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5656B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5656B
CN112955656B CN201880097873.5A CN201880097873A CN112955656B CN 112955656 B CN112955656 B CN 112955656B CN 201880097873 A CN201880097873 A CN 201880097873A CN 112955656 B CN112955656 B CN 112955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lead
wire
fixing point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8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5656A (zh
Inventor
大野真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55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5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10St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3Electric connectors or cables; Fitting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配置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定子,在定子铁心卷绕有绕组;引线,一端部与绕组连接,另一端部与电源端子连接;以及转子,被配置于定子的内侧。将位于引线的一端部的中心的一端固定点与位于密闭容器的中心的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和将位于引线的另一端部的中心的另一端固定点与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所成的角为90度以下。

Description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机具备驱动压缩机构的电动机。电动机包括卷绕有绕组的定子和设置于定子的内周面侧的转子,并具有使定子的绕组的端部延伸而形成的引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中,引线的前端被压接端子敛缝(caulked),通过在嵌入至该压接端子的螺母之间夹入并固定供电用的连接端子,来向电动机的定子供给电力。其中,引线被绝缘被膜覆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36733号公报
然而,由于引线比较柔软、容易变形,所以容易与外壳或者转子等接触。而且,由于引线的绝缘被膜薄、绝缘性低,所以若引线与外壳或者转子接触,则会引起绝缘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绕组的引线的绝缘不良的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压缩机是在密闭容器内配置有电动机的压缩机,该电动机具有:定子,在定子铁心卷绕有绕组;引线,一端部与绕组连接,另一端部与电源端子连接;以及转子,被配置于定子的内侧,将位于引线的一端部的中心的一端固定点与位于密闭容器的中心的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和将位于引线的另一端部的中心的另一端固定点与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所成的角为90度以下。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一端固定点与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和将另一端固定点与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所成的角为90度以下,所以能够将从一端固定点至另一端固定点为止的距离抑制为一定的长度以下。因此,由于通过根据从一端固定点至另一端固定点为止的距离来调整引线的长度,能够防止引线向外壳或者转子等的接触,所以能够抑制引线的绝缘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例示包括图1的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3是局部地提取出图1的电动机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4是构成图3的引线的3根电线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例示图1的压缩机中的绕组的引线与电源端子的配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例示包括图1的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在图1中,作为压缩机12,例示了单缸的旋转式压缩机。
压缩机12被作为进行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空调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构成部件使用。如图2所例示那样,制冷循环装置10具有制冷剂回路11,该制冷剂回路11通过制冷剂配管18将压缩机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减压装置14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15连接而成并供制冷剂循环。
压缩机12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并排出。热源侧热交换器13例如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在屋外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减压装置14例如由电子膨胀阀构成,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之膨胀。负载侧热交换器15例如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在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但是,制冷循环装置10也可以是能够实施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双方的装置,该情况下,在制冷剂回路11设置有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的四通阀等。
如图1所示,压缩机12具有密闭容器20、压缩机构30以及电动机40。密闭容器20是构成压缩机12的外廓的外壳。在密闭容器20安装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管21和用于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22。吸入管21被设置于吸入消声器23。
吸入消声器23被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旁边。吸入消声器23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液态制冷剂向压缩机12返回的情况下,吸入消声器23抑制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至缸体31的缸体室31a。吸入消声器23经由吸入管21与缸体31的吸入口连接。吸入消声器23的主体通过焊接等被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侧面。
压缩机构30以及电动机40被收纳于密闭容器20之中。更具体而言,压缩机构30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下部、即比电动机40靠下方。压缩机构30压缩从吸入管21吸入的制冷剂。电动机40在密闭容器20之中被设置于被压缩机构30压缩过的制冷剂在从排出管22排出之前通过的位置。即,电动机40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设置于压缩机构30的上方。
电动机40具有曲轴50,驱动压缩机构30。即,压缩机构30通过曲轴50与电动机40连结,曲轴50将电动机40的旋转力向压缩机构30传递。
在密闭容器20的底部存积有用于对压缩机构30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26。作为冷冻机油26,例如可使用作为合成油的POE(多元醇酯)、PVE(聚乙烯醚)或者AB(烷基苯)。
这里,对压缩机构3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压缩机构30具有缸体31、滚动活塞32、叶片(未图示)、主轴承33以及副轴承34。
缸体31的外周为俯视圆形状。在缸体31的内部形成有圆筒状的空间亦即缸体室31a。对缸体31而言,曲轴50的轴向上的两端开口。以后,将曲轴50的轴向亦称为“轴向”。
在缸体31设置有与缸体室31a连通并沿径向延伸的叶片槽(未图示)。在叶片槽的外侧形成有与叶片槽连通的俯视圆形状的空间亦即背压室(未图示)。在缸体31设置有从缸体室31a将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孔(未图示)。排出孔是将缸体31的上端面切口而形成的。
滚动活塞32形成为环状。滚动活塞32在缸体室31a内进行偏心运动。滚动活塞32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入至曲轴50的偏心轴部51。即,滚动活塞32设置于缸体室31a内,伴随着曲轴50的偏心轴部51的旋转运动而与缸体31的内壁紧密接触并旋转。
叶片形成为平坦的长方体状。叶片被配置于31的叶片槽内。叶片总是被设置于背压室的叶片弹簧(未图示)按压于滚动活塞32。由于密闭容器20内为高压,所以若压缩机12开始运转,则向叶片的背面、即背压室侧的面作用因密闭容器20内的压力与缸体室31a内的压力之差引起的力。因此,叶片弹簧主要以在压缩机12的起动时等密闭容器20内的压力与缸体室31a内的压力不存在差异时将叶片按压于滚动活塞32的目的而使用。
主轴承33为侧视倒T字形。主轴承33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入至曲轴50的比偏心轴部51靠上的部分、即作为电动机40侧的部分的主轴部52。主轴承33将缸体31的缸体室31a以及叶片槽的上侧闭塞。
副轴承34为侧视T字形。副轴承34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入至曲轴50的比偏心轴部51靠下的部分亦即副轴部53。副轴承34将缸体31的缸体室31a以及叶片槽的下侧闭塞。
主轴承33具备排出阀(未图示)。在主轴承33的外侧安装有排出消声器35。经由排出阀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暂时进入至排出消声器35,然后被从排出消声器35释放至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此外,排出阀以及排出消声器35也可以设置于副轴承34,还可以设置于主轴承33与副轴承34双方。
缸体31、主轴承33以及副轴承34的材料是灰铸铁、烧结钢或者碳钢等。滚动活塞32的材料例如是含有铬等的合金钢。叶片的材料例如为高速工具钢。
接下来,对电动机4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机40,例示了单相感应电动机。
电动机40具有定子41与转子42。定子41以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抵接的状态被固定。转子42隔着0.3[mm]~1[mm]左右的空隙被配置于定子41的内侧。
定子41具有定子铁心43与绕组44。即,定子41是在定子铁心43卷绕有绕组44的部件。定子铁心43通过将厚度为0.1[mm]~1.5[mm]左右的板材冲裁为规定的形状来形成多张电磁钢板、将它们沿轴向层叠并借助铆接或者焊接等进行固定来制作。
在定子铁心43的外周沿周向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切口。各个切口成为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释放的气体制冷剂的通路之一。各个切口还成为从电动机40之上返回至密闭容器20的底部的冷冻机油26的通路。
虽均未图示,但绕组44由主绕组和辅助绕组构成。绕组44被卷绕于在定子铁心43形成的多个齿(未图示)。构成绕组44的电线虽均未图示,但由芯线和覆盖芯线的至少一层被膜构成。
另外,电动机40具有使卷绕于定子41的绕组的端部延伸而形成的引线45。引线45的一端部与绕组44电连接。引线45的另一端部经由集线器(cluster)46与电源端子24电连接。在图1的例子中,3个电源端子24从台座25向上方突出。
转子42是铝压铸制造的笼形转子。转子42具有转子铁心47、导体(未图示)以及端环(end ring)48。转子铁心47与定子铁心43同样,通过将厚度为0.1[mm]~1.5[mm]左右的板材冲裁为规定的形状来形成多张电磁钢板、将它们沿轴向层叠并借助铆接或者焊接等进行固定来制作。导体由铝形成。导体被填充或者插入至形成于转子铁心47的多个插口。端环48将导体的两端短路。由此,形成笼形绕组。
在转子铁心47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未图示)。各个贯通孔与定子铁心43的切口同样,成为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释放的气体制冷剂的通路之一。
图3是局部地提取出图1的电动机的定子的侧视图。图4是构成图3的引线的3根电线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3以及图4,对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12的结线相关的结构具体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引线45通过将第1引线71、第2引线72以及第3引线73这3根电线捆扎而形成。由于这3根电线相互电位不同,所以为了确保绝缘性而利用绝缘管45b覆盖了芯线45a(参照图4)。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45是与绕组44成为一体的多根电线。即,通过直接引出绕组44的端部而形成引线45的各电线。因此,如图4所示,引线45的各电线与绕组44同样,由芯线45a与覆盖芯线45a的至少一层作为被膜的绝缘管45b构成。
第1引线71是共用线的引线。第2引线72是主绕组的引线。第3引线73是辅助绕组的引线。第1引线71、第2引线72以及第3引线73分别通过绕组44的端部被直接引出而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的一端部与绕组44成为一体。
第1引线71、第2引线72以及第3引线73分别被压接端子敛缝。即,如图4所示,第1引线71的前端被第1压接端子81的敛缝部91敛缝,第2引线72的前端被第2压接端子82的敛缝部92敛缝,第3引线73的前端被第3压接端子83的敛缝部93敛缝。
而且,如图3所示,第1压接端子81、第2压接端子82以及第3压接端子83被插入至集线器46。集线器46是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构成的块状的成型件。在集线器46设置有供电源端子24插入的端子插入部46a。因此,通过将电源端子24插入至端子插入部46a,将集线器46与电源端子24连接,能够将第1压接端子81、第2压接端子82以及第3压接端子83分别与不同的电源端子24连接。由此,引线45的另一端部经由压接端子与电源端子24电连接。集线器46与电源端子24的连接作业非常简单。因此,若使用集线器46,则能够提高引线45的另一端部与电源端子24的结线作业的效率,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图5是例示了图1的压缩机中的绕组的引线与电源端子的配置的俯视图。参照图5,对本申请的压缩机12中的引线45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的配置具体进行说明。在图5中,为了明确地表示引线45的起点,示出了密闭容器2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缺失的状态。
这里,如图5所示,将位于密闭容器20的中心的点作为压缩机中心点100。另外,将位于引线45的一端部的中心的点作为一端固定点101,将位于引线45的另一端部的中心的点作为另一端固定点102。
压缩机中心点100存在于从上方观察密闭容器20时的中心的位置。即,压缩机中心点100存在于以与轴向垂直的平面剖切密闭容器20的剖面中的中心的位置。
绕组44的多个部位被捆束线44a捆束而固定。引线45以某1个捆束线44a作为起点从绕组44突出。因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端固定点101位于绕组44与引线45的边界部分的中心。即,一端固定点101位于引线45从绕组44立起的起点部分的中心。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另一端固定点102位于引线45的另一端部被压接端子敛缝的部分的中心。在图5中,在敛缝部92的位置例示了另一端固定点102,但并不限定于此。另一端固定点102成为与敛缝部91~93的配置等对应的任意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端固定点101与压缩机中心点100连结的线L1和将另一端固定点102与压缩机中心点100连结的直线L2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O为90°以下。这里,2条直线所成的角是指由2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中的为180°以下的角度。
具体而言,以朝向引线45从绕组44立起的方向亦即延伸突出方向D,直线L1与直线L2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O为90°以下的方式配置电源端子24以及台座25。但是,也可以将相对于电源端子24以及台座25的一端固定点101的位置调整为形成角θO成为90°以下。
这样,通过以直线L1与直线L2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O为90°以下的方式配置引线45以及电源端子24,能够将从一端固定点101至另一端固定点102为止的距离抑制为一定的长度以下。这里,引线45的长度能够根据从一端固定点101至另一端固定点102为止的距离、即一端固定点101与电源端子24的位置关系调整为尽量短。因此,由于能够避免引线45挠曲、与密闭容器20或者转子42等接触之类的情况,所以能够抑制引线45的绝缘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中心点100与一端固定点101连结的直线L1和将另一端固定点102与一端固定点101连结的直线L3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1也为90°以下。这样一来,由于另一端固定点102与压缩机中心点100相对变近,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引线45向密闭容器20的接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中心点100与另一端固定点102连结的直线L2和将一端固定点101与另一端固定点102连结的直线L3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2也为90°以下。即,将压缩机中心点100、一端固定点101以及另一端固定点102连结而得的三角形的任何内角都为90°以下。因此,由于从压缩机中心点100至一端固定点101为止的距离与从压缩机中心点100至另一端固定点102为止的距离之间不产生大的差异,所以能够抑制引线45的挠曲而更稳定地配置引线45。
引线45的长度根据一端固定点101与电源端子24的位置关系来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45的长度基于一端固定点101与电源端子24的位置关系而被设定为最短。其中,若引线45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的高度之差变大,则引线45的长度变长。
由于电动机40如上述那样构成、配置,所以在将集线器46与压缩机12的电源端子24连接的工序中,施加于引线45的一端部的负担减少,因而引线45的一端部难以断线。另外,通过从一端固定点101至另一端固定点102为止的距离变短,使得引线45难以散开,引线45的处理的容易性提高。其结果是,将集线器46与电源端子24连接的工序的作业性提高,并且能够高效地避免引线45与密闭容器20或者转子42等接触。
另外,在现有的压缩机中,电动机的绕组的引线为了避免与密闭容器或者转子的接触而被施加扭转。然而,若扭转引线,则引线的成为从绕组起的起点的一端部的电线容易断线。另外,由于引线的被压接端子敛缝的另一端部的机械强度弱,所以在嵌入螺母时或者在固定供电用的连接端子时,若引线被扭转,则容易断线。
关于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形成角θO等来决定位于引线45的起点的捆束线44a与电源端子24的位置关系,引线45的从一端部至另一端部为止的距离相对变短。因此,由于不需要扭转引线45,所以能够确保引线45的成为从绕组44起的起点的一端部以及引线45的被压接端子敛缝的另一端部的强度。
在图5中,示出了形成角θO为45°左右的构成例,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形成角θO也可以为45°以下(0°<θO≤45°),还可以大于45°(45°<θO≤90°)。例如,可以以形成角θO成为30°以上60°以下(30°≤θO≤60°)的方式配置引线45的一端部与电源端子24。其中,若形成角θO过窄,则也存在作业性降低的情况,但可以根据一端固定点101与另一端固定点102的高度的不同而将形成角θO缩窄至0°。
这里,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可以为铜线以及铝线中的任一个。例如,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可以均为铜线。由于铜线比铝线硬,所以难以挠曲,因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引线45向密闭容器20或者转子42等的接触。除此之外,由于铜线的电阻小于铝线的电阻,所以能够提高马达效率。此外,铜线比铝线硬,在加工性上存在难点,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上述那样配置引线45,所以能够防止因铜线的采用引起的作业性的降低。
另一方面,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可以均为铝线。铝线比铜线软,加工性优良。另外,铝线比铜线廉价。因此,通过引线45采用铝线,能够使作业性提高,实现低成本化。此外,铝线的拉伸强度以及弯曲强度比铜线的拉伸强度以及弯曲强度弱,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上述那样配置引线45,所以可减轻作用于引线45的负担。
并且,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的至少1根可以为铝线。例如,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可以至少1根为铝线、剩余的为铜线。在图4的例子中,设想第2引线72为铝线(第2引线72的芯线45a为铝制)、第3引线73为铜线(第3引线73的芯线45a为铜制)的情况、或者第2引线72为铜线(第2引线72的芯线45a为铜制)、第3引线73为铝线(第3引线73的芯线45a为铝制)的情况。若这样,则能够选择考虑了作业性、马达效率以及成本的平衡的电线。因此,由于能够提供与用户的需求对应的引线45,所以能够实现可用性的提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的一端部与绕组44成为一体,所以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的材料与构成绕组44的各电线的材料共通。
如以上那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2而言,将一端固定点101与压缩机中心点100连结的直线L1和将另一端固定点102与压缩机中心点100连结的直线L2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O为90度以下。因此,能够将从一端固定点101至另一端固定点102为止的距离抑制为一定的长度以下。因此,由于通过根据从一端固定点101至另一端固定点102为止的距离来调整引线45的长度,能够防止引线45向密闭容器20或者转子等的接触,所以能够抑制引线45的绝缘不良。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2,能够使将电动机40的绕组44与压缩机12的电源端子24电连接的引线45以最短距离和电源端子24连接。因此,不需要为了防止引线45向密闭容器20或者转子42等的接触而扭转引线45的工序。即,引线45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不被扭转而维持笔直的状态。因此,能够在充分确保引线45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的拉伸强度以及弯曲强度等的同时,防止引线45与密闭容器20或者转子42等接触。因此,能够实现电动机40的结线的作业性的提高,并且抑制引线45的绝缘不良。即,根据压缩机12,能够提高电动机40的结线时的作业性与压缩机12的可靠性双方。
除此之外,引线45的长度基于一端固定点101与电源端子24的位置关系被设定为最短。因此,由于能够防止引线45的挠曲以及扭转,更可靠地防止引线45向密闭容器20或者转子42等的接触,所以能够更高精度地抑制引线45的绝缘不良。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中的优选的具体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例如,在图5中示出了将压缩机中心点100、一端固定点101以及另一端固定点102连结而得到的三角形的任何内角都为90°以下的构成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直线L1与直线L3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1可以为大于90°小于180°的角度。同样,直线L2与直线L3所成的角亦即形成角θ2可以为大于90°小于180°的角度。
在上述的说明中,示出了引线45是与绕组44一体的电线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也可以是与绕组44独立的电线。即,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的一端部可以经由连接端子与绕组44连接。而且,构成引线45的各电线的另一端部可以被压接端子敛缝,并且经由压接端子与电源端子24连接。若这样,则无论构成绕组44的电线的长度以及材料如何,均能够后装引线45。因此,能够由与用户的需求等对应的材料构成所需的长度的引线45。
此外,第1引线71、第2引线72以及第3引线73分别可以为单线,也可以为多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构成引线45的全部芯线45a被绝缘管45b分别覆盖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若为同电位的芯线45a,则多根芯线45a可以被1根绝缘管45b覆盖。例如,在图4中,第1引线71由2根电线构成,各个芯线45a被不同的绝缘管45b覆盖,但第1引线71的2根芯线45a也可以被1根绝缘管45b覆盖。
在上述的说明中,示出了电动机40为感应电动机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电动机40即便是无刷DC(Direct Current)马达等感应电动机以外的马达,也能够应用上述的各结构。另外,电动机40并不局限于单相电动机,也可以是三相电动机。除此之外,作为压缩机12,能够采用多缸的旋转式压缩机或者涡旋压缩机等。
这里,在采用无刷DC马达作为电动机40的情况下,在转子铁心47形成多个插入孔,并在多个插入孔插入永磁铁。作为永磁铁,例如可使用铁氧体磁铁或者稀土类磁铁。为了使永磁铁不在轴向脱落,在转子42的上端以及下端、即轴向两端分别设置上端板以及下端板。上端板以及下端板兼作旋转平衡器。上端板以及下端板通过多个固定用铆钉等被固定于转子铁心47。
附图标记说明:
10…制冷循环装置;11…制冷剂回路;12…压缩机;13…热源侧热交换器;14…减压装置;15…负载侧热交换器;18…制冷剂配管;20…密闭容器;21…吸入管;22…排出管;23…吸入消声器;24…电源端子;25…台座;26…冷冻机油;30…压缩机构;31…缸体;31a…缸体室;32…滚动活塞;33…主轴承;34…副轴承;35…排出消声器;40…电动机;41…定子;42…转子;43…定子铁心;44…绕组;44a…捆束线;45…引线;45a…芯线;45b…绝缘管;46…集线器;46a…端子插入部;47…转子铁心;48…端环;50…曲轴;51…偏心轴部;52…主轴部;53…副轴部;71…第1引线;72…第2引线;73…第3引线;81…第1压接端子;82…第2压接端子;83…第3压接端子;91~93…敛缝部;100…压缩机中心点;101…一端固定点;102…另一端固定点;D…延伸突出方向;θ1、θ2、θO…形成角。

Claims (8)

1.一种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配置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定子,在定子铁心卷绕有绕组;引线,一端部与所述绕组连接,另一端部被压接端子敛缝而与电源端子连接;以及转子,被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
所述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被捆束线捆束而固定,
所述引线由至少1根为铝线的多根电线构成,并以所述捆束线为起点而从所述绕组突出,
将位于所述引线的一端部的中心的一端固定点与位于所述密闭容器的中心的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和将位于所述引线的另一端部的中心的另一端固定点与所述压缩机中心点连结的直线所成的角为90度以下,
所述一端固定点位于所述引线从所述绕组立起的起点部分的中心,
所述另一端固定点位于所述引线的另一端部被压接端子敛缝的部分的中心,
所述引线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不被扭转而维持笔直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压缩机中心点与所述一端固定点连结的直线和将所述另一端固定点与所述一端固定点连结的直线所成的角为90度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压缩机中心点与所述另一端固定点连结的直线和将所述一端固定点与所述另一端固定点连结的直线所成的角为90度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的长度基于所述一端固定点与所述电源端子的位置关系被设定为最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的各电线的一端部与所述绕组成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引线的各电线的一端部经由连接端子与所述绕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引线的各电线均为铝线。
8.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并且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通过制冷剂配管将所述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连接而成并供制冷剂循环。
CN201880097873.5A 2018-11-09 2018-11-09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12955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1677 WO2020095440A1 (ja) 2018-11-09 2018-11-09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5656A CN112955656A (zh) 2021-06-11
CN112955656B true CN112955656B (zh) 2023-04-07

Family

ID=70611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873.5A Active CN112955656B (zh) 2018-11-09 2018-11-09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0095440A1 (zh)
CN (1) CN112955656B (zh)
CZ (1) CZ309501B6 (zh)
WO (1) WO202009544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1329A (en) * 1986-06-16 1988-12-13 Susumu Ubukata Motor prot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enclosed electric compressors
JPH05202851A (ja) * 1992-01-30 1993-08-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機の引出線接続用クラスタ
JPH11190277A (ja) * 1997-12-25 1999-07-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密閉形圧縮機
JP2004324520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タリー式密閉形圧縮機
JP2006077578A (ja) * 2004-09-07 2006-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JP2012154212A (ja) * 2011-01-25 2012-08-1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CN105048680A (zh) * 2014-04-30 2015-1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6460847A (zh) * 2014-03-14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06733A (ko) * 2006-07-13 2008-01-17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940947B2 (ja) * 2016-12-28 2021-09-29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回転機械用モータ、回転機械及び回転機械用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1329A (en) * 1986-06-16 1988-12-13 Susumu Ubukata Motor prot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enclosed electric compressors
JPH05202851A (ja) * 1992-01-30 1993-08-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機の引出線接続用クラスタ
JPH11190277A (ja) * 1997-12-25 1999-07-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密閉形圧縮機
JP2004324520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タリー式密閉形圧縮機
JP2006077578A (ja) * 2004-09-07 2006-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JP2012154212A (ja) * 2011-01-25 2012-08-1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CN106460847A (zh) * 2014-03-14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5048680A (zh) * 2014-04-30 2015-1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5440A1 (ja) 2020-05-14
JPWO2020095440A1 (ja) 2021-09-02
CZ309501B6 (cs) 2023-03-01
CN112955656A (zh) 2021-06-11
CZ2021157A3 (cs)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091B (zh) 定子、电动机、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US9394907B2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having cluster block located radially inward of a coil end
EP2207254A2 (en)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cycle apparatus
EP2112749A2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US8450901B2 (en) Motor for compressor and hermetic compressor having the same
CN106256072B (zh) 压缩机用电动机、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压缩机用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JP5741346B2 (ja) 電動圧縮機
JP2018119528A (ja) 電動圧縮機
EP2199615A2 (en) Motor for compress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cycle apparatus
WO2019102574A1 (ja) 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2955656B (zh)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KR101550100B1 (ko) 전동기의 고정자, 전동기, 밀폐형 압축기 및 회전 기계
JP5118449B2 (ja) 電動圧縮機の端子装置
CN111033953B (zh) 定子、具备该定子的马达、具备该马达的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压缩机的空调机
KR102328761B1 (ko)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111033052B (zh)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8475955B (zh) 电动机、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JP2015116086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車載用電動圧縮機
WO2022264318A1 (ja) 圧縮機用電動機、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圧縮機用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6395948B2 (ja) 固定子鉄心、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230307851A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enameled wire of compressor motor
CN110784027A (zh) 定子、使用了定子的马达以及压缩机
CN117083780A (zh) 电动机的定子、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JP2006077578A (ja)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