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9773B -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9773B
CN111039773B CN201911353460.1A CN201911353460A CN111039773B CN 111039773 B CN111039773 B CN 111039773B CN 201911353460 A CN201911353460 A CN 201911353460A CN 111039773 B CN111039773 B CN 111039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adium
alkyne
carbon dioxide
bis
acryl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34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9773A (zh
Inventor
江焕峰
熊文芳
戚朝荣
程瑞祥
汪露
伍婉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9113534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9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9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977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2368 priority patent/WO202112908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9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9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15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rea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with carbon dioxide, e.g. Kolbe-Schmitt synthe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炔烃化合物、钯盐催化剂、碱、双膦配体、硅烷还原剂和溶剂,通入二氧化碳,于60~120℃下搅拌反应,反应液经水洗萃取、分离纯化,得到α‑丙烯酸化合物。本发明以钯盐为催化剂,双膦配体为配体,具有产率高、选择性单一、底物适用性广等特点。此外,该反应以炔烃类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CO2)是自然界“碳循环”的一部分,自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加。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通常被认为是诱导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CO2也是地球大气中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碳源。因此,实现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研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燃料具有重大的潜在价值。近年来,以CO2作为起始原料合成各种有机化学品(碳酸酯、羧酸、氨基甲酸酯、甲醇等)已经有很多成功报道。尽管如此,由于CO2本身具有较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化学转化二氧化碳方法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开发在温和条件下实现CO2高效催化转化的新策略仍然是迫切需要的。
另一方面,羧酸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广泛存在于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同时也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妆品、肥皂、洗涤剂、橡胶、染料、塑料、农用化学品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以羧酸为化学中间体,还可以衍生出在化学工业中有重要应用的酰卤、酸酐、酯和酰胺等化学物质。近年来,以二氧化碳为合成子,过渡金属催化合成不同类型羧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已经有一些报道。然而,从原子经济性考虑,在所有的合成方法中,金属催化炔烃与二氧化碳直接氢羧基化反应原子经济性较高。且炔烃类化合物来源广泛、廉价易得,以炔烃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羧酸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炔烃的氢羧基化反应报道较早的是Inoue课题组以9%的收率得到两分子炔烃羧基化环化产物,但反应产率较低,且所需反应温度较高(Chem.Lett.1977,6,855)。随后,一系列以当量镍作为催化剂的炔烃氢羧基化反应被相继报道(J.Org.Chem.1999,64,3975;Chem.Asian J.2015,10,1170;Org.Biomol.Chem.2016,14,10080)。其中,2004年,Iwasawa课题组通过配体调控选择性得到了不同区域选择性结构的羧基化产物(Chem.Commun,2004,2568)。2011年,麻生明课题组以二乙基锌为还原剂,实现了催化量镍催化的炔烃加氢羧基化反应(Angew.Chem.Int.Ed.2011,50,2578)。随后,Tsuji、Martin以及Cheng课题组分别相继报道了卡宾铜或者镍催化的内炔羧基化反应(Angew.Chem.Int.Ed.2011,50,523;J.Am.Chem.Soc.2015,137,8924;J.Am.Chem.Soc.2017,139,12161;J.Am.Chem.Soc.2016,138,5547;ChemCatChem 2016,8,2210)。然而,在这些炔烃的加氢羧基化反应中,通常以镍催化或铜催化为主,钯催化的炔烃加氢羧基化反应是还没有报道的。此外,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底物比较受限制,常以内炔为主,端炔的加氢羧基化反应是很少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简单易得的炔烃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钯盐作为催化剂,温和的硅烷为还原剂,双膦化合物为配体,在常见的碱和溶剂作用下,选择性的得到α-丙烯酸化合物。具有原子经济性高、选择性单一、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操作简便等优点。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炔烃化合物、钯盐催化剂、碱、双膦配体、硅烷还原剂和溶剂,通入二氧化碳,于60~120℃下搅拌反应,产物经分离纯化,得到α-丙烯酸化合物;
上述合成方法的化学反应如下式(1)或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31
式中,R1选自烷基、芳基取代烷基、氰基取代烷基、卤素取代烷基、苯基、烷基取代苯基、烷氧基取代苯基、卤素取代苯基、氟烷基取代苯基、芳基取代苯基或苯硫基;R2和R3选自相同或不相同的氢、烷基、苯基、烷基取代苯基、卤素取代苯基或酯基取代苯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R1选自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溴苯基、4-苯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氟苯基、2-甲氧基苯基、2-氟苯基、2-萘苯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苯乙基、3-CN-丙基、4-Cl-丁基或苯硫基;R2和R3选自相同或不相同的氢、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甲酯基苯基、甲基或丁基。
进一步地,所述钯盐为醋酸钯、双(二亚苄基丙酮)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氯化钯、[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钯、[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二氯化钯、[1,4-双(二苯基膦基)丁烷]二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双乙基二氯化钯、三氟乙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钯盐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0.01-0.015:1。
进一步地,所述双膦配体为1,2-双(二苯基磷)苯、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1,4-双(二苯基膦基)丁烷、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双膦配体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0.015-0.06:1。
进一步地,所述硅烷还原剂为苯基硅烷(PhSiH3)、双苯基硅烷(Ph2SiH2)、双[三甲基硅烷][(Me3Si)2]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1.3-1.5:1。
进一步地,所述碱为有机碱三乙胺、吡啶、四甲基乙二胺、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1,4-二叠氮双环[2.2.2]辛烷和无机碱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碱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1~2:1。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60~100℃,时间为6~20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纯化的步骤为:将反应液用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有机溶剂,得粗产物,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得到α-丙烯酸化合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柱层析提纯的洗脱液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5:1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发展了一种新的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钯盐为催化剂,双膦配体为配体,具有产率高、选择性单一、底物适用性广等特点。此外,该反应以炔烃类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
(2)本发明合成方法底物适应性广、催化剂量较少、条件温和,因而有望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3和图4分别是实施例2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5和图6分别是实施例3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7和图8分别是实施例4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9和图10分别是实施例5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11和图12分别是实施例6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13和图14分别是实施例7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15和图16分别是实施例8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17和图18分别是实施例9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19和图20分别是实施例10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图21和图22分别是实施例11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苯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82%。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1.45(s,1H),7.50(d,J=6.0Hz,2H),7.41(d,J=5.4Hz,3H),6.60(s,1H),6.07(s,1H);
13C NMR(100MHz,CDCl3)δ=172.4,140.6,136.0,129.4,128.4,128.3,128.1。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61
实施例2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4-甲基苯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79%。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0.78(s,1H),7.23(d,J=8.0Hz,2H),7.07(d,J=8.0Hz,2H),6.39(s,1H),5.88(s,1H),2.26(s,3H);
13C NMR(100MHz,CDCl3)δ=172.5,140.5,138.2,133.2,128.8,128.6,128.3,21.2,21.1。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62
实施例3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4-甲氧基苯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83%。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1.24(s,1H),7.38(d,J=8.0Hz,2H),6.89(d,J=8.0Hz,2H),6.45(s,1H),5.95(s,1H),3.81(s,3H);
13C NMR(100MHz,CDCl3)δ=172.5,159.7,134.0,129.6,128.5,127.9,113.5,55.2。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71
实施例4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4-氟苯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68%。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0.93(s,1H),7.41(dd,J=8.5Hz,5.4Hz,2H),7.04(t,J=8.6Hz,2H),6.54(s,1H),5.99(s,1H);
13C NMR(100MHz,CDCl3)δ=172.1,164.0,161.6,139.6,132.1,132.0,130.3,130.2,129.6,115.2,115.0。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81
实施例5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4-氯苯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48%。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0.20(s,1H),7.38–7.31(m,4H),6.55(s,1H),6.01(s,1H);
13C NMR(100MHz,CDCl3)δ=171.8,139.5,134.4,129.9,129.8,128.3。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82
实施例6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3-甲氧基苯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84%。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9.67(s,1H),7.26(t,J=7.8Hz,1H),7.00(m,2H),6.89(d,J=8.0Hz,1H),6.52(s,1H),6.00(s,1H),3.80(s,3H);
13C NMR(100MHz,CDCl3)δ=172.0,159.2,140.5,137.4,129.4,129.1,120.9,114.2,113.8,55.2。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91
实施例7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1-庚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76%。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1.40(s,1H),6.29(s,1H),5.64(s,1H),2.39–2.23(m,2H),1.55–1.44(m,2H),1.36–1.28(m,4H),0.89(t,J=6.9Hz,3H);
13C NMR(100MHz,CDCl3)δ=173.2,140.4,126.8,31.4,28.1,22.4,14.0;
IR(KBr):3043,2957,2930,2860,1698,1628,1439,1272,1214,946cm-1
HRMS-ESI(m/z):calcd for C8H14NaO2[M+Na]+:165.0886;found:165.0881。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092
实施例8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3-环己基-1-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83%。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1.47(s,1H),6.32(d,J=1.4Hz,1H),5.59(s,1H),2.19(d,J=7.0Hz,1H),1.77–1.62(m,3H),1.54–1.41(m,1H),1.28–1.11(m,2H),0.94–0.82(m,1H);
13C NMR(100MHz,CDCl3)δ=173.3,138.6,128.2,39.5,36.5,33.0,26.5,26.2;
IR(KBr):3036,2925,2853,1695,1626,1441,1309,1266,1218,947cm-1
HRMS-ESI(m/z):calcd for C10H16NaO2[M+Na]+:191.1043;found:191.1041。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101
实施例9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4-苯基-1-丁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71%。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7.28(t,J=7.4Hz,1H),7.19(d,J=7.1Hz,2H),6.31(s,1H),5.61(s,1H),2.89–2.76(m,1H),2.71–2.57(m,1H);
13C NMR(100MHz,CDCl3)δ=172.6,141.2,139.3,128.5,128.4,127.9,126.0,34.8,33.5;
IR(KBr):3070,3028,2930,2862,1696,1628,1440,1309,1273,1213,1140,949,741,697cm-1
HRMS-ESI(m/z):calcd for C11H12NaO2[M+Na]+:199.0730;found:199.0731。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111
实施例10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1,8-壬二炔、0.018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18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1.2毫摩尔三乙胺、1.56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73%。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500MHz,DMSO)δ=6.03(s,2H),5.55(s,2H),2.22(t,J=7.5Hz,4H),1.49–1.37(m,4H),1.32–1.24(m,2H);
13C NMR(126MHz,DMSO)δ=168.6,141.6,124.5,31.7,28.7,28.2;
IR(KBr):3445,2932,2861,1703,1630,1437,1282,1191,1020,824,763cm-1
HRMS-ESI(m/z):calcd for C11H16NaO4[M+Na]+:235.0941;found:235.0946。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121
实施例11
在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0.6毫摩尔二苯乙炔、0.009毫摩尔四(三苯基膦钯)、0.009毫摩尔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0.6毫摩尔三乙胺、0.78毫摩尔苯基硅烷和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通入2MPa二氧化碳气体,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冷却至室温,缓慢放空未反应的CO2。反应液用3毫升2M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去除溶剂,再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所用的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产率78%。
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400MHz,CDCl3)δ=10.64(s,1H),7.95(s,1H),7.36(d,J=4.7Hz,3H),7.26–7.18(m,3H),7.14(t,J=7.3Hz,2H),7.06(d,J=7.6Hz,2H);
13C NMR(100MHz,CDCl3)δ=173.4,142.4,135.3,134.3,131.7,130.8,129.7,129.5,128.7,128.2,128.0。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所得产物得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3527073000012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炔烃化合物、钯盐催化剂、碱、双膦配体、硅烷还原剂和溶剂,通入二氧化碳,于60~120℃下搅拌反应,产物经分离纯化,得到α-丙烯酸化合物;
所述钯盐为醋酸钯、双(二亚苄基丙酮)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氯化钯、[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钯、[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二氯化钯、[1,4-双(二苯基膦基)丁烷]二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双乙基二氯化钯、三氟乙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双膦配体为1,2-双(二苯基磷)苯、1,2-双(二苯基膦基)乙烷、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1,4-双(二苯基膦基)丁烷、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硅烷还原剂为苯基硅烷、双苯基硅烷、双[三甲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合成方法的化学反应如下式(1)或式(2)所示:
Figure FDA0003145295220000011
式(1)中,R1选自烷基、芳基取代烷基、氰基取代烷基、卤素取代烷基、苯基、烷基取代苯基、烷氧基取代苯基、卤素取代苯基、氟烷基取代苯基、芳基取代苯基或苯硫基时,R2为氢;
或当R1为苯基时,R2为苯基;
式(2)中,R1选自烷基、芳基取代烷基、氰基取代烷基、卤素取代烷基、苯基、烷基取代苯基、烷氧基取代苯基、卤素取代苯基、氟烷基取代苯基、芳基取代苯基或苯硫基时,R2和R3为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溴苯基、4-苯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氟苯基、2-甲氧基苯基、2-氟苯基、2-萘苯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苯乙基、3-氰基丙基、4-氯丁基或苯硫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钯盐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0.01-0.0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膦配体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0.015-0.0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烷还原剂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1.3-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有机碱三乙胺、吡啶、四甲基乙二胺、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1,4-二叠氮双环[2.2.2]辛烷和无机碱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碱的加入量与炔烃化合物中炔基的摩尔比为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60~100℃,时间为6~2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纯化的步骤为:将反应液用盐酸酸化,水洗、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有机溶剂,得粗产物,经柱层析提纯,得到α-丙烯酸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层析提纯的洗脱液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5:1的混合溶剂。
CN201911353460.1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Active CN111039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3460.1A CN111039773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PCT/CN2020/122368 WO2021129082A1 (zh) 2019-12-25 2020-10-21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3460.1A CN111039773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9773A CN111039773A (zh) 2020-04-21
CN111039773B true CN111039773B (zh) 2021-09-21

Family

ID=7023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3460.1A Active CN111039773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9773B (zh)
WO (1) WO20211290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9773B (zh) * 2019-12-25 2021-09-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CN111905831B (zh) * 2020-07-14 2021-12-03 厦门大学 一种用膦配体修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61627A (zh) * 2020-12-31 2021-04-16 南京理工大学 由萘和二氧化碳合成1-萘甲酸的方法
CN114907258B (zh) * 2021-02-09 2023-04-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钯与氮杂环卡宾协同催化制备炔丙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3908883B (zh) * 2021-10-13 2023-08-29 安徽美致诚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1-(4-甲氧基苯基)丙酮的合成方法
CN114957312A (zh) * 2022-04-27 2022-08-3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共轭烯烃的芳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03465B (zh) * 2022-05-20 2023-08-18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二氧化碳和烯烃合成有机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4957012A (zh) * 2022-05-20 2022-08-30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不饱和有机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4989031A (zh) * 2022-05-30 2022-09-02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不饱和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15181015B (zh) * 2022-07-20 2024-04-26 温州大学 三取代全氟烷基化烯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6003360B (zh) * 2022-11-28 2024-01-23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橙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1502B1 (en) * 1998-12-09 2001-12-18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Catalyst system containing a semilabile anionic ligand and a use of such catalyst system to produce α, β,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nd their esters
CN105566021A (zh) * 2015-12-30 2016-05-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α,β-不饱和羧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966889A (zh) * 2017-04-25 2017-07-2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E)‑β,γ‑烯基羧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10302A (zh) * 2017-07-28 2019-03-16 國立清華大學 多取代丙烯酸化合物之製備方法
CN111039773B (zh) * 2019-12-25 2021-09-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1502B1 (en) * 1998-12-09 2001-12-18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Catalyst system containing a semilabile anionic ligand and a use of such catalyst system to produce α, β,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nd their esters
CN105566021A (zh) * 2015-12-30 2016-05-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α,β-不饱和羧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966889A (zh) * 2017-04-25 2017-07-2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E)‑β,γ‑烯基羧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ionic Pd(II)-Catalyzed Reductive Cyclization of Alkyne-Tethered Ketones or Aldehydes Using Ethanol as Hydrogen Source;Shen, Kun et al;《ORGANIC LETTERS》;20130321;第15卷(第7期);20130321 *
Copper-Catalyzed Hydrocarboxylation of Alkynes Using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silanes;Fujihara, Tetsuaki et al;《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111231;第50卷(第2期);20111231 *
Electrochemical Carboxyl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Catalyzed By Nickel-Complexes -Unusual Regioselectivity;DUNACH, E et al;《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19880906;第352卷(第1-2期);19880906 *
Nickel Nanoparticle-catalyzed Carboxylation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with CO2 Using Sulfur-modified Au-supported Nickel Material;Taniguchi, Takahisa et al;《CHEMISTRY LETTERS》;20190920;第48卷(第11期);20190920 *
Nickel-mediated regio- and chemoselective carboxylation of alkynes in the presence of carbon dioxide;Saito, S et al;《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990508;第64卷(第11期);199905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9082A1 (zh) 2021-07-01
CN111039773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9773B (zh) 一种钯催化二氧化碳和炔烃合成α-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JP2001261667A (ja) アリルフラ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7973778B (zh) 一种钌催化芳香酮与二苯乙炔环化反应制备多芳取代萘衍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CN111484396B (zh) 一种过渡金属催化硝基芳烃脱硝方法
Zhang et al.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Glaser coupling of terminal alkynes catalyzed by multinuclear copper complexes under base-free conditions
CN112442008B (zh) 一种温度调控单质硫与活泼内炔制备1,4-二噻烯和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转化反应
JP2016535084A (ja) Thf−ジオールからの二酸、ジアルデヒド、またはジアミンの合成
KR100940338B1 (ko) 설파이드 화합물 및 유기 황-인듐 착물을 이용한설파이드화합물 제조방법
JP2009504606A (ja) ヘテロ芳香族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4109174B (zh) 一种联苯配体及其合成方法、及其在外消旋炔丙醇碳酸酯甲氧羰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CN104447336A (zh) 一种三碟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4354B (zh) 一种由醇类化合物制备联芳烃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3354500B (zh) 一种制备1,5-二烯衍生物的方法
CN109796360B (zh) 一种3-氨基-2-萘甲酸类化合物的制备工艺
CN102731386B (zh) 一种仲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1812001B (zh) 一种在水相中催化制备苯硫醚的方法
CN110668940A (zh) 可见光催化α,β-不饱和羧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3801015B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芳香羧酸化合物的方法
CN115368217B (zh) 一种3,4,5-三甲氧基甲苯的合成方法
CN111517903B (zh) 一种过渡金属催化芳香C-NO2的Hiyama偶联方法
CN111440213B (zh) 一种过渡金属催化芳香硝基c-no2转化为c-p键方法
CN113861237B (zh) 有机磷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202C (zh) 利用co2与丙炔胺反应制备5-亚甲基-2-噁唑烷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1440052B (zh) 一种过渡金属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的Stille偶联方法
CN114213370B (zh) 一种光诱导nhpi酯脱羧偶联合成烷基化富电子杂环芳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