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19C - 一种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19C
CN1107319C CN97126414A CN97126414A CN1107319C CN 1107319 C CN1107319 C CN 1107319C CN 97126414 A CN97126414 A CN 97126414A CN 97126414 A CN97126414 A CN 97126414A CN 1107319 C CN1107319 C CN 11073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signal
focus error
focus
dv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6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5857A (zh
Inventor
黄仁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95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5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focusing only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多功能盘(DVD)系统,根据对盘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出的聚焦误差信号的S型曲线所代表的时间和数目来识别盘的类型。通过计算在聚焦过度截面从盘的反射层获得的具有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尺寸,当S型曲线值在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之间时,确定盘为多层DVD。否则,根据S型曲线的检出时间和预定参考时间两者的比较结果,如果长于预定时间,则确定此盘为CD,短于预定时间,则确定此盘为单层DVD。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盘类型的方法 和采用该方法的数字 多功能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盘的类型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特别是关于能在对盘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使用检出的聚焦误差信号来自动分辨盘的类型的识别方法,以使得盘的回放操作能以恰当的方式执行,及一个采用该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
背景技术
与致密盘(CD)相比,数字多功能盘(DVD)不但能记录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片。因此,DVD已经成为下一代存储介质的佼佼者。
多数用于回放DVD的DVD系统包括有一个与DVD和CD兼容的光学拾取头,以便记录在DVD上的信号如具有相对较大磁轨距的CD一样能被再现。包含有一个与DVD和CD兼容的光学拾取头的DVD系统应该能在再现盘上的数据之前,识别将被再现的盘是DVD盘还是CD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识别盘的类型的方法,使用的手段是在对盘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期间,使用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S型曲线的时间,以使得盘的回放操作能以恰当的方式执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这里提供一种用于识别装入一个数字多功能盘系统的光盘的类型的方法,其能用单个光学拾取头再现许多种具有不同信号记录层的光盘,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由以下几步构成:
(a)在对装载的盘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以聚焦过度状态从装载的光盘中读取信号并检测出信号中具有所需波形的聚焦误差信号;
(b)将步骤(a)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与预定参考值作比较;
(c)确定从光盘基质表面反射产生的有微小电平的S型曲线,与介于光盘反射层产生的预定参考值之间的S型曲线和大于参考值的S型曲线,哪一个是用于步骤(b)中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根据步骤(b)中的比较结果,确定聚焦过度操作后的经过时间。
(d)在(c)中,当第(a)步中检测出的聚焦误差信号确定为具有在参考值之间的S型曲线时,计算其时间的数目;
(e)在聚焦过度操作完成后,分别把步骤(d)中被计算的时间的数目和预定的数目比较,把(c)步设置的所述经过时间和预定的临界时间比较;
(f)根据第(e)步的比较结果,确定装入的盘是单层DVD,多层DVD,还是CD。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这里提供一种数字多功能盘(DVD)系统,它包括:
一种可用于DVD和CD的兼容光拾取头;一个用于检测从被装载的光盘中由光学拾取头读取的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一个用于为控制聚焦伺服操作产生控制信号,以及使用在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期间,通过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形成的S型曲线表示的时间和次数识别盘的类型的伺服信号处理器;一个用于在系统上执行一般控制的控制器,以便光盘的回放操作可以根据在伺服信号处理器中确定的光盘类型正确地执行;以及一个用于输出响应伺服信号处理器的聚焦伺服控制信号的光拾取头驱动信号的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对最佳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数字多功能盘(DVD)的框图;
图2A到图2C分别显示单层DVD,多层DVD和致密盘CD的结构图;
图3A是聚焦搜索操作波形图,图3B到图3D分别是图2A到图2C的盘在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出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图。
图4A到4C是解释图1系统的聚焦伺服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解释识别图4中显示的盘的类型的子程序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将参考附图加以解释。
图1的框图显示本发明的数字多功能盘(DVD)系统。图1所示的DVD系统有以下部分组成:含用于从装载在转盘(未显示)上的盘1中读出信号的光学拾取头3的传动机构2;一个用于转换从光学拾取头3中读出的,而且是电流形式的高频信号的射频(RF)信号到电压形式的信号,然后放大该转换的信号的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这个DVD系统还包括射频放大单元5,单元5中有一个DVD波形均衡器15和一个致密盘波形均衡器25,这两个都接受被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放大过的RF信号并波形均衡接收到的RF信号,及从射频信号中检测聚焦误差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35。射频放大单元5包括开关45,选择性的输出根据以盘型的识别结果而得的控制信号,分别在DVD波形均衡器15和CD波形均衡器25中进行波形均衡的波形均衡信号之一。另外,此DVD系统包括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6,其包括DVD数字信号处理器26用于处理通过射频放大单元5的开关45接收的符合DVD格式的波形均衡信号,以及CD数字信号处理器36用于处理符合CD格式的波形均衡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6包括一个根据以盘形的识别结果而得的控制信号用于有选择的输出从RF放大单元5接收的均衡过的信号到DVD信号处理器26和CD信号处理器36的开关16。一个模-数转换器7,转换一个由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35检测到的模拟聚焦误差信号成数字形式。伺服信号处理器8,使用在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接收到的数字聚焦误差信号刚好是形成S型的曲线的时间,执行一个伺服控制操作和识别磁盘类型。控制器9在系统上执行一个一般的控制,以便磁盘的回放操作能够根据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识别出来的盘类型正确的执行。数-模转换器10转换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产生的伺服控制信号成模拟信号。电流放大器11把模拟伺服控制信号做为驱动光拾取头3的电流命令输出。
图2A到2C显示了单层DVD,多层DVD和一个CD的结构。图2A显示的单层DVD直径为120mm,基质厚0.6mm,记录容量4.7GB,图2B的多层DVD显示的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个信号反射层RL1和第二个信号反射层RL2之间的厚度是0.04mm;记录容量超过9.4GB。图2C的CD的直径是120mm,基质厚1.2mm,比DVD相对的要厚,记录容量是640MB。
图3A是一个聚焦搜索操作波形示意图,图3B到3D显示的是用于识别图2A到2C的盘在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图。
对于用线圈缠绕,放在一个磁场中的光拾取头,把焦距聚到磁盘反射表面的聚焦伺服通常是用于沿着光轴连续移动一个物镜,因此盘反射面被放置在物镜的景深内。当盘装入DVD系统时,聚焦伺服使得物镜以1-2Hz的振荡频率上下移动。相应的,由于磁盘的反射面接近于物镜的景深而产生聚焦误差信号。一旦聚焦误差信号被检测到,聚焦伺服就使用聚焦误差信号使得物镜位于景深中。根据盘的类型,被检测到聚焦误差信号表示成3B到3D显示的S型曲线。通过伺服信号处理器8为聚焦操作生成如图3A所示的聚焦搜索操作波形。在图3A的聚焦搜索操作波形中,截面t1表示一个初始静止状态,截面t2表示物镜位于最低位置的状态,截面t3表示聚焦过度状态,截面t4是聚焦不足状态,和截面t5是未做任何聚焦操作时聚焦过度状态。图3B显示了在对单层DVD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参考图3B,微小的S型曲线产生在截面t3的位置A,作为从盘基质的表面反射的聚焦过度状态;另一个相对较大的S型曲线通过一个信号反射层R产生在位置B,及在截面t4中较大曲线的一半的S型曲线产生在位置H,作为聚焦操作期间聚焦不足状态。图3C显示在执行图2B的多层DVD的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参考图3C,从盘基质的表面反射的微小的S型曲线产生在位置A,电平在预定参考值V1和V2之间的S型曲线通过第一信号反射层RL1和第二信号反射层RL2分别产生在位置B和位置C,半量的S型曲线在聚焦操作期间产生在位置G。图3D显示在执行图2C的CD的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在图3D中,从盘基质的表面反射的微小的S型曲线产生在位置A,电平在参考值V1和V2之间的S型曲线通过信号反射层产生在位置D,半量的S型曲线在聚焦操作期间产生在位置F。
如上所述,聚焦误差信号的S型曲线根据盘型而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大小。本发明根据上述方法识别不同盘型。
再回到图1,当盘1如DVD或CD装载到图1系统中时,传送机构2转动盘1,当盘1的转速达到预定速度时,DVD系统驱动光拾取头3。光拾取头3从转动的盘1中读取RF射频信号并输出读取的信号到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转换接收的电流形式的RF信号成电压信号,并以恒定的放大频率放大转换的信号,然后输出放大信号到射频放大单元5。射频放大单元5的DVD波形均衡器15根据DVD的增强EFM调制特性使接收到的RF信号波形均衡。CD波形均衡器25根据CD的EFM调制特性使接收到的RF信号波形均衡。经DVD波形均衡器15和CD波形均衡器25均衡过波形的RF信号被输入到开关45。同时射频放大单元5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35从接收到的RF信号中检测聚焦误差信号并输出检测的信号到模-数转换器7,模-数转换器7转换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成为将在伺服信号处理器8中处理的数字形式,并输送被转换过的信号到伺服信号处理器8的一个输入端口IN。伺服信号处理器8利用通过其输入端口IN接收到的聚焦误差信号识别盘1的类型。盘型的识别更详细的说明参考图4A到图4C和图5。
4A到图4C显示的流程图解释了图1所示的系统的聚焦伺服操作,而图5是一个解释识别图4中的盘型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根据图4A到图4C,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第100步中初始化所有识别一个盘的类型所需要的参数Tds,Tp,Tcd,DS,p,和n为零,并在第110步中为聚焦过度状态产生聚焦控制信号。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120步中初始化聚焦误差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零,在130步中确定作为图3A所示的波形的聚焦控制信号的输出电平是否小于预定的最大值Vmax.。如果聚焦控制信号的值小于最大值Vmax,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当前聚焦搜索操作截面是聚焦过度状态。而如果聚焦控制信号的值大于或等于最大值Vmax,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聚焦搜索操作截面是聚焦过度完全状态。
在130步中的当前聚焦搜索操作截面是在聚焦过度状态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被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35检测到的经由输入端口IN输送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绝对值|IN|是否大于或等于140步的噪声电压Vn。在130步中当聚焦过度完全状态被识别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250步中执行图5中的识别盘的类型的子程序。
当聚焦误差信号的绝对值|IN|小于140步的噪声电压Vn时,伺服信号处理器执行130步。当聚焦误差信号的绝对值|IN|大于或等于140步的噪声电压Vn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保持在150步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最高级和最低级值。然后伺服信号处理器8使用保持的最大级和最小级的值,以下列方程1所示的那样,计算波形的对称因子D:
D=(最大级值-VR)/(VR-最小值)                        (1)
这里VR是参考级。
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是否所取得的波形对称因子D小于或等于第170步中的临界常数(1-a≤D≤1+a)。当波形对称因子D不在临界常数(1-a≤D≤1+a)内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所需的S型曲线不被检出。相反,当波形对称因子D在临界常数(1-a≤D≤1+a)内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所需的S型曲线被检出,执行第180步,计算波形的尺寸。在第180步,伺服信号处理器8计算波形尺寸k,k表示为保持的最大和最小级值之间的差异。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计算的波形尺寸K是否大于或等于第190步中的第一参考值V1(K≥V1)。如果波形尺寸K小于第一参考值V1,伺服信号处理器8设置参数P为“1”,表示对应于被计算出的波形尺寸K的聚焦误差信号具有微型S型曲线,而微型S型曲线是在聚焦过度的初始状态时的盘基质的表面反射再生的,这时在聚焦过度操作之后设置相应于第200步的参数Tp的经过时间,然后执行第120步。如果波形尺寸K大于或等于第190步的第一参考值V1,则在210步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是否波形尺寸K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V2.。这里的第一参考值V1和第二参考值V2是识别其S型曲线有不同级如图3B到3D所示的单层DVD、多层DVD和CD用的参考值,第一参考值V1小于第二参考值V2。在210步中,如果波形尺寸K小于第二参考值V2,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对应于被计算出的波形尺寸K的聚焦误差信号具有S型曲线,其中的S型曲线是由多层DVD的反射层产生的,多层DVD在第一参考值V1和第二参考值V2或CD之间具有一定数量,伺服信号处理器8还在230步中以每次增加1(n=n+1)的方式增加波形检测的数目‘n’,此数字是打算用于识别多层DVD和CD的。在聚焦过度操作之后,伺服信号处理器8设置相应于第240步的参数Tcd的经过时间,然后执行第120步。如果在210步中波形尺寸K大于等于第二参考值V2,伺服信号处理器8设置一个参数为“1”,此参数表示对应于波形尺寸的聚焦误差信号具有S型曲线,这样的S型曲线具有大的电平,这个大的电平是由单层DVD的反射层产生的,在聚焦过度操作之后设置相应于第220步的参数Tds的经过时间,然后执行第120步。
参考图5的说明,在250步中的识别盘类型的子程序,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是否参数‘p’,‘Ds’和‘n’这些在251步中对于确定盘类型所需的参数全为零。当‘p’,‘Ds’和‘n’参数全为零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在转盘中没有任何盘,并在252步中把这一信息通知给控制器9。当‘p’,‘Ds’和‘n’参数不全为零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是否253步中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数目为2。在254步中,当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数目为2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装入的盘为多层DVD,输出一个以二进制信号‘1’形式的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G到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用以增益增加,并通知控制器9该识别结果,同时以二进制信号‘0’的形式输出一个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O以控制开关45和16的开关操作。在第255步中,当253步中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数目‘n’不为2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计算经过时间Tds和从聚焦过度状态检出S型曲线的经过时间Tcd,与从聚焦过度状态检出具有微电平的S型曲线的经过时间Tp之间的时间差,这里,Tds-Tp=T1,Tcd-Tp=T2。在第256步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时间差T1是否小于临界时间Tα。这里,临界时间Tα设定为从盘基质表面反射产生的微电平的S型曲线被检出的时间点,到单层DVD和CD的反射层产生的S型曲线被检出时间之间的中点,以便区分在聚焦过度状态下,从具有单一反射层R的单层DVD和CD中检出S型曲线的聚距误差信号的时间。同时,临界时间Tα也适用于根据图3的聚焦搜索操作波形的陡势。如尖锐的,适中的和平缓的陡度来设定。当第256步中的第一时间差T1大于临界时间Tα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装入的盘为相对较厚的CD盘,然后,在第257步中,输出一个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G到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及输出一个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O到控制器9和开关45及16。当第256步中的第一时间差T1小于临界时间Tα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是否第258步中的第二时间差T2小于临界时间Tα,如果第二时间差T2不小于临界时间Tα,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装入的盘为CD盘,并执行第257步程序。相反,如果第二时间差T2小于临界时间Tα,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装入的盘为单层DVD盘,然后,在第259步中,以二进制“0”形式输出一个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G到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及输出一个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O到控制器9和开关45及16。伺服信号处理器8执行图5的子程序,确定盘的类型,然后执行图4C的第260步,以确定聚焦伺服是否在进行。
在260步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通知控制器9关于盘类别的识别结果,然后在270步中产生聚焦不足状态的聚焦控制信号,而且决定在280步是否对从输入聚焦误差信号中来的聚焦0交叉(FZC)信号进行检测。如果在280步中FZC信号被检测,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聚焦误差信号从非零状态通过零点时,认为聚焦刚好得到,并在第290步中设置聚焦状态为“ON”,然后结束聚焦搜索操作。如果在280步中FZC信号不被检测,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300步中确定输出的聚焦控制信号的电平是否小于其最小值Vmin。如果输出的聚焦控制信号的电平不小于其最小值Vmin,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当前聚焦搜索操作段处于聚焦不足状态,然后执行280步。如果输出的聚焦控制信号的电平小于其最小值Vmin,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当前聚焦搜索操作段处于聚焦不足的完全状态,并在310步中产生聚焦过度状态的一个聚焦控制信号,然后在320步中确定产生的聚焦控制信号的电平是否小于其最大值Vmax。如果输出的聚焦控制信号的电平不小于其最大值Vmax,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当前聚焦搜索操作段处于聚焦过度状态并重复320步,直到聚焦控制信号的电平达到其最大值Vmax。当320步中输出的聚焦控制信号的电平达到其最大值Vmax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330步中把聚焦搜索操作的时间计数COUNT加“1”,然后在340步中确定聚焦搜索操作的时间计数器COUNT的数目是否达到一个预定的数字。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数字设置为“3”。如果聚焦搜索操作的时间计数COUNT的数目没达到预定的数字“3”,伺服信号处理器8重新执行270步。但如果聚焦搜索操作的时间计数COUNT的数目能达到预定的数字“3”,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结束聚焦搜索操作。
再回到图1,当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确定了装入的盘是一个单层DVD和多层DVD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被表示成“0”的二进制低电平控制信号时,RF放大器单元5的开关45接收控制信号,然后选择和输出经过DVD波形均衡器15处理过的RF信号到数字信号处理器6。反之,当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确定了装入的盘是一个CD,并产生一个被表示成“1”的二进制高电平控制信号时,开关45选择和输出经过CD波形补偿器25处理过的RF信号到数字信号处理器6。数字信号处理器6的开关16和RF放大器单元5的开关45合作,以便把经过DVD波形均衡器15处理过的RF信号输出到DVD信号处理器26,而经过CD波形均衡器25处理过的RF信号输出到CD信号处理器36。DVD信号处理器26和CD信号处理器36分别处理输入的经过波形均衡处理的RF信号。控制器9在整个系统上执行一般的控制,以使得回放操作能正确地按伺服信号处理器8识别出的盘的类别执行。数/模转换器10接收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的输出终端OUT输出的聚焦控制信号,然后转换聚焦控制信号成模拟信号。电流放大器11接收模拟的聚焦控制信号,并且转换接收到的信号成一个电流形式的信号,最后在一个预定范围放大被转换成的信号,这个信号被用于驱动传动机构2中的光拾取头3。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快速识别出装入可转动盘架中的盘的类型,使用的是在对具有不同结构的CD盘,单层DVD和多层DVD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期间,聚焦误差信号的S型曲线被检出的时间,以使得盘的回放操作能以恰当的方式执行而不出误差。
这仅是一部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作特别的描述,很明显,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数值修改是可以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识别装载于数字多功能盘系统的光盘类型的方法,它可以用单个光拾取头再现多个有不同信号记录层的光盘,此用于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在对装载的盘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以聚焦过度状态从装载的光盘中拾取信号并检测出信号中具有所需波形的聚焦误差信号;
(b)将步骤(a)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与预定参考值作比较;
(c)确定从光盘基质表面反射产生的有微型电平的S型曲线、具有由光盘反射层产生的预定参考值之间的量值的S型曲线和具有大于参考值的量值的S型曲线,哪一个是用于步骤(b)中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根据步骤(b)中的比较结果,确定聚焦过度操作后的经过时间;
(d)在(c)中,当第(a)步中检测出的聚焦误差信号确定为具有在参考值之间的S型曲线时,计算其时间的数目;
(e)在聚焦过度操作完成后,分别把步骤(d)中被计算的时间的数目和预定的数目比较,把(c)步设置的所述经过时间和预定的临界时间比较;
(f)根据第(e)步的比较结果,确定装入的盘是单层DVD,多层DVD,还是CD。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a)由以下子步骤组成:
(a1)将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绝对值与关于噪声的预定参考值进行比较;
(a2)根据步骤(a1)的比较结果,当聚焦误差信号的绝对值大于预定参考值时,计算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对称因子;
(a3)比较预定临界值与步骤(a2)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对称因子;及
(a4)根据步骤(a3)的比较结果,当波形对称因子在临界值范围内时,确定S型曲线为所需波形的聚焦误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a2)包括计算每一聚焦误差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预定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及用计算出的差异的比率得到波形对称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b)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是聚焦误差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c),当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小于第一个参考值时,把聚焦误差信号认定为由光盘的基质表面反射形成的微型S型曲线,并在聚焦过度操作以后把经过时间设定为第一参数;
当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大于第一个参考值而小于第二个参考值时,把聚焦误差信号认定为由多层DVD和CD光盘中的一种的反射层产生的S型曲线,并在聚焦过度操作以后把经过时间设定为第二个参数;
当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大于第二个参考值时,把聚焦误差信号认定为由单层DVD盘中的反射层产生的大尺寸的S型曲线,并在聚焦过度操作以后把经过时间设定为第三个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d)包括:当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是具有参考值范围内的S型曲线时,将聚焦误差信号的检出数目增1,以识别出多层DVD和CD。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d)包括:当聚焦误差信号具有从光盘基质表面反射产生的微型电平S型曲线时,设定第四个参数为‘1’,当聚焦误差信号具有的S型曲线的尺寸大于参考值时设定第五个参数为‘1’。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e)包括:确定步骤(d)中的第四和第五参数和聚焦误差信号的检出数目都为零,以便在将计算出的数目以及不同的时间分别与预定的数目和临界时间比较之前,确定没有任何光盘的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e)中的预定数目是2。
10.根据权利要求5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e)包括:计算步骤(c)中设置为第二和第三参数的聚焦过度操作之后的经过时间与设置为第一参数的聚焦过度操作之后的经过时间之差,并用预定临界时间与计算出的时间差比较。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e)中的预定临界时间为从一个盘的基质的表面反射产生的微型S型曲线被检出的时刻,到单层DVD和CD的反射层产生的S型曲线被检出的时间之间的中点,以便于识别在聚焦过度状态下,具有单反射层的单层DVD和CD中的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被检出的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f)包括:当被计数的数目是预定数值时,确定光盘是多层DVD,
当被计数的数目不是预定值,而且时间差大于临界值时,确定光盘是CD,
当被计数的数目不是预定数值,而且时间差小于临界值时,确定光盘是单层DVD。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执行聚焦伺服操作的步骤(g)包括:如果光盘的类型在(f)被确定,使用在对盘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在聚焦不足状态下获得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出的聚焦零交叉(FZC)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步骤(g)执行预定数值的聚焦搜索操作,直到在聚焦不足状态下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出聚焦零交叉信号,如果聚焦零交叉信号被检出,则确定为准确聚焦状态。
15.一种数字多功能盘DVD系统,包括:
一个DVD/CD兼容的光拾取头;
一个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用于检测从被装载的光盘中由光拾取头读取的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
一个伺服信号处理器,用于为聚焦伺服操作的控制生成控制信号,并使用在执行一个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由所说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检出的聚焦误差信号,形成的S型曲线所表示的时间和数字,识别盘的类型;
一个控制器,用于执行对系统的一般控制,以便于光盘的回放操作能够根据在所说伺服信号处理器中的光盘类型的识别结果正确的执行;
驱动装置,用于输出响应所说的伺服信号处理器的聚焦伺服控制信号的光拾取头的驱动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数字多功能(DVD)系统,其中在对盘执行一个初始聚焦搜索操作中聚焦过度状态期间,所说的伺服信号处理器把从所说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中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的S型曲线的尺寸与预定的参考值比较。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数字多功能(DVD)系统,其中所说的伺服信号处理器从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接收聚焦误差信号,并基于识别结果确定,是否接收的聚焦误差信号对应于具有从光盘的基质表面反射产生的微型尺寸的S型曲线、具有从光盘的反射层产生的参考值之间量值的S型曲线和具有大于参考值的量值的S型曲线中的一种,
按照判断结果,识别被表示为具有微型尺寸、由光盘的基质表面反射形成的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并在聚焦过度操作以后把经过时间设定为第一参数;
按照判断结果,识别被表示为具有由光盘的反射层产生的参考值之间的尺寸的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计数聚焦误差信号的检出数目,并在聚焦过度操作以后把经过时间设定为第二个参数;
按照判断结果,识别被表示为其具有的尺寸大于光盘的反射层产生的参考值的S型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并在聚焦过度操作以后把经过时间设定为第三个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数字多功能(DVD)系统,其中所说的伺服信号处理器在聚焦搜索操作期间聚焦过度状态完成的条件下,分别比较计数的数目与预定的数目和设定的经过时间与预定的临界时间,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数字多功能(DVD)系统,其中所说的伺服信号处理器检测计数的数目是否为‘2’,如果是‘2’,则判断光盘为具有多反射层的多层DVD盘,并输出聚焦伺服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数字多功能(DVD)系统,其中所说的伺服信号处理器,如果计数数目不是‘2’,则计算设置为第二和第三参数中的聚焦过度操作之后的经过时间和设置为第一参数的聚焦过度操作之后的经过时间之差,如果这个差大于预定的临界时间,则判断光盘为相对较厚的CD,如果这个差小于预定的临界时间,则判断光盘为单层DVD,并输出聚焦伺服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装置。
CN97126414A 1996-10-24 1997-10-24 一种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3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48021/96 1996-10-24
KR48021/1996 1996-10-24
KR1019960048021A KR100197622B1 (ko) 1996-10-24 1996-10-24 디스크종류판별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dvd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5857A CN1195857A (zh) 1998-10-14
CN1107319C true CN1107319C (zh) 2003-04-30

Family

ID=1947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64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319C (zh) 1996-10-24 1997-10-24 一种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061318A (zh)
JP (1) JP3490268B2 (zh)
KR (1) KR100197622B1 (zh)
CN (1) CN1107319C (zh)
MY (1) MY1274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488B (zh) * 2006-07-26 2011-03-30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光盘装置以及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92418B1 (ko) * 1996-07-13 1999-06-15 구자홍 트랙 횡단신호 검출회로
KR100233722B1 (ko) * 1997-02-20 1999-12-01 윤종용 디지털 비디오 디스크 재생장치의 디지털신호처리부 테스트장치
JPH11134782A (ja) * 1997-10-30 1999-05-21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333907B1 (en) * 1998-03-17 2001-12-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k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a plurality of optical disks having different recording densities
US6469965B1 (en) * 1998-10-02 2002-10-22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laying back optical disc
KR100506826B1 (ko) * 1998-10-24 2005-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유형 판별방법
KR100423143B1 (ko) * 1998-11-19 2004-07-15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씨디및디브이디겸용디스크플레이어에있어디스크판별방법
KR100397436B1 (ko) * 1999-01-21 2003-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크 판별방법
US6366544B1 (en) * 1999-02-09 2002-04-02 Advanced Communication Design, Inc. Universal CD player
KR100606665B1 (ko) * 1999-04-19 2006-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기록매체의 종류 판별 방법 및 장치
KR100585060B1 (ko) * 1999-04-20 2006-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종류 판별 방법
JP3872619B2 (ja) * 1999-10-07 2007-01-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バイアス電圧制御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KR100739660B1 (ko) * 1999-11-13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장치 및 기록매체의 두께 검출방법
KR100618793B1 (ko) * 1999-11-24 2006-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종류 판단 방법
KR100640928B1 (ko) * 2000-09-09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기록매체의 종류 판별 방법 및 장치
JP4654523B2 (ja) * 2001-03-14 2011-03-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
US7145854B2 (en) * 2001-07-10 2006-12-05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Recording layer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recording layer of recording medium is single-layer or multi-layer
US20030167211A1 (en) * 2002-03-04 2003-09-04 Marco Scibo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ly marking media content
DE60304924T2 (de) * 2002-04-01 2007-01-11 Sony Corp. Verfahren zum Initialisieren einer Minidisk sowie 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verfahren und 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gerät
US6831881B2 (en) * 2002-04-09 2004-12-14 Portalplayer, Inc. Equalizer-effect media system and method
CN1331139C (zh) * 2002-08-26 2007-08-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光盘种类辨别方法及球面像差调整方法
KR20040024128A (ko) * 2002-09-13 2004-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형 디스크 판별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518541B1 (ko) * 2002-11-14 2005-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시스템에서 광 디스크 종류 판별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4206845A (ja) * 2002-12-26 2004-07-22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面認識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522427A (ja) * 2003-04-02 2006-09-2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cd及びdvdを認識する方法
US7480222B2 (en) * 2003-09-02 2009-01-2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c driv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CD and DVD
JP4060771B2 (ja) 2003-09-16 2008-03-12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1553581A1 (en) * 2004-01-06 2005-07-13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layback of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CN100356453C (zh) * 2004-08-30 2007-12-19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光盘读取/记录系统中的光盘识别方法
EP2192583A1 (en) * 2004-11-02 2010-06-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ccess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4569812B2 (ja) * 2004-11-30 2010-10-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装置の焦点位置制御方法及び焦点位置制御装置
JP3971427B2 (ja) * 2005-03-02 2007-09-05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2008536246A (ja) * 2005-03-16 2008-09-04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光ディスクの反射測定
KR100712332B1 (ko) * 2005-06-17 2007-05-02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광디스크 종류 판별방법
KR100677622B1 (ko) * 2005-12-02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디오 파일의 이퀄라이저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오디오 파일 재생 방법
US20100226224A1 (en) * 2006-03-29 2010-09-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c drive and photo-detector gain selection method
US20080089194A1 (en) * 2006-10-02 2008-04-17 Keiichi Matsuzaki Optical pickup, optical disk driv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laying device, and tilt adjusting method
JP2008117494A (ja) * 2006-11-07 2008-05-22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20090003172A1 (en) * 2006-12-29 2009-01-01 Hiroshi Yahata Playback device, recording device, disc medium, and method
CN101246711B (zh) * 2007-02-14 2011-10-2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碟片种类判别方法
JP2009283119A (ja) * 2008-04-22 2009-12-03 Canon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1826353B (zh) * 2009-03-02 2012-02-29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盘片层数判别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3521A (en) * 1986-12-27 1991-03-26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discriminating device
US5235581A (en) * 1990-08-09 1993-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disks with various disk substrate thicknesses
US5289451A (en) * 1984-11-29 1994-0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type of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1952A (en) * 1995-07-27 1998-11-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thickness discriminating apparatus
KR100234257B1 (ko) * 1995-08-30 1999-12-15 윤종용 대물렌즈 장치 및 안정된 포커스 서보 신호를 얻는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광픽업 장치 및 두께가 다른 디스크를 판별하는 방법 및 두께가 다른 디스크로부터 정보를 재생하고 기록하는 방법
KR0183172B1 (ko) * 1995-09-30 1999-04-15 김광호 복층 디스크 포커싱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9451A (en) * 1984-11-29 1994-0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type of recording medium
US5003521A (en) * 1986-12-27 1991-03-26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discriminating device
US5235581A (en) * 1990-08-09 1993-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disks with various disk substrate thickness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488B (zh) * 2006-07-26 2011-03-30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光盘装置以及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197622B1 (ko) 1999-06-15
JP3490268B2 (ja) 2004-01-26
CN1195857A (zh) 1998-10-14
JPH10134490A (ja) 1998-05-22
KR19980028839A (ko) 1998-07-15
MY127466A (en) 2006-12-29
US6061318A (en) 2000-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19C (zh) 一种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数字多功能盘系统
CN1103999C (zh) 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通用盘系统
US5003521A (en) Optical disk discriminating device
US6278672B1 (en) Optical disc discriminating device, optical disc reproducing device and discriminating method
CN1156838C (zh) 鉴别光盘的装置与方法
US5859824A (en) Digital disk player
JP2000311427A (ja) ディスク判別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117534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種別判別方法
JP4672558B2 (ja) ディスク判別方法及びディスク判別装置
KR100464413B1 (ko) 광기록매체의 종류 판별방법 및 장치
KR100425448B1 (ko) 광디스크 판별 방법
US6970408B2 (en) Method for discriminating optical discs,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JPH08147715A (ja) ディスク記録又は再生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サーボ回路
JPH02289925A (ja) コンパチブル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におけるディスクサイズ判定装置
JPH11353787A (ja) 光ディスク層数判別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030830A (ja) 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1325766A (ja) ディジタルビデオ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KR20000021815A (ko) 광디스크 판별방법
JPH08339547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049975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1250244A (ja) 比較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080151707A1 (en)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optical disk device
JPH0785484A (ja) 光ディスクのアクセス方法
JP2000242935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トラックジャンプ方法並びに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2183980A (ja) 光記録媒体判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4