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3253B - 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和旋转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和旋转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3253B
CN110963253B CN201910919268.8A CN201910919268A CN110963253B CN 110963253 B CN110963253 B CN 110963253B CN 201910919268 A CN201910919268 A CN 201910919268A CN 110963253 B CN110963253 B CN 110963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otating body
body device
central axis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92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3253A (zh
Inventor
小野累信
小西正芳
平柳栄治郎
谷口统
芦田谦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165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8714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63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3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3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3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02Adaptations of individual rollers and support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3/00Rolls, drums, discs, or the like; Bear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旋转体装置,其在抑制套筒变形的同时、能够实现牢固地固定套筒和凸缘。所述方法用于制造旋转体装置,所述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以及凸缘,其固定在套筒的端部上,并支撑圆柱旋转体。当将凸缘固定在套筒的端部时,使三个为一组的辊子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外周面、并与套筒的端部接触,对沿中心轴方向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进行检测,通过使用了检测出的负载后的电反馈控制,在使辊子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使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以使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增加,对套筒进行敛缝。

Description

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和旋转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圆筒状的套筒的内部所设置的圆柱旋转体的旋转体装置、用于制造具有转子的马达等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所述转子在外部具有磁辊或者套筒,所述磁辊例如用于搬运磁性显影剂等。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装置、静电记录装置等中,磁辊被用作搬运磁性显影剂的单元,例如显影辊、清洁辊。磁辊的结构是,将具有多个磁极的磁体部件配置在非磁性体的套筒的内部,以使磁体部件和套筒进行相对旋转。而且,一直以来,已经提出了各种磁辊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058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0247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84879号公报等)。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磁辊具备:磁体部件,其是将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磁极设置在外周面上而成的;套筒,其是由可塑性变形的非磁性材料而形成的中空圆筒状;凸缘,其被设置在套筒的两个端部上并被固定在套筒上。通过固定套筒和凸缘,从而使永磁体部件和套筒进行相对旋转。
这种套筒和凸缘的固定,在专利文献1和3中以机械方法进行,在专利文献2中以化学方法进行。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将凸缘嵌合在设置于套筒的端部内表面的环状的凹部中,使套筒的端部弯曲,并使套筒和凸缘进行机械固定。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通过设置在冲压装置中的模具而使套筒的端部向凸缘端部进行弯曲变形,对凸缘和套筒进行敛缝固定,从而使套筒和凸缘进行机械固定。
对此,在专利文献2中,在将粘接剂注入到设置于凸缘上的环状槽之后,通过使套筒插入到凸缘内,从而利用粘接剂的粘接力来固定套筒和凸缘。
发明内容
当利用由专利文献2公开的粘接剂进行固定时,由于没有施加机械力因此尺寸精度良好,但是,由于粘接完毕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无法提高生产效率。
与粘接方法相比,由专利文献3公开的固定方法能够缩短工序。然而,由于利用在短时间内向凸缘的轴向施加压力的方法对套筒进行敛缝,所以无法避免因套筒变形而导致的偏转精度的下降、和因套筒本身的膨胀而导致的尺寸精度的下降。另外,为了提高敛缝强度,需要沿轴向施加很强的压力,而且当整个模具的轴从套筒的轴倾斜时,由于敛缝强度高的部分与敛缝强度低的部分混合在一起,因此,可能会使磁辊本身的尺寸精度下降。由上述情况可知:在专利文献3的固定方法中,存在不能应用于需要高尺寸精度的磁辊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还可以发生在将凸缘固定于套筒的两个端部而成的、其它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该凸缘用于在该套筒的内部支撑圆柱旋转体。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套筒变形的同时、能够实现牢固地固定套筒和凸缘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制造旋转体装置的方法,所述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以及凸缘,其固定在所述套筒的端部,并支撑所述圆柱旋转体,当使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套筒的端部时,使三个为一组的辊子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外周面、并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接触,对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进行检测,通过使用了检测出的负载后的电反馈控制,在使所述辊子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以使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增加,对所述套筒进行敛缝。
在本方案中,通过使三个为一组的辊子的表面倾斜并使其与套筒的端部接触,在使辊子旋转的同时使其沿旋转体装置的轴向移动,对套筒进行敛缝,从而使套筒的端部固定在凸缘上。
因而,由于在敛缝处理中对套筒和凸缘进行固定,因此不需要粘接剂并且成本很低,固定处理所需的时间也很短。另外,还可以解决偏转精度差、套筒容易产生变形(膨胀)这样的敛缝处理的问题。即、在敛缝时对套筒的负载小,套筒的偏转和套筒的变形(膨胀)也少。并且,以使辊子旋转的同时使其沿旋转体装置的轴向移动这样的动作,能够减少对套筒的负载,并制造出旋转体装置。
进而,通过电反馈控制,因此使沿中心轴方向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增加,因此在敛缝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并能够使套筒的偏转和套筒的变形(膨胀)进一步减少。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当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达到了预定值时,对用于使所述辊子向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力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检测出的负载在预定时间内维持所述预定值。
在本方案中,在将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维持成预定值的状态下,通过使辊子在预定时间内旋转,从而对套筒的端部有效地进行敛缝,并获得牢固的固定。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预定时间是所述辊子沿所述套筒的端部的边缘进行多次旋转所需的时间。
在本方案中,在将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维持成预定值的状态下,能够使辊子沿圆筒状的套筒的端部的边缘、进行多次旋转。因此,可对套筒的端部更有效地进行敛缝,并获得牢固的固定。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当检测出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时,所述辊子开始旋转。
在本方案中,在辊子与套筒的端部接触的时间点时,即在对套筒的端部施加负载之前,能够使辊子旋转,并能够抑制套筒的偏转和套筒的变形(膨胀)。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当使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套筒的两个端部时,使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外周面的、并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接触,在使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分别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对所述套筒进行敛缝。
在本方案中,对套筒的两个端部同时进行敛缝,能够使凸缘固定在该套筒的两个端部上。因此,能够有效地制造旋转体装置。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通过使与所述一个端部接触的所述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并检测施加在与所述另一个端部接触的所述辊子上的负载,从而对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进行检测。
在本方案中,通过使与一个端部接触的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对套筒进行敛缝的力作用于该两个端部上,并通过检测施加在与另一个端部接触的辊子上的负载,从而能够对沿中心轴方向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进行检测。例如,在一个端部的辊子侧,设置有用于使该辊子移动的驱动部,在另一个端部上能够设置负载传感器。因此,对套筒的两个端部同时进行敛缝,并且能够检测出沿中心轴方向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并能够对辊子的移动量进行反馈控制。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与所述套筒的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的旋转方向、和与所述套筒的另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本方案中,与套筒的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的旋转方向、和与套筒的另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因而,能够抑制在套筒的中央部的变形(膨胀)。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辊子的外周面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倾斜面;以及设置在该倾斜面的后端面一侧的内圆弧面。
在本方案中,使用了具有外周面(加工面)的辊子,所述外周面包含: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倾斜面;以及设置在倾斜面的后端面一侧的内圆弧面。因而,由于可以对套筒的端部有效地进行敛缝,并使套筒的端部进一步陷入凸缘中,因此可获得牢固的固定。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在使所述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最后,使所述辊子的所述内圆弧面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接触。
在本方案中,在使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轴向移动的最后的过程中,使辊子的内圆弧面与套筒的端部接触。因而,能够使套筒的端部更牢固地陷入到凸缘中。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使所述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在本方案中,使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并易于将脱模用的筒体(顶套)14b配置在三个为一组的辊子的中央空间内。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辊子的外周面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水平面;以及设置在该水平面的后端面一侧的内圆弧面,并使所述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在本方案中,即使在使用了具有不带倾斜面的外周面的辊子时,通过使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从而能够使辊子的外周面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用于制造旋转体装置,所述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以及凸缘,其固定在所述套筒的端部,并支撑所述圆柱旋转体,其中,所述制造装置具备:敛缝机,其具有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接触的三个辊子;旋转马达,其使该敛缝机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驱动部,其使所述敛缝机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负载传感器,其对沿所述套筒的中心轴方向施加的负载进行检测;以及定序器,其通过使用了由该负载传感器检测出的负载的电反馈控制,在使所述辊子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将所述辊子配置成、使其外周面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所述定序器被构成为,在使所述辊子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以使沿所述套筒的中心轴方向施加的负载增加,从而对所述套筒进行敛缝,来固定所述套筒和凸缘。
根据本方案,由于与上述制造方法相同,其结构是通过电反馈控制,从而使沿中心轴方向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增加,因此,在敛缝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并能够使套筒的偏转和套筒的变形(膨胀)进一步减少。
本发明的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以及圆盘状的凸缘,其固定在所述套筒的两个端部,并支撑所述圆柱旋转体,其中,所述套筒具备台阶部,所插入的凸缘卡在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R形状,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部抵接的边缘部分具有按照该R形状的形状。
本发明的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以及圆盘状的凸缘,其敛缝并被固定在所述套筒的两个端部上,并支撑所述圆柱旋转体,其中,所述套筒具备台阶部,所插入的凸缘卡在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R形状,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部抵接的边缘部分具有按照该R形状的形状。
本发明的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以及圆盘状的凸缘,其敛缝并被固定在所述套筒的两个端部上,并支撑所述圆柱旋转体的,其中,所述套筒具备台阶部,所插入的凸缘卡在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R形状,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部抵接的边缘部分具有按照该R形状的形状,同时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凸缘的边缘部分无间隙地进行面接触。
根据本方案,通过使套筒与凸缘抵接的位置的形状一致,能够对相对于台阶部的凸缘的R倒角部准确地进行定位,并能够使凸缘的偏转精度提高。
在本方案中,由于用敛缝处理对套筒和凸缘进行固定,所以与粘接处理相比,不需要粘接剂从而能够降低成本,由于不需要粘接剂的固化管理,因此能够发挥出降低作业空间和处理时间等效果。另外,由于在敛缝时对套筒的负载小,因此能够使套筒的变形量减少,并能够提高套筒的偏转精度,还能够在抑制套筒变形(膨胀)的同时、实现牢固的固定。而且,通过电反馈控制,能够对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进行控制,在敛缝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施加在套筒上的负载,并能够使套筒的偏转和套筒的变形(膨胀)进一步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磁辊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套筒的形状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三个辊子的配置图。
图5是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控制有关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在开始敛缝处理时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辊子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9是表示在敛缝处理时的套筒变形的变化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控制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进行敛缝处理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进行敛缝处理的状态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辊子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辊子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17是表示通过以前的敛缝方法对套筒施加敛缝力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敛缝方法对套筒施加敛缝力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套筒和凸缘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套筒和凸缘的结构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现有的套筒和凸缘的结构的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作为旋转体装置的一个例子,对即磁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磁辊1的结构,图1的A是其纵剖视图,图1的B是沿图1的A的A-A线的横剖视图。磁辊(旋转体装置)1具有:由非磁性体构成的圆筒状的套筒2;配置在套筒2的内部的磁体部件3;以及在沿套筒2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的内侧固定的凸缘4a、4b。如下所述,各凸缘4a、4b的结构不同,但由于作为敛缝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部件,因此,当不加区分地提及凸缘4a、4b时,则标记成凸缘4、4进行说明。
套筒2由例如铝合金、非磁性不锈钢等的可塑性变形的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磁体部件3的结构为,将圆棒状的轴6插入并固定在圆筒状的磁体5的中心孔中,该磁体5具有沿其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磁极。轴6由金属等高强度材料构成,并与磁体5形成一体化。
凸缘4、4由例如铝合金、非磁性不锈钢等的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在各凸缘4、4的外周面上形成滚花40(以相等间隔在外周面上形成的槽,扁平滚花),对各凸缘4、4的外缘部(滚花侧)没有进行倒角。将各凸缘4、4的其他边缘部(与下述的套筒2的台阶部2b抵接的边缘部)进行倒角。将轴承(旋转轴承)7、7嵌装在凸缘4、4的内部。轴6被这些轴承7、7支撑。利用这种结构,能够使套筒2和磁体部件3进行相对旋转。此外,关于滚花40还可以使用网纹滚花。另外,关于在套筒2和凸缘4、4中使用的材料(非磁性金属材料),为了发挥出本发明的效果,只要考虑到分别所使用的金属的硬度等而适当设定即可。
图2表示套筒2的形状,图2的A是其俯视图,图2的B是沿图2的A的B-B线的横剖视图。在套筒2的外周面上,形成多个预定间隔的沿轴向延伸的槽21。将套筒2设置成与感光鼓(未图示)平行,将保持在套筒2外周上的墨粉搬运到感光鼓的显影部分的静电潜像上从而附着在静电潜像上。此时,为了提高磁性显影剂的搬运性,而设置所述多个槽21。此外,可以在套筒2的表面设置凹凸来代替槽21,还可以通过喷砂处理使套筒2的表面粗糙化。或者,为了使搬运性提高还可以实施表面处理等。
对形成这种结构的磁辊1的制造工序进行简单说明。
首先,制作磁体部件3。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剂,使轴6与圆筒状的磁体5的中心孔形成一体化,来制作磁体部件3,该磁体5具备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磁极。另外,可以将作为轴6的圆棒设置在压缩成型装置的模具内,并将混合了磁性粉末和树脂后的磁性组合物供给于圆棒的周围,进行加压成型,形成了一体化之后,沿磁体5的圆周方向使多个磁极充磁,来制作磁体部件3。
其次,将制成的磁体部件3插入到套筒2的内部,经由轴承7、7使凸缘4a、4b嵌合在磁体部件3的轴6的两个端部上。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具有台阶部2b,使凸缘4a、4b卡在台阶部2b,将凸缘4a、4b临时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最后,通过下述的敛缝处理,使凸缘4a、4b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
凸缘4a具有与凸缘4a成为一体化的凸缘轴部41,经由轴承7,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来连接凸缘4a和轴6。
凸缘4b具有用于使轴6的轴部6a贯穿的通孔,并以自由旋转的方式与轴6连接。
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分别把持并旋转左端的轴部6a和右端的凸缘轴部41,可以分别使套筒2和磁体部件3旋转。
换言之,当把持凸缘轴部41并使轴部6a旋转时,在固定了套筒2的状态下能够使磁体部件3旋转;当在把持了轴部6a的状态下使凸缘轴部41旋转时,能够使套筒2旋转。轴部6a与轴6为一体化,下面将轴部6a作为轴6的一部分进行说明。
此外,在套筒2的内周面形成了环状的凹部,上述台阶部2b由该环状的凹部形成。更详细地说,除了套筒2的两个端部之外的部位的内径小于凸缘4、4的外径,该两个端部的内径大于凸缘4、4的外径(套筒2的两个端部形成了很薄的厚度),并形成了具有使凸缘4、4无间隙地嵌合程度的尺寸,由上述内径的差异而构成台阶部2b。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特征、即关于用于固定套筒2和凸缘4、4的敛缝处理,将其分成第一实施方式(辊子15、15、15的中心轴与磁辊1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辊子15、15、15的中心轴相对于磁辊1的中心轴倾斜的方式),再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适合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敛缝处理的套筒2和凸缘4、4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是通过敛缝处理来制造磁辊1的装置。在图3中,10是基座,11是被敛缝件。被敛缝件11是通过使磁体部件3插入到套筒2的内部并使凸缘4、4插入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而成的敛缝对象。
在基座10上,铺设有直线状的导轨10a,在导轨10a的中央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被敛缝件11的支撑台12。在支撑台12的下部具有能够沿导轨10a移动的滑块12a,使该支撑台12能够沿导轨10a移动。在支撑台12的上方设置有夹具13,以便将被敛缝件11的中央部夹持在与支撑台12之间。夹具13因空气推进器等直动机构而能够上下移动,当开始敛缝处理时,利用直动机构而使夹具13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将被敛缝件11夹持并固定在支撑台12和夹具13之间。另外,支撑台12具备用于调整被敛缝件11在基座10上的位置的调整机构(未图示)。
此外,支撑台12还可以固定在导轨10a的中央部上。
另外,在夹持支撑台12的导轨10a的两端侧,设置有两个敛缝机安装台16、16。敛缝机安装台16、16例如是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敛缝机安装台16、16的下部具有能够沿导轨10a移动的滑块16a、16a,使该敛缝机安装台16、16能够沿导轨10a移动。在两个敛缝机安装台16、16的内侧面即朝向支撑台12的侧面上,安装有敛缝机14、14。各敛缝机14、14的结构相同,均具有在辊基座14a上安装了三个敛缝用辊子15、15、15的结构。辊基座14a例如是圆盘状,在支撑台12一侧的圆板面上安装有辊子15、15、15。
图4是表示三个辊子15、15、15的配置图。如图4所示,三个辊子15、15、15沿圆周方向排列并且围绕中心线具有120°的相位角。各辊子15、15、15的中心轴与被敛缝件11的中心轴平行。换言之,各辊子15、15、15的中心轴与导轨10a的长度方向、敛缝机14、14的移动方向平行。在辊基座14a内的被三个辊子15、15、15包围的位置、即在辊基座14a的中心处设置有脱模用的筒体14b。
经由敛缝机安装台16、16,将旋转马达17、17与各辊基座14a连接,通过旋转马达17、17的驱动,使敛缝机14、14以其中心线为轴进行旋转。
在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例如在图3中的右侧的敛缝机安装台16)上,设置有用于使敛缝机安装台16沿导轨10a进行直线移动的驱动部18。驱动部18具有:例如使滑块16a沿导轨10a进行直线移动的滚珠丝杠等驱动机构18c;以及未图示的马达,通过马达驱动使敛缝机安装台16移动。利用驱动部18,使敛缝机14与敛缝机安装台16一起沿被敛缝件11的中心轴方向进行水平移动。
此外,对驱动部18的机构没有特别限制,其可以是通过直线马达、轴马达等的电反馈控制能够对敛缝机14的水平移动进行控制的机构。
在另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例如在图3中的左侧的敛缝机安装台16)上,没有设置驱动部18,而是使另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被动地沿导轨10a移动。但是,由于将敛缝机安装台16与下述的负载传感器19进行连接,因此,敛缝机安装台16在由负载传感器19进行负载检测所需的范围内移动。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向图3中的左方向移动,并抵接在被敛缝件11的一个端部上,从而使该被敛缝件11向左侧移动,当被敛缝件11的另一个端部抵接在该另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时,因驱动部18的驱动力,而使两个敛缝机14和被敛缝件11一起向图3中的左侧移动。也就是说,敛缝机安装台16根据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而向负载传感器19一侧略微移动,使该负载施加在负载传感器19上。
并且,将负载传感器19经由旋转马达17设置在另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上。负载传感器19用于检测对另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的敛缝机14施加的负载,尤其是用于检测在被敛缝件11的中心轴方向、或者敛缝机14和敛缝机安装台16的移动方向上的负载。将负载传感器19设置在与旋转马达17抵接的位置、例如图3中的左方,该旋转马达17被设置在另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上。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设置有用于支撑负载传感器19的传感器支撑部10b,负载传感器19的传感器面朝向支撑台12一侧,并以与设置在另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上的旋转马达17的中心部对置的位置和姿态,将负载传感器19安装在传感器支撑部10b上。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结构的框图。制造装置具备:用于使两个敛缝机14、14的旋转马达17、17做动作的马达控制部17a、17a和马达放大器17b、17b;用于使驱动部18做动作的驱动控制部18a和驱动放大器18b;使用负载传感器19对负载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放大器19a;以及定序器20。
马达放大器17b、17b将电流供给于旋转马达17、17并使其旋转。马达控制部17a、17a通过控制由马达放大器17b、17b供给的电流,来控制旋转马达17、17。
驱动放大器18b将电流供给于驱动部18的马达,从而使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移动。驱动控制部18a通过控制由驱动放大器18b供给的电流,从而使一个敛缝机14沿导轨10a进行直线移动。
传感器放大器19a对由负载传感器19检测出的负载进行放大,并将表示检测出负载的信号输出到定序器20。
图6是表示在开始敛缝处理时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定序器20通过接收从传感器放大器19a输出的负载的信号,并向驱动控制部18a和马达控制部17a、17a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制造装置的动作。另外,还对夹具13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当输入开始敛缝处理的指示时,定序器20通过向驱动控制部18a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使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右侧的敛缝机安装台16)向支撑台12的方向移动。然后,定序器20对沿中心轴方向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进行检测,如图6所示,在敛缝机14与被敛缝件11抵接的同时,使两个敛缝机14、14的辊子15、15、15进行旋转。另外,定序器20通过根据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对上述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的水平移动进行控制,从而对施加在被敛缝件11的两个端部上的负载进行控制。当敛缝处理结束时,定序器20使敛缝机14、14的辊子15、15、15停止旋转,并使上述一个敛缝机安装台16和敛缝机14向图6中的右方向移动从而使控制装置停止。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图。在图7中,仅选出敛缝处理所需的结构并进行了示意性的表示。如图7所示,辊子15、15、15可以通过上述旋转马达17、17和驱动部18以被敛缝件11的轴芯为中心进行旋转移动、以及进行在被敛缝件11的轴向(图7的左右方向)上的水平移动。在敛缝处理时,单侧(例如右侧)的敛缝机14向被敛缝件11的中央侧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参照图7的箭头a)、并沿相反方向(反方向)进行旋转移动(参照图7的箭头b)。此外,沿相反方向(反方向)进行旋转移动是指,在图7中,两个敛缝机14、14旋转以便挤压(扭曲)被敛缝件11,例如在图7中、当从左侧的侧面观察时,左侧的敛缝机14、14进行顺时针旋转;当从右侧的侧面观察时,右侧的敛缝机14、14也进行顺时针旋转。在敛缝处理时,通过这种敛缝机14的移动,一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和另一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在相互沿反方向旋转的同时,(单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还向被敛缝件11的中央侧的方向进行移动。另外,在敛缝处理时,因支撑台12和夹具13的夹持,对被敛缝件11的中央部进行支撑并固定。此处所指的“同时”是指,只要在辊子15、15、15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与被敛缝件11接触的时间点时进行旋转即可。换言之,在使辊子15、15、15旋转的同时,可以使其向被敛缝件11的中央侧的方向进行移动。也就是说,如果在辊子15、15、15与被敛缝件11接触之前,则在开始旋转和开始向中央侧移动中谁先谁后均可以。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情况下,由于两个敛缝机14、14能够沿导轨10a移动,所以,无法准确地预先获知敛缝机14、14的辊子15、15、15与被敛缝件11抵接的位置和时机。因此,定序器20基于从负载传感器19输出的信号,对敛缝机14、14的辊子15、15、15是否抵接在被敛缝件11的前端部上进行检测,当辊子15、15、15抵接在被敛缝件11的时间点时,辊子15、15、15尚未进行旋转的情况下,可以在对被敛缝件11施加很大负载之前就开始使辊子15、15、15旋转。
另外,还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使敛缝机14、14移动的同时就使敛缝机14、14的辊子15、15、1开始5旋转。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辊子15、15、15的截面形状的图。各辊子15、15、15形成相同的形状,其截面形状如图8所示。与套筒2接触的辊子15、15、15的外周面(加工面)15a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倾斜面15b;以及设置在倾斜面15b的后端面一侧的内圆弧面15c。因具有倾斜面15b,而使外周面(加工面)15a相对于被敛缝件11(磁辊1)的中心轴倾斜,并使辊子15、15、15与套筒2接触。旋转的各辊子15、15、15的外周面(加工面)15a与套筒2的端部接触,对套筒2的端部进行挤压和敛缝,从而对套筒2和凸缘4、4进行固定。
图9是表示在敛缝处理时的套筒2变形的变化图。图9的A表示:进行敛缝处理之前的状态,未变形的套筒2与凸缘4、4接触。此外,在图9中没有示出滚花40。
图9的B表示:敛缝处理的前半程的状态,辊子15、15、15的外周面15a的倾斜面15b与套筒2抵接。在图9的B中,箭头的长度表示:施加在套筒2的端部上的力的大小。沿套筒2的径向施加的力(箭头d)大于沿套筒2的轴向施加的力(箭头e),并使套筒2的端部稍微弯曲。通过调整倾斜面15b的形状(倾斜角度),就能够实现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关系。
图9的C表示:敛缝处理的后半程(最后的过程)的状态,辊子15、15、15的外周面15a的内圆弧面15c与套筒2抵接。在图9的C中,箭头的长度表示:施加在套筒2的端部上的力的大小,沿套筒2的轴向施加的力(箭头f)大于沿套筒2的径向施加的力(箭头g),并使套筒2的端部进一步弯曲并陷入到凸缘4、4中。
接下来,将会说明通过定序器20对制造装置的反馈控制。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负载控制的另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1和图12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对被敛缝件11施加的中心轴方向的负载。
定序器20通过向驱动控制部18a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使敛缝机安装台16和敛缝机14向支撑台12的方向移动(步骤S11)。然后,定序器20获取从负载传感器19输出的信号,由此对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旋转轴方向的负载进行检测(步骤S12)。
接下来,定序器20基于在步骤S中获取的负载,对敛缝机14的辊子15、15、15是否接触到被敛缝件11的端部进行判断(步骤S13)。在判断出辊子15、15、15没有接触到被敛缝件11的端部的情况下(步骤S13:否),定序器20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1,并使敛缝机14继续进行水平移动。
在判断出辊子15、15、15接触到被敛缝件11的端部的情况下(步骤S13:是),定序器20通过将控制信号输出到马达控制部17a、17a,从而使两个敛缝机14、14的辊子15、15、15开始旋转(步骤S14)。接下来,与步骤S12相同地,定序器20对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轴向的负载进行检测(步骤S15),以使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增加的方式,来控制敛缝机安装台16的移动(步骤S16)。例如,在图11中如箭头(1)所示,定序器20对驱动部18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呈线性增加。另外,定序器20还可以对驱动部18的动作进行控制,如图12中的箭头(1)所示,使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呈线性增加,然后如箭头(2)所示,再逐渐抑制负载的增加率。图11和图12所示的负载控制只是一个例子。
接下来,定序器20对被敛缝件11的中心轴方向的负载是否小于预定值进行判断(步骤S17)。在判断出负载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17:是),定序器20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5,并继续进行使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逐渐增加的处理。
在判断出负载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17:否),与步骤S15相同地,定序器20对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轴向的负载进行检测(步骤S18),如图11中的箭头(2)、图12中的箭头(3)所示,以将施加在被敛缝件11上的负载维持成预定值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19)。然后,在负载变成预定值之后,定序器20对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步骤S20)。在判断出没有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0:否),定序器20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8,并维持成预定值的负载施加在被敛缝件11的两个端部上的状态。
在判断出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0:是),定序器20通过向马达控制部17a、17a输出停止信号,并且使敛缝机安装台16、16向远离支撑台1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敛缝处理停止(步骤S21),并结束处理。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辊子15、15、15的中心轴相对于磁辊1的中心轴倾斜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进行敛缝处理的装置的结构图,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进行敛缝处理的状态图。在图13和图14中,与图3和图7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之处是如图4所示,三个辊子15、15、15在圆周方向上具有120°的相位角并被设置在辊基座14a上,但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将各辊子15、15、15设置成相对于被敛缝件11的中心轴以θ向外侧(远离中心轴的方向)倾斜。θ的大小例如是10°。由于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
使辊子15、15、15的中心轴从被敛缝件11(磁辊1)的中心轴向外侧倾斜来设置辊子15、15、15,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可以易于将脱模用的筒体14b(顶套)配置在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的中央空间内。
第二实施方式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敛缝处理时,使单侧的敛缝机14向被敛缝件11的中央侧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参照图14的箭头a)、并沿相反方向进行旋转移动(参照图14的箭头b),由此使一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和另一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相互沿反方向旋转,同时(单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向被敛缝件11的中央侧的方向移动。然后,旋转的各辊子15、15、15的外周面(加工面)15a与套筒2的端部接触,对套筒2的端部进行挤压和敛缝,从而对套筒2和凸缘4、4进行固定。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辊子15、15、15的截面形状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该辊子15、15、15的外周面(加工面)15a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倾斜面15b;以及设置在倾斜面15b的后端面一侧的内圆弧面15c。
在该第一例的敛缝处理的前半程中,辊子15、15、15的外周面15a的倾斜面15b与套筒2抵接(参照图9B)。沿套筒2的径向施加的力(箭头d)大于沿套筒2的轴向施加的力(箭头e),并使套筒2的端部稍微弯曲。通过调整辊子15、15、15相对于被敛缝件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θ和/或倾斜面15b的形状(倾斜角度),就能够实现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关系。在敛缝处理的后半程中,辊子15、15、15的外周面15a的内圆弧面15c与套筒2抵接(参照图9的C)。沿套筒2的轴向施加的力(箭头f)大于沿套筒2的径向施加的力(箭头g),并使套筒2的端部进一步弯曲并陷入到凸缘4、4中。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辊子15、15、15的截面形状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一例不同之处在于,该辊子15、15、15的外周面(加工面)15a不具有倾斜面,而是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水平面15d、以及设置在水平面15d的后端面一侧的内圆弧面15c。在第二例中,辊子15、15、15不具有倾斜面,但由于使辊子15、15、15的中心轴相对于被敛缝件11(磁辊1)的中心轴倾斜,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一例相同,均通过使外周面(加工面)15a相对于被敛缝件11(磁辊1)倾斜,从而使辊子15、15、15与套筒2接触。
在该第二例的敛缝处理的前半程中,辊子15、15、15的外周面15a的水平面15d与套筒2抵接(参照图9B)。沿套筒2的径向施加的力(箭头d)大于沿套筒2的轴向施加的力(箭头e),并使套筒2的端部稍微弯曲。通过调整辊子15、15、15相对于被敛缝件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θ,就能够实现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关系。在敛缝处理的后半程中,辊子15、15、15的外周面15a的内圆弧面15c与套筒2抵接(参照图9的C)。沿套筒2的轴向施加的力(箭头f)大于沿套筒2的径向施加的力(箭头g),并使套筒2的端部进一步弯曲并陷入到凸缘4、4中。
在此,对上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敛缝方法与以前进行的敛缝方法的对比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通过以前的敛缝方法对套筒2施加敛缝力的示意图。在以前的敛缝方法中,将敛缝力(图17中的空心箭头)施加在套筒2上,以便一次弯曲套筒2的整个圆周面。为了能一次弯曲而需要施加很大的敛缝力。当将在套筒2上形成的槽21的数量设为50个,并且施加在套筒2上的总敛缝力设为750kgf时,则对一个峰部以15kgf(=750kgf÷50)进行敛缝。
图18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敛缝方法对套筒2施加敛缝力的示意图。当利用一个辊子15、15、15对套筒2的一个峰部进行敛缝时,对套筒2的负载仅为15kgf×3=45kgf。与对套筒2的负载为750kgf的以前的敛缝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将对套筒2的负载降低至6%,并能够防止因敛缝处理引起的偏转恶化。实际上,在本发明中,通过模拟验证,已经证实利用15kgf的敛缝力就能够实现对套筒2和凸缘4、4进行的充分固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敛缝处理对套筒2和凸缘4、4进行固定。因而,与利用粘接处理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不需要粘接剂,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另外,由于不需要粘接剂的固化管理,因此能够降低作业空间和处理时间。另一方面,还能够解决偏转精度差、套筒2容易产生变形(膨胀)这样的敛缝处理的问题。由于在敛缝时对套筒2的负载小,因此能够使套筒2的变形量减少,能够提高套筒2的偏转精度,并能够抑制套筒2的变形(膨胀),同时还能够实现牢固的固定。
尤其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是通过电反馈控制来使施加在套筒2上的负载增加,因此在敛缝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施加在套筒2上的负载,并能够进一步使套筒2的偏转和套筒2的变形(膨胀)减少。
具体而言,如图11和图12所示,通过使施加在套筒2上的负载逐渐增加,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套筒的偏转和套筒2的变形(膨胀)。
另外,在将施加在套筒2上的负载维持成预定值的状态下,通过使辊子15、15、15在预定时间内旋转,从而对套筒2的端部有效地进行敛缝,并获得牢固的固定。
并且,在将施加在套筒2上的负载维持成预定值的状态下,能够使辊子15、15、15沿套筒2端部的边缘部分进行多次旋转。因此,可以对套筒2的端部有效地进行敛缝,并获得牢固的固定。
进而,在辊子15、15、15与套筒2的端部接触的时间点时,也就是说在对套筒2的端部施加负载之前,能够使辊子15、15、15旋转,并能够抑制套筒2的偏转和套筒2的变形(膨胀)。
并且进一步,将驱动部18以直线式配置在一个敛缝机14(图3中的右侧)一侧、并将负载传感器19以直线式配置在另一个敛缝机14(图3中的左侧)一侧,由此能够以有效的配置结构同时对套筒2的两个端部进行敛缝,并且还能够对沿中心轴方向的施加在套筒2上的负载进行检测,并能够对辊子15、15、15的移动量进行反馈控制。
由于设置有两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因此能对套筒2的两个端部同时实施敛缝处理,所以能够缩短固定所需的时间。
使辊子15、15、15的外周面(加工面)15a相对于被敛缝件11的轴向倾斜,而且在辊子15、15、15旋转的同时使辊子15、15、15沿被敛缝件11的轴向移动,因此可以将套筒2的端部有效地敛缝成曲面状。因而,通过使套筒2进一步陷入到凸缘4、4中,从而可获得套筒2和凸缘4、4之间的牢固固定。另外,辊子15、15、15与套筒2的端部为点接触,因此能够对套筒2的端部有效地施加压力。
使一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和另一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相互沿反方向旋转、同时使其沿轴向移动,因此能够抑制除了套筒2的端部之外的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单侧的三个为一组的辊子15、15、15。辊子15的个数可以根据产品(旋转体装置)的尺寸等的规格和方式进行适当设定,但辊子15单侧的个数优选为三个以上至六个以下。
若为两个则敛缝处理变得不稳定。若超过六个,则辊子15挤压套筒2的力变得很强,可能会产生变形。另外,机械装置的制造成本会增加,所以不优选。
在敛缝处理的最后过程中,由于辊子15、15、15的外周面(加工面)15a的内圆弧面15c与套筒2的端部接触,因此能够将套筒2的端部更牢固地安装在凸缘4、4中。此时,产生了很多沿轴向挤压套筒2的力,但由于存在已被陷入的部分,因此仅使套筒2轻微弯曲程度的力不会导致套筒2的变形,也不会引起尺寸精度的下降。
在凸缘4、4的端部形成滚花40,并对该凸缘4、4的端部没有实施倒角,因此相对于该滚花40而将套筒2敛缝成曲面,因此,套筒2的陷入就变得良好。另外,在套筒2的外周面设置有槽21,因此辊子15、15、15与除了该槽21之外的突出部分为点接触,所以套筒2的端部就变得容易弯曲。
第三实施方式
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磁辊1有关的背景、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说明,最后再说明具体的实施方式。
背景
在磁辊1中,将凸缘4、4插入并配置在套筒2中,并且利用套筒2的内部的台阶部2b使凸缘4、4停止以使其不会进入到一定深度以上的套筒2内部。通过对套筒2的内周面侧进行磨削加工,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在套筒2的整个内周面形成环状的台阶,但根据用于加工的刀(车刀)的形状,台阶部2b的形状必然会变成R形状。
另一方面,通过机械加工来制作与台阶部2b抵接的凸缘4、4,因此加工后的端部就变得锐利,因此通过机械加工等进行C倒角。
问题
当将凸缘4、4插入到套筒2,并且凸缘4、4的C倒角部与套筒2内表面的R形状的台阶部2b抵接时,在C倒角部与该台阶部2b抵接的地方上,凸缘4、4的位置不稳定,其结果是凸缘4、4产生了偏转。
解决方案
因此,与套筒2的台阶部2b相配合,将与该台阶部2b抵接的凸缘4、4的边缘部分42进行R倒角。
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体装置是具备圆筒状的套筒2、设置在该套筒2的内部的圆柱旋转体以及圆盘状的凸缘4、4在内的旋转体装置,所述凸缘4、4被固定在所述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并用于支撑可旋转的所述圆柱旋转体,所述套筒2具备台阶部2b,所插入的凸缘4、4卡在台阶部2b,所述台阶部2b具有R形状,对所述凸缘4、4与所述台阶部2b抵接的边缘部分42实施R倒角加工,所述台阶部2b和所述边缘部分42为大致相同的形状。
另外,优选为,将圆盘状的凸缘4、4敛缝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的结构。关于将凸缘4、4敛缝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的方法,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敛缝处理的方法。另外,还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
并且,还优选如下的结构:将凸缘4、4敛缝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凸缘4、4与台阶部2b抵接的边缘部分42具有按照该R形状的形状,并且台阶部2b与凸缘4、4的边缘部分42无间隙地进行面接触。
旋转体装置例如是磁辊1。
圆柱旋转体具有永磁体部件,该永磁体部件是例如在其外周面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磁极而成的。
套筒2由可塑性加工的非磁性部件形成,台阶部2b是在套筒2的整个内周面形成的环状台阶。台阶部2b在包含中心轴的截面中具有按照圆弧的截面形状。
凸缘4、4用于支撑可旋转的圆柱旋转体。将凸缘4、4嵌合在所述套筒2的台阶部2b上,对所述套筒2的端部进行弯曲并固定,由此将凸缘4、4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并构成了磁辊1。
效果
通过使抵接位置的形状一致,能够对相对于台阶部2b的凸缘4、4的R倒角部进行准确定位,并使凸缘4、4的偏转精度提高。
尤其是,通过使台阶部2b与凸缘4、4的边缘部分42无间隙地进行面接触,将该凸缘4、4敛缝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从而能够将凸缘4、4无间隙地固定在套筒2的两个端部上,并使凸缘4、4的偏转精度提高。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套筒2和凸缘4、4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套筒2和凸缘4、4的结构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9A表示:将凸缘4、4插入到套筒2的端部之前的状态,图19B表示:将凸缘4、4插入到套筒2的端部后的状态,图19C表示:进行了敛缝处理后的状态。
在套筒2为圆筒状并由可塑性变形的非磁性金属材料所形成的方面、凸缘4、4为圆盘状并由非磁性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材料所形成的方面,与主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磁辊1的结构相同,套筒2的台阶部2b的形状和与该台阶部2b抵接的凸缘4、4的边缘部分4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套筒2的台阶部2b是在套筒2的整个内周面上的环状的台阶,并具有R形状。在包含套筒2中心轴的纵截面中,台阶部2b具有按照圆弧的截面形状。
针对凸缘4、4与套筒2的台阶部2b抵接的部位即圆板面的边缘部分42,实施与台阶部2b为相同形状的R倒角加工。在包含凸缘4、4的中心轴的纵截面中,上述边缘部分42具有按照上述圆弧的截面形状。在上述例子中,也可以对凸缘4、4的边缘部分42进行0.2mm的R倒角。因此,当将凸缘4、4插入到套筒2,并且凸缘4、4的边缘部分42与套筒2的台阶部2b抵接时,则使套筒2的台阶部2b与凸缘4、4的边缘部分42无间隙地进行面接触。
图21是表示现有的套筒2和凸缘104、104的结构的放大纵剖视图。在图21中,套筒2的台阶部102b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对凸缘104、104的边缘部分142实施C倒角加工。当将凸缘104、104插入到套筒2,并且在C倒角后的凸缘104、104与具有R的台阶部102b抵接时,如图21所示,凸缘104、104相对于套筒2的位置不稳定,其结果是凸缘104、104产生了偏转。
对此,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套筒2和凸缘104、104的情况下,由于结构是R倒角后的凸缘104、104与具有R的套筒2的台阶部102b抵接,因此使凸缘104、104的边缘部分142与台阶部102b进行无间隙的面接触,从而使凸缘104、104相对于套筒2的位置变得稳定。
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抑制凸缘104、104的偏转。
此外,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不是上述说明,并且是指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相等的意思和在权利要求书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20)

1.一种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旋转体装置,所述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以及凸缘,其固定在所述套筒的端部,并支撑所述圆柱旋转体,所述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使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套筒的端部时,使三个为一组的辊子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外周面、并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接触,
对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进行检测,
通过使用了检测出的负载的电反馈控制,在使所述辊子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以使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增加,从而对所述套筒进行敛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达到了预定值时,对使所述辊子向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力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检测出的负载在预定时间内维持所述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时间是所述辊子沿所述套筒的端部的边缘进行多次旋转所需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出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时,使所述辊子开始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出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时,使所述辊子开始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出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时,使所述辊子开始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使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套筒的两个端部时,使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外周面、并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接触,在使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分别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对所述套筒进行敛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与所述一个端部接触的所述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并检测施加在与所述另一个端部接触的所述辊子上的负载,由此对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施加在所述套筒上的负载进行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套筒的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的旋转方向、和与所述套筒的另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的旋转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套筒的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的旋转方向、和与所述套筒的另一个端部接触的三个为一组的所述辊子的旋转方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的外周面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倾斜面;以及设置在该倾斜面的后端面侧的内圆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的外周面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倾斜面;以及设置在该倾斜面的后端面侧的内圆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最后,使所述辊子的所述内圆弧面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最后,使所述辊子的所述内圆弧面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的外周面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水平面;以及设置在该水平面的后端面侧的内圆弧面,
使所述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的外周面具有:从前端面向后端面扩大的水平面;以及设置在该水平面的后端面侧的内圆弧面,
使所述辊子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20.一种旋转体装置的制造装置,用于制造旋转体装置,所述旋转体装置具备:圆筒状的套筒;圆柱旋转体,其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以及凸缘,其固定在所述套筒的端部,并支撑所述圆柱旋转体,
所述旋转体装置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敛缝机,其具有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接触的三个辊子;
旋转马达,其使该敛缝机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
驱动部,其使所述敛缝机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
负载传感器,其对沿所述套筒的中心轴方向施加的负载进行检测;以及
定序器,其通过使用了由该负载传感器检测出的负载的电反馈控制,在使所述辊子围绕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
所述辊子配置成使所述辊子的外周面相对于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倾斜,
所述定序器构成为,在使所述辊子旋转的同时使该辊子沿旋转体装置的中心轴方向移动,以使沿所述套筒的中心轴方向施加的负载增加,从而对所述套筒进行敛缝,固定所述套筒和凸缘。
CN201910919268.8A 2018-09-28 2019-09-26 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和旋转体装置 Active CN110963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5222 2018-09-28
JP2018185222 2018-09-28
JP2019-116504 2019-06-24
JP2019116504A JP7287144B2 (ja) 2018-09-28 2019-06-24 回転体装置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及び回転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3253A CN110963253A (zh) 2020-04-07
CN110963253B true CN110963253B (zh) 2021-04-23

Family

ID=7002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9268.8A Active CN110963253B (zh) 2018-09-28 2019-09-26 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和旋转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24868A (zh)
CN (1) CN11096325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2767A (en) * 1989-02-03 1991-02-12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 roll
JPH06202479A (ja) * 1993-01-06 1994-07-22 Hitachi Metals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
JPH1184879A (ja) * 1997-06-19 1999-03-30 Ricoh Co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70294A (en) * 1997-08-12 1999-10-19 Ricoh Company, Ltd. Cylindrical structural body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4289592A (zh) * 2014-09-29 2015-01-21 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拉深挤压复合工艺
CN108693744A (zh) * 2017-03-29 2018-10-2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磁辊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2767A (en) * 1989-02-03 1991-02-12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 roll
JPH06202479A (ja) * 1993-01-06 1994-07-22 Hitachi Metals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
JPH1184879A (ja) * 1997-06-19 1999-03-30 Ricoh Co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70294A (en) * 1997-08-12 1999-10-19 Ricoh Company, Ltd. Cylindrical structural body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4289592A (zh) * 2014-09-29 2015-01-21 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拉深挤压复合工艺
CN108693744A (zh) * 2017-03-29 2018-10-2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磁辊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3253A (zh) 2020-04-07
JP2023124868A (ja)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58213B1 (en) Rotor for magnetic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and device
US20170141628A1 (en) Rotor, mo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CN107528396B (zh) 转子构件、转子以及电动机
CN110963253B (zh) 旋转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和旋转体装置
JPH03234915A (ja) 小型モータの軸受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693744B (zh) 磁辊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JP7287144B2 (ja) 回転体装置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及び回転体装置
JP4024472B2 (ja) 多極磁化環状体の着磁装置
US11376651B2 (en) Floatingly mounted multi-piece rolling tool, and rolling machine
JP7232388B2 (ja) 回転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962073B2 (ja)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5094970A (ja) 永久磁石形モータのロータ着磁・挿入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90086308A (ko) 모터 장치
JP2003251415A (ja) 円筒体端面曲げ加工装置及び方法
EP0383450B1 (en) Magnetic rolling apparatus
JP2021164217A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モータ
JP2009169258A (ja)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
JP2007244029A (ja) モータ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H10271726A (ja) 回転子
JP4560777B2 (ja) ガイドピン
JP2000134883A (ja) モータロ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126366A (ja) 異形横断面形状を有するリング材,板材,帯材の前方スピニング加工方法
JP2007094094A (ja) 現像ローラ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フランジ
RU209332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искрового нанесения покрытий
JP2633902B2 (ja) 矯正機,矯正装置,及び矯正方法並びに矯正ライン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