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7629A - 一种笼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笼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77629A CN110877629A CN201811040266.3A CN201811040266A CN110877629A CN 110877629 A CN110877629 A CN 110877629A CN 201811040266 A CN201811040266 A CN 201811040266A CN 110877629 A CN110877629 A CN 1108776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cage
- push rod
- push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parts being adjustable, collapsible, attachable, detachable or converti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4—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笼车,涉及物流技术领域。该笼车包括架体以及顶撑装置。架体具有承载货物的容纳空间,且架体的底部设置有脚轮。顶撑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和顶脚,连杆机构设置于架体,且与顶脚连接,连杆机构被配置为使顶脚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顶脚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脚轮均与笼车的支撑面接触且顶脚与支撑面分离,当顶脚位于第二位置时,多个脚轮中的至少一个与笼车的支撑面分离且顶脚与支撑面接触。该笼车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高,笼车自身以及笼车内承载的货物的损坏率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笼车。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笼车使用越来越普遍,笼车需要装载在货车进行运输。然而,传统的笼车装载在货车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造成笼车及货物的损坏率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车,该笼车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高,笼车自身以及笼车内承载的货物的损坏率低。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笼车,包括:
架体,具有承载货物的容纳空间,且架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
顶撑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和顶脚,连杆机构设置于架体,且与顶脚连接,连杆机构被配置为使顶脚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顶脚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脚轮均与笼车的支撑面接触且顶脚与支撑面分离,当顶脚位于第二位置时,多个脚轮中的至少一个与笼车的支撑面分离且顶脚与支撑面接触。
进一步地,连杆机构包括推杆件、连杆件以及推板,推杆件铰接于架体,连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推杆件和推板铰接,推板与顶脚固定连接,推杆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使连杆件带动推板移动,推板带动顶脚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推杆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铰接于架体,且均具有自由端和连接端;
连杆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杆的连接端以及推板铰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推杆的连接端以及推板铰接。
进一步地,连杆件还包括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铰接,第三连杆被配置为使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联动。
进一步地,顶撑装置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与架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具有设定的间隙,推杆件插接于间隙内。
进一步地,顶撑装置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与架体固定连接,且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铰接于第三固定件。
进一步地,顶撑装置还包括所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杆插接于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杆与推板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套与架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顶撑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第二导向杆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杆和第二导向套,第二导向杆插接于第二导向套内;
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推板和顶脚固定连接,第二导向套与架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顶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推板连接,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推板始终具有带动顶脚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笼车还包括盖板,盖板与架体连接,连杆机构位于输送盖板与架体之间,且推杆件的自由端伸出盖板外。
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笼车,包括架体以及顶撑装置。其中,架体具有承载货物的容纳空间,且架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顶撑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和顶脚,连杆机构设置于架体,且与顶脚连接,连杆机构被配置为使顶脚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顶脚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脚轮均与笼车的支撑面接触且顶脚与支撑面分离,当顶脚位于第二位置时,多个脚轮中的至少一个与笼车的支撑面分离且顶脚与支撑面接触。利用顶撑装置与架体的配合,使得连杆机构带动顶脚与笼车的承载面接触,并可承受笼车以及货物的重力,使笼车的脚轮与笼车的支撑面的点接触变为顶脚与承载面的面接触或者脚轮与笼车的支撑面的点接触与顶脚与支撑面的面接触的复合接触形式,有效地增大了与承载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在笼车装载于货车上后,能够使笼车更加稳固,降低了笼车及货物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笼车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笼车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笼车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顶脚位于第一位置时,笼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顶脚位于第二位置时,笼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顶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级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级联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锁定机构的锁杆位于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锁定机构的锁杆位于第四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笼车;101-架体;103-容纳空间;105-脚轮;107-顶撑装置;111-顶脚;113-推杆件;115-连杆件;117-推板;119-第一推杆;121-第二推杆;123-第一连杆;125-第二连杆;127-第三连杆;129-第一固定件;131-第二固定件;133-第三固定件;135-第一导向套;137-第二导向套;139-第一导向杆;141-第二导向杆;143-第四固定件;145-第一弹性件;147-盖板;149-门体;151-第一门板;153-第二门板;155-插销;161-把手;163-第一侧板;165-第二侧板;167-背板;169-底板;171-间隙;200-级联装置;201-壳体;203-锁杆;205-级联孔;207-级联窗口;209-锁孔;210-级联锁定机构;211-级联板;213-踏板;217-第二弹性件;219-安装板;221-卡槽;223-盖板;225-活动件;227-第一转轴;233-槽孔;235-第二转轴;237-第三弹性件;239-第四弹性件;24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笼车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笼车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笼车100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笼车100,包括:架体101与顶撑装置107。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01具有承载货物的容纳空间103以及与容纳空间103连通的顶部开口。同时,为了方便货物的运输,架体101下方设有脚轮105。脚轮105的数量优选的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设置于架体101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方便货物装卸,还可以在架体101的侧部设置侧面开口,侧面开口与容纳空间103连通。为了保证运输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在笼车100的侧面开口的对应位置设置门体149,门体149与架体101活动连接以便于封闭或敞开侧面开口,优选的可以为门体149与架体101枢接。
具体地,架体101包括第一侧板163、第二侧板165、背板167以及底板169。第一侧板163与第二侧板165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63、第二侧板165、背板167以及底板169依次连接形成半封闭结构,使得架体101具有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103、侧面开口以及顶部开口。在放置货物时可根据将货物从侧面开口送入。
同时,门体149包括对开设置的第一门板151与第二门板153。第一门板151与第二门板153的对开设置,可在敞开侧面开口时节省占用的空间,避免影响其他货物的装卸。并且,在本实施中,第一门板151与第一侧板163枢接,第二门板153与第二侧板165枢接,第二侧板165与背板167枢接,底板169与背板167枢接。采用枢接的方式连接可便于展开与收拢,也方便拆卸与组装。脚轮105设置于第一侧板163、第二侧板165和背板167底部,便于本实施例的收纳。
作为优选的方案,为了保证容纳空间103内的货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门体149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门板151和第二门板153锁定于封闭侧面开口的位置的插销155。当需要从侧面开口装卸货物时,取出插销155,打开侧面开口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63、第二侧板165、背板167、底板169、第一门板151和第二门板153均为网孔板。网孔板可透气,降低整个笼车100的重量,同时通过网孔板的网孔设置还可以分散受力,减小货物的震动,降低货物的损坏率。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顶脚111位于第一位置时,笼车1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顶脚111位于第二位置时,笼车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顶撑装置107包括连杆机构和顶脚111,连杆机构设置于架体101,且与顶脚111连接,连杆机构被配置为使顶脚11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顶脚111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脚轮105均与笼车100的支撑面接触且顶脚111与支撑面分离,当顶脚111位于第二位置时,多个脚轮105中的至少一个与笼车100的支撑面分离且顶脚111与支撑面接触。优选地,顶脚111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带动顶脚111与笼车100的承载面接触,可承受笼车100以及货物的重力,使笼车100的脚轮105与笼车100的支撑面的点接触变为顶脚111与承载面的面接触或者脚轮105与笼车100的支撑面的点接触与顶脚111与支撑面的面接触的复合接触形式,有效地增大了与承载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在笼车100装载于货车上后,能够使笼车100更加稳固,降低了笼车100及货物的损坏率。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顶撑装置107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包括推杆件113、连杆件115以及推板117。推杆件113铰接于架体101,连杆件115的两端分别与推杆件113和推板117铰接,推板117与顶脚111固定连接,推杆件113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使连杆件115带动推板117移动,推板117带动顶脚11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笼车100装载在货车上,需要进行运输时,推动推杆件113,使推杆件113带动连杆件115运动,从而使得推板117在向下作用力下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顶脚111从第一位置切换成第二位置。
详细地,推杆件1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均铰接于架体101,且均具有自由端和连接端。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顶脚11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的连接端的距离。当需要笼车100进行运输时,推动第一推杆119与第二推杆121的自由端,使两者靠近,即可带动顶脚111向第二位置移动。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的自由端上均设置有把手161,把手161的设置可方便人手或机器施力。
并且,连杆件11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123和第二连杆125,第一连杆1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杆119的连接端以及推板117铰接,第二连杆12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推杆121的连接端以及推板117铰接。当顶脚111位于第一位置时,顶脚111与笼车100的支撑面不接触,此时顶脚111不承受笼车100以及货物的重力。当第一推杆119与第二推杆121受力带动第一连杆123和第二连杆125运动时,第一连杆123与第二连杆125将作用力传递给推板117,使得推板117向下运动,继而带动顶脚11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此时顶脚111与笼车100的支撑面接触,使得顶脚111完全或部分承受笼车100以及货物的重力,继而将脚轮105与笼车100的支撑面的点接触变为顶脚111与承载面的面接触或者脚轮105与笼车100的支撑面的点接触与顶脚111与支撑面的面接触的复合接触形式,有效地增大了与承载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笼车100更加稳固,降低了笼车100及货物的损坏率。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连杆件115还包括第三连杆127,第三连杆127被配置为使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1联动。第三连杆1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铰接。通过第三连杆127的设置,使得第一推杆119、第二推杆121、第一连杆123、第二连杆125以及推板117之间组成一个类六连杆机构,从而使得顶脚111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六连杆机构带有自动锁死点,实现顶脚111承受笼车100重力的锁死状态,且推动推杆即可实现锁死解除。
进一步优选地,第三连杆127倾斜设置,且当顶脚11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的自由端刚好抵接。这样设计使得顶脚11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的抵接设置可加强该六连杆机构的自动锁死点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地稳固顶脚111承受笼车100重力的锁死状态。
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顶撑装置107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件129和第二固定件131,第一固定件129和第二固定件131均与架体101固定连接。且优选地,第一固定件129与第二固定件131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插接于第一固定件129与第二固定件131之间的间隙171内,使得第一推杆119与第二推杆121的活动轨迹得到限定进而保证推板117竖直运动使得顶脚111移动至第二位置。
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顶撑装置107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均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杆,导向杆套接于导向套,导向套与架体101固定连接,导向杆与连杆机构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被配置为使连杆机构带动顶脚111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使得推板117的运动轨迹可限制为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可进一步地保证当推板117收到压力时,可有效地带动顶脚111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顶脚111与笼车100的支撑面的面接触更全面,从而进一步地保证整个笼车100以及容纳空间103内货物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导向机构靠近推板117的上端设置,第二导向机构靠近推板117的下端设置;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导向机构位于推板117上端中间部位,第二导向机构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导向机构间隔设置于推板117的下端两侧。
作为优选的方案,顶撑装置107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固定件133,且第三固定件13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三固定件133与架体101固定连接,且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铰接于第三固定件133。通过第三固定件133的设置一方面可保证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进一步地限制第一推杆119与第二推杆121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得第一连杆123和第二连杆125受到有效地作用力。
详细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139,和第一导向套135,第一导向杆139套接于第一导向套135,第一导向杆139固设于推板117,第一导向套135固设于第三固定件133,推板117被配置为带动第一导向杆139在第一导向套135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优选地,推板117呈对称结构,第一导向套135设置于推板117的对称中心线上,且靠近推板117的上端设置,从而避免推板117在第一导向杆139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过程中推板117由于受力不均而产生晃动。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间,第一导向杆139与第一导向套13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例如两个第一导向套135和第一导向杆139分别以推板117的对称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等,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机构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杆141,和第二导向套137,第二导向杆141套接于第二导向套137内。顶撑装置107还包括第四固定件143,第四固定件143与架体101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141的两端分别与推板117和顶脚111固定连接,第二导向套137固定于第四固定件143。利用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使得推板117上端与推板117下端共同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导向作用,保证了顶脚111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稳定性。
其中,第二导向杆141与第二导向套13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与顶脚111一一对应设置。
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固定件143与推板117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45,第一弹性件145被配置为使推板117始终具有带动顶脚111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趋势。第一弹性件145的设置使得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受到外力推动作用时,顶脚111便于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弹性件145可以为压簧,压簧套接于第二导向套137外,一端与推板117下端部接触,另一端与第四固定件143接触。
请再次参阅图1与图2,在本实施中,为了提供货运的效率,还可将多个笼车设置在一起共同进行运输。为了保证多个笼车的稳定性,可在多个笼车之间设置级联装置200。级联装置200包括级联板211和级联锁定机构210,级联锁定机构210设置于第一笼车的架体上,级联板211设置于第二笼车的架体上,当进行第一笼车和第二笼车级联时,第一笼车的级联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或解锁第二笼车的级联板,以实现两个笼车间的连接或分离。在进行级联作业时,通过级联锁定机构的锁定作用,可使得相邻两个笼车级联后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有效地实现货物的最大化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笼车可同时设置第一个级联锁定装置的级联锁定机构和第二个级联锁定装置的级联板,第二笼车可同时设置第一个级联锁定装置的级联板和第二个级联锁定装置的级联锁定机构,其中第一级联锁定装置和第二级联锁定装置结构完全相同。同一笼车上的级联板与级联锁定机构210可相对架体101相背设置,从而方便多个笼车的依次级。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级联板211和级联锁定机构210可设置在架体101的同侧,也可以设置在架体101的相邻侧,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联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联装置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锁定机构2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级联锁定机构210包括壳体201以及活动设置于壳体201内的锁杆203,壳体201固设于架体101。级联板211具有级联孔205,锁杆203被配置为与第二笼车的级联板的级联孔插接或脱离。当需要对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进行级联时,可通过其中第一笼车的锁杆与第二笼车的级联板的级联孔插接即可。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锁定机构210的锁杆203位于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联锁定机构210的锁杆203位于第四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0与图11,作为优选的方案,为了进一步地保证相邻两个笼车级联后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中,壳体201还设置有锁孔209,且锁杆203具有同时插接于级联孔205和锁孔209的第三位置以及脱离锁孔209和级联孔205的第四位置。这样设计,在相邻笼车100进行级联时,锁杆203的端部可伸入锁孔209内,使得端部得到锁孔209与级联孔205的共同限制作用,避免锁杆203与级联孔205脱离,从而使得锁杆203位于第三位置时,相邻两个笼车被完全锁定,提高锁定后的稳定性。
请再次参阅图7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控制级联锁定机构210的运动,级联锁定机构210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踏板213,踏板213同时与锁杆203和壳体201活动连接,踏板213具有伸出壳体201外的自由端,自由端用于在压力作用下带动锁杆203向第四位置移动。当需要对相邻笼车100间进行级联时,可向踏板213施加向上的力,从而使得踏板213带动锁杆203往下移动,进而使得锁杆203依次穿过第二个笼车的级联孔205以及锁孔209,使得级联孔205得到固定,从而实现级联。当需要解除相邻笼车100的级联时,可向踏板213施加向下压力,使得压板带动锁杆203往上移动,进而使得锁杆203依次从锁孔209以及级联孔205中退出,以实现笼车间级联的解锁。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控制锁杆203的运动,踏板21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踏板213分别同时与锁杆203和壳体201活动连接,且相对设置于锁杆203的两侧。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踏板213的作用,使得锁杆203在往上或往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地保障,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选择方便操作的一侧踏板213进行相关操作。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踏板213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7至图11,为了进一步地限制锁杆203的运动轨迹,壳体201上沿锁杆203的轴线方向上可以根据需求间隔设置多个用于锁杆203活动的通孔,且锁杆203的端部可通过通孔伸出壳体201外。通孔具有导向作用,使得锁杆203只能在踏板213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继而可保证锁杆203与锁孔209以及级联板211的插接配合以及锁杆203从锁孔209以及级联孔205中退出过程的顺畅性,避免由于锁杆203偏移造成不能插接于锁孔209以及级联孔205,无法锁定级联板211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级联锁定机构2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17,优选地,第二弹性件217为压簧。第二弹性件217与锁杆203连接,且被配置为使锁杆203始终具有向第三位置移动的趋势。在第二弹性件217的弹性作用下使得锁杆203可更容易地插入级联孔205以及锁孔209中,且插入后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从而保证相邻笼车100级联后的可靠性。
详细地,级联锁定机构210还包括安装板219,安装板219与锁杆203固定连接,踏板213与安装板219铰接,第二弹性件217套设于锁杆203上,且位于安装板219与壳体201之间。在第二弹性件217的弹性作用下,可带动安装板219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锁杆203向第三位置移动,以锁定级联板211。第二弹性件217的设置可使锁杆203在向第一位置移动时,无需操作踏板213,即可自动插接于级联孔205和锁孔209,只有在解除笼车间级联时,对踏板213施加向下压力,从而使锁杆203克服第二弹性件217的弹性力向第二位置移动,脱离级联孔205和锁孔209。
其中,安装板219设有卡槽221,第二弹性件217一端卡设于卡槽221内,另一端与壳体201抵接。通过卡槽221与第二弹性件217的端部的配合,使得第二弹性件217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请再次参阅图7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级联锁定机构210还包括与壳体201连接的盖板223,壳体201背离架体101的一端具有敞口,盖板223用于封闭敞口。盖板223的设计可保护敞口内的各组件的安全性。同时,盖板223上开设有级联窗口207,级联窗口207用于供级联板211的端部伸入,级联孔205位于级联板211的端部,当级联板211伸入级联窗口207后,级联孔205与锁孔209相对,以便于锁杆203伸入。
作为优选的方案,级联锁定机构21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201内的活动件225,活动件225具有敞开锁孔209的第五位置和封闭锁孔209的第六位置。且活动件225被配置为在级联板211的带动下可朝向敞开锁孔209的第五位置移动,以使锁杆203朝向同时插接于锁孔209和级联孔205的第三位置运动。其中,活动件225连接有第三弹性件237,第三弹性件237被配置为使活动件225始终具有朝向封闭锁孔209的第六位置移动的趋势。在不需进行笼车间级联时,活动件225位于封闭锁孔209的第六位置,并与锁杆203抵接,避免锁杆203在第二弹性件217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只有在笼车间进行级联时,级联板211的端部插入级联窗口207后,并带动活动件225移动至第五位置时,锁杆203可在第二弹性件217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同时插接于级联孔205和锁孔209。请再次参阅图7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活动件225运动轨迹的规律性,活动件225可通过第一转轴227枢接于壳体201内,且第三弹性件237套设于第一转轴227上,第三弹性件237的一端与壳体201连接,另一端与活动件225连接。第一转轴227的设置使得活动件225受到级联板211或者第三弹性件237的作用力时,只能沿第一转轴227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避免发生错位与晃动。
详细地,活动件225具有与级联窗口207相对的空腔241以及与空腔241连通的槽孔233,级联板211的端部可从级联窗口207伸入空腔241内以带动活动件225朝向敞开锁孔209的第五位置移动。
并且,当活动件225移动至第五位置时,,槽孔233与锁孔209在锁杆203的轴线方向相对,且锁杆203可通过槽孔233伸入空腔241内,以使锁杆203同时插接于锁孔209和级联孔205。在活动件225位于第四位置时,槽孔233偏离锁杆203的轴线,从而使锁杆203抵接于活动件225。优选地,活动件225可以采用斗状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级联板211通过第二转轴235枢接于第二笼车的架体101上,级联板211具有与相对第二笼车的架体展开的第七位置以及相对第二笼车的架体收拢的第八位置。第二转轴235上套设有第四弹性件239,第四弹性件239被配置为使级联板211始终具有朝向第八位置运动的趋势。优选地,当级联板211向架体101收拢至第八位置时,级联板211与架体101的侧面平行。需要级联笼车100时,扳动级联板211使级联板211与架体101侧面垂直即可。同时,通过第四弹性件239的设置使得笼车100在未进行级联时,级联板211始终与架体101的侧面平行,从而可有效地减少级联板211的占用空间,同时减少级联板211的损坏率,减少受到其他笼车100或物体的撞击而损坏。
综上所述,当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笼车100装载在货车上,并进行货物运输时,可采用机器或人力推动第一推杆119和第二推杆121,使得第一推杆119与第二推杆121的自由端相互靠近,然后带动第一连杆123和第二连杆125运动,从而带动推板117向下运动,继而使得顶脚111从未与笼车100的支撑面接触的第一位置移动至与笼车100的支撑面接触并承受架体101重力的第二位置,甚至直接将整个架体101顶起,以此来保证运输过程中整个笼车100以及笼车100中装载的货物的稳定性。
当需要对多个笼车进行级联时,可推动其第一笼车向第二笼车移动,待移动到可级联的位置时,扳动其中第二笼车的级联板211,使得级联板211从第八位置移动至待级联的第七位置。然后,将级联板211伸入第一笼车的级联锁定机构210的活动件225的空腔241内,使得活动件225从封闭锁孔209的第六位置移动至敞开锁孔209的第五位置,从而使得锁杆203与级联孔205和锁孔209均相对。接着,锁杆203在第二弹性件217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同时插接于级联孔205和锁孔209中,实现第一笼车和第二笼车间的级联,需要解锁两个笼车间的级联时,对踏板213施加向下的力,即可带动锁杆203克服第二弹性件217的弹性力向上运动,脱离级联孔205和锁孔209,实现级联解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笼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具有承载货物的容纳空间,且架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
顶撑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和顶脚,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且与所述顶脚连接,所述连杆机构被配置为使所述顶脚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顶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脚轮均与所述笼车的支撑面接触且所述顶脚与所述支撑面分离,当所述顶脚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脚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笼车的支撑面分离且所述顶脚与所述支撑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推杆件、连杆件以及推板,所述推杆件铰接于所述架体,所述连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件和所述推板铰接,所述推板与所述顶脚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连杆件带动所述推板移动,所述推板带动所述顶脚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均铰接于所述架体,且均具有自由端和连接端;
所述连杆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的连接端以及所述推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推杆的连接端以及所述推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件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铰接,第三连杆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撑装置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具有设定的间隙,所述推杆件插接于所述间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撑装置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架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铰接于所述第三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顶撑装置还包括所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套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顶撑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杆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杆和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二导向杆插接于所述第二导向套内;
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板和所述顶脚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套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推板始终具有带动所述顶脚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笼车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位于输送盖板与所述架体之间,且所述推杆件的自由端伸出盖板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40266.3A CN110877629A (zh) | 2018-09-06 | 2018-09-06 | 一种笼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40266.3A CN110877629A (zh) | 2018-09-06 | 2018-09-06 | 一种笼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77629A true CN110877629A (zh) | 2020-03-13 |
Family
ID=6972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40266.3A Pending CN110877629A (zh) | 2018-09-06 | 2018-09-06 | 一种笼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7762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0162A (zh) * | 2020-06-15 | 2021-12-17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笼车换笼装置 |
CN114636052A (zh) * | 2022-03-21 | 2022-06-17 | 苏州康莲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脚踏式可移动底盘稳固支撑装置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4168A (en) * | 1997-04-01 | 1999-07-20 | Webb Equipment Co., Inc. | Caster assembly mechanism |
US20080056871A1 (en) * | 2006-07-10 | 2008-03-06 | Morgan Edwin M | Lift dolly |
CN103448766A (zh) * | 2013-08-30 | 2013-12-18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大型环抛机工件承载运输车 |
CN203854694U (zh) * | 2014-05-23 | 2014-10-01 | 河北浩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卷材地板移动车 |
CN205769429U (zh) * | 2016-05-17 | 2016-12-07 | 南安市智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运输机械 |
CN206589920U (zh) * | 2017-03-01 | 2017-10-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可升降卸货小拉车 |
CN206644842U (zh) * | 2017-04-06 | 2017-11-17 | 于月 | 一种档案运送装置 |
CN107600135A (zh) * | 2017-09-19 | 2018-01-19 | 无锡康斯坦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调节的物品转移车 |
CN207417463U (zh) * | 2017-11-15 | 2018-05-29 | 宁波忠辉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周转箱的制动部件 |
CN207466699U (zh) * | 2017-11-10 | 2018-06-08 | 重庆奥博铝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铝带生产原材料运输装置 |
CN207496709U (zh) * | 2017-11-06 | 2018-06-15 | 江苏邦杰防腐保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涂料桶搬运装置 |
-
2018
- 2018-09-06 CN CN201811040266.3A patent/CN11087762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4168A (en) * | 1997-04-01 | 1999-07-20 | Webb Equipment Co., Inc. | Caster assembly mechanism |
US20080056871A1 (en) * | 2006-07-10 | 2008-03-06 | Morgan Edwin M | Lift dolly |
CN103448766A (zh) * | 2013-08-30 | 2013-12-18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大型环抛机工件承载运输车 |
CN203854694U (zh) * | 2014-05-23 | 2014-10-01 | 河北浩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卷材地板移动车 |
CN205769429U (zh) * | 2016-05-17 | 2016-12-07 | 南安市智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运输机械 |
CN206589920U (zh) * | 2017-03-01 | 2017-10-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可升降卸货小拉车 |
CN206644842U (zh) * | 2017-04-06 | 2017-11-17 | 于月 | 一种档案运送装置 |
CN107600135A (zh) * | 2017-09-19 | 2018-01-19 | 无锡康斯坦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调节的物品转移车 |
CN207496709U (zh) * | 2017-11-06 | 2018-06-15 | 江苏邦杰防腐保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涂料桶搬运装置 |
CN207466699U (zh) * | 2017-11-10 | 2018-06-08 | 重庆奥博铝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铝带生产原材料运输装置 |
CN207417463U (zh) * | 2017-11-15 | 2018-05-29 | 宁波忠辉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周转箱的制动部件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0162A (zh) * | 2020-06-15 | 2021-12-17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笼车换笼装置 |
CN113800162B (zh) * | 2020-06-15 | 2023-01-31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笼车换笼装置 |
CN114636052A (zh) * | 2022-03-21 | 2022-06-17 | 苏州康莲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脚踏式可移动底盘稳固支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83068A1 (en) | Conveyance apparatus with lifting/lowering load carrying platform | |
CN110877629A (zh) | 一种笼车 | |
KR102102836B1 (ko) | 화물용 상하차 장치 | |
CN202180769U (zh) | 用于车辆的可伸缩支承组件 | |
CN110040163B (zh) | 自卸式平板车 | |
CN116691481A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辅助上下货装置 | |
CN116653744A (zh) | 一种便于装卸货物的半挂车 | |
CN111153228A (zh) | 一种平移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 |
CN111301446A (zh) | 一种旋转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 |
CN111115501A (zh) | 一种驮背车端部底架的举升装置 | |
CN215924305U (zh) | 一种叉车用减震托盘 | |
KR101585173B1 (ko) | 특장차용 2단 적재장치 | |
CN211688087U (zh) | 一种驮背车端部底架的举升装置 | |
JP4586142B2 (ja) | ローダ | |
JP7189833B2 (ja) | 車両用荷室のスライド脱着構造 | |
CN212243353U (zh) | 一种移动式挡货装置 | |
CN211643907U (zh) | 一种平移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 |
CN211592567U (zh) | 定位销、定位装置及运输车 | |
CN212022634U (zh) | 一种旋转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 |
CN110028014B (zh) | 一种用于飞机装卸货物的平台 | |
CN111923941A (zh) | 一种移动式挡货装置 | |
KR200295648Y1 (ko) | 화물운반용 손수레 | |
CN113620160A (zh) | 一种货运空铁集装箱运输承载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 |
EP0301210A1 (en) | Railway truck with vertically mobile headstock | |
CN219949277U (zh) | 一种车载货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