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0623A - 餐具清洗机 - Google Patents

餐具清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0623A
CN111050623A CN201880055513.9A CN201880055513A CN111050623A CN 111050623 A CN111050623 A CN 111050623A CN 201880055513 A CN201880055513 A CN 201880055513A CN 111050623 A CN111050623 A CN 111050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assage
main
passa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5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菊川智之
澁谷昌树
西村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3432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65330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05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包括:送风风扇(13),其用于向收纳有被清洗物的清洗槽输送空气;风路(20),其用于使清洗槽和送风装置连通;静电雾化装置(18),其设于风路(20)内,用于产生带电微粒水;以及离子导入装置,其用于向清洗槽内供给带电微粒水。风路(20)由主风路(20a)和从主风路(20a)分支的副风路(20b)形成,在副风路(20b)内配置静电雾化装置(18)。而且,构成为,在副风路(20b)流动的空气的流速比在主风路(20a)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小。由此,能够实现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臭味的缓和、杂菌的繁殖抑制以及除菌的餐具清洗机。

Description

餐具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清洗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对被清洗物和清洗槽的内表面施加除菌作用的器件的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具备进行被清洗物和清洗槽内表面的除菌、除臭的离子产生部并且具有干燥功能的餐具清洗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使用图5说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和动作。图5是以往的具备离子产生部的餐具清洗机的侧剖视图。
如图5所示,餐具清洗机在主体101的内部具备清洗槽102。餐具等被清洗物108收纳于清洗槽102的内部,利用从清洗喷嘴107喷射的清洗水对餐具等被清洗物108进行清洗。此时,作为清洗水,将水或者热水经由供水阀(未图示)向清洗槽102内供给。清洗槽102在底部具备排水孔104。清洗泵105以与排水孔104连通的方式安装。清洗泵105构成为使清洗水在清洗槽102的内部循环。在排水孔104设有用于收集包含在清洗水中的残渣的残渣过滤器106。
在上述结构中,向清洗槽102供给的清洗水在以下的路径中循环。首先,在驱动清洗泵105时,供给至清洗槽102内的清洗水经过残渣过滤器106而向清洗泵105被吸入。利用清洗泵105将吸入了的清洗水向设于清洗槽102的内底部的清洗喷嘴107供给。供给的清洗水从清洗喷嘴107喷射,用于对被清洗物108进行清洗。在清洗之后,清洗水再次返回排水孔104。清洗水在以上的路径中循环。此时,从被清洗物108脱落的残渣等与清洗水一起流入残渣过滤器106。然后,无法经过残渣过滤器106的大小的残渣被残渣过滤器106收集。
加热清洗水用的加热器109设于清洗喷嘴107与清洗槽102的底部之间。在清洗喷嘴107的上方配置有构成为能够整齐地配置被清洗物108的餐具筐110。
另外,主体101在内部具备借助排水软管112而与排水孔104连通的排水泵111。排水泵111借助排水软管112将清洗槽102内的清洗水抽吸,并将其排出设备外。
并且,餐具清洗机在主体101的内部具备干燥部。干燥部向清洗槽102送入暖风,对被清洗物108进行干燥。干燥部包括送风风扇113和加热器116,设于风路115内。而且,在驱动送风风扇113时,利用干燥用的加热器116对清洗槽10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将被加热的空气再次向清洗槽102内送入,并进行循环。由此,加速被清洗物108的干燥。
控制部117配置于主体101的内部。控制部117用于控制供水阀、清洗泵105、排水泵111、加热器109、送风风扇113、加热器116等电装零部件。由此,控制部117对清洗步骤、漂洗步骤、干燥步骤等一系列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进行执行。
另外,主体101在前表面具备操作部(未图示)。在使用者选择运转程序等时等时候对操作部进行操作。
并且,餐具清洗机在清洗槽102的内部顶面具备离子产生部118。离子产生部118产生离子颗粒,进行被清洗物108和清洗槽102的内表面的除菌、除臭。
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餐具清洗机具备静电雾化装置来作为离子产生部118。餐具清洗机在清洗步骤之前开始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生成带电微粒水。然后,将由静电雾化装置生成的带电微粒水向清洗槽102放出。放出的带电微粒水附着于清洗前的被清洗物108。由此,对被清洗物108进行预清洗,提高清洗性能。
专利文献1的餐具清洗机如上所述地构成并且进行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6说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118)的结构和动作。图6是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的详细图。另外,针对图6所示的静电雾化装置而言,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改变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而沿用说明。
如图6所示,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118)首先利用由珀尔帖单元等构成的冷却部118a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冷却而生成凝结水。将生成的凝结水向放电电极118b供给。然后,在凝结水供给到放电电极118b的状态下,对放电电极118b与相对电极118c之间施加高电压。此时,放电电极118b的顶端部分的凝结水受到较大的能量(成为高密度的电荷的排斥力)。由此,大量生成带负电的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将生成的带电微粒水向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118)的外部、即清洗槽102的内部放出。
专利文献1的静电雾化装置如上所述地构成并且进行动作。
另外,提出了一种具备离子产生器来作为离子产生部118的餐具清洗干燥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离子产生器用于产生离子。然后,将所产生的离子向清洗槽102供给。由此进行被清洗物108和清洗槽102的内表面的除菌、除臭。
然而,专利文献1的餐具清洗机是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118)配置于清洗槽102的内部顶面这样的单纯的结构。因此,没有在使由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118)产生的带电微粒水扩散到清洗槽2内的各个角落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存在带电微粒水未遍布于在清洗槽102内收纳的所有被清洗物108以及清洗槽102的整个内表面的可能性。因此,会产生除菌、除臭不充分的情况。
另外,在产生带电微粒水时和将其向清洗槽102供给时,容易受到清洗槽102内的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具体而言,例如在利用包含洗涤剂的清洗水进行清洗之后附带利用被加热的70度左右的温水进行漂洗而实现的杀菌、干燥功能的餐具清洗机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加热器、送风风扇进行清洗槽内的加热、除湿。因此,静电雾化装置会受到由清洗槽102内的温度、湿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静电雾化装置特别是在温度过高的情况、湿度过低的情况下难以产生带电微粒水。因此,无法以稳定的量产生带电微粒水。并且,难以对所产生的带电微粒水的浓度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74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51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包括: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清洗部,其用于清洗被清洗物;离子产生部,其用于产生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以及导入风路和离子导入装置,该导入风路和离子导入装置用于向清洗槽内供给由离子产生部产生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导入风路由主风路和从主风路分支的副风路形成,离子产生部设于副风路内。而且,导入风路构成为,在副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速比在主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小。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产生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并将其向清洗槽内的所有位置更可靠地供给。由此,能够使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附着于在清洗槽内放置的所有被清洗物和清洗槽的整个内表面。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清洗槽内的臭味的缓和、杂菌的繁殖抑制、除菌等。
另外,能够抑制清洗槽的内部、餐具清洗机的外部的环境变化的影响。由此,能够对所产生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的浓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导入风路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集中清洗程序运转时的顺序的图。
图4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离子导入动作的运转的时序图。
图5是以往的具备离子产生部的餐具清洗机的侧剖视图。
图6是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的详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侧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包括主体1和设于主体1的内部的清洗槽2等。餐具等被清洗物8收纳于清洗槽2的内部,利用从清洗部即清洗喷嘴7喷射的清洗水对餐具等被清洗物8进行清洗。此时,作为清洗水,将水或者热水经由供水部3向清洗槽2内供给。清洗槽2在底部具备排水孔4。清洗泵5以与排水孔4连通的方式安装。清洗泵5构成为使清洗水在清洗槽2的内部循环。在排水孔4设有用于收集包含在清洗水中的残渣的残渣过滤器6。
在上述结构中,向清洗槽2供给的清洗水在以下的路径中循环。首先,在驱动清洗泵5时,供给至清洗槽2内的清洗水经过残渣过滤器6而向清洗泵5被吸入。利用清洗泵5将吸入了的清洗水向设于清洗槽2的内底部的清洗喷嘴7供给。供给的清洗水从清洗喷嘴7喷射,清洗被清洗物8。在清洗之后,清洗水再次返回排水孔4。清洗水在以上的路径中循环。此时,从被清洗物8脱落的残渣等与清洗水一起流入残渣过滤器6。然后,无法经过残渣过滤器6的大小的残渣被残渣过滤器6收集。
加热清洗水用的清洗水加热器9设于清洗喷嘴7与清洗槽2的底部之间。在清洗喷嘴7的上方配置有构成为能够整齐地配置被清洗物8的餐具筐10。
另外,主体1在内部具备借助排水软管12而与排水孔4连通的排水泵11。排水泵11将清洗槽2内的清洗水经由排水软管12排出设备外。
并且,餐具清洗机在主体1的内部具备干燥部21。干燥部21向清洗槽2内送入暖风,对被清洗物8进行干燥。干燥部21包括作为送风装置的送风风扇13和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16,干燥部21设于风路20内。风路20的一端20aa与清洗槽2连通,风路20的另一端20ab构成外部气体吸入口14,与主体1的外部连通。过滤器15配置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过滤器15收集被吸入的外部气体中含有的尘埃等。由此,使洁净的空气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进入风路20。
具体而言,在驱动送风风扇13时,被过滤器15去除了尘埃等的空气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进入到风路20内。也就是说,风路20构成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等的导入风路。进入到风路20的空气被加热器16加热。之后,被加热的空气向清洗槽2内送入,用于被清洗物8和清洗槽2的干燥。由此,清洗槽2内的包含水分的空气从排气口(未图示)排出。另外,干燥部也可以构成为具备除湿部,使干燥用的空气在清洗槽2与除湿部之间循环。
主体1在内部还具备控制部17。控制部17用于控制供水部3、清洗泵5、排水泵11、清洗水加热器9、送风风扇13、加热器16等电装零部件。由此,控制部17对预清洗步骤、主清洗步骤、漂洗步骤、干燥步骤等一系列动作进行控制从而执行清洗动作等。
另外,主体1在前表面具备操作部(未图示)。使用者在进行运转程序等的设定时对操作部进行操作。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在风路20(导入风路)内具备作为离子产生部发挥功能的静电雾化装置18。静电雾化装置18生成带负电的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利用作为送风装置的送风风扇13将生成的带电微粒水与经由风路20送入清洗槽2内的空气混合。与空气混合的带电微粒水向清洗槽2内供给,进行被清洗物8和清洗槽2的内表面的除菌、除臭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静电雾化装置18(离子产生部)和干燥部21兼用的送风风扇13以及风路20在内地构成离子导入装置。利用该结构,兼用干燥用的送风风扇13而将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向清洗槽2内供给。因此,不需要用于将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等从离子产生部供给至清洗槽2的专用的送风装置、风路。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廉价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针对离子导入装置和干燥部21而言,也可以不兼用送风装置,而是利用单独的送风装置和风路来构成。利用该结构,控制部17能够对各送风装置独立地精度更良好地进行控制。
另外,静电雾化装置18配置于风路20内的比送风风扇13靠下游侧的位置。加热器16配置于风路20内的比静电雾化装置18靠下游侧的位置。过滤器15配置于外部气体吸入口14。
另外,过滤器15配置于风路20内的比静电雾化装置18靠上游侧的位置即可,可以配置于任意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将用于检测风量的送风检测部23在风路20内配置于加热器16的下游侧。送风检测部23不限于直接检测风量的风量计。例如也可以将送风检测部23设为检测风速来估计风量的结构。并且,例如也可以将送风检测部23设为在加热器16的下游侧检测温度并根据针对加热器16的发热而言的冷却率来估计风量的结构。
如上所述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
接下来,参照图2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风路20的结构和动作。图2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导入风路(风路2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2所示,构成导入风路的风路20包括主风路20a和副风路20b。副风路20b以在分支部20d处从主风路20a分支并再次在合流部20c处合流的方式与主风路20a的局部并列设置。而且,静电雾化装置18配置于副风路20b。由此,被送风风扇13送入风路20的空气的一部分会从主风路20a经由分支部20d向副风路20b分支而流入。然后,流入的空气经过配置于副风路20b内的静电雾化装置18。之后,构成为,经过的空气再次经由合流部20c而与主风路20a合流。
此时,将副风路20b的截面积(与流动的空气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积)形成为相对于主风路20a的截面积而言以预定的比例缩小。具体而言,副风路20b的入口和出口例如以主风路的截面积的大致3%~10%的截面积形成。由此,经过副风路20b内的风量较小。并且,经过静电雾化装置18的风的流速比经过主风路20a内的风的流速小(慢)。
并且,在从副风路20b向主风路20a返回的合流部20c处以从主风路20a的内周壁向内侧突出的方式配置有壁面22。壁面22形成为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去而从主风路20a的在合流部20c处的内壁面向内侧倾倒。也就是说,合流部20c的送风风扇13侧被壁面22覆盖。另一方面,利用倾斜配置的壁面22使合流部20c的清洗槽2侧开放。也就是说,主风路20a构成为在形成有壁面22的部分处局部缩窄(截面积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壁面22使主风路20a的截面积在合流部20c附近局部缩窄,但不一定必须是壁面22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主风路20a的位于从自主风路20a分支的副风路20b的入口到合流部20c之间的部分的截面积局部缩窄。由此,能得到与壁面22的结构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装置18与在背景技术中记载的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118)构成为相同。
因此,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装置18,除了要素附图标记之外,引用图6来说明。
如图6所示,静电雾化装置18(离子产生部)首先利用由珀尔帖单元等构成的冷却部18a来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冷却,生成凝结水。将生成的凝结水向放电电极18b供给。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直接对放电电极18b进行冷却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直接在放电电极18b结露。
然后,在将凝结水供给到放电电极18b的状态下,对放电电极18b与相对电极18c之间施加高电压。此时,放电电极18b的顶端部分的凝结水会受到较大的能量(成为高密度的电荷的排斥力)。由此,生成带负电的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并将其放出。放出的带电微粒水从副风路20b经由主风路20a的合流部20c向清洗槽2的内部导入。
如上所述地构成餐具清洗机的静电雾化装置18。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中,对使用由静电雾化装置18产生的带电微粒水对被清洗物进行清洗的情况下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送风风扇13动作时,来自外部的空气(外部气体)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进入到主体1内。此时,进入的外部气体经过过滤器15而被去除尘埃等。之后,外部气体经过作为导入风路的风路20而向清洗槽2导入。利用该结构,防止尘埃附着于静电雾化装置18的放电电极18b和相对电极18c等。由此,静电雾化装置18能够稳定且高效地产生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
此时,如上所述,从主风路20a分支的副风路20b的截面积形成为比主风路20a的截面积小。因此,在副风路20b流动的风量比在主风路20a流动的风量少。另外,在副风路20b流动的风的流速比在主风路20a流动的风的流速小(慢)。由此,在副风路20b流动的量少且流速慢的风会经过配置于副风路20b的静电雾化装置18。
利用上述结构,经过静电雾化装置18的空气的流速较小(慢)。由此,在静电雾化装置18动作时,能大幅抑制风的流速的影响。因此,能够利用珀尔帖单元等冷却部18a生成恰当的量的凝结水。另外,能够通过分支为主风路20a和副风路20b这两个风路并且改变两个风路的截面积的比例从而容易地调节在静电雾化装置18内经过的风的速度。由此,能够以稳定的量生成凝结水。因此,能够向放电电极18b供给稳定的量的凝结水。其结果,能够利用静电雾化装置18产生稳定的量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
另外,在餐具清洗机中,优选的是,使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可靠地附着于放置在清洗槽2内的所有被清洗物8和清洗槽2的整个内表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风路的分支结构来抑制经过静电雾化装置18的风的风量、流速所造成的影响,产生预定量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清洗槽2内的臭味的缓和、杂菌的繁殖抑制、除菌等。
如上所述,能够使用由静电雾化装置18生成的带电微粒水来对被清洗物进行清洗。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被清洗物8的干燥步骤和离子导入动作。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被清洗物8称为“餐具”来说明。
在此,餐具的干燥需要干燥餐具所需的热量以及由在餐具的表面流动的风实现的有效的水分蒸发。也就是说,在干燥餐具时需要比较大的风量。
另一方面,离子导入动作是在主清洗步骤之前或者干燥步骤之后将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向清洗槽2供给从而用于除臭和除菌的动作。因此,不需要干燥步骤时那么大的风量。
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离子导入动作所需的比较慢的风速,需要在各步骤中降低向清洗槽2输入的整体的风量。然而,风量的抑制对于餐具的干燥而言并非有益。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考虑在静电雾化装置18设置专用的风扇的结构。然而,若独立于送风风扇13地在静电雾化装置18设置专用的风扇,则会导致清洗槽2的内部的容积变小。并且,控制部17的控制动作较为复杂。也就是说,上述结构会导致餐具清洗机较昂贵等,并不是有效的对策。
因此,优选的是,控制部17在离子导入动作和干燥步骤中以不同的风量向清洗槽2供给空气。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以在各动作中以恰当的风量供给空气的方式进行控制而使风量变化。也就是说,控制部17在离子导入动作中控制为适合静电雾化装置18生成带电微粒水的空气的风量。另一方面,控制部17在干燥步骤中将空气的风量控制为高效地发挥干燥餐具的性能。由此,在离子导入动作中,能够以稳定的状态生成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其结果,能够向清洗槽内的所有位置供给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臭味的缓和以及除菌等。另外,在干燥步骤中,能够通过增加空气的风量或者加快流速从而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对餐具进行干燥。
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而言,在作为导入风路的风路20中,副风路20b从主风路20a分支并且与主风路20a并列地设置。在副风路20b配置有静电雾化装置18。而且,控制部17控制送风风扇13的例如转速等从而设为适合于静电雾化装置18的离子导入动作的空气的风量。利用该结构,预定的风量的空气经过从主风路20a分支的副风路20b内的静电雾化装置18。然后,包含由静电雾化装置18生成的带电微粒水在内的空气在合流部20c处与在主风路20a流动的空气合流。由此,带电微粒水乘着在主风路20a流动的流速较快的空气的流动而向清洗槽2内供给。也就是说,能够利用副风路20b内的静电雾化装置18稳定地生成充分的量的带电微粒水。然后,能够利用送风风扇13将生成的带电微粒水高效地供给到清洗槽2内。
另外,从副风路20b向主风路20a返回的合流部20c配置有朝向下游侧倾倒的壁面22。壁面22设置为,壁面22的合流部20c侧即送风风扇13侧关闭并且壁面22朝向清洗槽2侧开放。由此,主风路20a构成为其截面积在合流部20c附近局部缩窄。此时,有时会在主风路20a的从壁面22向清洗槽2侧的下游侧的部分产生压力损耗(压力损失)。在该情况下也是,在主风路20a内利用流量较大、流速较快的空气的流动而产生所谓的文丘里效应。因此,在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副风路20b的空气被从合流部20c向主风路20a内抽吸。由此,能够防止副风路20b的空气向静电雾化装置18的方向(从下游侧向上游侧)倒流。其结果,能够以稳定的量向清洗槽2内供给由静电雾化装置18生成的带电微粒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静电雾化装置18实现的离子导入动作中以不使干燥用的加热器16进行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加热器16在主风路20a内的比从副风路20b向主风路20a返回的合流部20c靠下游侧的位置处配置于比静电雾化装置18靠下游侧的位置。因此,在使加热器16动作时,会将副风路20b内的空气经由合流部20c强制地抽吸。也就是说,会在由送风风扇13的驱动而产生的压入的力、即“正压”的作用下进行抽吸。因此,在离子导入动作中,控制部17以不使加热器16进行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由静电雾化装置18产生的带电微粒水的状态(量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静电雾化装置18的下游侧配置有用于检测风量的送风检测部23。控制部17利用送风检测部23的检测结果来测量经过风路20的空气的风量。然后,控制部17特别是在离子导入动作中对送风风扇13进行控制,以使副风路20b内的风量成为预定的风量。另外,控制部17在离子导入动作中对静电雾化装置18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设为预定的离子浓度。由此,能够恰当地控制向清洗槽2内供给的带电微粒水的浓度,能够有效地进行臭味的缓和以及除菌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壁面22使主风路20a的截面积在合流部20c附近局部缩窄,但不一定必须是壁面22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主风路20a的位于从自主风路20a分支的副风路20b的入口到合流部20c之间的部分的截面积局部缩窄。由此,能得到与壁面22的结构同样的效果。
另外,作为具体的带电微粒水的离子浓度的调整方法,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由静电雾化装置18产生的离子的量相对于送风风扇13的风量而言进行变化从而进行调整。
另外,作为离子导入动作时的风量的控制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方法:控制部17例如根据干燥步骤时的风量来估计离子导入动作时的风量,从而控制送风风扇13并调整风量。也就是说,是送风检测部23利用在干燥步骤时通电的加热器16的冷却状态来测量风量的方法。具体而言,在干燥步骤中,在使用加热器16时,测量经过加热器16的空气的温度上升。此时,在空气的温度上升相对于加热器16的输入热量而言较小的情况下,风量较大,因此认为冷却效果较高。相反,在空气的温度上升较大的情况下,风量较小,因此认为冷却效果较低。也就是说,能够基于加热器16的输入热量与风量的上述关系来估计干燥步骤中的风量。
并且,控制部17能够通过检测送风风扇13的转速从而根据转速与风量的特性来估计风量。也就是说,控制部17利用转速和风量的特性,对送风风扇13进行控制从而设为适合于离子导入动作时的风量。例如,若设于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过滤器15堵塞,则被送风风扇13抽吸的外部气体的风量会减少。在此,控制部17在每次干燥步骤时会测量风量。由此,控制部17能够容易地掌握因过滤器15的堵塞等而导致的风量的变化。此时,过滤器15的堵塞的状态不会突然较大程度地发生变化。因此,在离子导入动作中,控制部17利用干燥步骤时的风量的状态来控制送风风扇13。由此,在离子导入动作中,控制部17能够以恰当的风量吹送空气。
如上所述地执行被清洗物8的干燥步骤和离子导入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程序运转时的静电雾化装置18的动作和作用。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集中清洗程序运转时的顺序的图。
如图3所示,首先,使用者将餐具等被清洗物8放置于餐具筐10,将餐具筐10收纳于清洗槽2的内部(步骤S1)。此时,在以下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用者对操作部进行操作,选择集中清洗程序(步骤S2)。具体而言是如下情况,即,在步骤S1中,暂时放置了被清洗物8之后进一步追加被清洗物8,在追加放置之后进行集中清洗。另外,是根据情况将主清洗推后的情况等情况。
接下来,在选择集中清洗程序时,控制部17对放置的被清洗物8执行预清洗步骤。预清洗步骤包括预清洗动作(步骤S3)和作为离子导入动作的带电微粒水导入动作(步骤S4)。预清洗动作是利用从清洗喷嘴7喷射的清洗水对被清洗物8进行清洗的清洗动作。带电微粒水导入动作是使静电雾化装置18进行动作并向清洗槽2内供给带电微粒水的动作。
具体而言,控制部17首先以预定时间进行预清洗动作(步骤S3)。
接下来,控制部17进行带电微粒水导入动作(步骤S4)。具体而言,控制部17使静电雾化装置18和送风风扇13动作。静电雾化装置18产生带电微粒水。利用送风风扇13将产生的带电微粒水向清洗槽2内供给。由此,能够抑制因在收纳于清洗槽2内的被清洗物8附着的食品残渣而导致的臭味的产生、杂菌的增殖。
此时,使静电雾化装置18连续或者间歇地动作,从而将带电微粒水向清洗槽2内供给。另外,带电微粒水的供给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以预定时间执行带电微粒水的供给。另外,也可以在接下来的主清洗步骤开始之前连续地执行带电微粒水的供给。在此,针对作为离子产生部的静电雾化装置18的连续的或者间歇的动作而言,考虑离子产生部的动作的性能的维持与寿命的平衡来设定即可。由此,能够在维持性能的同时使离子产生部长寿命地进行动作。
接下来,在集中清洗程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餐具筐10追加放置被清洗物8(步骤S5)。此时,在追加放置被清洗物8的情况(步骤S5的Yes)下,使用者在主清洗步骤开始之前,将被清洗物8追加放置于餐具筐10并收纳于清洗槽2的内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7在每次检测到被清洗物8收纳到清洗槽2内并且放置完成时都会重新执行步骤S3~步骤S4即预清洗步骤。也就是说,在主清洗步骤之前,将被清洗物8多次放置于清洗槽2内。因此,每次放置被清洗物8时都执行预清洗动作和作为离子导入动作的带电微粒水导入动作来作为预清洗步骤。由此,能够在每次新放置被清洗物8时都进行被清洗物8和清洗槽2的内表面的除菌和除臭。其结果,能够以较好的清洗效果有效地进行在预清洗步骤之后执行的主清洗步骤。
另一方面,在最终的被清洗物8的放置完成并且在放置后成为能够实施主清洗步骤的时刻(步骤S5的No)时,使用者借助操作部进行放置完成操作(步骤S6)。该操作成为向下一步骤转移的转移指示。
由此,控制部17执行主清洗步骤、漂洗步骤以及干燥步骤(步骤S7)。
然后,在上述集中清洗程序的所有步骤完成时,控制部17结束餐具清洗机的被清洗物8的清洗运转。
此时,在步骤S7中,即使结束干燥步骤,也可以在将被清洗物8从清洗槽2取出之前的期间每隔预定时间重复执行短时间的离子导入动作(步骤S8)。由此,将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向清洗槽2内恰当供给。其结果,能够持续维持清洗槽2内的臭味的缓和以及除菌等。也就是说,步骤S8根据需要来实施即可,不一定必须执行。
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如上所述地执行集中清洗程序的清洗运转。
在此,使用图4说明静电雾化装置18的动作。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离子导入动作中的静电雾化装置18和送风风扇13的运转的时序图。针对静电雾化装置18的结构而言,除要素附图标记之外是与以往同样的结构,因此引用图6来说明。
如图4所示,控制部17自静电雾化装置18的运转开始延迟时间T(例如3分钟左右)从而开始送风风扇13的运转。此时,静电雾化装置18利用由珀尔帖单元等形成的冷却部18a使周围的空气冷却,生成凝结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装置18构成为例如利用冷却部18a来对放电电极18b进行冷却。由此,在放电电极18b处直接生成并供给凝结水。此时,控制部17如上所述地在静电雾化装置18的初始状态下以不使送风风扇13进行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放电电极18b的结露状态更稳定,能够高效地生成凝结水。
通过上述控制,冷却部18a能够急速地对放电电极18b进行冷却,加速凝结水的生成。也就是说,冷却部18a包含存在于放电电极18b附近的相同的空气在内地连续地进行冷却。因此,与包含在送风风扇13的动作的作用下连续换新的空气在内地进行冷却的情况相比,冷却部18a能够高效地对放电电极18b附近进行冷却。而且,一旦放电电极18b被冷却且开始生成凝结水,就会连续且稳定地生成凝结水。在成为该阶段时,将凝结水向放电电极18b充分地供给。由此,开始通过放电而产生带电微粒水。也就是说,在图4所示的例如时间T后的时刻连续地生成凝结水并且产生带电微粒水。
在此,控制部17在上述时刻开始送风风扇13的运转,向清洗槽2内供给带电微粒水。由此,在时间T之前的期间,静电雾化装置18能够使冷却部18a急速地冷却而加速凝结水的生成。其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带电微粒水。
另外,从静电雾化装置18的运转开始到送风风扇13的运转开始为止的时间T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从静电雾化装置18停止起到下一次运转开始为止的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有时也能够维持结露状态,直接稳定地产生带电微粒水。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静电雾化装置18的动作停止的时间间隔来确定并设定恰当的时间T。
另外,会根据冷却的空气的湿度的不同而导致产生凝结水的时间不同。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静电雾化装置18的放电电极18b的附近设置湿度检测部等来检测凝结水的产生状况,从而确定并设定时间T。
以上,以集中清洗程序为例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清洗运转,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漂洗步骤之后、干燥步骤或者清洗运转结束后进行离子导入动作。因此,上述的说明在上述各步骤中的使执行离子导入动作的静电雾化装置18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包括:清洗槽2,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8;清洗喷嘴7,其用于对被清洗物8进行清洗;静电雾化装置18,其用于产生带电微粒水;以及风路20(导入风路)和送风风扇13(离子导入装置),该风路20和送风风扇13向清洗槽2内供给由静电雾化装置18产生的带电微粒水。风路20由主风路20a和从主风路20a分支的副风路20b形成,静电雾化装置18设于副风路20b内。而且,风路20构成为,在副风路20b流动的空气的流速比在主风路20a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小。
根据该结构,设有静电雾化装置18的副风路20b的流速较小。由此能够稳定地生成带电微粒水。其结果,能够抑制清洗槽2的内部、餐具清洗机的外部的环境变化的影响,控制带电微粒水的浓度。另外,能够使在副风路20b内产生的带电微粒水乘着从合流部20c在主风路20a流动的流速较快的空气的流动而向清洗槽2内供给。由此,能够使带电微粒水附着于在清洗槽2内放置的所有被清洗物8和清洗槽2的整个内表面。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清洗槽2内的臭味的缓和、杂菌的繁殖抑制、除菌等。
另外,在副风路20b向主风路20a合流的下游侧的合流部20c设有向主风路20a内突出的壁面22。壁面22形成为随着从合流部20c朝向下游侧去而向主风路20a的内侧倾倒。根据该结构,副风路20b内的空气由于壁面22的存在会在由在主风路20a内流动的空气产生的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被抽吸。由此,能够防止副风路20b的空气向静电雾化装置18的方向倒流。其结果,能够向清洗槽2内稳定地供给带电微粒水。
另外,清洗槽2在内部具备用于输送干燥用的空气的送风风扇13和使送风风扇13和清洗槽2连通的风路20。风路20构成为兼用作供给带电微粒水的导入风路,送风风扇13构成为兼用作将由静电雾化装置18产生的带电微粒水向清洗槽2内供给的离子导入装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与带电微粒水的产生和供给相关联的结构和控制部17。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清洗槽2的内部的容积较大且廉价的餐具清洗机。
并且,用于收集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等的过滤器15配置于风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的比静电雾化装置18靠上游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尘埃等附着于静电雾化装置18的例如放电电极18b等内部器件。由此,能够稳定地产生带电微粒水。
并且,设置有供空气从清洗槽2流出的导出风路(未图示)和供空气向清洗槽2流入的导入风路。导出风路和导入风路连结,形成独立于风路20的循环风路(未图示)。而且,也可以将静电雾化装置18等离子产生部和送风风扇13等离子导入装置设于循环风路。根据该结构,供给到清洗槽2内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会进行循环,不会放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将更多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向清洗槽2内供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集中清洗程序中使静电雾化装置18作为标准地自动地进行动作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自动地进行动作的结构设定为可选功能。也就是说,也可以构成为,根据使用者的判断,根据需要而使静电雾化装置18自动地进行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离子产生部,以静电雾化装置1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产生离子从而进行被清洗物和清洗槽的内表面的除菌、除臭的离子产生器。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静电雾化装置18同样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包括: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清洗部,其用于清洗被清洗物;离子产生部,其用于产生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以及导入风路和离子导入装置,该导入风路和离子导入装置用于向清洗槽内供给由离子产生部产生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导入风路由主风路和从主风路分支的副风路形成,离子产生部设于副风路内。而且,导入风路构成为,在副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速比在主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小。
根据该结构,设有离子产生部的副风路的流速较小。由此能够稳定地生成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其结果,能够抑制清洗槽的内部、餐具清洗机的外部的环境变化的影响,控制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的浓度。另外,能够使在副风路内产生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乘着从合流部在主风路流动的流速较快的空气的流动而向清洗槽内供给。由此,能够使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附着于在清洗槽内放置的所有被清洗物和清洗槽的整个内表面。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清洗槽内的臭味的缓和、杂菌的繁殖抑制、除菌等。
另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构成为,主风路的位于从副风路的入口到副风路向主风路合流的下游侧的合流部之间的部分的截面积局部缩窄。根据该结构,利用局部缩窄的主风路使副风路内的空气在由在主风路内流动的空气产生的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被抽吸。由此,能够防止副风路的空气向离子产生部的方向倒流。其结果,能够向清洗槽内稳定地供给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而言,在副风路向主风路合流的下游侧的合流部设有向主风路内突出的壁面。壁面也可以形成为随着从合流部朝向下游侧去而向主风路的内侧倾倒。根据该结构,副风路内的空气由于壁面的存在会在由在主风路内流动的空气产生的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被抽吸。由此,能够防止副风路的空气向离子产生部的方向倒流。其结果,能够向清洗槽内稳定地供给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
另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在清洗槽的内部具备输送外部的空气的送风装置和使送风装置和清洗槽连通的风路。也可以是,风路构成为兼用作导入风路,送风装置构成为兼用作离子导入装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与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的产生和供给相关联的结构和控制部。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清洗槽的内部的容积较大且廉价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而言,用于收集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的过滤器设于风路内。过滤器也可以设于比离子产生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尘埃等附着于离子产生部的例如静电雾化装置的放电电极等内部器件。由此,能够稳定地产生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
另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设有供空气从清洗槽流出的导出风路。并且,导出风路与导入风路连结而形成循环风路。而且,也可以是,离子产生部和离子导入装置设于循环风路。根据该结构,供给到清洗槽内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会进行循环,不会放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将更多的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向清洗槽内供给。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产生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并且使其可靠地附着于清洗槽内的所有位置,抑制由附着于清洗槽内的被清洗物的食品残渣等而引起的臭味的产生、杂菌的增殖。因此,对于需要可靠地抑制臭味的产生、杂菌的增殖的家庭用的餐具清洗机、餐具清洗干燥机或者餐具干燥机等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01、主体;2、102、清洗槽;3、供水部;4、104、排水孔;5、105、清洗泵;6、106、残渣过滤器;7、107、清洗喷嘴(清洗部);8、108、被清洗物;9、清洗水加热器;10、110、餐具筐;11、111、排水泵;12、112、排水软管;13、113、送风风扇(送风装置、离子导入装置);14、外部气体吸入口;15、过滤器;16、109、116、加热器;17、117、控制部;18、118、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部);18a、118a、冷却部;18b、118b、放电电极;18c、118c、相对电极;20、115、风路;20a、主风路;20aa、一端;20ab、另一端;20b、副风路;20c、合流部;20d、分支部;21、干燥部;22、壁面;23、送风检测部。

Claims (6)

1.一种餐具清洗机,其中,
该餐具清洗机包括:
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
清洗部,其用于清洗所述被清洗物;
离子产生部,其用于产生带电微粒水或/和离子;以及
导入风路和离子导入装置,该导入风路和离子导入装置用于向所述清洗槽内供给由所述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所述带电微粒水或/和所述离子,
所述导入风路由主风路和自所述主风路分支的副风路形成,
所述离子产生部设于所述副风路内,
所述导入风路构成为,在所述副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速比在所述主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所述主风路的位于从所述副风路的入口到所述副风路向所述主风路合流的下游侧的合流部之间的部分的截面积构成为局部缩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在所述副风路向所述主风路合流的下游侧的合流部设有向所述主风路内突出的壁面,
所述壁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合流部朝向下游侧去而向所述主风路的内侧倾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所述清洗槽在内部具备:
送风装置,其用于输送外部的空气;以及
风路,其用于使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清洗槽连通,
所述风路构成为兼用作所述导入风路,
所述送风装置构成为兼用作所述离子导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用于收集空气中包含的尘埃的过滤器设于所述风路内,
所述过滤器配置于比所述离子产生部靠上游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该餐具清洗机具备供空气从所述清洗槽流出的导出风路,
所述导出风路与所述导入风路连结而形成循环风路,
所述离子产生部和所述离子导入装置设于所述循环风路。
CN201880055513.9A 2017-09-28 2018-09-18 餐具清洗机 Pending CN1110506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7807 2017-09-28
JP2017-187807 2017-09-28
JP2018-132809 2018-07-13
JP2018132809A JP7450172B2 (ja) 2017-09-28 2018-07-13 食器洗い機
PCT/JP2018/034322 WO2019065330A1 (ja) 2017-09-28 2018-09-18 食器洗い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623A true CN111050623A (zh) 2020-04-21

Family

ID=6633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513.9A Pending CN111050623A (zh) 2017-09-28 2018-09-18 餐具清洗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50172B2 (zh)
CN (1) CN1110506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3910B2 (ja) 2019-03-28 2022-12-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ガスセンサ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6131A (ja) * 1997-09-01 1999-03-23 Rinnai Corp 食器洗浄機
JP2005192728A (ja) * 2004-01-06 2005-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食器洗い機
CN101285260A (zh) * 2007-04-09 2008-10-15 海尔集团公司 用洗衣机干衣结构仿阳光晾晒并催化吸附去除臭氧的方法
US20090109594A1 (en) * 2006-05-26 2009-04-30 Shousuke Akisada Electrostatically atomizing device
JP2011007443A (ja) * 2009-06-26 2011-01-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を備えた送風装置
WO2011036943A1 (ja) * 2009-09-24 2011-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及び乾燥機
CN102149865A (zh) * 2008-09-12 2011-08-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涤干燥机
CN102145321A (zh) * 2010-01-25 2011-08-10 株式会社东芝 静电雾化装置及电动吸尘器
CN102198431A (zh) * 2010-03-26 2011-09-2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
CN202769868U (zh) * 2011-08-30 2013-03-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送出装置及空气调节装置、美容美发设备
CN103912952A (zh) * 2013-01-09 2014-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及空调器
CN104114242A (zh) * 2011-12-27 2014-10-22 金盛宇 用于控制烟雾的文丘里喷洒器和用于去除毒气的设备
CN204051468U (zh) * 2014-08-21 2014-12-31 西安瑞恒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混气室
CN205975119U (zh) * 2016-08-13 2017-02-22 中山市恒科塑胶产品有限公司 智能内衣消毒宝
CN206351005U (zh) * 2016-12-28 2017-07-25 上海梓优不锈钢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混合型混料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7331A (ja) * 1990-01-08 1991-09-10 Hitachi Ltd 食器洗い機
JP3207331B2 (ja) 1995-03-24 2001-09-10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ハーベスト式製氷装置
JP2003144372A (ja) * 2001-11-14 2003-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食器洗い機
JP2005289177A (ja) * 2004-03-31 2005-10-20 Calsonic Kansei Corp 空調装置
JP2008087636A (ja) * 2006-10-02 2008-04-17 Calsonic Kansei Corp 空調装置
JP5033229B2 (ja) * 2010-10-04 2012-09-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食器洗浄機
WO2013021570A1 (ja) * 2011-08-11 2013-0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菌抑制方法、菌抑制装置、および空気浄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6131A (ja) * 1997-09-01 1999-03-23 Rinnai Corp 食器洗浄機
JP2005192728A (ja) * 2004-01-06 2005-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食器洗い機
US20090109594A1 (en) * 2006-05-26 2009-04-30 Shousuke Akisada Electrostatically atomizing device
CN101285260A (zh) * 2007-04-09 2008-10-15 海尔集团公司 用洗衣机干衣结构仿阳光晾晒并催化吸附去除臭氧的方法
CN102149865A (zh) * 2008-09-12 2011-08-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涤干燥机
JP2011007443A (ja) * 2009-06-26 2011-01-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を備えた送風装置
WO2011036943A1 (ja) * 2009-09-24 2011-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及び乾燥機
CN102145321A (zh) * 2010-01-25 2011-08-10 株式会社东芝 静电雾化装置及电动吸尘器
CN102198431A (zh) * 2010-03-26 2011-09-2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
CN202769868U (zh) * 2011-08-30 2013-03-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送出装置及空气调节装置、美容美发设备
CN104114242A (zh) * 2011-12-27 2014-10-22 金盛宇 用于控制烟雾的文丘里喷洒器和用于去除毒气的设备
CN103912952A (zh) * 2013-01-09 2014-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及空调器
CN204051468U (zh) * 2014-08-21 2014-12-31 西安瑞恒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混气室
CN205975119U (zh) * 2016-08-13 2017-02-22 中山市恒科塑胶产品有限公司 智能内衣消毒宝
CN206351005U (zh) * 2016-12-28 2017-07-25 上海梓优不锈钢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混合型混料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50172B2 (ja) 2024-03-15
JP2019063492A (ja)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1188B (zh) 餐具清洗机
US20140075682A1 (en) Home Appliance
EP1605091A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deodorizing method
EP2796615B1 (en) Clothes dryer and method of cleaning evaporator in clothes dryer
EP2796614A1 (en) Clothes dryer and method of cleaning evaporator in clothes dryer
WO2009084281A1 (ja)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消臭装置
CN111000507A (zh) 餐具清洗机
CN111093458A (zh) 餐具清洗机
US8225523B2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1050623A (zh) 餐具清洗机
WO2019065330A1 (ja) 食器洗い機
CN110710945A (zh) 餐具干燥机
TWI309974B (zh)
CN110710946A (zh) 餐具干燥机
EP2213779A1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20110013016A (ko) 액체분사노즐을 구비한 의류건조기
WO2019065331A1 (ja) 食器洗い機
JP2011000474A (ja) 食器洗浄機
JP4096982B2 (ja) 食器洗い機
CN108018669B (zh) 洗衣干衣机
KR100767883B1 (ko) 식기 세척기
JP2007313176A (ja) 食器洗い機
JP5857199B2 (ja) 洗濯乾燥機
JP2020014703A (ja) 洗濯機
JP4211796B2 (ja) 食器洗い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