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2542B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2542B
CN110892542B CN201880046353.1A CN201880046353A CN110892542B CN 110892542 B CN110892542 B CN 110892542B CN 201880046353 A CN201880046353 A CN 201880046353A CN 110892542 B CN110892542 B CN 110892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region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63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2542A (zh
Inventor
荒井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92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2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2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2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3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3/14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3/145Surface emitters, e.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S43/195Details of lamp holders, terminals or conn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4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braking action or preparation for braking, e.g. by detection of the foot approaching the brake ped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F21Y2115/15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发光装置(20)具备发光区域(140)。发光区域(140)具有多个发光部(142)和多个透光部(144),多个透光部(144)分别位于相互相邻的发光部(142)之间。发光区域(140)位于具有透光性的基材(200)中的一方的面(外表面(202))侧,相对于该一方的面(外表面(202))倾斜。基材(200)是汽车的后挡风玻璃。基材(200)将移动体的外侧的区域(区域(RG1))与移动体的内侧的区域(区域(RG2))分隔。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发光装置。OLED具有第一电极、有机层以及第二电极,利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通过有机电致发光(EL)从有机层发出光。
如专利文献1至3所记载,有时将OLED沿着汽车的后挡风玻璃贴附在汽车的内侧。这样,OLED作为标志灯发挥功能。特别是专利文献1的OLED具有透光性,能够经由OLED从汽车的内侧看到汽车的外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5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762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98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在透光性的基材(例如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上设置具有透光性的OLED。本发明人发现:假如沿着基材的表面贴附OLED,则从OLED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可能依赖于基材的表面的方向而确定。
作为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可列举不依赖于基材的表面的方向地确定从OLED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作为一例。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发光装置,
具备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具有多个发光部和分别位于相互相邻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多个透光部,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位于移动体的透光构件的第一面侧,向所述移动体的外侧出射光,并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倾斜。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发光装置,
具备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具有出射光的多个发光部和位于相互相邻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透光部,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位于具有透光性的基材的第一面侧,并相对于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倾斜。
附图说明
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叙述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其附属的以下的附图而变得更清楚。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发光构件得到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发光构件与基材的关系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5是示出图1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6是示出图1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与第二发光构件的关系的第一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与第二发光构件的关系的第二例的图。
图10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9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和第二发光构件得到的图。
图11是示出图7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图7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12所示的发光构件得到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17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16所示的发光构件得到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图16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20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得到的平面图的第一例。
图21是用于说明图20所示的例子的第一发光构件、第二发光构件以及第三发光构件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图。
图22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得到的平面图的第二例。
图23是用于说明图22所示的例子的第一发光构件、第二发光构件以及第三发光构件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图。
图24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得到的平面图的第三例。
图25是用于说明图24所示的例子的第一发光构件、第二发光构件以及第三发光构件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图。
图26是从基板的第二面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得到的平面图的第四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20的侧视图。图2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1所示的发光构件10得到的平面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使用图1说明发光装置20的概要。发光装置20具备发光区域140。如后面使用图2说明,发光区域140(第一发光区域)具有多个发光部142和多个透光部144,多个透光部144分别位于相互相邻的发光部142之间。发光区域140位于具有透光性的基材200中的一方的面(第一面),特别是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位于外表面202侧,并相对于该一方的面(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外表面202)倾斜。
特别是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基材200为移动体的玻璃,更具体而言为汽车的后挡风玻璃。基材200将移动体外侧的区域(区域RG1)与移动体内侧的区域(区域RG2)分隔。基材200的外表面202位于区域RG1侧,基材200的内表面204朝向区域RG2侧。发光区域140向移动体的外侧(也就是说区域RG1)出射光。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不依赖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方向地确定从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具体而言,发光区域140位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侧,并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倾斜。也就是说,发光区域140不是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因此,能够不依赖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方向地确定从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
使用发光构件10的移动体不限定于汽车,例如包含列车、船舶以及飞机。
使用发光构件10的移动体为汽车时,基材200不限定于后挡风玻璃,例如也可以是前挡风玻璃或侧挡风玻璃。
使用图2和图3说明发光构件10的详细情况。在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发光构件10为底部发射型,从发光部142发出的光透过基板100并出射。在其他例子中,发光构件10也可以是顶部发射型。
使用图2说明发光构件10的平面布局的详细情况。
发光构件10具备基板100和发光区域140。发光区域140具有多个发光部142和多个透光部144。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基板100的形状是具有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的矩形。需要说明的是,基板100的形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例子。
发光区域140呈面状扩展,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发光区域140的形状是具有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的矩形。特别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发光部142和多个透光部144在基板100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在基板100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上排列。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区域140的形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例子。
使用图3说明发光构件10的剖视构造的详细情况。
发光构件10具有基板100、第一电极110、有机层120以及第二电极130。
基板100具有第一面102和第二面104。第二面104位于第一面102的相反侧。第一电极110、有机层120以及第二电极130位于基板100的第一面102侧。
基板100由具有透光性的绝缘材料形成。在一例中,基板100由玻璃或树脂(例如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S(聚醚砜)、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形成。
基板100可以具有挠性,或者也可以没有挠性。在基板100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能够使基板100具有挠性。
第一电极110由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在一例中,第一电极110包含金属氧化物,更具体而言包含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IWZO(Indium Tungsten Zinc Oxide:掺钨氧化铟锌)或ZnO(Zinc Oxide:氧化锌)。在其他例子中,第一电极110可以包含导电性有机材料,更具体而言包含碳纳米管或PEDOT/PSS。
有机层120包含利用有机EL发出光的材料。在一例中,有机层120从第一电极110侧向第二电极130侧按顺序包含空穴注入层(HIL)、空穴输送层(HTL)、发光层(EML)、电子输送层(ETL)以及电子注入层(EIL)。从第一电极110经由HIL和HTL向EML注入空穴,从第二电极130经由EIL和ETL向EML注入电子。空穴和电子在EML中复合,由此发出光。
第二电极130由具有导电性和遮光性的材料形成,特别是具有光反射性。在一例中,包含金属,更具体而言包含选自由Al、Au、Ag、Pt、Mg、Sn、Zn以及In构成的组的金属或选自该组的金属的合金。
发光部142由层叠构造形成,所述层叠构造从基板100的第一面102起按顺序包含第一电极110、有机层120以及第二电极130。如用图3的黑箭头所示,在发光部142中,从有机层120发出的光透过第一电极110,透过基板100并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出射。即使从有机层120发出的光朝向第二电极130侧,该光也会由第二电极130向第一电极110侧反射。
在透光部144上,不重叠遮光构件,特别是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不重叠第二电极130。因此,如用图3的白箭头所示,来自外部的光能够透过透光部144。
使用图1说明发光装置20的详细情况。
发光装置20具备发光构件10、基材200以及罩300。
基材200具有透光性,具体而言为玻璃。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是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基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基材200是汽车的透光构件(具体而言为后挡风玻璃),将汽车的外侧的区域(区域RG1)与汽车的内侧的区域(区域RG2)分隔。基材200具有外表面202和内表面204。基材200的外表面202朝向区域RG1侧,基材200的内表面204朝向区域RG2侧。
罩300安装在基材200的外表面202上,相对于发光区域140而言位于基材200的相反侧。罩300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一部分一起划分出空间SP。具体而言,空间SP的上表面和侧面由罩300划分,空间SP的底面由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划分。
发光构件10位于汽车的外侧,特别是位于空间SP内。因此,发光构件10由罩300保护而免受空间SP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罩300例如保护发光构件10免受伴随着汽车的移动而产生的风压或汽车外部的天气状况(例如雨、风、雪或太阳光)的影响。
在空间SP内,发光构件10配置成:基板100的第二面104朝向区域RG1侧,且基板100的第一面102朝向区域RG2侧。特别是基板100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倾斜。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图2所示的发光区域140的短边方向沿着汽车的高度方向。从发光构件10的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透过基板100和罩300并向区域RG1出射。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图3所示的第一电极110、有机层120以及第二电极130在从区域RG1侧(汽车的外侧)向区域RG2侧(汽车的内侧)的方向上排列。
在空间SP内,支承板310从罩300垂下,发光构件10配置成基板100的第一面102与支承板310相向。在一例中,基板100的第一面102可以利用粘接剂贴附于支承板310。在其他例子中,基板100的第一面102例如可以利用螺钉以机械方式固定于支承板310。发光构件10安装于罩300侧。因此,能够使发光构件10相对于后挡风玻璃的拆装变容易。
从保护发光构件10免受空间SP的外部环境影响的观点出发,优选罩300由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形成。并且,从使发光构件10发出的光透过罩300的观点出发,优选罩300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在一例中,罩300由透明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形成。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发光构件10与基材200的关系的详细情况的图。
在图4中,方向D1示出从发光区域140(多个发光部142)出射的光的配光分布具有峰值的方向,特别是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基板100的第二面104的法线方向。方向D2表示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法线方向。基准轴R表示沿着汽车的行进方向的轴。
基材200从与基准轴R垂直的方向起、向比发光构件10即基板100和发光区域140更朝横向地卧倒。因此,方向D1比方向D2接近基准轴R的朝向,特别是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方向D1沿着基准轴R。
发光构件10(发光区域140)作为汽车的高位刹车灯(HMSL)发挥功能,朝向汽车的后方(也就是说,沿着基准轴R)发出红色的光。在一例中,从发光区域140出射的光的配光分布在相对于基准轴R而言的上下左右10°以内具有峰值。
图5是示出图1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罩300包含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延伸的部分。因此,能够利用罩300从支承板310的上部和下部双方保持支承板310。由此,能够稳定地固定发光构件10。
图6是示出图1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发光构件10位于区域RG2侧即汽车的内侧。罩300也位于区域RG2侧即汽车的内侧,并支承发光构件10。
发光构件10位于基材200中的一方的面(第一面),特别是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位于内表面204侧,并相对于该一方的面(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内表面204)倾斜。因此,能够不依赖于基材200的内表面204的方向地确定从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依赖于基材200的表面的方向地确定从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
(实施方式2)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20的侧视图,与实施方式1的图1对应。除了以下点,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20相同。
发光装置20具备多个发光构件10,特别是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具备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与图1所示的发光构件10同样,各发光构件10具有基板100和发光区域140。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发光区域140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自下而上依序排列。各发光构件10的基板100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倾斜,由此,各发光构件10的发光区域140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倾斜。因此,能够不依赖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方向地确定从各发光构件10的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对从汽车的后方(也就是说,区域RG1侧)观察时的多个发光区域140赋予立体感。具体而言,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发光区域140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排列。因此,各发光区域140沿着从汽车的前方向后方的方向相互偏移地设置。因此,能够对从汽车的后方(也就是说,区域RG1侧)观察时的多个发光区域140赋予立体感。
为了使多个发光区域140的立体感变明显,可以使各发光区域140的辉度相互不同。在一例中,多个发光区域140的辉度可以随着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向第三发光构件10c而减少或增加。
与图1所示的例子同样,罩300划分空间SP,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位于空间SP内。因此,能够保护各发光构件10免受空间SP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减小罩300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突出。具体而言,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排列,即,可以说在铅垂方向上较长的一个发光区域分割为三个发光区域140。假如利用罩300覆盖在铅垂方向上较长的一个发光区域,则例如如图1所示,罩300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突出变大。与此相对,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能够使罩300的至少一部分、具体而言为图中的部分302位于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因此,能够减小罩300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突出。
图8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10a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关系的第一例的图。
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法线方向观察,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和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在一个方向(图中为方向H)上排列。
各发光构件10的基板100具有第一缘106a和第二缘106b。第二缘106b位于第一缘106a的相反侧,第一缘106a和第二缘106b在方向H上排列。
各发光构件10的发光区域140具有第一缘146a和第二缘146b。第二缘146b位于第一缘146a的相反侧,第一缘146a和第二缘146b在方向H上排列。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和第二缘146b分别沿着基板100的第一缘106a和第二缘106b。
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和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位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之间。
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相互接近。因此,能够使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之间的非发光区域在从汽车的后方观察时不显眼。具体而言,在方向H上,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基板100的第一缘106a向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侧偏移设置,特别是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位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第一缘106a与第一缘146a之间。同样地,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基板100的第二缘106b向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侧偏移设置,特别是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位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第二缘106b与第二缘146b之间。
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是,在方向H上,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基板100的第一缘106a对齐。同样地,也可以是,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基板100的第二缘106b对齐。在该例中,也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相互接近。
图9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10a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关系的第二例的图。
与图8所示的例子相比,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进一步相互接近。具体而言,在方向H上,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向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侧偏移设置,特别是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位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第一缘146a与第二缘146b之间。同样地,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向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侧偏移设置,特别是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位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第二缘146b与第一缘146a之间。
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是,在方向H上,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与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对齐。同样地,也可以是,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一缘146a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第二缘146b对齐。在该例中,也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相互接近。
图10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9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10a和第二发光构件10b得到的图。
如图10所示,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第一发光构件10a和第二发光构件10b时,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可以沿着方向H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对齐。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第一发光构件10a和第二发光构件10b时,在方向H上,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和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能够配置使得成发光部142成为连续的线状。并且,通过使各自的透光部144对齐,从而能够抑制第一发光构件10a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重叠区域的透射率减少。
图11是示出图7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罩300具有部分302,部分302与各发光构件10相向,且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设置。部分302覆盖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发光区域140。因此,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发光区域140由具有相同的厚度的构件(即部分302)覆盖。假如,如图7所示,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由朝向与基板100相同的方向的构件(罩300的一部分)覆盖,第二发光构件10b和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发光区域140由朝向相对于基板100倾斜的方向的构件(部分302)覆盖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由罩300的厚度的差别引起的辉度的不均。与此相对,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能够抑制这种辉度的不均。
图12是示出图7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罩300具有多个部分304,多个部分304均朝向相同的方向,具体而言,朝向汽车的后方。多个发光构件10与多个部分304分别相向。特别是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基板100的第二面104安装于部分304。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能够使覆盖各发光区域140的构件(即各部分304)的厚度均匀地一致。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罩300的厚度的差别而可能产生的辉度的不均。
(实施方式3)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20的侧视图,与实施方式2的图7对应。图14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13所示的发光构件10得到的平面图。图14的A-A剖视图与图3相同。除了以下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与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20相同。
发光构件10具有多个发光区域140,特别是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例子中,具有第一发光区域140a、第二发光区域140b以及第三发光区域140c。如图14所示,与图2所示的发光区域140同样地,各发光区域140具有多个发光部142和多个透光部144。多个发光区域140设置于共同的基板即基板100,换句话说,基板100以跨越第一发光区域140a、第二发光区域140b以及第三发光区域140c的方式延伸。特别是在图14的例子中,各发光区域140的多个发光部142和多个透光部144沿着方向Y一致。
基板100具有挠性。因此,如图13所示,能够使基板100从平板状变形。由此,能够使各发光区域140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排列,且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倾斜。并且,第一发光区域140a、第二发光区域140b以及第三发光区域140c的带方向(stripdirection)沿着方向H一致。因此,在方向H上,各发光区域140能够配置成使发光部142成为连续的线状。并且,由于第一发光区域140a、第二发光区域140b以及第三发光区域140c形成于基板100,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区域140a和第二发光区域140b可以与图8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和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同样地配置,也可以与图9所示的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和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同样地配置。
(实施方式4)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20的俯视图。除了以下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20相同。
基材200是汽车的后挡风玻璃,将汽车的外侧的区域(区域RG1)与汽车的内侧的区域(区域RG2)分隔。基材200朝向区域RG1侧即汽车的外侧凸起地弯曲。
多个发光构件10即第一发光构件10a和第二发光构件10b位于区域RG1侧即汽车的外侧。第一发光构件10a和第二发光构件10b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图2所示的发光区域140的长边方向沿着汽车的宽度方向。第一发光构件10a和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位于基材200中的一方的面(第一面),特别是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位于外表面202侧,并相对于该一方的面(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为外表面202)倾斜。因此,能够不依赖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方向地确定从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
(实施方式5)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20的侧视图。图17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16所示的发光构件10得到的平面图。除了以下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构件10相同。
在图16和图17中,X方向表示移动体(例如汽车)的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移动体(例如汽车)的高度方向,Z方向表示沿着移动体(例如汽车)的行进方向的方向。
多个发光部142沿着发光区域140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倾斜方向(Y方向)排列,且在与该倾斜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X方向)上延伸。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例子中也能够不依赖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方向地确定从发光区域14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
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发光部142和多个透光部144在基板100的长边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延伸,在基板100的短边的延伸方向(Y方向)上排列。发光区域140在沿着基板100的长边的延伸方向(X方向)的方向上,与沿着基板100的短边的延伸方向(Y方向)的方向相比变长。
图18是示出图16所示的发光装置20的一例的俯视图。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三个发光构件10即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排列。各发光构件10的发光区域140具有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第一缘146a和第二缘146b。各发光构件10的第一缘146a朝向相同的方向(图18的左侧),发光构件10的第二缘146b朝向第一缘146a的相反侧(图18的右侧)。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从移动体的后方观察,外观上的发光区域140在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二发光构件10b和第三发光构件10c的范围无中断地连续。具体而言,第一发光构件10a在Z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发光构件10b和第三发光构件10c向移动体的后方偏移。第一发光构件10a的第一缘146a和第二缘146b在Z方向上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第二缘146b和第三发光构件10c的第一缘146a分别对齐。因此,从移动体的后方观察,外观上的发光区域140在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二发光构件10b和第三发光构件10c的范围无中断地连续。
在其他例子中,第一发光构件10a的发光区域140的一部分(第一缘146a及其附近)和其他一部分(第二缘146b及其附近)可以在Z方向上与第二发光构件10b的发光区域140的一部分(第二缘146b及其附近)和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发光区域140的一部分(第一缘146a及其附近)重叠。在该例中,从移动体的后方观察,外观上的发光区域140也是在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二发光构件10b和第三发光构件10c的范围无中断地连续。
多个发光构件10可以发出同一颜色的光,或者也可以发出相互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可以是,第一发光构件10a发出红色的光,第二发光构件10b和第三发光构件10c发出暗褐色(amber)或黄色的光。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发光构件10均具有在Y方向(即移动体的高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光部142,在其他例子中,可以在基材200上安装具有在X方向(即移动体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光部142的发光构件10(例如图2)和具有在Y方向(即移动体的高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光部142的发光构件10(例如图17)双方。
(实施方式6)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20的侧视图。除了以下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与实施方式5的发光构件10相同。
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罩300划分空间SP,多个发光构件10即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位于空间SP内。与图16和图17所示的例子同样,多个发光部142沿着发光区域140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的倾斜方向(Y方向)排列,且在与该倾斜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X方向)上延伸。
多个发光构件10可以发出同一颜色的光,或者也可以发出相互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可以是,第一发光构件10a发出红色的光,第二发光构件10b发出暗褐色的光,第三发光构件10c发出黄色的光。
图20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10得到的平面图的第一例。
多个发光部142在X方向上分别具有不同的长度。详细而言,对于X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长度而言,越是在Y方向上接近基材200(图19)(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为图20的下侧)的发光部142,其X方向上的长度越长。因此,多个发光部142包含第一发光部(多个发光部142中的任一个)和第二发光部(多个发光部142中的其他任一个),第二发光部设置在在Y方向上比第一发光部更接近基材200的位置,X方向上的第一发光部的长度比X方向上的第二发光部的长度短。
图21是用于说明图20所示的例子的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图。
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实际上具有实质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然而,如图21所示,从移动体的后方观察的情况下的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具体而言,对于各发光构件10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而言,越是远离移动体后方的发光构件10,其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变得越小。在图19和图2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之中,第一发光构件10a最接近移动体后方地设置,第三发光构件10c最远离移动体后方地设置。
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得到多个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具体而言,在各发光构件10中,越是在Y方向上接近基材200(图19)的发光部142,X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长度变得越长。因此,如图21所示,能够使X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长度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三发光构件10c逐渐变短。假如X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长度相同时,X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长度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二发光构件10b和从第二发光构件10b到第三发光构件10c较大地不同,多个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受损。与此相对,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能够得到多个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
图22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10得到的平面图的第二例。
多个发光部142在Y方向上分别具有不同的宽度。详细而言,对于Y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宽度而言,越是在Y方向上接近基材200(图19)(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为图22的下侧)的发光部142,其Y方向上的宽度变得越宽。因此,多个发光部142包含第一发光部(多个发光部142中的任一个)和第二发光部(多个发光部142中的其他任一个),第二发光部位于在Y方向上比第一发光部更接近基材200的位置,Y方向上的第一发光部的宽度变得比Y方向上的第二发光部的宽度窄。
图23是用于说明图22所示的例子的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图。
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得到多个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具体而言,在各发光构件10中,对于Y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宽度而言,越是在Y方向上接近基材200(图19)的发光部142,其Y方向上的宽度变得越宽。因此,如图23所示,能够使Y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宽度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三发光构件10c逐渐变窄。假如Y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宽度相同,则Y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宽度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二发光构件10b和从第二发光构件10b到第三发光构件10c较大地不同,多个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受损。与此相对,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能够得到多个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
图24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10得到的平面图的第三例。
与图20所示的例子同样,对于X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长度而言,越是在Y方向上接近基材200(图19)(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为图24的下侧)的发光部142,其X方向上的长度变得越长。并且,与图22所示的例子同样,对于Y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宽度而言,越是在Y方向上接近基材200(图19)(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为图24的下侧)的发光部142,其Y方向上的宽度变得越宽。
图25是用于说明图24所示的例子的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图。
与图21所示的例子同样,能够使X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长度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三发光构件10c逐渐变短。并且,与图23所示的例子同样,能够使Y方向上的各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宽度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三发光构件10c逐渐变窄。因此,能够得到多个发光部142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并且,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中的每一个的发光区域140实际上即使如图19所示相对于基材200的外表面202而倾斜,根据图25中的外观上的布局,也能够使各发光部142看起来是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三发光构件10c沿着基材200的外表面202排列。
图26是从基板100的第二面104侧观察图19所示的发光构件10得到的平面图的第四例。
发光构件10具备控制电路400。控制电路400控制发光区域140,具体而言,从多个发光部142之中选择要发光的发光部142。在图26中,由控制电路400选择的发光部142(要发光的发光部142)用实线示出,没有由控制电路400选择的发光部142(没有发光的发光部142)用虚线示出。
发光区域140具有多个选择发光区域142a。各选择发光区域142a包含由控制电路400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发光部142。多个发光部142以窄间距(例如0.50mm以下的间距)排列的情况下,多个选择发光区域142a的外观上的每一个能够具有例如与图22所示的多个发光部142中的每一个类似的形状和尺寸。
多个选择发光区域142a在Y方向上分别具有不同的宽度。详细而言,对于Y方向上的各选择发光区域142a的宽度而言,越是在Y方向上接近基材200(图19)(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为图26的下侧)的选择发光区域142a,其Y方向上的宽度变得越宽。因此,在图26所示例子的第一发光构件10a、第二发光构件10b以及第三发光构件10c中,与图23所示的例子同样,能够使Y方向上的各选择发光区域142a的外观上的宽度从第一发光构件10a到第三发光构件10c逐渐变窄。因此,能够得到多个选择发光区域142a的外观上的形状和尺寸的统一感。
以上,参照附图叙述了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但这些是本发明的例示,也能够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种结构。用上述各图示出的实施方式只要是其目的和结构等没有特别的矛盾、问题,能够将相互的记载内容组合。
该申请主张以2017年7月13日提交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7-136757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在此将该公开的全部内容并入。

Claims (20)

1.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具有多个发光部和分别位于相互相邻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多个透光部,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呈面状扩展,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位于移动体的透光构件的第一面侧,向所述移动体的外侧出射光,并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倾斜,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罩,所述罩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而言位于所述透光构件的相反侧,所述罩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第二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具有多个发光部和位于相互相邻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透光部,
所述第二发光区域位于移动体的透光构件的第一面侧,向所述移动体的外侧出射光,并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倾斜,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沿着所述第一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相对于所述透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倾斜,
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透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法线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在一个方向上排列,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缘和所述第一缘的相反侧的第二缘,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一缘的第一缘,
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一缘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二缘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二缘与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一缘之间,
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二缘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缘对齐,或者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缘向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二缘侧偏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二缘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一缘对齐,或者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一缘向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所述第二缘侧偏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具有挠性的基板,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基板,
所述基板在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到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范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罩相对于所述第二发光区域而言位于所述透光构件的相反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罩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透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部中的每一个由层叠构造形成,所述层叠构造在从所述移动体的外侧向内侧的方向上依序包含透光性的第一电极、有机层以及遮光性的第二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位于所述移动体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透光构件是所述移动体的后挡风玻璃,
所述多个发光部朝向所述移动体的后方发出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从所述多个发光部出射的光的配光分布在相对于沿着所述移动体的行进方向的基准轴而言的上下左右10°以内具有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与所述第一面的法线方向相比,从所述多个发光部出射的光的配光分布具有峰值的方向更接近沿着所述移动体的行进方向的基准轴的朝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部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所述多个发光部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分别具有不同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部沿着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相对于所述透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的倾斜方向排列,且所述一个方向是与所述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部包含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位于在所述倾斜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发光部更接近所述透光构件的位置,
所述一个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发光部的长度比所述一个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发光部的长度短。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部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所述多个发光部在所述倾斜方向上分别具有不同的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部沿着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相对于所述透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的倾斜方向排列,且所述一个方向是与所述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部包含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位于在所述倾斜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发光部更接近所述透光构件的位置,
所述倾斜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宽度比所述倾斜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宽度窄。
20.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具有出射光的多个发光部和位于相互相邻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透光部,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呈面状扩展,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位于具有透光性的基材的第一面侧,并相对于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倾斜,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罩,所述罩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而言位于所述基材的相反侧,所述罩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CN201880046353.1A 2017-07-13 2018-06-28 发光装置 Active CN1108925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6757 2017-07-13
JP2017-136757 2017-07-13
PCT/JP2018/024625 WO2019013010A1 (ja) 2017-07-13 2018-06-28 発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2542A CN110892542A (zh) 2020-03-17
CN110892542B true CN110892542B (zh) 2022-12-27

Family

ID=65001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6353.1A Active CN110892542B (zh) 2017-07-13 2018-06-28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1486558B2 (zh)
JP (2) JPWO2019013010A1 (zh)
KR (1) KR102361414B1 (zh)
CN (1) CN110892542B (zh)
WO (1) WO20190130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86558B2 (en) 2017-07-13 2022-11-01 Pionee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20136145A (ja) * 2019-02-22 2020-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発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6625U (ja) * 1992-01-08 1993-07-2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H0732939A (ja) * 1993-07-19 1995-02-03 Koito Mfg Co Ltd 自動車の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
JPH0732938A (ja) * 1993-07-19 1995-02-03 Koito Mfg Co Ltd 自動車の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
JP2607212Y2 (ja) * 1993-12-17 2001-05-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標識灯
JPH08324337A (ja) * 1995-05-31 1996-12-10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
JPH10147177A (ja) * 1996-11-15 1998-06-0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の取付構造及びバックウインドウガラス
JPH11198720A (ja) * 1998-01-14 1999-07-27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表示装置
JP2004123029A (ja) 2002-10-07 2004-04-22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灯具装置
JP5543228B2 (ja) 2010-01-21 2014-07-0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面発光体を備えた車両用灯具
WO2013088572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を含む照明装置
WO2013168290A1 (ja) 2012-05-11 2013-11-1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5961053B2 (ja) 2012-06-29 2016-08-0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リアパネル
US8992057B2 (en) * 2013-03-12 2015-03-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xpressive vehicle lighting assembly
JP2015076294A (ja) 2013-10-09 2015-04-2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標識灯
JP6355945B2 (ja) 2014-03-19 2018-07-1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6584072B2 (ja) 2014-03-24 2019-10-0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標識灯
JP6382555B2 (ja) * 2014-04-01 2018-08-2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6448915B2 (ja) 2014-05-15 2019-01-0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US10151441B2 (en) * 2014-10-08 2018-12-11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vehicle lamp
EP3370478B1 (en) * 2015-10-27 2023-03-08 Pioneer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system
JP2017098104A (ja) 2015-11-25 2017-06-0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発光装置
JP2017103049A (ja) * 2015-11-30 2017-06-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システム
CN205395916U (zh) * 2016-02-17 2016-07-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位制动灯灯体
JP6742809B2 (ja) * 2016-05-18 2020-08-1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源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EP4219030A1 (en) * 2016-07-15 2023-08-02 CleanRobotics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sorting of waste
JP2018045964A (ja) * 2016-09-16 2018-03-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システム及び発光モジュール
JP6938131B2 (ja) * 2016-11-01 2021-09-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及び発光システム
WO2018139037A1 (ja) 2017-01-26 2018-08-0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システム及び発光装置
US11486558B2 (en) 2017-07-13 2022-11-01 Pionee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61414B1 (ko) 2022-02-09
JPWO2019013010A1 (ja) 2020-07-30
JP2021119629A (ja) 2021-08-12
KR20200024859A (ko) 2020-03-09
US11940115B2 (en) 2024-03-26
US20230408057A1 (en) 2023-12-21
US11781726B2 (en) 2023-10-10
CN110892542A (zh) 2020-03-17
US20230047270A1 (en) 2023-02-16
WO2019013010A1 (ja) 2019-01-17
US20210116095A1 (en) 2021-04-22
JP7164664B2 (ja) 2022-11-01
US11486558B2 (en)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0115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21509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132461B2 (en) Vehicular lamp
US20220344614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emitting module
US9511707B2 (en) Vehicular lamp
JP7164687B2 (ja) 発光システム
US9678378B2 (en) Display device
JP7145303B2 (ja) 発光装置
JP2020090111A (ja) 発光システム
CN110476484B (zh) 发光装置
US20220344608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WO2017195295A1 (ja) 発光システム及び発光装置を基材に取り付ける方法
KR102526036B1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램프
JP2019033238A (ja) 発光装置
TW202013025A (zh) 發光裝置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JP2018152309A (ja) 発光システム
JP2016066737A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