0.1Kg比表面积250平方米/克气相法白炭黑,充分混合2hr,得到成品。最终空发泡倍率为50倍;
F.称取2份重量分别为995克的本领域常见的墙纸发泡浆料,其中一份加入5克步骤E中制得的未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空发泡倍率为35倍),再加入少量红色颜料,搅拌均匀,得到浆料一;另一份加入5克步骤E中制得的添加气相法白炭黑的微球(即该微球的最终空发泡倍率为50倍),再加入少量黄色颜料,搅拌均匀,得到浆料二;
G.把浆料一和浆料二分别均匀涂覆在两张PVC纸上,晾晒几分钟,一起放入210℃烘箱,15秒后一起取出;
H.图4a显示了浆料一发泡的效果,表面有一些小黑点,明显破泡痕迹,图案感觉不饱满。图4b显示了浆料二发泡的效果,图案发泡饱满,没有明显破泡痕迹。

Claims (14)

1.一种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
所述热膨胀性发泡微球的外壳为丙烯腈类多元共聚物,内部是碳氢化合物,
所述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油相的配制:向含双键的可聚合单体组合物中加入0.1~1.0重量份的交联剂、0.1~5.0重量份的引发剂和5~35重量份的发泡剂,在搅拌下使其混合均匀;
B.水相的配制:量取100~5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用酸调节pH至1-6,然后依次向其中加入0.01~1重量份的聚合助剂、10~80重量份的分散稳定剂、0.1~2.0重量份的分散稳定助剂和30~95重量份的氯化钠;
C.将上述步骤A中配制的油相加至上述步骤B中配制的水相中,在高速乳化机的作用下,控制乳化速率为100~12000rpm,乳化时间为60~600min,使得油相形成小油滴分散在水相中;
D.向反应釜中加入上述步骤C中的乳化液,反应开始前,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为3~7bar,控制反应温度为40~105℃,搅拌速率为100~300rpm,反应10~30hr后,停止反应;
E.反应结束后,采用离心过滤获得湿的微球,然后向湿的微球中加入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浓度为40-70wt%的浆料,通过喷雾干燥系统将产品的最终水分含量控制在小于1.5%,其中干燥温度为40-80℃,进料量为200~1000g/min,物料停留时间为30~300min,制得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
F:将95~99重量份的步骤E中制得的干品热膨胀性发泡微球与1~5重量份的气相法白炭黑混合得到成品;
其中,步骤A中的含双键的可聚合单体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甲基丙烯腈和丙烯腈合计为40~85份;
丙烯酸酯类单体20~80份;
共聚酸类单体 0.01~15份;
丙烯酰胺类单体 0.01-15份;
乙烯基哌啶类单体 0.05~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烷基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双月桂酰、偶氮二异庚腈或偶氮二异丁腈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发泡剂为C4-C9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类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月桂醇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聚酸类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反丁烯二酸或乙烯基安息香酸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单体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基哌啶类单体为3-乙烯基哌啶或2-乙烯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酸为盐酸、硫酸、磷酸、硝酸或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助剂为硝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钾、硝酸钾或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稳定剂为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氢氧化镁或胶体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稳定剂为胶体二氧化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稳定助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墙纸的包括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和气相法白炭黑的组合物,其中,步骤B中,去离子水用酸调节pH至2-4,和/或
步骤C中,在高速乳化机的作用下,控制乳化速率为3000~7000rpm,和/或
步骤D中,采用氮气注入初始压力为4~5bar,控制反应温度为40~60℃,搅拌速率为150~250rpm,反应时间为16~22hr,和/或
步骤E中,将微球配制成浓度为55-60wt%的浆料。
CN201911358432.9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087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8432.9A CN111087532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8432.9A CN111087532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7532A CN111087532A (zh) 2020-05-01
CN111087532B true CN111087532B (zh) 2022-10-04

Family

ID=70397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8432.9A Active CN111087532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753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3379A (ja) * 2004-01-29 2005-08-11 Sanyo Chem Ind Ltd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CN104140549A (zh) * 2014-07-25 2014-11-12 扬州大学 低温热膨胀微球
CN104379647B (zh) * 2012-09-04 2018-06-05 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热膨胀性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21918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上海略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膨胀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3379A (ja) * 2004-01-29 2005-08-11 Sanyo Chem Ind Ltd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CN104379647B (zh) * 2012-09-04 2018-06-05 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热膨胀性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140549A (zh) * 2014-07-25 2014-11-12 扬州大学 低温热膨胀微球
CN10821918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上海略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膨胀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7532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5243B2 (ja)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その製造方法、その使用、それを含む組成物、及び物品
JP6016907B2 (ja) 水再分散性エポキシポリマー粉体および同粉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3665419B (zh) 中低温热膨胀微球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08219182B (zh) 一种热膨胀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WO2001083636A1 (fr) Macrosphere thermoexpansibl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4809361B2 (ja) 高分子ラテックス樹脂粉体の製造方法
JP2008202062A (ja) 真球状の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14756A (zh) 一种基于Pickering原位细乳液制备的热膨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012693A (ja) 熱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15816B (zh) 热发泡性微球和其制造方法及组合物
CN111087532B (zh) 一种应用在墙纸中的热膨胀性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TW202039666A (zh) 熱膨脹性微膠囊及發泡成形用組成物
CN107428857A (zh) 热膨胀性微球及其用途
JP4903924B2 (ja) 発泡性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995792B (zh) 一种高性能物理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81095A (zh) 一种可膨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JP4713802B2 (ja) 多孔質材料の製造方法
JP4713803B2 (ja) 多孔質材料の製造方法
WO2017110201A1 (ja) 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当該マイクロスフェアーを含む熱発泡性樹脂組成物、構造部材、および成形体、ならびに当該構造部材および当該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292023C (zh) 纳米碳酸钙改性pvc树脂原位聚合综合分散技术
JP2000119305A (ja)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化された球状ポリマ―の調製法
KR100662169B1 (ko) 마이크론 크기의 단분산 가교 고분자 미립자의 제조 방법
CN115057963B (zh) 一种热可膨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JPH08169907A (ja) 大きさの揃った重合体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721988B2 (ja) 塩化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