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17C - 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17C
CN1110117C CN98122953A CN98122953A CN1110117C CN 1110117 C CN1110117 C CN 1110117C CN 98122953 A CN98122953 A CN 98122953A CN 98122953 A CN98122953 A CN 98122953A CN 1110117 C CN1110117 C CN 11101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rimary coil
secondary coil
loading section
pow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22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4942A (zh
Inventor
坂本浩
安倍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4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1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01F2038/143Inductive couplings f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包括电源部分,具有信号传输次级线圈,其不以电或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初级线圈,用作开关元件的反馈线圈;负载部分具有功率传输次级线圈,其布置使得当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与功率传输初级线圈相对;还具有信号传输初级线圈,当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其与信号传输次级线圈相对。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信号传输次级线圈中不感应电压,以断续方式实现开关元件的开关。

Description

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该装置适于在蓄电池充电器中或者用水设施例如浴室中采用。
                        背景技术
迄今,普遍采用一种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其中分别提供有的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电源部分具有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负载部分具有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当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该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彼此磁耦合,利用电磁感应由自振荡式电源部分传输功率到负载部分。该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应用于特别是在用水设施中采用的电气设备中。
在这种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中,最好当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电源部分中的自振荡中止,或者自振荡被削弱。这是因为,如果虽然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但仍持续自振荡,则由电源部分产生功率损耗、导致能量损耗,以及相应地,如果一金属物件布置在靠近电源部分,由于感应加热作用,金属物件会被加热。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本技术领域已提出如下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除了功率传输用线圈外,还设有一对信号线圈。当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利用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中的一后对功率传输用线圈的电磁感应向负载部分传输功率,该功率用于驱动负载部分的控制电路。利用该对信号线圈,由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从负载部分返回到电源部分。根据这样返回的控制信号控制振荡运行,从而检测对准的负载部分(参照日本专利公开第平6-311658号)。
在该日本专利公开第平6-311558号中如上所述的装置中,需要附加提供一用于检测负载部分的电路,以及用于控制振荡的电路。因此,它的电路不可避免地复杂,即该装置制造成本高。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公开第平6-1768464号公开了一种电路相对简单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该装置对于负载部分的谐振频率和电源部分的振荡频率进行同步控制,并适用于在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之间存在气隙的情况。因此,在该装置中,即使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在电源部分中也持续产生振荡。因此,该装置与通过检测负载部分来中止或弱化振荡的装置不同。
根据以上介绍明显看出,强烈需求这样一种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其中在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能由一简单电路中止或弱化电源部分中的振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常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存在的上述难题。更确切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其中新设计一种自振荡反馈环路,使得该电路简单,当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消弱电源部分的自振荡。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包含:(A)电源部分,其包含:一电压源;一个由一起动电阻和一电容器串联构成的支路,该支路与所述电压源并联,并且,所述起动电阻连接到所述电压源的正极端,而所述电容器连接到所述电压源的负极端;一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以及一开关元件,其具有控制极;其中所述起动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器向所述开关的所述控制极提供偏置电压,当提供到所述控制极上的所述偏置电压变得高于一阈值电压时,所述开关元件将来自所述电压源的电流转换到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以及(B)负载部分,其包含: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其中当将所述负载部分连到所述电源部分上时,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和所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彼此磁耦合,使得利用电磁感应使功率由所述电源部分传输到所述负载部分,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分还包括一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和所述负载部分还包括一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其与所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并联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作为反馈线圈以磁方式耦合到所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并且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极和所述起动电阻与电容器的连接点之间,以及,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所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所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构成一反馈环路。
在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由电压源经过起动电阻向第一电容器充电,以及由于这一充电电压形成的偏置电压提供到开关元件的控制极,以使开关元件导通。当开关元件按照上述方式导通时,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中感应电压。由于这一感应电压,在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中感应电压,而该初级线圈以电方式或者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由于这一感应电压,在电源部分中以磁方式耦合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中感应电压。这一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电连接到开关元件的控制极,作为反馈线圈,以及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构成自振荡电路中的反馈环路,因此,利用开关元件连续地进行线圈电流的开关。
另一方面,在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即使开关元件导通电流流过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仅不以电方式而且不以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以及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构成自振荡电路的反馈环路。因此,在反馈线圈中即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中不感应电压。因此,仅当通过起动电阻向偏置电压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时产生的偏置电压达到开关元件的阈值电压时,开关元件才导通。因此,仅以断续方式由开关元件进行线圈电流的开关。
因此,当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利用简单电路降低了自振荡的强度。
最好,负载部分有一控制电路,其连接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并利用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的感应电压来控制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电压电平。
在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电压电平是受控的。因此,电源部分中用作反馈线圈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中的感应电压电平是受控的。因此,例如通过增加感应电压电平,振荡强度提高;即可以控制自振荡电路的振荡。
再者,最好电源部分具有一与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并联的另一个电容器。
在这种情况下,与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并联的所述另一个电容器构成一谐振电路,使得随着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高效率实现自振荡。
再者,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可以布置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外侧,以及可以按这样一种方式布置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即随着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
在这种情况下,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布置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的外侧,使得该电路以简单方式实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仅不以电方式而且不以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另一方面,随着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的布置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使得当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利用简单电路,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彼此磁耦合。
再者,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可以布置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内侧,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可以按这样一种方式布置,即随着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
在这种情况下,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布置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的内侧,使得该电路以简单方式实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仅不以电方式而且不以磁方式耦合到以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另一方面,随着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使得当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利用简单电路,使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彼此磁耦合。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的电路图;
图2A是表示在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中的被分解的线圈的图,图2B是表示组装后的线圈的图;
图3是在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中的由磁通磁耦合在一起的线圈的示意断面图;
图4是表示在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的情况下在电源部分中的不同点处的波形的波形图;
图5是表示在负载部分未连到电源部分的情况下在电源部分中的不同点处的波形的波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的第二改进方案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的第三改进方案的电路图;
图8A和8B是表示本发明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的第四改进方案的图;图8A是表示在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中的被分解的线圈的图,图8B是表示组装后的线圈的图;
图9是图8B中所示的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中的由磁通磁耦合在一起的线圈的示意断面图;以及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的第五改进方案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的电路图,该装置构成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A和2B是表示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中的线圈的布置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包含分别设立的电源部分10和负载部分20。负载部分2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到电源部分10上。
首先介绍电源部分10的布置。电源部分10包含:一DC电压源E1和一功率传输初级线圈Nm1,因此构成一按C类状态工作的自振荡式谐振逆变器。当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电源部分10利用电磁感应向负载部分20提供功率。
DC电压源E1和电源开关S1构成一串联电路,其与由起动电阻R1和电容器C1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该由起动电阻R1和电容器C1构成的串联电路形成一偏置电压电路。在起动电阻R1和电容C1的连接点,由于电容器C1的充电电压产生偏置电压Vc1
由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和开关元件FET1构成的串联电路与包含DC电压源E1和电源开关S1的串联电路相并联。利用电容器C2并联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因此形成一谐振电路。
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连接在起动电阻R1和电容器C1的连接点(即偏置电压Vc1的产生点)与开关元件FET1的门极之间,其还用作反馈线圈。
上述谐振电路、开关元件FET1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绕组Nf2构成一自激振荡电路。
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到起动电阻R1和电容器C1的连接点。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开关元件FET1的漏极。二极管D1形成一稳定振荡的偏置电压控制电路。
下面介绍负载部分20的布置。负载部分20包含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整流器电路21以及负载22。
整流器电路21对由于电磁感应在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中感应的电压进行整流。负载22是一电动机之类,利用整流器电路21整流的电压驱动。
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与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并联;即,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电连接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因此,当在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上感应电压时,也在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上产生电压。
参照图2A和2B介绍各线圈的布置。例如电源部分10和负载部分具有一导引结构(未表示),使得负载能相对于电源部分10经常地设定。
电源部分10中的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和负载部分20中的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的布置使得,当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它们彼此面对。
如图2A所示,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布置在变压器罐形铁心K1外侧,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1绕在变压器罐状铁芯K1内侧;即在由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形成的磁通环路的外侧,有由功率传输用初级和次级线圈Nm1和Nm2构成的变压器形成的磁通环路,如图3所示。
负载部分20中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是这样布置的,即当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它面对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就是说,它布置在变压器罐形铁芯K2外侧,而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绕在变压器罐形铁芯K2内侧,如图2A所示。
因此,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布置在由功率传输用初级和次级线圈Nm1和Nm2构成的变压器形成的磁通环路外侧;即,二磁通在其中相互抵消,没有磁通扩展穿过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如图3中所示。因此,不会由于由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形成的磁通在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中感应电动势。换句话说,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和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彼此既未以电方式也未以磁方式耦合,或者它们的耦合的程度可以忽略不计(仅有一定漏磁通)。
另一方面,当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时,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与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磁耦合,同时,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磁耦合。
下面参照图1和4介绍在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的情况下该装置的工作情况。图4表示当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电源部分的各部分的波形。
当电源开关S1接通时,由DC电压源E1通过起动电阻R1向电容器C1充电。在这种情况下,在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中没有产生电压,因此,开关元件FET1的门极电压Vg等于偏置电压Vc1
当门极电压Vg增加到一使开关元件FET1导通的阈值电压时,开关元件FET1导通,因此漏极电压Vd基本等于地电位。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C2的谐振电压Vc2基本等于DC电压源E1的电压,单调上升的线圈电流IL1开始流入电源部分中的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
当线圈电流IL1流过电源部分10中的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时,由于电磁感应在负载部分20中的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中感应一个电压,因此,在负载部分20中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中产生一个电压,线圈Nf1电连接到线圈Nm2上。
由于这一感应电压,通过电磁感应在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中感应电压Vnf2,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磁耦合于引起的负载部分20中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在这种情况下,门极电压Vg为Vc1+Vnf2,使得开关元件FET1稳定地处于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漏极电压Vd基本上为地电位,因此,电容器C1通过二极管D1和开关元件FET1的通态电阻放电,使得偏置电压Vc1降低。由于放电电流取决于流过电流的电阻,当需要增加放电时间时,将一电阻元件与二极管D1串联。
随着电容器C1放电,偏置电压Vc1逐渐降低,相应地门极电压Vg也降低。当门极电压Vg降低到使开关元件FET1关断的阈值电压时,则开关元件FET1的通态电阻开始增加,因此,漏极电压Vd增加。
随着漏极电压Vd增加,电容器C2的谐振电压Vc2即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上的电压降低。相应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的感应电压降低,使得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电压降低。因此,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的感应电压Vnf2开始降低,因此,门极电压Vg进一步降低,使得开关元件FET1快速进入关断状态。
因此,如图4中所示,由于电容器C2和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的谐振作用,电容器C2的谐振电压Vc2的波形变为正弦波,流过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的线圈电流IL1也变为正弦波。
在(漏极电压Vd)>(偏置电压Vc1)时的期间内,由于二极管D1禁止由漏极电压Vd向电容器C1充电,然而,来自DC电压源E1的充电电流始终通过起动电阻R1流向电容器C1,因此偏置电压Vc1增加。
当电容器C2的谐振电压Vc2接近一个周期的终点时,漏极电压Vd接近地电位,以及由于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的感应电压的作用,在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构成的反馈环路中,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的电压Vnf2增加。因此,门极电压Vg增加,开关元件FET1再次导通。
上述工作过程重复进行以连续产生振荡,使得功率由电源部分10提供到负载部分20。
下面参阅图1和图5介绍在负载部分20没有连到电源部分10上的情况下该装置的工作情况。
当电源开关S1接通时,与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的情况相类似,由DC电压源E1经起动电阻R1向电容器C1充电。在这种情况下,在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中没有感应电压,因此,开关元件FET1的门极电压Vg等于偏置电压Vc1
当门级电压Vg增加达到使开关元件FET1导通的阈值电压时,则开关元件FET1导通,因此,漏极电压Vd变为地电位。在这种情况下,谐振电压Vc2变为基本等于DC电压源E1的电压,单调增加的线圈电流IL1在电源部分10中的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中流动。
然而,由于负载部分20没有连到电源部分10上,没有形成该包含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的反馈环路,在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中没有感应电压。
因此,即使当开关元件FET1一旦导通,偏置电压Vc1由于通过二极管D1放电而立即降低。因此,将门极电压Vg保持在不能使开关元件FET1导通所需的数值下,这样开关元件FET1立即关断。即,如图5中所示,通过阻尼振荡使谐振电压Vc2降低。
由DC电压源E1通过起动电阻R1向电容器C1充电。因此,直到偏置电压Vc1增加到使开关元件FET1导通的控制极阈值电压Vg时之前,一直保持中止振荡状态。相应地,当负载部分20未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电源部分10中的振荡是一种间歇振荡。
如上所述,自振荡电路的反馈环路被排除到由电源部分10到负载部分20之外侧。因此,在负载部分20未连到电源部分10上的情况下,不形成反馈环路,因此,电源部分10中的自振荡变成间歇振荡。即,电源部分的功率损耗可以基本上略去不计。并且即使将一金属异物之类置于电源部分10附近,也可以防止由于感应加热等产生的异物的发热。
特别是,通过调整起动电阻R1和电容器C1的常数的数值,(例如,当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达到约10微秒的振荡周期),在负载部分20未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的情况下,得到的间歇周期确定为几百微秒(ms)。该周期数值并不局限于上述数值。起动电阻R1和电容器C1的时间常数数值可按降低功率损耗因而节能的要求确定。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其可以改进如下:
(1)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元件FET1是场效应管;然而,可以用一种例如为双极性晶体管的元件或其它开关元件来替换它。
(2)电源部分10和负载部分20的电路布置可以按图6中所示的电路布置来替换。
在电源部分10中,取代上述DC电压源E1,采用一种由AC电压源接收功率的DC电压源。该DC电压源包含一工作在C类状态的自振式逆变器11和一抗高次谐波电路12。
该抗高次谐波电路12由一低通滤波器LF、整流桥二极管D2以及变压器T1构成,因而防止高次谐波分量由电源部分10流到AC电压源AC。
抗高次谐波电路12中的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经过二极管D3整流经电容器C3滤波,以得到DC电压源。
另一方面,在负载部分20中,将一控制电路23附加到上述实施例中,以及二极管D4和电容器C4作为整流电路21,装有蓄电池作为负载22。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的感应电压由二极管D4半波整流,由电容器C4滤波,使得向作为负载22的蓄电池提供DC功率。
在该电路中,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通过控制电路23电连接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
控制电路23利用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的感应电压以及蓄电池22的功率来控制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的电压电平。
在该改进方案中,在负载部分20已连到电源部分10的情况下,利用控制电路23控制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的电压电平在反馈线圈中感应电压电平,即控制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的电压电平被控制,因此,可以由负载部分20来控制电源部分10中的振荡。对于控制电路23,可以采用幅值控制电路、间歇振荡控制电路之类。
在负载部分20没有连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与上述状况相似,电源部分10中的振荡变成间歇式的。
(3)电源部分10的电路可以如图7所示。
在图7的电路中,一由二极管D11和电阻R11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在由电容器C2和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构成的谐振回路和开关元件FET1的漏极之间。
二极管D11的工作情况如下,当二极管D11的阳极电压降低趋于负电压时,同时,该通过开关元件FET1的内部二极管在DC电压源E1一侧流动的再生电流被阻断,二极管D11的阳极电压降低到负电压。
电阻R11用于防止寄生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被由于中间加入二极管D11而在谐振回路中产生的电压所阻塞。
在图7的电路中,一由电阻R12和R13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开关元件FET1的源极和地之间,开关元件FET1的控制极连接到二极管D12的阳极,并通过电阻R14连接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
二极管D12的阴极连接到晶体管Q1的控制极。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到电阻R12和R13的连接点,其发射极接地。
在图7的电路中,没有设二极管D1,由电阻R12到R14、二极管D12和晶体管Q1构成一偏置控制电路。
下面介绍当该电路连接到电源上时该电路的工作状况。与上述状况相似,经过起动电阻R1向电容器C1充电,使得偏置电压Vc1上升。以及由于该偏置电压Vc1当门极电压Vg变得高于使开关元件FET1的“导通”电压时,开关元件FET1导通,流过线圈电流IL1,同时漏极电压Vd下降。因此,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上产生电压(电位差)。
因此,在负载部分20中的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中感应电压,因此,(由于这样感应的电压)在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中感应电压。
由于这样感应的电压,利用电磁感应在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中感应电压Vnf2,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磁耦合于负载部分20中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在这种情况下,门极电压Vg是Vc1+Vnf2,因此,开关元件FET1稳定地处于“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当由于线圈电流IL1使电阻R12和R13上分布的电压上升从而将偏置电流提供到晶体管Q1中时,晶体管Q1导通,使得开关元件FET1的门极电压Vg下降,开关元件FET1被关断(使不导通)。
如上所述,当该电路接到电源上时,开关元件FET1的“导通”时间降低很多。因此,将由于线圈电流IL1而存储的能量被抑制到一适当的数值,并可抑制在开关元件FET1被关断之后产生的反馈电压。
在将该电路接到电源上以后,在稳定状态下,相似地,由于构成偏置控制电路的晶体管Q1导通,开关元件FET1被关断,使得开元件FET1重复地进行开关。
在该改进方案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似,在未将负载部分20连接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电源部分10中的振荡是间歇振荡。即,该改进方案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4)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以及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负载部分20中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图2A和2B)可以按照图8A和8B中所示布置。
如在图8A和8B中所示,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布置在变压器罐形铁芯K1的最内侧,即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的内侧,即在由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形成的磁通环路内侧,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和次级线圈Nm2组成的变压器形成的磁通环路,如图9中所示。
另一方面,负载部分20中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布置在这样一个位置,即当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其与电源部分10中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相面对;即,其布置在变压器罐形铁芯K2的最内侧,即在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的内侧。
在该改进方案中,由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和次级线圈Nm2构成的变压器形成的磁通环路处于外侧;即当由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侧观看时,二磁通在外侧是相互抵消的,没有穿过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的磁通,如图9中所示。因此,不会由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的磁通产生电动势。换句话说,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和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彼此不仅没有以电方式也没有以磁方式耦合,或者即使它们产生耦合,耦合状态所达到程度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仅具有一些漏磁通)。
另一方面,当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和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彼此磁耦合,同时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也彼此磁耦合。
在该改进方案中,当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时,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构成该自振荡电路的反馈环路;即,该改进方案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工作。
在未将负载部分20连到电源部分10上的情况下,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Nm1、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NF2没有构成自振荡电路的反馈环路。因此,电源部分10中的振荡变成间歇振荡;即该改进方案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5)负载部分20的电路可以如图10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和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彼此电耦合。然而,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Nf1可以磁耦合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Nm2,如图10中的电路所示。
根据本发明,该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包含:电源部分,其具有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其中的线圈电流是由开关元件切换的;以及负载部分,其具有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按照这样一种方式构成,即电源部分和负载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负载部分具有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以电方式或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电源部分具有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仅未以电方式而且未以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其在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磁耦合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并且作为一个反馈线圈电连接到开关元件的控制极上。随着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构成自振荡电路中的反馈环路。因此,当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仅未以电方式也未以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未构成自振荡电路中的反馈环路,使得不会在反馈线圈即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中感应电压。因此,可以间歇地由开关元件实现线圈电流的切换,所以,当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可利用简单的电路降低该自振荡。
因此,当未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时,可以降低功率消耗。此外,即使在将一金属异物置于电源部分附近时,也可防止该金属异物被加热。此外,该电路很简单,可以按低成本制造该装置。
根据本发明,负载部分具有一控制电路,控制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电压电平,使得能控制电源部分中的自振荡电路的振荡,因此,可以控制提供到负载部分的功率。
根据本发明,电源部分具有一与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并联的电容器。因此,形成谐振电路。因此,在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高效率实现自振荡。
根据本发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布置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的外侧,并且随着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仅不以电方式而且不以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状态。此外,在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的状况下,可利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信号传输初级线圈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的磁耦合。
根据本发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布置在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的内侧,并且随着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与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不仅不以电方式而且不以磁方式耦合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状态。此外,在将负载部分连到电源部分上的情况下,可利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和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的磁耦合。

Claims (5)

1.一种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包含:
(A)电源部分,包含:
一电压源;
一个由一起动电阻和一电容器串联构成的支路,该支路与所述电压源并联,并且,所述起动电阻连接到所述电压源的正极端,而所述电容器连接到所述电压源的负极端;
一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
以及
一开关元件,其具有一控制极,其中所述起动电阻和所述电容器向所述开关元件的所述控制极提供偏置电压,以及当提供到所述控制极上的偏置电压变得高于一阈值电压时,所述开关元件将来自所述电压源的电流转换到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以及
(B)负载部分,包含:
一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
其中,当所述负载部分连到所述电源部分上时,
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和所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彼此磁耦合,使得通过电磁感应功率由所述电源部分传输到所述负载部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部分还包括一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和
所述负载部分还包括一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其与所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并联连接,
所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磁耦合到所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并作为一个反馈线圈电连接在所述控制极和所述起动电阻与电容器的连接点之间,以及
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所述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所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和所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形成一反馈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部分还包含一连接到所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上的控制电路,以便利用功率传输用次级线圈的感应电压来控制在所述的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中感应的电压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部分还包含一与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并联的另一个电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布置在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的外侧,以及这样布置所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使得当将所述负载部分连到所述电源部分上时,其与所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布置在所述功率传输用初级线圈的磁通环路的内侧,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用初级线圈的布置使得当所述负载部分连到所述电源部分上时与所述信号传输用次级线圈相面对。
CN98122953A 1997-12-09 1998-11-30 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101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9004/97 1997-12-09
JP339004/1997 1997-12-09
JP33900497A JP3247328B2 (ja) 1997-12-09 1997-12-09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4942A CN1224942A (zh) 1999-08-04
CN1110117C true CN1110117C (zh) 2003-05-28

Family

ID=1832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22953A Expired - Lifetime CN1110117C (zh) 1997-12-09 1998-11-30 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040986A (zh)
EP (1) EP0923182B1 (zh)
JP (1) JP3247328B2 (zh)
CN (1) CN1110117C (zh)
DE (1) DE69834537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784B (zh) * 2007-02-20 2014-10-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电子设备及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1357C2 (de) * 1997-01-16 2003-02-27 Schleifring Und Appbau Gmbh Vorrichtung zur kontakt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zwischen gegeneinander beweglichen Teilen
AT409691B (de) * 1997-11-11 2002-10-25 Croce Wolfgang Schaltung zur reduktion der verluste beim umformen, schalten oder steuern elektrischer leistung
DE19840620C1 (de) * 1998-09-05 2000-04-27 Steute Schaltgeraete Gmbh & Co Berührungsloser Sicherheitsschalter
JP3339452B2 (ja) * 1999-03-05 2002-10-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絶縁型dcーdcコンバータ
US7522878B2 (en) 1999-06-21 2009-04-21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Adaptive inductive power supply with communication
US7212414B2 (en) 1999-06-21 2007-05-01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Adaptive inductive power supply
JP4448214B2 (ja) * 1999-11-02 2010-04-07 重雄 山本 照合装置
EP1275207B1 (de) * 2000-04-18 2005-06-29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Anordnung zur übertragung elektrischer energie bzw. eines signals
DE10119283A1 (de) * 2001-04-20 2002-10-24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System zur drahtlosen Übertrag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 ein Kleidungsstück, ein System von Kleidungsstücken und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Signalen und/oder elektrischer Leistung
DE10215840A1 (de) * 2002-04-10 2003-10-23 Paul Vahle & Co Kg NOT-AUS-System für induktiv versorgte Verbraucher
GB0210886D0 (en) * 2002-05-13 2002-06-19 Zap Wireless Technologie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DE10234893A1 (de) * 2002-07-26 2004-02-1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orrichtung mit einem stationären und einem bewegbaren Bauteil und einer Einrichtung zur gleichzeitigen Übertragung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und Information zwischen diesen Bauteilen
US6950003B2 (en) * 2003-03-31 2005-09-27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Device useful for signal transfer from static surface to rotating surface and viceversa
WO2005018282A1 (de) 2003-08-05 2005-02-2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von speisen mittels induktio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energie
JP4192775B2 (ja) * 2003-12-05 2008-12-1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無接触給電設備
KR100573769B1 (ko) * 2003-12-10 2006-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접촉 급전시스템
GB2414120B (en) 2004-05-11 2008-04-02 Splashpower Ltd Controll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WO2005109597A1 (en) 2004-05-11 2005-11-17 Splashpower Limited Controll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7489526B2 (en) * 2004-08-20 2009-02-10 Analog Devices, Inc. Power and information signal transfer using micro-transformers
US7558080B2 (en) * 2004-08-20 2009-07-07 Analog Devices, Inc. Power converter system
KR20070087850A (ko) * 2005-12-29 2007-08-29 이광직 증폭된 공진전력을 부하에 전달하는 회로
US20070159143A1 (en) * 2006-01-11 2007-07-12 Ta-Yung Yang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transformer arrangement
US9130602B2 (en) * 2006-01-18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energy to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 via a wireless link
US8447234B2 (en) 2006-01-18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via a wireless link
DE102006017802A1 (de) * 2006-04-18 2007-11-15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nergieübertragungseinheit
EP2050177B1 (en) * 2006-08-09 2017-12-13 Mbda Uk Limited Inductive power system
WO2008058562A1 (en) * 2006-11-17 2008-05-22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charg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levitation apparatus and a mobile apparatus
JP5122796B2 (ja) * 2006-11-30 2013-01-16 明日香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無接点伝送装置
CA2676799C (en) 2007-01-29 2016-07-12 Powermat Ltd. Pinless power coupling
JP4600470B2 (ja) * 2007-02-20 2010-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KR100999770B1 (ko) 2007-02-20 2010-12-08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전 제어 장치, 송전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무접점 전력전송 시스템
US9774086B2 (en) * 2007-03-02 2017-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2140535A2 (en) * 2007-03-22 2010-01-06 Powermat Ltd Signal transfer system
US9124120B2 (en) 2007-06-11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system and proximity effects
JP4525710B2 (ja) * 2007-06-29 2010-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7847438B2 (en) * 2007-07-04 2010-12-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electronic instrument, and waveform monitoring circuit
CN101842962B (zh) * 2007-08-09 2014-10-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增加谐振器的q因数
KR20100063756A (ko) * 2007-09-13 2010-06-11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전력 자기 공진기로부터 산출된 전력의 최대화
JP2010539857A (ja) * 2007-09-17 2010-12-16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エネルギー伝送のための送信機および受信機
EP2208279A4 (en) * 2007-10-11 2016-11-30 Qualcomm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MAGNETO-MECHANICAL SYSTEMS
JP2009169327A (ja) * 2008-01-21 2009-07-30 Hitachi Displays Ltd 電力伝送回路
US8629576B2 (en) * 2008-03-28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ing and gain control in electro-magnetic power systems
US20090299918A1 (en) * 2008-05-28 2009-12-03 Nigelpower, Llc Wireless delivery of power to a mobile powered device
JP4835697B2 (ja) * 2009-01-08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回路
US9136914B2 (en) * 2009-01-22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pedance change detec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102009010943A1 (de) * 2009-02-27 2010-09-16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Betriebsverfahren und Spulenanordnung für einen magnetischen Sensor zur Detektion metallischer Objekte in einem Untergrund
JP5554937B2 (ja) * 2009-04-22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EP2262091A1 (de) * 2009-06-10 2010-12-15 Braun GmbH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
US10439436B2 (en) 2009-07-13 2019-10-0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USD611898S1 (en) 2009-07-17 2010-03-16 Lin Wei Yang Induction charger
USD611899S1 (en) 2009-07-31 2010-03-16 Lin Wei Yang Induction charger
USD611900S1 (en) 2009-07-31 2010-03-16 Lin Wei Yang Induction charger
EP2367263B1 (en) * 2010-03-19 2019-05-01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feede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WI578237B (zh) 2010-04-08 2017-04-11 通路實業集團國際公司 銷售點感應系統及其方法
US9006624B2 (en) * 2010-07-22 2015-04-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sonant frequency detection for induction resonant inverter
CN102142709B (zh) * 2011-03-23 2013-07-24 深圳市银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US8678346B2 (en) * 2011-06-06 2014-03-25 Automatic Switch Company Near-field wireless powered solenoid valve
WO2013133028A1 (ja) * 2012-03-06 2013-09-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DE102012205285A1 (de) * 2012-03-30 2013-10-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induktiven Leistungsübertragung
EP2674950A1 (en) * 2012-06-11 2013-12-18 Tyco Electronics Nederland B.V. Contactless connector, contactless connector system,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contactless connector
DE102012108671A1 (de) 2012-09-17 2014-05-28 Paul Vahle Gmbh & Co. Kg Metall-Fremdkörper-Erkennungssystem für induktive Energieübertragungssysteme
CN103972736A (zh) * 2013-02-04 2014-08-06 上海蔻林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插头插座
CN103972737A (zh) * 2013-02-04 2014-08-06 上海蔻林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应插头插座
US9293997B2 (en) 2013-03-14 2016-03-22 Analog Devices Global Isolated error amplifier for isolated power supplies
US9601267B2 (en) 2013-07-03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a plurality of magnetic oscillators
US9509375B2 (en) * 2013-08-01 2016-11-29 SK Hynix Inc. Wireless transceiver circuit with reduced area
KR101875974B1 (ko) * 2013-08-14 2018-07-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285283B2 (en) 2014-05-19 2016-03-1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daptive wireless torqu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10536309B2 (en) 2014-09-15 2020-01-14 Analog Devices, Inc. Demodulation of on-off-key modulated signals in signal isolator systems
US9660848B2 (en) 2014-09-15 2017-05-23 Analog Devices Global Methods and structures to generate on/off keyed carrier signals for signal isolators
US10270630B2 (en) 2014-09-15 2019-04-23 Analog Devices, Inc. Demodulation of on-off-key modulated signals in signal isolator systems
US9998301B2 (en) 2014-11-03 2018-06-12 Analog Devices, Inc. Signal isolator system with protection for common mode transients
DE102016202797A1 (de) * 2016-02-24 2017-08-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ombinierter Transformator und LLC Resonanzwandler
WO2018041998A1 (en) 2016-09-05 2018-03-08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Light pole
CN108075576A (zh) * 2016-11-14 2018-05-25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惯导系统的无线电能和信息传输装置
DE102017131101B4 (de) * 2017-12-22 2023-04-20 Bürkert Werke GmbH & Co. KG Ventilbaugruppe
US11462943B2 (en) * 2018-01-30 2022-10-04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DC link charging of capacitor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DE102018201814B4 (de) * 2018-02-06 2024-05-16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Gehäuse mit einer Energieübertragungsspule und die zur Energieübertragung erforderlichen elektronischen Schaltungen
US11437854B2 (en) 2018-02-12 2022-09-06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Llc Variab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DE102018206725A1 (de) * 2018-05-02 2019-11-07 Kardion Gmbh Empfangseinheit, Sendeeinheit, Energieübertra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FR3107791B1 (fr) * 2020-03-02 2023-03-24 Radiall Sa Ensemble de transfert d’énergie électrique sans fil et sans contact comprenant un système amélioré de régulation de l’énergie transféré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2535A (en) * 1973-09-27 1976-03-09 G. D. Searle & Co. Rechargeable tissue stimulating system
JPH04295284A (ja) * 1991-03-20 1992-10-20 Hiroshi Sakamoto 電源装置
DK0509125T3 (da) * 1991-04-19 1995-05-29 Siemens Ag Indretning til kontaktløs data- og energitransmission samt fremgangsmåde til betjening heraf
NL9101590A (nl) * 1991-09-20 1993-04-16 Ericsson Radio Systems Bv Stelsel voor het laden van een oplaadbare accu van een draagbare eenheid in een rek.
JP3366058B2 (ja) * 1992-10-07 2003-01-14 浩 坂本 電源装置
JP2803943B2 (ja) * 1992-10-21 1998-09-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供給装置
JP3306675B2 (ja) * 1993-04-21 2002-07-24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小型電気機器
JPH06311558A (ja) * 1993-04-27 1994-1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ワイヤレス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の電池寿命検知装置
JP2671809B2 (ja) * 1994-06-30 1997-1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非接触型充電装置
JP3391999B2 (ja) * 1996-12-24 2003-03-3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
JPH10215530A (ja) * 1997-01-28 1998-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784B (zh) * 2007-02-20 2014-10-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电子设备及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834537D1 (de) 2006-06-22
EP0923182A2 (en) 1999-06-16
EP0923182A3 (en) 2001-04-04
JPH11178249A (ja) 1999-07-02
JP3247328B2 (ja) 2002-01-15
EP0923182B1 (en) 2006-05-17
CN1224942A (zh) 1999-08-04
DE69834537T2 (de) 2007-05-16
US6040986A (en) 2000-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17C (zh) 非接触功率传输装置
CN1105414C (zh) 电能传送装置和电能传送方法
CN1241317C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238955C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278301C (zh) 用于提供电源的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液晶显示器
CN1347190A (zh) 具有串联电容的开关电源
CN1125528C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360750A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197230C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860671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622437A (zh) 开关稳压器
CN1250348A (zh) 压电变压器逆变器
CN1324141A (zh) 具有有源箝位电路的开关电源装置
CN1338812A (zh) 改善功率损耗的用于输送恒定电压的开关电源电路
CN1950996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471350A (zh)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照明器具
CN1078065C (zh) 电吸尘器
CN1234199C (zh) 供电设备和方法
CN1691479A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194493A (zh) 电源装置
CN1264271C (zh) 开关电源
CN1171509C (zh) 并联存储串联驱动的电子镇流器
CN1295376A (zh) 切换电源设备
CN1059295C (zh) 电源装置
CN1746806A (zh) 一次侧控制电源供应器的切换式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