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954B - 定子、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33954B CN111033954B CN201780093551.9A CN201780093551A CN111033954B CN 111033954 B CN111033954 B CN 111033954B CN 201780093551 A CN201780093551 A CN 201780093551A CN 111033954 B CN111033954 B CN 1110339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ding
- winding
- stator
- bound
- insulat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 amide imid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06 Liquid cryst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7 Liquid-crystal polymers (LC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1 rar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42—Driving elements, brak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umps
- F04C29/0085—Prime mov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0—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40—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定子具备:定子铁心(32a),其具有作为磁极齿的齿(32c);以及绕组(37),其经由安装于齿(32c)的绝缘部件(38)而进行卷绕。在绝缘部件(38)具备束缚导线(39)和绕组(37)的束缚部(56a~57i)。定子铁心(32a)固定于密闭容器(1)。束缚部(56a~57i)以所束缚的绕组(37)的切断面朝向定子铁心(32a)的内侧的方式束缚绕组(37)。由此,确保绕组的切断面与密闭容器的内周面的绝缘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闭型压缩机等所使用的电动机,特别是涉及定子的接线处理构造的改进。
背景技术
以往的密闭型压缩机等所使用的电动机的定子构成为包括:沿着内周部具有多个磁极齿的定子铁心、和经由绝缘部件而卷绕于该定子铁心的各磁极齿的绕组。在定子铁心的端面设置有束缚绕组的末端部的束缚部。在束缚部设置有束缚槽,对绕组的线首末端部或者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进行束缚。另外,在该束缚槽中,将绕组的线首末端部彼此连接,连接电源侧导线的搭接线、将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彼此连接并且形成中性点的搭接线也被束缚。被束缚的绕组的末端部、搭接线被嵌入束缚部的金属片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0652号公报
在电动机的定子中,为了其性能提高,将磁极齿和磁极齿接合的背轭所占的比例较小为好。因此,在定子端面,除了供绕组卷绕的磁极齿之外的空间被限制,在该空间设置有束缚部。另一方面,定子的接线处理方法是在将绕组的末端部、搭接线的末端部束缚在束缚槽中之后,切断不需要的部分。在设置于较窄的空间的束缚部,为了该切断作业的便利性,绕组的末端部、搭接线的末端部被配置为朝向定子的半径方向并且相对于中心的外周方向。因此,绕组和搭接线的切断面在定子的半径方向并且相对于中心的外周方向上露出地配置。
密闭型压缩机对压缩动作所产生的高压高温的气体进行处理,因此将全部的机构收纳在金属的密闭容器。该电动机构部也同样,将定子的外周面与密闭容器的内周面嵌合,且收纳在密闭容器内。因此,束缚部与密闭容器接近地配置。电动机构部为了在小型的同时得到高转矩,因此额定电压也较高,被施加高电压。其结果,在较窄的空间中,在确保绕组的末端部的切断面和搭接线的末端部的切断面与密闭容器的内周面的绝缘距离的方面存在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所做出的,提供一种高效率且低价格的定子、电动机以及密闭型压缩机,能够维持以往的定子的接线处理的作业性,能够确保绕组的末端部的切断面与将定子固定的密闭容器的内周面的绝缘距离。
本发明的定子、电动机和密闭型压缩机具备:定子铁心,其具有磁极齿;绕组,其经由安装于磁极齿的绝缘部件进行卷绕;以及束缚部,其设置于绝缘部件,对绕组的线首末端部和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进行束缚,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在被束缚部束缚后,被相邻的磁极齿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束缚,并且束缚部以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切断面和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切断面朝向定子铁心的内侧的方式束缚绕组。
本发明的定子、电动机和密闭型压缩机具备:定子铁心,其具有磁极齿;绕组,其经由安装于磁极齿的绝缘部件而进行卷绕;以及束缚部,其设置于绝缘部件,束缚导线和绕组,束缚部以绕组的切断面朝向定子铁心的内侧的方式束缚绕组,因此确保绕组的切断面与密闭容器的内周面的绝缘距离,并且维持以往的定子的接线处理的作业性,能够得到高效率且低价格的定子、电动机和密闭型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整体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密闭型压缩机的电动机构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定子铁心的概略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定子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绕组的接线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绕组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绝缘部件的构造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绝缘部件的接线方法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绕组的接线方法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绝缘部件的接线方法的其他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构部的搭接线的接线方法的其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密闭型的旋转压缩机的从纵向即曲轴的半径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对压缩机构部及其周围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密闭型压缩机100具备压缩机构部2和电动机构部3。压缩机构部2和电动机构部3收纳在包围其外周的密闭容器1。而且,压缩机构部2和电动机构部3固定在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密闭容器1的内部被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充满,因此是要求机密性、耐热性、强度的金属制的容器。密闭容器1由上部容器11和下部容器12构成。电动机构部2与压缩机构部3通过曲轴4连结,压缩机构部2被电动机构部3驱动。
曲轴4由主轴部41、副轴部42和偏心轴部43构成,沿轴向按照主轴部41、偏心轴部43、副轴部42的顺序设置。即,在偏心轴部43的轴向的一方设置有主轴部41,在偏心轴部43的轴向的另一方设置有副轴部42。主轴部41、副轴部42、偏心轴部43分别呈大致圆柱状的形状,以主轴部41与副轴部42的轴的中心一致的方式、即同轴地设置。另一方面,偏心轴部43的轴的中心被设置成偏离主轴部41、副轴部42的轴的中心。若主轴部41、副轴部42以轴的中心为中心旋转,则偏心轴部43进行偏心旋转。在偏心轴部43上滑动自如地安装有圆筒状的形状的旋转活塞21。
压缩机构部2由气缸22、主轴承23、副轴承24等构成。
在气缸22设置有大致圆筒形且轴向的两端开口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的轴向两端的开口部分别被主轴承23和副轴承24封堵。在气缸22的内部空间收纳有曲轴4的偏心轴部43和旋转活塞21。在气缸22中沿其内部空间的半径方向设置有槽,并具备在槽内沿半径方向往复运动的未图示的叶片。叶片的一端与旋转活塞21的外周面抵接,将旋转活塞21的外径侧的外周面和气缸22的内部空间的内周面所形成的空间分成两个。即,形成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
与密闭容器1相邻地设置有具有对制冷剂音进行消音的作用的吸入消声器101。吸入消声器101通过吸入连结管5而与气缸22连结。吸入连结管5的一端在吸入消声器101内开口,另一端与在形成于气缸22的压缩室开口的吸入口连接。从吸入消声器101、吸入连结管5吸入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吸入口被吸入形成于气缸22的压缩室。
在主轴承23设置有供曲轴4的主轴部41插通的轴承孔。主轴承23通过对插通于该轴承孔的主轴部41进行支承,从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4。
同样地,在副轴承24设置有供曲轴4的副轴部42插通的轴承孔。副轴承24通过对插通于该轴承孔中的副轴部42进行支承,从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4。
在主轴承23安装有以制冷剂音的消音为目的的排出消声器25。在主轴承23与排出消声器25之间形成有作为第一排出空间的消声器室。在主轴承23设置有未图示的排出口,并与形成于气缸22的压缩室连通。在压缩室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由该排出口而向排出消声器25的消声器室内排出。该排出口通常被未图示的排出阀封堵。在压缩室内的制冷剂气体达到规定的压力之后,排出阀将排出口开口。
在排出消声器25的上部设置有开口部25a,消声器室内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开口部25a而释放到密闭容器1内。
在密闭容器1的上部、即上部容器11安装有排出管6。释放到密闭容器1内的制冷剂气体经由排出管6而向密闭容器1的外部排出制冷剂气体。
对压缩机构部2的动作简单地进行说明。
首先,制冷剂气体经由吸入消声器101、吸入连结管5、吸入口而被吸入形成于气缸22的压缩室。在压缩室中,旋转活塞21、即偏心轴部43通过偏心轴部43的偏心旋转而在气缸22的内部空间中移动,切断与吸入口的连通。此外,若旋转活塞21进行偏心旋转,则压缩室的容积缩小,对所吸入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随着旋转活塞21的偏心旋转的推进,压缩室与排出口连通。若压缩室与排出口连通,制冷剂气体达到规定的压力,则将排出口封堵的排出阀开口。若排出口开口,则压缩室内的制冷剂气体经由排出口而排出到排出消声器25的消声器室内。若旋转活塞21进行偏心旋转,则切断与排出孔的连通,再次与吸入口连通。通过重复进行该操作,压缩机构部2进行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排出。一系列的动作在旋转活塞21在气缸22的内部空间内旋转一周的期间进行。
在密闭型压缩机100的外部设置有由热交换器、膨胀阀等构成的制冷回路,以从密闭型压缩机10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在制冷回路中循环、再次返回到密闭型压缩机100的方式连接。即,在压缩机构部2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从排出管6排出到密闭容器1外,在制冷回路中循环,经由吸入消声器101和吸入连结管5而被吸入压缩机构部2。如此构成。
另外,压缩机构部2的结构和动作以图1所示的旋转型压缩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的电动机构部3的电动机不限定于旋转型压缩机,也可以是涡旋型、往复型中任意的机构。说明了旋转活塞与叶片分体设置且抵接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一体型。另外,关于压缩机构部2和电动机构部3的配置,也可以不是必须在压缩机构部2的上方配置电动机构部3的结构。即,可以是上下颠倒、也可以是以横向的配置沿左右排列的结构。这些压缩机构部2的结构是一例,本申请的特征不被这些结构限定。
旋转活塞21和曲轴4通过电动机构部3而旋转。
对电动机构部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在电动机构部3的部分利用与曲轴4垂直的平面切断密闭型压缩机100的剖视图。使用图1和图2对电动机构部3的结构进行说明。
电动机构部3由转子31和以包围该转子31的外侧的方式设置的定子32构成。
转子31在转子31的中心轴上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31b。曲轴4的主轴部41插入转子31的轴孔31b,转子31固定于主轴部41。
定子32插入到形成密闭型压缩机100的外周的密闭容器1内,通过烧嵌等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即,定子32的半径方向的外周面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接触而被固定。
转子31如图2那样为圆柱形,固定在曲轴4的主轴部41。转子31由沿曲轴4的轴向层叠薄板状的电磁钢板而成的转子铁心31a构成。在构成转子铁心31a的电磁钢板中,将电磁钢板冲压成一定的形状,在轴向上层叠多张,层叠的电磁钢板彼此通过铆接或者焊接而固定。
转子铁心31a以包围轴孔31b的方式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磁铁插入孔31c。在该磁铁插入孔31c中插入平板形状的由稀土类形成的永久磁铁33并进行固定。磁铁插入孔31c和永久磁铁33一般具备偶数个,设置在转子铁心31a的半径方向的外缘部、即转子铁心31a的半径方向的外周面附近。
转子31通过永久磁铁33而产生磁通。
如图1所示,在转子铁心31a的上部设置有上部平衡配重34a,在下部设置有下部平衡配重34b。上部平衡配重34a、下部平衡配重34b是为了消除曲轴4的偏心轴部43进行偏心旋转时的载荷而设置的。此外,上部平衡配重34a、下部平衡配重34b还防止永久磁铁33飞散。上部平衡配重34a与下部平衡配重34b以及转子铁心31a由铆钉35固定。在转子铁心31a、上部平衡配重34a、下部平衡配重34b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铆钉孔,在该铆钉孔中插入铆钉35进行固定。另外,在曲轴4的偏心轴部43进行偏心旋转时的载荷较小且不需要消除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上部平衡配重34a、下部平衡配重34b而安装端板。端板防止永久磁铁33的飞散。
另外,在转子铁心31a设置有沿轴向连通的连通孔36。连通孔36用于使从压缩机构部2排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即,从压缩机构部2排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连通孔36而向排出管6送出。
另外,从压缩机构部2排出的制冷剂气体除了经由连通孔36以外,还经由转子31与定子32的间隙、定子32的间隙、定子32与密闭容器1的间隙而向排出管6送出。
如图2所示,定子32整体为圆筒形,在其内侧具备转子31。定子32和转子31被设置为具有0.3mm至1.0mm左右的空隙。定子32由沿曲轴4的轴向层叠薄板状的电磁钢板而成的定子铁心32a构成。
定子铁心32a由构成外缘的圆筒形部分的背轭32b和设置在背轭32b的内侧的多个磁极齿即齿32c构成。齿32c朝向定子铁心32a的中心轴、即曲轴4延伸。其前端以与转子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以倒圆弧状扩展。在齿32c与齿32c之间形成有供定子绕组37占有的插槽32d。
在图2中,每个齿32c在背轭32b上分离地形成,在卷绕了定子绕组37之后,成形品在背轭32b上以圆环状接合而形成定子铁心32a、即定子32。这是制造方法的一例,本申请的特征不限于该方法。
在齿32c上经由绝缘部件38而卷绕有定子绕组37。在齿32c上卷绕定子绕组37而形成磁极。
定子绕组37是由作为导体的芯线和覆盖芯线的至少一层的覆膜构成的导线。虽然多数情况下是单线,但有时也将多个单线集中使用。覆膜的材质是绝缘性的材质,是AI(酰胺酰亚胺)/EI(酯酰亚胺)。芯线的材质是铜、铝、或者有导通性的合金。定子32通过在定子绕组37中流过电流而在每个齿32c产生磁通。
另外,由于覆膜具有绝缘性,因此即使导线彼此接触也不会导通。
绝缘部件38使主要由铁构成的定子铁心32a和由铜构成的定子绕组37绝缘。绝缘部件38的材质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LCP(液晶聚合物)、PPS(聚亚苯基硫化物)等。
绝缘部件38设置有对定子绕组37的末端亦即末端部进行束缚并固定的束缚部。在绝缘部件38安装于定子铁心32a的状态下,束缚部配置在与齿32c相连的背轭32b的轴向的端面。在束缚部设置有束缚槽。在束缚槽中,束缚卷绕于齿32c的定子绕组37的末端部的一方。定子绕组37的末端部的另一方被束缚在与定子绕组37的末端部的一方被束缚的束缚部不同的束缚部的束缚槽中。这样,卷绕于齿32c的定子绕组37的末端部卡止在束缚部。
另外,在束缚部的束缚槽中,除了定子绕组37以外,还束缚搭接线、导线39。
在束缚部组装压接端子。在压接端子上也设置有槽,该槽成为夹住各个线的构造。压接端子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而且,将定子绕组37、搭接线、导线39电连接。即,定子绕组37经由束缚部、组装于束缚部的压接端子而与搭接线、导线39连接。
搭接线是将卷绕于不同的齿32c的定子绕组37彼此连接的导线。例如,将多个定子绕组37串联或者并联地连接,或者将多个定子绕组37的末端部连接并形成中性点。
导线39是从密闭容器1的外部的电源向定子绕组37供给电源的导线,是将与密闭容器1的外部的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子和定子绕组37连接的导线。导线的材质和结构与定子绕组37相同或者为绞线。导线39的一端被绝缘部件38的束缚部束缚。在另一端安装有端子39a,端子39a与连接端子7连接。
连接端子7是设置在密闭容器1的上部容器11的端子,将密闭容器1的内外电连接。由此,将被绝缘部件38的束缚部束缚的定子绕组37和搭接线经由导线39、端子39a、连接端子7而与外部的装置相连,使其电导通。
另外,连接端子7也可以设置在下部容器12。
连接端子7与设置在密闭型压缩机100的外部的电源、例如变频器装置等连接。从该电源向电动机构部3通电,电动机构部3进行动作。即,定子32产生磁通,转子31进行旋转运动。然后经由曲轴4对压缩机构部2进行驱动。
然而,定子绕组37在固定于束缚部的束缚槽之后,其剩余部分以不妨碍电动机构部3的动作的方式切断。为了切断作业的作业性和使切断后的定子绕组37的碎片不残留在定子32,而从定子32的中心向半径方向的外周侧引出进行切断。因此,束缚部的束缚槽也从定子32的中心沿半径方向的外周方向设置。
另一方面,密闭型压缩机100使定子32的半径方向的外周部与金属制的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接触并进行固定。因此,定子绕组37的切断的剖面也朝向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因此需要确保绝缘距离。绝缘距离例如是IEC-J60950等中规定的规格。特别是在密闭型压缩机100的电动机构3中,由于施加100V到200V的高电压,因此绝缘距离的确保是重要的。
然而,若定子铁心32a的轴向的端面的空间较窄且要充分地确保绝缘距离,则优选使束缚部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向定子32的齿侧移动。但是这阻碍了卷绕定子绕组37的空间。若阻碍了定子绕组37的空间,则定子绕组37不会充分地卷绕。因此产生转矩降低,效率也降低。为了自由地配置束缚部,与定子32所产生的磁路和强度无关地确保背轭。
因此,在本申请中为以下构造:改善束缚部的定子绕组37等的束缚方法,确保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与束缚部所束缚的定子绕组37的末端部的距离。
具体的结构用图3、4、5、6进行说明。
图3是从曲轴4的轴向观察定子铁心32a的俯视图,图4是在该定子铁心32a卷绕了定子绕组37时的状态。图5是该定子绕组37的概略的接线图,图6是整理了该定子绕组37的接线状态的图。
图3的定子铁心32a是将多个铁心部件51a~51i连结而成的。
铁心部件51a~51i是将薄板状的电磁钢板沿曲轴4的轴向层叠而形成的,由圆弧状的背轭52a~52i的部分和与背轭52a~52i成直角且沿中心方向延伸的齿53a~53i的部分构成。背轭52a~52i在各自的端部连接,组装成圆环状。另外,背轭52a~52i构成图2的背轭32b,齿53a~53i与齿32c相同。
如图4所示,在齿53a~53i分别卷绕有绕组54a~54i。
在定子铁心32a的轴向的端面、即铁心部件51a~51i的端面安装有绝缘部件55a~55i。绝缘部件55a~55i与铁心部件51a~51i同样地被分割。而且,在铁心部件51a~51i分别安装有绝缘部件55a~55i。即,在铁心部件51a安装有绝缘部件55a,在铁心部件51b安装有绝缘部件55b。与铁心部件51a~51i同样地配置成圆环状,构成图2的绝缘部件38。另外,绝缘部件38安装于定子铁心32a的两端面,但由于2个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另一方的绝缘部件38的说明。
在绝缘部件55a的轴向的端面设置有束缚部56a、57a。束缚部56a、57a分别束缚绕组54a的末端部。关于绝缘部件55b~55i,也同样地设置有束缚部56b~56i、57b~57i,束缚绕组54b~54i的末端部。
在绝缘部件55a~55i的束缚部56a~56i、57a~57i除了束缚绕组54a~54i的末端部以外,还束缚搭接线58a~58c的末端部和导线60a~60c的末端部。
在此,绕组的末端部、搭接线的末端部、导线的末端部为各导线的末端部,是从一个导线切断而形成的绕组、搭接线、导线的包含切断面在内的、从切断面起几cm到几十cm的部分。因此存在于各导线的两端部。导线的末端部是为了与其他的导线连接而利用的部分,是去除被覆或覆膜而进行基于压接端子的连接、基于锡焊的连接的部分。
搭接线58a~58c是将绕组54a~54i彼此连接而成的,绕组54a~54i被搭接线58a~58c接合,构成图2中的定子绕组37。
搭接线58a~58c是由作为导体的芯线、覆盖芯线的被覆59a~59f构成的导线。芯线与绕组相同,多数情况下为单线,材质为铜、铝或者具有导通性的合金。
被覆59a~59f由绝缘性的PCV(聚氯乙烯)等构成。被覆59a~59f即使具有搭接线58a~58c彼此的接触、搭接线58a~58c与绕组54a~54i的接触,也不会导通。
关于绕组54a~54i、搭接线58a~58c和绝缘部件55a~55i的束缚部56a~56i、57a~57i的详细的连接方法、搭接线58a~58c的未被被覆59a~59f覆盖的两端的末端部、以及末端部与末端部的中间部,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导线60a~60c是将定子绕组37和连接端子7连接的导线,一端被绝缘部件55a~55i的束缚部56a~56i、57a~57i束缚。在导线60a~60c的另一端安装有端子39a,构成导线39。
关于绝缘部件55a在图7中进行说明。
图7是绝缘部件55a,(a)是从铁心部件51a的背轭52a观察的主视图,(b)是从(a)的右方观察的侧面图,(c)是从(a)的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绝缘部件55a由配置在铁心部件51a的背轭52a上的绝缘部件55a的背轭部61的部分和配置在齿53a上的绝缘部件55a的齿部62的部分构成。在绝缘部件55a的齿部62卷绕有绕组54a。
在绝缘部件55a的铁心部件51a侧设置有突起63。在铁心部件51a沿轴向设置有孔,供突起63嵌入,而将绝缘部件55a固定在铁心部件51a上。突起63的个数没有限制,设置一个以上。
在绝缘部件55a的背轭部61的与铁心部件51a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束缚部56a和第二束缚部57a。
束缚部56a、57a的外观大致为立方体形状。其内部也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的上方在束缚部56a、57a的外部开口。即,束缚部56a、57a由侧面4个面和底面构成。
在绝缘部件55a安装于铁心部件51a的状态下,在第一束缚部56a的定子铁心32a的圆周方向的侧面设置有束缚槽64a、65a、66a、67a。同样地,在第二束缚部57a的定子铁心32a的圆周方向的侧面也设置有束缚槽68a、69a、70a、71a。束缚槽64a~71a的槽的宽度与构成定子绕组37的导线的直径相比,从大致相同到稍窄地形成。束缚槽64a~71a与束缚部56a、57a的开口部相连,从槽的开口部插入绕组54a的末端部,并进行夹持、束缚。
束缚槽64a、65a并排地设置在第一束缚部56a的一个侧面,其深度也设置为相同。束缚槽66a、67a并排地设置在第一束缚部56a的另一个侧面,其深度也设置为相同。相对于束缚槽64a,束缚槽66a以槽彼此也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相互相对的侧面。由此,构成为导线从束缚槽64a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66a。束缚槽65a、67a也与束缚槽64a、66a相同,以槽彼此也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相互相对的侧面,构成为导线从束缚槽65a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67a。
束缚槽68a~71a也与束缚槽64a~67a相同。束缚槽68a、69a并排地设置在第二束缚部57a的一个侧面,其深度也设置为相同。束缚槽70a、71a并排地设置在第二束缚部57a的另一个侧面,其深度也设置为相同。束缚槽68a、70a以槽彼此也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相互相对的侧面,构成为导线从束缚槽68a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70a。束缚槽69a、71a以槽彼此也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相互相对的侧面,构成为导线从束缚槽69a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71a。
另外,说明了为了能够束缚2个导线而在束缚部的一个侧面设置了2个束缚槽的例子,但所设置的数量没有限制,只要在束缚部的一个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束缚槽即可。
另外,在第一束缚部56a的底部的铁心部件51a侧的面设置有束缚槽72a。束缚槽64a~67a和束缚槽68a~71a朝向铁心部件51a形成有槽,与此相对,束缚槽72a朝向铁心部件51a的相反侧形成有槽。即,在铁心部件51a侧具有开口部。以从束缚槽72a的最深部到铁心部件51a的端面为止的距离与从束缚槽68a~71a的最深部到铁心部件51a的端面为止的距离大致相同的方式设置有束缚槽72a。
与之相伴,从第一束缚部56a的底面到铁心部件51a的端面为止的距离与从第二束缚部57a的底面到铁心部件51a的端面为止的距离相比较大。同样,从第一束缚部56a的上部开口部到铁心部件51a的端面为止的距离与从第二束缚部57a的上部开口部到铁心部件51a的端面为止的距离相比较大。即,第一束缚部56a相比于第二束缚部57a配置在更远离铁心部件51a的端面的位置。第一束缚部56a的侧面与第二束缚部57a的侧面没有完全对置,束缚槽64a~67a和束缚槽68a~71a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空间。即,在第一束缚部56b与定子铁心32a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而且,在束缚槽64a~67a和束缚槽68a~71a的圆周方向上未设置封堵该方向的障碍物。
在图8中说明将导线束缚在束缚部56a、57a并使其导通的结构。
图8是在铁心部件51a安装绝缘部件55a、在束缚部56a、57a束缚导线的状态的图。即,导线73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64a、66a,被各个槽夹持、束缚。导线74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65a、67a,被各个槽夹持、束缚。导线75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68a、70a,被各个槽夹持、束缚。导线76呈直线状架设在束缚槽69a、71a,被各个槽夹持、束缚。导线73在束缚槽66a侧被切断,导线74在束缚槽67a侧被切断。导线75在束缚槽70a侧被切断,导线76在束缚槽71a侧被切断。
77、78是与束缚部56a、57a嵌合的压接端子。压接端子77、78由金属片构成,与2个导线连接并使其导通。在压接端子77设置有槽77a和槽77b。同样,在压接端子78设置有槽78a和槽78b。槽77a、77b、78a、78b的宽度比构成定子绕组37的导线的直径窄。
压接端子77从第一束缚部56a的开口部插入。若压接端子77被压入第一束缚部56a的内部空间,则导线73被插入槽77a。同样,导线74被插入槽77b。若导线73被插入槽77a,则压接端子77破坏导线的覆膜,咬入并到达芯线。由此,导线73被槽77a夹持。同样,若导线74被插入槽77b,则压接端子77破坏导线的覆膜,咬入并到达芯线。由此,导线74被槽77b夹持。而且,压接端子77到达导线73和74芯线,由此使导线73与74导通。
压接端子78也是相同的结构,从第二束缚部57a的开口部插入,在压接端子78的槽78a、78b中夹持导线75、76,并且压接端子78咬入并到达导线75和76的芯线,使导线75与76导通。
以上,对绝缘部件55a进行了说明,但绝缘部件55b~55i也具有相同的构造,虽然省略说明,但束缚部、束缚槽、导线的束缚方法、压接端子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完全相同。
在以往的绝缘部件中,考虑到作业,从定子铁心32a的中心朝向半径方向的外周侧即密闭容器1将导线即定子绕组37引出、切断。由此,定子绕组37的切断面采用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对置的配置。
通过采用图7所示的构造的绝缘部件55a~55i,不改变以往的束缚方法和束缚的功能,将定子绕组37的切断面改变90度,作为定子铁心32a的圆周方向即定子铁心32a的内侧方向,配置成使定子绕组37的切断面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正交,使定子绕组37的切断面不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对置。即,通过在束缚部56a~56i、57a~57i的定子铁心32a的圆周方向的侧面设置束缚槽,而使束缚槽从定子铁心32a的半径方向夹持定子绕组37,实现了定子绕组37的切断面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正交的配置。由此,使定子绕组37的切断面采用与密闭容器1分离的配置,能够确保定子绕组37的切断面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的绝缘距离。另一方面,若取得这样的构造,则在以往技术中,在定子绕组37的卷绕、切断作业中产生不能取得作业空间的课题,很难实现。但是,实现对其进行改善的构造,同时进行组装。
接下来,说明绕组相对于定子铁心32a的顺序。在此,在图9中进行说明,图9是与图4相同的图。
首先,开始在铁心部件51a卷绕绕组54a。首先,将绕组54a的线首末端部80a束缚在绝缘部件55a的第一束缚部56a的束缚槽64a和66a中,开始在齿53a上进行绕组54a的卷绕。在将绕组54a卷绕于齿53a之后,将绕组54a的线尾末端部81a束缚在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的束缚槽68a和70a中而结束。
接下来,在相邻的铁心部件51b卷绕绕组54b。将绕组54b的线首末端部80b束缚在绝缘部件55b的第一束缚部56b的束缚槽64b和66b中,开始在齿53b上进行绕组54b的卷绕。在将绕组54b卷绕于齿53b之后,将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束缚在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的束缚槽68b和70b中。此外如图10所示,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通过绝缘部件55b的第一束缚部56b的下方的间隙即第一束缚部56b与定子铁心32a之间的间隙,架设到相邻的铁心部件51a侧。与绝缘部件55a的第一束缚部56a同样,在绝缘部件55b的第一束缚部56b也设置有与束缚槽72a相当的束缚槽72b。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插通于该束缚槽72b,如图9所示,被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的束缚槽69a和71a束缚。若向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插入压接端子78,则成为压接端子78咬入绕组54a的线尾末端部81a和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并使其导通的状态。即,使绕组54a与绕组54b连接。
关于相邻的铁心部件51c也省略图示,但与铁心部件51b相同。将绕组54c的线首末端部80c束缚在绝缘部件55c的第一束缚部56c的束缚槽64c和66c中,开始在齿53c上进行绕组54c的卷绕。在将绕组54c卷绕于齿53c之后,将绕组54c的线尾末端部81c束缚在绝缘部件55c的第二束缚部57c的束缚槽68c和70c中。并且,绕组54c的线尾末端部81c通过绝缘部件55c的第一束缚部56c的下方的间隙即第一束缚部56b与定子铁心32a之间的间隙,架设到铁心部件51b侧。与绝缘部件55a的第一束缚部56a同样,在绝缘部件55c的第一束缚部56c也设置有与束缚槽72a相当的束缚槽。绕组54c的线尾末端部81c插通于束缚槽72a相当的束缚槽,被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的束缚槽69b和71b束缚。若将压接端子插入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则成为压接端子咬入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和绕组54c的线尾末端部81c并使其导通的状态。即,使绕组54b与绕组54c连接。因此,将绕组54a、绕组54b、绕组54c这三个绕组彼此连接。
按照相同的顺序,利用绕组54e的线尾末端部和绕组54f的线尾末端部将绕组54d、绕组54e、绕组54f的三个绕组连接。并且,利用绕组54h的线尾末端部和绕组54i的线尾末端部将绕组54g、绕组54h、绕组54i这三个绕组连接。
接下来,用搭接线将每三个绕组连接而成的绕组的组连接。在此,在图11中进行说明,但图11是与图4相同的图。
如上所述,搭接线58a由作为导体的芯线和覆盖芯线的被覆59a、59b构成。但是,作为搭接线58a的一个末端部的第一末端部83没有被被覆59a和59b覆盖。同样,作为搭接线58a的另一个末端部的第二末端部85也没有被被覆59a和59b覆盖。即,搭接线58a具有没有被被覆59a和59b覆盖的第一末端部83和第二末端部85。另外,搭接线58a在第一末端部83与第二末端部85的中间附近设置有没有被被覆59a和59b覆盖的中间部84。因此,中间部84配置在被覆59a与被覆59b之间。由此,被覆59a为配置在第一末端部83与中间部84之间的第一被覆,被覆59b为配置在第二末端部85与中间部84之间的第二被覆。
在绝缘部件55a的第一束缚部56a束缚搭接线58a的第一末端部83。即,在第一束缚部56a的束缚槽65a、67a中束缚搭接线58a的第一末端部83。
搭接线58a的第二末端部85被绝缘部件55g的第一束缚部56g束缚。即,在第一束缚部56g的束缚槽65g、67g中束缚搭接线58a的第二末端部85。
搭接线58a的中间部84被绝缘部件55d的第一束缚部56d束缚。即,在第一束缚部56d的束缚槽65d、67d中架设搭接线58a的中间部84而进行束缚。
而且,若向各绝缘部件的第一束缚部56a、56d、56g分别插入压接端子77,则能够将搭接线58a和绕组54a、54d、54g连接。
即,将绕组54a和第一末端部83连接,将绕组54d和中间部84连接,将绕组54g和第二末端部85连接。其结果为,搭接线58a将绕组54a、54d、54g这三个不同的绕组连接。
搭接线58b、58c也相同。搭接线58b也由作为导体的芯线和覆盖芯线的被覆59c、59d构成。而且,设置没有被被覆59c和59d覆盖的两末端部,在两末端部的中间附近设置有没有被被覆59c和59d覆盖的中间部。搭接线58c也由作为导体的芯线和覆盖芯线的被覆59e、59f构成。而且,设置有没有被被覆59e和59f覆盖的两末端部,在两末端部的中间附近设置有没有被被覆59e和59f覆盖的中间部。
搭接线58b将绕组54b、54e、54h这三个不同的绕组连接。搭接线58c将绕组54i、54c、54f这三个不同的绕组连接。
另外,在此对以搭接线的连接点为第一末端部、第二末端部和中间部这三个部位、将三个不同的绕组连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搭接线的连接点可以为三个部位以上,也可以连接三个以上的绕组。
例如,如果搭接线的连接点除了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之外,还设置2个部位的中间部的连接点,则能够进行4个部位的连接,能够将4个绕组连接。
另外,导线60a与绝缘部件55d的第一束缚部56d连接。导线60b与绝缘部件55e的第一束缚部56e连接。导线60c与绝缘部件55c的第一束缚部56c连接。
若如以上那样将绕组54a~54i、搭接线58a~58c连接,则如图5所示。由于图6是整理了图5而得的图,因此在图6中进行说明。
导线60a~60c与搭接线58a~58c连接。导线60a经由搭接线58a而与绕组54a、54d、54g连接。因此搭接线58a使通过导线60a的电流分流或者合流。
同样,导线60b经由搭接线58b而与绕组54b、54e、54h连接,搭接线58b使通过导线60b的电流分流或者合流。导线60c经由搭接线58c而与绕组54i、54c、54f连接,搭接线58c使通过导线60c的电流分流或者合流。
绕组54a、54b、54c通过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和绕组54c的线尾末端部81c而接线,构成Y接线。即,通过线尾末端部81b和线尾末端部81c而构成Y接线的中性线。
同样,绕组54d、54e、54f通过绕组54e的线尾末端部81e和绕组54f的线尾末端部81f而接线,构成Y接线,因此通过线尾末端部81e和线尾末端部81f而构成Y接线的中性线。绕组54g、54h、54i通过绕组54h的线尾末端部81h和绕组54i的线尾末端部81i而接线,构成Y接线,因此通过线尾末端部81h和线尾末端部81i而构成Y接线的中性线。
然而,以往为了将相邻的绕组连接,而使用搭接线。然而,在图7那样的构造的绝缘部件55a~55i中,搭接线的切断作业等的作业性较差。与此相对,通过采用利用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而与相邻的绕组连接的构造,而省略搭接线,省略搭接线的切断作业。即,改善作业性。
具体而言,在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束缚了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之后,不进行切断,而引绕到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使第二束缚部57a束缚,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被切断。由此,不需要搭接线和将搭接线切断的作业。即,能够省略在较窄的空间中的作业和将搭接线切断这样的工序。
关于绕组54c的线尾末端部81c和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的构造关系,也完全相同。
另一方面,在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引绕至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时,绝缘部件55b的第一束缚部56b将引绕方向封堵,成为障碍物。然而,采用将第一束缚部56b的底面相对于铁心部件51b的端面配置在更远离第二束缚部57b的底面的位置的构造。即,通过将第一束缚部56b相对于铁心部件51b的端面配置在更远离第二束缚部57b的位置,而去除第二束缚部57b的侧面的圆周方向的障碍物。由此,容易使导线从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通过绝缘部件55b的第一束缚部56b的下方而布线到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
并且,在第一束缚部56b的底部设置束缚槽72b,成为将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引绕到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时的引导的作用。由此,绕组54b的线尾末端部81b能够朝向绝缘部件55a的第二束缚部57a而大致呈直线状引绕,引绕布线的空间也能够变小。而且,通过最短地接线,还能够抑制电阻,组装出效率良好的结构。
关于将绕组54c的线尾末端部81c引绕到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时的构造关系,也完全相同。
另外,将绝缘部件55b的第一束缚部56b相对于铁心部件51b的端面配置在更远离绝缘部件55b的第二束缚部57b的位置。即,使第一束缚部56b相对于铁心部件51b的端面的高度比第二束缚部57b相对于铁心部件51b的端面的高度高,而改变第一束缚部56b和第二束缚部57b的高度。由此,第一束缚部56b的侧面与第二束缚部57b的侧面不会完全对置。即,在第一束缚部56b的圆周方向的侧面和第二束缚部57b的圆周方向的侧面没有障碍物。即,在束缚槽64b~67b和束缚槽68b~71b的圆周方向上没有障碍物,形成空间。由此,在束缚槽中束缚了各末端部之后,还能够确保将末端部切断的作业空间,不会损害作业性。
而且,第一束缚部56b的侧面与第二束缚部57b的侧面不对置,由此在束缚槽64b~67b中束缚的导线的切断面与在束缚槽68b~71b中束缚的导线的切断面不会对置,导线的切断面彼此的绝缘距离也容易确保。
此外,由于将绕组的线尾末端部拉伸,用于与相邻的绕组的连接,因此在束缚槽中被束缚而露出的导线的切断面的数量也减少,担心绝缘距离确保的部位减少。
关于绝缘部件55a的第一束缚部56a、第二束缚部57a与绝缘部件55c的第一束缚部56c、第二束缚部57c的构造关系,也完全相同。
综上所述,绝缘部件的束缚部的束缚槽被设置为,在定子的半径方向上夹持插入到该束缚槽中的导线,因此在束缚槽中被束缚的绕组的末端部的切断面和搭接线的末端部的切断面也朝向与定子的半径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定子的圆周方向排列。由此,以往配置成这些切断面与密闭容器的内周面对置的结构成为不会损害束缚方法和束缚的功能,而与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不对置的配置、即朝向定子铁心的内侧的配置。即,能够成为使各切断面远离密闭容器的配置,能够确保绕组的末端部的切断面和搭接线的末端部的切断面与密闭容器的内周面的绝缘距离。
另外,在将相邻的绕组连接时,将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引绕到位于定子的圆周方向上的相邻的绕组的束缚部,将相邻的绕组彼此连接。由此,能够省略以往需要的搭接线,能够省略需要的切断作业。针对将绕组的末端部和接线的末端部朝向定子的圆周方向时产生的切断作业的作业空间的不足和切断作业的作业性的恶化,通过减少该作业工序数,而实现改善。
另外,绝缘部件的束缚部的束缚槽被设置为在定子的半径方向上夹持插入该束缚槽中的导线,使所夹持的导线在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引绕,因此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能够直到位于圆周方向的相邻的绕组的束缚部为止不会曲折而以最短距离连结,能够确保引绕的效率和电效率都较高。
特别是即使不使用搭接线,也能够进行中性线这样的重要的接线,还能够提高其可靠性。
另外,改变了束缚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和束缚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相对于铁心部件的端面的配置。即,将束缚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绝缘部件的第一束缚部相对于铁心部件的端面配置在更远离束缚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绝缘部件的第二束缚部的位置。即,使第一束缚部相对于铁心部件的端面的高度比第二束缚部相对于铁心部件的端面的高度高,而改变第一束缚部和第二束缚部的高度。由此,第一束缚部的侧面与第二束缚部的侧面不会完全对置,在第一束缚部的圆周方向的侧面和第二束缚部的圆周方向的侧面上没有障碍物。即,在束缚槽中束缚了各末端部之后,还能够确保切断末端部的作业空间,不会损害作业性。
即,根据本申请的构造,能够减少作业工序数,并且能够确保作业空间。
另外,在将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引绕到相邻的绕组的束缚部时,相邻的束缚部成为障碍,但将束缚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绝缘部件的第一束缚部的底面相对于铁心部件的端面配置在更远离束缚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绝缘部件的第二束缚部的底面的位置。由此,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能够通过第一束缚部的下方而朝向相邻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而大致呈直线状引绕,引绕布线的空间也能够变小。而且,通过最短地接线,还能够抑制电阻,组装出效率良好的结构。
另外,在第一束缚部的底部设置束缚槽,成为将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引绕到相邻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时的引导,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进一步呈大致直线状引绕、减小引绕的空间、最短地接线。
另外,第一束缚部的侧面与第二束缚部的侧面不会对置,由此在束缚槽中被束缚的导线的切断面彼此不会对置,导线的切断面彼此的绝缘距离也容易确保。
此外,由于将绕组的线尾末端部拉伸,用于与相邻的绕组的连接,因此在束缚槽中被束缚而露出的导线的切断面的数量也减少,担心绝缘距离确保的部位也减少。
另外,绝缘部件的束缚部的束缚槽被设置为在定子的半径方向上夹持插入到该束缚槽中的导线,使所夹持的导线以较少的曲折向定子的圆周方向引绕,因此能够更简单地利用1个搭接线将不相邻的分离的绕组彼此连接。即,在绝缘部件的束缚部的束缚槽中,除了搭接线的两端的末端部以外,还束缚搭接线的中间部,能够利用压接端子与绕组连接,因此能够利用1个搭接线来连接多个绕组。由此,不需要无用的切断作业和作业空间,搭接线的使用数也能够减少。并且,能够以搭接线的曲折较少的数量来进行连接,连接的距离也较短,还能够抑制电阻。即,组装出效率良好的定子绕组。
附图标记说明
1…密闭容器;2…压缩机构部;3…电动机构部;4…曲轴;5…吸入连结管;6…排出管;7…连接端子;11…上部容器;12…下部容器;21…旋转活塞;22…气缸;23…主轴承;24…副轴承;25…排出消声器;25a…开口部;31…转子;31a…转子铁心;31b…轴孔;31c…磁铁插入孔;32…定子;32a…定子铁心;32b…背轭;32c…齿;32d…插槽;33…永久磁铁;34a…上部平衡配重;34b…下部平衡配重;35…铆钉;36…连通孔;37…定子绕组;38…绝缘部件;39…导线;39a…端子;41…主轴部;42…副轴部;43…偏心轴部;51a~51i…铁心部件;52a~52i…背轭;53a~53i…齿;54a~54i…绕组;55a~55i…绝缘部件;56a~56i…第一束缚部;57a~57i…第二束缚部;58a~58c…搭接线;59a~59f…被覆;60a~60c…导线;61…绝缘部件的背轭部;62…绝缘部件的齿部;63…突起;64a~64c、65a~65b、65d、65g、66a~66c、67a~67b、67d、67g…第一束缚部的束缚槽;68a~68c、69a~69b、70a~70c、71a~71b…第二束缚部的束缚槽;72a~72b…第一束缚部的束缚槽;73、74、75、76…导线;77、78…压接端子;77a、77b、78a、78b…压接端子的槽;80a~80c…线首末端部;81a~81c、81e、81f、81h、81i…线尾末端部;83…搭接线的第一末端部;84…搭接线的中间部;85…搭接线的第二末端部;100…密闭型压缩机;101…吸入消声器。
Claims (12)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圆筒形的定子铁心,其在内周部具有多个磁极齿;
绕组,其经由安装于所述磁极齿的绝缘部件进行卷绕;以及
束缚部,其设置于所述绝缘部件,对所述绕组的线首末端部和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进行束缚,
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在被所述束缚部束缚后,被相邻的所述磁极齿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束缚,并且
所述束缚部以所述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切断面和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切断面朝向所述定子铁心的内侧的方式束缚所述绕组,
所述束缚部构成为包括:束缚所述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第一束缚部、和束缚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第二束缚部,
所述第一束缚部和所述第二束缚部设置于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的端面,
所述第一束缚部以在所述第一束缚部与所述定子铁心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束缚部远离所述定子铁心的端面的位置,
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在被所述第二束缚部束缚后,经过所述间隙而被相邻的所述磁极齿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束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将所述绕组与卷绕于相邻的所述磁极齿的绕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束缚部和所述第二束缚部具备束缚槽,
所述束缚槽设置为从定子铁心的半径方向夹持所述绕组的线首末端部和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具备由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被覆构成的搭接线,
所述搭接线的一方的末端部、所述搭接线的另一方的末端部以及所述搭接线的中间部,分别被不同的所述磁极齿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束缚,并且所述束缚部以所述搭接线的末端部的切断面也朝向所述定子铁心的内侧的方式进行束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接线借助压接端子将三个以上的所述不同的磁极齿的绕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具备进行电源供给并被所述束缚部束缚的导线,
所述导线和所述绕组借助压接端子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具备进行电源供给并被所述束缚部束缚的导线,
所述导线和所述绕组借助压接端子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具备进行电源供给并被所述束缚部束缚的导线,
所述导线和所述绕组借助压接端子而连接。
9.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和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的转子。
10.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密闭容器;
电动机构部,其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内;以及
压缩机构部,其被所述电动机构部驱动,
所述电动机构部具备:
圆筒形的定子铁心,其在内周部具有多个磁极齿;
绕组,其经由安装于所述磁极齿的绝缘部件进行卷绕;
束缚部,其设置于所述绝缘部件,对所述绕组的线首末端部和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进行束缚,
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在被所述束缚部束缚后,被相邻的所述磁极齿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束缚,并且
所述束缚部以所述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切断面和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切断面朝向所述定子铁心的内侧的方式束缚所述绕组,
所述束缚部构成为包括:束缚所述绕组的线首末端部的第一束缚部、和束缚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的第二束缚部,
所述第一束缚部和所述第二束缚部设置于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的端面,
所述第一束缚部以在所述第一束缚部与所述定子铁心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束缚部远离所述定子铁心的端面的位置,
所述绕组的线尾末端部在被所述第二束缚部束缚后,经过所述间隙而被相邻的所述磁极齿的绝缘部件的束缚部束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缚部所束缚的所述绕组的切断面被束缚为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正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缚部具备束缚槽,
所述束缚槽设置为从定子铁心的半径方向夹持所述绕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7/028203 WO2019026227A1 (ja) | 2017-08-03 | 2017-08-03 | 固定子、電動機、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3954A CN111033954A (zh) | 2020-04-17 |
CN111033954B true CN111033954B (zh) | 2022-05-10 |
Family
ID=6523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35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33954B (zh) | 2017-08-03 | 2017-08-03 | 定子、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77239B2 (zh) |
KR (1) | KR102300149B1 (zh) |
CN (1) | CN111033954B (zh) |
CZ (1) | CZ309981B6 (zh) |
WO (1) | WO201902622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25407B2 (ja) * | 2019-07-31 | 2023-02-20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電動機、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6056A (zh) * | 2009-01-13 | 2010-07-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
JP2014007800A (ja) * | 2012-06-21 | 2014-01-16 | Aichi Elec Co | 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
JP2014072925A (ja) * | 2012-09-27 | 2014-04-21 | Aisin Seiki Co Ltd | 複数相のステータコイルの接続構造 |
WO2016129287A1 (ja) * | 2015-02-12 | 2016-08-18 | デンソートリム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ステータ |
JP2016226264A (ja) * | 2015-05-28 | 2016-12-28 | エルジー イノ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ステ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モータ |
JP2017103913A (ja) * | 2015-12-02 | 2017-06-08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ステータを備える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
WO2017110187A1 (ja) * | 2015-12-24 | 2017-06-2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331436A1 (en) * | 2009-06-29 | 2010-12-30 | Shilun Qiu | Porous Polymer and Synthetic Method Thereof |
JP2015070652A (ja) | 2013-09-27 | 2015-04-13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永久磁石電動機、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6115672B2 (ja) * | 2015-04-16 | 2017-04-1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固定子、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
-
2017
- 2017-08-03 KR KR1020207001321A patent/KR10230014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8-03 JP JP2019533814A patent/JP677723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08-03 CZ CZ2020-38A patent/CZ309981B6/cs unknown
- 2017-08-03 WO PCT/JP2017/028203 patent/WO201902622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8-03 CN CN201780093551.9A patent/CN1110339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6056A (zh) * | 2009-01-13 | 2010-07-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
JP2014007800A (ja) * | 2012-06-21 | 2014-01-16 | Aichi Elec Co | 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
JP2014072925A (ja) * | 2012-09-27 | 2014-04-21 | Aisin Seiki Co Ltd | 複数相のステータコイルの接続構造 |
WO2016129287A1 (ja) * | 2015-02-12 | 2016-08-18 | デンソートリム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ステータ |
JP2016226264A (ja) * | 2015-05-28 | 2016-12-28 | エルジー イノ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ステ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モータ |
JP2017103913A (ja) * | 2015-12-02 | 2017-06-08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ステータを備える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
WO2017110187A1 (ja) * | 2015-12-24 | 2017-06-2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00019697A (ko) | 2020-02-24 |
JPWO2019026227A1 (ja) | 2019-11-07 |
KR102300149B1 (ko) | 2021-09-10 |
CZ202038A3 (cs) | 2020-03-11 |
WO2019026227A1 (ja) | 2019-02-07 |
CN111033954A (zh) | 2020-04-17 |
CZ309981B6 (cs) | 2024-04-03 |
JP6777239B2 (ja) | 2020-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300242A1 (en) | Brushless motor | |
US8450901B2 (en) | Motor for compressor and hermetic compressor having the same | |
KR20210021070A (ko) | 전동기, 압축기 및 공기 조화 장치 | |
US10797551B2 (en) | Motor and compressor having insulator and stator core with non-overlapping grooves | |
WO2018066112A1 (ja) | 電動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圧縮機 | |
JP6789390B2 (ja) |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1033954B (zh) | 定子、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
JP7038827B2 (ja) | ステータ、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
KR102191128B1 (ko) | 모터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동식 압축기 | |
WO2018100946A1 (ja) | 圧縮機 | |
KR101786671B1 (ko) | 계자권선형 구동모터의 회전자 | |
KR20210007481A (ko) | 모터의 고정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동식 압축기 | |
CN111033953B (zh) | 定子、具备该定子的马达、具备该马达的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压缩机的空调机 | |
JP6977820B2 (ja) | 固定子、電動機および密閉型圧縮機 | |
JP6714907B2 (ja) | 回転子、電動機、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 |
WO2019175930A1 (ja) |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 | |
JP7225407B2 (ja) | 電動機、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 |
KR102172260B1 (ko) | 구동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압축기 | |
CN117044073A (zh) | 马达、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 |
JP2015116086A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車載用電動圧縮機 | |
JP7241921B2 (ja) | 圧縮機用電動機の固定子、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 |
JP7285961B2 (ja) | ステータ、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
WO2017216964A1 (ja) | 回転子、電動機、及び、圧縮機 | |
US20240305155A1 (en) |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
CN112955656B (zh)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